浅谈绿色建筑(作业)

合集下载

浅谈绿色建筑

浅谈绿色建筑
的 一种 新 型建 筑
改 良、 新 措施 , 之 符 合环 保 、 能 的 要 求。随着 信 息 技 术 、 更 使 节 自动 化
在 研 究上 , 它将 自然 、 和 人 造 物 纳 入统 一 研 究 视 野 , 仅研 究 人 不 人 的生 活 、 生产 和人 造 物 的形 态 , 而且 也研 究 人赖 以生 存 的 自然 发展 规律 , 研究人 、 自然与建筑的相互关系。在 目标上, 它追求人、 建筑和 自然三者的协调和平衡发展。 在方法上 , 它主张“ 设计追随 自然” 在 。 技术上 , 它提倡应用可促进生态系统 良性循环、 不污染环境 、 高效 、 节 能和节水的建筑技术。 绿色建筑所代表 的是高效率、 环境好而又可持 续 发展 的 建筑 。 它是 一个 能积 极 地 与环 境 相互 作 用 的、 能 型 的 、 智 可 调 节 的系统 。 京 大学住 宅 楼 燕东 园 区 的设计 就 是一 个 很好 的实例 , 北 它充分体现了保护环境,利用环境的设计意图,是个较好的绿色建 筑 , 文建筑 。 人 现代 建 筑是 一 种 过分 依赖 有 限 能源 的 建筑 。 高能 耗 、 低 效 率 的建筑 , 不仅 是导 致 能源 紧 张 的重 要 因素 , 是 使 之成 为制 造 并且 大气污染的元 凶。据统计 , 全球能量的 5 %消耗于建筑的建造和使 O 用过程。 为了减少对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 , 绿色建筑主张调整或改变 现行的设计观念和 方式, 使建筑由高能耗向低能耗方向转化 , 依靠节
1绿 色 建筑 是 基 于生 态 系统 良性循 环 原 则 。 绿 色” 济 为基 未来高技术在建筑中的广泛运用。首先, 以“ 经 环保节能型材 料是绿色建
础 。绿 色 ” 会 为 内涵 。绿 色” 术 为 支撑 ,绿 色 ” 境 为 标 志 建 立 筑所必须 的, “ 社 “ 技 “ 环 必须对现有建材和技术进行环保 、 节能评估 , 出技术 提

什么是绿色建筑,浅谈绿色建筑的基本要素

什么是绿色建筑,浅谈绿色建筑的基本要素

什么是绿色建筑,浅谈绿色建筑的基本要素什么是绿色建筑?绿色建筑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包括节能、节地、节水、节材等,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物。

因此从绿色建筑的定义上来看,绿色建筑的基本要素总结下来就是五个字:四节一环保;5个关键词:节能、节水、节地、节材、保护环境。

节约能源是指充分利用太阳能,采用节能的建筑围护结构以及采暖和空调,减少采暖和空调的使用。

根据自然通风的原理设置风冷系统,使建筑能够有效地利用夏季的主导风向。

建筑采用适应当地气候条件的平面形式及总体布局。

节约资源是指在建筑设计、建造和建筑材料的选择中,均考虑资源的合理使用和处置。

要减少资源的使用,力求使资源可再生利用。

节约水资源,包括绿化的节约用水。

绿色建筑的室内布局十分合理,尽量减少使用合成材料,充分利用阳光,节省能源,为居住者创造一种接近自然的感觉。

以人、建筑和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为目标,在利用天然条件和人工手段创造良好、健康的居住环境的同时,尽可能地控制和减少对自然环境的使用和破坏,充分体现向大自然的索取和回报之间的平衡。

绿色建筑的基本要素主要包括:节地与室外环境、(光与光能)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材与材料资源、室内环境质量和运营管理六类指标组成。

绿色建筑的认证标准1993年,美国成立了“美国绿色建筑理事会”,简称USGBC。

1998年出台LEED1.0版绿色建筑认证体系;经过广泛修改,2000年出台LEED2.0版;2005年修订的LEED2.2版算是一个比较成熟的版本。

我国在2006年3月颁布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06),这是中国批准发布的第一部有关绿色建筑的国家标准。

绿色建筑的设计理念节约能源充分利用太阳能,采用节能的建筑围护结构以及采暖和空调,减少采暖和空调的使用。

根据自然通风的原理设置风冷系统,使建筑能够有效地利用夏季的主导风向。

浅谈绿色建筑与绿色施工

浅谈绿色建筑与绿色施工
统方法 ,通过接近 自 然 的设计 , 不利 用或少 利用 空调 等高能耗 设备 就可 以 达到人类期望的效果。 ( 三) 环保智能 绿 色建 筑是一 个能 够主 动与周 围环境 互动 的智能调节体 。 可 以通过精密的原件监 测室 内空气指数、能源情况 ,自动更 新室 内 空气 ,储备能源 , 确保居 民的舒适和能源的 循环利用 。 三、绿色施工技术的概念及现状 ( 一 ) 绿色施工 的概念 绿色施工 , 是基于现代环境保护理念以
综合 论坛
2 0 1 3年 6期 ( 上)
浅谈绿色建筑与绿色施工
李倩
( 河北秀兰房地 产集团有 限公 司 河北 保定 0 7 1 0 0 0 )
摘 要 :绿 色建筑与绿 色施工是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建筑施工的发展趋 势。本 文阐述 了绿 色建筑和绿 色施工的内涵与意义。并在分析现状基础上 , 探 讨绍色建筑
模式 已不能适应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因此 , 以资源的高效利用为核心,以环保优先 为原 则 ,追求高效、低耗 、环保 ,统筹兼顾 的绿 色施工技术成为施工技术发展 的必然趋 势 ,
成 为施工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主要 在节约资源.环境保护等几方面对建筑工程 施工提 出绿色施工技术的应用 : ( 一 )节材技术及措施
与绿 色施 工的有 效策略。
关键词 :绿 色建筑、绿 色施工、资源、能耗
绿色建 筑和绿色施工作为可持续发展 , 在建筑业体 现已越来越 被人们重视。建设低 能耗 、环保 、舒适的现代建筑也 已成为能源 日趋紧张 的现代 社会必然要求 ,因此 , 我们 要 大力推 行绿 色 建筑计 和 绿色施 工 的设计 与实践 。 绿 色建 筑的概念及评审标准 国家标 准《 绿色建 筑评 价标准 = 》 c B 5 0 3 7 8 2 0 0 6 对绿色建筑 的定义是: 在建筑 的全寿 命周期 内 , 最大 限度 地节约资源 能、 节地 、 节水 、节材) 、 保护环境 和减少 污染 , 为人们 提供健康 、适用 和高效 的使用空间 , 与自 然 和谐共生 的建筑 。可以看出 , 绿色建筑定义 的三要素是 : 节 约资源: 保护环境 、减少污染 ; 创建 健康 、适用、高效 的使用空间。绿 色建 筑是 实现 “ 以人为本 ”、 “ 人~ 建筑一 自 然” 三者 和谐 统一的必要途径 , 是我 国实施可持 续发 展战略 的重要组成部分 。 “ 建筑”作为 个古 老 的行业 实 现可持 续发 展 ,必须走 “ 绿色建筑”之路 。 所谓 “ 绿色” , 并不 是指一般意义的立 体 绿化 ,屋顶花园 , 节 能环保 。而是代 表一 种 概念或像征 , 指 建筑对 环境 无害能充分利 用环境 自然资源 , 并且 在不破环境基本生态 平 衡条件下建造 的一种 建筑物 。 在施工建造 过 程 中从组织管 理、规 划管理 、实施 管理、 评 价管理 、和人员 安全与健康管理五个方面 人手 ,在保证质最 、安全等基本要求的前提 下, 通过科 学管理和技术进步最大限度节约 资源与减少对 环境负面影响的施工活动 , 实 现 四节一环 保 ( 节 能、节地 、节水 、节材和 环境保护 )的经济效益 、社会效益和环境效 益 的统一 。绿色建筑代表 了一系列新技术和 新 材料 的应用 ,代 表 了设计 师新 的设 计方 法 ,比如全生命 周期的设 计 、 整体设计 、环 境设计等 , 代表 了一种新 的 , 各个专业之间 的融合 和交叉的趋势 。 在建筑领域 内环保 问 题 的解决 ,是基 于新能源 ,或可再生能源应 用 技术 的成 熟 和发展 ,基 于工 程师设 计理 念 、设计 师和工 具的更新 ,同时也基 于新技 术对传 统设备的升级改造 。 二、绿色建筑的特征特点 ( 一 )低能耗 现代建筑十分依赖能源 , 能源对 于那些 大量使用人工照 明灯具 、机械空调的现代建 筑 就意味着生命 ,而高能耗 、 低 效率 的建筑 不 仅是造成能源 紧张 的因素 , 也是造 成环境 污 染的一大元 凶。 绿 色建 筑改 变 了现代 的设 计观 念 和方 法 ,最大限度的降低能耗 ,通过节能技术提 高能源利用率 , 开 发新 能源以逐步摆脱依赖

浅谈绿色建筑设计

浅谈绿色建筑设计
摘 要 :本文对旧楼加层进行分析, 确定其可行性, 进而为同类工程设计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 :旧建筑物; 加装电梯
1 前言
上 世纪 八 九十 年 代建 造 的 ,楼层 在 7楼 以上 的房
2 绿色建筑的特征
健 与传统建 筑相 比,绿色建 筑主 要有 以下几 点特征 : 环境 生态 功能系 统及建 构社区 安全 、 康 的稳定 生态服 期
建筑设计与装饰
浅谈 旧建筑物直接加装 电梯
余裕 民 ( 广东省建工设计有 限公司)
建筑设计与装饰
广东建材 21 年第2 00 期
浅谈绿色建筑设计
许文颖
摘 要 :绿色建筑——也有人称之为生态建筑、 可持续建筑。绿色建筑主要是人、 建筑、 自然这三者
的关系问题 , 三者之问应是和谐共存的 。 保护环境, 要求能源再利用的观念 目渐深入人心, 绿色建筑顺 应 了这种时代要求 , 受到 了全球 的关注。
人造垃 圾的增 多 , 诸如此 类 的问题都算 的上 是“ 大 ” 天 的 这些耗 能是 巨大 的。 以火 电为例 , 全世 界火力 发一度 电 问题 。面 临这些 ‘ 天大 ” 问题 , 的 人类 正开始采 取绿 色 的 能排放 约 0 5k . g的 c 国的火 力发 电技术 不高 , 0。我 初 行为 , 护地球 , 保 保护 自己。 步估算 一度 电约排放 0 7k . g的 C 。而我 国火力 发 电量 O, 绿色 , 在建筑 上的含义 , 是指 建筑 设计 、 造和 使用 占发 电总量 的 7 % 制 5 左 2 j 。 的行为对 资源 和环境 的负 面冲 击达 到最 小 的解 决方 式 。
源 的利用 时周而 复始 的。 另外 , 建筑 引起 的空气 污染 , 光 污染, 电磁 污 染 占据 了环 境总 污 染 的 13还 多 , / 人类 活

浅谈对绿色建筑的认识

浅谈对绿色建筑的认识

浅谈对绿色建筑的认识赵臣壘17建筑工程土木工程二班摘要:在进入到20世纪开始,全球的气候都在不断的恶化,现在每个国家都意思到了问题的严重性,纷纷都开始了对温室气体进行控制,并且自然资源都在不停的索取,环境等污染方面也是日益严峻。

所以各国都在研究可持续的发展,进行绿色低碳的建筑行业,所以绿色建筑刚好能弥补现代建筑对环境方面的欠缺。

Abatract:At the beginning of the 20th century, the global clim ate has been deteriorating, now every country has realized t he seriousness of the problem, has started to control greenh ouse gases, and natural resources are being claimed, the env ironment and other aspects of pollution is increasingly serio us. So countries are studying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reen low-carbon construction industry, so green building can just make up for the lack of modern architecture on the environm ent.1对于绿色建筑的概念理解绿色建筑是基于国情和地域特点,适应国家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要求,以人为本,有效利用资源、能源,节地、节能、节水、节材,保护生态环境,全面治理污染,智能化管理,室内外环境舒适、健康、安全,在规划设计的生命周期内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资源节约型建筑。

它并不是指一般意义的立体绿化、屋顶花园等,而是代表一种概念或是象征,指建筑对环境无害,能充分利用环境自然资源,并且在不破坏环境基本生态平衡条件下建造的一种建筑,又可称为可持续发展建筑、生态建筑、回归大自然建筑、节能环保建筑等。

浅谈建筑工程施工绿色施工技术应用

浅谈建筑工程施工绿色施工技术应用

浅谈建筑工程施工绿色施工技术应用摘要:现如今,我国经济发展十分迅速,在社会发展的基础上,各个领域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们的思想也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对亍建筑工程的环保性能要求越来越高。

在此背景下,绿色施工理念应运而生,并在建筑工程的施工中得到了明显的体现。

应用绿色施工技术,丌仅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升施工的质量和效率,还能够增强建筑物的环保性能。

对此,本文分析了绿色施工技术,并对其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迚行了探究。

关键词:建筑工程;绿色施工技术;应用引言随着绿色环保理念的提出,环保意识逐渐普及化,迫使各行各业都需要落实绿色管理要求。

绿色建筑,坚持践行自然环境的保护原则,以改善居住环境、降低能耗量、维护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目标,通过调整和改良建筑结构、建筑形式,更大程度控制能耗问题,达成提升能源利用率、节约资源的良好目的。

绿色节能建筑施工技术,是现阶段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选择,要求施工建设全过程与绿色节能技术结合起来,为建筑工程获取更大的经济、生态效益提供必要条件,控制环境污染程度,最大程度降低能耗。

1绿色施工技术概念绿色施工技术是当前由国家提出的一套新型环保技术理论,主要针对建筑工程施工领域,在现代科学技术不断发展,以及社会经济和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背景下,人们逐渐增强的环保意识是该理论建立的基础。

绿色施工技术的主要目的就是节约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等,尽可能在施工过程中既能保证施工进程及质量,又能降低对周围环境及人们正常生活的影响。

实施建筑工程绿色施工不仅响应了我国当前提出的绿色发展理念,还对环境和资源发挥了积极的保护以及节约作用。

因此,当前在建筑施工中应用绿色施工技术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2建筑工程施工绿色施工技术应用2.1噪音和震动的控制在施工阶段会用到大型建筑机械设备,在使用这些设备时,通常会伴有较为嘈杂的声音,这对周围居民的生活以及工作都带来了不小的影响。

为此,要想实现绿色施工,施工所造成的噪音污染势必解决。

浅谈我国绿色建筑可持续发展和意义

浅谈我国绿色建筑可持续发展和意义

浅谈我国绿色建筑可持续发展和意义绿色建筑被定义为“在整个生命周期内,最小化对环境的影响并提高人类健康和舒适的建筑物”。

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发展,建筑物的需求也随之增长,而人们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也日益高涨。

在这种背景下,绿色建筑逐渐成为解决环境问题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我国的绿色建筑已经开始探索和发展,其主要特征是低碳、节能、环保、可持续。

在我国,大规模的城市化进程下,建筑业是重要的经济支柱,建筑业的能耗和碳排放量也相当巨大,因此,大力推广绿色建筑可以有效遏制建筑业的能耗和碳排放。

首先,推广绿色建筑可以降低能耗。

随着能源消耗的不断增长和环境问题的加剧,节能减排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而绿色建筑采用的低碳、节能设计,不仅可以减少建筑物的能源消耗,还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

通过减少能源消耗,不仅可以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而且可以减轻环境的压力。

其次,推广绿色建筑可以提高环境质量。

建筑业的发展与环境质量息息相关,建筑物的内、外部设计可以直接影响周围环境的质量。

而绿色建筑全面考虑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关系,通过控制室内环境的温度、湿度、光线、空气质量等,提高室内的生态环境质量和人员的舒适度,同时也提高公共环境的质量。

进一步的,推广绿色建筑可以促进经济发展。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建筑市场之一,绿色建筑的推广能助力该行业更快、更健康的发展。

在现代经济发展中,环保问题已经成为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内容之一,不仅能够提高企业的品牌形象,还可以促进经济实力的强化。

同时,绿色建筑产业链的形成也将不断完善,包括节能技术、可再生能源设备、建造材料、节能设备等,这也将直接促进经济稳定发展。

综上所述,绿色建筑的推广对我国的环境和经济都有重要的意义。

在未来的建筑业中,绿色建筑将成为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虽然现在的绿色建筑在我国还存在推广难度和成本较高的问题,但是只要政府和企业能够共同努力,绿色建筑的推广将会越来越普遍,从而为我国经济和环境发展带来更多的收益。

浅谈绿色施工

浅谈绿色施工

浅谈绿色施工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了“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即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全面推进,实现以人文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

这样,使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更加明确,有利于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

生态文明建设其实就是把可持续发展提升到绿色发展高度,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事关“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先后出台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和积极成效。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抓生态文明建设,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

人民群众生态环境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处处都在书写绿色的故事,创造了绿色发展奇迹。

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

习近平同志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我们要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

在党中央的统一部署下,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和积极成效,生态文明建设已深入社会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

在建筑领域,生态文明建设的表现形式就是绿色建筑。

本人作为一名建筑施工从业者,下面主要对绿色施工简单阐述。

一、绿色建筑与绿色施工概述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物料生产、建筑规划、设计、施工、运营、维护及拆除、回用过程)中,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绿色建筑学院:矿业学院专业: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年级:2010级学号:1008010244学生姓名:许静振2012年12月3日浅谈绿色建筑摘要:保护环境,追求能源再利用的观念日渐深入人心,绿色低碳建筑顺应了这种时代要求,受到了全球的关注。

全文介绍了绿色低碳建筑的概念与特征,随后从两个方面阐述了绿色低碳建筑的意义:节约能源和资源,保护环境;绿色建筑能提供更舒适的生活环境。

最后本文分析了绿色低碳建筑的发展现状,提出加强绿色低碳建筑的宣传,提高绿色低碳建筑市场需求是关键。

Abstract: the protection of the environment, the pursuit of energy reuse idea gradually thorough popular feeling, green low carbon building complied with the time request, is the global attention. Full text introduces the green low carbon architectural concept and characteristics, and then from two aspects, the green low carbon building meaning: to save energy and resources, protecting the environment; The green building can provide a more comfortable living environment. Finall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green low carbon building development present situation, and puts forward the green low carbon building propaganda, improve the green low carbon construction market demand is the key.关键词:绿色建筑、发展史及现状、资源节约型、回归自然、节能能源Keywords:green building, development history and present situation, resource saving and return to nature, energy saving energy一、什么是绿色建筑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摘自《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 50378)定义。

所谓“绿色建筑”的“绿色”,并不是指一般意义的立体绿化、屋顶、花园,而是代表一种概念或象征,指建筑对环境无害,能充分利用环境的自然资源,并且在不破坏环境基本生态平衡条件下建造的一种建筑,又可称为可持续发展建筑、生态建筑、回归大自然建筑、节能环保建筑等。

绿色建筑的室内布局十分合理,尽量减少使用合成材料,充分利用阳光,节省能源,为居住者创造一种接近自然的感觉。

以人、建筑和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为目标,在利用天然条件和人工手段创造良好、健康的居住环境的同时,尽可能地控制和减少对自然环境的使用和破坏,充分体现向大自然的索取和回报之间的平衡。

绿色建筑的基本内涵可归纳为:减轻建筑对环境的负荷,即节约能源及资源;提供安全、健康、舒适性良好的生活空间;与自然环境亲和,做到人及建筑与环境的和谐共处、永续发展。

二、绿色建筑的发展史20世纪60年代,美国建筑师保罗·索勒瑞提出了生态建筑的新理念。

1969 年,美国建筑师伊安·麦克哈格著《设计结合自然》一书,标志着生态建筑学的正式诞生。

20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使得太阳能、地热、风能等各种建筑节能技术应运而生,节能建筑成为建筑发展的先导。

1980年,世界自然保护组织首次提出“可持续发展”的口号,同时节能建筑体系逐渐完善,并在德、英、法、加拿大等发达国家广泛应用。

1987年,联合国环境署发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确立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1990年世界首个绿色建筑标准在英国发布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使可持续发展思想得到推广,绿色建筑逐渐成为发展方向;1993年美国创建绿色建筑协会;1996年香港地区推出自己的标准;1999年台湾地区推出自己的标准;2000年加拿大推出绿色建筑标准。

中国发展史1992年巴西里约热内卢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以来,中国政府相续颁布了若干相关纲要、导则和法规,大力推动绿色建筑的发展。

2004年9月建设部“全国绿色建筑创新奖”的启动标志着我国的绿色建筑发展进入了全面发展阶段。

2005年3月召开的首届国际智能与绿色建筑技术研讨会暨技术与产品展览会(每年一次),公布“全国绿色建筑创新奖”获奖项目及单位,同年发布了《建设部关于推进节能省地型建筑发展的指导意见》。

2006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正式颁布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2006年3月,国家科技部和建设部签署了“绿色建筑科技行动”合作协议,为绿色建筑技术发展和科技成果产业化奠定基础。

2007年8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又出台了《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试行)》和《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管理办法》,逐步完善适合中国国情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

2008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组织推动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和绿色建筑示范工程建设等一系列措施。

2008年3月,成立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节能与绿色建筑专业委员会,对外以中国绿色建筑委员会的名义开展工作。

2009年8月27日,我国政府发布了《关于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决议》,提出要立足国情发展绿色经济、低碳经济。

2009年11月底,在积极迎接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召开之前,我国政府做出决定,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将比2005年下降40%到45%,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并制定相应的国内统计、监测、考核。

2009年,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环境测控优化研究中心成立,协助地方政府和业主方申请绿色建筑标识2009年、2010年分别启动了《绿色工业建筑评价标准》、《绿色办公建筑评价标准》编制工作。

三、绿色建筑国内外的现状一、我国现状我国正处于从低收入国家向中等收入国家发展的过渡阶段,建筑业的增长速度很快,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也很大。

1978年以来,建筑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国内建筑业产值增长了20多倍,建筑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从3.8%增加到了7.0%,成为拉动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力量。

然而与此同时,建筑业的发展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

在提倡节能减排,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今天,我国的建筑却是耗能高、能源利用率低的,单位建筑能耗比同等气候条件下国家高出2-3倍。

因建筑能耗高,仅北方采暖地区每年就多消耗1800万吨标准煤,直接经济损失70亿人民币。

在我国400 多亿平方米的既有建筑中,城市建筑总面积约为 138 亿平方米左右,普遍存在着围护结构保温隔热性和气密性差供热空调系统效率低下等问题。

如果大部分新建建筑按节能标准建造并对既有建筑进行节能改造,则每年取暖季大约可节省 0.5 亿吨标煤,有些地区甚至不装空调也可保证夏季基本处于舒适范围。

由此看来,发展节能型建筑的潜力是很大的,前景也是很好的。

多年来,我国开展了相当规模的建筑节能工作,但是到目前为止,建筑节能仍然停留在试点、示范的层面上,尚未扩大到整体,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建筑节能开发建设成本高(按新的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测算,大体上每平方米建筑面积成本要增加 100 元);(2)开发商追求的是以最小的投资换取最大的空间利益; 3)建筑设计从围护的结构、设计的角度、施工的角度、计算达到的系数等要比一般普通建筑复杂;(4)政府考虑的是GDP在全国所占的位置,对建筑节能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足;(5)建筑节能的建筑材料、工艺技术还没有形成体系;(6)国家对建筑节能的规范还没有列入强制执行的范畴;(7)国家及地方缺乏对建筑节能的实质性经济鼓励政策,建筑节能缺乏必要的资金支持。

为此,应组建建筑节能、设计研究领导机构,编制建筑节能专项规划和加强监督管理,注重“产学研”,加快对建筑节能的研究设计工作,制定经济扶持政策,加大对建筑节能资金的投入,大力宣传建筑节能的重要意义,积极推广和使用新型建筑节能材料。

建筑商应积极响应、配合政府政策,更应肩负起一份社会责任感,为我国的建筑环保事业做出贡献。

总之,建筑节能直接关系到国家资源战略、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是建筑业一项重要、紧迫而又艰苦的任务,值得全社会重视。

二、国外现状国外绿色建筑是从建筑节能起步的。

20世纪 70年代石油危机,造成全球经济衰退,发达国家的经济遭受重创.各发达国家开始意识到节约能源的重要意义,并不约而同地推出各种强制性地节能措施,太阳能、地热、风能、节能围护结构等新技术应运而生。

通过分阶段几次提高节约标准,每次均在原能耗基础上推进再节约50%,目前发达国家的建筑节能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在建筑节能取得进展的同时,伴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产生和健康住宅概念的提出,发达国家又把视野扩展到建筑全过程的资源节约、改善室内空气质量、提高居住舒适度、安全性等更广的领域。

在这期间,各类有关绿色建筑的活动在世界各地风起云涌。

随着绿色建筑活动的增多,绿色建筑的理念开始深入人心。

它体现在对于绿色建筑的研究逐渐深入。

国际上对绿色建筑的探索和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它的起步首先存在于建筑师的设计理念中。

60年代美籍意大利建筑师保罗索勒瑞把生态学和建筑学两词合并提出生态建筑学的新理念。

1963年V·奥戈亚在《设计结合气候—建筑地方主义的生物气候研究》中,提出建筑设计与地域、气候相协调的设计理论。

1969年美国风景建筑师麦克哈格在其著作《设计结合自然》一书中,提出人、建筑、自然和社会应协调发展并探索了建造生态建筑的有效途径与设计方法,它标志着生态建筑理论的正式确立。

90 年代之后,绿色建筑理论研究开始走入正规。

1991年布兰达·威尔和罗伯特·威尔合著的《绿色建筑:为可持续发展而设计》问世,提出了综合考虑能源、气候、材料、住户、区域环境的整体的设计观。

阿莫里·B·洛温斯在文章《东西方的融合:为可持续发展建筑而进行的整体设计》中指出: “绿色建筑不仅仅关注的是物质上的创造,而且还包括经济、文化交流和精神等方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