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满族文化旅游发展SWOT分析
辽宁省体育旅游发展的SWOT分析及策略选择

随着 休 闲时代 和体 验经 济 的来 临 , 育旅 游 以 体 其参 与 的广 泛性 和 内容 的丰 富性 ,为 人们 所 喜爱 。 辽 宁是 我 国体育 大 省 , 也是 旅 游 资源较 为 丰 富 的省
份之一 , 伴随着 “ 全民健身计划 ” 的开展 , 民众健身 意识 的增 强 , 由此带 来 的体 育 旅游 将成 为 辽 宁旅 游
收 稿 日期 :2 1— 9 2 000—7
召力和影响力 , 成为辽宁体育旅游的宣传品牌。 4区位条 件优越 , 通线 路发 达 。 宁地处东 北 . 交 辽 亚 经济 区和环 渤海 经 济 区的 重要位 置 , 南 隔海 与 东 日韩 相 望 , 、 、 三 面 与 吉 林 、 东 北 西 内蒙 古 、 北 接 河 壤, 是连接 欧亚 大陆 桥 的要 冲。辽 宁拥 有完 善 、 捷 快 的立体交通 网络 , 铁路密度居全 国之首 , 五个港 口 ( 大连 、 芦 岛 、 州 、 东 、 口 ) 五大 洲 一 百 四 葫 锦 丹 营 与 十 多个 国家和地 区通航 ,得 天独厚 的区位 优 势 , 便 捷 的交 通 , 吸引 了大 量 国外 旅游者 。
摘 要 : 育旅 游是 一 个新 兴产 业 , 宁省 体 育旅 游 资 源 体 辽 丰 富 , 势项 目 多 , 众 参 与热 情 高 , 优 众 群 交通条 件 发达 。 但 也 存在 观 念 落后 , 区域 间的协 作机 制 尚未 形成 , 品 产 内容 单一 等 问题 。应加 强优 势组 合及跨 省 协作 开发 , 依 托 体 育 明星 , 打造 冠 军 品牌 , 时针 对不 同市场 细 分 目 同
标 进行 细化 开发 。
关键词 : 宁; 育旅 游 ;w0 辽 体 S t分析 ; 策略 选择 中图分 类号 :5 27 文献标 识码 : F 9. A
辽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1辽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中的问题1.1历史文化内涵挖掘不够挖掘历史文化不是损毁,是保护、是利用和构筑旅游文化。
人们可以通过历史文化旅游活动,感受不同地区的风土人情,了解更多的常识,扩展自己的视野,这就是文化旅游存在或进行的意义和价值。
文化内涵是历史文化旅游的灵魂。
但是现在辽宁大多数旅游资源的开发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比如说历史文化资源的开发仍停留在初级阶段,主要以观光旅游产品为主,而且还普遍呈现出“小、弱、散、差”的特点,这样就造成了资源利用率过低的现状。
例如,清文化旅游开发中并没有很好地把历史景观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很好地结合开发;佛寺类历史景区的旅游项目单一,除了观看古建筑,就是烧香拜佛,没有对佛教文化的内涵充分进行挖掘。
如果对历史文化内涵的挖掘和传承不充分,那么想建立起有自己特色而且定位准确的旅游文化就很难,因为旅游文化的缺失会严重制约旅游业向纵深发展,同时这样对于旅游产品的升级以及产业化也起不到积极的作用。
1.2人们对辽宁文化缺乏认同感,文化旅游尚未完全深入人心人们都知道黄河是中国的母亲河,辽河,它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而且同样是中华民族的源头,辽河文明源远流长,而且从没有断过。
可是直到现在,辽河仍然默默无闻,鲜为人知。
再例如,作为沈阳人的发源地新乐遗址,同沈阳的“一宫两陵”一样,也是国家级旅游风景区,而且早在七千二百多年前,沈阳人的祖先就已经在这里繁衍生息,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但游客人数比起“一宫两陵”,少得可怜。
据统计,2015年到这里来参观的仅有28000人次,其中近1/3的游客还是按照有关规定,持老年证、残疾人证等免费参观的。
参观人数少是史前遗址博物馆普遍面临的困境。
改造和丰富博物馆招商引资困难,这样就形成了恶性循环。
1.3对文化旅游资源缺乏精心打造和大力宣传不是说拥有了文化资源就拥有了文化旅游。
目前我省多数地区对文化旅游品牌的理解还不够透彻,市场开发意识还比较淡薄,对于一些创意还停留在想象的层面上,真正能把创意投入市场运作的少之又少。
辽宁省旅游业的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

辽宁省旅游业的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摘要: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民物质生活的提高,作为满足人们精神和物质需求载体的旅游业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辽宁省资源优厚,发展旅游业有着巨大的优势。
我们应根据辽宁省的实际情况以及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积极采取应对措施,改进不足,才能促进旅游业的持续发展并带动辽宁经济发展。
关键词:辽宁旅游业生态旅游辽宁省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近年来,在政府政策的支持和社会发展的需求下,旅游业现已成为辽宁现代服务业中最具有活力、发展最快的重点产业之一,是辽宁经济的重要增长点。
但是与“旅游作为地区发展的经济支柱”这个构想还有很多的差距。
辽宁旅游业的发展应脱离陈旧的发展思想,积极创新,并在满足旅游者需求的同时,注重人与自然的协调性,实现经济发展目标和可持续发展的统一,所以改善我省旅游发展问题,促进旅游对经济的贡献率增长变得尤为重要。
1.辽宁旅游业发展的现状及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水平的提高,辽宁省旅游业的发展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到现在已经成为带动辽宁经济发展至关重要的一个行业。
社会生产水平的发展和提高、旅游生产力的提高以及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完善,都为旅游交通、住宿和娱乐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条件;同时各等级的旅游景点、星级饭店以及各类旅行社都为辽宁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相对较好和较集中地服务体系。
但辽宁旅游业的发展同其他先进省市地区相比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旅游发展模式陈旧、地区间旅游发展不平衡、产品层次较单一等。
2.旅游发展的问题分析虽然政府已经认识到旅游业发展对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但是由于发展中各相关主体在主观上和客观上的相互制约与矛盾,全省旅游业的发展仍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究其原因,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2.1发展模式和发展方式落后辽宁是著名的老工业省份,一直以来都以重工业生产为主要经济支撑,而旅游属于轻工业,所以与前者在发展模式上有很大的差异。
长期形成的发展方式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变,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发展辽宁省满族文化产业的SWOT分析及对策

改 革 、 快 文 化 产 业 发 展 、 面 推 进 文 化 建 设 的 意 见 》 2 0 加 全 。 07 年 2月 2 8日 , 宁 省 制 定 了《 宁 省 “ 辽 辽 十一 五 ” 期 文 化 发 展 时 规 划 纲 要 》 着 力 调 整 文 化 产 业 布 局 , 化 产 、 构 。2 0 , 优 l 结 03
史 遗 址 古 迹 颇 多 。历 史 遗 址 有 “ 外 三 都 ” “ 初 三 陵 ” 沈 关 、清 、 阳故 宫 和 “ 寺 四塔 ” 。 满 族 的 建 筑 、 饰 、 食 、 舞 、 七 等 服 饮 歌 萨 满 祭 祀 、 教 、 仪 等 浓 郁 的 满 族 文 化 资 源 是 我 们 的 一 笔 巨 宗 礼
文 化 产 业 的 市 场 定 位 , 体 的 发 展 满 族 文 化 产 业 的 政 策 以 及 具
、
辽宁省发 展满族 文化 产业 的 S T分 析 WO
( ) 势 (te gh 一 优 srn t)
1辽 宁 省 满 族 文 化 资 源 丰 富 . 辽 宁 是 满 族 的 发 祥 地 ,0 0年 第 五 次 人 口普 查 时 , 宁 20 辽 满 族 人 口为 5 8 5万 人 , 辽 宁 省 少 数 民 族 人 口的 8 , 3. 占 1 占 全 国 满 族 总 人 口 的 5 . , 全 国 各 省 之 首 。 辽 宁 省 现 有 O4 居 凤城 、 镇 、 城等 3 满族聚居市 , 宾 、 原 、 岩 、 溪 、 北 兴 个 新 清 岫 本
偏好 。
2 政 府 注 重 对 满 族 文 化 的 开 发 和 保 护 .
3 满 族 文 化 产 业 结 构 单 一 , 族 文 化 产 品缺 乏 竞 争 力 . 满
辽 宁省满族文化产 业的发 展 主要 重视 对满 族历 史文 化
东北文旅现状分析报告

东北文旅现状分析报告简介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文化旅游目的地之一,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自然景观和民俗风情。
本报告将对东北文旅现状进行分析,为进一步推动东北地区文旅事业发展提供参考。
1. 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东北地区拥有众多的历史文化遗迹,如长白山天池、沈阳故宫等,这些遗产对于吸引游客、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一些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仍存在一些问题。
缺乏有效的保护措施、管理不善和利用模式单一等问题限制了文化遗产的发展潜力。
因此,东北地区应加强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管理,推动文化资源的创新利用,提升游客体验。
2. 自然景观开发与保护东北地区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如长白山、张广才滑雪场等,同时也存在一些挑战。
由于长期的资源开发与利用,一些地区造成了环境污染和资源枯竭的问题。
因此,东北地区需要加强自然景观的保护,推动可持续旅游发展。
开展生态环境保护、推动绿色旅游,是东北地区发展文旅产业的必要条件。
3. 旅游设施建设与服务水平东北地区的旅游设施建设与服务水平不断提升,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一些旅游景点的基础设施建设欠缺;景区内的交通、餐饮、住宿等服务设施有待改善。
提升旅游设施的建设和服务水平,能够为游客提供更好的旅行体验,吸引更多游客前来参观游玩。
4. 旅游品牌形象塑造东北地区各城市应加强旅游品牌形象的宣传推广工作。
通过多种渠道推广,如电视广告、网络营销、展会推介等,提升东北地区的知名度和形象。
策划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节庆活动,吸引更多游客,提升旅游产业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5. 多元化旅游产品开发东北地区应积极开发多元化的旅游产品,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可以通过开展自驾游、民俗文化体验、冰雪旅游等项目,吸引更多游客参与。
同时,加强与其他地区的合作,推动旅游产品的互补和共享,提高旅游业的整体效益。
6. 旅游人才培养与服务质量提升加强旅游人才培养,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服务水平,是东北地区发展文旅事业的关键。
满族景区规划方案

满族景区规划方案前言满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其传统文化和民俗风情深受人们的喜爱。
为了保护和传承满族文化,建设一批满族特色景区非常必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满族景区的规划方案,希望能为有关部门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总体规划为了打造具有满族特色的景区,需要从规划层面考虑。
总体规划应该结合实际情况,根据景区分布和满族文化特点,确定景点的数量、规模、功能、服务设施等方面的标准和要求。
同时,需要综合考虑区域的自然资源、交通流线等因素,确保规划方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景区建设满族景区的建设应当秉持“保护、传承、创新、发展”的原则,保护传统文化,传承历史遗存,注重创新和现代化发展。
下面,我们将从景区建设的几个方面具体阐述。
景点设置满族文化是构建景区的核心元素,因此应尽量选择与满族文化相关的景点,例如民俗博物馆、历史遗址、传统戏曲表演等等。
同时,还可以在景区中加入可以激发游客互动和探索的娱乐设施,如文化表演、体验式游乐设施等。
设施建设针对不同的游客需求,满族景区应提供不同的服务设施,如餐饮、住宿、休闲等。
此外,为营造更好的游客体验,景区应提供更加便捷和舒适的交通、导览、公共厕所、停车场等服务设施和节点。
安全防范安全是景区建设的重中之重。
为了保障游客和工作人员的安全,需要配备专业的安全保障措施,如消防设施、安全指示标识、监控等。
同时,应加强旅游业与社会应急管理部门之间的沟通和联系,以便及时响应和处置各类突发事件。
管理服务一流的景区管理服务是游客留下美好印象的重要保障。
因此,景区管理服务应该专业、规范、优质,下面我们将从几个方面介绍景区管理服务的要点和建议。
宣传推广宣传推广是景区发展的重要手段,可以通过各种渠道,增加游客的了解和对景区的兴趣和期待。
因此,宣传推广应该结合市场需求和特色文化,让广大游客了解并感受满族文化的独特魅力。
城市接驳城市交通是景区连接城市和游客的主要纽带。
因此,景区管理应与城市公共交通部门、出租车企业等建立紧密的联系,制定相关规章制度和服务标准,以确保游客能够顺畅、便捷地到达景区。
辽宁省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

辽宁省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辽宁省是满族的主要生活区域,因此拥有丰富的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
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戏曲、音乐、织锦、建筑、风俗等多个方面,这些文化传统不仅是满族人独特的文化标识,也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
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辽宁省开始重视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通过开发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一、满族戏曲满族戏曲起源于明朝,是一种盛行于东北地区的戏曲形式。
它以武打动作为主体,旋律独具特色,表演方式情节丰富,颇具强烈的地方特色。
目前,辽宁省内有多个著名的满族戏曲剧种,如锦州皮影戏、凌海满族皮影戏、大石桥锦剧等。
这些戏曲剧种不仅是满族人娱乐生活的一部分,也是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重要载体。
满族戏曲旅游线路建议:锦州皮影戏观看、了解满族文化、品尝满族特色食物。
二、满族音乐满族音乐源远流长,历史悠久,是满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满族音乐包括唢呐乐、民间音乐、大锣鼓等多个表演形式。
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唢呐乐。
唢呐乐是满族人在婚礼、葬礼、节日等场合中必不可少的表演形式,具有浓郁的满族特色和民俗文化特点。
满族音乐旅游线路建议:观赏唢呐乐表演、了解唢呐制作和演奏技巧、参与民间音乐表演。
三、满族织锦满族织锦是满族独特的传统手工艺,是满族文化遗产中的瑰宝之一。
满族织锦以颜色鲜艳、花纹精美、图案瑰丽而著称于世。
辽宁省辽阳市、朝阳市、凌海市等地都有着悠久的织锦文化历史。
现代社会,满族织锦已经成为非常有价值的手工艺品,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欣赏。
满族织锦旅游线路建议:了解织锦的历史和民间传说、观看满族织锦的制作过程、亲手体验织锦手工艺。
四、满族建筑满族建筑是满族非常重要的文化遗产,其特点在于它的建筑形式、装饰风格、雕刻花纹等方面都独具特色。
满族的传统建筑以木材为主要材料,建筑多层、屋檐飞扬,有着特殊的地方民族建筑风格。
现今,满族传统建筑已经较为罕见,但保护这种建筑风格仍然意义重大。
辽宁省满族文化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及营销对策

辽宁省满族文化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及营销对策作者:郎萍王炳寅王丽娜来源:《现代营销·经营版》2019年第02期摘要:近几年,辽宁省的满族文化旅游开发已经有了很大的改观,但还存在一定问题。
我们需要在保护满族文化的前提下来开发满族文化旅游。
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对辽宁省满族文化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及营销对策进行了分析,希望能够改变辽宁省满族文化旅游的开发现状,将满族文化更好的发扬传承。
关键词:满族;民俗文化;旅游一、辽宁省满族文化旅游开发的现状辽宁省的满族地区有很多,满族文化历史悠久。
截至目前,辽宁省各个地区的满族旅游项目已经有了初步的规模体系,在文化旅游方面也有了一定的知名度。
满族文化历史发展。
满族文化旅游发展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不仅有历史文化古迹,还有民族风俗、饮食文化等,给游客带来了更大的新鲜感。
满族文化开发现状。
目前,满族文化旅游的发展呈现出过度商业化的特征,旅游的开发者大多本着赢利的目的,忽略了文化的传播,这使得我们的满族文化失去了原有的色彩。
二、辽宁满族文化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近几年,文化游成为了一大热点,前往的游客越来越多,但这其中也存在许多不可避免的问题。
此外,满族文化被越来越多的人同化,失去了自身的特色。
这些问题不仅损害了辽宁省满族文化的发展,而且给全国的游客带来了负面宣传。
(一)存在同化现象随着满族文化旅游的发展,全国各个地方的人慕名来此,旅游者的行为习惯和穿着打扮等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当地居民,为了追求时尚潮流,当地居民开始模仿游客的穿衣搭配,慢慢改变了自己的民族特色。
当地的旅游开发者在旅游开发方面,也借鉴不同地区的开发方式,使得当地旅游产业由于开发形式的相似,慢慢走向同化,在民族特色整合和旅游开发上都缺少自己的独特性,以至于满族文化旅游渐渐被同化的现象。
(二)缺乏知名品牌辽宁省满族文化资源的开发状况不是特别令人满意,满族的文化资源多姿多彩,有很大的挖掘潜力和展览价值,但就目前满族地区的开发状况来看,,满族文化的开发还缺少一个知名品牌来打响,这就导致在宣传中,无法产生品牌效应,很多人在想到满族产品时,脑海中没有一个清晰的品牌和形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辽宁满族文化旅游发展SWOT分析摘要:本文通过对辽宁满族文化旅游发展进行swot 分析的基础上,剖析了辽宁满族文化旅游的优势与劣势,机遇与威胁,对深度挖掘、传播满族的民俗文化,发展辽宁省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都有重大意义,从而促进辽宁老工业基地的全面振兴。
关键词:满族;文化旅游;swot分析
赵志忠先生曾经说过:“世界上有一个满族中心是在中国;中国的满族中心则在辽宁,而辽宁的满族研究中心当之无愧的是在沈阳。
”满族的崛起带来了辽宁的振兴,作为关外陪都的沈阳为辽宁的满族特色文化的发展奠定重要的经济、文化的基础。
一、辽宁满族文化旅游发展的优势(strenth)
(一)清前史文化景观丰富,“满韵清风”旅游形象突出
辽宁是满族的故乡,清王朝的发祥地,在辽宁的发展历史中,满族文化成为白山黑水间最强悍的民族,也成为辽宁地域的品牌文化。
后金的兴起,清前文化的发展,在辽宁留下了众多的人文景观和历史古迹,清前文化承载着辽宁的发展,满族风格的建筑,如沈阳故宫、清福陵、清昭陵、赫图阿拉老城、抚顺清永陵、辽阳东京城等厚重的伫立在辽宁的黑土之上。
其中, “一宫三陵”已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成为举世闻名的历史古迹。
沈阳故宫成为区别北京紫禁城和台北故宫最重要的文化古迹最大的特色是最完整的满族风格的皇家宫殿,清宁宫至今仍然保留着满族得居住风格,祭祀文
化。
“满韵清风,多彩辽宁”成为辽宁旅游文化的宣传口号,足以见得辽宁满族文化旅游资源以及满族民俗文化成为辽宁旅游文化
的主体。
(二)地理位置较为优越,与周边地区形成了特殊的地缘关系从地理区位来看,辽宁是连通关内外的重要交通枢纽,使关内游客往来络绎不绝。
从经济区位来看,辽宁毗邻京津唐经济区,又吸引着东北三省的主要客源。
辽宁周边省市一方面支撑着辽宁旅游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是辽宁旅游活动的主要客源市场。
与此同时,国家正在复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这为辽宁满族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智力支持。
二、辽宁省满族旅游发展的主要劣势(weakness)
随着辽宁满族文化旅游的发展,其制约因素也逐渐显现暴露,并且这些因素阻碍了辽宁满族文化旅游的发展。
(一)景区开发和规划存在若干问题
辽宁景区随着开发进程的深化,目前的满族文化景区开发暴露出“城市化、人工化、商业化”的问题。
这影响了其名胜资源的内涵和旅游体验满意度。
如过去贴饼子用的大铁锅不见了, 家家户户用上了燃气罐;过去满族农家睡的通铺火炕也已经被床和土暖气取代。
另外,各地都已认识到,文化类遗产景区已经越来越突出的显示出对于旅游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一些文化类遗产景区先后得到开发,但是开发速度过快,景区规划落后,因此不能及时并且正确
的处理经济发展与资源保护的关系,这极大影响了文化类遗产景区的发展。
(二)旅游流量呈现明显季节性
辽宁的旅游季节性非常明显,多数满族文化旅游活动集中在每年的四月至十月期间。
盛大节日也大多集中于此。
如颁金节、虫王节等。
但是,整个漫长的冬季都是辽宁满族文化旅游的淡季,客流量小,许多设施无法得到合理利用,资源浪费现象明显,为旅游经营者和管理者带来不小的困难。
(三)旅游产品雷同
辽宁满族文化旅游产品常常是以静态方式展示给旅游者。
旅游者只能被动地接受。
同时, 各地满族文化旅游产品都是民族饮食、民族文物展览等, 在很大程度上雷同,没有体现出不同地区满族文化所展示的差异性。
但河北遵化清东陵在2012年4月期间举行了盛大的“龙游福地皇家记忆清东陵2012春季旅游季”活动。
举行了盛大的康熙祭祀祈福大典,给游客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种动态的满族文化旅游产品更能给旅游者带来满意的文化体验。
清东陵的满族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模式是非常值得辽宁满族文化旅游借鉴和学习的。
三、辽宁满族文化旅游发展的机遇(opportunity)
旅游业成为我国第三产业中最具活力的新兴产业
现如今,国内旅游已然迈入快速发展时期。
2011年辽宁城镇居
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0430元,在这个全面释放旅游需求的时期,2010年,我国城镇居民国内出游人次率达246.0%;国内旅游出游人数10.65亿人次;游客每次出游人均花费883元/人次,同比增长10.2%;国内旅游出游花费9403.81亿元,同比增长30.0%。
对如今的中国人来说,旅游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种休闲方式,国内文化旅游的蓬勃发展,为辽宁满族文化旅游的发展提供了机遇。
四、辽宁满族文化旅游发展的威胁(threat)
(一)周边省市营销积极,旅游业竞争激烈
最近几年,由于北京、吉林、河北等地也大力促进旅游业的发展,辽宁满族文化旅游市场日益面临着竞争压力。
例如北京故宫,不仅资源优良,而且由于较有特色的城市规划与建设和完善的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再加上本来已有的高知名度以及宣传力度较大,北京故宫的社会知名度和经济收入大大超过了沈阳故宫。
(二)旅游行业专业管理人才严重短缺
由于经济发展水平、教育水平等制约因素,辽宁满族文化旅游的专业管理人才相对匮乏,甚至辽宁旅游业全行业都非常缺乏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专门人才。
这是辽宁满族文化旅游发展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结论
辽宁的满族文化旅游发展有其特殊的优势、劣势,我们应该发
挥其优势,规避或减少劣势以及威胁所带来的发展弊端,抓住机遇,迅速挖掘、传播满族的民俗文化,大力推动辽宁省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从而促进辽宁老工业基地的全面振兴。
参考文献:
[1]谢春山,夏正超,杨力平.辽宁旅游产业的区域整合对策[j].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2]郑岩.满族民俗文化旅游开发模式与对策研究[j]. 大连民
族学院学报. 2007年04期 .
作者简介:张新阳(1989--),女,河北唐山人,沈阳师范大学旅游管理学院旅游管理(旅游英语)专业学生,研究方向:旅游管理;李秀彦(1962--),女,辽宁法库县人,沈阳师范大学旅游管理学院教授,研究方向:旅游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