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欧阳文忠公文》、《祭石曼卿文》一课一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祭欧阳文忠公文》、《祭石曼卿文》一课一练

一、双基提要

1. 下列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 夫事有人力之可致.,犹不可期致:做到

B. 故充.于文章,见于议论充:表现

C.果敢之气,刚正之节.,至晚而不衰节:气节

D.功名成就,不居而去.去:前往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况乎天理之溟漠,又安可得而.推

果敢之气,刚正之节,至晚而.不衰

B. 惟公生有闻于.当时

既压复起,遂显于.世

C.而辅以.学术之精微

谓如公者,可寄以.社稷之安危

D.其.积于中者,浩如江河之停蓄

念公之不可复见,而其.谁与归?

3.下列句中加点词与现代汉语不同的一项是()

A. 其发于外者,烂如日星之光辉

..

B. 而终不可掩者,以其公议之是非

..

C.其出处

..进退,又庶乎英魄灵气

D.谓如公者,可寄以社稷之安危

..

二、课堂反馈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后面的问题。

如公器质之深厚,智识之高远,而辅以学术之精微,故充于文章,见于议论,豪健俊伟,怪巧瑰琦。其积于中者,浩如江河之停蓄;其发于外者,烂如日星之光辉。其清音幽韵,凄如飘风急雨之骤至;其雄辞闳辩,快如轻车骏马之奔驰。世之学者,无问乎识与不识,而读其文,则其人可知。

呜呼,自公仕宦四十年,上下往复,感世路之崎岖。虽屯邅困踬,窜斥流离,而终不可掩者,以其公议之是非。既压复起,遂显于世。果敢之气,刚正之节,至晚而不衰。

方仁宗皇帝临朝之末年,顾念后事,谓如公者,可寄以社稷之安危。及夫发谋决策,从容指顾,立定大计,谓千载而一时。功名成就,不居而去。其出处进退,又庶乎英魄灵气,不随异物腐散,而长在乎箕山之侧,与颍水之湄。然天下之无贤不肖,且犹为涕泣而嘘唏,而况朝士大夫,平昔游从,又予心之所向慕而瞻依。

1.选文第一段从“积于中”和“发于外”两个角度分析了欧阳修学术上的成就,请说说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答:

2.选文第二段所写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请用简洁的语言归纳。

答:

3.选文最后一段写作的着重点在哪里,请予概括。

答:

4、把选文中的划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无问乎识与不识,而读其文,则其人可知。

译文:

(2)而况朝士大夫,平昔游从,又予心之所向慕而瞻依。

译文:

三.巩固练习

祭石曼卿文欧阳修

维治平四年七月日,具官欧阳修,谨遣尚书都省令史李玚至于太清,以清酌庶羞之奠,致祭于亡友曼卿之墓下,而吊之以文曰:

呜呼曼卿!生而为英,死而为灵。其同乎万物生死,而复归于无物者,暂聚之形;不与万物共尽,而卓然其不朽者,后世之名。此自古圣贤,莫不皆然。而著在简册者,昭如日星。

呜呼曼卿!吾不见子久矣,犹能仿佛子之平生。其轩昂磊落,突兀峥嵘,而埋藏于地下者,意其不化为朽壤,而为金玉之精。不然,生长松之千尺,产灵芝而九茎。奈何荒烟野蔓,荆棘纵横,风凄露下,走磷飞萤;但见牧童樵叟,歌吟而上下,与夫惊禽骇兽,悲鸣踯躅而咿嘤!今固如此,更千秋而万岁兮,安知其不穴藏狐貉与鼯鼪?此自古圣贤亦皆然兮,独不见夫累累乎旷野与荒城!

呜呼曼卿!盛衰之理,吾固知其如此,而感念畴昔,悲凉凄怆,不觉临风而陨涕者,有愧乎太上之忘情。尚飨!

1、下列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而著在简册者,昭.如日星昭:明显

B.意.其不化为朽壤意:怀疑

C.今固如此,更.千秋而万岁兮更:经历

D.不觉临风而陨.涕者陨:掉落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 与.夫惊禽骇兽,悲鸣踯躅而咿嘤

而长在乎箕山之侧,与.颍水之湄

B. 而卓然其不朽者,后世之.名

吾不见子久矣,犹能仿佛子之.平生

C.产灵芝而.九茎

生而.为英,死而为灵

D.盛衰之理,吾固知其.如此

其.轩昂磊落,突兀峥嵘

3.下面是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第一段交代了作祭文的原委,内中也寄寓了对自身境遇的不平与感叹。

B.文章的第三段赞颂曼卿嘉名将长垂后世,表达了对他的无限崇敬之意。

C.文章最后一段借悼念亡友而述怀,书法了自己对人生凄怆悲凉的感慨。

D.本文通篇围绕着一个“叹”字做文章,作者的思想感情通过三呼曼卿而逐层表达。

4.把原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其同乎万物生死,而复归于无物者,暂聚之形

译文:

(2)此自古圣贤亦皆然兮,独不见夫累累乎旷野与荒城!

译文:

参考答案:

一.1.D(辞官)2、D(代词“那”/语气副词)3、C(出任官职)

二、1.(A使读者明白欧阳修文章的特色;B表明他表里如一,文如其人;C自然转如对欧阳修道德方面的评论。2、着重写欧阳修的人格道德,即“德”方面的成就。3、追忆欧阳修拯救“社稷之安危”的具体功绩,并刻画他不居功名的品德。4、(1)不问他是否熟识先生,只要读到他的著作,就能知道他的为人。(2)何况我是同朝的士大夫,长期交游往来,失去的并且又是我向来仰慕而亲近的人呢!

三、1、B(料想)2、D(代词“它”/代词“那”。A连词“和”。B助词“的”。C承接连词)3、D(文章是围绕着一个“情”字来作文章的)4、(1)那跟万物一样有生有死,而最后归于无物的境地的,是你暂存聚合的肉体。(2)古来的圣贤也是如此的遭遇,你难道没有看到连绵不绝的旷野和荒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