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那曲地区中考语文模拟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藏那曲地区中考语文模拟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3题;共6分)
1. (2分) (2017八下·临泽期中) 依次填入下列句中空缺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①青蒿素对鼠疟、猴疟疟原虫的抑制率达到100%,屠呦呦这一重大发现,每年在全世界了数以百万计疟疾患者的生命。

②“十三·五”规划五大理念之一是创新,即不断推进理论、制度、科技、文化的创新,让创新党和国家一切工作。

③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之与现实文化相融相通,进而涵养和凝聚共图民族振兴的伟大精神力量,这是优秀传统文化的本意所在。

A . 挽救贯串传扬
B . 拯救贯串传扬
C . 拯救贯穿弘扬
D . 挽救贯穿弘扬
2. (2分)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 新世纪以来,国内出版业遭受了以互联网技术、移动技术、数字化阅读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呈现出复杂多变的博弈局面,传媒结构发生了微妙变化。

B . 汉绣注重构图,讲究纹饰,花鸟虫鱼、龙虎凤凰、飞禽走兽,皆可绣以为纹,写实与抽象融为一体,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C . 三年来,地震灾区人民创造了抗震救灾史上的空前奇迹,奏响了惊天动地、气势磅礴的时代壮歌,铸就了自强拼搏、敢于胜利的历史丰碑。

D . 信息数字化对个人生活发生了十分直接的影响,如果名字里用了一个计算机字库里没有的字,那么报名、取钱、贷款、登机……都难以办成。

3. (2分) (2020七上·德惠期末) 口语交际中,注重礼貌用语,讲究措辞文雅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下列划线词表达不得体的一项是()
A . 我前几日登门拜访,正巧您不在,令尊已经把您调离的事告诉我了。

B . 今天是我们家搬入新居的好日子。

酒席上,爸爸笑着对大家说:“各位高朋光临寒舍,是我们全家莫大的荣幸,在此身深表感谢!”邻居老张马上站起来说:“愚兄见外了,远亲不如近邻,咱们以后就是一家人啦。


C . 新开的超市大门上写着八个大字:“物美价廉,欢迎惠顾。


D . 你的语文老师应邀参加班上举行的活动,你对他说:“感谢您百忙之中光临指导!”
二、字词书写 (共1题;共1分)
4. (1分)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①卖杨梅的都是苗族女孩子,带一顶小花帽子。

________
②酒店有几只鸡,都把脑袋反插在翅傍下面,一只脚着地。

________
三、名著阅读 (共1题;共2分)
5. (2分) (2019九下·嘉兴模拟) 阅读名著选段,完成下列小题。

古老的郊区公园里静悄悄的……
他的手在口袋里摸着勃朗宁手枪扁平的枪身,手指习惯地握住了枪柄。

他慢慢地掏出了手枪。

“谁能想到,你会有这么一天?”
枪口轻蔑地望着他的眼睛,A把手枪放在膝上,狠狠地骂了起来:“老弟,这是冒牌英雄主义!干掉自己,任何一个笨蛋,任何时候都可以做到。

这是摆脱困境的最怯懦最容易的一种办法。

生活不下去,就一死了之。

你有没有试试去战胜这种生活呢?为了摆脱这个铁环,你已经竭尽全力了吗?……”
他站起来,向大路走去。

(1)节选文字出自前苏联著名作家________,A处人物是________。

(2)是什么原因使他产生了轻生的念头?这以后,他的人生走向如何?请分别用相关的情节概括回答。

四、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1分)
6. (11分)(2019·武功模拟) 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学校要举行“中华文化活动周”主题活动。

你所在的班级选定了“茶文化”这个主题,请你完成下面的任务。

(1)这次活动的主题是“茶文化”。

请你将“茶文化”的“茶”字的笔画顺序写到下面的田字格中。

“茶”的笔画顺序:________。

(2)请你根据下面两则材料来说明“中国茶文化”的特点。

材料一:两晋、南北朝时期,就出现了中国最早的茶诗,到了唐代,世界第一部茶文化专著——《茶经》问世,标志着中国茶文化的基本形成。

茶文化与文学艺水联系紧密。

刘禹锡的《尝茶》、苏轼的《咏茶》、文微明的《陆羽烹茶图》以及唐寅的《烹茶画卷》,都是这二者结合的经典之作,茶文化与人们日常生活的关系也非常密切。

城市茶馆兴起于清末,后逐渐发展成为适合社会各阶层的活动场所,它把茶与曲艺、戏剧、诗会和灯谜等民间文化活动融合起来,形成了一种特殊的“茶馆文化”。

“客来敬茶”也是中国普通人家秉承的礼仪美德。

材料二:古老的中国茶文化在对外交流中逐渐传到各国,同当地的历史、文化、经济相结合,对很多国家茶文化的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例如,五代末至明初,中国茶文化迎来了第二个高峰,点茶茶道开始流行,茶文学和茶具文化日益繁荣、受中国茶文化发展的影响,外国的茶礼也于这一时期兴起,并逐步普及于王室、官员、僧道乃至百姓中间。

(3)你所在的小组打算就人们喜欢茶的原因进行一次调查,以下是对几位不同年龄、不同身份的人的采访记录。

茶楼老板:我们茶楼从环境设计到经管方式都突出了传统茶文化,所以茶客盈门,我们的收入也就很好啦。

年轻白领:我也喜欢上了喝茶。

我发现工作压力大时,坐下来喝喝茶,就会感觉放松不少,心情也不那么烦躁
了。

退休老人:你还别看这茶不起眼儿,医生说它既能预防许多老年病,又能对身体起到很好的保健作用。

请你根据采访记录概括出茶为大家所欢迎的原因。

(4)如果现在有人要在西湖边开一间“东坡茶社”,请你从下面苏轼的诗作中挑选两句作为茶社的对联。

(只填序号)
①从来佳茗似佳人
②日高人渴漫思茶
③欲把西湖比西子
④尝尽溪茶与山茗
上联:________
下联:________
五、句子默写 (共1题;共6分)
7. (6分) (2016八下·梁子湖期中) 根据提示,用作品原文填空。

①________,何似在人间?(苏轼《水调歌头》)
②兴来每独往,________。

(王维《终南别业》)
③________,自将磨洗认前朝。

(杜牧《赤壁》)
④________,松柏有本性。

(刘桢《赠从弟》(其二))
⑤海内存知己,________。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⑥长风万里送秋雁,________。

(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⑦《山坡羊·潼关怀古》中描写潼关壮景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⑧有一位名人曾说过:“世上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由此我们可想到《马说》的一句话:“________,________。


六、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
8. (10分)(2020·路桥模拟) 诗歌鉴赏
(任务二·郑虔朋友圈)
送郑十八虔贬台州司户,伤其临老陷贼①之故,阙为面别,情见于诗
杜甫
郑公樗散②鬓成丝,酒后常称老画师。

万里伤心严谴日,百年垂死中兴③时。

苍惶已就长途往,邂逅无端出饯迟。

便与先生应永诀,九重泉路尽交期。

(注释)①安史之乱,郑虔身陷叛军。

757年,唐肃宗在处理陷贼官员时,将无罪的郑虔贬为台州司户参军。

②樗散:指无用之才。

③中兴:指唐军收复长安洛阳,故曰中兴时。

④郑虔是杜甫的前辈,两人视为至交。

(与诗篇连结,读懂“情”)
(1)郑广文一生际遇坎坷,请结合《郑虔传》和杜甫诗歌,写出其中两件事:________、________。

(2)前人评价这首诗“从肺腑流出”,“万转千回,纯是泪点,都无墨痕”,请结合诗歌内容,揣摩诗中杜甫复杂的思想感情。

七、课外阅读 (共1题;共19分)
9. (19分)(2020·港南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甲)江城子·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

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乙)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
(丙)愚公移山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

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

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1)下列对《江城子·密州出猎》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 . 词的上阕描绘打猎的壮阔场面,下阕抒发自己企望为国御敌立功的壮志豪情。

全词由虚而实,由叙事而抒怀。

B . 词人用语刚劲,挥洒自如,融叙事、言志、用典为一体,完成了艺术形象的塑造,体现出粗犷、洒脱、豪放的语言风格。

C . 词人在词中多次用典,以孙权自喻、以魏尚自许、以“天狼”借指敌人,含蓄委婉地表达自己期盼重新被朝廷重用、驰骋沙场、杀敌报国的强烈愿望。

D . 词中“卷”字极具表现力,既写出了出猎时千骑奔腾的壮阔场景,又表现了出猎者情绪高昂的豪迈气概,
为凸显“老夫”的狂放形象营造氛围。

(2)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字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 . 何陋之有虽我之死
B . 苔痕上阶绿横柯上蔽(《与朱元思书》)
C . 惧其不已也是亦不可以已乎(《鱼我所欲也》)
D . 固不可彻求之下流,固颠(《河中石兽》)
(3)解释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词语。

①一厝朔东厝________
②酒酣胸胆尚开张开张________
③且焉置土石焉________
④无案牍之劳形形________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②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5)(乙)文划线句运用了什么写法?有什么作用?
(6)请结合(丙)文内容,简要分析愚公的形象。

八、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55分)
10. (18分)(2020·呼伦贝尔模拟)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灯如红豆
①有句诗说:“灯如红豆最相思。


②夏日炎炎的夜晚,我经常会在夜深人静后,看城市迷人的灯光。

望着望着,有时会掉下眼泪来。

不止一次。

③我总会想到童年、少年时陪伴我的那盏小油灯。

④那是一盏自制的、简单的煤油灯。

一进腊月,母亲就要夜夜坐在小油灯前,赶做新衣或者浆洗旧衣。

白天辛苦一天,晚上还要干活到下半夜。

有一天,我睡醒一觉,发现母亲还在灯前纳鞋底做新鞋,腿上盖着被子,身上披着棉衣。

一手拿着鞋底,一手交替拿锥子和针线。

先用锥子扎,再用针穿线,再在膝盖上使劲地勒紧。

我看着看着,忽然看见她浑身一抖,把手里的东西一扔,然后用左手紧紧地攥住右手的食指,斜倚在了窗台上。

灯仍然在嗤嗤地发着光,没被吹灭。

知道她还会起来,我就没吱声,静静地等候着。

果然,过了五六分钟吧,她又坐了起来,拿起没做完的活儿。

我想过去搂住她看看扎伤的手,想劝她去睡觉,但我一张口,说出的却是“妈,我要尿尿。

”妈没有抬头,只是说“灯亮着呢,去吧。

”尿完尿,我回转身,站在那儿,盯着母亲,希望她看我一眼,等来的却是“冷,快去睡,感冒了过不好年”。

她仍没有抬头。

“那你怎么还不睡?”“快完了,一会儿睡。

”在母亲的心里,为了孩子过年,这些活儿不但是定了量的,而且也是限了时的。

年年如此。

⑤直到今天,在我心中,那盏小小的灯从没有熄灭。

它渺小像母亲,它柔弱像母亲,但它明亮也像母亲。

母亲
积极面对生活的态度,照亮了我们艰难生活的每一天。

⑥后来,我们家又有了另一盏油灯。

那是一盏玻璃底座、玻璃肚子,带了玻璃灯罩的油灯。

自从有了这盏灯,我们总希望父亲天天点亮这盏灯。

那样不但整个家里会明亮很多,而且我们可以蹭亮光看书写作业。

有一年的年底,父亲又点亮那盏灯,开始给清点账目,我又蹭光写起作业,写完就去睡了。

睡醒一觉,我发现父亲仍然在翻本子打算盘。

冬天天冷,他一会儿哈手,一会儿跺脚,眉头紧锁,仿佛遇到了什么大事,看着父亲着急不安的样子,我便从被窝里伸出头问:“爹,咋了?”“没咋,有两毛钱,对不上账。

”“多了还是少了?”我接着问。

“多了。

”他说。

“多了,那好呀!”我说。

他又转过头并拧小灯火,走过来坐在炕沿边摸着我的脸:“不知道给谁少算了,两毛,一个壮劳力两天才能挣到。


⑦在我心中,那盏小小的油灯也从来没有和父亲分开过。

它教给我认真、公道,善良地对人对事,遇到疑难、面对选择时推已及人。

⑧后来,我上了高中。

为了在教室关灯后能多学习一会儿,我备了一盏小油灯。

多少次,在寒冷的冬天,我的手冻得不能拿笔想放弃的时候,是这盏小小的灯给了我些许的温暖。

尤其难忘的是,有一个冬天的早晨,我带了灯去教室背书,可是只过了一会儿就油尽灯灭,正在我不知如何是好时,一个与我坐得不远的女同学将她的灯推到了我的面前,自已站起来走出了教室。

这一举动是我万万没想到的,因为在那个年代,男女同学是连话都不说的。

何况这个女同学是我们男生认为最丑,而且她也应该是意识到了的。

那一刻,我懂得了什么是真正的美。

⑨几十年来,陪伴我的大大小小、形态各异的油灯,都已难得见到了。

但它照耀我前行的路却是那样的明亮宽展,给我的启迪又是那样的深刻受用。

⑩“灯如红豆最相思”的前面还有一句,是“书似青山常乱叠”。

把灯和相思联系起来的这位诗人,忽然升华了我对灯相思的境界和品位。

(选文有刪改)
(1)文章重点写三盏“小油灯”,它们都给了“我”启迪。

结合全文,填写表格。

(2)第②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3)品味下列加下划线的词语,分析其表达效果。

①(她)把手里的东西一扔,然后用左手紧紧地攥住右手的食指……
②我想过去搂住她看看扎伤的手,想劝她去睡觉。

(4)文章以“灯如红豆”为题目,有什么妙处?
11. (17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天窗
江南月
①老屋的玻璃天窗,小巧晶莹,开设在光线不足的卧房。

对于我们小孩来说,天窗不仅为我们平添光亮,更让我们感受到许多无法言喻的美妙。

②夏夜,蝉还在院落里高大的梧桐树上鸣唱,田野里的蛙声就此起彼伏地欢快起来。

穿着母亲缝制的方领衫,枕在她的怀里,仰起小脸,有时可以看到明月高悬,透过天窗,泻下轻轻柔柔的月光。

一束束,盈盈的,如水似乳,漫过母亲的衣橱,在青砖地上画成一团银亮的光斑。

一颗两颗美丽的星星,也赶热闹似的隔着天窗向我和母亲温柔地眨眼,低低地絮语。

那一方窄窄的小小天窗,足以把稚嫩的视线放大,把美丽的想象撑起,星空的神秘和趣味便注满了我幼年幻想的心域。

③因有这一扇天窗,卧房里便舞动着游丝般的轻柔和温馨。

母亲手摇蒲扇,缓缓地扇着,凉风便一丝丝地滑过肌体,惬意极了。

她一边借着丝丝缕缕的亮光给我扇风,一边给我猜各样的谜语:“开嘛开白花,结嘛结四牛角。

”我答是母亲在池塘里采的红菱,母亲便夸我聪颖。

这还不够,母亲总是拗不过我的撒娇和对故事的喜爱。

每每此时,她会不由自主地抬头凝望天窗外一颗两颗水晶般的星子。

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的神话故事,便娓娓地在我心间摇曳出莲花般的清润和痴醉。

常常,母亲的声音融着天窗下的那片亮光,如小溪的流水潺潺地抚遍我的全身,溢进我的心坎。

④江南多雨,尤其是阴雨绵绵的梅雨季节。

因为有了这扇天窗,更让我感受到万般雨意千般诗情。

天窗外,夜色冥茫。

月亮躲起来了,星星躲起来了。

唯有点点滴滴、淅淅沥沥的细雨,如烟般笼着鳞鳞的瓦片和一扇玲珑的天窗。

童稚的心灵,透过那一方小小的天窗,遐想着偌大的夜宇舞起了巨幅绸缎,若是裁剪一匹让母亲为我做新衣裳,那有多好呀。

想着想着,雨滴水润润,湿漉漉,仿佛倏的一下钻进我的心里蔓延开来。

⑤仲夏,多雷阵雨。

屋内,昏黄的灯苗闪闪烁烁的,把灯光里缝制衣服的母亲的影子在墙上拉得好长。

雨点如一名来自天界的乐师,水乡泽国便奏起了铿锵有力的天籁,哗啦哗啦的。

听久了,听熟了,就能辨出,雨声如泉水般叮叮咚咚的,是奏响在玻璃天窗上的乐音;粗犷一点的,是敲打在瓦楞上的鼓点。

雨点轻轻重重、缓缓急急地也在我清澈的心湖上奏响,泛漾起细细的波纹。

迄今为止,我一直认为这是我所听过的最美的纯天然的交响乐呢!雨势来得急也去得快,往往一首乐曲作罢,衣服上便留下了母亲细细密密的针脚。

⑥记忆中,老屋的天窗总是与母亲的身影相伴;现在,它时常浮现于我的脑海,一些细节还那么清晰。

也许生命早期的记忆是一个人生活的根吧!
⑦“一窍仰穿,天光下射。

”走在时光的深处,生命难免也会有阴暗的死角。

那么就让我们常常提醒自己,不论何时、何地、何境,都别忘了开一扇心灵的天窗,让皎洁的月光,让灿烂的星辉,让诗意的雨声,让婉转的鸟鸣……都一一洒进心房。

(选自《都市文萃》2010年第4期,有删改)
(1)文章围绕“天窗”,写了哪些体现母爱的事情?
(2)品味文中两处画线句,按要求答题。

①赏析下面句子。

雨点轻轻重重、缓缓急急地也在我清澈的心湖上奏响,泛漾起细细的波纹。

②解释下面句子的含义。

也许生命早期的记忆是一个人生活的根吧!
(3)说说文章以“天窗”为题的作用。

(4)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 . 老屋的那一方小小的天窗伴随着母亲的身影,让“我”感受到许多无法言喻的美妙。

B . 第②节选取蝉的鸣唱、蛙声的欢快和星月的柔美,生动地描绘出一幅迷人的夏夜图。

C . 第③节“凉风便一丝丝地滑过肌体”中,“滑”字既写出风的轻柔,又表现母爱的温馨。

D . 文章情景交融,通过雨景和月景的对比描写,抒发了“我”对童年生活的眷恋和感伤。

(5)文章结尾写“生命难免也会有阴暗的死角……不论何时、何地、何境,都别忘了开一扇心灵的天窗”,下列名著中就有能表现这一哲理的事例,请简要叙述一例。

①《童年》②《名人传》
12. (20分)阅读《塔里木感怀》,完成后面的题。

塔里木感怀
凸凹
①见到塔里木河的时候,内心翻腾,思绪连绵。

作为中国最大的内陆河,原以为它应该是激流滚滚、大浪弥天的,却流得那么平静、那么舒缓、那么从容,远远望去,满目青碧,一如睡在梦中。

②塔里木油田的人对我说,塔里木河虽然壮阔,有吞吐山河的气势,却最终没有流入大海,而是消失在苍茫戈壁、漫漫大漠之中。

所以,塔里木河,在大美之下,是悲壮的底色。

③本应该伤感的,我却微笑着向她点头。

因为故乡的物事早给了我深刻的启示,大自然的道理,有别于人。

譬如故乡深山的阴处有一种植物,叫山海棠。

即便是生在僻处,无人观赏,可它依旧是一丝不苟地向上挺拔了枝叶,开出鲜艳欲滴的花朵。

幼时,我很是不解,曾对祖父说,它真是不懂人间世故,既然开在深山无人识,便大可以养养精神、偷偷懒,没必要下多余的功夫。

祖父瞪了我一眼,说,你究竟是太年轻,太看重功名,内心浮躁,不知生命真相。

在山海棠那里,它只按自己的心性而活,生为花朵,就要往好里开,尽开的本分,至于能不能被人看见、被人夸奖,它是从来都不会去想的。

至于塔里木河,东流入海,自然是她的向往和理想,但大漠之途,需要滋润,荒凉之境,需要水气,她的担当太重,她只能消耗自己。

有了她的牺牲,才有了大漠绿洲、珍禽异兽和丰沛的油气储藏。

塔里木河尽了她作为河流的本分,实现了自身声名与功利之外的价值,所以她心安,所以她内敛,所以她悲壮而不悲伤。

④告别了塔里木河,进入沙漠腹地。

沙漠公路的两旁,是不断现身的胡杨。

初冬时节,胡杨斑斓,闪闪烁烁如火。

塔里木人说,如果没有胡杨的防风固沙,沙漠公路这条人类的通途就会湮没中断,广袤沙漠就会真的成了死亡之海。

胡杨的品格是在焦渴之地,千年不死,死了,千年不倒,倒了,千年不朽,即便是死了,也会最终变成石油。

胡杨顽强地矗立于沙漠戈壁,以履行自己与生俱来的使命——抗风沙,保绿洲。

我不禁想到了“笔锋常带感情”的
梁启超。

人们常诟病他一生善变,读了解玺璋先生的《梁启超传》,始知道,他之变,是与时俱进、顺应潮流,在复杂情势下,更好地进行民族启蒙的政治智谋。

变的皮相之下,恒定不变的,是爱国、爱民的旷世情怀。

由胡杨到梁启超,我不由得联想到,自然的伟大与人的伟大,其实是相通的,只要襟抱萦怀,外在的曲直与隐现,是不重要的。

⑤沙漠公路两畔,除了胡杨耀眼之外,还有一种诱人驻足的风景——夫妻井。

沙漠里的绿植,需要滋润,自然要有井。

戈壁阔远,交通艰难,杳无人烟,井近乎与人际绝缘。

然而也需要打理,就建造了几间小屋,住进了一对夫妻。

女的矮胖,男的精瘦,见人群来到,他们只是乜乜地笑,久也不收敛,疑似凝固在脸上。

一只小狗在人群中逡巡,任你逗弄与抚摸,因为久不见人,就不怕人。

问夫妻的生活起居,他们笑而不答,只是一径地介绍抽水、输水、喷灌、滴灌的过程。

看到人们对他们的工作生出兴趣,青灰的脸上悄然洇出薄薄的一层红晕,竟至指着不远处的那片胡杨林兴奋地说,这胡杨林和方圆百里的沙漠植物,都跟这口井有关。

我感到,他们其实是想说,这一切都与他们的寂寞坚守有关,但长久沉默的状态,使他们羞于说出自己的贡献。

我不禁怦然心动,觉得胡杨林在阳光下的无声烂漫,正是他们爱情的颜色。

⑥驱车数百里,我们到了塔中油田作业区。

偌大个油田却只有7个人,这7个人,都是80后的年轻人,都是重点石油院校毕业的高材生。

他们都有机会留在北京总部、或科研单位、或几大油田的管理机关,但他们都自愿地来到采油一线。

问他们缘由,他们都很朴实地回答道,本来学的就是石油,远离油井就荒废了。

——成就一番事业的追求与襟怀,向上的信念,使他们自觉地远离虚荣与享受。

我说,你们想过没有,人间往往是鞭打快驴,能者多劳,你们越是有作为,油田越是离不开你们,你们很可能一辈子都会生活在这片寂寞的土地,永远与市井、时尚、现代生活绝缘,你们会不会后悔?他们说,只有荒凉的沙漠,没有荒凉的人生,这是塔里木石油人的信念,你看见塔里木河了没有,她一辈子也没有流出戈壁大漠,但总是温情浇灌,没有一丝忧戚之色,她告诉了我们,什么叫品格,什么叫无悔。

⑦都说天地境界、天人合一,在塔里木,我读到了令人信服的注脚。

(1)结合全文,用简洁的话语说说作者在塔里木读到了哪些令人信服的注脚?
(2)文章的题目是“塔里木抒怀”,可是作者为什么在第三段文字中写到了家乡的山海棠?
(3)结合上下文,说说第③段“所以她心安,所以她内敛,所以她悲壮而不悲伤”一句的含义。

(4)作者第④段中提到梁启超先生有何用意?
九、作文 (共2题;共10分)
13. (5分) (2019八上·余杭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同一段路,这一回我觉得很短,另一回又觉得很长;同一件事,有时我觉得有趣,有时则感到乏味;某个时候我什么都能做,换另一个时候又什么都不想……
这段话引发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自选一个角度,写一篇600至800字的文章。

可以叙写自己的经历和见闻;可以发挥想象,创作故事;也可以对这个话题发表见解。

要求:(1)题目自拟,文体自选(除诗歌外);(2)不得抄袭、套作;(3)不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班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