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神经元病 ppt课件

合集下载

第九章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可编辑的PPT文档】

第九章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可编辑的PPT文档】
4. 原发性侧索硬化
首发症状为双下肢对称性僵硬、乏力,行走呈剪 刀步态,缓慢进展,逐渐累及双上肢
四肢肌张力呈痉挛性增高,腱反射亢进,病理反 射阳性,一般无肌萎缩和肌束颤动,感觉无障碍, 括约肌功能不受累
可出现假性球麻痹表现
第九章 神经系统变性疾病
第一节 运动神经元病
辅助检查
1.肌电图 有很大诊断价值,呈典型的神经源性损害
第九章 神经系统变性疾病
第一节 运动神经元病
病理
肉眼:脊髓萎缩变细 光镜:脊髓前角细胞、大脑皮质运动区锥体细胞
变性脱失;脑干运动神经核变性 泛素化包涵体:存在于患者的神经元细胞胞质内,
其主要成分为TDP-43 ,是ALS的特征性病理改 变
第九章 神经系统变性疾病
第一节 运动神经元病
病理
小鱼际 肌萎缩
第九章 神经系统变性疾病
第一节 运动神经元病
临床表现
3. 进行性延髓麻痹
真性球麻痹:进行性发音不清、声音嘶哑、吞 咽困难、饮水呛咳,咽喉肌萎缩,咽反射消失
舌肌明显萎缩,并有肌纤维颤动 可有假性球麻痹:强哭强笑、下颌反射亢进
第九章 神经系统变性疾病
第一节 运动神经元病
临床表现
扩展至躯干和颈部,最后累及面肌和咽喉舌肌
第九章 神经系统变性疾病
第一节 运动神经元病
临床表现 1. 肌萎缩侧索硬化( ALS)
肌束颤动 双上肢肌萎缩,肌张 力不高,但腱反射亢进
双下肢痉挛性瘫痪, 肌张力高,腱反射亢 进,Babinski征阳性
无客观的感觉障碍, 但常有主观的感觉症状 括约肌功能正常 晚期可发生延髓麻痹 可伴有假性延髓麻痹 眼外肌一般不受影响
流行病学

运动神经元病

运动神经元病

80年代末期,应用不同的实验技术发 现10%-75%的ALS病人神经节苷酯 (GM1)抗体滴度增高。但许多周围神 经病如AIDP、CIDP、多灶性运动神经病
等均可见该抗体滴度增高。现在的观点认 为GM1抗体与ALS的关系不大。
4. 神经营养因子与ALS
神经营养因子(NTF)是一类由靶细 胞 提供的特殊多肽或蛋白质。主要的 NTF包括神经生长因子(NGF)、睫状 神经细胞营养因子(CNTF)、脑源性神 经细胞营养因子(BDNF)、胰岛素样生 长因子(IGF)、及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FGFs)、GDNF等。
患者一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踝关节发僵, 活动不灵,未予注意。半年前参加冬泳比 赛后,感右下肢无力,下楼明显。4个月前, 右臂抬举力弱,就诊于某大学附院,考虑 颈椎病,予按摩等治疗,未改善。
2个月前患者又相继出现左下肢、右手力弱, 表现为行走不便,写字、持筷笨拙。曾摔 倒一次。患者经常有四肢及躯干的肉跳感。 不伴有肢体的麻木、疼痛,无吞咽困难、 饮水呛咳、呼吸困难、二便障碍。
病理:
大脑皮层双侧中央前回巨大锥体细胞呈现 部分或完全消失,锥体细胞深染固缩,核与核 仁不易辨认,呈三角形。大脑及脑干小血管壁 内或血管周围可有淋巴细胞 浸润。皮质延髓束 及皮质脊髓束变性。锥体束的变性最早在脊髓 低位,以后可向高位或脑干内发展。
脑干运动神经核的变性,以舌下神经、迷 走神经、面神经、副神经、三叉神经多见。细 胞多呈固缩、变性脱失,胶原细胞增生。
Laugh, I Thought I'd Die
- My Life With ALS Dennis Kay, 1993
发病机制:
1. 兴奋性氨基酸毒性作用学说:
兴奋性氨基酸主要指谷氨酸(Glu), Glu是哺乳动物中枢神经系统最主要的兴 奋性递质。

神经系统变性疾病16681ppt课件

神经系统变性疾病16681ppt课件
关。 3:长期和诸如杀虫剂之类的农业药品接触 4:太平洋的关岛上,ALS有高发病率。居民食用的苏铁类植
物的种子可能是引起ALS的一个原因。最近的证据显示,真 正的原因可能是食用一种蝙蝠。这种蝙蝠以苏铁类植物种子 为食,并且很可能使它们体内的毒素累积到有毒水平。当关 岛上的蝙蝠消耗量下降时,ALS的发病率也下降了。
.
免疫因素:尽管MND患者血清曾检出多种抗 体和免疫复合物,如抗甲状腺原抗体、GM1 抗体和L-型钙通道蛋白抗体等,但尚无证据 表明这些抗体可选择性以运动神经元为靶细 胞。目前认为,MND不属于神经系统自身免 疫病。
.
病毒感染:由于MND和急性脊髓灰质炎均侵 犯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且少数脊髓灰质炎 患者后来发生MND,故有人推测MND与脊髓 灰质炎或脊髓灰质炎样病毒慢性感染有关。 但ALS患者CSF、血清及神经组织均未发现 病毒或相关抗原及抗体。
.
.
.
.
.
.
.
.
.
.
.
.
韩国电影《我的爱在我身边》
.
“身体慢慢地凝固,走向死亡, 这样的我,
你也可以在身边吗?”
.
.
.
.
.
.
.
.
思考
.
阿尔茨海默病
(Alzheimer’s Disease AD)
罗纳德.里根在1994年 的11月5日宣布他被诊 断为阿尔茨海默病: “我最近被告知我是 美国将患阿尔茨海默 病的人中的一员。目 前,我感觉良好。我 打算在上帝赐予我的 有生之年,一如既往 地做我的事情。我还 将和我的爱妻南希和 全家一起在生命的旅 途上行进。我打算多 享受些野外生活的乐 趣并与我的朋友和支 持者们保持联系!”
有人有人推测与pron、 HIV感染有关

ALS指南PPT教学课件

ALS指南PPT教学课件
第10页/共23页
神经电生理检查
• (6)肌电图出现3个或以上区域下运动神经源性损害时,并非都 是ALS。电生理检查结果应该密切结合临床进行分析,避免孤立 的对肌电图结果进行解释。
• 3.运动诱发电位:有助于发现ALS临床下的上运动神经元病变, 但敏感度不高。
第11页/共23页
三、神经影像学检查
第19页/共23页
3.呼吸支持
• (3)当患者咳嗽无力时(咳嗽呼气气流峰值低于270 L/min),应 使用吸痰器或人工辅助咳嗽,排除呼吸道分泌物。
• (4)当ALS病情进展,无创通气不能维持血氧饱和度>90% ,二 氧化碳分压<50 mm Hg(1 mm Hg=0.133 kPa),或分泌物 过多无法排出时,可以选择有创呼吸机辅助呼吸。在采用有创 呼吸机辅助呼吸后,通常难以脱机。
要注意鉴别。
第12页/共23页
四.ALS的诊断标准
ALS诊断的基本条件
ALS诊断的基本条件
(1)病情进行性发展: 通过病史、体 检或电生理检 查:
证实临床症状或体 征在一个区域 内进行性发展, 或从一个区域 发展到其他区 域。
排除其他疾病
(2)临床、神 经电生理或 病理检查证 实有下运动 神经元受累 的证据。
第15页/共23页
六、ALS的治疗
• 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应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尽可能延长生存期。 • 营养管理、呼吸支持和心理治疗等综合治疗。
第16页/共23页
1.延缓病情发展的药物 • (1)利鲁唑(riluzole):化学名2.氨基 (三氟甲氧 基).苯并噻唑 • 其作用机制包括稳定电压门控钠通道的非激活状态、抑 制突触前谷氨酸释放、激活突触后谷氨酸受体以促进谷 氨酸的摄取等。 • 该药是目前惟一经多项临床研究证实可以在一定程度上 延缓病情发展的药物,用法为5O mg,每日2次口服。 • 当病程晚期患者已经使用有创呼吸机辅助呼吸时,不建 议继续服用。 • (2)其他药物:在动物实验中,尽管有多个药物在ALS动物

运动神经元病

运动神经元病

EMG: 慢性神经源性损害肌电改变,累及四肢肌、腹直肌。
CPK:346U/L CSF: WBC 1 X106/L ,RBC 1X109/L,PRO 470 mg/l
Case 6

男性,29岁 进行性双下肢无力6年,双上肢无力2年 其兄有类似表现 PE:颅神经(-),双上肢近端肌力5°-,远端5°,双下肢 肌力近端3°+,远端5°,四肢近端肌肉萎缩明显,反射对

EMG1(2006.5)左上肢广泛神经源性损害肌电改变
EMG2(2006.8)左上肢广泛神经源性损害肌电改变 EMG3(2006.12) 上下肢被检肌和胸椎旁肌见纤颤,正尖波,NCV 正常范围,轻收缩MUP普遍宽大或见巨大电位。神经源性损害肌 电改变,累及上下肢被检肌和胸椎旁肌。
治疗
医生,我该
吃什么药呢? 想吃啥 就吃啥
男性3/10万人年 女性2.4/10万人年(2007)

起病年龄平均55岁,病程通常3-5年。平均存活3.5年,5年后 20%存活 (老年、早期呼吸困难、延髓受累影响存活)
好发年龄 : 58-63岁 散发性 47-52岁 家族性 (2009)
临床类型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最常见


进行性(脊)肌萎缩症(PMA)
原发性侧索硬化症 (PLS)-----最少见 进行性延髓麻痹(PBP) 按美国的习惯通常统称为ALS,等同于运动神经元病 (英国,MND)
临床特点


LMN –无力 –肌萎缩 –肌束颤动 –电生理 UMN –反射的病理性扩散 –阵挛 –强直 –病理征 –电生理
延髓 延髓
称+,病理征(-),感觉无殊。

EMG:慢性神经源性损害肌电改变,累及上下肢,脊髓前角细 胞损害可考虑。

神经系统疾病定位诊断PPT

神经系统疾病定位诊断PPT

神经肌肉疾病 多发性肌无力
二 基本特征 肌肉:对称性肢带肌无力近端
晚期肌萎缩明显 与肌无力相一致的腱反射减退
神经肌肉疾病 多发性肌无力
神经肌肉接头: 主要累及眼外肌 延髓肌和肢带肌; 无肌萎缩; 特征为症状的波动性; 腱反射不受影响
神经肌肉疾病 多发性肌无力
周围神经: 对称性远端的感觉 运动 反射和植物神经功能障碍; 尤其腱反射改变明显
肌肉无力和瘫痪的定位
一 机制 从大脑的运动神经元 到肌肉这一通路 任何环节病变 均可导致肌无力或瘫痪
肌肉无力和瘫痪的定位
二 部位与病变的关系
一电解质紊乱 1 低钾:
肢带肌无力呼吸肌及延髓肌 多不受影响 腱反射存在;补钾有效 发作性数小时~数天
肌肉无力和瘫痪的定位
2 高钾:
家族性; 发作性持续12小时;频繁; 肌无力常累及某一肌群; 可有延髓肌和呼吸肌受累;
肌肉无力和瘫痪的定位
2 多数性单神经病:
为多个不相邻的周围神经损害; 常见病因为糖尿病 结缔组织病 变等
3 单一神经损害:
多为局部病因所致
肌肉无力和瘫痪的定位
4 神经丛病变: 见于外伤 肿瘤或炎症等 臂丛损害:上部 下部 腰骶丛损害:
5 前根损害:
肌肉无力和瘫痪的定位
6 前角损害: 节段性特征;肌张力降低 反射改变 肌萎缩; 可见肌束震颤 多为远端无力; 也可能以近段为主
肌肉无力和瘫痪的定位
伴有疼痛或肌强直; 禁食 运动后或使用钾诱发钾敏
感性; 发作时血钾多正常或升高
肌肉无力和瘫痪的定位
3 副肌强直paramyotonia 诱因:寒冷 自发 特征:寒冷诱发
反常性强直活动后加重 常染色体显形遗传; 常伴高血钾或正常血钾

免疫介导性运动神经元病

免疫介导性运动神经元病

心理治疗:心 理辅导、支持
疗法等
康复护理:日 常护理、营养
支持等
生活护理
保持良好的生 活习惯,如规 律的作息、健 康的饮食等
01
定期进行身体 检查,及时发 现并处理病情 变化
03
02
保持良好的心 理状态,避免 焦虑、抑郁等 负面情绪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04
保持良好的社交 活动,与家人、 朋友保持联系, 获得情感支持
目录
01. 治疗方法 02. 护理措施 03. 预后与预防
药物治疗
免疫抑制剂:如皮质类固醇、环磷酰 胺等,用于抑制免疫反应
抗炎药物:如非甾体抗炎药、抗肿瘤 坏死因子等,用于减轻炎症反应
神经保护剂:如神经生长因子、抗氧 化剂等,用于保护神经元免受损伤
基因治疗:如基因编辑、基因沉默等, 用于纠正基因突变导致的疾病
预防措施
保持良好的生活 习惯,如均衡饮
食、规律作息、 1
适量运动等
保持良好的心理 4
状态,避免过度 紧张和焦虑
避免接触有毒物 质,如重金属、
2 农药等
3
定期体检,及时 发现并治疗相关 疾病
定期检查
定期进行身体 检查,监测疾 病进展
01
定期进行影像 学检查,监测 疾病对神经系 统的损害
03
定期进行康复 治疗,改善生 活质量
手术治疗
手术目的: 缓解症状, 提高生活
质量
手术方式: 包括神经 根切断术、 脊髓刺激
术等
手术风险: 可能引起 神经损伤、 感染等并
发症
术后康复: 需要进行 康复训练, 以恢复运
动功能
康复治疗
物理治疗:运 动疗法、按摩
疗法等

神经系统疾病分析诊断PPT课件

神经系统疾病分析诊断PPT课件

概 论 (2)
• 中脑:Ⅲ、Ⅳ • 桥脑:Ⅴ、Ⅵ、Ⅶ、Ⅷ • 延髓:Ⅸ、Ⅹ、Ⅺ、Ⅻ
视神经(2)
• 两侧视网膜鼻侧半的纤维进行交叉,而
来自两颞侧半的纤维不交叉,然后组成 视束。
• 瞳孔对光反射纤维经视神经、视束、上
丘臂、中脑上丘。在外侧膝状体前就分 出至脑干的四迭体上丘。
• 黄斑部视觉受双侧支配(黄斑回避)
神经系统疾病的症状
• 缺损症状:如感觉丧失、肌肉瘫痪、
视力缺损、记忆丧失等。 • 释放症状:如锥体束损害后瘫痪时 肢体的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和 巴彬斯基征阳性;基底节病变所产 生的手足徐动症等。
神经系统疾病的症状
• 刺激症状:如癫痫、灼性神经痛等。 • 断联休克症状:指中枢神经系统局
部发生急性严重损害时,引起在功 能上与受损部位有密切联系的远隔 部位神经功能短时丧失。如脑休克、 脊髓休克等。
定位诊断
• 中枢性:
–脑部:脑实质(皮质、脑干、小 脑),脑膜。 –脊髓:上界和下界,髓内或髓外, 硬膜内或硬膜外。
定位诊断
• 周围性:
–颅神经:核性、核上性、核间性、 核下性。 –周围神经:根性、丛性、神经干、 末梢性。 –肌肉:肌肉本身、神经肌肉接头
常见症状和表现
• 肌肉病变:肌无力、肌萎缩、肌痛、假
• 瞳孔改变:
瞳孔散大:①动眼神经麻痹;②脑钩回疝 瞳孔缩小: Horner 氏征(瞳孔缩小、睑裂
Ⅴ 三叉神经
1. 中枢性和周围性感觉障碍
–周围性:眼支、上颌支、下颌支
–中枢性:洋葱皮样,中心部位为脑干 的上端,周边部位为脑干的下端。 2.角膜反射:
三叉神经传入、面神经传出,三叉神经 受损角膜反射减弱或消失.
感觉障碍的定位诊断(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