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TE核心网带宽和性能解决方案

合集下载

TD-LTE 技术概述

TD-LTE 技术概述

Copyright © 2012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Page14
频谱效率提升关键技术:OFDM
frequency
frequency
frequency
单载波

传统多载波
OFDM
OFDM: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加扰 解扰
调制 解调
射频 收发
LTE
信源 编解码
信道 编解码
加扰 解扰
时隙级 快速调度
OFDMA
调制 解调
射频 收发
Copyright © 2012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Page13
目 录
2. LTE关键技术与特性
2.1 LTE 网络架构及通信模型 2.2 频谱效率提升技术: 2.3空口速率提升技术之一: 2.4空口速率提升技术之二: 2.5 灵活的无线信道: 2.6 抗干扰的利器: 2.7 低运营成本的基础: OFDM(正交频分复用) 高阶调制和AMC(自适应调制编码) MIMO和Beam Forming(波束赋型) TD-LTE无线帧结构 ICIC(小区间干扰协调) SON(自组织网络)
相对于TD - SCDMA
性能提升 60倍 25倍 2倍~4倍
LTE在用户体验和网络效率上都有很大的提升
Copyright © 2012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Page7
业务的用户体验决定业务命运

中国移动LTE承载网方案汇报

中国移动LTE承载网方案汇报

核心层OTN
对接,将业务直接由普通汇聚点 上行OTN至核心层PTN设备,PW
汇聚
10GE
穿过OTN网络;
汇聚层OTN

OTN内部故障由OTN保护实现, PTN与OTN对接链路由PTN端到端 保护实现;
接入
GE PTN 接入环
IP化基站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Huawei Confidential
PTN第二次集采 华为持续保持测试 与技术排名第一
移动&华为 联合创新合作 LTE承载 省干国干 环网标准 100G/40G PTN运维体系
2011.6
2012.4 华为创新环网保护技术在 东莞移动成功商用
PTN第三次集采 华为持续保持测试 与技术排名第一
Page 4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中国移动LTE承载网方案汇报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Huawei Confidential
目录 1. 试点进展及LTE承载需求分析
2. PTN L3 LTE承载方案及关键要素
3. 深圳移动PTN LTE试点案例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高精度时钟 端到端1588V2 1588V2便携仪表

大容量 接入层10GE

核心层PTN6900
“PTN汇聚接入设备沿用现有L2 VPN分组转发功能为基站提供到核心层PTN节点的二层传输管 道;PTN核心设备(含业务落地的PTN设备)支持L2到L3的桥接功能和静态L3 VPN功能, 以满足TD-LTE基站接入中本地的S1和X2业务承载,并提供OAM和网络保护。” ---取自《TD-LTE扩大规模实验网工程传送网建设要》

LTE简介

LTE简介

UE的IP地址分配 QoS保证 计费 IP数据包过滤
所有IP数据包均通 过S-GW UE在小区间切换 时,作为移动性控 制锚点 下行数据缓存 LTE与其他3GPP 技术互联时作为移 动性锚点
无线接口协议
无线接口协议根据用途分为用户面(User plane) 协议栈和控制面(Control plane)协议栈。
传统FDM频谱
OFDM频谱
多载波技术
LTE下行链路采用正交频分多址(OFDMA)技术。 LTE上行链路采用单载波频分多址(SC-FDMA)技术,避免 OFDM调制中因高PARA(峰均比)带来的对功放的线性化要求。
OFDM与SC-FDMA的频谱结构
OFDM系统框图
OFDM调制
h( , t )
PDCP
PDCP
GTP-U
RLC
RLC UDP/IP
MAC
L1 UE
LTE-Uu
MAC
L1
L2
L1
S1-U
L2
L1
L2
L1
S5/S8
L2
L1 PDN GW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eNodeB
Serving GW
用户面协议栈
E-UTRAN控制面
NAS Relay RRC PDCP RLC
NAS NAS S1-AP RRC PDCP RLC S1-AP SCTP IP SCTP IP
控制面协议
用户面协议
LTE网络结构
LTE采用 “扁平”的无线访问网络结构,取消RNC节点, 简化网络设计。实现了全IP路由,各个网络节点之间与 Internet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网络结构趋近于IP宽带网 络结构。
EPS概述
LTE致力于无线接入网的演进( E-UTRAN )。 系统架构演进(SAE)则致力于分组网络的演进(演进型 分组核心网EPC)。 LTE和SAE共同组成演进型分组系统(EPS)。

LTE低速率影响因素分析及优化措施

LTE低速率影响因素分析及优化措施

LTE低速率影响因素分析及优化措施摘要:本文结合实践案例,通过对LTE网络低速率的影响因素入手,列举了LTE数据业务网络低下载速率问题的方法和思路,并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关评估流程和优化措施,以准确排查故障解决问题,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以供相关人员学习借鉴。

关键词:LTE网络;低速率;分析流程;排查优化0 引言LTE网络作为移动互联网重要的数据传输网络,其稳定性及速率是当下移动网络优化建设最值得探讨的问题。

导致用户下载速率低下的原因有许多,现对此类影响因素进行多维分析,排查出影响LTE网络速率的原因,通过运用行之有效的优化措施,以达到提高其网络使用下载速率。

1 LTE低速率影响因素网络吞吐率低是端到端通信质量差的最终表现,LTE无线网络情况可以通过网络指标,多维度反映网络信道质量、用户资源调度、资源负荷情况。

LTE用户进行业务流程中,影响用户网络速率因素很多,例如SINR差、覆盖不足、重叠覆盖、调制算法差、调度优先级低等。

速率瓶颈分析排查主要分为无线环境(覆盖干扰)问题和资源算法调度问题。

1.1 覆盖干扰覆盖和干扰是无线网络的基础指标,与吞吐率在不同场景下有不同的相关性。

在干扰情况简单、干扰相对收敛的场景下(例如室分、孤站等场景),RSRP与吞吐率相关性强。

在干扰情况相对复杂、干扰比较随机的场景下(例如室外道路覆盖),RSRP与吞吐率相关性弱,影响吞吐率的直接因素为SINR。

相对于2G/3G非全同频网络来说,同频组网的LTE网络不能只关注RSRP指标,而是在满足基本覆盖基础上,重点关注RS-SINR指标。

在密集城区场景下,RSRP一般较好,重点进行干扰分析。

1.2 资源调度空口资源调度直接影响LTE吞吐率,主要分为资源调度(PRB)、调制编码方案(MCS)、单双流(MIMO)3类。

网络侧对用户的调度策略根据用户上报给网络的信道质量CQI和信道相关性RI决定,CQI与调制编码和RS-SINR呈对应关系。

LTE-基础知识全解

LTE-基础知识全解

LTE的关键技术
多载波技术
多天线技术
分组交换
多载波技术
传统的频分复用/频分多址(FDM/FDMA)技术将较宽 的频带分成若干较窄的子载波进行并行发送。为了避免各 子载波之间的干扰,不得不在相邻的子载波之间保留较大 的间隔。 正交频分复用(OFDM)各个子载波重叠排列,同时保 持子载波之间的正交性,以避免子载波之间的干扰。部分 重叠的子载波排列可以大大提高频谱效率。
PDCP
PDCP
GTP-U
RLC
RLC UDP/IP
MAC
L1 UE
LTE-Uu
MAC
L1
L2
L1
S1-U
L2
L1
L2
L1
S5/S8
L2
eNodeB
Serving GW
PDN GW
用户面协议栈
E-UTRAN控制面
NAS Relay RRC PDCP RLC
NAS NAS S1-AP RRC PDCP RLC S1-AP SCTP IP SCTP IP
UE的IP地址分配 QoS保证 计费 IP数据包过滤
所有IP数据包均通 过S-GW UE在小区间切换 时,作为移动性控 制锚点 下行数据缓存 LTE与其他3GPP 技术互联时作为移 动性锚点
无线接口协议
无线接口协议根据用途分为用户面(User plane) 协议栈和控制面(Control plane)协议栈。
S1-MME控制面协议栈
S1-U用户面协议栈
X2接口
X2接口实现eNodeB之间的互联,X2接口控制平面 和用户平面接口定义域S1接口一致。
X2接口控制面协议栈
X2接口用户面协议栈
EPS承载与QoS

eLTE无线宽带专网技术方案

eLTE无线宽带专网技术方案

延安中国干部学院eLTE无线宽带专网回传技术方案时间:2019年06月目录第一章总论 (1)1.1需求分析 (1)1.1.1必要性分析 (1)1.1.2可行性分析 (1)第二章系统实现的功能及设计技术指标 (2)2.1实现的主要功能 (2)2.1.1数据业务功能 (2)2.1.2网管功能 (2)第三章网络架构 (4)3.1TD-LTE无线宽带通信系统建设 (4)3.2TD-LTE无线宽带通信系统组成 (4)3.2.1网络拓扑及设备方案 (4)3.2.2设备清单 (6)3.2.3核心网 (6)3.2.4基站 (6)3.2.5网管 (7)3.2.6终端 (8)第四章无线宽带网络无线系统覆盖规划 (9)4.1基站设置思路 (9)4.1.1网络规划流程 (9)4.1.2频率规划 (10)第五章无线宽带专网产品介绍 (12)5.1核心网E SCN230 (12)5.1.1产品概述 (12)5.1.2业务和功能 (13)5.2网管系统E OMC910 (15)5.2.1产品概述 (15)5.2.2产品特点 (18)5.2.3业务介绍 (19)5.3无线基站DBS3900 (25)5.3.1产品概述 (25)5.3.2产品特点 (27)5.3.3产品功能及规格 (29)5.3.1安装方式 (31)5.4基站天线 (33)5.4.1外形尺寸和接口 (33)5.4.2技术指标 (33)5.5宽带无线路由器EG860 (34)第六章环境、供电、接地、防雷 (37)6.1环境要求 (37)6.2供电要求 (37)6.3接地要求 (38)6.4防雷要求 (39)第一章总论1.1 需求分析1.1.1必要性分析基于TD-LTE标准的无线宽带专网系统是终端信息回传等的通信工具,是信息化服务和支撑场区训练工作的重要内容。

建设基于最先进移动通信技术的无线宽带专网系统,是信息化条件下通信的必然选择。

基于TD-LTE的无线宽带专网系统是支撑场区实现数字化、智能化、可视化、便捷化唯一的、可靠的、安全的解决手段。

LTE TDD技术介绍

LTE TDD技术介绍
4
LTE标准化进展
2007年10月 WiMAX加入3G
2007年12月 3GPP LTE TDD
WiMAX论
坛成立
2006年 NGMN组
两种模式合并
2008年2月中国
织成立
移动宣布测试
LTE
2003
2004
2005 Study Item
2006
2007
Work Item
2008
测试
2009
2010
LTE TDD 技术介绍
目录
LTE的历史背景 LTE的主要技术指标 LTE的关键技术 LTE的传输方案 LTE的网络架构 总结
2
目录
LTE的历史背景 LTE的主要技术指标 LTE的关键技术 LTE的传输方案 LTE的网络架构 总结
3
LTE的历史背景
28
空间复用技术 V-BLAST
STBC编码最大的优势在于,采用简单的最大似然译码 准则,可以获得满分集增益,但是不能提供编码增益 分层空时码能极大的提高系统的频谱效率
h11 x1
VBLAST 编码
h12 h21
r1
VBLAST 译码
x2
h22
r2
29
V-BLAST的检测—MMSE算法
常用的V-BLAST检测算法是MMSE算法,即最小均方误差算法。该算法的目标 函数是最小化发送信号向量xt与接收信号向量线性组合wHrt之间的均方误差,即:
LTE的历史背景 LTE的主要技术指标 LTE的关键技术 LTE的传输方案 LTE的网络架构 总结
9
LTE的关键技术
物理层关键技术
多载波技术 (OFDM) 多天线技术 (MIMO) SC-FDMA (相对OFDM多了DFT预编码部分)

LTE语音业务几种常见的解决方案(VOLTE、CSFB、SRVCC)

LTE语音业务几种常见的解决方案(VOLTE、CSFB、SRVCC)

MME高优先级寻呼UE
1、S-GW在Downlink Data Notification、Create Bearer Request、 Update Bearer Request中携带ARP信息给MME。 2、MME根据SET MPSARP命令的“PRILVL”参数值,与S-GW下发的 ARP值比较,判断S-GW下发的ARP是否小于等于配置的ARP值。
三、SRVCC(Single Radio Voice Call Continuity)单语音 呼叫持续
原理: 当用户在LTE网络进行语音业务并需要切换至GSM/UMTS网络时,为 了保证不中断用户的语音业务,产品提供了SRVCC解决方案,解决了基于LTE 网络的语音业务向GSM/UMTS网络的语音业务的无缝切换。 应用场景
SPR
SPR支持检测到基于VoLTE的优先语音服务签约数据(MPS业务相关的优先级)发生 变化时在Sp接口将基于VoLTE的优先语音服务相关的签约数据下发给PCRF。
基于VoLTE的优先语音服务与普通流程的区别:
基于VoLTE的优先语音服务特性在基本接入流程中,对四个 接入过程中做了优先级的特殊处理,保证基于VoLTE的优先 语音服务用户能够高优先级的使用网络,按照流程顺序分别 为:
HSS/IMS-HSS 传递给MME;在UE发起IMS业务时,将优先级信息传递给CSCF。
CSCF
UE进行IMS业务时,CSCF将基于VoLTE的优先语音服务的业务信息传递给PCRF。
UE发起业务请求时,根据签约数据判断是否高优先级接入UE。UE在进行基于VoLTE
MME
的优先语音服务业务时,根据S-GW下发的ARP值和本地配置的ARP值判断该寻呼是否
–如果是,在paging消息中增加Paging Priority,Paging Priority 的值根据S-GW下发的ARP来设定。 –如果不是,按普通业务处理。 3、eNodeB根据MME下发的Paging Priority信息进行高优先寻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LTE核心网带宽和性能解决方案 聚焦40G和智能DPI的分组数据网网关实现 Linley集团近期市场分析预测,在未来5年内连接设备将增长26倍。到2015年,仅智能手机出货量就将达到6.75亿,预计增长2.8倍。 在同样的时间段里,具有无线功能的移动计算设备预计将从32%上升至65%。从应用的角度来看,移动视频推动了对带宽和低延迟的需求,二者都是可预见且一致的。思科的分析表明,所有移动数据流量中66%包含视频内容。随着社会网络化和以“云”为基础的商业模式的发展,我们将看到在未来几年内基于Web和应用的浏览会增加21%。这些新的市场需求和移动设备中对新技术的积极采用带来了多种技术上的垗战,我们在向市场推出新服务时必须考虑到这一点。 由于网络复杂性的增加,带宽匹配和计算性能的挑战也在增加。它现在需要维持庞大的流量和迅速倍增的用户数据量,因为新设备增加了许多倍。安全性也变得更加重要,因为连接到移动网络的更多设备、操作系统和应用暴露了新的威胁。它们除了伤害个人用户和设备外,会潜在地伤害整个网络。运营商在发展自己的网络及寻找提供具有预期安全水平的无处不在的访问方式时,必须考虑到所有这一切。

LTE与演进包核心 3GPP已经为下一代移动基础设备创建了架构,称为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LTE为基于多个设备的网络提供了网络基础设施和无线接口,并迁移到仅基于IP的互联战略。此IP网络将提供与任何设备之间基于数据包的语音、视频和内容转码。支持100Mbps的LTE目前每台设备的延迟小于10ms,将来的版本可能是这个速度的3倍。 LTE的主要功能成分是演进包核心(Evolved Packet Core, EPC),它被构造为一种安全的IP网络,且必须提供多个当前及传统RAN的移动性和互通性的支持。EPC有3个主要子实体。 1. MME(Mobility Management Entity,移动管理实体)提供了用于LTE接入网络的主要控制。它跟踪负责身份验证、移动性,以及与传统接入2G/3G接入网络的互通性的用户设备(UE)。该MME还支持合法的信号拦截。2.SWG(服务网关)路由和转发用户数据包,同时也作为eNodeB之间互相传递期间用户平面的移动锚,以及作为LTE和其他3GPP技术的移动性的锚。 3.PGW(分组数据网网关)管理用户设备(UE)和外部分组数据网络之间的连接。一个UE可以与访问多个PDN的多个PGW同步连接。PGW执行政策的实施,为每个用户进行数据包过滤、计费支持、合法拦截和数据包筛选。 分组数据网网关是推动对处理器和带宽性能增加需求的关键网络元素。PGW的主要功能是UE IP地址分配、基于每个用户的数据包过滤、深度包检测(DPI)和合法拦截。 下图显示了PGW内具备的广泛功能和所需的软件和协议层,以及SGW和PGW之间的一些公共层。这类功能中有些需要大量处理资源,必须能处理不会反过来影响整体网络性能的吞吐量和连通性。支持这些重要功能的唯一可行方式是利用专用硬件资源。

核心网络的安全性 PGW中推动高带宽和处理性能的功能主要是与核心网络基础设施中的安全要求有关的功能。其中许多(如果不是所有)功能需要10GbE以上的高带宽接口。检测运行中的流量然后根据每个数据包的内容做决定的能力,是PGW安全功能得以实现的技术基础。这项技术称为深度包检测(DPI),由专门的多核处理器驱动,并配以最高可达40GbE的I/O。利用处理器之间的高速互联是维持流量和平衡PGW平台中的处理器利用率的另一个关键推动因素。这种传输机制需要三层处理,利用各个处理器刀片上的40GbE接口。这种刀片处理器有一个可将特定数据包路由到专用socket和/ 或刀片内核的协议结构。 深度包检测 顾名思义,DPI深度关注数据流量,并能够读取每一个字节,直到它可以判断是否需要根据其预先设定的规则之一标记任何特定数据包。DPI是一个专门的硬件和软件组合,能够标识特定协议和应用程序、不恰当的URL、入侵企图和恶意软件。在许多情况下,DPI引擎只是标识和标记“违规”数据包,并报告给一个更高级的应用机构。在某些情况下,比如入侵企图、病毒或恶意软件,系统可以采取预防性行动来完全拒绝或阻止特定的数据包或数据流。 典型DPI系统的功能分为四大类: »协议分析与应用识别——任何DPI系统的基础都是识别和分离多种不同协议的能力。如今的复杂DPI系统可以识别数百个协议,几乎涵盖了所有应用和服务类型。 »防恶意软件和反病毒防护——互联网发展的副作用是严重的病毒和恶意软件问题。DPI系统通过与包含已识别的恶意URL和病毒签名的广泛数据库作比较,可以识别并消除这些威胁。 » IDS和/或IPS——入侵检测系统(IDS)和入侵防御系统(IPS)在许多方面是相似的,在一个关键方面不同。两者都检测未经授权者(比如黑客)入侵企图,但IDS仅仅记录和报告,而IPS检测到入侵时会自动采取行动。 » URL过滤——一个相对简单和直接的功能,将URL与已知威胁数据库作比较,过滤并删除潜在的威胁。难点在于要能够以“线速”为数以百万计的URL做这一切。 鉴于PGW平台的吞吐量需要,任何DPI引擎都必须具备检查庞大数量的数据流和数据包的能力。这种软件引擎本质上是一个不断重复的任务集,它在高度并行环境下工作,使多核架构成为性能和可扩展性方面的理想解决方案。这些技术的领先供应商之一是Cavium Networks公司,它们提供的多核OCTEON II处理器具有内置包检测引擎。 Cavium Networks公司的OCTEON II OCTEON II多核处理器系列面向高性能、高吞吐量、服务丰富的应用。该系列的一个主要特征是它具备从1-2个内核扩展到32个内核的能力,采用一个共同的软件架构。CN68XX处理器系列为苛刻的4G/LTE基础设施应用提供了最高的计算性能。配备20个可配置第二代SERDES、4个DDR3控制器、一个4MB的二级缓存,以及整套应用加速解决方案,包括数据包处理、加密/解密、深度包检测、压缩/解压,CN68XX提供了计算和网络吞吐量处理和服务的理想组合。 OCTEON II等专业高性能芯片,是位于GPW解决方案的核心DPI引擎的理想动力来源。软件是下一个步骤,Cavium Networks公司为不希望一切都从头开始写的开发商创建了TurboDPITM。这是一款基于网络的多功能软件平台,旨在利用OCTEIO II处理器及其内置的包检测引擎。TurboDPI系统为四个关键DPI功能都提供了内置支持:协议检测与应用识别、防恶意软件和防病毒、IDS/IPS 和URL过滤。凭借对现成的或自定义配置文件和威胁数据库的支持,该系统可以方便地进行更新,既可手动更新也可使用自动分析服务(比如卡巴斯基)完成。然后,标记为阳性(positive),并传送到相应的应用程序(比如防恶意软件)进行进一步处理。

它设计为可以方便地在多个标准规格的TurboDPI上实现,以便轻松地扩展平台体系结构,可用于跨AMC(AdvancedMC)模块和 ATCA(AdvancedTCA)刀片系统设计支持。在高端产品上,性能是一个关键设计标准,而OCTEON II和TurboDPI的组合能够以高达40Gbps的数据速率处理数据包。 Cavium Networks的解决方案的功能和性能特点与PGW实现所要求的整体能力和吞吐量,使得ATCA成为构建这种应用程序的理想硬件平台。ATCA标准早已在许多不同基础设施应用领域建立起来,它不断发展扩大规范以满足不断扩张的网络日益增长的需求。目前10Gbps能力的平台现在已经根据IEEE以太网修订版802.3ba和对PICMG3.1规范的相关更新进行了扩展。这些新的标准使ATCA平台一马当先,可以支持40Gbps的背板和能够充分利用这些吞吐量水平的相关处理器卡。 AdvancedTCA平台解决方案 控创集团是嵌入式计算和通信技术的领先制造商之一,将所有这些元素结合在一起,产生了一个与EPC分组数据网网关的要求相匹配的平台解决方案。 AT8242是第三代控创包处理器产品,它搭载了Cavium Networks公司的两个CN6880 OCTEON II MIPS64数据包处理器,总共达到64个内核。利用OCTEON II的多核优势,AT8242能够实现卓越的能耗比以及整体功耗优化,同时传播到TurboDPI提供的所有DPI功能上。网络连通性和吞吐量要求与每台支持2个20Gbps和2个10Gbps总共达60Gbps的以太网多层交换机的处理器的要求不相上下,带宽容量最高可达320Gbps,并连接到可配置的40/10GbE连接的光纤接口。 为了丰富全面的PGW应用就绪解决方案或其他4G LTE应用,控创提供了兼容的40G和10G ATCA平台。OM9141-40G和OM9141-10G是控创开放式模块化核心平台系列的一部分。每个ATCA 14槽集成核心平台配备了冗余电源输入模块、带热插拔冗余风扇的冷却基础设施,以及40/10GbE交换能力和管理软件及平台同步接口。 对网络容量不断增加的需求所产生的机会是令人兴奋的。我们要迎接与这些机会一起到来的挑战(比如增加的安全性)。产生的分组数据网网关等新的网络基础设施和元素,来迎接帮助它们实现目标技术的挑战和发展。高性能和吞吐量网络处理和DPI解决方案对于众多新型网络应用和专门处理器(比如连接 40Gbps电路板的OCTEON II)将至关重要,控创等公司提供的系统平台是领军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