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心理学课程论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境心理学课程论文

——从环境心理学角度论建筑环境发展

摘要:通过这个学期环境心理学课程的学习,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下,我学到了既有意思又很实用的建筑环境心理学知识,并试着通过对生活与设计中的点点滴滴来感悟一下自己掌握不多的环境心理学知识。由此联系实际,对建筑环境的发展略作了解,思考人-建筑-环境如何做到和谐统一。

关键词:建筑环境环境心理学建筑环境心理学

前言:环境心理学是研究环境与人的行为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它着重从心理学和行为的角度,探讨人与环境的最优化,即怎样的环境是最符合人们心愿的。它是一门新兴边缘学科,是近年发展起来的新兴交叉领域,涉及心理学、社会学、地理学、文化人类学、城市规划、建筑学和环境保护等多门学科。它主要研究物质环境,包括城市、建筑和自然与人的行为关系。而我们探索的则是人与周围建筑及城市环境之间的关系,探讨和解决人与环境之间的矛盾和问题。所以说,它是建筑学、城市规划学与心理学的交集。

正文:建筑环境心理学,仅从它的学科名称来看,似乎已经透露出其内在的一些线索,即人与建筑,环境所发生的某种复杂关系。引用一位日本专家的专业阐释是“研究环境和人的心理相互作用的边缘性学科,研究人与周围社会、物理环境的关系,研究环境感知、评价、刺激和行为以及个人和社会行为等方面的问题,利用科学手段,系统说明人与环境关系的领域,探讨解决其中的问题,使人类能适应和改造环境”。

在这学期所上的环境心理学课程,听起来就感觉很有意思,比如:格式塔,生态知觉理论,概率知觉理论等等,现在回想起来虽然不能完全讲清楚各个理论的本质,但是对于其中的一些原则,还是能够掌握的。

环境心理学,不应该是一门纸上谈兵的学科,更应该注重它的真实性,我也试着通过对生活与设计中的点点滴滴来感悟一下自己掌握不多的环境心理学知识。

格式塔心理学派认为人的大脑里生来就有一些法则,对图形的组合原则先天有一套心理规律,“格式塔”这一古怪的名称是对形状,完形,整体等意思的德语音译。格式塔心理学的贡献偏重于知觉理论方面。在自己做设计的过程中,均能感悟格式塔学派的三大原则。

1.图底关系

在一定的场合里,我们并不是对其中所有的对象都明显感知到,而总是有选择的感知一定的对象。有些凸显出来成为图形,有些退居衬托成为背景,俗称图底之分。如著名的两可图形,杯形和两侧的人脸不可能同时被人眼感知。而是人选择看杯形的时候,人脸就退居为相对的背景,反之亦然。图底关系式人凭直觉认识世界的最基本规律。在环境设计中,强调图底之分,不仅符

合人的视觉需要,而且有助于突出景观和建筑的视觉冲击。建筑小品一旦被感知为图形,它就会取得对背景的支配地位,是整个形态构图形成对比,主次和等级。反之缺乏图底关系的环境容易造成主次混乱和相对消极的视觉效果。

一个雕塑可以让人驻足观赏而获得美的感受,一块树种说明牌可以让人阅读而获取信息,动感的水流可以让人兴奋而快乐,到底是什么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心理学研究的成果显示就是图——底关系。例如摩尔的雕塑在相对统一的色调的绿色背景衬托下,成为景观的焦点和视觉的焦点,是典型的图底关系的杰作。

城市的景观设计中,场地的平面和空间的布局过程,也就是“图形”与“背景”的创造过程,其中的各个设计要素均可充当“图形”或者“背景”。如当一个场地中起主导作用的是植物绿化时,相对面积较小的建筑小品,道路,铺装便是图形。反之也可以成为背景。这是一组相对又相辅相成的概念。在场地的平面布置中,为使布局与场地的功能性质一致,首要的任务是空间的分配,即确定哪些设计要素是图形,哪些是背景。一旦图形与背景的关系出现混淆,则可能导致整个设计意义的丧失。

2.群化原则

格式塔心理学人为,当我们自然而然观察的时候,知觉具有控制多个刺激,是他们成为有机整体的倾向。主要理论如下:

邻近原则,相互邻近的元素被感知为有内聚力的元素,但是建筑物与环境要素并不是越近越好,相互间距不仅要考虑到通风,采光,日照,防火等需要,也要考虑到心里因素的影响。

相似原则,彼此相似的元素容易被感知为整体,物以类聚是人们根深蒂固的概念,无论是色彩,形状或者质感方面的相似,在一定范围内均可以产生这样的视觉效果。

连续原则,按一定规则连续排列的同种元素被感知为整体,如被排列成直线的点背看做是一条直线而不是断断续续的点。

封闭原则,一个倾向于完成而未封闭的图形被看做是一个整体的图形,在城市环境中相互有围合倾向的建筑,被围合的空间往往有较强的领域感,给人以强烈的场所精神。就拿居住区为例,其中的居民就会因此而加强交往,减少陌生人流量,有利于建立居民的控制感,安全感和责任感。城市建设过程中应该有意识的创造此类空间,形成聚会场所,满足人们的社会交往需求,同时有利于场所精神的形成。

3.简化原则

心理学家的研究发现,感知对象的直觉组织所需要的信息量越少,那个对象被感知到的可能性越大。人们在对视觉刺激组织时,也喜欢采取尽量简化和减少的方式,使之更加有序和易于理解。

目前,不少城市的景观(如广场)中,设置玻璃铺地,其下为灯光,水景等,一部分行人在上面行走上面,总会觉得玻璃会被踩坏而心里不够踏实,所以宁可绕道而行。这种现象我觉得可以用生态知觉理论来解释,这一理论是吉布森提出来的,,强调人的生存适应。这个理论包括两个基本观点:环境的提供和知觉反应的先天本能。环境的提供是指人感知的是环境中有意义的刺激,当有关的环境信息构成对人的有效刺激时,一定会引起个人的相应反应,这些反应和利用客体的有用功能密切相关。通俗来讲,就是适当的环境可以诱导人们活动的发生。知觉反应的先天本能是指人的感知觉是在环境中长期适应的结果,比如对四季、昼夜的感知,是不需要学习或者

不需要花很多的努力就能学会的感知。

从环境与行为的角度来说,环境的提供包含三重含义:首先,环境对象要为它的使用群体提供便捷性,即让需要它的人能够方便的达到它所在的位置;其二,环境对象要有明确的意义,这种意义不是脱离功能的空洞的概念,而是由环境的物质特性直接显示出来的,周围人群所需要的功能意义;第三,要让使用者的需要得到满足。

在某一公园内的一个小广场中,我发现广场是自发的成为了儿童旱冰练习对的练习场地,圆形的场地很自然的成为循环的练习道,周边的座椅也自然而然的成为家长们观看孩子练习的座椅。环境的“提供”一旦符合生态知觉,现场又别无选择,就有被兼做他用的可能性。我想设计人员应该从中得到启示:鼓励合理的“兼做他用”的功能。但是无用功能就是兼做他用的一种负产品了。例如某步行街的方形树池,经常被人当成是垃圾桶使用,垃圾被随处扔在里面,很方便又恨隐蔽。同时这也提醒我们,相对于树池景观而言,这里更需要垃圾桶。

我们还可以这样理解环境心理学,环境即为“周围的境况”,相对于人而言,环境可以说是围绕着人们,并对人们的行为产生一定影响的外界事物。环境本身具有一定的秩序、模式和结构,可以认为环境是一系列有关的多种元素和人的关系的综合。人们既可以使外界事物产生变化,而这些变化了的事物,又会反过来对行为主体的人产生影响。心理学则是“研究认识、情感、意志等心理过程和能力、性格等心理特征”的学科。

每一个物理环境同时也是一个社会环境。而环境心理学的研究恰恰揭示了环境因素对人的心理活动的影响和内在规律性 ,其重点研究对象是人的行为与城市、建筑和环境之间的关系与相互作用。人类的心理活动是脑与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

上世纪八十年代,国际建筑师协会就曾强调指出:“建筑师的责任是要把原先存在的和新的环境结合在一起,负责为城市提供美观的外貌和能设计出能为人们接受的空间。”我们要注意人们的活动和环境的相互关系,因为创造环境的意义是通过人们的活动显示出来的。建筑创造了新环境,它不但是人在生理物质上,而且更应是人在心理上、感情上的体现,建筑师所创造的环境已包含了尽可能广泛的心理学的范畴。

我们所做的一切建筑,抛却它本身的价值功能,无不成了环境的一部分,也许我们自己并没有感觉到,但它的的确确影响着周围的很多人,这就是环境心理学在建筑中最简单的体现。许多建筑大师很早就提出这样的理论观点,格罗皮乌斯:“建筑是表现人们崇高思想、热情、人性、信仰、宗教的结晶。”建筑不仅是用来为人的需要服务的专门组织起来的空间,不仅是结构、材料和技术,也是符号系统。建筑是语言,作为语言,是不能没有符号而存在的。建筑文化具有符号性及相关的许多符号特征。它是具有视觉因素,能够被人感知,通过视觉信息传达给人以语言意义。正如Louis I•Kahn所说:“思索有意义的空间,并创造一个好的环境,这就是你的创造。”建筑环境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文化,同时也是一种人类的理想与意志的外化,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地域特征,与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同步发展。

人-建筑-环境间存在一种渗透性与认同感 ,因此要揭示建筑形态发展在环境中的心理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