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学实验教学有效性初探

合集下载

新课程背景下提高实验教学有效性

新课程背景下提高实验教学有效性

新课程背景下提高实验教学的有效性初探【摘要】本文就新课程背景下提高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的有效性,对如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谈点个人看法。

【关键词】新课程目标、实验教学、有效教学、科学探究新课程的一项重要目标之一是过程与方法,这一目标变“追求学习的结果”为“强调学习的过程”,注重学生学习过程的积极体验和科学方法的掌握与内化。

从新课标可以看出对学生实验技能目标已大大提高,衡量实验教学有效性的标准,不仅包括以往教学大纲的基本技能目标是否达到,还包括科学探究技能目标有否达成,要求学生不仅会动手做实验,而且要像科学家那样思考和研究问题。

新课标创造性的将以往隐藏在生物学实验教学中的技能特别是科学探究技能充分挖掘出来,在高中阶段大力培养。

要实现这一目标,就要推动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即由被动接受性学习向主动探究性学习转变。

具有一定的科学探究能力不仅是实现这种转变的前提,也是衡量实验教学有效性的指标之一。

家研究自然界所用方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

高中生物新课程倡导探究性学习,将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增强学生的生物学实验的基本技能,列入了新课程的具体目标。

尤其是对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标准》中提出11项具体要求,其中的许多方面只有通过实验探究才能实现。

实验教学在生物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不仅培养学生科学的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而且对促进新课程所倡导的探究性学习具有重要意义,也对促进实验教学的有效性起着重要的作用。

探究性实验是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因此,教师应积极开发实验教学内容,创设探究情景,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探究问题、动手实验的机会。

鼓励学生以教材为蓝本选择新的实验材料,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可变验证性实验为探究性实验,鼓励学生的求异思维,也可以对课本实验作适当的拓展,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创新能力和对实验理论、方法迁移应用能力。

1.创设问题情境,强化学生的探究意识,发现和提出问题是探究式学习的开始。

关于提高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措施的研究

关于提高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措施的研究

关于提高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措施的研究摘要:本文分析了影响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因素,并提出了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措施。

关键词:高中生物教学有效性影响因素提高措施1.引言从初中到高中,学生接触到的生物知识越来越多,但是相应的生物课时却没有增加多少,所以只能通过生物教师和学生的共同配合,提高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也就是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科学的方法,有效提高学生在课堂上对新知识的接受和掌握程度。

2.影响高中生物课堂有效性的因素2.1教师教学准备不足在高中生物教学中,一部分教师具有相当丰富的经验,再加上沉重的教学任务,难免会在某些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忽视教学前的准备。

高中生物与物理化学相比较看似是一门比较简单的课程,但是其中有许多零碎的知识点是需要教师在讲课前进行充分准备的。

如果教师课前准备不足,就有可能影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学习,有时甚至会产生错误。

时间久了,必然会影响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从而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2教师教学观念陈旧传统的高中生物教学方式是教师在课堂上占主导地位,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新知识。

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方式虽然在表面看来可以传授给学生知识,并且教师的备课、上课过程也比较轻松。

实际上,学生由于只能机械接受教师灌输的内容而没有独自思考的机会,大多数学生也乐享其成,干脆不动脑筋,老师讲什么就是什么。

久而久之,学生就会逐渐失去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只能对现有的知识即兴机械地记忆,违背了教学的初衷。

2.3教师教学内容繁杂有些教师对新课标的要求不明确,对高考中每个知识点相应的要求也不是很清楚,这也是影响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一个重要因素。

教师对每个知识点的考查要求不是非常明确,就有可能导致对教学要求无法精确拿捏,就会出现重点内容及需要补充内容没有讲解到位,反而对非重点内容费时费力地讲解,甚至带领学生做一些超出大纲的难题、偏题。

这样虽然花费了大量时间却没有达到应有的教学效果。

生物实验教学有效性的思考

生物实验教学有效性的思考

(下转第146页)摘要高中生物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

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动手和综合能力,这无疑是当今大力推行素质教育所必需的。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对于沛县职教中心这样以实践性为主要教学目的的学校来说,实验教学就是典型的培养实践能力的措施,所以提高沛县职教中心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有效性就显得非常重要。

本文就此进行探讨。

关键词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有效性Reflections on the Effectiveness of Biology Experiment Teaching //Liu YinAbstract High school biology is a natural science based on ex-periments.Through experiments teachers should cultivate stude-nts 'observation,practical and comprehensive ability,which is un-doubtedly the requirement in the vigorous promoting of quality education.For Peixian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practice teaching is a typical measure to cultivate students 'practical ab-ility,so it is important to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high school biology experiment teaching.This paper discusses on the above aspects.Key words high school biology;experiment teaching;effectiv-enessAuthor 's address Peixian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221600,Xuzhou,Jiangsu,China1沛县职教中心简介沛县职教中心始建于1985年。

高中生物实验课的认知和初探

高中生物实验课的认知和初探

高中生物实验课的认知和初探作者:丁颖琪来源:《读写算·教研版》2013年第06期摘要:在新课程生物教学的背景下,通过对现有的实验课程的一些探索及认识,开展探究性实验教学,既能通过规范的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又能培养学生的综合探究能力并树立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对实验观察到的现象进行讨论和分析,能很好的发挥探究性学习的成效,以及如何提高实验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生物;实验教学;有效性;实验能力;知识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06-079-01新课程生物教学提倡培养学生们的生物科学素养,而生物是一门实验性科学,观察和实验是生物科学的基本要求,是要考虑与学生的前后知识、经验及学习心理特征相关联的基本研究方法。

实验课教学就是教师指导学生通过互动,知识点的联系,另外问题须联系时代特征和实际,紧扣独特的生物动手、实验、观察、分析,使学生对知识的感知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实验情境以吸引学生的兴趣为主;在生物教学中通过自己亲自动手做实验,可以获得直观的感性经验,培养自己的知识体系。

一、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要重视实验教学,学生要有实际的动手操作能力在生物实验中,分为教师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探究实验,应结合教材相应地实施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实验课中学生实验就是为了给学生提供一个机会,培养其生物实验科学素养。

在大部分的学生实验中,都是采取分组实验的方式,而这个时候,我们就会经常看见有些学生总是在旁边观察他人做实验。

这些不愿意做实验的学生,一方面是因为怕出错。

另一方面是因为不愿意动手,对于那些不愿意动手做实验的学生要进行鼓励,毕竟很多的实验能力不是光靠眼睛看就能够得到的。

就拿显微镜来说,显微镜是生物实验中最常用到的实验工具,如果掌握不了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往往会直接导致实验的失败,而显微镜的使用、装片的制作等都是需要亲自动手才能够掌握的能力。

新课改下生物实验教学初探

新课改下生物实验教学初探

新课改下生物实验教学初探【摘要】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生物科学素养的培养很大程度上有赖于生物实验教学。

通过实验可以提高学生的科学实验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创新能力,因此实验教学和理论教学是相辅相成的。

生物学的概念、原理和规律都是由实验推导和论证的,离开了实验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关键词】生物教学思考我们教师在传授理论知识的同时要加强实验教学,充分挖掘教材中潜在的教学功能,培养学生对实验的设计能力、创新能力和创造能力,这时发展学生能力、提高智力是十分重要的。

一、实验在高考中的重要性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生物实验高考无论从形式到内容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更加注重对学生应用生物学原理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实验能力分为两个层次:1.独立完成实验的能力。

2.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

从历年的高考来看,实验往往是学生答题的一个瓶颈,是决定学生得分高低的关键,因此,加强对实验教学的研究,不但有利于培养学生掌握知识的能力,更有利于应对高考。

二、生物高考中实验的考察方式“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想在生物实验教学中取得较高的成效,就必须了解高考中实验考查的命题趋势和题型,经过对多年高考的研究,发现实验题型主要有以下几种:1.找出给定材料中实验设计的描述性错误,并加以改正;2.给定一篇不完整的实验设计方案,根据上下文,补充和完善相关步骤设计;3.通过实验分析,得出结果、结论;4.根据给定的实验材料、实验原理等,简单设计实验方案;5.综合和创新实验。

三、新课程下中学生物实验教学的实施建议新课程改革使生物实验教学发生了许多变化,为了适应这些变化,达到新课程改革的目标和要求,以及能应对我们当今的高考,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出努力:1.合理安排教材中的实验,有效解决实验教学实施与课时紧的矛盾。

由于新课程中实验的内容和数量明显增多,导致实验课时相对紧张。

例如:新课程要求用36个课时完成必修1《分子与细胞》模块的教学,其中实验内容尤其是探究性实验的比例明显增多。

浅谈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研究

浅谈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研究

浅谈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研究摘要:在教学中实施有效教学可以使学生达到最大收益,这是新课改目标之一。

作为高中生物老师,让学生快速有效掌握更多生物知识是每位老师最基本教学目标和最想得到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教学有效性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2)10(c)-0049-01学生学习过程实际是对自我认知水平及智力水平的开发过程,著名学者余文森教授曾说:“学生进步程度及发展程度是教学实效性的唯一度量衡。

”高中生物课堂应该改变以前的死气沉沉,让课堂气氛变得更加活跃,这样一来学生自己也喜欢主动探索,既符合了新课改的理念,又掌握了课堂有效性,也使学生掌握了必备知识。

课堂教学需要从几个方面进行改善:如教学观念、教学方法、及教师对教学目标的把握程度,都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有效的课堂教学应在知识,情感,智慧及个性塑造等多方面兼顾,让学生在一种自由氛围下接受知识传授。

1 改变观念新课改要求教师要拥有更高素质,不仅仅包括要传道授业解惑,还要创造性的让学生获得知识从而做到学习再学习过程,改变观念要高中生物教师在授课中大胆取舍,改变之前的旧思维,不仅准确无误传授知识、排疑解惑,还要让学生创造性的获取知识。

将学生探究能力作为教学过程重点。

往往从前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主体,现在的教学模式则是需要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来引导课堂的发展。

老师需要根据学生来制定有效教学设计,运用富有感染力的肢体语言和表情去感染学生,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能够积极主动探索知识和主动获取知识,因此,也需要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完善备课内容。

备课不仅仅是能否讲好课的前提,也是能否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保障。

精心有效的教学设计是课堂调控能力的前提条件。

2 优化课堂教学方法多种多样的课堂教学方法是实现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方法之一,优化组合教学方法使其发挥优势,克服劣势,同时,强调学生思维的积极参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使其主动积极地融入其中才是有效的教学方法。

浅谈高中生物教学的有效性

浅谈高中生物教学的有效性
的标准 , 按照此标 准来看 , 我 国高 中生物教 学所呈现 的状态还 是
不为 呢 ?
不理想 , 因此 , 高 中教师必须制定 明确 的教学 目标 , 使得 学生在有 限的课 堂时间内能够规划好学 习, 从而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化 。
二、 实现生物高效课堂的几点建议 1 . 明确教学 目标 , 激 发学 生的学 习兴趣
2 0 1 3年 6月 2 8日
经 验 交流
浅 谈 高 中生 物教 学 的有效 性
文, 支 Ⅱ 思 茂

要: 在课 堂教学活动 中, 要重视提高教 学质量 , 而课 堂教 学的有效性与提高教育质量 、 实现教学 目的息息相关 , 因此, 追求教学
的有效性对于提高课堂教 学的质 量具有 重要 意义。激励 主要是指激发和鼓励。教 师在课堂上注重激励 能够激发学生 的学 习兴趣 , 使其 产生一种 内在 的动力, 从而积极主动地去学 习。因此, 生物教 师在课 堂上注 重激励能够提高生物教学的有效性, 使学 生学有所得 , 同时

4 . 重视表扬和鼓励的作用
表扬 和鼓励是激励学生的手段 , 学生取得 了成绩 , 哪怕只是一 点点 的进步 , 教师都要及 时予 以表扬 , 鼓励他们再接再 厉 , 这也是
不断提高学生学 习兴趣 的重要因素。 对 于成绩较好 的学生 , 教师要
鼓励他们更进 一步 ; 对于暂时表现不佳 的学 生 , 教 个人有 了认识 和需要 , 兴 趣也 就产生 了。学生对学 习有 了 给予积极评价 , 师要 在学 习上关心他们 , 鼓励其继续努力 。很 多教学实践证 明 , 给 兴趣, 就会积极 主动地去参 与教 师组织 的教学活 动 , 学 习效率 自
对于提高学 生的 然就会提高 , 学习效果也就得到了保障。 教师上课前要备好课 , 明 予学生适 当的激励能有效激 发学生学 习的欲望 , 确 自己的教学 目标 。 在生物教学 中要重视绪论 课在激发学生学 习 学习效率有很积极 的作用。

浅谈中学生物实验教学的有效性

浅谈中学生物实验教学的有效性
学生 掌握也很 不错 , 我觉得很 值得 , 因为对 于 “ 用 显微镜 观察 了实验成 本。 学 生利用课堂 时间进行实验 的前期操作 , 后续 的
当然 在此基础上还 应该让学生 亲 自动手 去做做 ,这 样 印象 才 养创新思维等 。 也有利于课 堂教学时 , 协助教师 对各小 组其他
会 深刻。 因为在上 实验课时我发现 , 有部分 同学 怕 出错而不 敢 同学进行指导以提高实验教学有效性。如笔者进行选修 1 专 亲 自动手 , 喜 欢看人 家做 , 而有些 同学 则懒得 动手 , 我 们必 须 题 1 课题 1 《 果 酒和 果醋 的制作 》 教学 前 , 带 领学 生 通过预 实
1 培 养学生动手操 作能力
遵守, 保证实验室 内环境安静 。其次要求 学生预 习实 验 内容 , 明确实验过程 。学生 只有 弄清实验 目的 、操作 步骤和 注意事
为了使实验教 学更加有效 ,我觉得 花点 时间帮助 学生搞 项 , 才 能让做到心 中有数 , 进入实验 室才能有 条不紊地进 行实
浅谈 中学生物 实验教学 的有效性
河 南 省 汤阴 县 实 验 中学( 4 5 6 1 0 0 )朱倩 倩
[ 摘 要 ]生物学是 一门以实验为基础 的 自然 学科 , 通过实验培 养学 生的观察 、 动手和综合 能力 , 这 无疑是 当今大力 推行 素
质教育所 必需 的。 因为在 实施 素质教育 的今 天 , 教育 的 目的不仅是传授 学 生知 识, 更 主要 的是培养 学生 的素质 和能力。即不仅
中学生物 老师 的眼 中却认为 那些 学生从初 中开 始就 会用 了 ,
用不 着多费 口舌 ,其实还有许 多学生在学 习初 中 自然科 学有 胞 的有 丝分裂》 等实验 的进行 。最后 , 引导 学生 的探究能 力培 关生 物的实验过程 中根本没有掌 握显微镜 的使用 ,甚至发 现 养 , 从实验 材料的选择 上对 实验进行 拓展 。 通过 互动实践 的探 有些 同学连对光都不 会 ,却常常 由于好奇心 的驱使 和对低 倍 究突 出实验课的特 点 ,使整个教 学过程让 学生积 极参与发 挥 镜、 高倍 镜特 点的无 知 , 总是 一上 来就用 高倍镜 , 认为 高倍 镜 其学 习的主体性 , 激发学生 进一步探 究学 习的 兴趣和欲望 , 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生物学实验教学有效性初探摘要:实验与探究能力是高考考纲要求的能力之一。

而实际实验教学又存在时间有限、设备简陋等问题。

因此,如何利用有限的资源有效地进行实验教学,就成为每位中学教师必须面对的问题。

关键词:高中生物教学实验教学有效性
从近几年的生物学高考试题中可看到,对实验考查形式多样;既增加了比例,又体现了能力。

因此,对生物学教材实验进行教学与复习时,应从多方面着手,全面提升学生的实验能力,而不是机械地重复。

以下我谈谈增强实验教学有效性的措施。

1.瞻前顾后,事半功倍
高中教师应该对初中教学内容有所了解,否则无意间就使教学难度加大,甚至会影响教师和学生对实验的信心。

如“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因为实验要求的是学习高倍镜的使用,导致很多教师只讲解高倍镜的使用,必然导致知识断层现象。

高考要求考查的实验中有6个涉及显微镜使用,高中教师若能在初中的基础上,循序渐进,从低倍镜讲起,就会事半功倍,继而影响整个高中阶段实验教学效果。

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现状是设备简陋,实验落实情况差。

而且初、高中生物教学时间跨度大,知识遗忘率高。

这些都对实验教学有效性产生了很大影响。

若能进行改进,就对高中教学有质的影响。

2.学案导学,减时增效
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入和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规定的实施,中学生物教学中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做到减时不减效,甚至是减时增效等问题,是生物学教师在教学中必须面对的。

通过课堂观察发现,学案导学应用于实验教学后,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学案导学过程如下:
实践证明,在实验课中应用学案导学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势:一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是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实验教学时间有限,学生若能利用学案进行预习,带着问题进课堂,则必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增强教学有效性。

三是符合建构主义的认知规律,有利于学生形成稳固的知识体系。

因此,利用学案导学不但达到了有效掌握知识的目的,还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3.构建“学生为主体,教师引导”型课堂
3.1教师点拨,培养能力。

新课程理念中有一个突出特点即倡导探究性学习。

教学中应把握高考方向,针对教材实验开放地引导学生探究一些问题,将验证性实验和演示实验改为探究性分组实验,对于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是极有利的。

在教学中,“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学生动手完成实验后,教师若能加以点拨,将实验进行替换、拓展与深入研究,则能为培养学生的实验分析能力提供生动的情景材料。

如在“观察洋葱表皮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的实验后,要求学生以此实验为基
础,思考测定一些植物细胞的细胞液浓度的实验方案,自主设计鉴定细胞活性的多种实验方法。

这样,将零散的知识系统化,既达到了建构的目的,又将知识进行了升华,提高了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2利用探究实验,制造认知冲突。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在探究性实验中,常会在学习者面前呈现出与原有认知经验相冲突或意想不到的现象。

当学习者要用原有的认知结构同化、解释这些现象时,往往引发认知冲突,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

因此,利用实验设置认知冲突,更容易使学生进入学习情境。

所要注意的是,一定把实验现象的呈现与学生的思维发展紧密结合在一起,把实验现象作为锻炼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能力的载体,而不是仅仅让学生了解实验现象。

如在做“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时,为学生准备蔗糖试剂和硝酸钾试剂,一组用蔗糖试剂,另一组用硝酸钾试剂做。

结果发现一开始都发生了质壁分离。

但一段时间后,用硝酸钾试剂做质壁分离的细胞自动复原了。

这里就会引发认知冲突,有了认知冲突,就会形成强烈的探究欲望,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顺利进入新知识的学习。

最后学生经过讨论得出结论。

这样做避免了“满堂灌”现象,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大大提高了实验教学的有效性。

3.3善于捕捉教学时机。

当在实验中遇到意外时,要大胆地让学生探究原因,是必然的
还是操作失误引起的,应怎样控制和操作,把实验意外开发为学生辨析的资源。

如学生在显微镜下观察质壁分离时,发现图像不规则,视野中细胞膜凹凸不平,并没有如教材上呈现的圆滑有致。

引发学生经历探究过程,重要的是学生培养了探究能力,树立了严谨、坚韧的治学态度。

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教师应该善于捕捉课堂中的教学时机,重视知识生成过程。

4.落实双基,提高应试能力
课后作业是课堂的延伸,因此,精选练习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重要环节。

注重习题的精选,所选习题有针对性,有实际情境,有利于学生落实双基、感悟方法、培养能力,引导学生进行分析、解答、反思。

同时注重设计开放性习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师要帮助学生掌握解题规律,积累解题经验,提高应试能力,从而达到轻负担、高质量的教学目标。

5.教然后而知困
教学反思是有效教学的重要环节。

课后反思也是备课的继续。

在教学后及时总结其体会和不足,将课前设计和课堂的实施作一番回顾和比较,是教师认识教学缺憾、总结教学经验的重要环节。

教学反思能够不断地、逐渐地提高教师自我教学监控能力,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综合水平等。

如“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实验,在实际教学中存在制作大量琼脂块难度大;要倒去大量琼脂块,造成较大浪费;naoh属强碱,实验潜在较大危险等问题。

经过反思及
改进探讨,将“琼脂块—碘液”替代“酚酞—naoh”,就可以解决以上问题。

改进后的实验效果显著、试剂安全、用时适中、琼脂循环使用,有效节约了资源,提高了实验的可操作性。

总之,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科学。

现代生物科学的发展尤其依赖于科学实验。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积极探索实验教学的有效性,将为高三的生物实验复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