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妄言之《姑妄言》

合集下载

姑妄言之的意思及造句

姑妄言之的意思及造句

姑妄言之的意思及造句[释义] 姑:姑且;妄:随便。

姑且随便说说;不一定有什么道理。

多用做自谦之辞。

[语出] 《庄子·齐物论》:“予尝为女妄言之;女以妄听之。

”[辨形] 妄;不能写作“忘”。

[用法] 有时与“姑妄听之”连用。

一般作谓语、定语。

[结构] 偏正式。

[例句] 他说的这件事;你不妨~;不必在意。

姑妄言之→ 之死靡二→ 二八佳人→ 人定胜天→ 天外有天→ 天伦之乐→ 乐不可支→ 支支吾吾→ 吾膝如铁→ 铁证如山→ 山穷水尽→ 尽善尽美→ 美中不足→ 足智多谋→ 谋事在人→ 人定胜天→ 天外有天→ 天伦之乐→ 乐极则悲→ 悲天悯人→ 人命关天→ 天壤之别→ 别有洞天→天翻地覆→ 覆地翻天→ 天经地义→ 义薄云天→ 天外有天→ 天伦之乐→ 乐不可支→ 支支吾吾→ 吾膝如铁→ 铁证如山→ 山穷水尽→ 尽善尽美→ 美中不足→ 足智多谋→ 谋事在人→ 人定胜天→ 天壤之别→ 别有洞天→ 天翻地覆→ 覆地翻天→天经地义→ 义海恩山→ 山清水秀→ 秀水明山1 你姑妄言之,我姑妄听之,此间也不过你我,谁又知道?2 不过,一行先生,令祖令尊不好推演,你自己和你弟弟的命相,我倒是可以姑妄言之。

3 掇拾史海陈迹,以无文小字,虚拟江湖,再现一段明末清初乱世图谱,内中移花接木、断章取义之处在所难免,姑妄言之,姑妄听之。

4 对于他,我也并不了解,只不过姑妄言之而已。

5 他说的这件事,你不妨姑妄言之,不必在意。

6 对于这事,我也是道听途说,姑妄言之,请你不必介意。

7 我姑妄言之,你且姑妄听之。

8 这些八卦消息不一定可靠,姑妄言之,你可不要信以为真。

9 虽然是姑妄言之,但也不可因此而伤及他人的名誉。

10 大部分的谈话性节目,来宾们大都姑妄言之,探讨并不深入。

11 对于这事,我也是道听途说,姑妄言之,真实情况则有待查证。

12 别人虽然是姑妄言之,他却觉得已对自己造成了极大的伤害。

13 今天大家只是随便聊聊,你就姑妄言之吧!不必太过拘谨。

《姑妄言》选购指南(修订版)

《姑妄言》选购指南(修订版)

《姑妄言》选购指南(修订版)一、《姑妄言》的发现《姑妄言》完稿于清代雍正庚戌年(1730),上距《金瓶梅》成书已一百多年,下略前于《儒林外史》和《红楼梦》。

作者署名为“三韩曹去晶”,评点者署名为“古营州林钝翁”。

全书共有24回,平均每回约4万字,正文90多万字,加上评点有100多万字,堪称巨著。

《姑妄言》问世后,仅以抄本形式流传,范围有限,故未产生影响,当时及其后的各种书目亦未有著录。

1848年,俄罗斯人斯卡奇科夫出使北京,收购中国图书,其中幸有24回抄本《姑妄言》。

斯卡奇科夫回国后,所收藏书辗转捐赠于列宁图书馆(今俄罗斯国立图书馆)。

1964年,俄罗斯汉学家李福清发现此抄本,并撰文介绍,然而并未引起海外汉学界的重视。

20世纪90年代,李福清在台湾讲学,披露了《姑妄言》在俄罗斯的信息。

适值《思无邪汇宝》策划出版,《姑妄言》遂被列入出版计划,于1997年出版,《姑妄言》遂再为世人所知。

二、《姑妄言》的版本1手抄本与残刊本手抄本简评手抄本现藏于俄罗斯国立图书馆,尚无影印残刊本简评1941年上海优生学会铅字排印残刊本简评1942年中华书局翻印残刊本简评香港华英翻印,年代不详2台湾全刊本大英版简评1997年出版思无邪汇宝姑妄言,是很多盗版的祖本成易版简评1997年出版思无邪汇宝姑妄言;成易版,即三印成易版简评1997年出版思无邪汇宝姑妄言,成易版(蓝色)3众筹本众筹本简评影印思无邪汇宝版,线装众筹本简评影印思无邪汇宝版,精装4几种盗版墨绿本简评影印思无邪汇宝版,便宜实用红皮本简评思无邪汇宝版重排,错误百出花皮本简评影印思无邪汇宝版,但最后一回有四页是替换品,最后一回的全部校记页均为后补深蓝本简评思无邪汇宝版重排,和红皮本一样联经本简评思无邪汇宝版重排,有删节,且错误百出祥生本简评猜测是根据网上流传的电子版整理而成,挂名“祥生出版社”线装本简评书友众筹,猜测是根据网上流传的电子版重排5香江本香江本简评猜测是根据网上流传的电子版整理而成,删去林钝翁评点,错误不少香江本简评增加林钝翁评点,依然有错误6复刻本复刻本简评是依精准还原版为底本,是底本极好的一种复刻本简评也是依精准还原版为底本7大陆删节本文联本简评1999年在大陆首次出版,全书删去性描写和评点约17万字文联本简评精装和平装一样,全书删去性描写和评点约17万字远方本简评删除一些性描写和评点,对所删之处注明字数,但和思无邪汇宝版相比,字数几乎全部不符上海古籍本简评一种改写本,挂名“上海古籍出版社”和“南海出版社”出过几版8香港本香港本简评猜测是根据思无邪汇宝版和文联本整理而成,评点有删节;有不少错误,且排版较差。

成语系列课件模板-姑妄言之

成语系列课件模板-姑妄言之
姑妄言之 gū wàng yán zhī
成语课件模板
成语课件:姑妄言之
用法: 偏正式;作谓语、定语;与姑妄听之连用。
成语课件:姑妄言之
解释: 姑且随便说说,不一定有什么道理。
成语课件:姑妄言之
出处: 先秦·庄周《庄子·齐物论》:“予尝为 女妄言之,女以妄听之”。
成语课件:姑妄言之
举例: 这不过~罢了,哪一个能办这件事? (《九命奇冤》第二十九回)。
成语课件:姑妄言之
典故:
宋代文学家苏轼早年在杭州做官,因写诗 讽刺朝政,得罪了皇帝,被贬到黄州。晚 年又再次被贬到海南儋州。苏轼到儋州后, 因偏远荒凉,常读书写作,邀请朋友“姑 妄言之”讲笑话,晚年写笑话集《艾子》。
成语课件:姑妄言之
近义词: 随便说说。
谢谢!

《姑妄言》中的10句名言,句句入心,值得收藏!

《姑妄言》中的10句名言,句句入心,值得收藏!

《姑妄言》中的10句名言,句句入心,值得收藏!《姑妄言》中的10句名言,句句入心,值得收藏。

1. 命里只该八合米,走遍天下不满升。

出自《姑妄言·第二回》。

米:排版本讹为“半”。

旧时量器,十合一升。

古人认为人的福分是天注定的,该多少就多少,无论你怎么折腾也不会增加。

2. 恼一恼,老一老,笑一笑,少一少。

出自《姑妄言·第一回》。

少:年龄小。

烦恼使人衰老,开心令人年轻。

3. 难得者兄弟,易得者田地。

出自《姑妄言·第一十六回》。

兄弟之间的情谊比产业田地更难得更珍贵。

4. 宁做轿夫长,莫做一先生。

出自《姑妄言·第九回》。

轿夫长:轿夫头头。

套用唐代诗人杨炯《从军行》:“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句,极言教书先生的地位低下,收入低微,生活艰辛。

5. 宁在世上捱,莫在土里埋。

出自《姑妄言·第一十九回》。

土里埋:喻死。

好死不如赖活着。

6. 瓶口扎得住,人口如何扎得住。

出自《姑妄言·第一十四回》。

比喻人口难掩。

7. 爬得高,跌得重。

出自《姑妄言·第二回》。

比喻人权势愈大,地位越高,一旦失势,失败会更惨重。

8. 男有心,女有心,那怕山高水又深。

出自《姑妄言·第二十四回》。

比喻男女之间只要有心相好,一切艰难险阻都不在话下。

9. 妻有大小,子无贵贱。

出自《姑妄言·第一十六回》。

旧时多妻制,有妻妾的大小之分。

但作为男嗣的儿子,却不分贵贱。

10. 破磨对瘸驴,歪锅配斜灶。

出自《姑妄言·第二回》。

比喻丑男对丑女,刚好成对。

语含讥诮。

《姑妄言》与“六大奇书”

《姑妄言》与“六大奇书”

《姑妄言》与“六大奇书”1 横空出世,巨著重生2《姑妄言》简介2.1 《姑妄言》之发现过程《姑妄言》完稿于清代雍正庚戌年(1730),上距《金瓶梅》成书已一百多年,下略前于《儒林外史》和《红楼梦》。

作者署名为“三韩曹去晶”,评点者署名为“古营州林钝翁”。

全书共有24 回,平均每回约4 万字,正文90 多万字,加上评点有100 多万字,堪称巨著。

《姑妄言》问世后,仅以抄本形式流传,范围有限,故未产生影响,当时及其后的各种书目亦未有著录。

1848 年,俄罗斯人斯卡奇科夫出使北京,收购中国图书,其中幸有24 回抄本《姑妄言》。

斯卡奇科夫回国后,所收藏书辗转捐赠于列宁图书馆(今俄罗斯国立图书馆)[3-4] 。

1964 年,俄罗斯汉学家李福清发现此抄本,并撰文介绍,然而并未引起海外汉学界的重视。

20 世纪90 年代,李福清在台湾讲学,披露了《姑妄言》在俄罗斯的信息。

适值《思无邪汇宝》策划出版,《姑妄言》遂被列入出版计划,于1997 年出版,《姑妄言》遂再为世人所知[5] 。

2.2 《姑妄言》的故事《姑妄言》叙述故事发生于明代崇祯年间,以主角瞽女钱贵和书生钟情的婚姻并以宦萼、贾文物、童自大等四个家庭为主线展开,旁及其他人物。

钱贵虽出身于乐户人家,却能对钟情有情有义,为其守身;钟情忠孝节义俱全;宦萼、贾文物、童自大或为纨绔,或为富豪,不学无术,然终弃恶从善,并与钟情交好,钟、宦、贾、童四家联姻。

明亡后钟情不忘故国,抛妻离子、隐居深山[6] 。

书中写各阶层人物,从帝王将相到贩夫走卒,人物繁富,形态各异。

据粗略统计,全书有名有姓的人物有450 人左右,其中女性约占1/3[7] 。

受时代及世界观的局限,与明清其他艳情小说一样,作者在书中以劝人向善为标榜,宣扬善恶贞淫各有报应的思想。

2.3 《姑妄言》的价值及成就《姑妄言》在湮没了200 多年后重新面世,为中国文学宝库又增添了一本巨著,给明清小说研究界带来的影响是震撼的,是中国古典小说研究史上的一件盛事,一些明清小说史上的已有结论或将面临改写。

《姑妄言》摘录

《姑妄言》摘录

《姑妄言》摘录第二卷正中放着张桌子,铺着猩红绒毡,一个大宣窑花瓶插着莲花,香炉棋子之类,摆得好生富丽。

面前一张金漆方桌。

进楼一连五间,下边东两间、西两间是卧房,当中一间堂屋。

楼上隔做三明两暗,尽东两间三面皆是窗,是午睡之所。

床帐桌椅,香炉古董,花插书灯,痒棰孝顺,笔筒砚台,种种俱备。

第九卷两扇黑漆油的大篱笆门关着,推开门走了进去。

到大厅上,见有许多人皆在厅内两边靠墙大凳上坐着。

蓝粉贴金的屏风上贴着一张红纸,捷报候选州左堂的报贴。

中间悬着一轴红绫金字的大画,是贺援纳的贺轴,后面许多名字。

正中间放着一张大公座,摆着笔砚,拴着大红潞绸桌围。

桌子上放着一架大天平,一个大算盘,傍边放着一张方桌,堆着许多账簿包裹。

屏门两边放着两架大插屏,朱红漆描金螭虎架子,一面画的是虎牢关三英战吕布,一边画的九里山十面埋伏。

正中放一张椐木金漆大几,几上放着一个红绿花大磁瓶,黑退光漆座子。

内中插着一枝裁帛做的大牡丹花,还有几根孔雀尾。

厅东南角上放着一面大镇堂鼓,两边一顶屯绢围子五岳朝天锡顶的大轿,一把大雨伞,两对大幔灯。

一边是“候选州左堂”五字,一边是“童衙”两个大字。

中梁悬着一个大匾,红地金字,题着“世富堂”。

两边柱子上贴着朱砂笺的对子,一边是:但愿银钱涌来,如长江大海,万载无休。

那边是:惟求米粮堆积,似峻岭高山,千年永在。

一所小房,小小一间,大门进来,前院正房三间,一间堂屋,东一间收拾做客座,西一间做卧室,后院中一间厨房,收拾得十分洁净。

琵琶弦子,笙萧管笛挂了满壁,墙上贴了许多苏书,桌上摆设些苏铸香炉宜与壶,建窑瓶插些花,宣磁盘放几个香橼佛手木瓜之类,虽是不甚值钱的玩器,倒也热热闹闹,半雅半俗。

有间独院,二间房子,一间隔做两截,前半做客位,后半做厨房,有一个小门,后边一个小院做毛厕,那一间做了卧房。

做帮闲的人连衣帽都要用香熏透了的,何况房中不干净,虽没什富丽,床帐却也收拾得一尘不染。

姑妄言之 男人篇

姑妄言之 男人篇

天尊地卑,乾坤定矣。

乾道成男,坤道成女。

自从有了人类,有了性别的区分,两性的话题,就如春草岁岁复生,生生不息。

男人,听其言,观其行,真真匪夷所思。

寡人有疾,寡人好色。

敢把话说得如此明目张胆的,当然只有男人了。

好色,似乎是男人与生俱来的本能。

精神分析学鼻祖弗洛伊德认为人的性意识,觉醒于婴儿期。

男人是那种一见异性,就会联想到床,随时随地都可能春情薄发的雄性生物。

对于性,男人往往无师自通,可谓是天赋异禀了。

自古君王坐拥六宫粉黛三千佳丽,犹不知足,照例年年选秀,非得把人间绝色一网打尽不可。

有了帝王做榜样,男人纷纷不安于室,对文明社会的一夫一妻制阳奉阴违,时时刻刻伺机而动,以求向外发展。

即使没有机会,也要搅尽脑汁制造机会。

玩玩网恋,搞搞一夜情,花样层出不穷。

男人们把“家中红旗不倒,外面彩旗飘飘”视为自己的一种本事,每每矜夸于同性之间。

当然,男人之中也出了一位异类。

他,就是大名鼎鼎坐怀不乱的柳下惠。

据今人考证,软玉温香抱满怀,此君不是不想,而是他根本不行。

男人的大脑结构一定异于正常人。

家中明明有如花娇妻,却仍然想方设法地寻找新的刺激。

拥有了纯洁的爱侣,心里偏偏念念不忘热烈的情人;娶了热辣的妻子,又开始怀念单纯的乖乖女。

妻不如妾,妾不如妓,妓不如偷,偷不如偷不着,这是男人真实心态的写照。

一瓢之水,永远无法满足男人深不见底的欲壑,他们贪恋的是弱水三千。

倘若女性对此稍有微词,男人们立刻抬出“食色者性也”的至理名言,为他们的滥情打掩护。

在这个男性至上的社会里,女性的抗议如蜉蚁撼树,根本无济于事。

男人都是眼高于顶的自大狂。

唯我独尊,是男人的不二法门。

他们习惯独断专行。

即使明知道是错误,也要一意孤行。

如果女性胆敢太岁头上动土,他们就像是尾巴着火的老虎般暴跳如雷、气急败坏。

中国历史上,仅仅出现了一位女皇帝——武则天。

这实在堪称是一大奇迹了!在她生前,男人们指指点点戳她的脊背;在她死后,正史野史一片打砸声,让这位空前绝后的女子至今不能安息。

姑妄言之(随笔)

姑妄言之(随笔)

姑妄言之(随笔)姑妄言之(随笔)《姑妄言之》是作者面对信息爆炸、网络文字纷纭的今天对为文更是为人做出的一种深刻的思考,展现了一个热爱文字的正直之士理性的思考与睿智的思辨,振聋发聩。

如此作家,不理也罢这QQ呢,该算是一个知识型社交平台,使用也因人而异,因此QQ空间也是异彩纷呈。

我应该是空间的受益者,因为自从有了它,我觉得自己视野开阔了,见识增长了,业余生活也更充实了。

我Q龄三年,也算能独立下地的幼儿了,虽说还稚嫩,步伐也不稳,但起码有了初步的判断。

三年来我按自己的兴趣建立起一个知识素材库,这全仰仗我这些博学广才的好友,他们是我潜在的老师,我很感谢他们。

跟着他们,我觉得很开心,觉得学习是件很幸福的事。

我性喜闲散,闲情逸趣是我所爱。

音乐书画,旅游摄影我都爱极,但若说起最爱,恐怕还得数文学。

文字的魅力,实在难以抵挡,所以每每遇到写作的朋友,都会格外惊喜珍惜。

不久前偶然点进一非好友个人空间,据其自称是一位农民女作家,很早便在知名刊物发表作品,并且获奖不少,在她所在的城市还曾轰动一时,心中敬意不免油然而生。

我虽说也是文学爱好者,职业也是跟书打交道,但要说起作品,说起作家,总感觉那有点遥不可及,须仰视才见。

在我心里,写作还能发表就很不简单了,能做到称“家”,不是神人也是天才,用老人们的话说那是天上文曲星下凡了。

所以,听说此人是作家,还是农妇,我的惊讶可想而知,正如当初得知那位人称“二十世纪中国最后一位散文家”的刘亮程其实就是一个真正的农民一样。

不由感叹,如今社会,一切皆有可能,很多看似不可思议的事情都能顺理成章地发生。

我一向好奇,便想一探究竟。

不过浏览其空间主页却有些大失所望,感觉此女不是生活在现实里,而是生活在网上,生活在文字中,似乎她就是为文字而生。

空间动态里充斥着其家里的生活照片,锅碗瓢盆,吃喝休憩,家人朋友,应有尽有,甚至还配上文字嬉笑怒骂,感慨万端。

我素驽钝,不懂如此晒照唠唠叨叨,所为何来。

更让人不解的是,偏偏还有不少人围观留评,饶有兴致,人声鼎沸,宛如一堆老妈子聚在一起飞短流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十大禁书读毕,开始读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秘笈善本小说》,我不是版本学家,不知“善本”为何义?一看封面还有“足本珍藏”与“现今仅存唯一原本”字样,想来“善本”应与“足本”同义;但禁书之足本向来来者不善,“善本”一词用在此处,别有一种幽默之感。

这套“善本”与十大禁书有一本重合,即《隔帘花影》,遂跳过,拿下《姑妄言》。

《姑妄言》分两部,不叫上下册,而是叫《姑妄言》《续姑妄言》。

一般续本与原本分属不同作者,续本向原本致敬。

《姑妄言》的原本与续本却是同一个作者曹去晶所写,两本完全是一分为二,而不是合二为一,更不是一加一等于二。

我读过两本之后,对曹去晶这个人发生了兴趣,但找不到这个人更多的资料。

凭感觉,这个曹去晶很可能不是一个人的本名,而是一群人的笔名。

而书前有林钝翁的总评,此翁开门见山:“予与曹子去晶,虽曰异姓,实同一体。

自襁褓至壮迄老,如影之随形,无呼吸之间相离。

生则同生、死之同死之友也。

”这句话说得很明白,林钝翁与曹去晶是同一个人,林钝翁的总评差不多就是作者的自序。

我以为,事情还没有如此简单。

林钝翁也许只是“曹去晶”的重要成员、主要发起人和创作者,或者叫主编、统稿人。

我如此推测,有三个理由。

第一,我从没见过一本书,语言特点和行文风格有像《姑妄言》这样大的差异。

读《品花宝鉴》时,作者在雅说雅,在俗言俗,但看得出是同一作者的匠心任运,形貌不同,风神则一。

《姑妄言》可大不一样,粗的时候鸡零狗碎,俗不可耐,全无一丝雅致;雅的时候月白风清,毫无人间烟火气息。

时而文言繁富,如私塾先生授课;时而出语清新,如袁中郎作文;时而白话如泄,如货郎担叫卖。

若群体合唱,声调不一尚可理解;若一人包揽,就真有点说书中口技的味道了。

第二,《姑妄言》全书结构性不强,拼凑痕迹明显。

虽以钟情和钱贵两人的爱情婚姻为主线,但他们的故事主要集中在上部。

章回标题不仅长短不一,而且风格迥然不同,一忽儿是《恶少改非仙言疗妒》,一忽儿是《嬴氏贪淫为淫累始改淫心贼秃性恶作恶深终罹恶报》;更有趣的是,每一章节都附了另一个标题,可见意见难以统一,或者需要照顾平衡。

《姑妄言》的篇幅差不多,皆洋洋上百万言,《金瓶梅》有99回,《姑妄言》仅24回,且回与回之间除首尾衔接一下,故事情节往往相去十万八千里,尤以续本为甚。

续本开始,用流利的白话宣传改邪归正的宦萼公子的好人好事;写着写着,句式突然短促,心紧气喘,接下来用纯正的文言,血泪控诉李自成的滔天罪行;而结尾写笑和尚和哭道士,写钟情出家云游,纯粹出乎性情,有如梨花开落、紫电交驰,读之两腋清风徐徐,直抵明清小品文大师之堂奥。

如:“他从不肯与人言……常山谷独行,则鼓掌高笑。

或临池独立,每顾影自笑。

捆履之暇,或仰天长笑,或倚风豪笑。

虚庭独立,或哑然冷笑,或莞尔微笑。

卒然或壶卢大笑,举止未尝辍笑,故乡村男妇老幼都呼他为笑和尚。


“道士善哭,每于风雨临花、月明绕树,或云纫远嶂,雪满空山,莫不对景悲哀,椎心泣血。

闻者莫不酸鼻,然不知他是为何故。


第三,书中观点互相矛盾,莫衷一是。

上部写性,写得无法无天,无情无义,眼里唯有脐下三寸;下部则写得比较节制,性工作者纷纷霍然变成柳下惠,变成雷锋,变成贤妻良母了。

书中花很多版面写魏忠贤、阮大钺、马士英等奸臣们的糗事,无疑有反明倾向;但对给予明朝致命一击的李自成也恨不得食肉寝皮,更何况把李自成写得那么愚蠢,不符合历史事实。

本书用轮回、报应等佛教观念来建构小说框架,作者却视佛道二教为异端,拿奇人许义士的话说,是“今之害天下者,此辈人耶”!上述种种,若是单个作者的内心纠结,应当可以处理得更为圆融无碍。

总之,从艺术上说,《姑妄言》算不上一部很好的小说。

但写性确乎让人瞠目结舌,它几
乎是一部性交百科全书。

夫妻性爱、婚外情自不用说,早已司空见惯,另有一男多女、男女混交、男男、女女、乱伦、诱奸、强奸、轮奸、人兽杂交等,不一而足。

评论家说是“以淫说法”,我看说的就是“淫法”。

比起《金瓶梅》等其他淫书,《姑妄言》“淫面”更大,淫技更多,淫风更炽,但写得并不更高超。

中国古代的色情文学,往往色情有余而文学不足。

文学不足不是说语言不富有文学性,而是很多地方写得太没道理,比如一个人看见另一个人,毫无来由就想淫乱。

见了谁都上,谁都可以上,整个一部文字版A片。

《姑妄言》成书年代与《红楼梦》相近,稍晚于《金瓶梅》,它承继了《金瓶梅》的世俗文化,更滥于“淫”;但它似乎与《红楼梦》更有着丝丝缕缕的瓜葛:作者都姓曹,都是东北人,都熟悉江南生活;两本书都以手抄本形式,在亲友间流传、批点……《红楼梦》虽涉艳情,却是雅致文化的典范;《姑妄言》俗得掉牙,一派龌龊污秽,却出自才子手笔,文字虽风格不一,其空灵蕴藉处,并不落《红楼梦》下风。

那么,曹去晶与曹雪芹会是什么关系?当然,有可能毫无关系。

是不是会有另外一种可能?曹去晶与曹雪芹是同一群人,或者是非常相似的一群人,他们借《红楼梦》寄托人生理想,又以《姑妄言》发泄现实郁闷。

雪芹谐音“写情”,《红楼梦》谱一曲哀艳无比、感天动地的爱情颂歌;去晶谐音“去今”,《姑妄言》写一部身心溺乱、藐视纲常理教的放浪闹剧。

这只是我的姑妄言之,诸君不可当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