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的社会地位
世界各国女性社会地位分析

世界各国女性社会地位分析女性社会地位指的是在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等方面,女性所处的地位和权利的程度。
世界各国的女性社会地位存在巨大差异,其中一些国家致力于推动性别平等和女性权益的发展,而另一些国家则存在严重的性别歧视和不平等待遇。
以下是对世界各国女性社会地位的分析。
首先,北欧国家是在世界范围内实现性别平等的先驱者。
这些国家实行了全面的性别平等政策,为女性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权益保障。
例如,瑞典和冰岛等国通过政策和法律措施,保障了女性在职场的平等待遇和薪酬,还实现了世界上最高的女性政治参与率。
在这些国家,女性具有更广泛的工作选择和更高的受教育机会,也享有更多的家庭和生殖权利。
其次,中国在过去几十年中取得了显著的女性社会地位提升。
开放以来,中国采取了一系列政策和举措,鼓励女性参与经济和社会发展。
女性的就业率明显提高,现在许多女性在政府和企事业单位担任重要职务。
另外,中国还实施了反家庭暴力法和性别平等教育等法律和政策,努力消除性别歧视和暴力对女性的侵害。
然而,一些地区和国家的女性社会地位仍然严重不平等。
中东和非洲的一些国家依然存在严重的性别歧视和限制女性权益的传统观念。
在这些地区,女性受到男性家长和配偶的限制,常常面临剥夺受教育机会、就业机会和政治参与权利的问题。
此外,这些地区的女性普遍受到性别暴力和剥削的威胁。
除此之外,女性社会地位的提升还面临着一些全球性的挑战。
例如,性别薪酬差距、职业固化和性别刻板印象等问题,不仅在发展中国家存在,也在发达国家普遍存在。
这些问题导致女性在职场上的晋升和薪酬提升受到限制,也限制了女性在经济和政治领域的参与。
总之,世界各国女性社会地位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一些国家通过政策和法律措施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促进了性别平等和女性权益的发展,而其他国家仍然存在严重的性别歧视和不平等。
全球范围内,仍然需要努力解决性别不平等问题,为女性提供更多的机会和权益保障,以实现真正的性别平等。
女性在社会中处于什么地位?

女性在社会中处于什么地位?作为人类社会中的一部分,女性一直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虽然在过去,女性在社会中所处的地位相对较低,但近几十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的观念逐渐开放,女性在社会中的地位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一、教育领域在教育领域,女性已经不再是以前一直被边缘化的群体。
相比以前,现在的女性在各个教育领域已经占据了相当重要的地位。
无论是学生、教师、还是研究人员,女性都越来越多地参与到教育活动中。
越来越多的女性选择接受高等教育,许多女性通过努力工作成为了著名的学者、教授、教育家等,不断为教育领域的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
1.女性的高等教育程度逐渐提高,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了更多的学位和荣誉2.众多女性教育家和学者通过自己的教学和研究工作,推动着整个教育领域的变革和发展3.女性对教育的重视和投入,对家庭、社会和国家的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职场领域在职场领域,女性同样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那些在以前被认为是男性专属的岗位,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女性在担任。
例如,高层管理、金融投资、医学研究等领域,在不断涌现着大量的优秀女性人才。
同时,随着女性在职场上的地位提高,不公平的性别歧视问题也得到了有效地解决。
1.女性在职场上的表现和能力开始得到广泛的认可,许多女性拥有更多发挥才华的机遇2.女性从过去的“隐形”和边缘到成为职场中的重要参与者,女性的劳动力参与率得到了极大的提高3.职场上的性别歧视问题得到了有效的减轻,女性在工作中获得的待遇和机会更加公平。
三、社会角色女性在社会中还扮演着许多不可或缺的角色。
无论是家庭主妇、儿童教育者,还是社会工作者、医护人员,女性的重要作用无法被忽视。
在家庭中,女性为家庭的和谐建立了坚实的基础,在社会中,女性对其他人的生活和健康也起着积极的作用。
1.妇女对家庭的重视和支持,保障了儿童和家庭成员的身心健康2.女性在社会工作领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于弱势群体的关心和救助,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3.女性热心公益事业,积极的奉献和贡献,为社会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女性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和权利

女性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和权利近年来,女性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和权利有了长足的进步。
随着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的不断提高,女性在职场、法律权利等诸多领域中得到了更多的认可和尊重。
本文将从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等不同角度探讨女性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和权利。
一、政治领域近年来,女性在政治领域中的地位逐渐得到提升。
目前,全球很多国家的政治领袖不再只是男性。
例如在欧洲,在瑞典、挪威、芬兰等许多国家中,女性占据了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和议长等重要职位。
而在美国,前总统奥巴马任职期间,女性阁员占据了历史上最高比例,而在加拿大,总理特鲁多更是亲自领导了很多推进女性权益的政策。
然而,仍有一些国家存在着性别歧视的情况,女性在政治决策中的话语权仍然受到限制,这也需要我们积极推动。
二、经济领域女性在经济领域中也获得了显著的地位提升。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女性开始进入职场。
在全球范围内,女性的就业率不断攀升。
在一些发达国家中,女性就业率接近、甚至超过男性,例如瑞典、芬兰等国家。
同时,女性从事的职业范围也越来越广泛。
虽然在一些保守的文化和社会环境中,女性在职场上依旧面临困难和挑战,但是绝大多数女性都逐渐获得了平等的机会和待遇。
三、社会领域近年来,社会已经开始重视女性的权益和地位。
在许多国家中,女性获得了比以往更好的教育和医疗保障。
同时,在很多领域,女性所表现出的优异成绩也得到了社会的认可。
例如在体育领域,女性越来越多地参加各类比赛,并创造了数不胜数的优异成绩。
在科技领域,也有越来越多的女性成为了科技行业的佼佼者。
这一切的变化表明,社会已经不再以性别作为标准来评价人的价值。
四、文化领域女性在文化领域中的地位也逐渐提高。
在很多国家中,女性获得了更多的艺术创作空间。
在音乐、电影、文学等领域中,女性的创意和作品展现出了更多的价值。
在一些发达国家中,很多著名电影导演都是女性;在文学领域,也有很多女性作家创作出了经典名著。
这些成就表明,女性的文化贡献在逐渐得到重视和认可。
女性在社会中的地位与权益

女性在社会中的地位与权益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女性在社会中的地位与权益逐渐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和尊重。
然而,我们也必须承认,尽管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女性在许多方面仍然面临着挑战和不平等待遇。
一、历史的回顾在古代社会,女性往往被视为男性的附属品,她们的角色被局限于家庭和私人领域。
她们的社会地位低下,缺乏参与公共生活和决策的机会。
这种不平等的状况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持续了很长时间。
二、现代社会的变革进入现代社会,随着工业化、城市化和教育水平的提高,女性的地位和权益开始发生变革。
越来越多的女性走出家门,参与到社会各个领域的工作中。
她们在教育、科技、政治、经济等领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同时,国际社会也开始关注女性权益问题。
联合国通过了一系列关于女性权益的公约和决议,呼吁各国政府采取措施,保障女性的平等权益。
许多国家也制定了相关法律法规,保障女性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权益。
三、挑战与不平等待遇尽管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但女性在社会中仍然面临着许多挑战和不平等待遇。
在一些国家和地区,女性仍然遭受着家庭暴力、性骚扰等侵犯人权的行为。
在职场上,女性也往往面临着性别歧视和不平等的待遇,她们的职业发展机会和薪资待遇往往不如男性。
此外,女性在政治领域的参与度也相对较低,高层领导岗位上的女性比例远远低于男性。
四、推动女性权益的进步为了推动女性权益的进步,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
首先,政府应该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保障女性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权益。
同时,社会各界也应该加强对女性权益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对女性问题的关注度和认识。
此外,我们还需要鼓励女性积极参与社会各个领域的工作,为她们提供更多的职业发展和晋升机会。
同时,我们也应该加强对女性领导人才的培养和选拔,让更多的女性有机会参与到决策和管理层中。
五、结语女性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她们的权益和地位关系到整个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我们应该尊重女性、关注女性问题、推动女性权益的进步。
妇女的社会地位

妇女的社会地位在当今社会,妇女的社会地位越来越受到重视。
作为半边天,妇女承担着家庭与社会的双重责任。
然而,在过去的历史中,妇女的社会地位却长期被边缘化和歧视。
本文将从妇女的社会地位的历史变迁、现代妇女的地位提升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等方面来讨论妇女的社会地位。
一、妇女的社会地位的历史变迁1.1 古代妇女的地位在古代社会,妇女的社会地位相对较低。
受到封建思想的束缚,妇女被认为是男人的附属物,没有自己的独立地位。
她们的主要角色是为丈夫生育后代、照顾家庭,受限于父权制度,没有自主权和平等地位。
1.2 近现代妇女地位的提升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和妇女解放运动的兴起,妇女的地位逐渐得到提升。
20世纪初,女性开始积极参与社会政治活动,在劳动力市场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同时,法律法规的完善也保护了妇女的权益,禁止性别歧视。
妇女获得了更多的教育机会和社会参与的机会,走出了家庭,展现自己的才智和能力。
1.3 当代妇女的社会地位随着社会的进步,妇女的社会地位得到了长足的提升。
现代妇女不仅能从事家庭生活,还能在各个领域中展露才华。
她们在商业、科技、政治等各个领域中有着出色的表现。
同时,社会对于妇女权益的保护力度也不断加大,性别歧视的现象逐渐被消除。
二、妇女社会地位提升的影响因素2.1 教育对妇女地位的影响教育是提升妇女社会地位的重要手段。
通过接受教育,妇女能够获取专业知识和技能,提高自身素质。
教育不仅能够为妇女提供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使她们有更多的机会进入高薪职位,并参与决策过程。
2.2 经济独立对妇女地位的影响经济独立是妇女地位提升的重要推动力。
妇女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经济独立,不再完全依附于丈夫或家庭。
经济独立赋予了妇女更多的选择权和自主权,让她们能够更自信地站在社会中,展现自己的价值。
2.3 社会意识观念的改变社会意识观念的改变也对妇女地位的提升起到了重要作用。
人们对性别平等的认识逐渐加深,女性的才华和能力得到了更多的认可。
女性与社会地位

女性与社会地位在人类社会的历史中,女性的社会地位一直处于被压抑的状态。
不论是在农业社会还是工业社会,女性都没有拥有与男性平等的社会地位。
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女性的社会地位开始逐渐得到提升,女性权益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保护和重视。
本文将从女性在不同社会中的地位、女性在教育、就业、政治、家庭中的地位以及女性问题的现状和解决途径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女性在不同社会中的地位在农业社会中,由于生产力水平落后,人口红利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和依靠。
为了生孩子,在某种程度上女性具有一定的社会地位,但同时,受传统观念影响,女性在家庭、婚姻等方面受到束缚,难以获得独立权利和自由。
在工业社会中,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细化,女性进入了工厂、企业,开始参与社会生活,但是由于男性压倒性的优势和社会的性别歧视,女性的工作、薪酬和职业发展都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在社会地位上仍然处于较低的层次。
二、女性在教育、就业、政治、家庭中的地位1. 教育近年来,女性在教育方面的地位得到了显著提升。
从小学到高中,女性的学业表现,尤其是语文、文科方面的成绩优于男性。
但是在大学、研究生阶段,女性的占比开始下降,一方面是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家庭对女儿的期望更多地放在婚姻、家庭责任上,另一方面则是由于社会的性别歧视,在招聘、晋升等方面女性面临着更多的困难。
2. 就业女性在就业方面经历过很长一段时间的压抑和限制,随着社会的进步,女性在劳动力市场中的参与度和地位得到了逐步提升,许多职业也开始向女性敞开了大门。
但是,在就业问题上,女性依然面临着很多困难,比如性别歧视、薪资不平等、事业晋升等。
女性在婚姻、家庭等方面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这也成为了制约女性就业的一个因素。
在性别歧视问题上,应依法制定法律,从政策、法律和社会意识上来保护女性在就业市场的合法权益。
3. 政治女性在政治阶层的地位也是一个热门话题。
虽然越来越多的女性开始从政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是女性在政治中还是没有太多的话语权,以及被男性政治家和舆论的误解和歧视。
女性在中国古代社会的地位

女性在中国古代社会的地位一、古代女性地位的概述中国古代社会是以男性为主导的社会结构,女性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地位相对较低。
然而,随着历史的演进,女性地位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本文将从家庭地位、教育机会、政治参与和文化制约等方面来探讨古代中国女性的地位。
二、女性在家庭地位上的表现在古代中国社会中,女性的家庭地位主要体现在婚姻和家庭责任方面。
女性的婚姻通常是由父母或者其他男性亲属来安排,女性在这个过程中缺乏话语权。
婚后,女性则承担起照顾家庭和生育子女的责任,她们的日常生活主要围绕着家务劳动展开。
然而,尽管在家庭中的地位较低,女性的地位并非没有改变的可能。
三、女性在教育机会方面的限制古代中国的教育机会主要面向男性,女性很难获得良好的教育机会。
因为观念的束缚和社会的限制,女性在古代很少有机会接受正规教育。
相比之下,男性则可以通过读书、考取功名等途径来获取更多的知识和文化。
这种教育机会的差异进一步加强了男女之间的社会地位差距。
四、女性在政治参与中的限制古代中国社会中,女性几乎没有政治参与的机会。
政治决策和重要的公共事务都是由男性来决定和处理的。
女性在政治领域中的发言权和参与权受到了严格的限制。
这一局面在大部分古代中国历史中都是如此,女性无法通过政治手段来改变自身的地位。
五、文化制约对女性地位的影响古代中国社会的文化制约也对女性的地位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传统的儒家思想将女性视为次要的性别,把女性的角色局限在家庭和婚姻中。
这种观念深入人心,对整个社会产生了长期的影响。
儒家思想的影响力使得女性在家族和社会中扮演较为边缘化的角色。
六、女性地位的变化和发展尽管古代中国女性的地位相对较低,但在历史的长河中,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观念的变迁,女性的地位也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
近代以来,由于社会进步和法律的改革,女性逐渐获得了更多的权益和机会。
女性开始积极参与社会事务和政治决策,并逐渐改变了传统社会的男尊女卑观念。
七、现代女性地位的进展在现代中国社会,女性的地位已经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女性在社会中的地位是什么?

女性在社会中的地位是什么?随着社会的发展,女性地位的崛起已经成为一个越来越受人关注的话题。
女性的社会地位如何,是我们需要探讨的问题。
以下是女性在社会中的地位的几个方面:一、女性在政治上的地位在过去,女性在政治上的地位是非常低下的,因为男性在政治和经济上掌握了决策权。
但是,随着时间的变化和女性意识的觉醒,越来越多的女性逐渐涌入政治领域,并且开始发挥自己的作用。
如今,许多国家已经出现了女性领袖,如德国的默克尔、英国的特蕾莎·梅等等。
这些女性领袖不仅打破了男性垄断政治的局面,并且对于女性地位的提高贡献良多。
二、女性在经济上的地位在传统社会,女性在经济上并没有太大的发言权。
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女性已经成为了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如今,越来越多的女性涌入企业界,并且在企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除此之外,现代社会对于女性地位的提高也体现在女性的职业和收入上。
尽管还存在着一些不公平的现象,但是女性经济地位的提高已经成为了社会发展中的一部分。
三、女性在家庭中的地位女性在家庭中的地位也是我们非常关注的一部分。
在传统社会,女性的地位往往被限制在家庭中的角色,且被认为是家庭生活的主要负责人和家务劳动的承担者。
然而,随着社会的进步,这种传统观念逐渐发生了改变。
现代社会中,女性的角色不仅仅是家庭的生产者,还在外面承担着各种不同的工作与社交任务。
同时,女性也在家庭中承担着越来越多的责任与负担,与男性的家庭地位逐渐趋同。
四、女性在文化上的地位,反映了社会对于女性地位的认识和尊重。
在过去,由于文化环境的限制,女性在文化上的地位非常低下。
但是,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女性在文化上的地位逐渐得到提高。
当下,越来越多的女性成为了文化界的佼佼者,如许地岛、鲁迅女儿鲁滨逊等等。
五、女性在社会上的地位带来的影响女性在社会上的地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这主要体现在女性在带来的积极影响方面。
首先,在意识形态上,女性地位的提高反映了人们对于男女平等的追求和坚持;其次,在经济发展方面,女性地位的提高促进了企业的运营,并且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最后,在文化影响方面,女性在文化领域的成就为社会带来新鲜的思想和成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贝蒂·弗里丹:她和女权运动的一生歌德《浮士德》结尾有诗云:“永恒之女性,领导我们走。
”其实,女性领导人类前进,就历史而言,只是在早期母系社会的“血缘”时代。
在人类历史早期,“人口生产”,占据主导地位。
“血缘关系”,是那个时代主要的人际关系;“血缘情结”,是那个时代主要的意识形态。
那时,“民只知其母而不知其父”. 就直观现象而言,女性是“人口生产”的直接承担者和昭然揭示者。
以女性为中心而展开的母系“血缘关系”,成为早期人类社会团体的主要人际关系,成为早期人类社会结构的主要功能要素。
因此,女性被尊崇为“女神”;女性性征,成为神话渲染染的对象。
黄帝向素女问道,是中国早期历史中一个有名的故事。
黄帝向素女所问之道,正是“人口生产”的“生殖之道”. 男性的黄帝,要向女性的素女问此之道,正说明在人类历史的早期,此“生殖之道”,是女性的专利。
女娲造人的神话,并非空穴来风的纯粹杜撰,而正是早期血缘时代之母系社会中女性占据“人口生产”主导地位的形象反映。
对于女性而言,男性在一开始处于劣势。
男性对于自己在“人口生产”中生殖作用的认识,来得太晚。
但是,父系社会的确立,主要并不是因为男性终于认识了自己在“人口生产”中不可或缺的地位;而是因为当“物资生产”(包括生活资料的生产和生产工具的生产)取代“人口生产”而逐渐占据主导地位的历史过程中,比之女性,具有特殊的有利条件。
在血缘时代之母系社会的公社生活中,土地、房屋、森林、水源等生活、生产资料实行公有制,食品、衣服、和其它生活必需品实行公有、分配制。
而就在此同时,外出作战、渔猎、放牧的男性,则率先开始了诸如弓箭、鱼叉、抛石索、独木舟等武器以及小型劳动工具的私有化进程,并在以物易物的交换过程中,开始了对牲畜等生活资料的私人占有。
女性在这个过程中,却有点太大公无私。
男性在私有制建立初期所具有的历史有利条件,以及男性在“物资生产”过程中所具有的天生体能优势,使得男性很快成为新的社会主角。
人类历史之父系社会取代母系社会的进程,乃是“以人口生产为其主导的血缘社会”向“以物资生产为其主导的物缘社会”的转变。
此一转变一旦完成,社会的主要意识形态,便不再是“血缘情结”,而成为“物缘情结”以至“金钱情结”. “物缘关系”即“物质的依赖关系”,成为此时人类社会团体的主要人际关系,成为此时人类社会结构的主要功能要素。
在此“物缘时代之父系社会”中,即使是“血缘关系”,也逐渐由女性为中心转变成为以男性为中心。
出土的文物说明,在突出女性性征的女神塑像之后,世界各地都开始制造突出男性性征的男神塑像。
女性生殖器崇拜向男性生殖器崇拜的转变,以及“产翁制”(一种在孩子出生之后,立即让母亲离开,而让父亲上床怀抱婴儿,卧床坐月子的风俗)的发生,都说明:在物缘时代女性不仅没有掌握“物质生产”的控制权利,而且也失去了“人口生产”的主导地位。
女性因之而由“女神”沦落为“女奴”,甚至沦落为“神女”即“妓女”. 黄帝曾向之问道的素女一类人物,开始成为男性发泄性欲的工具。
所有这些女性性地位的低落,其实不过是一种非本质的表象。
就其实质而言,女性性地位的低落,主要是因为她们没有掌握“物资生产”过程中的物资所有权、生产控制权以及产品分配权。
即使是在“物缘社会”之中,一旦女性由于某种历史的机缘掌握了这些有关的权利,她们的性奴役状态就会顷刻瓦解,她们的性关系地位就会随之提高。
武则天的故事,可以使我们对此产生深刻的印象。
近代一些妇女解放运动的先驱,之所以把目光注视着妇女经济地位的提高和改善,正是基于对此实质的深切认识。
以此视角观察,所谓“女权主义”,仍未超出“物缘时代”的局限。
正如女人不会永远保守“女神”的地位一样,女人也不会永远甘心“女奴”或“神女”的地位。
随着“信缘时代”(有人称之为“信息时代”)的到来,女人真正开始成为“女人”. 在这个全新的“信缘时代”,男性、女性已经无须白白耗费精力再去争执“人口生产”的牛耳;男女两性在“物资生产”过程中由于自然造物而形成的体能差异,也已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而变得无足轻重。
当今时代,“信息生产”占据主导地位。
在此领域之中,就其自然本性而言的男性、女性,都不再具有天生的优势。
在超越两性差别之“信息生产”过程中,男性和女性开始分有真正平等竞争的机会(尽管由于历史的原因,这种“真正平等竞争的机会”,尚未能完全由男女两性均分。
)不仅如此,超越两性差别之“资讯”的优势,正在成为拥有“生活资料”和“生产工具”、控制“物资生产”和“商品分配”的重要条件。
在这个以“信缘关系”即“信息的依赖关系”为人类社会团体主要人际关系、人类社会结构主要功能要素的全新的“信缘时代”,女性和男性的畸形发展(诸如“神女”和“面首”、“吃青春饭”之类)正在逐渐失去实际的意义;从而,女性和男性的本真状态才有可能真正得以展示和显现。
正是在这个基础之上,男女两性才有可能形成真正和谐的互补关系。
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人口生产”、“物资生产”、“信息生产”这三种社会生产,不断地变换着“主导”与“被控”的地位;随着三种社会生产之“主导”与“被控”地位的变换,女性社会地位,也在不断地变换。
女性因此,由“血缘时代”之“女神”,到“物缘时代”之“女奴”,再到“信缘时代”真正的“女人”,逐渐完成了自己的历史生成。
“女神”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再复返;“女奴”的时代,正在一去不再复返;“女人”的时代,业已揭开历史帷幕。
这将是真正的“女人”诞生的时代。
她号召女性不要再手握贤妻良母的空头支票,忍受不完整的无名痛苦,而应勇于抛下吸尘器,离开丈夫和孩子,去求得自我实现。
当这场轰轰烈烈的革命已然成功,今日的女权运动该如何对待弗里丹的遗产,在走到死路之后,又该以怎样的行动面对未来……20世纪女权运动最重要的领袖之一、划时代的《女性迷思》一书的作者贝蒂·弗里丹(Betty Friedan),2月6日下葬于纽约。
她于此前两日去世于华盛顿家中,死因为充血性心力衰竭,当天正逢她85岁寿辰。
她的死,唤起了无数女性的追思,她们自认这一生,曾大大得益于她极具煽动性的呐喊。
感恩者中,既包括美国前第一夫人、现任纽约州参议员希拉里·克林顿这样的女政治家,也有莎伦·斯通这样的好莱坞女明星。
然而,这一时刻也使许多人透过她的死,重新审视女权运动的历史与未来。
(一)贝蒂·弗里丹横空出世的20世纪60年代,全世界都在经历社会和思想的大震荡。
其时,美国的民权运动已开花结果,“平等”的口号深入人心。
因此,她1963年的《女性迷思》(The Feminine Mystique,此处用的是李令仪繁体中文译本的书名)一书,简直就是呼之欲出了。
此书的诉求,是要为女性被禁锢于家庭生活,单纯为人妻、为人母,且苦于一种“无名的难题”(the problem that has no name)的状况鸣不平,并鼓励妇女离开丈夫和孩子,去求得自我实现,而不必因此产生负罪感。
《女性迷思》虽然首版只印区区3000册,却迅速以精装本60万,加上平装本200万的天文销量,成为风起云涌的女权运动圣经。
走上街头,似乎是60年代一切思想运动的必由之路,弗里丹亦然。
1966年,她领导成立了“全国妇女组织”(NOW),上街抗议,大幅标语赫然手书“妇女们,联合起来!”力促让女性“立刻加入到主流中去”,同时要求国会立法,结束一切歧视女性的做法,争取男女平等就业、同工同酬、自由堕胎和女性参政权。
NOW最具声势的亮相,是1970年8月26日在纽约举行的“求平等妇女大罢工”,口号是“不做晚饭——今天让家鼠挨饿!”此外,弗里丹还在1973年帮助成立了短命的“第一妇女银行和信托公司”,以求女性经济独立。
60年代超然于世界之外的中国女性,显然错过——也许是永远错过了弗里丹式的妇女解放运动。
在中国,她至今少有人知。
她的作品即使偶有中译,也仅只停留在狭窄的理论层面上,对普通女性可谓完全没有什么影响。
从表面上看,她告别“家庭妇女”的呼吁,对自信已“撑起半边天”的中国女性,也不会有什么新鲜感。
事实上,即便在美国本土,她的《女性迷思》,也被后来的女权分子视为过时之物,盖因弗里丹当年的诉求,已成今日社会的常态——革命已经结束。
但革命果真结束了吗?(二) 弗里丹女士天生矮小,却具惊人活力,长一双水汪汪大眼睛,明亮澄澈,充满热情,至死视解放天下妇女为己任。
虽然来自阵营内部的人也对她的急脾气和独断蛮横颇有微辞,但相比日后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激进女权分子而言,她的女权主张简直可用“温柔”二字形容,尽管她也曾经把妇女的家务劳动,拿来与畜牲的生活相提并论。
她本名贝蒂·娜奥米·戈德斯坦(Betty Naomi Goldstein),1921年2月4日生于伊利诺伊州皮奥里亚。
母亲曾是当地报纸女性版的主编,精于当时社会允许女性所为的一切才艺:高尔夫、网球、桥牌、麻将和购物,她在家里受治于丈夫——弗里丹称母亲的挫折感是一种“无力的愤怒”。
日后有人问起她为何投身妇女运动,弗里丹答曰,自己不记得早年有什么性别歧视的事例,但非常了解母亲如何虚掷了自己的才华。
她求学于伯克利加州大学,并为左翼和工会报刊工作,1947年嫁与戏剧导演卡尔·弗里丹,1952年怀第二胎时被报社解雇。
1957年,她参加校友聚会,期间向女同学散发了一份问卷,答案与她自己所感一致:她们生命中缺失了某些东西。
于是在此基础上,又加上后来的调查,里程碑式的《女性迷思》一书终于面世。
书中所写到的“无名的难题”,和西蒙娜·德·波伏瓦1949年的“第二性”一样,成为女权主义运动的标志性名词。
2000年,西蒙和舒斯特公司出版了她的回忆录《此前一生》(Life So Far),她在书中自曝丈夫曾对她进行殴打,令她眼圈乌青,上电视时不得不以浓妆掩饰。
但去年12月去世的前夫对这项指控矢口否认,称弗里丹女士信口开河。
“我是被一个野蛮瞄准着全体男性的狂暴司机撞倒的无辜路人。
”他说。
贝蒂·弗里丹育有子女三人,1969年与卡尔·弗里丹离婚。
(三) 《女性迷思》之后,自60年代末期开始,贯穿整个70年代,女权主义运动经历了一个大发展的时期,其影响渗透到政治、社会、文化和艺术各个领域,运动自身也是阵营林立,分化出所谓自由女权主义、激进女权主义、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社会主义女权主义等等,令人眼花缭乱。
1998年6月,《时代》周刊发表封面报道,题“女权主义死了吗?”而2005年11月,另一位极富盛名的女权主义斗士菲丽斯·切斯勒(Phyllis Chesler),干脆出书《女权主义的死亡:妇女解放斗争向何处去》(The Death of Feminism: What's Next in the Struggle for Women's Freedom),直接宣称这一运动已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