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多样性观测技术-维管植物

合集下载

右江区湿地维管植物资源调查

右江区湿地维管植物资源调查

右江区湿地维管植物资源调查右江区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北部,是广西壮族自治区辖区内的一个县级市。

该区地处丘陵和山地交错带,有着丰富的湿地资源。

湿地是地球上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非常重要的生态、生物多样性和经济价值。

湿地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本文通过对右江区湿地维管植物资源的调查,旨在了解该区湿地生态环境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为湿地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提供参考。

一、调查区域介绍1.地理位置右江区位于广西北部,因境内右江而得名,地处22°18′~23°41′N、107°25′~108°11′E之间,东界钟山县,南连贺州市,西毗灵山县,北靠八步区和平果镇,是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辖区内的一个县级市。

2.气候条件右江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有着典型的南亚热带季风气候特征。

主要特点是气温适宜、雨量充沛、湿度大、日照时间长。

年均气温在21℃左右,1月份最冷,平均气温为10℃左右,7月份最热,平均气温为28℃左右。

年平均降雨量为1200~1600毫米。

3.地形地貌右江区是地势南高北平的丘陵山地地貌区,地形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平均海拔为200~500米。

区内主要有龙胜山、刘母山、百丈山等山脉,河流较多,以右江为主,其它支流和小河流也很多。

二、调查方法本次调查对右江区境内的湿地进行了逐一走访,利用现场调查和文献资料查阅相结合的方式,记录了湿地维管植物的种类、数量、分布状况及生态环境等情况,并进行了初步的归纳和统计分析。

三、调查结果1.维管植物种类丰富经过对右江区境内的湿地维管植物进行调查,共记录到湿地维管植物近200种,分布于湿地低洼地、河岸湿地、湖泊湿地、沼泽湿地、沿海湿地等不同环境中。

其中,芦苇、香蒲、鸭嘴草等常见植物种类分布广泛,占据湿地面积较大。

此外,水杉、杜鹃、龙胆等亚热带常见的植物也分布于湿地环境中。

2.湿地类型多样在对右江区境内的湿地进行调查时,发现湿地类型非常多样。

湖南省冷水江市维管植物多样性研究

湖南省冷水江市维管植物多样性研究

湖南省冷水江市维管植物多样性研究
向剑锋;周建军
【期刊名称】《湖南林业科技》
【年(卷),期】2024(51)2
【摘要】2022—2023年,采用样线法对湖南省冷水江市维管植物进行资源调查。

结果表明:冷水江市植物多样性比较丰富,有维管植物171科700属1457种,其中石松类和蕨类植物19科52属103种,裸子植物6科14属18种,被子植物146科634属1336种;本土野生维管植物161科627属1303种,栽培及逸生植物154种(含外来入侵植物62种);珍稀濒危及国家重点保护植物较多,属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的有15种,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II物种的有4种,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高等植物卷(2020)》受威胁类群的有10种;外来入侵植物特征显著。

本文对冷水江市植物资源特点形成的原因进行了分析,为冷水江市植物资源保护和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总页数】6页(P107-112)
【作者】向剑锋;周建军
【作者单位】湖南省农林工业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Q948
【相关文献】
1.湖南省冷水江市锡矿山土壤污染特征研究
2.资源型城市生态承载力评价和生态修复研究——以湖南省冷水江市为例
3.税费改革对我国农村义务教育的影响及对策——基于湖南省冷水江市的调查研究
4.额尔古纳湿地维管植物多样性调查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重点河流水生生物多样性调查与评估技术要求

重点河流水生生物多样性调查与评估技术要求

重点河流水生生物多样性调查与评估技术要求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2017.7一、总则(一)调查目标在长江、珠江、黄河、海河、辽河、淮河、松花江等七大重点河流干支流及附属水体开展水生生物多样性调查与评估,查明水生生物种类、分布、数量,评估重点河流水生生物多样性现状及受威胁情况,为全面开展生物多样性调查与评估提供经验,为水生生物多样性保护管理和决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二)调查对象淡水鱼类、大型底栖动物(包括多毛类、寡毛类、水生昆虫、软体类、甲壳类等)、浮游生物(包括浮游动物和浮游藻类)。

(三)调查周期每个重点河流调查与评估周期为2年。

二、调查要求(一)调查准备根据调查目的、任务以及调查对象,确立调查工作所涉及的区域或范围,收集、分析与调查任务有关的文献和相关资料,初步确定调查范围内的重点物种名单。

结合调查地区的实际情况,组织调查队伍,开展必要的人员培训,准备野外作业需要的工具,包括样品采集用具、标本保存处理用具、标本防腐剂、照相设备、信息记录用具、工具书等。

在开展现场踏查和野外采样前,必须进行野外安全培训。

(二)技术要求1、调查采样频次鱼类、水生哺乳类按照丰水、枯水及平水期进行采样或调查,至少保证春季和秋季两次调查。

底栖动物、浮游生物及着生藻类等类群每季度开展一次采样调查。

各类群在经费允许和采样方便的情况下可增加调查采样频次。

2、调查采样点设置鱼类采样点为1-5km长的河段(图1),底栖动物、浮游生物和着生藻类采样点为分布在断面上的点(图2)。

图1 鱼类调查采样点设置示意图图2 底栖动物、浮游生物、着生藻类调查采样点设置示意图根据确定的调查范围,在图上预先布设采样河段与采样点,并按照以下原则进行现场踏查并确定采样点:①七大重点河流干流及一级支流上布设采样点时,相邻采样点间距不得大于100km,二级以上支流相邻采样点间距不得大于50km;鱼类、底栖动物、浮游生物和着生藻类采样点位置应尽量一致;②底栖动物、浮游生物和着生藻类每个断面上的采样点均应覆盖河道和河流两岸,每个采样点采集3次以上重复样品;③应充分考虑采样点的代表性,涵盖水生生物代表性生境类型,如急流、浅滩、深潭、河口和支流河口以及河漫滩等;同一采样点或河段的不同生境类型必须采样;④重要经济鱼类或珍稀种类的索饵、洄游及产卵场等重要栖息地必须布设样点或河段采样;⑤发现水体污染、温排水、岸线固化、挖沙等破坏水生生物栖息地活动发生地点,应当记录点位,并尽量布设样点或河段采样;⑥因地形、环境等因素影响,在地图上定为采样河段或采样点但不适宜布设的,可不予布设,但应记录地理坐标,并采集图像信息上传。

《2024年阿尔金山维管植物区系地理特征》范文

《2024年阿尔金山维管植物区系地理特征》范文

《阿尔金山维管植物区系地理特征》篇一一、引言阿尔金山,位于我国西部,是一个重要的自然地理区域。

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孕育了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尤其是维管植物区系。

维管植物作为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地理分布特征不仅反映了地区的气候、土壤等自然环境条件,也体现了生物进化的历史和过程。

本文将就阿尔金山维管植物区系的地理特征进行详细分析,以期为该地区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二、阿尔金山维管植物区系概述阿尔金山维管植物区系具有较高的多样性,包括多种蕨类植物、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等。

这些植物在形态、生态习性、分布等方面均具有独特的特征。

其中,许多植物是该地区的特有物种,具有较高的生态价值和科研价值。

三、地理分布特征1. 纬度分布:阿尔金山维管植物的分布与纬度有着密切的关系。

随着纬度的升高,气温降低,植物的种类和数量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变化。

在低纬度地区,由于气候温暖湿润,植物种类丰富;而在高纬度地区,由于气候寒冷干燥,植物种类相对较少。

2. 经度分布:经度对阿尔金山维管植物的分布也有一定影响。

不同经度地区的降水、温度等气候条件存在差异,导致植物的分布和组成也存在差异。

例如,在靠近海洋的地区,由于降水较多,植物种类较为丰富;而在内陆地区,由于降水较少,植物种类相对较少。

3. 垂直分布:在阿尔金山地区,随着海拔的升高,气候条件发生显著变化,导致植物的垂直分布特征明显。

低海拔地区以喜温喜湿的植物为主,而高海拔地区则以耐寒耐旱的植物为主。

四、生物多样性特征阿尔金山维管植物区系具有较高的生物多样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物种丰富:该地区拥有多种蕨类植物、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等,其中许多是特有物种。

2. 生态类型多样:由于气候、土壤等自然环境条件的差异,导致该地区植物的生态类型多样,包括森林、草原、荒漠等多种生态系统。

3. 地理替代性强:由于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的特殊性,阿尔金山地区的植物在地理分布上具有一定的替代性,这种替代性在植物群落的结构和功能上得到体现。

生命的多样性

生命的多样性

遗传多样性检测的方法
• 随着生物学,特别是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的发展而不断提 高和完善,从形态学水平、细胞学(染色体)水平、生理生 化水平逐渐发展到分子水平。 • 从形态学或表型性状上检测遗传多样性是最经典也是最简 便易行的方法。通常所利用的表型性状主要有两类,一是 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单基因性状,另一类是根据多基因 决定的数量性状。 • 染色体多态性主要从染色体数目、组型及其减数分裂时的 行为等方面进行研究; • 蛋白质多态性一般通过两种途径分析,一是氨基酸序列分 析,一是同工酶或等位酶电泳分析,后者应用较为广泛。 • DNA多态性主要通过RFLP(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DNA指纹(DNA fingerprinting)、RAPD(随机扩增多态DNA) 等技术进行分析。
病毒病
• 病毒的种类——根据所含核酸不同,可将病毒分为DNA病毒和 RNA病毒两类。如果根据病毒所寄生的细胞不同,又可将病毒 分为动物病毒、植物病毒和噬菌体(微生物病毒)三类。 • 约50%~60%的人类和动、植物疾病由病毒引起,如乙型肝炎、 天花、流行性感冒、麻疹、狂犬病、登革热、艾滋病等。 • 目前,只有干扰素等少数药物能对付某些病毒。干扰素是细胞 感染病毒后所释放的一种糖蛋白,干扰素可以和周围健康细胞 表面的受体相结合而使这些细胞具有了抵制病毒入侵的能力。 同时干扰素还可促使体内的杀伤细胞(淋巴细胞等)活化而有 能力杀伤感染了病毒的细胞。
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 (2)间接使用价值: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 在生态系统中,野生生物之间具有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的 关系,它们共同维系着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提供了人 类生存的基本条件(如:食物、水和呼吸的空气),保护 人类免受自然灾害和疾病之苦(如,调节气候、洪水和病 虫害)。野生生物一旦减少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就要遭 到破坏,人类的生存环境也就要受到影响。 • (3)潜在使用价值:野生生物种类繁多,人类对它们已 经做过比较充分研究的只是极少数,大量野生生物的使用 价值目前还不清楚。但是可以肯定,这些野生生物具有巨 大的潜在使用价值。一种野生生物一旦从地球上消失就无 法再生,它的各种潜在使用价值也就不复存在了。因此, 对于目前尚不清楚其潜在使用价值的野生生物,同样应当 珍惜和保护。

初中生物鲁教版知识点归纳总结

初中生物鲁教版知识点归纳总结

初中生物鲁教版知识点归纳总结生物是我们学习中的一门重要科学。

通过学习生物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自然界的现象和生命的奥秘。

本文将针对初中生物鲁教版教材中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生物知识。

第一章细胞和细胞结构1. 细胞是生物的基本单位- 细胞的组成: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细胞的功能:营养摄取、生命活动、遗传信息传递2. 细胞的分类- 原核细胞:没有细胞核的细胞,如细菌- 真核细胞:有细胞核的细胞,如植物细胞、动物细胞3. 各种细胞器的功能和特点- 线粒体:产生能量- 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 内质网:合成和运输物质- 高尔基体:加工和转运物质- 核糖体:合成蛋白质第二章生物多样性1. 物种与进化- 物种的定义和分类:物种是能够自由繁殖并能繁衍后代的个体的总称- 进化的基本原理:自然选择、适者生存、优胜劣汰2. 分类与系统发生学- 分类的目的和意义:便于科学研究和了解生物多样性- 生物分类的方法:形态分类、细胞分类、生物化学分类、基因分类3. 动植物的分类和特点- 动物分类: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 植物分类:非维管植物和维管植物第三章遗传与进化1. 遗传的基本概念- 基因:遗传信息的基本单位- 染色体:DNA的携带者- 基因型和表型:基因型决定表型2. 生物的繁殖方式和遗传规律- 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有性生殖增加了遗传的多样性- 孟德尔的遗传规律:隐性基因和显性基因-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促进了物种的进化3. 进化的证据与进化的规律- 化石证据:揭示了生物演化的过程- 生物地理学证据:生物在不同地区的分布规律- 比较解剖学证据:不同物种的相似性和差异性第四章生物与环境1. 生物的生活活动- 新陈代谢:维持生命活动所需的物质和能量转化过程 - 呼吸作用: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光合作用: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质2.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生物的适应性:生物与环境相互适应- 生态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角色和功能- 生态平衡: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平衡状态第五章人体健康与生活1. 疾病与健康- 传染病和非传染病:疾病的传播和预防- 预防疾病的方法:饮食卫生、个人卫生、环境卫生2. 生育与计划生育- 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男性生殖系统、女性生殖系统- 节育措施:避孕药、避孕套、避孕环等3. 生物技术的应用- 人工选择和基因工程:提高农作物产量和人类健康以上是初中生物鲁教版教材中的知识点的归纳总结。

《2024年内蒙古重点保护野生维管植物的分布及其保护现状》范文

《2024年内蒙古重点保护野生维管植物的分布及其保护现状》范文

《内蒙古重点保护野生维管植物的分布及其保护现状》篇一一、引言内蒙古,作为我国北方的重要生态屏障,拥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其中野生维管植物种类繁多,具有极高的生态价值和科研价值。

这些植物不仅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还对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作用。

因此,了解内蒙古重点保护野生维管植物的分布及其保护现状,对于制定有效的保护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二、内蒙古重点保护野生维管植物的分布内蒙古的野生维管植物分布广泛,主要分布在草原、荒漠、森林、湿地等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中。

其中,重点保护的野生维管植物包括草原植物、荒漠植物、珍稀濒危植物等。

草原植物主要分布在内蒙古中部的呼伦贝尔、锡林郭勒等地区,如黄花蒿、野罂粟、黄芪等。

这些植物在维护草原生态系统中具有重要作用。

荒漠植物则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西部的阿拉善等地区,如沙棘、沙柳等,具有防风固沙、保持生态平衡的作用。

此外,内蒙古还分布着许多珍稀濒危植物,如沙冬青、金莲花等,这些植物具有极高的科研价值和生态价值。

三、内蒙古野生维管植物的保护现状近年来,随着生态保护意识的提高和生态保护工作的推进,内蒙古对野生维管植物的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政府加大了对生态保护和建设的投入力度,实施了一系列生态保护工程,如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等,有效保护了野生维管植物的生存环境。

同时,建立了多个自然保护区,对珍稀濒危植物进行了重点保护。

此外,还加强了执法力度,严厉打击非法采挖、贩卖野生植物的行为。

然而,内蒙古的野生维管植物保护工作仍面临一些挑战。

一方面,由于气候变化、人类活动等因素的影响,部分野生维管植物的生存环境受到威胁。

另一方面,由于部分地区经济落后、生态保护意识薄弱,非法采挖、贩卖野生植物的现象仍时有发生。

因此,需要进一步加强生态保护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生态保护意识,同时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非法采挖、贩卖野生植物的行为。

四、未来展望未来,应继续加大对内蒙古野生维管植物的保护力度,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来保护这些珍稀濒危植物的生存环境。

森林生态知识:森林里的奇妙生物多样性

森林生态知识:森林里的奇妙生物多样性

森林生态知识:森林里的奇妙生物多样性森林作为地球上最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具有广泛的生态功能和生态服务能力。

从景观层面来看,森林覆盖了地球表面的三分之一以上。

除了为人类提供氧气、食物、木材和其他资源之外,森林还是各种野生动植物的家园。

森林中的奇妙生物多样性,不仅使我们感到惊叹,而且给人类带来生态服务,有保护土壤、净化空气、防止洪水等功能。

森林中的生物之所以多样性,是由于生境和环境的多样性。

森林内外有许多不同的岩石形态、水体、土壤类型、气候和微气候条件,使得植物和动物都能在其理想的生境中生长和繁衍。

森林中最常见且最重要的生物类型是植物,这些植物生长在森林的各个层次中,包括地面层、灌木层、林冠层和林下层。

蕨类植物、苔藓和蘑菇是地面层中最小的植物,它们的数量非常丰富,但通常被人们忽视。

灌木丛是由小型灌木组成的植被,比较容易观察到。

林冠层由巨大的树木和更高级的维管植物组成,这些树木高于正常人的视线,通常需要使用望远镜或登上森林看台来观察。

各层之间互相协作形成森林生态系统。

森林中有许多不同种类的动物,包括哺乳动物、鸟类、昆虫和爬行动物等,它们在森林生态系统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例如,鸟类在用自己的嘴和脚来抓取昆虫的同时也为植物受精散播花粉,保证了生态系统的稳定。

此外,小型哺乳动物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一些哺乳动物,如鼹鼠和河狸,通过挖掘地洞和建设水坝等活动改变自然环境,这对整个森林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了影响。

在森林中最奇妙的生物之一是梅花鹿。

它们活动于亚洲和北美的森林中,其安详的姿态和美丽的茸毛是世界上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旅游景点之一。

尽管它们只生活在被特定植物组成的森林中,但它们对森林的自然景观和文化价值可以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森林里的其他奇妙动物还包括硬壳动物。

其中,龟和壁虎是在林地地面层中可见到的。

水族馆里出售的许多鱼类也是森林中的重要物种。

许多鱼类如三文鱼、鲑鱼和虹鳟在幼年时生活在森林河流中,成为鱼类的接种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应保存于剖面盒中,保持原状,避免破碎和压实;用于分析土壤性质的样品,应在各层中部取样
,避免影响样品的代表性。 土壤类型确定:依据土壤剖面特征,按照GB/T 17296的规定确定土壤类型。 母质类型:依据土壤剖面,确定观测样地的土壤母质类型。 土壤样品测试指标:测定土壤剖面各层土壤样品的PH值、有机碳、全磷、全钾、全氮等指标。
样地选择
样地应利于长期观 测和样地维护,避 开、排除与观测目 的无关因素的干扰。
样地形状
样地形状应以正方 形为宜。
样地大小
样地大小应能够反 映集合群落的组成 和结构。
观测样地
观测样地面积和样方数量
1
森林
观测样地面积以≥1 公顷(100m×100m )为宜,本标准面 积均指垂直投影面 积。
2
灌丛
观测样地不少于5个
本植物及DBH﹤1cm乔木和灌木植物观测;对1m×1m样方顶点编号 并永久标记,边界用塑料绳或其他材料临时标记。
观测样地
观测样地的建立
1、样地、样方设置
在选定的位置,用森林罗盘仪、测绳、卷尺或便携式激光测距仪
确定10m×10m样地的方向和基线,并将样地划分为5m×5m小样方, 作为灌木植物观测的基本单元;对10m×10m样方的顶点编号并永 久标记,对5m×5m小样方顶点和边界用塑料绳或其他材料临时标
管标记,边界用塑料绳或其他材料临时标记,这些小样方作为基 本观测单元;观测任务完成后将这些临时标记全部移除,并做无 害化处理。
观测样地
观测样地的建立
观测样地
观测样地的建立
观测样地
观测样地的建立
2、草本植物及DBH﹤1cm乔木和灌木植物检测
在每个20m×20m样方内随机或系统设置一个1m×1m样方,用于草
生物多样性观测技术
——陆生维管植物
目录 CATALOG
1
2 3 4
维管植物
• 裸子植物 • 被子植物 • 蕨类植物
维管植物的观测
• • • • • 观测原则 观测准备 观测对象 观测内容和指标 观测时间和频次
观测样地
• 观测样地选择原则 • 观测样地面积与样 方数量 • 观测样地的建立
野外数据采集
• 野外数据采集 • 观测方法 • 植物物种鉴定
观测报告的编制
5
• 数据处理和分析 • 质量控制和安全 管理 • 观测报告的编制
目录 CATALOG
1
维管植物
• 裸子植物 • 被子植物 • 蕨类植物
维管植物的定义
• 维管植物是指具有木质部和韧皮部的植物。现存的维 管植物大约有25~30万种,包括极少部分苔藓植物、
蕨类植物(松叶兰类、石松类、木贼类、真蕨类)、
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维管植物的分类
蕨类植物
泥盆纪时期的低地生长木生植物的 总称。蕨类植物有着一个世代交替的生 命周期,由双套的胞子体和单套的配子 体两者循环。 蕨类是只比苔藓植物略高级的的高 等植物。靠孢子繁衍后代。 现存的蕨类植物约有12000种,广泛 分布于世界各地,尤其是热带和亚热带 最为丰富。中国有61科223属,约2600种, 主要分布在华南及西南地区。
维管植物的分类
裸子植物
裸子植物是指种子植物中,胚珠在 一开放的孢子叶上边缘或叶面的植物, 孢子叶通常会排列成圆椎的形状。裸子 植物共有6个门约14科88属超过一千种。 主要特征:孢子体发达;胚珠裸露; 具有颈卵器的构造;传粉时花粉直达胚 珠;具多胚现象。 典型代表:银杏纲、买麻藤纲、红 豆杉纲、松柏纲
目录 CATALOG
2
维管植物的观测
• • • • • 观测原则 观测准备 观测对象 观测内容和指标 观测时间和频次
维管植物的观测
观测原则
科学性
观测样地和 观测对象应具有 代表性,能反映 观测区域维管植
可操作性
观测方案应 考虑观测区域的 自然条件,所拥 有的人力、财力
持续性
观测工作应 满足生物多样性 保护和管理的需 要,对生物多样
10m×10m的样方, 对大型或稀疏灌丛 ,样方面积扩大到 20m×20m或更大。
3
观测样地不少于5个 1m×1m的样方,样 方之间的间隔不小 于250m,若观测区 域草地群落分布呈 斑块状、较为稀疏
草地
或草本植物高大,
应扩大至2m×2m。
观测样地
观测样地的建立
1、胸径(DBH)≥1cm乔木和灌木植物检测
目录 CATALOG
4
野外数据采集
• 观测样地生境概况 • 观测方法 • 植物物种鉴定
野外数据采集
观测样地生境概况
1
概况描述
对样地所在的地理 位置、地形地貌、 气候条件、土壤状 况、植被状况、人 类活动状况等进行 定性或定量描述。
2
地理位置
用GPS定位仪确定观
测样地的经纬度。 对于森林,测定观 测样地中心点的经 纬度;对于灌丛和 草地,测定每个观 测样方中心的经纬 度。
野外数据采集
观测方法
森林
1.对胸径≥1cm乔木
、灌木的观测 2、对胸径<1cm乔 木、灌木的观测 3、草本植物的观测
灌丛
1.对高大灌丛植物 的观测 2、对低矮灌丛植物
草地
草本植物的监测
的观测
3、草本植物的观测
野外数据采集
观测方法
森林植物观测方法
1.对胸径≥1cm乔木、灌木的观测
观测内容: 包括植物个体标记、定位、胸径、冠幅、枝下高测量、物候期、个体 生长状态监测以及物种鉴定等。
及生境造成影响 或改变
培训,采取安全
防护措施。
,是观测方案高
效、可行。
次一经确定,应
长期保持不变。
维管植物的观测
观测准备方案制定准源自观测区 域植被类型图、1 :10000地形图、
人力准备
根据观测目 的、任务和进度 要求,组织足够
工具准备
根据观测方 案,准备相应的 仪器、设备、工
材料准备
根据观测任 务,准备相应的 材料和防护用品
,包括:样方顶
点的固定标记物 ,标记植物个体 的标牌。分割样 方的绳子。
场所建立后勤补
给点,为观测任 务提供充分的后 勤保障。
维管植物的观测
观测对象
根据观测目的和任务,在观测区内 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群落,对群落中的植 物物种多样性进行观测。 森林群落观测对象为乔木、灌木和 草本植物。 灌丛群落观测对象为灌木和草本植 物。 草地群落观测对象为草本植物。
在选定建立观测样地的位置,用森林罗盘仪确定样地的方向(一
般正南正北)和基线,然后用经纬仪将样地划分为20m×20m的样 方(图1);记录测量点之间的水平距、斜距和高差(图2);对 每个样方的顶点编号并永久标记;最后,用卷尺、测绳或便携式
激光测距仪将每个样方划分为5m×5m小样方,样方顶点用临时PVC
记。
2、一般灌丛草本植物观测样地、样方设置
在5m×5m样方及10m×10m样方中心分别设置1m×1m样方,用于灌 丛草本植物1m×1m样方顶点编号并并永久标记,边界用塑料绳或
其他材料临时标记。
3、大型灌丛草本植物观测样地、样方设置
大于10m×10m的灌丛观测样地、样方设置以一般灌丛草本植物样
地、样方设置的方法标定样地和设置草本监测样方。
3
地形地貌
海拔:森林,测量 样地中心海拔;灌 丛和草地,测定每 个样方的中心的海 拔。 地貌特征:描述样
4
气候条件
观测区域的年平均 气温、年平均降雨 量、年最热月均温 、年最冷月均温、 无霜期、年积温等 。
地的地貌特征。
坡度、坡向:测定 样地或样方所在坡 面的平均坡度和坡
向。
坡位:观测样地在 坡面的位置。
野外数据采集
观测样地生境概况
6
植被状况
描述观测样地所在
区域的植被类型, 观测样地的群落类 型、群落优势物种 、群落的层次结构 、各层次优势物种 等,并对植被状况 拍照,作为电子资 料保存。
7
动物活动状况
记录对观测样地群
落结构有影响的鸟 类、兽类及昆虫等 类群的主要物种。
8
人类活动状况
记录描述观测样地 人类活动的历史现 状,包括活动的方 式、强度及持续时 间。
目录 CATALOG
3
观测样地
• 观测样地选择原则 • 观测样地的面积与 样方数量 • 观测样地的建立
观测样地
观测样地选择原则
样地代表性
样地位置
样地位置易于观测 工作展开,离后勤 补给点不易太远, 避开悬崖、陡坡等 危险区域。 样地应具有代表性, 为观测区域内充分 满足观测目的和任 务的典型群落。
野外数据采集
观测方法
1.对高大灌丛植物的观测
观测内容: 当灌丛群落灌木植物高大、高度超过1.3m、胸径大于或等于1cm时,灌 木、草本植物的观测参照森林群落的观测方法。
灌丛植物观测方法
2.对低矮灌丛植物的观测
观测内容: ①灌木植物观测 当灌丛群落灌木植物高度小于1.3m、胸径小于1cm时,观测内容包括个 体(丛)标记、定位、个体(丛)高度和冠幅,物候期、每个灌木种的盖 度,样方灌木总盖度,及个体(丛)生长状态。 ②草本植物观测 在1m×1m小样方进行,参照森林群落的观测方法。
观测样地
观测样地的建立
1、样地、样方设置
在选定的位置,用卷尺或定制的模具确定1m×1m样地,并将样方 的顶点编号并永久标记,边界用塑料绳或其他材料临时标记。
2、样方永久标记
用于永久标记的材料应坚固耐用、不易移动或丢失,通常采用嵌 有编号铝牌的钢筋水泥桩为材料,铝牌的编号应清晰、醒目、耐 腐蚀和抗风化。大于等于10m×10m样方顶点的标记物横截面直径 (边长)等于或小于8cm,较小样方顶点的标记物横截面直径(边 长)等于或小于4cm。标记较小样方时,不可开挖土坑标记物,以 避免对样地造成干扰,应以土钻或其他不开挖的方式固定标记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