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大型客运站管理系统及关键技术研究
铁路车站旅客服务系统集成管理平台优化升级方案研究与实施

3 优化 方案 考 虑到虹 桥 站是 已经 投 入 运 营 的大 型 车 站 ,
铁 路 节 能 环保 与 安 全 卫 生
2 0 1 3年 第 3卷 第 1 期
每 日的到发 列 车较 多 , 旅 客 运输组 织 任务 较重 , 且
行 的接 口程 序 。
后 半夜 没有 旅 客 列 车 到发 作 业 的特 点 , 故 平 台优
公 司提供 的客服 系 统 解 决 方案 中 的核 心 产 品 , 在
京沪 、 沪宁 、 沪杭 等客 专沿线 车 站有广 泛应 用 。 自 2 0 1 0年 7月 1日上海 虹 桥 站营 运 以 来 , 该 平 台基 本 能够 完 成 集 成 到 发 、 广播 、 综合 显示 、 查询 、 时 钟、 设 备 管理 等设计 功能 , 一定 程度 上提 高 了车站 客服 作业 的 自动 化水 平 , 同 时减 轻 客 运人 员 的工 作 强度 … 。
摘要 : 本 文 在 阐 述 分 析 铁 路 旅 服 集 成 平 台使 用 现 状 及其存在缺 陷基础 上 , 提 出 改 善 该 系 统 的必 要 性 。 文 章 主要围绕优化方案的研究分析及项 目的实施实现 该项 目
功能优化 、 升 级 的 研 发 过 程 。 同 时 根 据 优 化 方 案 实 施 效
9 ) 对旅 服平 台进 行 升 级 时 , 系统 菜 单 需 要从
客运 业务 角度 重新组 织 。 1 0 ) 导 向屏 的 通 告 不 能 一 次 下 发 到 多 块 屏 。
综上 , 需要 针对 主要 功能 流程 重新梳 理 , 以提 高 系统 的准确 性 , 扩 大 系统 的服务 范 围 , 解决 接 口 宕机 问 题 , 提 高 客运 服 务 质 量, 确 保 运 输 安 全
铁路客运专线自动售检票系统的方案研究

铁路客运专线自动售检票系统的方案研究摘要:本文借鉴城市轨道交通票务系统的建设模式,针对铁路客运专线的特点,提出了铁路客运专线自动售检票系统的总体构架方案、票制、票种以及系统构架的研究方案。
1. 概述1.1铁路客票发售和预定系统现状铁路客票发售和预定系统建设自1996年正式启动,现已建成了铁道部客票中心和覆盖全国铁路的24个地区客票中心及1700多个车站售票系统,投入运营的售票窗口近万个,其中有700多个车站已实现联网售票。
系统建设先后经历了车站售票、地区联网售票、全国联网售票的研究开发与推广三大阶段,统一应用软件也相应开发了适应全国统一车站售票软件的1.0版本、适应地区联网售票的2.0版本、适应全路联网异地售票的3.0 版本、适应客运体制改革和收入清算需求的4.0版本。
最新的版本是2006年8月底完成全国推广的5.0版本,客票系统5.0版是为适应铁路客运专线建设和第六次提速客运营销的需求,以实现客票销售渠道网络化、服务手段现代化、运营管理信息化为目标而研制的。
通过十年的努力,已成功建设了铁道部客票中心——24个地区票务中心——车站三级票务系统架构,逐步实现了全路联网异地售票、票务集中管理、支持银行卡支付、支持客运营销应用。
目前,系统运行稳定正常,实现了客票管理和发售工作现代化,从而方便了旅客购票和旅行,提高了铁路客运经营水平和服务质量。
客票系统还为客运营销分析系统和旅客运输清算系统提供了客票发售生产原始信息源。
相对于售票系统,铁路检票系统发展缓慢。
目前,仅部分特大型车站安装了自动检票设备,但由于使用中普遍存在识别率低、识别速度慢等问题,基本上未能投入正式使用。
识别率低的主要原因是铁路客票使用的是纸质一维条码车票,采用热转印打印方式。
当车票被折叠、污损时就容易导致识别率下降;而且很多售票点为节省成本,未按规定打印数更换色带,导致车票打印质量下降,也会导致识别率降低。
不能使用的其他原因包括:铁路客流较大,检票速度慢会导致堵塞通道;铁路车站封闭性较差,导致统计数据不准;检票设备本身存在一些技术问题等。
毕业论文参考范文:铁路运输安全现状及管理对策研究

铁路运输安全现状及管理对策研究摘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各种运输方式的竞争日益激烈,铁路运输安全现状及管理对策也日益趋向现实化,对铁路运输中存在的各类安全问题及原因进行分析统计,并且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能够有效的提高运输安全对经济、社会和科学技术发展。
本论文针对当前铁路运输系统在安全管理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总结,指出全路安全问题的症结所在,具体针对长春车务段,进行安全管理体系的设计对其安全生产状况进行评价。
关键词:铁路运输,安全生产现状,统计分析,管理措施第1章绪论铁路是我国主要的现代化交通工具,对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满足人民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起着重要作用。
作为国家的基础设施,铁路运输安全保证了国家重点物资、重要工程建设、重大科研基地及军事运输的需要,也为地方区域经济开发、招商引资和科技发展带来了生机和活力。
作为公益服务事业,铁路运输安全保障了人民生命财产不受伤害和损失,提高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
随着国家经济体制改革步伐的加快,铁路作为国民经济的大动脉,如果发生事故,特别是重大、大事故,造成行车中断,甚至造成车毁人亡的严重后果,无疑将会给人民带来不幸,给国家造成巨大损失。
铁路运输安全的可靠程度不仅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和改革开放的进程,而且直接影响社会生产、社会生活和社会安定,甚至影响国家的声誉和形象。
一直以来,我国铁路部门都十分重视和强调安全生产,指出:“铁路一定要把安全运输放在第一位”,“要把安全作为铁路运输的永恒主题”,进而总结出“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为我国铁路运输安全管理方针。
然而,在当前铁路部门的路局直管站段体制下,安全管理的格局发生了较大变化。
站段作为铁道部、铁路局、站段“三级管理”的基层一级,承担着安全工作落实和现场安全控制的主体责任,既是组织完成生产任务的落实主体,又是确保实施设备质量和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
原分局的安全管理职责一部分上移到路局,一部分下移到站段,这样的改革加大了站段在安全上的职责和责任。
既有线客运站运输信息综合管理系统研究

合 理 的场 站 股 道 运 用 、客 车 车 底 作 业 安 排 ,以 及 运 输 信 息 在 行 车 、客 运 、 列 检 、乘 务 等 作 业 岗位 的畅 通 传 递 ,确 保 信 息 的 准 确 、及 时 和 易获 取 性 ,
关 键 词 : 铁 路 ;客 运 站 ;运 输 信 息 ; 综 合
管 理
位 和 旅 客 候 车 区域 进 行 语 音 广 播 ,以 及 按 照预 定 的
显示屏 ( 点阵 或 L D) 行 文 字 显 示 。 E 进
一 2 期
既有线客运站运输信息综合管理系统研究
杨帮雄
( )旅 客 列 车 编 组 系统 :由车 号 员核 对 现 车 后 出现 忙 乱 现 象 。 4 录 入 位 次 、车 号 、车 种 、 自重 、载 重 、换 长 、配 属
1 既 有线 客运 站运输 信 息 系统现状
1 1 既 有 线 客 运 站 运 输信 息 系 统建 设情 况 .
摘
要 :结合 既 有 线客 运 站 运 输 信 息 系统建
既 有 线 客 运 站 在 信 息 化 建 设 中 ,根 据 各 阶 段 的 需 求 主 要 建设 了 以 下运 输 信 息 系统 。
文章编 号 :10 — 4 1 0 1 2 04 — 5 03 12 ( ;U 9 2 2— 9 23
.
文 献 标 识 码 :B
既 有 线 客 运 站 运 输 信 息 综 合 管 理 系 统 研 究
杨 帮雄
( 广州铁路集 团公 司 广州 东站 ,广 东 广州 50 1 ) 16 0
过 客 票 预订 和 发 售 系 统 在 席 位 库 中 进 行 标 记 后 进 行 有 线 客 运 站 迫 切 需 要 能 对 各 岗位 提 供 及 时 、 准 确 的
西安铁路枢纽客运系统规划研究

西安铁路枢纽客运系统规划研究王孔雀【摘要】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全国中长期铁路网规划的调整,西安铁路枢纽新增了西安成都、西安太原客运专线、西安至银川铁路及关中城际铁路引入,客流量增长较大,原枢纽总图规划的"两主一辅"客运站布局已不能适应新线引入和客流量大幅增长的需要,需研究调整客运站布局及规模;既有西安站和在建的西安北站分别位于城市中心和北侧,在城市南侧规划的新线引入枢纽困难.根据城市总体规划,结合新线引入枢纽方案,研究在城市南侧新建一处客运站,形成南、中、北三处主要客运站,同时在城市东、西部各规划预留一处辅助客运站,最终形成"三主两辅"的客运系统布局.【期刊名称】《铁道标准设计》【年(卷),期】2009(000)008【总页数】4页(P29-32)【关键词】铁路枢纽;客运站;规划【作者】王孔雀【作者单位】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西安,71004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291根据铁路中长期规划调整和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西安成都、西安太原客运专线、西安银川铁路及关中城际铁路规划引入西安枢纽,西安枢纽是全国性客运中心之一,其在路网中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原枢纽总图规划的客运系统已不能满足需要,需研究调整客运站规模及布局。
1 西安铁路枢纽既有概况及新线引入规划1.1 枢纽既有铁路概况西安枢纽现为衔接陇海、包西、侯西、西康、宁西、咸铜线和西户支线7条铁路以及货运北环线的大型环形枢纽。
除陇海线和枢纽北环线为双线电气化,西康、宁西线为单线电气化铁路外,其余为单线内燃牵引铁路。
枢纽范围东起陇海线渭南站,西至茂陵站,东西长约92 km,南至西康线长安站,北抵包西、侯西线钟家村站和咸铜线八里店站,南北宽约90 km。
枢纽范围内现有车站39处,其中西安为客运站,新丰镇、西安东为编组站,西安西为货运站,其余均为中间站。
西安站为枢纽主要客运站,现有站台5座,客车到发线9条。
太原铁路枢纽客运系统分工及布局研究

线路/路基太原铁路枢纽客运系统分工及布局研究陈富强(太原铁路局总工办,太原030013)摘要:从太原枢纽客运系统入手,分析研究合理的客运站分工方案,总结客运系统中存在的缺陷与不足,遵循以人为本、提升铁路服务功能的原则,对太原枢纽客运系统进行研究.提出优化建议,进一步完善太原铁路枢纽格局。
关键词:铁路枢纽;客运;分工;研究中图分类号:U29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2954(2012)06—0032—04R es ea r ch i nt o W or k D i vi s i on and L ayout of Pas se ngerTr a nspor t Sys t em i n T ai yuan R ai l w ay T er m i nalC H E N Fu—q i ang(Chi e f Eng i neer’8O f f l ee,Tai yuan R a i l w ay B ur e au,T ai yuan030013,C hi na)A bs t r act:T he paper focuse s o n pa ss e n ge r t r anspor t s y s t em i n T ai yuan ra i l w a y t er m i nal.T hen i n t hepape r,t h er ea sonabl e w or k di vi si o n s chem es of t he pas senger st a t i on a r e anal yzed,and t he de fe ct s an d de f i ci enc i e s of t he ex i st i n g pas senger t r ansp or t s y s t em ar e s um m ar i zed.A ccor di ng t o t he pr i nci pl e s of peopl e f i rs t and upgradi ng t he ra i l w a y se r v i ce f u nct i o n,by m e ans of r es ea r chi n g i nt o t he pas senger t r anspor t s y s t em i n Tai y uan ra i l w a y t er m i na l,t he a ut hor gi ves t he opt i m i z ed s ugge st i on t o f ur t he r i m prove t he pa t t er n of Tai y uan ra i l w a y t er m i nal.K ey w or ds:rai l w ay t er m i na l;pas s enger t r a ns por t;w or k di vi s i on;re se ar ch1问题提出1.1枢纽概况(图1)太原铁路枢纽位于山西省中部,枢纽范围含省会太原市及晋中市的愉次区。
大型铁路枢纽客站设置直饮水系统的研究

务对象主要为候 车人员。 大型枢纽客站内候车人数 多, 如天津站最高聚集人数 7(0人 , 1 3 北京南站最高聚集人数 1 0 050人, 而候车时间大多在 4 i 9 i 5mn一 0mn
第3 8卷 第 7期
・
12・ 3
2012 年 3 月
山 西 建 筑
S NXI ARC T C URE HA HI E T
V0 . 8 No 7 13 . Ma . 2 1 r 02
文章编号 :0 9 6 2 (0 2)7 0 3 — 3 10 —8 5 2 1 0 — 12 0
大型铁路 枢纽 客站设 置直饮水 系统的研究
杨伟 帅 刘学志 兰婷婷
( 铁道 第三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 司城交分院 , 天津 30 4 0 12)
摘
要: 介绍 了直饮水系统的定义及水质标准 , 分析 了大型铁路枢纽客 站候 车人 员的特 点及直饮水 系统设计 时供水定额 的确定 、
供饮点的布置、 供水方式 的选择、 水质处理 工艺的选择 , 提出了设计 中设置防 尘罩 、 高识别度等 细节 , 提升车站服 务水 平具有 提 对
8 第3 卷 2 o 1 2 ̄
第膂 ;
杨 帅 : 铁 枢 客 设 直 水 统 研 伟 等 型 路 纽 站置 饮 系 的究 大
・3 1・ 3
3 3 直饮 水使 用特 点及 供饮 点 的布置 .
截 留相对分 子量 10 0~ 0×1 的有机物及 9 .9 % 的细菌 0 3 0 9 999
3 活性炭过滤 +反渗透工 艺。反渗透膜 常用于海水 淡化、 ) 苦 咸水脱 盐等工程 , 也常用于 电子用水等对水 中无机离 子含量要 求 较高的水质处 理 , 其膜 孔更 小 , 可以截 留相对 分子 量为几 十 的有 机物 , 对无机离子有很好的去除效果 , 乎可以生产 出绝 对的 “ 几 纯 净水” 。但反渗 透膜 操作压力高 , 大约 4 MP ~5M a 产 水率低 , a P,
铁路客运站房建设全过程技术管理中几个方面

铁路客运站房建设全过程技术管理中几个方面浅谈摘要:对已建成项目全过程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归纳,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提出一些建议和想法与同行进行探讨。
关键词:全过程管理、站房工程、存在问题、解决措施、中图分类号:k82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克拉玛依火车站站房工程”是新疆“新建奎北线工程”上建设规模最大的客站,站房建筑面积1.59万㎡,投资3.05亿,建设规模及装修标准均较高,工程于2010年4月开工, 2011年10月20日竣工并投入运营,现已成为克拉玛依市的标志性工程。
做为全过程的参与者,想围绕在工作中的得失,分析全过程技术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想法,与同行交流。
站房工程概况:1.建筑工程概况克拉玛依站房总建筑面积15918m2,设无站台雨棚14600m2(结构覆盖面积),旅客基本站台(500m×15.0m×1.25m)和中间站台(500m×10.5m×1.25m)各1座,设8.0m宽旅客地道1座;站房主体结构二侧为砼框架结构、中部候车厅二层,为轻钢砼结构,屋面为空间管桁架。
2.室内配套工程:站房设中央空调,设计采用蒸发制冷空气处理系统,候车厅及中庭设机械排烟、排风设施;站房内各候车厅、售票厅及办公用房采暖系统采用低温热水地板辐射采暖方式;架空层行包库等房屋采用散热器采暖方式,配电室、弱电机房采用电散热器采暖方式。
候车厅等主要进出口设置电热风幕;站房内给排水由室内给水、排水、消防给水系统三部分组成;屋面雨水采用有组织内排水,并接入站区雨水管网;室内消防系统采用室内消火栓及消防水炮和喷淋相结合的消防给水系统;站房内的变配电室、消防控制室、通信及信号综合机房设置无管网七氟丙烷自动灭火装置;电力由变电所两路电源独立运行,同时供电;信息系统设火灾报警、办公自动化、车站引导系统、客运广播、有线电视、安检系统、客票查询系统、视频监视系统、设备监控系统、公安管理系统、通信信息系统、综合布线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铁路大型客运站管理系统及关键技术研究
铁路客运站作为铁路旅客运输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铁路直接服务于社会
和旅客的窗口,加强铁路客运车站内部系统信息化集成化和自动化管理是提高铁
路运输服务质量,提高运输组织和管理的效率和水平,提升铁路部门市场竞争力
巩固市场地位的关键虽然在铁路信息化过程中建设的铁路运输调度指挥系统客
票系统等为铁路客运站信息服务提供了基础,且部分铁路局车站根据本单位的工
作实际,开发了不同层次的业务管理系统如旅客服务管理系统设备管理系统电源
及环境监控系统等但是各信息系统业务功能单一相对独立信息共享度和系统可
扩展性低,不能适应新技术新设备和业务流程的变化和调整,难以形成统一的指
挥调度平台本文以充分利用车站既有的系统资源为前提,从铁路客运车站生产指
挥管理和旅客服务的实际需要出发,研究铁路客运站管理系统的系统设计方案及
关键技术论文前半部分重点研究如何满足车站业务灵活变化的需求,实现车站现
有系统的异构集成;以及如何有效的解决异构系统信息集成及实时同步问题;论
文后半部分主要研究无线通信技术图像识别无线传感器网络等技术在铁路客运
站管理系统中的应用,重点研究如何解决铁路客运站作业的闭环管理实名制验证
检票作业的智能控制和自动识别铁路客运车站运营环境的监控问题,以及如何有
效实现铁路客运站服务质量科学评价问题(1)在研究铁路大型客运站特点基础上,
分析了大型铁路客运站管理系统集中管控信息共享实时性和可靠性等总体需求,
研究了系统的业务需求及功能范围,并对计划管理作业管理人员管理车站运营环
境监控等主要业务功能进行了业务流程分析(2)提出了铁路客运站管理系统的总
体设计方案研究了系统的网络架构及内外部接口方案,设计了系统八大功能模块,
基于系统的企业服务总线结构,提出了基于SOA和工作流的系统层次架构模型及
系统安全方案,有效实现了车站现有异构系统的集成,规范定义了系统标准接口
服务,满足了车站业务灵活变化的需求(3)对系统的集成数据进行分析,提出了
基于数据总线的数据集成框架在事件驱动数据集成框架指导下,研究了消息集成
模式和XML数据与数据库数据转换的映射模型,设计了服务包装器和适配器,解
决了异构系统数据集成及数据实时同步问题,降低了集成的耦合度(4)基于作业
管理功能需求,设计了基于移动终端的作业管理系统总体架构及网络结构,研究
了无线定位技术,采用基于RSS移动终端定位方法实现了客运组织人员到岗监控,
建立了作业管理系统实现流程和功能服务模型,完成了铁路客运车站的作业状态
和人员管理的闭环管理(5)通过分析铁路实名制检票验证的现状,研究了铁路实
名制检票人证票三位一体的验证检票作业模式,提出了一种基于面部不变特征的
铁路客运站人脸身份识别算法,构建了检票作业的功能服务模型,通过工作流引
擎或配置元数据方式进行服务组合,协作完成铁路实名制检票业务,完成了自动
高效的旅客身份认证,在图像质量较低光照情况不可控的情况达到较高的准确率
(6)通过研究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在车站运营环境监测系统中的应用,设计了新
一代车站运营环境监测系统,提出了基于WSN的车站运营环境监测系统设计方案,
构建了系统组网方案,完成了系统硬件设计,建立了系统业务实现流程及功能服
务模型,解决了车站运营环境监测中测量参数多和布线难的问题,增加了监测系
统的灵活性和可维护性,为车站的安全运营提供了可靠的科学理论依据(7)通过
分析当前铁路客运站服务质量评价研究现状,结合高速铁路客运站服务的特征及
服务质量影响因素,构建了二级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一种基于粗糙集和模糊评
价的服务质量综合评价模型方法,研究了服务质量评价的业务实现流程,构建了
系统的功能服务模型,实现了系统的功能,解决了服务质量评价中的主观性问题,
完成了服务质量的科学综合评价,从而为管理人员提供科学的决策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