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合理开发和利用水资源的调研报告
水调研报告

水调研报告水调研报告水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之一,对于一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为了深入了解某地区水资源的利用状况以及存在的问题,本次调研选择了某市作为调研对象,通过收集资料和进行实地考察,得出以下报告。
一、水资源状况1. 水资源总量据调研资料显示,某市目前的水资源总量为XXX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XXX立方米。
从总体来看,水资源相对较为充裕。
2. 水资源利用情况某市的水资源利用主要分为农业用水、工业用水和居民用水三个方面。
其中,农业用水占总量的XXX%,工业用水占总量的XXX%,居民用水占总量的XXX%。
二、水资源管理1. 目前的管理机构数据表明,某市目前存在水务局负责水资源的管理和调配工作。
水务局与其他相关部门合作,共同制定了一系列的水资源管理政策和法规。
2. 管理政策与措施某市的水资源管理政策主要包括水资源的保护与节约、水污染的防治和水生态系统的保护等方面。
某市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水资源配额制度、水价格调节等,以确保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三、水资源问题1. 水污染问题经过实地考察,发现某市存在水污染问题,主要集中在工业废水排放和农业面源污染方面。
这对当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产生了一定的威胁。
2. 用水浪费问题在居民用水方面,由于缺乏水资源节约意识,存在一定程度的用水浪费现象。
例如,洗车、冲洗马路等过程中造成的大量水资源浪费。
3. 水资源分配不均问题某市的水资源分配存在不均衡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城市与农村之间、区域之间的差异。
城市地区的水资源供应较为充足,而农村地区和某些贫困山区则存在水资源短缺的情况。
四、建议与措施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并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本报告提出以下建议与措施:1. 加强水资源保护与治理工作,特别是对工业废水和农业面源污染的治理,提高水质净化能力。
2. 增强居民的水资源节约意识,开展相关宣传教育活动。
建议在洗车、冲洗马路等场所设置回收水设施,减少用水的浪费。
水资源调研报告

水资源调研报告水资源调研报告报告主题: 水资源调研报告报告日期: [日期]报告人员: [报告人员姓名]报告编号: [报告编号]一、调研背景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水资源问题日益凸显。
为进一步了解和掌握我国的水资源现状,我们进行了一次水资源调研。
二、调研目的1. 了解我国水资源的总量和分布情况;2. 探讨水资源的利用现状和存在的问题;3. 提出合理的水资源管理建议。
三、调研方法1. 文献调研: 分析相关文献和报告,了解国内外水资源调查数据和研究成果;2. 野外实地调研: 走访水资源丰富和偏缺的地区,与当地相关部门和居民进行交流和访谈。
四、调研结果与分析1. 水资源总量和分布我们的调研表明,我国水资源总量丰富,但分布不均衡。
南方地区水资源丰富,而北方地区水资源短缺。
此外,人口多的大城市水资源供应紧张。
2. 水资源利用现状和问题我国水资源利用率较低,存在浪费现象。
农业业务中,大量水资源被浪费在农田灌溉上。
工业生产和城市用水方面,节约用水措施还有待加强。
3. 水资源管理建议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合理利用水资源,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推行科学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强水资源保护和监测;- 提倡节约用水意识,加强宣传教育,推广节水措施;- 加大水资源技术研发力度,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加强跨部门合作,形成水资源综合管理机制。
五、结论与建议水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水资源是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
我们应该重视水资源问题,采取有效措施推动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并在政策、技术和管理方面进行持续探索和改进。
六、参考文献[列举参考文献]此为水资源调研报告的样本,仅供参考。
实际报告内容应根据具体调研情况进行具体撰写。
关于我县水资源开发利用及城乡供水现状的调研报告

关于我县水资源开发利用及城乡供水现状的调研报告为深入了解我县水资源开发利用及城乡供水现状,研究有关对策,结合当前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我就此方面的问题会同水利部门进行了认真细致的调研,本次调研报告如下:一、我县水资源基本概况及城乡供水基本情况1、水资源概况:我县有大小河流88条,其中30公里以上的河流15条。
全县多年平均降水量735.5毫米,降水量在地区分布上均匀,总趋势是由长**天池随着地势降低向东北方向减少。
全县历年地表水资源量为24.17亿立方米,按流域分布尔哈**历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为3.074亿立方米,占全县水资源总量的12.7%;第二松花江历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为21.096亿立方米,占全县水资源总量的87.3%。
全县浅层地下水多年平均量为76228万立方米。
其中,布尔哈**浅层地下水量为7371万立方米,第二松花江浅层地下水量为68857万立方米。
由上述数据可以看出,我县水资源分布并不均匀,主要集中在**的第二松花江流域。
2、水资源利用情况:2020年末**县总用水量为4345.56万立方米。
其中,地表水量为3523.54万立方米,占总用水量的81.08%;地下水量为822.02万立方米,占总用水量的18.92%。
工业用水量为282.15万立方米,生活用水量为727.6万立方米,农业用水量为3335.81万立方米。
3、城乡供水基本情况:我县现有供水企业有**水库、县自来水公司和**自来水厂。
**水库为县城明月镇的水源地,县自来水公司负责明月镇城区生产生活用水,**自来水厂为**镇城区供水,各乡镇政府所在地自来水供水设施管理有水利工作站负责管理及政府管理两种形式,村屯自来水为自行管理方式。
**水库始建于一九六四年五月,在二○○二年至二○○三年间进行了除险加固工程建设。
控制面积370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年径流量8300万平方米,总库容5162万立方米,兴利库容3702万立方米,正常蓄水位385.50m。
水资源调研报告

水资源调研报告水资源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本次调研的目的是了解当地水资源的情况,包括水质、供水情况以及水利设施建设等方面的情况,为制定合理的水资源管理和保护方案提供依据。
二、调研方法1. 实地考察:我们前往了当地的河流、湖泊、水库等水源地进行实地考察,了解水源的现状。
2. 采样检测:我们采集了水源地的水样进行检测,检测项目包括水质指标、重金属污染物等。
3. 资料收集:我们查阅了大量的相关资料,包括当地的水资源管理政策、水利设施建设的规划等。
三、调研结果1. 水质状况良好:经过采样检测,发现水源地的水质状况良好,水质指标符合国家标准,没有明显的污染问题。
2. 需要加强供水设施建设:尽管水质良好,但是供水设施却相对滞后,尤其是一些偏远地区的供水条件非常困难。
因此,需要加大对供水设施建设的投入,确保人民的日常生活用水需求得到满足。
3. 加强水资源管理:尽管水资源相对充足,但是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因此,需要加强水资源的管理,合理调配和利用水资源,避免浪费和过度开发。
4. 加强水环境保护:尽管水质状况良好,但是仍然需要加强对水环境的保护,避免因为人为原因引起的水质污染,保护水源地的生态环境。
四、建议措施1. 加大对供水设施建设的投入:将更多的资金投入到供水设施的建设和改造中,建设更多的水源地、水库等供水设施,提高供水的稳定性和质量。
2. 制定水资源管理和保护政策:制定相关的水资源管理和保护政策,加强管理部门的监管力度,确保水资源的合理调配和利用,避免浪费和过度开发。
3. 加强水环境保护:加大对水环境保护的力度,加强对水源地的保护,防止水质污染,保护水源地的生态环境。
4. 提高公众的水资源意识:通过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水资源的重要性和保护意识,引导公众正确使用和节约水资源。
五、总结本次调研发现,当地的水资源状况良好,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加大对供水设施建设的投入,加强水资源管理和保护,提高公众的水资源意识。
关于寿光市水资源利用和保护工作情况的调查报告

关于寿光市水资源利用和保护工作情况的调查报告关于寿光市__利用和保护工作情况的调查__寿光市水利局顾学明今年10月份,对我市__利用和保护工作进行了__。
__过程中,听取了有关人员对__利用和保护工作情况的介绍,现将__情况__如下:一、基本情况:通过调查了解到,我市现年供水总量约26690万m3。
其中市区工业及生活取用水总量约5010万m3,农业生产用水量约21680万m3。
地表__量:我市年平均降水量580.3mm,保证率50%的降水量为580.6mm,保证率75%的降水量451.2mm,保证率95%的降水量为322.6mm,地表__量为23970万m3。
过境__量:弥河干流过境水量自1956年至今平均径流量为2.397亿立方米/年。
保证率50%径流量为15310万立方米/年,保证率75%径流量为3180万立方米/年,保证率95%的年份无径流量。
地表水年可利用量约5000万立方米。
地下__量:我市地下__分布极为不均,市中部大致沿三号路的东西向咸淡水分界线将全市分为南部井灌区和寿北盐碱区两个水文地质单元。
北部盐碱区,浅层地下水自南向北为微咸水、咸水或卤水,深层有少量淡水,300米以上深层淡水约有320__万立方米;南部井灌区,大致丹河以东区域为贫水区,富水区主要分布在现状弥河两侧及西部古河道内。
全市60米地下水静储量约32亿立方米,地下水年可利用量约1.8亿立方米。
全市__年可利用约2.3亿立方米,人均__占有量不足230立方米,为全国人均__占有量的1/9。
水质现状:南部大部分地区地下水水质较好,但分布不均匀,部分地段含氟量较高。
在织女河、阳河、丹河两侧,由于上游外县市部分企业污废水的排入,形成宽度不一的污染带,水质为Ⅲ-Ⅳ类水,个别为Ⅴ类水。
通过__感到,我市水利部门高度重视__的开发、利用和保护工作,与相关部门紧密配合,积极开展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是加强了主要水域水质的监测。
市水利、环保部门在弥河、丹河、小清河等主要水源地选择了多个水质监测断面,共8个监测点,委托省内水环境监测权威机构从 20__2年1月起按月进行__质量状况监测,及时向有关单位通报监测结果,为保护水源提供了科学依据。
宜宾水域调研报告

宜宾水域调研报告1. 调研目的与背景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逐渐增加,而对水环境的破坏也日益严重。
宜宾市作为一个重要的沿江城市,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水环境的保护对其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宜宾水域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为制定相应的保护和管理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2. 调研范围与方法本次调研主要针对宜宾市范围内的水域进行,包括江河、湖泊、水库等。
调研采用多种方法与手段,包括实地考察、数据统计和咨询专家等。
同时,通过现场观察和数据收集,了解水域的水质、水量、生态环境等情况。
3. 调研结果3.1 水质状况在宜宾市范围内的水域中,水质状况良好的相对较少,主要因以下几个方面原因:首先,工业废水和农业面源污染对水质的影响较大。
在一些工业园区和农田周边,存在大量废水排放和化肥农药的使用,导致水质严重受损。
其次,生活污水的处理不完善。
宜宾市的城镇化进程较快,但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滞后,导致大量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到水域,进一步恶化了水质。
最后,水域内游客的乱倒垃圾和排泄行为也加重了水质的污染。
尤其是旅游景区附近的水域更为严重,需要加强管理和教育。
3.2 水量状况在调研中发现,宜宾市的一些水域存在水量不足的情况。
主要原因是河流的持续干旱和人类对水资源的过度开发。
一些河流的实际水量已经无法满足城市和农田的需求,给经济发展和农业生产带来了不小的问题。
3.3 生态环境宜宾市的水域中,生态环境的破坏也较为严重。
许多湖泊和水库的湿地、植被等已经受到破坏,生态系统失衡。
一些水域中的珍稀物种已经濒临灭绝。
此外,由于水质的恶化,水域中的鱼类和水生动物数量锐减,捕捞业收益也受到了严重影响。
4. 建议与措施针对宜宾市水域存在的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几个建议和措施:首先,加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提高城乡污水处理率。
政府应该增加投入,加快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确保每一滴污水都经过有效的处理再排放。
其次,加强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
水资源合理利用调查报告

参与度。
THANKS
感谢观看
水质问题
我国水体污染和富营养化问题严重,导致可用水 资源量减少。
水资源利用现状
农业用水
农业用水是我国水资源利用的主要领域,约占水资源总量的60%以上。
工业用水
随着我国工业化的加速,工业用水量逐年增加,约占水资源总量的20%左右。
生活用水
生活用水量逐年增加,约占水资源总量的10%左右。
浪费与污染
水资源浪费和污染问题严重,导致可用水资源量减少。
污水资源化 将处理后的污水进行深度处理和 加工,转化为有价值的资源,如 用于生产肥料、再生能源等。
污水处理
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等方法对 污水进行净化处理,去除其中的 有害物质和杂质,使其达到排放 标准或再利用的标准。
污水再利用
处理后的污水可以进行再利用, 如用于农业灌溉、城市绿化、工 业冷却水等方面,以替代新鲜水 资源的使用。
详细描述
工业废水、城市污水、农业化肥和农药等是造成水污染的主要原因, 这些污染物对水体造成严重污染,破坏了水资源的生态平衡。
总结词
水污染不仅影响人类健康,还对生态系统造成不可逆的损害。
详细描述
水污染会导致水源性疾病的传播、生态系统的崩溃等严重后果,对人 类和地球的可持续发展造成巨大威胁。
解决方案:加强水资源管理
雨水资源化
将收集的雨水进行深度处理 和加工,转化为有价值的资 源,如用于工业生产、景观 用水等方面。
04
水资源合理利用的挑战与解决方案
挑战:水资源短缺
总结词
水资源短缺是全球面临的重要问题, 尤其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水资源短 缺问题更加突出。
总结词
水资源的短缺不仅影响农业、工业和 居民生活,还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 坏。
有关水资源的调研报告5篇

有关水资源的调研报告5篇有关水资源的调研报告【篇1】一.水资源的现状世界水资源现状:地球表面的`70%被水覆盖,但淡水资源仅占所有水资源的2.5%,近70%的淡水固定在南极和格陵兰的冰层中,其余多为土壤水分或深层地下水,不能被人类利用。
地球上只有不到1%的淡水或约0.007%的水可为人类直接利用,而中国人均淡水资源只占世界人均淡水资源的四分之一。
地球的储水量是很丰富的,共有14.5亿立方千米之多。
地球上的水,尽管数量巨大,而能直接被人们生产和生活利用的,却少得可怜。
首先,海水又咸又苦,不能饮用,不能浇地,也难以用于工业。
其次,地球的淡水资源仅占其总水量的2.5%,而在这极少的淡水资源中,又有70%以上被冻结在南极和北极的冰盖中,加上难以利用的高山冰川和永冻积雪,有87%的淡水资源难以利用。
人类真正能够利用的淡水资源是江河湖泊和地下水中的一部分,约占地球总水量的0.26%。
全球淡水资源不仅短缺而且地区分布极不平衡。
按地区分布,巴西、俄罗斯、加拿大、中国、美国、印度尼西亚、印度、哥伦比亚和刚果等9个国家的淡水资源占了世界淡水资源的60%。
约占世界人口总数40%的80个国家和地区约15亿人口淡水不足,其中26个国家约3亿人极度缺水。
更可怕的是,预计到2025年,世界上将会有30亿人面临缺水,40个国家和地区淡水严重不足。
中国水资源现状:中国水资源总量为2.8万亿立方米。
其中地表水2.7万亿立方米,地下水0.83万亿立方米,由于地表水与地下水相互转换、互为补给,扣除两者重复计算量0.73万亿立方米,与河川径流不重复的地下水资源量约为0.1万亿立方米。
按照国际公认的标准,人均水资源低于3000立方米为轻度缺水;人均水资源低于2023立方米为中度缺水;人均水资源低于1000立方米为严重缺水;人均水资源低于500立方米为极度缺水。
中国目前有16个省(区、市)人均水资源量(不包括过境水)低于严重缺水线,有6个省、区(宁夏、河北、山东、河南、山西、江苏)人均水资源量低于500立方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我市合理开发和利用水资源的调研报告
1
———————————————————————————————— 作者: ———————————————————————————————— 日期: 2
关于我市合理开发和利用水资源的调研报告 按照市政协年度工作安排,2011年8月24日,市政协副主席杨海涛带领市水务局、环保局、住建局等部门领导及部分政协委员,深入到巴河口、三号泉水源地、拟建巴润水库坝址等地进行了实地调研。在调研过程中,先后听取了部门负责人的情况介绍,并现场解答了调研组成员提出的相关问题。实地调研结束后,在市政协一楼会议室进行了座谈讨论,听取了市水务局、环保局、住建局等部门的情况汇报。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市水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的现状 根据《内蒙古自治区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调查情况评价》、《霍林郭勒地区水资源评价与宏观经济水资源优化配置》等研究成果,我市属贫水区域,资源性缺水、工程性缺水、结构性缺水同时并存,水资源的严重紧缺已成为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制约。如何有效改善水资源环境,充分利用和保护现有水源,已经成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必须深入研究并着力解决的重要问题。近年来,随着我市工业经济迅猛发展、城市建设不断加快和全市人口明显增多,水资源缺乏问题日益突出。针对水资源缺乏这一现实,我市市委、市政府予以高度注视,将水资源保护和利用纳入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并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对水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加强领导, 2
强化措施,突出重点,加大投入,扎实做好水资源的治理、开发、利用、配置、节约、保护等各项工作,水资源和水环境的承载能力有了明显提高。
(一)采取有力措施争取水利工程尽快开工建设。加快巴润水库、浑迪音水库、中水回用及煤矿疏干水等水利工程早日开工建成使用,以减少对地下水资源的过度开采,有效解决我市工业用水问题。 (二)加大了治污力度,全面改善了水环境。针对大量废水、煤炭疏干水随意排放造成的地表水质的污染,着力提升防治能力,增加投入,提高城市污水处理率,使工业废水、煤炭疏干水得到回收利用,并采取有效措施修复已经受到污染的地段环境。 (三)切实做好水源地保护和水土保持工作。我市饮用水源地保护工程包括巴河口饮用水源地保护工程和三号泉饮用水源地保护工程,工程规模为203万平方米,总投资1970万元,其中国家专项资金1404万元,地方自筹资金566万元。目前,我市水源地保护工程已竣工。同时,完善泵房改造、强化水质监测。在巴河口水源地新建水源井两眼,在五栋房水源地安装了深井变频供水系统,自来水公司每周两次自检,检测居民用水的色度、浑浊度、臭味度、肉眼可见物、PH值,确保城市供水安全。在地下水资源方面,加大对未开采的敦德诺尔水源地 2
的保护力度,并作为我市后续水源,在我市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人口增加到一定规模时,再加以开发利用,以保障人民群众的生活用水。结合黑土区水土保持项目,做好我市水土保持和环境保护工作,提高地下水的蕴藏量,保障脆弱环境的生态安全,把我市水土保持项目做到最好。 (四)加大资金投入,完善供水系统。加大资金投入,改善现有的供水管网,逐步关闭自备水井,保护现有地下水资源,有效利用集中供水资源,逐步完善地面供水系统,减少了管网漏失对水资源的浪费。 (五)切实增强全民节水意识。通过加大宣传教育等手段,进一步增强了广大人民群众节约用水意识,努力做到节约用水。工业上不断改善传统节水工艺,逐步提高现有企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农业上积极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及方法,通过节水工程建设和种植结构调整,使水资源浪费降到了最低;通过近期开发利用的地表水资源、水资源优化配置、洪水资源化等多种有效措施,来满足我市工业经济快速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生活上大力推广节水器具,从而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步伐。 (六)建立健全水资源科学管理体制。从我市实际出发,认真做好调查研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对水资源实施水务一体化管理。统筹规划,科学利用,实施地下水、地表水联合调度,做到依法治水,努力实现科学合理开发和利用好有限的水资源。 二、水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面临的问题 近年来,我市水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工作迈出了坚实的步 2
伐,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要适应新时期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需要,形势还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水资源紧缺与用水效率低下、工业用水量大、水污染防治相对滞后、水体调节功能弱化与水环境不断恶化、生态环境退化、水体自净能力逐渐减弱等,这些问题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着我市经济社会的发展。 (一)水源供需矛盾依然突出。根据通辽市水利勘察设计院2009年7月调查统计结果,霍林郭勒市水资源现状、供需情况及远期水资源供需分析如下: 1、水资源总量 霍林河流域骆驼脖子断面以上霍林郭勒市地表水资源量为1941.7万m3,地下水水资源量为2862.4万m3;敦德诺尔流域地表水资源量为342.3万m3(其中乌拉盖流域为146.5万m3),地下水资源量为477.2万m3。 霍林郭勒市域内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4838.9万m3,其中地表水资源量为2284.0万m3,地下水资源量为3481.0万m3,重复计算量为926.0万m3。 2、水资源可利用总量 霍林郭勒市域内多年平均水资源可利用量为6157.7万m3,其中地表水可利用量为3098.3万m3(自产水为1941.7万m3,客水为1156.6万m3),地下水可开采量为3066.0万m3,重复计算可利用资源量为6.6万m3;市域内霍林河流域 2
水资源可利用总量为6030.6万m3,敦德诺尔流域水资源可利用总量为112.9万m3,乌拉盖流域水资源可利用总量为14.1万m3。 3、2010年霍林郭勒市用水状况 2010年霍林郭勒市各行业总用水量为6379万m3,其中地表水为347万m3,地下水为6032万m3。生活及城镇公共用水量为467万m3;农业用水量为181万m3;工业用水量为5714万m3(其中煤炭疏干水量为2700万m3),占总用水量的89.6%;生态用水量为17万m3。 4、霍林郭勒市2010年及远期水资源供需分析 2010年霍林郭勒市各行业总用水量为6379万m3,而霍林郭勒市域内多年平均水资源可利用量为6157.7万m3,我市现已超负荷使用水资源,水资源缺乏的情况将日益严重。按照我市现在的发展速度,初步估计,从霍林郭勒市水资源总量、水资源供需情况出发,通过不同水平年水资源供需分析,2015年霍林郭勒市将出现缺水状况,缺水量达3623.8万m3,到2020年,霍林郭勒市将严重缺水,缺水高达7540.0万m3 。 (二)蓄水工程较少、疏干水利用率低下、污水的回用率不够。霍林郭勒市地表水资源相对丰富,但开发利用程度低,节制性工程较少(仅有霍林河水库),水资源白白流失。近几年来地表水的利用量仅为多年平均径流的23.24%。兴建水库和小型引提水工程,以此改善我市工农业用水只能依靠地下水的状 2
况,缓解因经济快速发展带来的开采地下水的压力,对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现在我市疏干水利用率及污水的回用力度都相对较低。充分利用疏干水、合理利用中水是解决城市缺水的重要途径。目前,我市疏干水及污水回用一直没有得到有效的利用,污水治理回用,任重而道远。 (三)水务一体化滞后。2002年新修订实行的《水法》明确规定“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国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和监督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负责本行政区城内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和监督工作”。实行水务一体化管理后,没有了职责的交叉,可以大大提高水行政效率效益;对水资源统一管理,建立统一有效地管理体系;在水资源的分配上,运用市场化手段,使个人用水和企业用水趋向合理;可以找到公共政策与市场的结合点,资金和政策配套,把水资源的市场搞活,把一批企业资金吸引到水利项目建设上来,促进水务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目前,我市水务一体化管理还处于探索起步阶段,在这进程中急需解决的问题是自来水公司及污水处理厂管理权的归属问题。在其他市县,自来水公司及污水处理厂已经归水务部门统一管理了,但我市这两个部门都归城建管理,造成部门职能的交叉,多龙管水的现象,势必会降低多方的办事效率。 三、水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建议与措施 2
当前,我市正处于进一步加快转型升级、实现跨越争先的关键时期,对水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谋划好水资源这篇大文章,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水环境保护与生态修复并重,统筹城乡水利发展和生产、生活、生态用水需求,着力解决水资源的制度建设。 (一)严格水务管理,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一是必须全面实行用水总量控制,使每个企事业单位特别是高耗水企业要有明确的用水上限,作为供水管理部门的重要依据,坚决遏制不合理用水需求;二是必须严格取用水管理,要按照总量控制指标制定年度用水计划,实行行政区域年度用水总量控制,对超过取水总量控制指标的,一律不再审批新增取水;三是必须严格地下水管理,要对国家分解的地下水取水许可总量指标严格控制,禁止新增地下水开采;四是实施水务一体化进程,明确水务的管理,从而提高水务管理效率。 (二)加大地表水的存储与保护、充分利用城市污水。为了提高地表水利用率,我市拟建巴润河水库工程。本工程建成后年可供水208万立方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工业供水紧张的局面。巴河口水源地和三号泉水源地都已设置了围栏,其中三号泉水源地保护区还栽种了树木和其他植被,起到了涵养水源的目的。但是五栋房水源保护受到牧民的阻止,围封不能如期顺利进行,需要有关部门积极协调,尽快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