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动脉部分栓塞术在肝癌并脾功能亢进中的应用
部分性脾动脉栓塞术治疗肝硬化继发脾功能亢进

En s l J Me d, 2 0 0 3, 3 4 8: 8 0 8
( 2 0 1 3— 0 7— 0 2 收稿 ) ( 岳静玲
编辑 )
部 分 性脾 动 脉 栓 塞术 治疗 肝 硬 化 继发 脾 功 能 亢进
王 琨 裴 敏 朱 杰 蔡维波 李 松
江苏泗洪 2 2 3 9 0 0 庆 大 霉 素 2 4万 u 混 合后 行 部 分 性 脾 动脉 栓 塞治 疗 , 术 前 及术 后 检 查 外 周 血 细胞 、 血 小 板计 数 。超 声 及 增 强 C T检 测脾 脏
术后 3天复查外周血象, 白细胞、 血小板 均较 术前明显升高(P <0 . 0 5) , 术后 1月、 6月脾 脏大小较 采用 P S E治疗肝硬化继发脾功 能亢进可 以明显提 高外周血 白细胞 、 血 小板数量 , 缩小脾 脏, 减轻 门静
脾动脉栓塞治疗肝硬化脾功能亢进疗效观察(附62例分析)

1 资 料 与 方 法
1 1 一般资料 : . 收集 我院收治 的 6 2例行脾 动脉栓塞 治疗 的
肝硬化脾 功能亢进患 者为研究对 象 , 4 , 1 男 3例 女 9例 , 龄 年 2 6 7— 5岁 , 平均 ( 17± . ) , 5 . 2 6 岁 病程 5个月 一 8年 , 患者均有 不 同程度 的消瘦 、 乏力 、 倦怠 等症状 。病 因 : 乙型肝炎 肝硬 化 3 例 , 精 性肝 硬 化 2 1 酒 6例 , 血吸 虫肝 纤 维化 3例 。肝 功 能 C i Pg h d— uh分级 : l A级 1 , 3 9例 B级 5例 , 8例。B超检查 C级 提示脾脏肿 大; 内镜 检查 提示有 不同程度 的食管 胃底静脉 曲 张, 有过 出血史 3 4例 , 腹水史 2 1例 , 血常规 : C与 P T均减 WB L 22 脾栓塞术后脾脏厚度 、 . 脾静脉 内径 、 门静脉 内径变化 : 治
・
59 ・ 46
吉林 医学 2 1 02年 9月 第 3 3卷 第 2 5期
护人 员一定要进行 细致而周 密的计划 , 实施手术前 详细 了解 患者的病 史 , 并尽可能找到患者发生疾病 的主要原因 , 做好针
对性的治疗。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外健康文摘 ,0 07 2 :4 2 1 ,( )9 . [] 李 2 勇, 张 剑, 岑石强 .骨不连术后股仍不愈合 2 6例
3 讨 论
1 2 治疗方法 : . 患者手术前均给予抗感染治疗。采用 日本 岛
津 V 5. D 0B型 100mA X线血管 造影 机 , 用 Sl gr 0 采 e e 技术  ̄n 穿刺右侧股 动脉 , 行脾动脉的超选 择性插管 , 了解 脾脏大小及
部分性脾动脉栓塞术治疗脾功能亢进 ( 附18例病例)

部分性脾动脉栓塞术治疗脾功能亢进(附18例病例)发表时间:2010-10-25T16:22:50.420Z 来源:《中国医药卫生》第9期供稿作者:谷家林周利芹李桂芳孙秀华[导读] 治疗方法,术前常规检查:血、尿、生化全套,了解肝、肾功能及出凝血时间。
谷家林周利芹李桂芳孙秀华当阳市人民医院(湖北当阳444100 )【摘要】目的〖HTSS〗探讨部分性脾动脉栓塞术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所致的脾功能亢进、脾肿大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肝硬化、门脉高压伴脾功能亢进18例,采用selinger技术行脾动脉造影注入明胶海绵颗粒,栓塞部分脾组织,分别于术后7天、一月后复查外周血象及CT检查,并随访半年、一年观察疗效。
结果术后7天白细胞、血小板均上升,门脉高压有缓解,疗效可持续一年以上。
结论部分脾动脉栓塞术对于肝硬化、门脉高压所引起的脾肿大、功能亢进是一种效果显著、创伤小的治疗方法。
【关键词】脾功能亢进栓塞治疗[中图分类号]R65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810-5734(2010)9-0051-01 脾功能亢进是指脾肿大伴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一种或多种减少。
骨髓呈增生状态,脾切除后可恢复的一种综合症,现把我科2005年1月至2010年5月收治的肝硬化、门脉高压伴脾功能亢进行PSE治疗的18例病人的疗效、不良反应及术后并发症作一回顾。
1 材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2005年1月至2010年5月我科行PSE治疗18例,其中男12例,女6例,18例患者均有肝炎、肝硬化病史,临床表现外周血象降低,以白细胞、血小板为主,伴有不同程度的肝功能损害。
1.2 治疗方法,术前常规检查:血、尿、生化全套,了解肝、肾功能及出凝血时间。
患者取仰卧位,采用selinger穿刺技术,置入5Fyashrio导管选择进入脾动脉,经造影确定导管头位置后注入明胶海绵(数量根据具体情况,一般15条左右至脾动脉血流明显减慢,小分支闭塞约60-70%),术毕拔管止血15分钟,加压包扎,术后右下肢制动24小时,常规抗感染及对症治疗,术后7天、一月复查血象、有关生化指标。
脾动脉栓塞术治疗肝硬化伴脾功能亢进8例

参 考 文 献
直肠狭 窄 、 便 障碍等后 遗 症 。 排
2 讨
论
直 肠 脱 垂 . 神 经 系 统 发 育 不 良 及 局 部 解 剖 结 与 构 缺 陷 , 底 功 能 不 全 关 系 密 切 盆 由 于 病 变 区 域 解 剖 结 构 复 杂 . 涉 组 织 甚 多 , 治 疗 颇 为 棘 手 经 牵 故
维普资讯
^ 民军医 20 车第 4 卷第 2 ( 02 F 5 期 总第 ! 塑
・
? ・ 9
3个月 . 以巩 固疗 效 ; 后 酌 予 抗 生 素 预 防感 染 , 术 注
意 维持 水电解 质平 衡 。
的治疗效 果 我们 采 用 序 贯 疗 法 . 用 硬 化 剂 注射 先
膜 柱状 结扎 , 除 多余粘膜 . 切 最后 折 叠缝 扎外 括约 肌 皮下 部 . 松 弛肛 门缩 窄 通 过 述 治疗 固定 直肠 , 使
防 止 再 脱 垂 。 本 疗 法 对 I、 度 直 肠 脱 垂 效 果 较 好 , Ⅱ Ⅲ度 直 肠 脱 垂 可 酌 情 选 用 。并 发 小 肠 疝 者 禁 用 此 疗
14 2 栓 塞术詹肝 、 .. 肾功 能变化 术 后 5 血清 总 周 胆 红素升 高 , 升高 幅度 为 8 O, ]L. ~1 u / 经治 疗 1 mo ~ 3周恢 复 丙 氨 酸转 氨 酶 、 血 酶 原 时 间 和 清 蛋 白 凝 与球 蛋 白比值 等 无 明显 变 化 , 栓塞 前 、 血 尿 素 氮 、 后
黄疸 、 腹水 : 腹 水 后 出 现 腹腔 感 染 , 1例 因未 及 时就
治而诱 发肝 肾综合 征 、 严重感 染 、 昏迷 而死亡 :3 肝 () 腹痛 木后轻微 腹 痛 2例 , 中度 4侧 , 剧痛 2侧 , 并持 续 7 0d 平均 2 , ~4 , 5d 经用 吲 哚美辛 栓剂 , ~3次 1
部分脾栓塞术治疗肝硬化脾功能亢进3例临床观察

肺 发 病 有着 散 发 、 匿及 发 病 年 龄 轻 的 特点 , 之 隐 加
基层 医务人 员 对于 该病 又 缺乏 认识 , 而患 者来 诊 时
在于 “ 足征 ” 气肿 带 。 而周 围型肺 癌 周 伪 及
1 达到 相对稳 定 。 月
[ 稿 日期 ] 0 7 0 — 9 收 2 0 — 3 2
如表1 示。 所 术后 3 d
力、 改善外周血象 的作用 , 又可 以保 留脾脏 的正常 生理功能 , 具有对患者创伤小 , 操作方便的优点 , 是 治疗肝硬化并脾功能亢进切实可行 ( 下转第22 8 页)
制成l m l m m xm 大小左右 ,先经导管注入抗菌素 , 随 后 注入 明胶 海 绵 颗 粒 。将 导 管 返 回脾 动 脉 近端 造
影, 观察 栓塞 程 度 。如 栓塞 不 够 , 重复 上 述步 骤 , 可 追 加 栓 塞 。 本 组 病 例 栓 塞 面 积 分 别 为 6 % 、0 、 5 7% 7 %。术后 常规 应用抗 菌 素 , 0 定期 复查血 常 规 、 功 肝 能 、 超 、T 。 彩 C等
李 雯, 邵思辉
( 大理学院德宏教学医院, 云南潞西 6 80 ) 7 40
[ 要 ]目的 : 摘 部分性 脾栓 塞术 治疗脾 功 能亢进 的 临床 疗效 观察 。方法 : 用Sljgr 术经股动脉 插 管至脾 采 ed e技 n
动脉主干 , 用明胶海绵颗粒进行部分脾栓 塞。结果 : 患者行脾栓塞术后随访1 个月, 脾功能亢进均有不同程度
部分脾组织缺血梗死 , 减少了血细胞在脾脏 的滞留 与破坏 , 可明显纠正脾功能亢进 , 改善患者外周 血 象, 同时脾脏血流减少 , 使脾静脉 回流减少 , 从而减 轻 了 门脉 高 压 , 故部 分 脾栓 塞 术 既达 到 降低 门脉压
部分脾动脉栓塞治疗肝硬化脾功能亢进的疗效观察

时,又是免疫 应答 的重 要基地” J 。有资 料显示 ,全 脾切 除后
系、两系减少或三系均有减少 ,骨髓呈增生状态 ,脾 切除或
部 分栓塞后可恢复的一组综合征 。我们行部分脾 动脉 栓塞治疗 肝硬化脾功能亢进 ,经 随访 1 ~3年 ,取得 满意疗效 ,现报 告
2 . I 门脉及脾脏变化
门脉宽度术 后 2— 6周有缩 小 ,6~1 2
C级 不 是 绝 对禁 忌 证 。
个 月 后 继 续 缩 小 。脾 脏 大 小 在 2个 月后 开 始 萎 缩 变 小 。
虽然脾栓塞术可能出现脾脓肿 ,脾 、门静脉血栓 ,左侧胸 腔积液等严重并发症 ,但 只要病例选择适当 ,术中严格无菌操
如下。
患者的免疫功能下降 ,导致爆发性感染 的机会显著增加 ,特别 是在儿童 ,全脾切除者 比未切脾者感 染率高 5 8 倍 ,病 死率高
2 o o 。 .
1 资 料 与 方 法
1 . 1 一般 资料
选取我 院 2 0 0 4年 6月—2 o o 7年 l 2月采 用部
肝硬化 门脉高压易并发脾大和脾 亢 ,部分性脾栓塞是通过
3 讨论 ’
选治疗方法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参考文献
1 吴敏毓 . 医学免 疫学 [ M].北京 :中国科学 技术出版社 ,2 0 0 1 :
4 9—5 O.
2 单鸿,罗鹏飞 ,李颜豪 . 临床介入诊疗 学 [ M]. 广州 :广东科技
C h i l d C级 宜 栓 塞 4 0 %~ 5 0 % 。采 取 分 次 栓 塞 。
脉高压为主。3 O例并 发食 管静脉 曲张,l 5例 有 出血 史 。临床
30例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超选择性肿瘤动脉栓塞联合部分性脾动脉栓塞治疗报道

3 00
重 庆 医学 2 0 0 8年 2月第 3 7卷 第 3期
・
临床 研 究 ・
3 例 肝 癌合 并脾 功 能亢 进超 选 择 性肿 瘤 动脉栓 塞 0 联 合 部分 性脾 动 脉栓 塞治 疗 报道
王 果 兵 熊 光 明 , , 罗小 平
明显 提 高 患 者 的 生 活 质 量 。 关键词 : 癌 ; 肝 肝硬 化 ; 门静 脉 高 压 ; 亢 ; 塞 脾 栓
பைடு நூலகம்
中图 分 类 号 : 7 5 7 R 3 . 8 R 3 , ; 7 0 5
文献 标 识 码 : A
文章 编 号 :6 184 (0 8 0 —3 00 1 7—3 8 2 0 ) 30 0—3
Ab ta tObe t e Tor to p cieye au t fetv n s n aeyo l aeetv r n c t ee re il h mo mb l a src : jci v er s etv l v laeefcie esa d s ft fut s lcieta s ah tratra e e oi — r c z
术 后 2h WB 0例 明显 升 高( 1 基 本 正 常 ) 血 小板 略微 升 高 5例 、 明显 改 变 2 4 , C3 2例 , 无 5例 。术 后 7 , 细 胞 基 本 正 常 2 d白 8例 、 略低 于 正 常 2例 , 小板 明显 升 高 3 血 O例 (5例 基 本 正 常 ) 2 。1个 月 左 右 C 复 查 , 癌 平 均 直 径 5 5m, 瘤 内碘 油 完 全 充填 2 T 肝 .c 肿 3例 、 充
M e h ds Thrt CC te sw ih lv rcr ho i po t lhyp ren in a pe s e sm r r a e t A CE nd PSE , l to iy H pa int t i e ir ss, r a e t so nd hy r pln i we e t e t d wih T a Ge— fa s o o m p nge wa e s t m b i t ra o sus d a hee olcma e ilf rPSE, hea e fe t r a o mbo ia i s a r nd 7 i lz ton wa r ou 0 n PSE. fe pe ato t o A t ro r in,hebl od
肝脾动脉双栓塞治疗肝癌并脾功能亢进的护理

肝动脉栓 塞而造成 的肝细胞坏死c 、 术后密切 监测生命体 每
小 时 1 , 稳后改 4h1次 , 次 并详细记录 协助病人床 排 球, j 必要时给予 留罱 导尿 本 组有 1铡病人 发生尿潴 留 . 予留置 导
尿 2 后 拔 除 , 余病 人 均 能 臼行 排 埭 。 4h 其
1 临 床 资 料
3 3 主要 并 发症 的护 理 .
3 3 1 发热 ..
本组病 例均有不 同程度发热 , 于双栓塞术后 当 E t
或次 E发生 , l 体温波动在 3 . ~3 . , 弛张热型 ,0d 7 8℃ 9 5℃ 呈 1 ~
1 复 正 常 。发 热 的 原 因 主 要 是 双 栓 塞 后 肝 内 病 灶 和 脾脏 缺 4d恢
2 3 心, 但又有强
烈 的求 治欲望。护士应 多 病 人 及家属 沟通 , 得病人 及家属 取 配合 , 建立共同参与型护患关系。从病 人确定介入治疗开始 , 责 任护士负责病人的术 时教 育, 进行详 细具体 的术前指导 。向病 人详细 介绍手术 全过 程 , 术中 、 术后 需如何配合 及注意事项 , 可
em bOI atOn l Z I
虑 , 其接 受手术剐处于最佳 心理状 态| 使 J 一
3 术 后 护 理
物 金 阴
3 1 一般护理 .
病 人返 回病 房后 , 协助取平 卧位 . 卧床休 息 2 4
Y n il( e t lH si lo u h u C t hj n a gJn i C nr opt fH zo i Z ei g a a y a
c m p ia ed w i h p s en a r t d o l t c t h y er pl i tea e 使病人 了解介入手术 的辏本知识 , 强对 ,术 的信心 , 增 并根据 病 w i ierarer n p e t y d bl 人 的个性 、 业 、 化修养等不 ㈦ , t l h v t y a d s l en arer ou e 职 文 钳对性 地解除病人 的思想 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脾动脉部分栓塞术在肝癌并脾功能亢进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
2013-02-27T09:51:11.593Z 来源:《医药前沿》2012年第36期供稿 作者: 刘洪军 周召海 张元春
[导读] 目的 研究部分脾动脉栓塞术(PSE)在肝癌伴脾功能亢进中的疗效及应用价值。
刘洪军
周召海 张元春 (平度市人民医院介入科 山东平度 266700)
【摘要】目的
研究部分脾动脉栓塞术(PSE)在肝癌伴脾功能亢进中的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 在DSA对68例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患者采取
肝动脉化疗栓塞和部分性脾脏栓塞术,栓塞前及栓塞后
1、7、30天测定血细胞数量。结果 68例患者均成功行肝动脉化疗栓塞及部分脾动
脉栓塞术,脾栓塞面积控制在
40%~50%,栓塞后有50例出现发热,持续约3~30d,经对症处理后好转,18例出现腹痛,其中8例需要强
效止痛药,未出现脾脓肿及胸腔积液等严重并发症。术后
WBC和PLT显著升高(P<0.05),并长期维持在较高水平,RBC无明显改变
(P>0.05)
。结论 部分性脾脏栓塞治疗肝癌伴脾功能亢进是一种有效、安全、微创的方法,它可以有效改善血象,提高机体免疫力,为进一
步化疗打下基础。
【关键词】
介入 肝癌 脾功能亢进 脾脏栓塞
【中图分类号】
R73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2)36-0189-02
在我国,肝癌每年的新发病例占全世界肝癌病例数的43.7%,其中50%—90%的肝癌患者合并肝硬化或脾功能亢进,由于多数肝癌患
者临床就医时已是晚期,所以大多数选择经导管动脉栓塞化疗栓塞
(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而脾亢患者抗氧化
维生素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降低、促进肝硬化发展并具有负性抗肿瘤作用
[1]。2008年1月至2011年6月间对68例无法手术切除的原发性肝癌
伴脾亢患者,行肝动脉化疗栓塞加部分脾动脉栓塞的双介入治疗,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自本院2008年1月至2011年6月不能手术的原发性肝癌患者68例,所有病例根据B超、CT、MRI及相关实验室检查并
结合临床表现作出定性诊断,符合肝癌并脾功能亢进的临床诊断。其中男
49例,女19例,年龄39~75岁,平均65岁。术前及术后1、7、
30
天查外周血象。术前肝功能Child分级A级52例,B级12例,C级4例。
1.2
方法:采用Seldinger技术经股动脉插管,用5-F RH肝管插至腹腔动脉,行DSA造影,将导管超选至肿瘤供血动脉,根据肿瘤大
小、数目、供血及肝功能情况,经导管缓慢灌注化疗与超液态碘化油的混悬液约
5-20ml栓塞肿瘤血管,尽量使碘化油混悬液在病灶内充分
填充。所用化疗药物包括:顺铂
40~60mg、表阿霉素20~40mg、丝裂霉素5-0mg。TACE后,改超选至脾动脉近脾门处,先行DSA造
影,后注入庆大霉素
16万U,再用微导管超选至脾脏下极血管,将高压消毒的明胶海绵片用手术刀片刮成1~3mm 颗粒,与适量对比剂混
合,分次团注行部分脾脏栓塞,栓塞后再次行
DSA造影,使栓塞面积控制在40% ~50%。术后常规抗感染、止痛、补液等对症处理。
1.3
观察指标:观察术后患者一般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前及术后第1、7、30天左右复查周围血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以此评价
PSE
术治疗脾亢的疗效。
1.4
统计学方法:选用SPSS12.0统计分析软件包,两组间均数采用t检验,结果用(x-±s)表示,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68
例患者均成功行肝动脉化疗栓塞及部分脾动脉栓塞术,栓塞后有50例出现发热,体温均<38.5℃,大部分持续3~7天、未出现高热
病例;
18例出现腹痛,其中8例疼痛效较剧烈,需杜冷丁止痛。所有病例栓塞范围控制在40%~50%。
术前、术后血常规检查:白细胞(WBC)在PSE后1—3d显著升高并部分超过正常值(P<0.05),7d后降至正常,血小板计数(PLT)1~3d
后缓慢升高,
7d左右后达到正常并趋于平稳(P<0.05),红细胞数量(RBC)和血红蛋白(Hb)量无明显改变(P>0.05),见表1。
表1 PSE前后白细胞、血小板、红细胞及血红蛋白的变化(x-±s)
WBC( ×109/L) RBC ( ×1012/L) PLT( ×109/L)
PSE
前 2.67±0.68 3.40±0.65 48.91±7.52
PSE
后1d 8.46±1.58 3.45±0.67 65.80±9.15
PSE
后7d 6.08±1.36* 3.48±0.79 108.39±1167*
PSE
后30d 5.60±1.67* 3.49±0.85 120.71±15.06*
*
同术前相比 P<0.05
3
讨论
脾脏是免疫活性细胞受抗原刺激后分化增殖、发生免疫应答的重要外周淋巴器官之一[2],在机体免疫反应中起着重要作用。部分性脾
脏栓塞后,使部分脾实质缺血性坏死,最终被纤维化组织替代,从而达到外科脾切除的作用,且保留了部分脾脏及其正常的免疫功能
[3]。
目前,常见的部分脾动脉栓塞方法有脾动脉主干漂流法、脾下极动脉栓塞两种。栓塞材料多采用1mm×1mm×1mm明胶海绵颗粒,主
干漂流法因无法直接观测栓塞程度,操作不当可导致过度栓塞。有学者
[4]对脾栓塞程度的控制专门作了方法学的研究,提出了栓塞前根据
脾内动脉
(1mm直径)分支数及预期栓塞程度来确定明胶海绵用量来控制栓塞程度的办法,此法较为简便易行。脾下极动脉栓塞体积一般为
30
%~40%,疗效亦明显。PSE后常出现各种并发症,如发热、腹痛、腹腔积液等等,大部分学者认为,PSE的程度与患者疗效和并发症
均呈正相关,如栓塞面积
<30%,临床疗效不显著、且复发率高,如栓塞面积>70%,临床疗效显著,但严重并发症高,我们认为控制栓塞
面积在
30%—60%较为合适,控制的方法主要通过控制栓塞剂大小和颗粒,通过超选脾动脉偏下极分支行栓塞,术中监控血流速度变化,
反复多次造影等,因而我们的研究对象并发症主要是轻微的发热、腹痛,未出现胸水、腹腔积液及严重感染症状。
参考文献
[1]
姜洪池,赵宪琪.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切脾对肝硬化有益还是有害.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2006,12:581—583.
[2]
梁扩寰.肝脏病学.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306-308.
[3]
朱旭,杨仁杰,王天武,等.部分脾栓塞在肝癌伴脾亢治疗中的应用[J].放射学实践,2002,17(3):214—216.
[4]
梅雀林,李彦豪,鲁恩洁,等.脾栓塞程度控制的方法学研究[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0,12:1077—10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