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精选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遗传与变异2.生物的变异现象课后练习二十一
小学科学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生物的变异现象PPT课件

4 舌头能卷
无耳垂 卷发
双眼皮 舌头不能卷
5 平发迹 6 无酒窝 7 相握左手在上
“V”发迹 有酒窝 相握右手在上
动物的变异现象
红眼果蝇和白眼果蝇的头 部
2021
14
达尔文记载的安康羊
2021
15
1791年,在美国新英格兰的一户农民怀特家的羊 群里,发现了一只背长腿短且略弯曲的雄绵羊。由 于腿短,它跳不过羊圈篱笆,故而易于圈养。经过 怀特的精心选育,一个新的绵羊品种--安康羊产生了 。达尔文对此很感兴趣,曾将该例收录在他的著作 《动物和植物在家养下的变异》一书中。但安康羊 在1870年左右绝种了。这种短腿羊,最初是在其亲 代的生殖细胞中的基因产生了变化而导致的。基因 的变化称为基因突变大约在1920年左右,挪威一户 农民的羊群里,又突然出现了一只短腿羊,这是因 为又新产生了一次基因突变。由此又重新育成了一 个短腿绵羊的新品种
2021
47
变异对生物的意义
有利变异:对某种生物来说,变异有利 于它的生存。如小麦的茎秆
不利变异:对某种生物来说,变异不 利于它的生存。如玉米的白化苗
判断是有利变异还是 不利变异
主要看对生物个体本身而言。
2021
48
变异对物种的意义
生物的变异有利于物种的发展和进化,因为各 种有利的变异会通过遗传不断的积累和加强, 不利的变异会被淘汰,是生物群体更加适应周 围的生存环境.
龙生九子——睚眦 (音:牙字 )
龙生九子——螭首
龙生九子——嘲凤
龙生九子——螭(chi)吻
龙生九子——狻猊(音:酸尼)
植 物 的 变 异 现 象
不同品种的菊花
2021
31
常见的生物变异现象
六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第二单元《2 生物的变异现象》 苏教 版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第二课生物的变异现象【教材及学生分析】:生本教育的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本着这种理念,本节课在设计时我充分地考虑了学生的实际情况,六年级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课外搜集能力和课上的表达能力,因此,从课前预习搜集到课中的交流汇报,尽量放手让他们自己去探究。
生物的变异与生物的遗传一样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现象,遗传使物物延续,变异使后代出现差别。
在学习时,变异比遗传稍难理解。
本课的重点是知道变异也是生物的特征之一,在生物界普遍存在。
难点是能对同一种类的动植物外形特征的差异性进生观察比较,并做出解释。
【教学目标】:1、知道变异也是生物的特征之一,在生物界普遍存在。
2、了解变异有两种: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
3、能对同一种类的动植物外形特征的差异性进行观察比较,并做出解释。
4、在学习过程中能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变异有两种: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
难点能对同一种类的动植物外形特征的差异性进行观察比较,并做出解释。
【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同学们,从上节课的学习中我们了解到生物界普遍存在着遗传现象,其实我们不难发现,我们跟父母除了相似之处,还存在着很多的差异,这种差异在科学上称作变异,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生物的变异现象。
(揭示课题:生物的变异现象。
)(设计意图:从学生最真实的生活经验入手,抓住“差异”二字直入课题,同时有了上节课的遗传方面的知识,学生很容易入课。
)2、认识人类的变异现象。
(1)、谈话:课前我们已经布置了让大家观察自己和父母在外貌特征上的差异,谁来给大家说说你的观察结果。
学生自由汇报。
(2)、现在,请大家在自己小组内观察组内成员的外貌特征,填写导学案表格内容,如果大家发现表格里没有的特征,可以补充上去。
小组活动。
抽小组汇报结果,其他学生补充。
提问:除了刚才我们发现的这些差异,谁还能举出人类变异现象的一些例子?小结:子代与父代之间,同一物种之间一般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一些不同的特征,这种现象称作变异。
六年级下册科学课件-2.2 生物的变异现象(135)-苏教版

谚语或俗语
桔生淮南为桔,生淮北则为枳。 橘逾淮北而为枳。 一猪生九崽,连母十个样。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 龙生九种,种种不同。 九狗出一獒。 找不着两片完全一样的树叶。
四叶草是三叶草的稀有变种,也有五叶以上, 至多是十八叶。在西方认为能找到四叶草是幸 运的表现,在日本则认为会得到幸福,所以又 称幸运草。四叶草会被赋予这些意义是因为非 常其珍罕性。大概十万株三叶草中只会有一株 是四叶的。
课堂训练
1、普通西红柿和樱桃西红柿属于同种植物,但它们 果实的大小差异很大,这种现象属于变异。
2、由外界环境的影响引起的,遗传 物质没有发生变 化的变异叫做不可遗传 的变异。
3、由遗传物质的改变引起的变异是可遗传的,叫 做 可遗传 变异。
4、下列变异不可以遗传给后代的是(B ) A、一对夫妇中,丈夫对红绿色不能识别 B、某人常在野外工作,皮肤变黑 C、一对夫妇正常,但小孩长到几岁后被诊断有先天愚型 D、父母都是双眼皮,而女儿是单眼皮
7、同卵双生的兄弟俩胖瘦相差很大,其原因是(D ) A、显性基因发生了作用 B、隐性基因发生了作用 C、染色体数目发生了变化 D、生活环境和条件有所不同
8、能够遗传的变异是由 引起的( C ) A、个体生长很快 B、个体发育很好 C、遗传物质发生了变化 D、生存环境发生了变化
9、你知道“南橘北枳”的说法吗?试加 以解释。
应用遗传变异原理培育新品种举例
杂交水稻;高产奶牛;无籽西瓜;转基因 生物(转基因食品或药品等)
金鱼起源于我国普通野生鲫鱼。它由体色 变异的野生红黄色金鲫鱼,经过不同时期的家 养选育,逐渐演变成为今天五彩缤纷的金鱼世 界。史料记载,1600多年前,我国晋朝人在庐 山发现了自然水域中的赤鳞鱼,后人认为这是 野生金鲫鱼的最早记录。
六年级下册科学PPT课件-2 遗传与变异(整理与复习)|苏教版(共15张PPT)

理经验等,并购买一些本国难以生产的 产品。
6、是利用人工变异培育出来的新品种有( BC )。
A、高茎豌豆 B、瘦肉型猪 C、太空椒 D、四叶草
7、培育出杂交水稻新品种的水稻专家是( A )
A、袁隆平 B、孟德尔 C、达尔文 D、列文虎克
8、父母智力有缺陷,子女的智力发育( C )
A、也有缺陷 B、没有缺陷 C、有可能有缺陷,也可能没有缺陷。
六 年 级 下 册 科学课 件-2 遗 传 与变 异(整 理与复 习)| 苏教版 (共15 张PPT)
遗传与变异
六 年 级 下 册 科学课 件-2 遗 传 与变 异(整 理与复 习)| 苏教版 (共15 张PPT)
一、问题引导 自主整理
1.什么是生物的遗传现象? 2.什么是生物的变异现象?
3.有关描述遗传和变异的谚语或俗语有哪些? 4.变异的形式有哪两种,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5.可遗传的变异来源主要有哪些方面?
(健康)、(名誉)、 (财富)。
1.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其建设是发展 中国特 色社会 主义文 化的中 心环节 ,集中 体现了 中国特 色社会 主义文 化的性 质和前 进方向 。 2.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 价值体 系的基 础,体 现出社 会主义 思想道 德建设 的根本 要求。 3.发 达 国 家 和 发展 中国家 是根据 发展水 平的差 异划分 的 4.在国际经济秩序中,发达国家和发展 中国家 的经济 合作并 不平等 5.发达国家需要从发展中国家购买原 料,向发 展中国 家出售 产品。
9、“狼孩”智力发育阶段生活在狼群中,表现出爬行、狂叫、咬人等特征是
(B )
A、先天性的 B、后天生活形成的 C、既有先天性的,又有后天形成的
苏教小学科学六下《2.2.生物的变异现象》word教案(2)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教学反思第二单元遗传与变异第二课生物的变异现象《生物的变异现象》是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二单元中的第二课。
本课是根据《课程标准》中“知道变异也是生物的基本特征之一,生物与它们的父代及同代之间有许多不同”来展开的,但是对于“变异”这个概念,学生的背景知识非常之少,需要更多的感性知识和基础知识。
作为一节概念教学课,其中包含不少的名词、术语,如何就小学生的认知水平、接受程度,尽可能地做到科学和准确?如何在学生理解科学概念同时又可以提高学生的能力,提高科学素养?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我主要围绕着以下几个关系处理本课的教学。
1. 知识与能力科学知识和科学能力同等重要,没有主次之分,它们同样都是构成个人科学素养的基本组成成分。
科学知识构成了科学的基本信息内容。
科学能力是从事科学研究的基本能力。
科学知识是科学能力的载体,科学能力是获得科学知识的一种有效“工具”。
我们很难想象一个头脑空白的人能够解决一些复杂的科学问题。
反之,学生在建构科学知识的过程中,通过猜想、预测、实验等技能达到对新知识更深刻的理解与运用。
所以在教学中我设计了“推测植物是否也存在变异现象后让学生用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尝一尝等方法对多个苹果进行观察,从而为自己的观点寻找证据”这个环节,就是要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推测能力和收集证据的能力,同时也让学生获得了“植物也存在变异现象”这个结论性的知识。
2.探究与传授的时机小学科学教学以探究为主,但是在概念教学中也应该充分发挥传授的作用。
探究教学能够亲历科学发现的过程,能够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独立解决科学问题的能力。
传授式教学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传递大量的知识信息。
教师在一些知识方面给学生一定的学习支架时,教师就应该进行一些传授。
在“生物的变异现象”这一概念中“同一物种”、“子代与父代”等术语大部分学生对于它是陌生的,所以在教学的起始我就把它拿出来做以解释,消除学生在理解概念中的障碍。
最新苏教版科学小学六年级下册优质课教案第二单元 遗传与变异

第二单元遗传与变异1、生物的遗传现象教学内容课本第14-16页生物的遗传现象教学目标探究过程和方法:1、能仔细观察并描述图片中三个孩子及其父母所具有的相似点;2、能对自己与家人的外型特征进行比较,并作合理解释;3、能对动物的遗传现象作出合理的推测;4、会查阅和收集有关植物的遗传资料知识与技能:1、知道人的很多特征是可以遗传的,如头发、双眼皮、肤色等;2、知道动植物的很多特征也是可以遗传的;3、了解遗传也是生命的基本特征。
情感态度:1、体会到合作与交流的重要价值;2、感受遗传的神奇和美妙教学重、难点重点:什么是遗传现象难点:能对动物的遗传现象作出合理的推测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准备老师准备:多位学生的全家福照片作成多媒体课件,动植物图片,查找有关遗传的谚语学生准备:带只有父母的照片预习提纲教学过程一、导入1、以前我们已经学过克隆技术,克隆出来的动物和本身是一模一样的。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生物的遗传现象。
(板书课题)2、我们先来看看书上P14,大家帮这三位同学找找他们的父母是谁3、学生讨论后回答4、为什么他们是他的父母呢?你从哪知道的?(让学生找找这几位父母与孩子的相似特征)二、学习新课1、人类的遗传现象(1)刚才我们已经发现孩子和父母之间多少都有些相似的特征,这种现象科学上称为“遗传”。
(2)你有没有被妈妈或者爸爸的同事说过很像你妈妈或者爸爸?(3)我这里在课前请几位同学带来了他们的全家福,我们就来找找他们的父母。
(4)不少同学也带来了父母的照片,那小组间混合一下,看能不能为同学找到他的家人2、动物间的遗传现象(1)观察P15图片,说说这些动物家庭的成员间有哪些相似的特征(2)小组讨论回答3、植物间的遗传现象(1)观察P15图片,说说这些动物家庭的成员间有哪些相似的特征(2)小组讨论回答4、总结不仅人类每代间有遗传现象,动植物也存在同样的遗传现象你还知道哪些描述遗传现象的谚语吗?例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三、遗传现象的推测1、观察图片中每只小猫的颜色和花纹,推测一下小猫的爸爸可能是什么样子的?2、小组讨论后汇报三、拓展作业今天我们观察到的遗传现象主要是外形特征,除了外形特征可以被遗传外,还有哪些可以被遗传?回家问问父母,了解一下性格、脾气、习惯等方面也会遗传吗?限时作业板书设计生物的遗传现象肤色、眼睛、脸形、遗传:亲代与子代之间或多或少的花纹、手指形状在相似的特征鼻子、嘴形……教学反思2、生物的变异现象教学内容课本17-19页,生物的变异现象教学目标1、能仔细观察并描述图片中动植物的特征,如颜色、形状等;2、能对动植物的身体特征的差异性进行分析,并做出解释;3、会查阅和收集有关生物的变异资料知识与技能:1、知道变异也是生物的特征之一,在生物界普遍存在;2、了解变异有两种: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
苏教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2.2.生物的变异现象》word教案(1)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第二单元遗传与变异生物的变异现象一、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科学探究、科学知识)科学探究:1.能仔细观察并描述图片中动植物的特征,如颜色、形状等;2.能对动植物的身体特征的差异性进行分析,并做出解释;3.会查阅和收集有关生物的变异资料科学知识:1.知道变异也是生物的特征之一,在生物界普遍存在;2.了解变异有两种: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会到合作与交流的重要价值;2.感受生物变异的神奇和美妙。
教学重点:什么是变异现象教学难点:了解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二、课前准备教师:多张有关玉米、康乃馨和金鱼的图片作成多媒体课件学生:查找有关变异的谚语三、教学过程(含课后活动)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构思与调整一、导入1、如果说克隆技术体现了生物的学生讨论交流遗传现象,那是不是子代和父母都一模一样呢?2.你跟父母有哪些相似的地方?再说说差别。
3.相同的地方是生物的遗传现象,那这些不同呢?我们一起来研究生物的变异现象。
二、学习新课 1.了解同学间的差异(1)子代与父代之间、同一物种之间一般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一些不同的特征,这种现象称为“变异”。
(2)比较P45页一张全家福的子代与父代之间的不同。
2.班级差异大调查(1)选定几个特征作为调查项目,例如“有无耳垂”、“单双眼皮”、“舌头能否卷曲”、“大拇指能否后翘”等。
(2)由教师组织全体学生参与,解释清楚每个标准的定义。
(3)我们调查出来的这些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如果有些差异是因为环境的改变而产生的,那这种差异就会遗传下去。
3.动植物间的变异现象(1)观察P46图片,说说你的想法,为什么会这样?4.总结你还知道哪些描述变异现象的谚语吗?例如:“一猪生九仔,连母是个样”等全班交流全班参与调查小组讨论回答三、变异现象的拓展1.出示三叶草的图片,说一说“幸运的四叶草”传说有条件可以到校园中找找“幸运的四叶草”2.了解变异的两种形式我调查一下,有没有同学的父母都是带近视眼镜的?近视这个现象是变异吗?3、你来设计一种有关四叶草的纪念品课后调查板书设计生物的变异现象变异:亲子代与父代之间同一物种之间一般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一些不同的特征,这种现象称为变异。
苏教版 六年级下册科学 2.2生物的变异现象 优质课件

异
的变异。
同学们,再见!
Goodbye,class!
生活中你还知道哪些生物变异的现象?
小结:生物的变异是普遍存在的。
变异的形式
可遗传的变异 :
遗传物质发生变化
不可遗传的变异 :
遗传物质没有发生变化
可遗传变 异和不遗传变异的比较
性状的变异 是否遗传 原因
可遗传变异
不可遗传变异
可以遗传给后代 遗传物质的改变
不遗传给下一代,一般只 表现在当代
仅由环境因素造成的,遗 传物质没有发生变化
生物变异的几率是非常小的。
变 异
可遗传 ——遗传物质发生变化而引起的 的变异 变异。如白血病、血友病等。
的
类
不遗传 ——在不同环境条件下产生的变异,
型
的变异 其遗传物质没有发生变化。
如车祸引起的骨折、近视等。
从这些图片中你发现了什么?
这些图片都反映了生物的变异。
什么叫变异?
亲代与子代,子代个体之间,同一物种之间一般都或 多或少地存在着一些不同的特征,这种现象称为变异。
存在于不同物种之间
存在于同个物种之内(马)
存在于同个物种之内(油菜)
同遗传现象一样,变异现象在生物界也是普 遍存在的。谚语“一猪生九崽,连母十个样”就 是对变异现象有生动描述。
1 变异比例 1 0 0 0 0 0
四叶草的话语是幸福。它的四片叶子包含了
人生梦寐以求的四样东西:名誉、财富、爱 情及健康。
有利的变异
不抗倒伏的小麦
抗倒伏的小麦
人类应用有利的变异培育新品种
高产倒伏小麦
杂交
低产抗倒伏小麦
高产抗倒伏小麦
通过杂交,低产抗倒伏小麦把抗倒伏的基因传给了高产 不抗倒伏的小麦,抗倒伏基因与高产基因组合到一起,可 以产生高产抗倒伏小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精选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遗传与变异2.生物的变异现象
课后练习二十一
第1题【单选题】
大概在( )三叶草中,才有一株会发生变异,长出4片叶子。
A、100株
B、1万株
C、10万株
【答案】:
【解析】:
第2题【判断题】
龙生九子,个个不同是变异现象。
( )
A、正确
B、错误
【答案】:
【解析】:
第3题【判断题】
生物的后代不会也不可能与祖先一样( )
A、正确
B、错误
【答案】:
【解析】:
第4题【判断题】
世界上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所以变异现象是普遍存在的。
( )
A、正确
B、错误
【答案】:
【解析】:
第5题【判断题】
世界上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所以变异现象是普遍存在的,而遗传是个别存在的
A、正确
B、错误
【答案】:
【解析】:
第6题【判断题】
三叶草中大约10万株里能找出一株是四叶,它是欧州人心目中幸运的象征。
A、正确
B、错误
【答案】:
【解析】:
第7题【填空题】
三叶草通常有三片叶子,但也有极少数是四片,这是因为______现象。
A变异
【答案】:
【解析】:
第8题【填空题】
形态各异的金鱼是人们有意识的利用野生鲫鱼的后代与亲代存在的______培育而成
【答案】:
【解析】:
第9题【填空题】
子代与父代之间,同一物种之间一般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一些______,这种现象叫做变异。
【答案】:
第10题【填空题】
______的变异是可遗传的物质发生变化而引起的变异。
A可遗传
【答案】:
【解析】:
第11题【填空题】
遗传和______是生命的两种基本特征,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现象。
【答案】:
【解析】:
第12题【填空题】
生物除______会出现变异外,______也会产生变异。
【答案】:
第13题【解答题】
变异一般有几种形式?
【答案】:
【解析】:
第14题【解答题】
为什么金鱼、康乃馨、玉米会有这么大的差异??
A这是因为遗传物质的变化和生长环境的不同引起的变异现象,所以会有这么大的差异。
【答案】:
【解析】:
第15题【解答题】
你知道哪些有关变异现象的谚语或俗语吗?? ?
A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
龙生九子,子子不同。
一母养九子,九子九个样。
九狗出一獒。
世界上找不到两片完全一样的树叶。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