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加法

合集下载

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加法教案

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加法教案
(4)谁还有其他的算法吗?预设:先算24+6=30再算30+3=33
追问:“为什么要把9分成6和3?”(板书:6 3)
(用小棒演示)24根加6根凑成30根,30根再加3根,是33
(5)师:不同的方法算出的结果都是33,可是老师心中有个疑问,为什么这里加数十位上的数字2,加了一个数以后,和的十位上数字却变成3了呢? (小棒演示)个位4+9=13满十了就要向前一位进1。
板书:个位上的数相加满10,向十位进1。
[点评:让学生利用以前的方法进行口算、笔算,而在计算中遇到新的问题──个位相加满十的问题,引发学生挑战自我,让学生通过摆小棒来直观地理解个位相加满十进一这个问题,理解进位加法的算理。同时,学生交流中加深对算理的理解和算法多样化的体验。]
2.课堂活动第1题
教师:(用课件展示)同学们打开数学书第66页,看到第1题:圈一圈,算一算。先把分散的小棒数一数,数到10根时,把它们圈起来,然后再算一算一共有几根?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加法教案
西师版数学一年级下册《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教学设计
孔滩镇复兴小学:谷江梅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65页例1及相应的课堂活动1和练习题1,2题。
【教学目标】
1.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
2.经历两位数加一位数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理解算理,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根据学生的回答,在黑板上列出算式:27+8
教师:按照我们前面学习的两位数加一位数,7+8你发现了什么新问题?
学生:满十了。
教师:怎么办能?我们先用小棒帮帮忙吧。
操作理解算理。
教师:你能先用小棒摆一摆,算一算吗?

《两位数加一位数的不进位加法》教学反思

《两位数加一位数的不进位加法》教学反思

《两位数加一位数的不进位加法》教学反思
《两位数加一位数的不进位加法》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两位数加一位数的不进位加法,重点解决竖式的算理和规范书写格式。

但是由于我对学生了解分析的不够,导致学生没有掌握学习重点。

在教学的过程中,整个课堂教学顺利进行,教材安排“参观博物馆”为实际背景,学生先通过观察情景图,从图中找出数学信息,再根据信息提出问题,为了缩小范围,在提问题的时候,我要求学生提出用加法来解决的数学问题,同学们特别活跃,在以前的基础上,提加法问题对于他们来说很简单,同学们都想把自己的问题说出来和别人分享,在同学们提出的众多问题中挑选出例题,请学生列出算式,接着让学生自主地去讨论、思考该如何来计算出横式的结果,由于不进位加法较容易,很多学生通过口算轻而易举的算出答案,我也认为这一部分对学生来说非常简单,就没有借助小棒来教学,更没有让学生动手摆小棒。

没有把竖式形象化,接着再抽象成数字。

没有利用小棒加深学生理解列竖式时个位与个位对齐,十位与十位对齐。

即数位对齐。

从而掌握列竖式的计算过程。

所以在例题过后,学生在做练习时遇到一位数加两位数,竖式错误很多。

在今年后的教学中,还要多了解学生实际,不能低估学生,更不能想当然的高估学生。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2.1《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加)》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2.1《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加)》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2.1《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加)》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加)是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第一课时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计算法则,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并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际情境,引导学生理解加法的意义,并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让学生掌握不进位加的计算方法。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加法的概念,能够进行简单的加法计算。

但是,对于两位数加一位数的不进位加,学生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并通过适当的练习,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的不进位加的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两位数加一位数的不进位加的计算方法。

2.教学难点:理解不进位加的计算原理,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合作学习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计算示例、练习题等。

2.学具:小棒、计数器等。

3.教学素材:相关的生活情境图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出示相关的生活情境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提出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

例如,出示一幅水果图片,图片中有23个苹果和15个香蕉,问一共有多少个水果?让学生列出算式23+15,并计算出结果。

2.呈现(10分钟)通过课件展示两位数加一位数的不进位加的计算示例,引导学生观察,发现计算规律。

例如,出示23+5的计算过程,让学生观察并发现规律。

引导学生总结出两位数加一位数的不进位加的计算方法:从个位数开始相加,如果和大于等于10,则向十位数进1,否则直接写下和。

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不进位教学反思(精选7篇)

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不进位教学反思(精选7篇)

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不进位教学反思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不进位教学反思(精选7篇)在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中,我们需要很强的教学能力,反思过往之事,活在当下之时。

那么问题来了,反思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不进位教学反思(精选7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不进位教学反思1同学们之前已经学习了《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加)》,由此本节课我是按照复习旧识的方法导入的,通过回忆计算27+2的计算方法,引出新课中24+6的计算方法。

新课的展开总的来说比较顺利,但还是有些许不足之处:1、内容的理解上比较冗杂。

本文的教学目标不涉及三个数相加的计算方法的掌握以及“加法运算中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得数不变”的掌握。

这两个内容可以不讲或者换到课后作业中反馈,这样的安排导致作业安排上处理不及时,课程不够完整。

2、作业设计理解不到位。

在书本第二个例题设计,实际含义是让同学们理解在加法过程中,都有相同的运算:7+3=10、4+8=12、9+6=15,不同的`运算:后面两题有再加上几十的过程而第一题没有。

我在设计这一环节的时候让学生回答了太多的相同和不同,其实是没有必要的,而且学生也不能理解这些相同和不同有什么用。

3、计算方法多样化。

这个问题本身设计的时候也是考虑过要用不同的方法计算的,比如除了书本教授的方法24+9=33中,先算4+9=13,再算20+13=33这样的方法,我们还可以先算9+1=10,再算10+23=33,或者先算24+6=30,再算33+3=33等方法,但考虑到低年级学生知识结构单一,记忆力不完善,为了避免不必要的混淆,还是只采用了书本提供的方法,不知合不合适。

当然除了以上这些问题,我还发现自身存在的一些小问题,比如讲话啰嗦,在解释进位加是什么的时候比较啰嗦,带过即可。

教学中,巡视课堂是走位比较集中在教室右半边,不够全面等等,希望在今后的教学中能不断成长并改正自己的不足之处。

20以内两位数加一位数练习题(不进位加法)

20以内两位数加一位数练习题(不进位加法)
第1页
12 + 2 = 4 + 11 = 14 + 0 = 1 + 12 = 16 + 3 = 13 + 4 = 4 + 12 = 14 + 1 = 8 + 11 = 17 + 2 =
11 + 5 = 18 + 1 = 11 + 4 = 13 + 1 = 4 + 12 = 12 + 5 = 11 + 2 = 6 + 13 = 10 + 8 = 12 + 1 =
5 + 11 = 0 + 13 = 4 + 15 = 2 + 11 = 3 + 15 = 1 + 14 = 7 + 11 = 3 + 14 = 2 + 16 = 4 + 15 =
2 + 12 = 3 + 12 = 1 + 13 = 7 + 10 = 2 + 15 = 4 + 14 = 8 + 10 = 4 + 15 = 3 + 16 = 7 + 11 =
20 以内两位数加一位数练习题(不进位加法)
日期: 用时: 姓名: 分数: (共 50 题,每题 2 分)
1 + 16 = 3 + 15 = 5 + 14 = 1 + 15 = 2 + 11 = 5 + 14 = 7 + 11 = 0 + 12 = 1 + 17 = 2 + 16 =
16 + 1 = 2 + 12 = 13 + 5 = 4 + 14 = 12 + 3 = 11 + 4 = 6 + 10 = 15 + 2 = 7 + 10 = 14 + 3 =

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加法题100道

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加法题100道

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加法题100道一、题目部分(一)10 - 19加一位数1. 10 + 3 =-解析:个位上0 + 3 = 3,十位是1,所以结果是13。

2. 11 + 2 =-解析:个位上1 + 2 = 3,十位是1,结果是13。

3. 12 + 4 =-解析:个位2 + 4 = 6,十位是1,结果是16。

4. 13 + 5 =-解析:个位3 + 5 = 8,十位是1,结果是18。

5. 14 + 1 =-解析:个位4 + 1 = 5,十位是1,结果是15。

6. 15 + 3 =-解析:个位5 + 3 = 8,十位是1,结果是18。

7. 16 + 2 =-解析:个位6 + 2 = 8,十位是1,结果是18。

8. 17 + 1 =-解析:个位7 + 1 = 8,十位是1,结果是18。

9. 18 + 2 =-解析:个位8 + 2 = 10,向十位进1,个位写0,十位1+1 = 2,结果是20。

(这里虽然是进位加法,但可先按不进位理解计算过程,再强调进位情况)10. 19 + 0 =-解析:个位9 + 0 = 9,十位是1,结果是19。

(二)20 - 29加一位数11. 20 + 5 =-解析:个位0 + 5 = 5,十位是2,结果是25。

12. 21 + 3 =-解析:个位1 + 3 = 4,十位是2,结果是24。

13. 22 + 6 =-解析:个位2 + 6 = 8,十位是2,结果是28。

14. 23 + 4 =-解析:个位3 + 4 = 7,十位是2,结果是27。

15. 24 + 2 =-解析:个位4 + 2 = 6,十位是2,结果是26。

16. 25 + 1 =-解析:个位5 + 1 = 6,十位是2,结果是26。

17. 26 + 3 =-解析:个位6 + 3 = 9,十位是2,结果是29。

18. 27 + 2 =-解析:个位7 + 2 = 9,十位是2,结果是29。

19. 28 + 1 =-解析:个位8 + 1 = 9,十位是2,结果是29。

2.1.1 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笔算

2.1.1 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笔算
( ×)
返回
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笔算
4.森林小医生。(把不对的改正过来)
34 +5
9
34 +5 改正: 3 9
( ×)
返回
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笔算
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1.笔算两位数加一位数的不进位加法:一位数与两位 数的个位对齐,个位上的两个数相加,结果写在个位 上,再把十位上的数落下来。 2.用竖式计算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不要忘记把十位上 的数落下来。
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笔算
2.
算一算分别花了 多少钱。
21 +3
24
4 +( 3 3)
37
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笔算
3.花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后面藏着数字几,请写出来。
55 +3
58
76 +2
78
25 +4
29
返回
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笔算
4.森林小医生。(把不对的改正过来)
3
+2 5 55
3 +2 5 改正: 2 8
7写在个位上。
得数的十位上。
返回
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笔算
笔算加法要注意:
1.相同数位上的数要对齐 2.从个位算起 3.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
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笔算
三、知识应用
1.列竖式计算。
32+6= 38
24+3= 27
32 +6 38
24 +3 27
5+43= 59
5 +4 3 48
返回
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笔算
复习导入
17+2= 19 32+3= 35 21+6= 27 20+7= 27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二上《两位数加一位数的不进位加》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二上《两位数加一位数的不进位加》

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一)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主要教学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学会口算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基础上编排的,主要包括两位数加一位数、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和进位加法,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不退位减法和退位减法,两位数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以及运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等内容。

这既是以前学习加减法知识的延伸拓展,又是今后进一步学习三位数及多位数加减法的基础,在整个小学阶段的一级运算中具有重要的纽带作用。

(二)单元教学目标1. 使学生会计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计算加减两步式题。

2. 使学生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加减法估算,并能说明估算的思路。

3. 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100以内的加减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三)单元重难点教学重点:掌握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时进位加和退位减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注重学生对两位数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笔算的计算过程及计算方法的理解。

(四)课时安排14课时。

《两位数加一位数的不进位加》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运用不同方法解决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加法的计算过程。

过程与方法:运用直观手段,创设有意义的问题情境和游戏活动来组织教学,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方法掌握算法,提高学习积极性,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遇到问题能够从数量上进行观察和思考的兴趣与习惯,促进学生形成初步的计算意识,养成认真计算和书写的习惯。

【教学重点】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加)的笔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掌握竖式计算的书写格式,笔算的计算顺序。

【教材分析】教材编排注重活动形式的多种多样,通过看一看、比一比、量一量等实践活动,按照儿童学习数学的方式,还原数学生活活泼的建构过程。

【教学方法】迁移类推,引导发现,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铺垫1.口算练习。

(多媒体课件出示幻灯片2)25+4= 77+6= 45+8=6+70= 3+21= 92+3=2、填一填,算一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7
第二关:猜一猜
84 +4
88
23 + 23
26
5 + 34
39
71 +25
76
64
+ 33
67
第三关:算一算
23+4= 2 7
23
+( 4)
( 2) 7
33+6= 3 9
( 33 )5 7
( 1)
+ ( 56 )
(5) 7
第四关:做一做
21+3= 24(元) 21
+3
24
4+33= 37(元) 4
+( 3 )3
37
第五关:想一想
笔算加法要注意:
1.个位和(
个)位上的数对齐。
十位和( 十位)上的数对齐。
2.相同数位上的数(
对齐)。
3.从( 个位)算起。
四、课堂作业
数学书第12页“做一做”第1题 数学书第12页“做一做”第2题。
同学们再见!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不进位加法的笔算
每个班有2名老师带队。 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例1 二(1)班学生和本班的带队老师 一共多少人? 怎样口算?
35+2=37(人)
三、寻找智慧钥匙大闯关
第一关:查一查
3+45= 7458
23+4= 27
3 +4 5
74 85
23 +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