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变电站辅助系统综合监控平台介绍

合集下载

110kV智能综合变电站保护与监控系统概述

110kV智能综合变电站保护与监控系统概述

110kV智能综合变电站保护与监控系统概述智能综合变电站保护与监控系统是指采用先进的传感器、控制器、监测设备等技术手段,实现对110kV变电站的全面保护和监控的系统。

它可以实时监测变电站的电气参数、设备运行状态以及环境条件,并对异常情况进行报警和控制,以确保变电站的安全稳定运行。

智能综合变电站保护与监控系统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1. 传感器部分:包括电流传感器、电压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等。

这些传感器可以将变电站的电气参数和环境条件进行实时监测,并将监测数据传输给控制器进行处理。

2. 控制器部分:包括主控器、分控器等。

主控器负责对监测数据进行实时分析和判断,并根据预设的保护和控制策略进行相应的操作。

分控器则负责对具体的设备进行控制和管理。

3. 监测设备部分:包括高压开关柜状态监测设备、变压器状态监测设备等。

这些设备可以实时监测高压开关柜、变压器等设备的运行状态,并将监测数据传输给控制器进行处理。

4. 通信设备部分:包括以太网通信设备、无线通信设备等。

这些设备可以将监测数据传输到监控中心,实现对变电站的远程监控和管理。

5. 监控中心部分:包括监控工作站、报警系统等。

监控工作站可以实时显示变电站的运行状态和监测数据,并对异常情况进行报警和控制。

报警系统可以及时通知运维人员进行处理。

1. 可靠性高:利用先进的传感器和监测设备,可以对变电站的各种参数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通过自动保护和控制策略进行处理,提高了变电站的可靠性和运行安全性。

2. 便捷性:系统采用数字化和网络化技术,可以实现对变电站的远程监控和管理。

运维人员可以通过监控工作站随时随地对变电站进行监视和操作,节省了人力成本和时间成本。

3. 智能化:系统具备自学习和自适应能力,可以根据变电站的运行情况和历史数据,自动调整保护和控制策略,提高系统的智能化水平。

4. 信息化:系统可以对变电站的运行数据进行存储和分析,生成各种报表和统计图表,为运维人员提供数据支持和决策依据。

变电站辅助监控平台

变电站辅助监控平台

变电站辅助监控平台变电站辅助监控平台迎合电力变电站、小区配电房、预装式变电站等类型的电力项目需求而设计,一套系统中包含了十多项监控内容,实现了安全、环境等内容的智能化远程监控,该系统的出现让电力运维更加简化、高效。

一、变电站辅助监控平台的功能1、电气测温:监测变压器、线缆的运行温度。

2、水浸监测:用于变配电站的室内漏水故障监测,可加快漏水点排查速度,防止电力设备因漏水引发的故障。

3、臭氧监测:监测臭氧的浓度含量,当臭氧浓度高时,自动报警,方便工作人员进行处理。

4、SF6监测:监测SF6在空气中的浓度,当有气体泄漏,会快速发出警报,避免SF6泄漏、分解,变成有毒物质,危害人身安全。

5、烟感监测:对室内正在释放烟雾的区域进行感应、报警,实现火灾的报警通知。

6、视频监控:实时的图像信息,真实展现现场的设备、人员活动等图像信息,可联动其它功能,进行抓拍。

7、门禁监控:门禁系统的监控、管理功能,能提升安全保障,可避免无关人员随意出入站点。

8、联动控制:具备灯光、通风机、除湿机、加湿器等联动功能,还有空调远程控制功能,让环境调控的方式更加简化、快速。

9、……二、变电站智能监控平台的特点1、组网灵活:可满足多级远程监控管理的需求,可灵活构建省级、市级、县级的监控中心。

2、多点集控:可对单个区域、多个区域的变电站、配电室、开关站等进行集中管控,实现设备统一、信息集中的管理模式。

3、功能齐全:采集、控制、报警等多样化功能,解决人员不足、站点数量多、区域分散等问题。

4、协议标准:支持IEC61850、光芒104、RS485、RS232等通讯规约,满足电力行业对协议规约的标准需求。

5、支持定制:系统的监控功能、LOGO、接口数量等,可按照客户的需求而进行定制、更变。

变电站辅助监控平台是一套具备远程监控、故障报警、数据统计等功能系统,既能监测单个电力站点的运行情况,又能集中管理多个站点,是实现电网智能化、高效率运维的最佳选择。

变电站智能监控系统

变电站智能监控系统

变电站智能监控系统在现代电力系统中,变电站是电力传输和分配的关键节点。

随着技术的发展,变电站的监控系统也在逐渐智能化,以提高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安全性和效率。

变电站智能监控系统主要通过集成先进的传感器、通信技术、数据处理和分析工具,实现对变电站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控和智能管理。

首先,智能监控系统的核心是传感器技术。

这些传感器能够实时监测变电站内的各种物理量,如电压、电流、温度、湿度等。

通过高精度的传感器,系统可以精确地捕捉到变电站的运行状态,为后续的数据分析和决策提供基础。

其次,通信技术在智能监控系统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通过高速、稳定的通信网络,传感器收集的数据能够实时传输到中央监控平台。

这样,监控人员可以远程查看变电站的运行状态,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数据处理和分析是智能监控系统的另一个关键组成部分。

系统通过先进的算法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从而实现故障预测、状态评估和性能优化等功能。

例如,通过机器学习算法,系统可以识别出潜在的故障模式,提前预警,减少停电事件的发生。

此外,智能监控系统还具备自我学习和优化的能力。

随着时间的推移,系统会根据历史数据和新的运行情况不断调整和优化其监控策略和参数,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电力系统需求。

智能监控系统的应用不仅限于变电站内部的监控,还可以扩展到整个电力网络的监控和管理。

通过与其他变电站和电力设施的智能监控系统互联,可以实现整个电力网络的协同监控和优化管理。

总之,变电站智能监控系统是电力系统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通过集成先进的技术,提高了变电站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为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提供了有力保障。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未来的变电站智能监控系统将更加智能化、自动化,为电力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110kV智能综合变电站保护与监控系统概述

110kV智能综合变电站保护与监控系统概述

110kV智能综合变电站保护与监控系统概述【摘要】本篇文章主要介绍了110kV智能综合变电站保护与监控系统的概述。

首先从系统组成、功能特点、应用范围、技术优势和实际应用案例等方面对该系统进行了详细阐述。

然后探讨了该系统在变电站中的重要性,并展望了未来发展趋势。

通过总结可以得出,110kV智能综合变电站保护与监控系统在电力行业具有重要的意义,未来将更加智能化和高效化。

通过本文的分析,读者可以深入了解这一系统的特点和优势,以及它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和前景。

【关键词】110kV、智能综合、变电站、保护、监控系统、系统组成、功能特点、应用范围、技术优势、实际应用案例、重要性、未来发展趋势、总结1. 引言1.1 110kV智能综合变电站保护与监控系统概述110kV智能综合变电站保护与监控系统是一种集保护、控制、监测、通信和辅助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电力系统。

随着电力系统的发展和变革,110kV智能综合变电站保护与监控系统的作用日益凸显。

本文将对该系统进行全面介绍和概述,以便读者更好地了解其工作原理和应用场景。

在当今电力系统中,110kV智能综合变电站保护与监控系统扮演着关键的角色,其功能和技术含量越来越丰富和高效。

通过本文的介绍,读者将对该系统的构成、特点、应用范围、技术优势和实际应用案例有更深入的了解,为今后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和推广提供参考和指导。

110kV智能综合变电站保护与监控系统的重要性和未来发展趋势也将在本文中进行分析和总结,以便读者更好地把握其发展方向和未来发展空间。

2. 正文2.1 系统组成110kV智能综合变电站保护与监控系统的系统组成是非常重要的,它直接影响到系统的正常运行和保护效果。

该系统的组成通常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 主控系统:主控系统是整个系统的核心,负责对整个变电站的运行状态进行监控和调度。

它采用先进的控制算法和数据处理技术,实现对各个设备的监控和保护。

2. 保护装置:保护装置是系统中非常关键的一部分,主要负责对电力设备进行实时保护。

科普作品——智能变电站一体化监控系统介绍

科普作品——智能变电站一体化监控系统介绍

智能变电站一体化监控系统介绍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经历了集中式RTU、分布式系统、基于网络的监控系统、数字化变电站到现在的智能变电站的发展历程。

变电站自动化水平越来越高。

图1 变电站自动化发展历程1.智能变电站一体化监控系统地位智能变电站自动化由一体化监控系统和输变电设备状态监测、辅助设备、时钟同步、计量等共同构成。

一体化监控系统纵向贯通调度、生产等主站系统,横向联通变电站内各自动化设备,是智能变电站自动化的核心部分。

一体化监控系统是智能电网调度控制和生产管理的基础,是备用调度体系建设的基础,是大运行体系建设的基础。

图2 智能变电站自动化体系架构2. 智能变电站一体化监控系统定义智能变电站一体化监控系统定义:按照全站信息数字化、通信平台网络化、信息共享标准化的基本要求,通过系统集成优化,实现全站信息的统一接入、统一存储和统一展示,实现运行监视、操作与控制、信息综合分析与智能告警、运行管理和辅助应用等功能。

智能变电站一体化监控系统直接采集站内电网运行信息和二次设备运行状态信息,通过标准化接口与输变电设备状态监测、辅助应用、计量等进行信息交互,实现变电站全景数据采集、处理、监视、控制、运行管理等。

智能变电站一体化监控系统不包含计量、辅助应用、输变电在线监测等设备,但与其共同构建智能变电站自动化体系。

图3 智能变电站一体化监控系统结构3. 智能变电站一体化监控系统组成智能变电站一体化监控系统由监控主机、操作员站、工程师工作站、Ⅰ区数据通信网关机、Ⅱ区数据通信网关机、Ⅲ/Ⅳ区数据通信网关机及综合应用服务器等组成。

图4 一体化监控系统组成各部分的功能如下:监控主机:负责站内各类数据的采集、处理,实现站内设备的运行监视、操作与控制、信息综合分析及智能告警;集成防误闭锁操作工作站和保护信息子站等功能。

操作员工作站:站内运行监控的主要人机界面,实现对全站一、二次设备的实时监视和操作控制;具有事件记录及报警状态显示和查询、设备状态和参数查询、操作控制等功能。

智能变电站辅助系统综合监控平台 技术方案2020

智能变电站辅助系统综合监控平台 技术方案2020

可灵活设定报警灵敏 度,保证极低的误报 率,同时能够区分偶 然接触和强行入侵。
与灯光控制系统、视 频监控系统等辅助生 产系统之间具备联动 功能。
支持电子围栏远程布 防、撤防、电压调整、 复位等操作。可实现 远程布防/撤防、远程 复位等功能。
系统设置定时自动通风,人 员进入提示告警等功能。
主要检测环境空气中SF6气体含量和氧气含量,当 环境中SF6气体含量超标或缺氧,能实时进行报警, 同时自动开启通风机进行通风,并具有温湿度检 测、远传报警、历史数据查询等诸多丰富功能。
通过感烟探测器、感温探测器等探测装置,实时监测变电站室内主要区域的火情状态,发生火灾时,及时发出报警信号。 系统主要由感烟探测器、感温探测器、明火探测器、手动报警按钮、火灾报警控制器等组成。
1
2
3
系统提供空调、风机、 灯光以及水泵等设备的 控制功能。
ξ手动控制功能; ξ直接远程控制功能; ξ自动报警控制功能
联动抓拍录像及 查询功能
低压侧电压电流采集器
灵精度等级
0.2%FS
隔离耐压
>2500V DC
工作温度-20~60℃Fra bibliotek输出接口
RS485
局部放电采集器
灵敏度 测量范围 工作频带 环境温度
2pC 2~10000 pC 30 ~400MHZ
-40~65℃
电科恒钛为高新技术企业和双软企业,在电力物联网方面拥有十多项发明专利和二十多项软件著作权。获得 安徽电力科技进步一等奖、合肥市变配电物联网监控工程技术中心、科技小巨人培育企业、2016年合肥市创新创 业奖、 4项安徽省级重点新产品、庐州英才等荣誉;并成为安徽省首批科创板挂牌企业(612115)。
当出现异常时,可及时显示、报 警,并可通过通信IP网络将数据 上传至市级和省级调度中心。

变电站智能辅助监控系统

变电站智能辅助监控系统

变电站智能辅助监控系统
传统的变电站安防智能化系统受传统理念和技术的影响,各个子系统都是孤立的,以至于出现了一种监控孤岛现象,无形中降低了系统的实用性、稳定性和安全性,而且增加了投资成本。

尤其是现在变电站系统平常的生产过程大量采用无人值守或少人值守的模式。

而对于变电站这样的场所来说,远程、实时、多维、自动的智能化综合安保系统是变电站安全运作必备的前提条件。

系统总体设计
根据智能化变电站实际应用需求,把变电站智能辅助控制系统分为三级中心、九大子系统。

三级中心
变电站智能辅助控制系统(以下简称辅助系统)为分层、分区的分布式结构,按变电站智能辅助控制省级监控中心、变电站智能辅助控制地区级监控中心、变电站智能辅助控制区域监控中心系统和变电站智能辅助控制站端系统四级构建,如变电站智能辅助控制系统从区域上分为三级中心,每级中心从技术上都分为主控中心、客户端和接口系统(预留),用于扩充与其他系统之间的衔接,以及WEB浏览功能。

主控中心:包含数据库和管理平台,实现数据存储、权限控制、实时监控、配置管理等全部功能。

客户端:在变电站和其他必要的地方电脑上安装客户端,根据权限的不同,操作员可以进行相应的监控、管理和操作。

接口系统:系统通过采用IEC61850通信规约与综合自动化等系统的接口和联动。

WEB浏览:系统另外提供浏览器的方式,供值班和相关人员实
时监控每个变电站区域的环境状态、报警状态、人员进出状态等实时状态。

九大子系统
辅助控制系统必须把环境、视频、火灾消防、SF6、防盗报警、门禁等。

智能变电站辅助监控系统解决方案

智能变电站辅助监控系统解决方案

智能变电站辅助监控系统解决方案
智能变电站辅助监控系统解决方案
五、产品特点
1)开放性(重要)
能够对下接入不同厂家/品牌的站端设备、传感器、控制器、摄像头等。

2)统一性
需要包括通信规约(485/422/232/61850/开关量等)的转换,带有自动对时功能,可以实现不同站端设备的集中和管理,包括环境监测、音视频、照明、安防等的完整集中统一3)智能性
可实现针对不同监测场景(开关室、设备室、控制室、地上、地下所等),设定不同监控策略,不同的监控职能部门,任意配置,满足不同的监测需求。

4)易扩展性
在未来监测场所\设备增加、系统升级扩容时,仅需要完成软件的配置即可。

5)易用性
系统采用b/s架构设计;
从应用角度出发,系统平台的功能应符合实际需要,有良好的可操作性,运维人员通过简单的培训就能掌握系统的操作要领,能够在实际工作中运用系统。

6)高可靠性
变电站是配网结构中的重要基础场所,智能环境监控系统也是长期处于运行状态,系统的稳定性显得尤为重要。

因此:
站端设备可以脱网独立运行;
局部所故障不影响整个系统平台的正常工作。

站端设备采用模块化结构,便于故障排除和替换;系统平台有具备处理同时发生的多个事件的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智能变电站辅助系统综合监控平台 一、系统概述 智能变电站辅助系统综合监控平台以“智能感知和智能控制”为核心,通过各种物联网技术,对全站主要电气设备、关键设备安装地点以及周围环境进行全天候状态监视和智能控制,完成环境、视频、火灾消防、采暖通风、照明、SF6、安全防范、门禁、变压器、配电、UPS等子系统的数据采集和监控,实现集中管理和一体化集成联动,为变电站的安全生产提供可靠的保障,从而解决了变电站安全运营的“在控”、“可控”和“易控”等问题。

二、系统组成 (一)、系统架构

(二)、系统网络拓扑 变压器、配电、环境、消防、安防、摄像机、空调、SF6、电池组、RFID等 智能接入主机 门禁控制器 视频服务器 消防主机 核心设备 第三方设备

智能变电站辅助系统综合监控平台 GPRS/3G/4G TCP/IP RS485/RS232

变压器 配电 环境 SF6 音视频 安防 消防 门禁 空调灯光 管理服务器 认证服务器 通信服务器 流媒体服务器 WEB服务器 客户端

数据库 中间件 操作系统 交换机服务器站端后台机

网络视频服务器门禁

摄像机

摄像头户外刀闸温度蓄电池在线监测开关柜温度监测电缆沟/接头温度监测SF6监测空调仪表电压UPS温湿度电流烟感电容器打火红外对射门磁非法入侵玻璃破碎电子围栏水浸空调风机水泵

灯光警笛警灯联动协议转换器协议转换器协议转换器

消防系统安防系统

其他子系统

TCP/IP网络上级监控平台采集/控制主机

智能变电站辅助系统综合监控平台将各种子系统通过以太网或RS232/485接口进行连接,包括前端的摄像机、各种传感器、中心机房的存储设备、服务器等,并通过软件平台进行集成和集中监视控制,形成一套辅助系统综合监控平台。 (三)、核心硬件设备:智能配电一体化监控装置 PDAS-100系列智能配电一体化监控装置,大批量应用在变电站、开闭所和基站,实践证明产品质量的可靠性,能够兼容并利用现有绝大部分设备,有效保护客户的已有投资。能够实现大部分的传感器解析和设备控制,以及设备内部的联动控制,脱机实现联动、报警以及记录等功能。工业级设计,通过EMC4级和国网指定结构检测。 智能配电一体化监控装置是针对电力配电房的电缆温度以及母线温度无线检测,变压器运行情况以及油温检测、配电、环境、有害气体以及可燃气体和腐蚀性气体检测、安防、消防、采暖通风除湿机控制、灯光控制以及门禁而设计生产的一款产品。它通过以太网TCP/IP或者GPRS/3G/4G网络,主要解决分布式无人值守配电房的监控和管理问题。 1) 置触摸屏支持单机管理 配置7寸TFT触摸屏,可以在触摸屏上进行网络参数设置、监控对象上下限设置,状态监测、设备控制等功能,即使不联网也可以实现绝大部分功能。 2) 电缆无线测温功能 装置通过RS485接口与无线测温设备通讯,能实现多路电缆温度的无线测温,无线测温设备能够级联实现几十甚至上百路电缆温度检测。无线测温探头采用ZIGBEE通讯,组网方便,接点数量大,功耗低,测温探头采用电池供电,使用寿命3年以上,增强型能达到5年使用寿命。 3) 变压器运行环境监控和风机联动功能 通过RS485接口或者4-20m模拟量接口,接入负荷电流、油位及温度等传感器,实现运行状态监测、温度过高即自动打开风机给变压器降温等功能。 4) 设备温度状态监测 在配电室内的屏柜等设备安装温度传感器,并设置告警阀值,实时监测设备的运行环境温度,避免温度过高带来的故障和损失。 5) 防盗报警 可以接入红外、周界、震动、电子围栏以及空调外机防盗线缆等安防设备,实现对配电房的安防监控和报警功能。 6) 环境监控 实现对室内温度、湿度、漏水、烟雾等环境量的监测和报警。并可以实现与空调、风机、灯光等设备的联动功能。 7) SF6/O2监测、报警和通风联动功能 通过接入RS485接口的SF6和O2传感器,实现室内SF6和O2的浓度监测,超过设置阀值自动报警,并且可以联动风机进行通风。 8) 有害气体H2S,腐蚀性气体臭氧O3监测、报警和通风联动功能 通过接入RS485接口的H2S和O3传感器,实现电缆沟内H2S和O3浓度监测,超过设置阀值自动报警,并且可以联动风机进行通风。 9) 灯光控制 可以实现灯光的本地、远程控制,联动控制以及定时开关等功能。 10) 风机控制功能 可以实现本地、远程以及参数联动的风机控制功能,并且可以设置5个时间段实现风机的自动开启和关闭功能。 11) 室内空调控制和温湿度联动功能 通过接入RS485智能空调控制器,实现对空调本地、远程和联动控制。能够随时设置空调设备工作模式,包括制冷模式、除湿模式、通风模式等。能够通过温度、湿度的上下限,自动启动空调制冷、制热和除湿等。 12) 门禁控制 装置可以最多接入2路门禁,通过刷卡实现对门锁的控制,也可以实现中心开门、临时授权开门等一系列功能。并且能够实现非法开门报警、开门超时报警、安防联动和消防联动等功能。 13) 配电房巡检 通过门禁上的读卡数据,实现配电房巡检。可以设置巡检路线、巡检时间、短信报警以及查询记录、打印报表。 14) 开关柜防凝露功能 监测开关柜的温湿度,设置联动参数,通过加器和风机的智能联动控制,可以有效防止开关柜凝露。 15) 防雷智能监测 16) 一次设备在线监测功能 关开断电流监测、开关分合闸次数监测;高压进出线电流、电压监测;低压母线回路电流、电压监测。 17) 电源状态监测 通过接入互感器实现对各种电源的监测,如果异常则报警。 18) 非接触式母线测温功能 采用红外测温仪直接测量母线温度,无需接触母线,通过母线发射的红外辐射强度计算出母线的表面温度,可以方便的快速测量难以接近的母线的温度。 19) 视频联动 通过另外安装的视频监控设备,实现以上各种报警以及保护开关(刀闸)和视频的联动功能,并可以进行联动抓拍照片和视频,记录查询等功能。 20) 支持多种通信规约 设备系统平台支持IEC61850、IEC60870-5-103、IEC60870-5-104、DL476、MODBUS、DNP3.0等多种通信规约。 21) 支持TCP/IP和GPRS/3G/4G等通信方式 (四)、智能配电一体化监控装置技术参数 项目 内容 处理器 ARM32位工业级芯片

通讯接口 1个以太网口,1个GPRS或3G通信接口,4个RS485接口(可扩展至8个) 串口 速率:1200-38400bps 保护器件:防雷击、防过电压、抗干扰、吸收浪涌功率 网口 RJ45,10/100M自适应 保护:内嵌2500V电气隔离 触摸屏 7寸TFT触摸屏 开关量输入 8路开关量(可扩展至24路,均为无源触点) 继电器输出 8路常开触点继电器(可扩展至24路)每路输出最大可承受负载250V/5A 输入输出映射 开关量输入与输出可以通过软件配置对应关系,支持N:N影射 模拟量输入 8路模拟量输入,4~20mA 温湿度传感器 RS485接口,最多可以接入32个温湿度传感器(32个温度,32个湿度) 空调控制器 RS485接口,最多可以接入16个空调 SF6/O2 RS485接口,最多可以接入15个SF6/O2传感器(16个SF6,16个O2) 灯光/风机控制 8个,最多可扩展至总共24个灯光和风机控制 变压器温度监测 最多可监测8个变压器的温度 报警探测器 8路,最多可扩展至24个 可控制门禁数 2路 输出继电器接口 12V7A,常闭/常开可选 开门延时时间 0-255秒可调 用户注册卡数量 2000张卡(可扩展) 记录存储数量 80000条 DC电源输出 6组12V输出,3组24V输出。总功率120W 输入电源 AC220V (另外可选择DC48V) 工作电流 整机小于400mA 防水等级 不低于IP66 (无) 防尘等级 不低于IEC529标准5级水平 电磁兼容性 GB/T 17626 工作温度 -25℃~+85℃ 运行环境湿度 5% ~ 95% MBTF 不小于10万小时 MTTR(平均恢复前时间) 小于0.5小时

尺寸 mm* mm* mm(宽*深*高) 三、主要核心技术与系统优势 1.智能识别算法及预警技术 基于模糊逻辑、神经网络和进化计算等理论与方法,结合鲁棒控制、自适应控制、变结构控制等现代控制理论,研发了智能识别和控制算法。通过对前端各种传感器数据的集中采集分析,能够在站端实现消防、安防、电缆火灾、配电、变压器、仪表等设备的预警,实现对变电站、基站等场所的监测、预警和自动控制,大大降低人为因素带来的损失。 2.ECON智能软件总线技术 独创的ECON软件智能总线技术把各个进程之间的通信协议标准化、规范化,可以实现进程间每秒可达数万次的服务调用,适合用于大型系统内部的消息总线,是巨量级的并发量的技术保证。 3.嵌入式组件架构技术 优良的跨平台嵌入式组件架构技术,支持多种操作系统和CPU平台;划分组件,面向接口开发,提高开发效率;组件重用,实现积木式的系统开发方法;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