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27 双语现象
语言学概论课后题答案

9、抽象思维、发音
三、判断正误
1、错2、对3、错4、错5、对6、对7、对8、对9、错10、对11、错12、错13、错14、对15、对16、对17、对18、错19、对20、错
四、问答题
1、指导23页
2、教材31页
3、教材26页
4、教材27页
5、教材29页
6、教材29页
7、教材29页
五、问答题
1、教材P92
2、教材P89
3、教材P99
4、指导书P84
第五章
一、解释下列名词
1、词汇(教材P126)2、基本词汇(指导书P91)3、多义词(指导书P98)
4、同义词(教材P138)5、反义词(教材P142)
二、填空
1、全民常用、稳固、有构词能力
2、一般性、模糊性、全民性
3、本义、中心义、中心义、派生义
10、“洋泾浜”、混合语11、柴门霍夫、1887
三、辨别正误
1、错2、错3、错4、对5、错6、错7、错8、错9、错10、对
四、单项选择
1、C 2、D 3、A 4、B 5、C
五、问答题
1、教材P198
2、教材P206—207
3、教材P211—212
4、指导书P154
第九章
一、填空
1、方言和亲属语言、记录了语言的过去状态的文字2、聚合关系、组合关系
6、表意、表意兼表音、表音7、表意字、单纯表音字、形声字8、形象和会意9、改进
10、书面语、加工
三、辨别正误
1、错2、错3、错4、错5、对6、对7、错8、错9、错10、错
四、问答题
1、教材P152、指导书P114—115
2、指导书P116
3、指导书P125—126
《语言学概论》历年自考真题

2017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语言学概论试卷(课程代码00541)本试卷共4页,满分l00分,考试时间l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
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
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
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
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30分)一、革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l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汉语属于A.孤立语 B.屈折语C.粘着语D。
复综语2.“种花”的“花”和‘‘花钱”的“花”是A.同义词B.多义词C.同音词D.近义词3.苏美尔人发明了A.楔形文字B.甲骨文C.腓尼基字母 D.阿拉伯字母4.第二语言学习者在使用外语时常常借助于母语的发音、词义、结构规则或习惯来表达思想的现象叫A.语言相关 B.语言辅助C.语言影响D.语言迁移5.“郭明义是当代的雷锋”中,“雷锋”属于借代中的A.以部分代整体 B.以特征代本体C.以具体代抽象D.以专称代通称6.“成立”和“建立”这两个词的词义区别主要是A.理性意义不同B.感情色彩不同C.语体色彩不同D.形象色彩不同7.根据乔姆斯基提出的假设,人的大脑中储存的全人类语言所共有的语言知识叫A.人类语法 B.普遍语法C.个人语法D.个别语法8.从同一种语言中分化出来的各个语言叫A.地方话B.隐语C.亲属语言D.原始基础语9.“活儿我不做了!三颗粮食,收不收有什么关系?”使用的修辞手法是A.拟人B.拟物C.夸张D.降格10.语言符号的能指是A.词汇B.语音C.语义D.语法11.汉语普通话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主要出于A.人们的喜好B.经济上的原因C.文化上的原因D.政治上的原因12.诗歌属于A.谈话语体B.应用语体C.文学语体D.宣传语体13.纳西族语言称“大树”为“树母”、“小树”为“树男”,反映出古代纳西族曾经历过A.群婚制阶段B.族外婚制阶段C.母系氏族社会阶段D.家族制阶段14.希腊字母属于A.辅音文字B.全音素文字C.表意文字D.象形文字15.古代关于马的词很多,如“驹”两岁马、“駣”三岁马、“馬八”八岁马,这些词被称为A.同源词B.类义词C.同义词D.同形词16.语言符号的结构必须是按照时间先后顺序依次出现,这是语言符号的A.系统特征B.约定特征C.层级特征D.线性特征17.对“语言”和“言语”这两个概念进行区分的是A.索绪尔B.鲍阿斯C.沃尔夫D.施莱歇尔18.“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村的纯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是A.对偶句B.排比句C.反复句D.回环句19.下面各词借自于汉代西域的是A.葡萄B.罗汉C.蛮夷D.胡同20.某一言语社团同时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语言的社会现象叫A.混合语现象B.惯用语现象C.克里奥尔现象D.双语现象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歹|j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大学语言学概论考试(习题卷1)

大学语言学概论考试(习题卷1)第1部分:单项选择题,共66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
1.[单选题]语言符号只能一个接一个出现,这是语言结构的A)不变性特征B)线性特征C)约定性特征D)聚合性特征答案:B解析:2.[单选题]中国传统的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统称A)大学B)名学C)玄学D)小学答案:D解析:3.[单选题]下列各组词中全部属于复合词的一组是( )A)大学、人民、(英)readerB)劳动、阿姨、(英)railwayC)瓶子、教室、(英)unhappyD)道路、材料、(英)classroom答案:D解析:4.[单选题][]音素[i]和[y]的差别是由( )的差别形成的。
A)音高B)音强C)音长D)音质答案:D解析:D5.[单选题]下列关于直接组成成分分析法,(层次分析法)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从最大的词组开始逐层切分可以任意切分B)从最小的词开始组成组合,一直组合到复杂词组为止C)分析时要依据两条原则“成结构和有意义”D)分析时采用的方法是先分主干和后天枝叶答案:A解析:6.[单选题]语言学概论应属于( )。
D)汉语言学答案:B解析:7.[单选题][]下面的派生意义中,属于隐喻的是( )。
A)英语的pen指笔B)“习”的“温习”义C)寺院的方丈D)法语的bureau指办公桌答案:B解析:B8.[单选题]英语中的”impossible、incomplete、irregular”的三个否定的变词语素”im、in、ir”从发音上解释它们在形式上不同的原因是因为:( )A)同化B)异化C)弱化D)脱落答案:A解析:9.[单选题]汉语中的“着、了、过”在古代具有实实在在的词汇意义,到了现代成为表示类似体的意义的构形语素,这是( )。
A)词序的变化B)异化C)类推D)新的语法范畴的形成答案:D解析:10.[单选题]外语学习的高原期指的是A)听说阶段B)读写阶段C)初期D)后期答案:D解析:11.[单选题][]根据语言成分与人类经验的映像关系而得出的是( )。
语言学概论 试卷3

一、在下列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字母标号填入括号内。
1.Syntax studies two kinds of rules: syntagmatic and ____. ( )A. paradigmaticB. collocationalC. collogationalD. semantic2.The father of modern linguistics is ____. ( )A. ChomskyB. ChimpskyC. SaussureD. G. Leech3. A native speaker’s intuition about the sounds and sound patterns of his language is ____knowledge. ( )A. phoneticB. phonemicC. phonologicalD. allophone4. A ____ relation refers to the sequential characteristic of speech. ( )A. syntagmaticB. paradigmaticC. pragmaticD. vertical5.Which of the following examines word formation and the internal structure of words? ( )A. syntaxB. semanticsC. morphologyD. phnology6.If two or more sounds never appear in the same environment, they are said to be in ____distribution.( )A. parallelB. freeC. complementaryD. constrative7. A surface structure corresponds most closely to the _____ arrangement of words as they are pronounced. ( )A. parallelB. paradigmaticC. hierarchicalD. linear8. The words that sound different but have the same or nearly the same meaning are called_____ ( )A. synonymsB. antonymsC. hyponymsD. polysemics9. Semantic ambiguity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types: lexical ambiguity and _____ ambiguity ( )A. meaningB. structuralC. sequentialD. conventional10. Usually sentence meaning is abstract and decontexualized, while utterance meaning is ____ and context-dependent. ( )A. opaqueB. unclearC. concreteD. subject二、填空题。
语言学概论全真模拟演练(三)

第一部分选择题(3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 小题,每小题1 分,共20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来选均无分。
)1. 下列关于“语言”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 语言系统是由多个子系统组合而成的 B. 语言是一个符号系统C. 语言符号具有离散特征和线性特征D. 语言符号的音义关系可以任意改变2 . [e]是【】A.前半低不圆唇元音B.后半低圆唇元音C. 前半高不圆唇元音D. 后半高圆唇元音3. 从语音的社会功能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是【】A. 音位B. 音素C. 音节D. 音渡4 . 下列各组辅音中,发音部位相同的一组是【】A. [p,k]B. [n,b]C. [ts,s]D. [d,f]5. 汉语普通话中,处于对立关系的是【】A. [b]和[p]B. [p]和[t]C. [t]和[d]D. [a]和[ɑ]6. 下列各词属于汉语方言词的是【】A. 奢侈B.瘪三C.啤酒D.调型7. 英语动词“唱”的原形是sing,过去时形式是sang,这在语法手段的词形变化中叫作【】A.附加B.屈折C.异根D.零形式8. 下列词语属于复合词的是【】A.琵琶B.徘徊C.卡车D.瓜子9. 汉语经常用四字格表示而且使用最多的熟语形式是【】A.成语B.谚语C.惯用语D.歇后语10. 语法现象可以分成“核心语法现象”和“外围语法现象”,其中“核心语法现象”主要是指【】A. 词语搭配问题B. 意义表达问题C.语音实现问题D. 句法结构问题11. 下列关于虚词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虚词可以分为辅助词和功能词两个小类B. 虚词包括助动词、介词、连词和语气词C. 虚词是没有词汇意义只有语法意义的词D. 使用虚词来表现语法意义属于词法手段12. 用义素分析法分析多义词,是以什么为单位的【】A. 整个词B. 这个词的全部意义C. 这个词的某一义项D. 这个词的某些义项13. 下列各组词中,不属于...同义词的一组是【】A. 凉快凉爽B. 衣服衬衣C. 情感感情D. 保护庇护14. 基本词组主要利用的语法手段是【】A.虚词B.语序C.重叠D.语类选择15. 下列文字中,不属于...自源文字的是【】A. 古埃及文字B. 古汉字C.古希腊文字D.苏美尔文字16. 下列各项中,甲和乙是预设关系的是【】A. (甲)他买了一支钢笔→(乙)他买了一支笔B. (甲)老王在小李的左边→(乙)小李在老王的右边C. (甲)他早就不在学校工作了→(乙)他以前在学校工作过D. (甲)什么水果他都吃过→(乙)他吃过苹果17. 语言谱系分类的层级体系从上到下是【】A. 语群语系语族语支B. 语系语族语支语群C. 语支语族语系语群D. 语族语群语系语支18. 日语是【】A. 象形文字B. 表意文字C. 音位文字D. 音节文字19. 关于掌握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阶段的途径,正确的表述是【】A. 第一语言主要靠获得,第二语言主要靠学习B. 第一语言主要靠学习,第二语言主要靠获得C. 二者都主要靠获得D. 二者都主要靠学习20. 从外语教学角度看,不同的人中介语的发展规律大致相同,这一学习发展过程被称作【】A.外在刺激B.内在大纲C.语言迁移D.语言模仿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语言学概论必背名词解释

语言学概论名词解释1、语言符号的任意性:指语言符号的能指和所指,即声音和意义的结合是任意的,二者并没有必然联系;2、书面语:书面语是用文字记录的语言形式,它是文字产生后在口语的基础上产生的;书面语是经过加工的、提炼和发展的口语的书面形式;3、语言相关论:是萨丕尔和沃尔夫提出的关于语言和思维关系的观点,主张语言决定思维,不同的语言就有不同的思维方式;4、大脑语言功能临界期:是指大脑的单侧化、大脑左半球的分区以及语言的遗传机制,都只提供人具有语言能力的潜在可能性,这些潜能必须在一定期限内被一定的语言环境激活才可使用;5、语系:语系是按照语言的同源关系对语言进行谱系分类,凡有亲缘关系的语言属于同一语系;6、机器翻译:是通过计算机把一种语言自动翻译成另外一种或多种自然语言的信息处理技术;7、语音:语音是人的发音器官发出的、用于人和人之间交际并表达一定意义的声音;8、词:词是最小的、有意义的、能够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9、语用:语用是指语言运用,即人们在一定的交际环境中对语言的实际运用;10、文字: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11、单纯词:是由一个构词语素构成的词;12、语素:是语言中音义结合的最小单位;13、屈折:通过词的内部发生语音的交替变换来改变词的语法意义的手段;14、语音对应关系:方言或亲属语言之间所具有的、有规律的而非个别的语音之间的互相对应的关系;15、意译词:是用本族语言的构词材料和规则构成新词,把外语中的某个词的意义翻译过来;16、主谓词组:两个成分之间具有被说明和说明关系的词组是主谓词组;17、词类:词类是词在语法上的分类;它指可以替换出现在语法结构某些共同组合位置上的词的类,即具有聚合关系的词的类;18、复辅音:一个音节内处于同一个肌肉紧张的渐强阶段或渐弱阶段上的两个或两个以上辅音的组合叫复辅音;19、复合构词:词根语素加词根语素构成一个新词叫复合构词;20、语言迁移:学外语的人的母语叫“来源语”,所要学的外语叫“目标语”,作为来源语的母语对作为标语的外语会产生影响,这就是“语言迁移”;21、双语现象:指某一言语社团使用两种或多种语言的社会现象,具体而言是社团内的全成员或部分成员双语并用的现象;22、亲属语言:从同一种语言中分化出来的各个语言叫亲属语言,亲属语言之间具有历史同源关系;23、词形变化:指通过词的形态变化产生一定语法的形式,主要包括附加、屈折、异根、零形式四种情况;24、调位:利用音节的音高差别来起辩义作用的语音单位叫做调位;调位是一种非音质单位,依附在音位的组合序列上;25、语法意义:是语法形式所体现的意义,是语言中通过一类形式或功能所获得的意义;如“动词+名词”具有动宾关系的意义,汉语所有的同类组合都是如此,这种意义就是一种语法意义; 26、语音合成:是语音信息处理研究中的主要工作;就是让计算机模拟人的发声器官的动作并发出类似的声音;如汉语的语音合成目前已初步实现自动生成声韵调结合的音节;27、句子:句子是词或词组按照一定规则组合而成的、能表达相对完整的意义、前后有较大停顿并带有一定语气和句调的语言单位;28、异化:是指语流中两个相同或相近的音,其中一个因受另一个印象而变得不相同或不相近;29、词尾:附着在词干后的,能改变词的语法形式,但不能构成新词的语素;30、声韵调分析法:是汉语传统的一种音节结构分析方法;可以将音节分为声母、韵母、声调三部分;31、同化:语流中两个不同的音,其中一个因受到另一个影响而变得跟它相同或相近的现象;32、语言转用:在民族接触和融合的过程中,一个民族的全部或部分成员放弃使用本民族语言而改说另一民族语言的现象;33、借词:又叫外来词,是指音与义都来自外语的词;34、词组:是由词和词组合的语法单位,它结构上大于词,在句子中的作用与词相当;。
普通语言学概论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东北师范大学

绪论单元测试1.语言学是专门以人类语言及其相关问题为研究对象的科学。
()A:错B:对答案:B2.最早对希腊语句法进行全面描写和分析的是亚里斯塔克,他曾被誉为“语法最伟大的权威”。
()A:错B:对答案:A3.《普通语言学教程》是索绪尔的两位弟子兼同事巴利和薛施蔼根据学生们的听课笔记,整理成书并于1916年出版的。
()A:对B:错答案:A4.()是中国见于记载的最早的韵书。
A:《五音集韵》B:《切韵》C:《广韵》D:《声类》答案:D5.系统功能语言学的代表人物是英国语言学家()。
A:弗斯B:韩礼德C:奥斯汀D:利奇答案:B6.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理论是建立在()的哲学基础之上的。
A:理性主义B:经验主义C:唯物主义D:唯心主义答案:A7.应用语言学包括很多与语言学有关的边缘学科,如( )。
A:日语语法学B:计算语言学C:心理语言学D:语言规划学E:英语词汇学答案:BCD8.我国古代的所谓“小学”有( )。
A:音韵学B:训诂学C:方言学D:语言学E:文字学答案:ABE第一章测试1.语言虽然只是文化系统中的一部分内容,但它负载的却是文化的全部内容。
()A:对B:错答案:A2.索绪尔把符号的形式叫作“所指”,把符号的内容叫作“能指”。
()A:对B:错答案:B3.提出言语行为理论的人是()。
A:利奇B:格赖斯C:奥斯汀D:塞尔答案:C4.语言符号的形式是()。
A:语音B:语义C:语法D:语用答案:A5.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共有的特点是()。
A:依存性B:任意性C:符号性D:系统性E:人为规定性答案:ABD6.语言系统的子系统包括()。
A:语法系统B:语义系统C:词汇系统D:语音系统E:语用系统答案:ABCD第二章测试1.广州话[kɑ:u]是”教”的意思,[kɑu]是”救”的意思,它们彼此之间的区别是由于音质音位的不同造成的。
()A:错B:对答案:A2.常见的语流音变现象有同化、异化、弱化、脱落、增音。
()A:错B:对答案:B3.从自然属性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是()。
语言学概论第七章语言和社会自学笔记

语言学概论第七章语言和社会自学笔记第七章语言和社会一、名词解释1.地域方言2.次方言、土语3.语音对应关系4.亲属语言、语言间的亲属关系5.原始基础语、子语6.语言的谱系分类7.语系8.社会方言9.隐语、黑话10.通用语 11.共同语 12.基础方言 13.标准语 14.国语15.借词16.意译词17.仿译词18.双语现象19.双言现象20.语言转用 21.语言混合 22.洋泾浜语23.克里奥尔语 24.非克里奥尔话 25.语言规划 26.语言政策 27.语言规范化28.民族语言政策二、简答和论述1.研究语言起源的目的2.研究语言起源问题包含两个不同的问题:3.关于语言的起源,大致可以分为神授说和人创说两种.4.简述恩格斯关于语言起源于劳动的观点.5.语言起源的过程.6.与语言起源有关的现代科学研究.7.语言的起源具备的条件.8.语言发展演变的两大特点.9.语言发展演变在地域上的不平衡性是一种语言分化出不同的方言或亲属语言的重要原因.10.语言的发展演变主要体现在哪几个方面?11.语言发展演变的原因?12.为什么社会交际活动的需要是语言产生、存在、发展的基本条件?13.语言的发展演变为什么只能采取渐变的方式?14.为什么语音、语法、语汇的发展演变是不平衡的.15.举例说明语言分化的产物有哪些?16.地域方言之间既有差别,又有明显的共同点.17.“亲属语言”和语言间的“亲属关系”并非等同于生物学上的概念.18.亲属语言形成的原因19.语音对应关系是语言间存在亲属关系的重要标志.20.世界诸语言谱系分类的大致情况.21.一种语言或方言内部还存在着社会方言的分歧:(见次方言和土语)22.造成语言差异的因素有哪些?23.一种语言走向统一的社会条件.24.一种语言实现统一的方式.25.隐语和一较社会方言的区别是什么?26.通用语和共同语的区别.27.基础方言的选择和共同语的形成.28.现代汉民族为什么要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29.为什么说方言的产生是社会的不完全分化和语言的发展演变共同作用的结果?30. 为什么说语音差异是方言分区的主要依据?31.举例说明方言间在词汇和词义上的两点差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阶段 第二阶段即日本占领时期的双语现象:1942年, 日本 : 占领印尼日本当局规定在任何场合, 都禁止讲荷兰语。 由于普及日语是一件不容易的事, 因此印尼语马来语 自然成为官方和民间的交际语言, 法律条文、公告、 官方函件及各种书报杂志都是使用印尼语.所以在日 占领时期的双语现象是印尼语—地方民族语。
Bilingualism and multilingualism
双语现象和多语现象一个 人经常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 的语言进行交际,双语现象 的研究涉及民族学,语言学, 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等 诸多领域。(双方言)
1.双语或多语的文化背景 2.特征或特点 3.不同地区的存在的不同的现象 4.双语或多语的英语环境中语码转换现象 的浅析 5.中国的多语政策和双语教育
印尼双语现象的现状
一,在宪法上确立了印尼语的地位并大力推广印尼语
和规范印尼语 二,作为家庭用语和毋语的爪哇语在双语中的地位 比较重要 三,作为外语教学的英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印尼语爪哇语 在现代, 印尼的双语现象表现为 地方民族语 英语
印尼的双语现象在各个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特 点和表现形式。这些特点和表现形式与当地的 政治、经济和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在传统文明 时代双语现象以一种自然方式形成。在殖民化 时代, 双语现象与殖民统治的强制政策有关在 现代, 双语现象的形成与国内的建设有关后两 种双语现象的形成中, 教育占有很大比重。
印度尼西亚
以印尼而言, 在其1.8亿人口中, 就有480种方言二有 的说300种, 也有的说250种。。不过像有这么多方言 的国家, 在世界上并不多见。现在的印尼, 印尼语是 官方语和国语, 但却只有61.4%的人会印尼语。 约100万年前, 印尼原始人就在这块土地上生息、繁 衍, 但今天的印尼民族是从北部移民而来的据现有的 考证, 印尼最古老的王朝是公元世纪的古戴(Kutai)王 朝和多罗度(Turuma)王朝。
特征或特点
宝鸡文理学院中文系年玉萍: : 人们根据不同的时间、地点、场合、对象,使用不 同的语言。 年龄、身份、职业、文化程度不同的人,所使用的 语言不同。 双语中(方言和普通话、普通话和英语之间)的差 异主要表现在语音、词汇、语法三个方面 语码转换明显。 双语现象中的差异日趋减小。
宁波大学讲师于立蕾: :
香港
广府白话,潮州话, 上海话, 客家话;尽管其它方言得以存在 并在有限范围内流行,广府白话成了公认的大众语言, 广府白 话也继而被香港人称作广东话, 也称粤语。 在现今600 万香港中国居民中广东人占90% 左右,日常生活 交往中主要使用汉语,英语则在行政、司法、立法、对外贸易、 外事活动等方面取得了独有的地位, 体现了港英政府一直推行 的将英语作为官方语言的政策。 粤方言的发音分为九个声调: 高平, 高上, 高去, 低平, 低上, 低 去, 高入, 中入, 低入(关杰才, 1990) 香港回归可能带来的变化 发展双语和双语教育需考虑的一些问题:现代化进程中的社 会和工业发展; 人们对待本族语及其在教育中的态度; 人们对 于该语言所属文化的观念
文化背景
语言发展的历史状况和国家现行的语言政 策,是产生和保持双方言现象一个重要原因。 人们的交际环境(即社会环境) 以及语言生活 的实际需要,对于双方言现象的产生和发展也有较 , 大的影响。 人们的思想感情对于双方言的使用更有密切的关 系。(“宁卖祖宗田,不卖祖宗言” “宁卖祖宗金, 不卖祖宗音”) 传统文化和家庭结构与双方言的使用也有较大关 系。(家庭是双语制最后的也是最坚强的堡垒。)
总结
过去 被迫 生计 历史 现代 普及 要求 生存
范亚琳 刘娇 尹牡丹
Thank you
庆厦,董艳 2.“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思想与中国少数民族双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 语教育 --- 滕星
《福建陶研》2009年01期 : 年 期
生活教育理论对学前双语教育的启示 --- 许琼华
《中国民族 中国民族》2002年10期 : 中国民族 年 期
1.一个蒙古族中学的双语教学 --- 尕金 一个蒙古族中学的双语教学 2.云南双语教学的发展选择 --- 陶天麟 云南双语教学的发展选择 3. 广西双语工作的探索 --- 杨启标 4.加速现代远程双语教育 --- 张丽 加速现代远程双语教育 5.为西部大开发培养双语人才 --- 阿尔帕提古雨 为西部大开发培养双语人才 6.探索总结新经验 做好双语教学工作 中国少数 探索总结新经验 做好双语教学工作-中国少数 民族双语教学研究会第十次全国学术研讨会侧记 --7.中国少数民族双语使用和双语教学备忘录 --中国少数民族双语使用和双语教学备忘录 8.加强双语教学 切实提高民族教育质量 --加强双语教学
不同地区的存在的不同的现象 中国:
(一) 双语式 一 双语式(bilingualism) 双语式的分类:①. 完全双语式(Complete Bilingualism) ②. 复合双语式(Complex. bilingualism) 双语式的习得过程:A. 完全双语环境型(Complete Bilingual Context) . B. 部分双语环境型( Partial Bilingual Context) . C. 学府双语环境型(Academic Bilingual Context) . (二)双言式 双言式(bidialectalism/bidialectism):指一个人(或 双言式 语言群体) 掌握一种语言的两种方言,并使用两种方言 进行正常交际的方式。 (三)双体式(diglossia):指一个语言群体(或语言社区/ 集团) 中,一种语言的两种不同的语言变体并存使用的 交际形式。
一: 17世纪前的印尼传统文化社会中的双语现象
当时在爪哇和苏门答腊一部分人讲Pallow语, 大 多数人讲古马来语、古爪哇语和当地民族语言。讲 Pallow语的大都与佛教有关。进入13世纪, 回教转入 印尼, 印尼进入了回教文化时期。这一时期, 马来语成 为商业和传教的交际语.
二:17世纪以后霭尼殖民社会“1602-1945”
双语或多语的英语环境中语 码转换现象
当今的中国人中有很多人既说普通话, 又说方言甚至外语的。这就导致人们 根据自己的需要。在说一种语言的时 候有改变了另一种语言,即语码转换。
中国的多语政策和双语教育
《民族教育研究》1996年04期 : 年 期 1.中国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的历史沿革(上) --- 戴 中国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的历史沿革(
翻译 翻译(一个意思用一种语言翻译或者被转换成 另一种语言的观点,能够用两种语言表达的意义 可能或至少部分可能地在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念水平或形象水平 上是一致的。) 替换 替换(正在用语言A交谈并且懂得语言B的两个 A B 人, 能够在另外只懂得语言B的人参加谈话时自 动地转用语言B。) 两种编码的独立性 两种编码的独立性(拥有两套不同的编码, 并能 根据不同的环境使用其中的任何一种编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