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全球变暖谈起
全球变暖演讲稿三分钟(3篇)

第1篇大家好!今天,我站在这里,要和大家探讨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全球变暖。
全球变暖,这是一个关系到我们地球家园生存和发展的大问题,也是一个需要我们共同关注和努力解决的问题。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全球变暖。
全球变暖是指地球表面温度逐渐升高的现象。
这一现象主要是由人类活动产生的温室气体,如二氧化碳、甲烷等,在大气中的积累所导致的。
这些温室气体就像一层厚厚的玻璃,使得地球表面的热量难以散发出去,从而导致地球温度逐渐升高。
全球变暖带来的影响是深远的。
首先,全球变暖导致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
据科学家预测,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到本世纪末,全球海平面将上升1米以上,这将导致沿海地区和岛屿国家面临巨大的生存压力。
其次,全球变暖导致极端天气事件增多,如暴雨、洪水、干旱、高温等。
这些极端天气事件不仅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威胁,也给经济发展带来巨大损失。
此外,全球变暖还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生态系统失衡,进而影响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我们究竟该如何应对全球变暖呢?首先,我们要提高认识,树立环保意识。
全球变暖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需要全人类的共同努力。
我们要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培养绿色生活方式,减少碳排放。
例如,我们可以选择公共交通出行,减少私家车使用;我们可以节约用水、用电,减少能源消耗;我们可以选择环保产品,减少一次性用品的使用。
其次,我们要加强科技创新,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在能源领域,我们要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水能等,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
在工业领域,我们要推广节能减排技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在农业领域,我们要推广绿色农业,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
第三,我们要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全球变暖。
全球变暖是一个全球性问题,需要各国携手合作,共同应对。
我们要积极参与国际气候谈判,推动国际社会达成共识,共同制定应对全球变暖的公约和行动计划。
最后,我们要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全民环保意识。
我们要通过多种渠道,如电视、网络、报纸等,向公众普及环保知识,提高全民环保意识。
全球变暖的事例和数据

全球气候变暖是一种“自然现象〃。
由于人们焚烧化石矿物以生成能量或砍伐森林并将其焚烧时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多种温室气体,由于这些温室气体对来自太阳辐射的可见光具有高度的透过性,而对地球反射出来的长波辐射具有高度的吸收性,能强烈吸收地面辐射中的红外线,也就是常说的〃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
1、太平洋岛国图瓦卢举国搬迁,因为全球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他们的国家有被淹没的危险;2、马尔代夫平均海拔只有一米,面临着被淹没的危险;3、厄尔尼诺现象与拉尼娜现象都与全球变暖有关;4、太平洋海域许多珊瑚的死亡,也是由于全球变暖造成的;5、北极冰川融化,格陵兰的冰川与过去50年相比,面积大大缩小,且每年缩小的速度都在加快。
什么是全球变暖?为什么全世界都在说要防止全球变暖?全球变暖有什么影响?现在夏天是越来越热,冬天也很少下雪了,偶尔有那么一次下雪,也就一天就融化了,这些都来源于全球变暖的温室效应,二氧化碳和甲烷等温室气体在地球大气中积累,使太阳的热量散发不出去而造成。
全球变暖的问题已经受到了许多人的重视,人们甚至开始担心全球变暖可能会导致南极的冰川融化,甚至会给全球的气候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全球变暖真的有这么可怕吗?今天就来和大家分享一下关于全球变暖的十大危害的文章,全球变暖危害是什么了,一起来看看吧。
目前,人类活动使大气中温室气体含量增加,由于燃烧石化燃料及水蒸气、二氧化碳、甲烷等产生排放的气体,经红外线辐射吸收留住能量,导致全球表面温度升高,加剧温室效应,造成全球暖化。
为了解决此问题,联合国制定了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量,防止地球的温度上升,影响生态和环境。
一、海平面上升地球上出现高温天气,并不意味着迈阿密的生活方式将向非洲看齐,但却的确导致了海平面的上升。
高温天气怎么会导致海平面上涨呢?原来气温过高会造成冰山消融。
海冰和极地冰盖不断融化,使海洋里的水量增多,就造成了海平面升高。
如果沙滩被海水淹没,人们会失去很多乐趣。
第四章笔记

第四章 物质形态及其变化4.1 从全球变暖谈起1.。
2. 温度计(1)作用:测量物体的温度。
(2 (3)三种常用温度计:实验室温度计、体温计、寒暑表.(4越小测量也就越准确。
3. 摄氏温标是瑞典科学家首先制定的温度计的分度方法,单位:温度计上标有字母C 表示采用的是摄氏温标摄氏温标划分方法:在10℃,在1100℃。
0℃和100℃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为1℃。
温度的读法:10℃读作10摄氏度,不能读作摄氏10度;-5℃读作零下5摄氏度或负5摄氏度。
4. 热传递:(1)定义:热量从温度高的物体传向温度低的物体或从物体高温部分传向低温部分的现象叫热传递。
(2 (3)热传递的方向:高温→低温;(4)热传递的三种方式:传导、对流、辐射。
5.温度计的使用方法(1)“会选”:估测被测物体的温度,选择量程和分度值都合适的温度计. (2)“会放”:(3)“会读”:视线要与温(4)“会记”:所记录的数据应为(5)“整理仪器”:从被测物体中取出温度计,放在稳妥的地方,整理好仪器。
6. 如右图两只温度计,其示数分别为甲℃、 乙 ℃。
7. 体温计在实际使用方法上与其他温度计的区别:用的是水银、煤油和酒精。
体温计的量程是35℃~42℃,符合人体温度的变化范围,而一般温度计的量程范围比较大。
0.1℃,比一般温度计的分度值(1℃)要小,这是因为体温计的玻璃管内径更细。
体温计玻璃泡上部有一段玻璃管弯曲且特别细的缩口,而一般温度计没有;体温计的截面是三棱型,眼睛对着弧形那条楞观察液柱时可看到液柱放大的虚像,而一般温度计的截面是圆形的;不能用力甩;体温计可离开人体读数,而一般温度计不能开开被测物体读数。
8.9. 用体温计测得甲的体温为37.5℃,若没有甩过,又用它依次去量乙和丙的体温,已知它们的实际体温为36.9℃和38.6℃,那么两次测温后下列数据正确的是 、 。
10.常考温度值:①人体的正常体温是②人体感觉舒适的环境温度为④1个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为⑤冰箱保鲜室的温度约为⑥1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⑦沐浴时热水的温度约为11.一摄氏度的大小相同。
物态变化 知识点

4.1从全球变暖谈起1、温度: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2、只凭感觉判断温度不可靠,要准确测量物体的温度,必须使用测量仪器:温度计。
3、摄氏温标规定:①把1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②把1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③把0℃和100℃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为摄氏温度的一个单位,叫做1摄氏度4、温度计:原理:液体的热胀冷缩(温度计里常用的液体有汞、酒精、或煤油等)①温度计基本构造:玻璃外壳、玻璃泡、玻璃毛细管、刻度、温标单位符号。
-4 ℃读作:负4摄氏度(或零下4摄氏度)38.2℃:读作38.2摄氏度②量程:如-20 ~110℃分度值:1℃③如果所测的温度过高,超出了温度计所能测量的最高温度,温度计里的液体可能将温度计胀破;如果所测的温度过低,低于了温度计所能测量的最低温度,将测不出温度。
所以使用前应先估测被测物体的温度,选择量程合适的温度计④正确使用温度计的方法:用前:估测被测液体的温度,选择合适量程的温度计。
用时:1、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
2、玻璃泡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3、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4、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液面相平。
(仰视会导致读数比实际值偏小,俯视会导致读数比实际值偏大)用后:把温度计从液体里拿出来,收好。
3、体温计:(测量人体体温)量程:35—42 ℃;分度值:0.1 ℃(体温计离开人体,水银遇冷收缩,直管内水银来不及退回玻璃泡就在缩口处断开,故仍然指示原来的温度,故使用体温计前要用力向下甩几下。
)(体温计的截面是三棱形,眼睛对着其中一条棱观察液柱时,可看到液柱放大的虚像)4、实验室温度计与体温计不同之处:➢量程不同、分度值不同➢用途不同➢体温计内有缩口,实验室温度计没有缩口➢使用体温计前要向下甩几下,实验室温度计不能甩➢读数时体温计可以离开人体,实验室温度计要留在液体中读数5、有一支温度计,刻度均匀但读数不准,它在冰水混合物中的示数为4℃,在沸水中的示数为94℃。
《从地球变暖谈起》物质形态及其变化PPT

物理
◆ 课堂基础训练 ◆
一、填空题
1.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1)使用前,观察温度计的零刻度线、 测量范围 和 分度值 。
(2)使用中: 测量范围
①选:选择适当的温度计。
注意:测温时, 被测温度
物理
4.我国北方的冬天,河面会结上厚厚的一层冰,冰的温度有时低
达-40 ℃,假如在-40 ℃的冰下有流动的河水,气压为1个标准大
气压,那么水与冰交界处的温度是( B )
A.4 ℃
B.0 ℃
C.-40 ℃
D.略高于-40 ℃
物理
5.去年冬季某地气温最低达-5 ℃,正确的读法是( A ) A.负5摄氏度 B.负摄氏5度 C.摄氏负5度 D.零下5度
物理
7.用温度计测量烧杯中液体的温度时,如图所示的方法中正确 的是 ( B )
物理 8.如图所示,甲乙体温计内径相同,乙玻璃泡大于甲玻璃泡,下列说法不 正确的是( C ) A.温度计玻璃泡要完全浸入被测液体中, 读数时温度计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 B.两体温计的读数都是36.5 ℃ C.甲体温计精确度高 D.体温计与普通温度计相比,体温计的玻璃泡大,内径细,所以精确度高
物理
通过以上探究,小宇分析后得出:温度计的灵敏程度同 玻璃泡 容积的大小和 管内径 的粗细有关,体温计的分 度值小,即灵敏度高,是由于和其他温度计相比,它的 管内径 更 细,玻璃泡的容积更 大 (选填“大”或“小”)。
物理 2.如图,小双、小菱在肖老师的指导下学习了温度计的测温原理和使用 方法,小双找出了实验室温度计A,深色部分为煤油。小菱找出了伽利略 温度计B,深色部分为水。肖老师拿出了自制温度计C,水平管中深色部 分为一小滴水银,下方球形容器称为烧瓶。
4.物态变化

4.1 从全球变暖谈起一、基本概念1、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的物理量叫——。
2、取一支常用的液体温度计,认真观察如图,你会发现什么?①液体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来测量温度的。
②温度计上标的符号℃表示——。
③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温度计是将的温度规定为0℃;将温度规定为100℃。
④这支温度计的量程是℃~℃;它的分度值是。
3、在使用温度计测量物体温度时,物体温度不能超过温度计的,测量液体温度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在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的和;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后再读数,读数时玻璃泡要被测液体中,视线要与温度计内液面。
4、确使用温度计?到物理实验室取一支合适的温度计,然后进行测量物体的温度,并对下面问题进行归纳。
①在使用温度计测物体温度时,被测物体温度不能超过温度计的量程;这是因为:。
②测量液体温度时,温度计下端不能与杯底、杯壁接触;这是因为:。
③测量物体温度,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内液面相平;这是因为:。
④读取温度值时,不能将温度计从被测物体中拿出来读数;这是因为:。
⑤掌握了温度计的正确使用后,用温度计来测一杯水的温度;并将结果记录下来:你估计水的温度为:℃,采用温度计的量程是:℃~℃,分度值为:℃,测量结果是:℃。
二、练习1、某同学测量一杯水的温度,选一支量程适当的温度计,他将温度计插入热水中后立即拿出来观察温度计的示数,指出该同学操作的两项错误之处。
(1)、(2)、2、用一支水银温度计测量放在25℃房间里的一盆热水的温度时,当温度中的水银柱上升经过“28℃”这一刻时,温度计的读数表示的是()A、房间里的温度B、热水的温度C、温度计中水银的温度D、无法判断3、关于温度计的使用,下列方法错误的是()A、温度计不能用来测量超过它的量程的温度B、使用温度计读数时,视线与液柱表面相平C、为了读数准确,最好把温度计从液体中拿出来仔细观察D、测量液体温度时,玻璃泡要完全浸在液体中4、寒暑表、体温计和实验室温度计在使用中,下列做法错误的是()A、用实验室温度计可测沸水温度B、体温计在每次使用之前要用力往下甩C、用体温计测热锅内油的温度D、将寒暑表放在冰箱内测量温度5、两支温度计玻璃管的内径不同,玻璃泡内装等量的同种液体,将它们插入同一杯热水中,一段时间后,温度计示数及液柱上升高度是()A 、示数相同,上升高度相同B 、内径细的示数大,上升高度也大C 、内径粗的示数大,但上升高度小D 、示数相同,但内径细的上升高度大6、使用温度计测一杯热水的温度,观察发现温度计的读数是变化的,不断地读数,得到的数据为:27℃、29℃、34℃、38℃、40℃、41℃、42℃、43℃、42℃、41℃,则热水的温度为 ( )A 、27℃B 、43℃C 、41℃D 、37.7℃7、0℃的水与0℃的冰相比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0℃的冰温度低B 、0℃的水温低C 、二者的温度相同D 、二者无法比较三、中考试题1(1)温度计是实验室常用的工具,它是根据液体的 原理制成的。
沪科粤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从地球变暖谈起》教案及教学反思

沪科粤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从地球变暖谈起》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案1. 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理解温室效应的原理并掌握温室效应的概念。
•了解地球温度升高的原因和影响。
•分析人类活动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和措施。
2. 教学准备•黑板、粉笔、教案、PPT等教学工具。
3. 教学内容(1)导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建立对气候变化话题的兴趣,例如:•这几年的天气变化很大,你们有什么感受?•为什么有些地区经常发生洪涝灾害,有些地区则常年旱涝不均?(2)提出问题提问学生,通过参与讨论,理解什么是温室效应,例如:•为什么在温室里的植物能够生长得更好?•温室效应与地球温度升高有什么关系?(3)讲解讲解温室效应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例如:•温室效应是指大气中的温室气体阻止地球温度向外散发,导致温度升高。
•入射的太阳辐射大部分经过大气散射、反射和吸收,只剩下一小部分达到地面,被地面物体吸收后发出长波辐射。
•温室气体能够吸收并再次辐射出射向地球的长波辐射,从而使地球表面的温度升高。
(4)案例引入通过讲述具体的案例来解释气候变化的原因和影响,例如:•地球表面温度升高将会导致海平面上升、极地冰川融化和洪涝灾害等。
•燃烧化石燃料和森林砍伐等人类活动将会加速气候变化的进程。
(5)小结通过小结,检验学生是否掌握本节课的知识点,例如:•什么是温室效应?为什么温室效应会导致地球表面温度升高?•什么是气候变化?气候变化的原因是什么?4. 教学过程•导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建立对气候变化话题的兴趣;•提出问题:提问学生,通过参与讨论,理解什么是温室效应;•讲解:讲解温室效应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案例引入:通过讲述具体的案例来解释气候变化的原因和影响;•小结:通过小结,检验学生是否掌握本节课的知识点。
二、教学反思本节课我认为做得比较成功的地方是:•通过提问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讨论,从而增强了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通过讲述案例来解释气候变化的原因和影响,使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气候变化的形成原因和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物质的形态及其变化

二.温度计
通过上面的实验,我们知道凭 感觉来判断物体的冷热有时是 靠不住的,要准确判断和测量 物体的温度,必须选择科学的 测量工具——温度计。
1.温度计的原理
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受热膨胀,液面上升。 遇冷收缩,液面下降。
讲授新课
四.体温计
量程 35℃ ~42℃
分度值 0.1℃
特点
⑴测温范围小 35℃~42℃
⑵精确度高 每小格为0.1℃
⑶使用前应握紧体温计玻管段用力下甩。
讲授新课
测体温时
读体温时
水银膨胀 能 通过 缩口升 到直管内。
缩口
体温计离开人 体,水银遇冷收缩, 直管内水银来不及 退回玻璃泡就在缩 口处 断开 ,故仍然 指示原来的温度。
! 使用体温计前要往下用力甩几下。
随堂训练
8.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_热__胀__冷__缩___的规律 制成的。
9.如图3所示,体温计的示数为_3_6_._9_℃。
图3
第四章 物质的形态 及其变化
4.1 从全球变暖谈起
本节课标要求
• 1、知道温度的含义以及各类温标的规定。 • 2、理解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会用常见温度计测量温度。 • 3、说出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 • 4、正确使用温度计。
导入新课
长期干旱,土地干裂
冰川融化,海平面上 升
树木干枯,发生森林火灾
6.会记:记录正确结果(数值+单位)
7.会理:实验完毕,整理实验器材
随堂训练
6.如图4所示,有A、B、C、D四种测量水温的 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 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