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市民俗资源及其旅游开发

合集下载

民俗风情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开发探析

民俗风情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开发探析

民俗风情旅游资源是深层次开发旅游业的基础。

历史文化、民俗风情是一个民族生命力的继承与延续;每个民族的民俗风情、文化都需要发展,只有在发展中才能更好地生存,但在发展的进程中,必须建立在适合于自身发展的基础上,寻求自身文化发展的轨迹,而不是对其他模式的照抄照搬。

一、民俗文化的消亡和变异的几种情况在当今世界,许多地区、国家的经济和旅游业正迅猛发展,不仅使当地居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而且使当地的社会、民俗文化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促使着当地的社会文化变迁。

这种变迁表现为以下几种情况。

1.民俗风情的同化民俗风情的同化是指原有的民俗风情特征在内部和外部因素的作用下逐渐消失,并为异族、异地的民俗风情取而代之。

现代社会的发展,使不同国家和地区,不同民族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的交往日益增多,促进了人们之间的文化交流和相互认同,因而,民俗风情的同化是不可避免的。

许多少数民族地区,由于过去其社会、政治、经济、交通等方面原因而与外部世界交往较少,具有相对封闭性,独特的民俗风情由此保存下来。

然而,随着现代社会,特别是旅游业的发展,外来者的涌入,异族以及同族异地的文化、思想意识、生活习俗的引入,旅游地传统的民族文化、民俗风情就逐渐被同化、冲淡以至于消亡。

如民居建筑以干栏式建筑民居为主的傣族地区干栏属构架建筑,分上、下两层,一般是用木头或竹子作柱、楼板和墙,茅草盖顶,上层住人,下层无遮栏,用作畜厩或堆放农具杂物。

由于受汉族建筑的影响,现今傣族地区的民居建筑材料发生了变化,其墙都用砖、石砌筑或用泥土夯筑,屋顶盖上瓦等,已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竹楼了。

屋内陈设也有了很大的变化,村民们已开始用组合柜、沙发、地板胶、地毯等,与汉族城市居民无异。

饮食方面,随着世界各地旅游者纷至沓来,旅游地的饮食文化也发生了巨大变化,融入了异地的饮食文化,以适应不同旅游者的需要。

如云南大理的“洋人街”的出现,就是为了满足外国旅游者饮食需要应运而生的由西餐厅、咖啡屋、冷饮店组成的一条街。

传统民俗旅游资源在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传统民俗旅游资源在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传统民俗旅游资源在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传统民俗旅游资源。

传统民俗旅游资源是指以传统文化、民俗风情为特色,以传统手工艺、传统习俗、传统建筑等为代表的旅游资源。

传统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有助于保护和传承当地的传统文化,同时也可以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

传统民俗旅游资源在开发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问题,本文将对传统民俗旅游资源在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进行探讨。

1.文化保护不足在传统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过程中,很多地方并没有充分考虑到文化的保护问题。

有些地方为了吸引游客,不惜改变当地的传统文化和民俗风情,给当地的文化传承带来了威胁。

2.商业开发过度为了赚取更多的利润,一些地方将传统民俗旅游资源过度商业化,忽视了当地乡村的原生态和传统特色。

一些传统建筑被改造成商业化的景点,不再有传统的文化魅力,游客只能看到商业化的景点,而无法领略到纯粹的当地风情。

3.游客过度开发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传统民俗旅游资源的游客量也在逐渐增加。

大量的游客会给当地的环境和居民生活带来压力,传统民俗旅游资源的原始风貌也会因此受到破坏。

1.加强文化保护为了保护传统民俗旅游资源的文化传承,需要加强文化保护。

地方政府可以通过出台相关政策法规,加大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力度,并且加强对当地管理者和居民的文化传承教育,让他们意识到保护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2.限制商业开发为了保护传统民俗旅游资源的原生态和纯粹性,需要限制商业开发的范围和程度。

地方政府可以出台相关政策,规范当地的商业开发行为,推动传统民俗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

3.发展生态旅游传统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应该注重保护环境和生态,发展生态旅游。

地方政府可以引导投资者和经营者,积极发展生态旅游项目,打造原生态的民俗旅游资源,提供给游客更加纯粹的乡村体验。

4.提倡有序旅游在传统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过程中,需要提倡有序旅游,控制游客的数量和行为。

地方政府可以通过实施门票限量制、游客数量限制等措施,引导游客有序观光,保护当地的环境和文化。

扬州市旅游资源ppt课件共28页

扬州市旅游资源ppt课件共28页

扬州旅游业存在的问题
四.一些很有发展前途的旅游区(点)或旅游地 域开发深度不够,游客平均停留时间短、旅游 服务设施的利用率不高
五.部分旅游区(点)开发文化层次较低,品位 不够;
六.扬州各地旅游发展差异日益突出,不利于旅 游业的总体发展。
实现扬州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一.加强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增加投入,使扬州天 蓝水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走文明发展的道路。
————扬州市旅游资源简介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
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 中国人居环境奖城市 联合国人居奖城市
烟花三月下扬州
每年4月18日-5月18日,扬州市都举行“烟花三月 经贸旅游节”,此时的扬州烟雨朦朦,稀有的琼花正 当盛开,花香扑鼻,是旅游的黄金季节。
主要旅游景点

江都水利

个园
瘦西湖 何园
一.由于人口众多,加之经济粗放型增长模式造 成结构性污染和资源破坏性开发,政府对环 境与发展综合决策机制不健全,污水处理、 固体废弃物处理等环保、卫生基础设施不完 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仍然存在,经济、 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仍然比较突出;
二.旅游地居民和服务人员的素质有待提高; 三.对市场发展变化的应对措施滞后;
凤凰岛
大明寺
枢纽风景 区



登月湖
汉陵苑
八怪纪念 馆
纵棹园
荷园
龙虬庄遗 址


史可法纪 念馆
荷花池公 园
茱萸湾公 园
古运河
冶春园
瓜洲古渡 风景区
西郊森林 公园
正润生态 园
扬州龙山
仙鹤寺
高旻寺
唐城遗址 博物馆
界首镇护 国寺
竹西公园

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

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

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第一章:概论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是旅游业的一个重要的分支。

在当今旅游业的发展中,民俗文化旅游已成为一种热门的旅游项目,也为发展地方的旅游业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因此,对于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有着很大的实践和研究价值,本文将对此进行探讨。

第二章: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概念民俗文化旅游资源是指一定时期的历史文化形态中所蕴含的游览、体验价值,具体涉及各种民俗文化。

它体现了当地社会历史发展的特征与现实的文化品位,更是地方特有的旅游资源和宝贵的文化遗产。

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具有流动性、多元性、可持续性等特点。

第三章: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是指对当地的民俗文化资源进行利用与价值挖掘,营造具有旅游吸引力的景区,为游客提供丰富的旅游体验。

开发民俗文化旅游资源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开发系列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节庆活动,如民俗节庆、民俗体验等。

(二)挖掘当地的传统文化,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项目。

(三)开发民宿旅游,提供更多元化的住宿体验。

(四)建设搭配完善的旅游配套设施,如洗手间、休息区等。

第四章: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利用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利用是指利用开发好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为游客提供丰富和多元化的旅游副产品和服务。

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利用一直是旅游业的重要环节之一,因此,为了提高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利用效能,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丰富旅游产品和服务。

打造多样化旅游产品,如旅行社组织的行程、夜间文化游等。

(二)优化交通环境。

为游客提供良好的交通环境,建立完善的交通网络。

(三)提高旅游服务质量。

为提高游客体验质量,要增强人才培训,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

(四)积极推广宣传。

扩大民众对民俗文化旅游的认知度,为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利用提供广泛的渠道。

第五章: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尽管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在旅游业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但开发过程中也可能给旅游资源带来破坏。

传统民俗旅游资源在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传统民俗旅游资源在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传统民俗旅游资源在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传统民俗旅游资源在开发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资源开发不足许多传统民俗村落或景点由于长期的闭塞和自然环境的保护,未能开发出可持续发展的旅游资源。

很多传统民俗村落因为交通闭塞、基础设施简陋、宣传力度不足等原因,使得游客很少前往,从而无法将村落内的文化特色和生活方式展示给外界,也无法为当地居民带来经济收益。

二、环境保护不力一些传统民俗村落或景点在开发过程中,由于缺乏专业的管理和保护力量,导致环境受到破坏和破坏,影响了旅游环境的质量和氛围。

旅游开发带来的大量垃圾和人为破坏也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三、文化传承困难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影响下,传统民俗文化的传承面临严峻挑战。

一些受到外来文化影响的传统民俗文化在原地的传承受到了压抑,一些传统手艺和技艺也在逐渐失传。

一些乡村文化也因为经济条件的不断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导致了传统民俗文化的逐渐淡出。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可以提出一些对策进行解决:一、加大资源开发力度政府可以加大对传统民俗旅游资源的投入,建设更多的景点和旅游基础设施,改善交通条件和宣传力度,吸引更多游客前来参观游玩,从而增加当地居民的经济收益。

可以引进一些专业的旅游开发公司和企业,利用其丰富的经验和资源,推动传统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

二、加强环境保护意识政府可以设立专门的环保组织机构,加强对传统民俗景区的环境保护力度,制定相关规定和措施,设立相关标识和文明旅游宣传,引导游客文明旅游,保护环境。

民俗景区可以依托当地居民,建立自愿者团队,开展环境保护宣传和监督,共同保护好家乡的环境。

三、加强民俗文化传承政府可以加大对传统民俗文化活动的扶持力度,举办一些传统节日和文化展示活动,吸引更多的游客和年轻人参与提高对传统民俗文化的认同和传承保护意识。

可以设立一些传统手艺和技艺传承基地,招募一些专业人士和志愿者,进行相关技艺的传承和培训,使传统手艺得到有效保护和传承。

扬州的旅游产业如何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

扬州的旅游产业如何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

扬州的旅游产业如何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扬州,这座古老而美丽的城市,自古以来就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无数游客。

近年来,扬州的旅游产业蓬勃发展,成为了带动当地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扬州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这是其旅游产业发展的坚实基础。

瘦西湖宛如一幅优美的画卷,湖光山色,亭台楼阁,美不胜收。

个园以叠石艺术著名,四季假山各具特色,让人领略到江南园林的精巧。

何园则融合了中式与西式建筑风格,独具韵味。

此外,扬州还有大明寺、古运河等众多历史文化遗迹,每一处都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底蕴。

旅游产业的发展首先促进了扬州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为了方便游客的到来和出行,扬州不断完善交通网络,增加了高铁、公路的线路和班次,改善了市内的公共交通系统。

这不仅提高了游客的出行体验,也为当地居民的生活带来了便利,同时加强了扬州与周边城市的联系,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

随着旅游人数的增多,扬州的住宿业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从高档的星级酒店到经济型的连锁酒店,再到特色民宿,应有尽有。

这些住宿设施不仅为游客提供了舒适的休息环境,还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

酒店和民宿的建设、装修、运营等环节都需要大量的人力,从管理人员到服务人员,从厨师到保洁员,为当地居民提供了丰富的就业岗位。

同时,住宿业的繁荣也带动了周边商业的发展,如餐饮、购物、娱乐等,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

旅游产业的兴旺也为扬州的餐饮业带来了巨大的商机。

扬州美食闻名遐迩,如狮子头、扬州炒饭、文思豆腐等。

游客们来到扬州,必然要品尝当地的特色美食。

这使得扬州的餐饮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从传统的老字号餐厅到新兴的网红餐厅,都生意兴隆。

餐饮业的发展不仅满足了游客的味蕾需求,也促进了农产品的销售和加工,推动了农业的发展。

许多餐厅为了保证食材的新鲜和品质,与当地的农户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采购本地的农产品,这有助于提高农民的收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扬州的旅游商品也成为了经济发展的一个亮点。

扬州的传统工艺品,如扬州剪纸、扬州漆器、扬州玉器等,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

扬州现在旅游现状分析报告

扬州现在旅游现状分析报告

扬州现在旅游现状分析报告引言扬州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资源。

近年来,随着国内旅游市场的快速发展,扬州旅游业经历了快速增长,并逐渐成为国内外游客的热门目的地之一。

本报告将从旅游资源、交通、旅游产业发展、旅游消费等多个方面对扬州旅游现状进行分析。

1. 旅游资源扬州地处江苏省中部,地理位置优越,旅游资源丰富多样。

扬州名胜古迹众多,如瘦西湖、个园、何园等,这些景区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悠久的历史文化吸引了大量游客。

此外,扬州还有许多特色的人文景点,如汉文化街、瘦西湖文化旅游区等,为游客提供了丰富的体验和文化交流机会。

2. 交通扬州交通便利,可以通过高速公路、铁路、航空等方式来到扬州。

大型客运站和机场为游客提供了便捷的出行条件。

同时,扬州内部交通也很方便,游客可以选择乘坐旅游巴士或租车自驾游,也可以选择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如出租车、公交车等。

3. 旅游产业发展扬州旅游产业发展迅速,为当地经济作出了重要贡献。

扬州市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业发展,制定了一系列促进旅游业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吸引了众多投资者和企业参与旅游业的建设和运营。

目前,扬州旅游业涵盖了旅游景区、旅游酒店、旅游餐饮、旅游购物等多个领域,形成了完整的旅游产业链,为游客提供了全方位的服务。

4. 旅游消费随着国内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旅游消费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扬州的旅游消费也呈现出逐渐增长的趋势。

游客在扬州旅游期间的消费主要包括门票、交通、酒店、餐饮、购物等方面。

而且,扬州的旅游消费也逐渐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游客不再满足于传统的观光旅游,更加注重体验性和互动性。

5. 问题与挑战虽然扬州旅游业发展迅速,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旅游景点的开发和管理不够完善,一些重要景点的保护和资源利用仍然存在困难。

其次,在旅游服务质量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酒店服务水平和导游服务水平等。

此外,旅游市场竞争激烈,吸引游客的方式和手段需要不断创新和提升。

浅议民俗文化的旅游价值及其开发策略

浅议民俗文化的旅游价值及其开发策略

浅议民俗文化的旅游价值及其开发策略民俗文化是一种丰富的文化资源,具有很高的旅游价值。

许多游客希望通过旅游了解当地的文化传统,这给民俗文化开发提供了广阔的市场。

本文将从旅游市场需求和民俗文化资源特点两个方面来探讨民俗文化的旅游价值及其开发策略。

一、旅游市场需求旅游市场是复杂的,但游客希望了解当地的文化传统是一个趋势。

游客通过旅行能够了解不同的文化,以及不同地方的习俗和传统,这种文化体验已经成为旅游体验的重要组成部分。

尤其在日益繁荣的文化旅游市场中,更是形成了对民俗文化的需求。

二、民俗文化资源特点民俗文化具有非常丰富的特点,例如:独特性、历史性、多样性、鲜明性、地域性等等。

独特性是指每个民族发展出来的文化传统都各有特色,是其与众不同的地方。

历史性是指民俗文化传承有其悠久历史,是当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多样性是指不同的民族发展出了各自不同的文化传统,不同地区也有着不同的民俗文化。

鲜明性是指民俗文化表现出鲜明的特色和美学美感。

地域性是指民俗文化与地理位置紧密相关,因此又产生了各自不同的地方性文化。

三、开发策略1.整合资源民俗文化资源往往分散,需要对它们进行整合,打造出独一无二的旅游体验。

例如,结合当地的自然景观或历史古迹,打造出特色民俗文化演出,既能吸引游客,也能增加旅游体验的品质。

2.加强宣传提高宣传力度是推广民俗文化旅游的重要策略。

可以利用新闻媒体触媒加强促销,例如新闻报道、广告等等的宣传渠道,还可以通过社交网络进行有效的宣传。

3.推出旅游项目在宣传力度的基础上,通过推出不同风格的旅游项目,可以帮助吸引游客的兴趣,如:民俗文化游、风情故事深度游等。

这些旅游项目可以结合不同地域、历史、文化等特色,在吸引游客的同时提供丰富的旅游内容。

4.人才培养提升民俗文化旅游的品质,需要有相应的人才进行支持。

培养出有能力、有经验的人才,如:民俗文化导游等,可以在文化体验和旅游服务方面提供高品质的服务。

结语在推广和发展民俗文化旅游时,需要注意整合资源、加强宣传、推出旅游产品、人才培养等方面的策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论文扬州市民俗资源及其旅游开发课程民俗学概论姓名班级学号得分扬州市民俗资源及其旅游开发摘要:民俗旅游属于高层次文化旅游,伴随人们越发丰富的物质生活,以展现民族地域风采、弘扬民族民间文化的民俗旅游也受到旅游者的越来越多的关注。

研究民俗旅游也已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

但目前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尚有所短缺,使得扬州民俗旅游的发展并不使人满意。

日前,扬州民俗旅游开发还存在诸多问题,导致来扬的旅客未能真正体验其民俗民风的丰富多彩。

关键词:扬州旅游;民俗文化;旅游开发扬州是有着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与文化名城。

二千年来,扬州人在他们的生活逐渐形成一个非常丰富的文化内涵以及丰富的当地民俗的特征。

扬州民俗内容丰富,范围广泛,当地具有鲜明特色,例如饮茶、婚嫁、岁时、香会、娱乐、理发、沐浴等习俗。

根据《中国旅游报》数据调查显示:旅客达到70.7%的外出旅游目的是“改变环境,放松心情”与“体会不同生活”。

[1]这表明了开发民俗旅游的一个重要手段是提高旅游的吸引力。

在传统文化复兴的背景下,作为非物质文化资源的民俗文化,必然会成为人们旅游的终极选择。

扬州的民俗旅游资源千百年以来,扬州人民在自己的生活中形成了饱含浓郁的扬州地方特色的习俗风情,且具有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

扬州民俗涉及范围广泛,内容丰富多彩。

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如岁时习俗、婚姻习俗、香会习俗、沐浴习俗、理发习俗等,这些扬州民俗文化现象,只是扬州民俗风情宝库中的极少一部分。

以扬州的岁时习俗为例。

二月二,龙抬头。

在扬州民俗中,出嫁女儿于二月初二带子女回娘家小憩。

故扬州有“二月二,龙抬头,家家带活猴(外孙)”之说。

扬州的三月初三,有“三月三,荠菜花赛牡丹”之说。

此外,三月三也是江都仙女庙逢集的日子。

端午节便是扬州人口称的“五月节”。

五月节前几天,家家户户就忙着包粽子。

节日当天,扬州人有用百草水洗澡,午饭喝雄黄酒和吃“十二红”的习俗,还有插蒲艾以驱邪和用艾草烟熏室内的习俗,也有划龙船的习俗。

扬州有“六月六,家家晒红绿”的说法。

“红绿”是指五颜六色的衣物。

另外,扬州人在这天还有吃饺子的习惯,说是吃了饺子不会疰夏。

中秋节除了应市的各式月饼,扬州人还要家家包烧饼。

阴历腊月初八这天,扬州家家都吃腊八粥。

传说,灶老爷在农历腊月二十四晚,要到天宫去禀?报人间之事。

所以,这天晚上,家家在灶龛旁贴上“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对?联,在灶前供上灶糖(宝塔形的饴糖)和灶饭(糖米饭),说些恭维话,让灶老爷吃甜了?嘴,粘住了牙,在天帝面前多说好话,赐福全家。

送过灶,全家坐下来吃糯米饭,喜吃的不喜吃的,都要吃一点。

家里有人在外未归,也要替他放一双筷子,盛一碗饭,表示全家大团圆。

有的新婚夫妇想生儿子,也多放一双筷子,多盛一碗饭,讨个吉兆。

扬州送灶的日期,还有“官三民四”的说法,即官家在腊月二十三日送灶,民间在腊月二十四送灶。

送灶这天,还是传统的大扫除日期,俗称“掸尘”,所谓“有钱没?钱,干净过年”。

????扬州人称过春节为“过年”。

除夕晚上家家吃团圆饭,喝守岁酒。

桌上鱼肉珍馐之外,少不了还要摆几样象征吉祥如意的菜。

如豌豆苗(扬州称安豆头)象征平平安安,水芹菜象征勤勤快快和路路通,煮鲢鱼象征年年有余,当天不动筷,留到正月十五才吃。

初一早晨,先放鞭炮,表示开门大吉。

早餐先吃糖茶或莲子红枣汤,表示家庭和睦,生活甜蜜,然后吃糯米粉包的圆子(亦称大元宝),象征一年圆圆满满。

[2]此后,穿戴一?新,到各家拜年。

一般先拜至亲,舅舅,姑父等要在初二拜年。

出嫁妇女要在初二回?娘家拜年,初二不去,丈人丈母就不高兴了。

对长辈拜年要上午去,下午去就算不敬?。

对好友拜年,则“寒夏不迟”。

招待拜年的客人,用花生、瓜子、糖果、柿饼、云片糕、枣子、橘子。

长辈还要给小辈“压岁钱”。

二、扬州民俗旅游存在的价值分析(一)民俗旅游是传承民族文化的有效方法扬州的民俗资源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浓郁的民族特色和多彩的风俗习惯,代表着扬州地区的文化精髓,是铸造其“民族魂”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当今多元文化并存的世界上,如果能剔除其中的糟粕内容,充分挖掘其中的有用成分,就能起到提升扬州的整体文化素质、满足人民的文化需求,并促进民族文化传承的作用。

例如,人们利用节日定期进行传统的表演与传统的教育,使传统在民众生活中得到延续和加强。

传统有时隐藏在生活的背后、隐藏在人们的思想深处,人们要选择具体特殊的时间将它呈现出来。

通过各种习俗活动,让人们在耳濡目染中自觉理解、接受传统,从而实现传统文化的传递与继承。

(二)要充分发挥民俗资源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毋庸置疑,民俗资源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是对人们特别是青少年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

扬州民俗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历史文化沉淀,是一种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它有着特定的文化内涵,洋溢着浓厚的东方文化色彩,是我国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体现,承载了丰富的民族情感。

[3](三)民俗能够促进旅游经济的发展,促进消费,改善人民生活现在,春节、“五一”、“十一”三个旅游黄金时间已经形成。

其中,春节作为中华传统的民俗节日,一直是节日消费的热点。

例如,春节期间,仅北京的地坛庙会就有200多项文化活动,有时每分钟进入庙会旅游参观的人数竟能达到126人,其中不乏外国人。

据不完全统计,北京市每年春节就有300万人左右参加庙会活动。

东城区群众文化工作委员会的民意调查显示,99.5%的人认为,庙会恢复了文化传统,活跃了节日气氛,体现了社会的安定团结和人际关系的友好祥和。

这是利用民俗节日文化发展经济,促进消费的典型例证。

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

(四)民俗是民众身心健康的调节器,是民众情感的寄托与释放点就以岁时习俗来说,春节贴春联燃放鞭炮,元宵节赏花灯,清明节踏青,中秋节赏月等等,都使很多人乐在其中。

现代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生存压力越来越大,多数人的身心经常处于一种超负荷的状态中。

然而,为了赢得更多的机会,获得更多更好的物质生活条件,休息和放松身心就成了一件“奢侈品”。

而定期的民俗活动就成了最合情合理的借口和理由。

借助这个机会,人们可以使疲劳的身心得到必要的休息和调整。

此外,民俗活动也是民众情感的重要寄托点——它为亲人团聚、享受天伦之乐搭建了良好的平台,为亲朋好友的礼尚往来、增进亲情、加深友谊提供了机会,为凭吊和怀念逝世的亲人提供了依托。

[4](五)民俗文化的发展能够增强民族凝聚力,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安定团结、维护祖国的统一古往今来,民俗文化承载了太多的人文内涵特别是情感内涵,人们对它格外珍重,因此很少有人会在这个时候去蓄意破坏这个难得的社会和谐;有时,民俗甚至还能使战争中的人们暂时乃至长期放下武器,实现和解和和平。

[5]每逢春节、中秋等民俗节庆,海内外华人华侨、中华儿女,无论是国家首脑还是普通百姓,无不欢欣鼓舞,普天同庆。

这些中华民族民俗节庆成为我们振奋民族精神、弘扬民族文化、发扬民族传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认同感的契机。

三、扬州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一)扬州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近况1.扬州教场与双东古街等历史文化街区的恢复明、清时期的扬州教场曾是驻军操练的场地,教场涵盖范围包括前街的新盛街及到后街的贤良街(今为萃园路)。

其东西二营先为驻兵住所,之后随着驻军的迁徙,民众不断建屋盖房,直至清中叶后,逐步形成扬州的娱乐游玩、文化及商业之地。

[5]而在史上它是与南京夫子庙、苏州玄妙观、北京天桥及上海城隍庙一样名闻的。

虽然这里不是很大,但汇聚千姿百态的扬州市井,渗透着民俗民风的多彩丰富。

自教场于2007 年的一期改造方案至今,扬州教场主要以商业娱乐文化进行改造,不仅注重教场周边街巷的精髓,同时融合了古今生活的品味,并且将教场中的文物古迹保护很好。

扬州双东街,即东圈门街与东关街古街道的简称,主要指的是东关街。

而东关街曾为扬州饮食与沐浴的文化中心,也是扬州园林与盐商聚集地,这里粉、花、菜与书香共融。

东关街主要包括逸圃、谢馥春、街南书屋及梅花书院等。

东关街开始接待游客自2008 年修复后,如今的东关街以特色手工艺品、土特产等为主经营,其中包括老字号的大清盐号、陆陈米铺、绿杨春及三和四美等,除此之外,还包括富有特色的扬州手工艺品,如漆器、玉器及剪纸等。

扬州民俗旅游也自双东街的开发后有了集中的载体展示。

2.在扬古街区集中展现扬州民艺、民俗、民间生活扬州手工艺艺术中外闻名,应将古街区的一些民居有计划地开辟成专门场所,成为传统特色文化艺人献艺的舞台。

扬州灯彩、玉器、漆器、通草花、绒花、剪纸、刻纸、浇糖人、抖抖嗡、纸扇、木拖鞋、捏面人等艺术可以在这里制作、表演、销售;扬州地方传统戏曲文化,如清曲、扬昆、弹词、评话、古筝可以在这里表演;茶艺、古玩、书画等可以在这里展示亮相。

政府对传统特色文化产品要给予扶持政策。

市里应成立总抓的旅游公司,旅游收入统一支配、安排。

对一些后继乏人的技艺,如扬州灯彩、扬州剪纸、扬州绒花、捏面人、扬绣等更要予以关注,给这些艺人提供基本生活费,提供专门场所安排适合人选学习其技艺,要坚持工艺美术大师带徒津贴制,财政要给予专项拨款,抢救和保护这些传统特色文化产品。

表演或出售商品的收入,税收管理费用予以照顾,使这些民间艺术瑰宝得以流传下去,同时有关部门也要配合他们进行技术更新改造,解决包装携带等实际问题。

3.扬州小巷游的开发扬州小巷,巷名琳琅满目,值得玩味;巷形千变万化,十分复杂,引人入胜;巷景,也千姿百态,丰富多彩。

扬州古老的文化,大多沉淀在扬州小巷深处。

在一些安排巷游的主要线路中,要有计划地在一些典型的扬州民居中展示扬州的地方文化项目,如可以搞些扬州小戏、扬州曲艺、扬州剪纸、书画表演,可以制作销售扬州的旅游工艺品和土特产品,丰富小巷游的内容。

4.做大做强沐浴业扬州沐浴既是产业,也是文化,在开发扬州的旅游资源中,有着独特的地位。

对大多数人来说,浴室只是一种纯功能性的场所,而洗浴只是为了清除身上的污垢。

但我们也要看到,洗澡背后积淀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扬州沐浴文化的发展历程说明沐浴业有着越来越广阔的发展前景,沐浴业将会越来越美好,我们要力争把扬州沐浴业做大、做强、做美,以满足人们高雅生活质量的需求。

在大力发展扬州旅游业的今天,沐浴是“娱”的一个重要方面内容,有关方面一定要加强管理,进一步发挥其优势,促其进一步健康发展。

5.开发节庆旅游项目节庆旅游属于人文景观的范畴。

这种旅游,属高层次的文化旅游,可以使旅游者在精神上获得一种享受,得到知识与营养。

充分利用扬州历史文化、人文景观的优势举办一系列节庆活动,集聚人气,促进全市旅游资源的整合,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近年来,扬州市举办了多次“烟花三月”经贸旅游节和“二分明月”文化节,这两节成了扬州市发展旅游业、建设旅游名市的两大亮点。

2003年升格为“中国扬州烟花三月国际旅游节暨经贸招商月”,充分体现了旅游搭台、经贸唱戏、三资齐抓、三业齐上、园区互动、市县联办、市民参与等原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