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藻培养的工艺流程

合集下载

【智慧水产】水产养殖中微藻的培养方法

【智慧水产】水产养殖中微藻的培养方法

【智慧水产】水产养殖中微藻的培养方法点击蓝字智慧中农即可关注您现在关注的是一个只做推广,不做广告的微信平台----智慧中农在水产养殖过程中,浮游植物(以下称微藻,即人们平常所指的水的颜色的主要组成部分)是鱼、虾、蟹、贝类等的直接或间接饵料;微藻能够降解养殖水域中氨氮等有毒物质,维持微生态平衡,促使鱼、虾、蟹、贝类等达到生态防病的目的等等。

所以要想水产养殖生态、高效、无公害,微藻能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根据施肥品种、接种方式、养殖需要的不同,将繁殖微藻的方式分为以下几种。

一、使用不同的肥料繁殖微藻1.使用肥料的种类目前在水产养殖中,经常使用肥料繁殖微藻,肥料的品种有有机肥、无机肥、最新研制的复合肥料等。

(1)有机肥经常使用的有机肥有粪肥、绿肥、混合堆肥等。

有机肥肥效持久,但有机耗氧量多,条件致病微生物含量高,使用之前必须进行发酵腐熟。

要繁殖微藻一般要施足基肥,然后根据水质肥瘦、养殖生物的生长活动、天气情况等进行追肥。

①粪肥:将动物粪便充分发酵腐熟,根据养殖需要在育苗或放养苗种前15天,将一定量的发酵粪便堆放在池的四角,或将发酵粪便滤掉残渣后,用其汁液泼洒。

②绿肥:根据养殖的需要在育苗或放养动物苗种前15天,将一定量的无毒、无刺激、易腐烂的新鲜嫩草堆放在池的四角,全部浸没在水中,用泥土等压紧。

③混合堆肥:在发酵池里,将嫩草与动物粪便交替层层堆叠,层与层之间洒堆肥量10%~15%的生石灰,用土密封。

以其发酵汁液作为基肥或追肥。

(2)无机肥品种有氮肥、磷肥、钙肥等。

氮肥为硫酸氨、氯化氨、尿素等:磷肥为过磷酸钙、磷酸二氢钠等;钙肥为生石灰等;还有含有铁、锰、锌、铜、鈷等多种微量元素的复合肥等。

在海洋微藻的封闭或半封闭培养期间,还经常使用硅肥(硅酸钠等)、铁肥(柠檬酸铁等)。

2.肥料的使用在水产养殖中,肥料有时单一使用,但大部分时间是几种肥料搭配使用,以有机肥料和无机肥料相互搭配使用比较多见,有机肥多作为基肥使用,无机肥多作为追肥使用;池塘里多使用有机肥,在水产动物育苗期间,繁殖微藻多使用无机肥等。

第13节 微藻培养及应用

第13节 微藻培养及应用

向日葵:每公顷767升(每英亩82加仑)
微藻不争地、不争粮食;微藻炼油还能固废减排, 例如可以用废水、废气养殖等
油脂的主要成分是甘油和三个脂肪酸组成的三酰甘油酯。
目前生物柴油主要是用化学法生产,在酸或者碱性催化剂 和高温(230-250℃)下进行转酯化反应,生成相应的脂肪 酸甲酯或乙酯,再经洗涤干燥即得生物柴油。可产生副产 品甘油。
与自养相比的优点: 微藻生长速度快、细胞密度高。在异养培养时,微藻细 胞密度可达到或接近大肠杆菌及酵母的浓度。 从工业化角度分析,异养培养系统更便于生产过程的控 制及稳定生产。在封闭的生物反应器中进行微藻异养培 养不但可实现纯种培养而且可保证生产的重复性和连续 性。 解除了光对微藻生长的限制,降低了微藻生产成本。 微藻异养培养可采用微生物培养中的成熟技术及设备, 易于规模放大,加快微藻及其产品的产业化进程。
生长条件控制
收获
干燥
成品
视频 /v_show/id_XMjgzMjE0NDA=.html
2.异养培养技术
特点:指在无光照条件下,利用外源有机物包括 糖类、蛋白水解物、有机酸等生长。 3.混养培养技术 特点:有光照的条件下,既利用CO2进行光合作 用又利用外源有机物生长,培养。
一 引言
(一) 定义
藻类分为原核藻类和真核藻类,含有叶 绿体,可以进行光合作用。 微藻(Microalgae)一般是指那些在显 微镜下才能辨别形态微小的藻类。 迄今已知的藻类约有30,000余种,其中 微藻约占70%。微藻细胞微小、形态多 样、适应强、分布广泛。
(二)分类
微藻有原核微藻和真核微藻两大类。 根据微藻生长环境可分为水生微藻、陆生微藻和 气生微藻三种生态类群。 水生微藻又有淡水生和海水生之分,根据分布又 可分为浮游微藻和底栖微藻。 已工业化生产或有应用价值、能大量培养的种类 分别属于4个门:蓝藻门、绿藻门、金藻门和红 藻门。

藻类的实验室培养

藻类的实验室培养

微藻的实验室培养学生:林晓生学号:2120180414导师:杨缜教授一、藻类的概述藻类是原生生物界一类真核生物(有些也为原核生物,如蓝藻门的藻类)。

主要水生,无维管束,能进行光合作用。

藻类植物共约为2100属,27000种。

根据所含色素、细胞构造、生殖方法和生殖器官构造的不同,分为绿藻门、裸藻门、轮藻门、金藻门、黄藻门、硅藻门、甲藻门、蓝藻门、褐藻门和红藻门。

色素的颜色划分,藻可分为3类:绿藻、褐藻和红藻。

由于单胞藻具有利用太阳光能效率高、营养丰富、生长繁殖迅速、对环境的适应性强和容易培养等重要特性,因而受到重视。

微藻是一类在陆地、海洋分布广泛,营养丰富、光合利用度高的自养植物,细胞代谢产生的多糖、蛋白质、色素等,使其在食品、医药、基因工程、液体燃料等领域具有很好的开发前景。

二、微藻的营养模式和生长模式(二)、微藻的生长模式藻类在培养过程中,生长繁殖的速度,出现一定的起伏,这种生长模式可划分为五个时期(延缓期、指数生长期、相对生长下降期、静止期、死亡期)。

三、培养按培养的场所分室内培养和室外培养1)按培养基的形态分固体培养和液体培养 2)按培养的纯度分纯种培养和单种培养3)按藻液的流动情况分静止培养和循环流动水培养 4)按气体交换情况分充气培养和不充气培养 5)按藻液与外界接触程度分封闭式培养和开放式培养6)按培养规模和目的分小型培养、中继培养和大量培养方式简单介绍其中的四种方式:(1)纯培养和单种培养纯培养(axenic culture):是无菌培养,指排除了包括细菌在内的一切生物的条件下进行的培养。

纯培养操作要求十分严格,要求有无菌室、超净台等设备,容器、工具、培养液等均须彻底灭菌。

培养成功率很高,是进行科学研究不可缺少的技术。

单种培养(single-species culture):指区别于纯培养的不排除细菌存在的培养(可以是生产性的,也可以是非生产性的)(2)封闭式培养和开放式培养封闭式培养(closed culture):指把培养液密封在透明的容器中,与外界空气隔离,暴露在阳光中,CO2完全采用人工供给的方法。

微藻培养和工艺流程共47页文档

微藻培养和工艺流程共47页文档

谢谢你的阅读
❖ 知识就是财富 ❖ 丰富你的人生
71、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康德 72、家庭成为快乐的种子在外也不致成为障碍物但在旅行之际却是夜间的伴侣。——西塞罗 73、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下而求索。——屈原 75、内外相应,言行相称。——韩非
微藻培养和工艺流程
16、人民应该为法律而战斗,就像为 了城墙 而战斗 一样。 ——赫 拉克利 特 17、人类对于不公正的行为加以指责 ,并非 因为他 们愿意 做出这 种行为 ,而是 惟恐自 己会成 为这种 行为的 牺牲者 。—— 柏拉图 18、制定法律法令,就是为了不让强 者做什 么事都 横行霸 道。— —奥维 德 19、法律是社会的习惯和思想的结晶 。—— 托·伍·威尔逊 20、人们嘴上挂着的法律,其真实含 义是财 富。— —爱献 生

微藻工厂化培养经验分享(附单胞藻的培养配方)

微藻工厂化培养经验分享(附单胞藻的培养配方)

微藻工厂化培养经验分享(附单胞藻的培养配方)唐山三发普林技术员伏晓斌《微藻工厂化培养经验》课程内容大家好,很高兴今天能跟大家交流一下微藻的规模培育。

规模培育在水产养殖方面现在主要运用于大棚生物饵料方面(一定地点建立车间、浓缩之后近距离管道运输到养殖区域)、提取色素添加在饲料中,至于土塘泼洒,如何控制量、增氧和开口饵料这方面正在摸索,需要大家一起总结出经验。

今天我跟大家主要跟大家分享一下藻种的工厂化规模化培育。

群里面应该很多人都培育过藻,大家都知道藻种的培育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培养,今天我是简单从一级、二级、三级培养过程可能中遇到的问题、日常管理、接种、藻种营养配方这些方面做一下简单的交流。

因各地环境气候、温度、光照、水质条件不同。

不同季节、藻种性质不同,单位水体养殖品种的需求量也不同。

所以培养条件、营养盐配方等各有不同。

今天我主要是以金藻为例,引申出其他藻种的营养配方,让大家学习一下其中的相似点。

国内大部分水产育苗企业,在育苗生产中都是自备微藻养殖设施,自行生产各类饵料用微藻。

但是一般育苗场都普遍缺乏相应的专业技术力量,只能利用各自的藻池和天然水体粗放培养,在饵料微藻种质、生产技术和应用方法上都各自为正,导致微藻种质混乱、供应不稳定、营养成分不平衡、饵料效价低、缺乏多品种集约化生产应用技术;同时,受限于微藻高密度养殖、采收技术和浓缩液保藏技术的限制,国内几乎没有统一的、专业化的饵料微藻质量标准和集中供应点。

所以工厂化育苗需要及时的补充藻种,开口饵料非常重要。

首先从工艺流程上来说一级培养:主要用于保种,主要用的仪器是锥形瓶,其能够完全消毒,所以应用在保种上面特别多。

二级培养:主要是用塑料白桶(聚丙烯材料),生产上也用20L 的饮水桶,但是瓶口小,操作不方便,消毒也不彻底;而用氧气袋又易破裂。

在南方经常可以见到用玻璃制作的大型鱼缸和氧气袋。

三级培养:主要有小型的10 m3、20 m3、30m3左右的室内水泥池,采光良好,白色透明玻璃钢瓦或塑料薄膜于车间顶部用于培育藻种。

微藻培养的工艺流程.47页PPT

微藻培养的工艺流程.47页PPT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华盛顿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自强不息。——罗素·贝克 18、最大的挑战和突破在于用人,而用人最大的突破在于信任人。——马云 19、自己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过得更美好。——雷锋 20、要掌握书,莫被书掌握;要为生而读,莫为读而生。——布尔沃
微藻培养的工艺流程.
51、没有哪个社会可以制订一部永远 适用的 宪法, 甚至一 条永远 适用的 法律。 ——杰 斐逊 52、法律源于人的自卫本能。——英 格索尔
53、人们通常会发现,法律就是这样 一种的 网,触 犯法律 的人, 小的可 以穿网 而过, 大的可 以破网 而出, 只有中 等的才 会坠入 网中。 ——申 斯通 54、法律就是法律它是一座雄伟的大 夏,庇 护着我 们大家 ;它的 每一块 砖石都 垒在另 一块砖 石上。 ——高 尔斯华 绥 55、今天的法律未必明天仍是法律。 ——罗·伯顿
END

微藻工厂化培养经验分享(附单胞藻的培养配方)

微藻工厂化培养经验分享(附单胞藻的培养配方)

微藻工厂化培养经验分享(附单胞藻的培养配方)在主要运用于大棚生物饵料方面 一定地点建立车间、浓缩之后近距离管道运输到养殖区域 、提取色素添加在饲料中,至于土塘泼洒,如何控制量、增氧和开口饵料这方面正在摸索,需要大家一起总结出经验。

今天我跟大家主要跟大家分享一下藻种的工厂化规模化培育。

群里面应该很多人都培育过藻,大家都知道藻种的培育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培养,今天我是简单从一级、二级、三级培养过程可能中遇到的问题、日常管理、接种、藻种营养配方这些方面做一下简单的交流。

养殖品种的需求量也不同。

所以培养条件、营养盐配方等各有不同。

今天我主要是以金藻为例,引申出其他藻种的营养配方,让大家学习一下其中的相似点。

国内大部分水产育苗企业,在育苗生产中都是自备微藻养殖设施,自行生产各类饵料用微藻。

但是一般育苗场都普遍缺乏相应的专业技术力量,只能利用各自的藻池和天然水体粗放培养,在饵料微藻种质、生产技术和应用方法上都各自为正,导致微藻种质混乱、供应不稳定、营养成分不平衡、饵料效价低、缺乏多品种集约化生产应用技术;同时,受限于微藻高密度养殖、采收技术和浓缩液保藏技术的限制,国内几乎没有统一的、专业化的饵料微藻质量标准和集中供应点。

所以工厂化育苗需要及时的补充藻种,开口饵料非常重要。

首先从工艺流程上来说一级培养:主要用于保种,主要用的仪器是锥形瓶,其能够完全消毒,所以应用在保种上面特别多。

二级培养:主要是用塑料白桶(聚丙烯材料),生产上也用 的饮水桶,但是瓶口小,操作不方便,消毒也不彻底;而用氧气袋又易破裂。

在南方经常可以见到用玻璃制作的大型鱼缸和氧气袋。

回复举报 来自 客户端 楼•••••知名人士三级培养:主要有小型的 、 、 左右的室内水泥池,采光良好,白色透明玻璃钢瓦或塑料薄膜于车间顶部用于培育藻种。

接下来我主要简单的讲一下容器和工具的洗涤、消毒。

培藻过程中所有的容器和工具,比如锥形瓶、矿泉水桶、搅拌棒等必须经过去污渍、肥皂等刷洗,之后再用消毒后的蒸馏水冲洗 遍。

微藻接种及培养word版

微藻接种及培养word版

接种就是把藻种接到新配好的培养液中的整个操作过程。

接种过程虽很简单,但应注意藻种的质量、接种藻液的数量和接种的时间三个问题。

1、藻种的质量藻种的质量对培养结果影响很大,一般应选取无敌害生物污染、生活力强、生长旺盛的藻种来接种培养。

外观藻液的颜色正常,且无大量沉淀,无明显附壁现象发生。

2、藻种的数量接种量和接种密度对提高产量甚为重要。

接种量是指藻种的绝对数量;接种密度是指藻种接种后的密度。

接种量,总的原则是“宜大不宜小”。

室内利用三角烧瓶、细口玻璃瓶等进行藻种培养时,接种的藻液量与新配制的培养液量的比例为1:2—4。

二级培养和三级培养由于培养容器容量大,接种量可根据具体情况灵活掌握,但最少不低于1:50.(一般我们三级接种是1:20)3、接种的时间一般来说,接种时间最好是在上午8—10时,不宜在晚上。

因为不少藻类晚上藻细胞下沉,而白天藻细胞有趋光上浮的习性,尤其是具有运动能力的种类更明显。

上午8—10时一般是藻细胞上浮明显的时候,此时接种可以吸取上浮的且运动能力强的藻细胞做藻种,弃去底部沉淀的藻细胞,起着择优的作用。

1、按微藻营养模式的不同,培养方式可分为光自养、混合营养和异养三种。

(1)光自养培养光自养是微藻的自然营养方式。

微藻的光合自养生长受到很多环境因素的影响,包括营养条件、光照、温度、pH和通气条件等。

优化上述因素以满足微藻生长的需要,是光合自养条件下实现微藻高密度培养的前提条件。

目前实现微藻高密度光合自养培养主要采用三种方法:优化微藻培养基和培养条件,采用不同稀释比及分批补料培养避免底物抑制,或采用连续培养提高微藻生产率,以及开发具有高光能传递效率的光生物反应器。

优化培养基和培养条件可以提高微藻的生物量和代谢产物的积累。

在发状念珠藻细胞光合自养培养过程中,以BG11为基础培养基,采用中心组合设计对培养基成分进行优化,在优化后的培养基中培养20d,发状念珠藻细胞干重和多糖产量分别较优化前增加了50.6%和34.9%。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