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骨下深静脉置管穿刺处红肿、渗出的两种处理方法比较

合集下载

锁骨下深静脉置管在急诊危重病人中的应用及护理

锁骨下深静脉置管在急诊危重病人中的应用及护理

锁骨下深静脉置管在急诊危重病人中的应用及护理发表时间:2015-10-15T13:36:13.520Z 来源:《河南中医》2015年5月供稿作者:杨静蔡纯雁叶雪霞[导读] 深圳市龙华新区人民医院急诊科广东深圳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锁骨下深静脉穿刺置管和常规一次性静脉穿刺并进行护理,比较两组穿刺成功率、留置时间及并发症情况。

杨静蔡纯雁叶雪霞(深圳市龙华新区人民医院急诊科广东深圳 518109)【摘要】目的:探讨锁骨下深静脉置管在急诊危重病人中的应用及护理。

方法:随机对53例急诊危重患者进行锁骨下深静脉穿刺置管及予以护理,55例患者行常规静脉穿刺,比较两组穿刺成功率,导管留置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深静脉置管首次穿刺成功率为66.03%,总穿刺成功率96.21%,与常规穿刺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锁骨下深静脉置管留置时间明显延长,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并发症发生率低(P<0.05)。

结论:锁骨下深静脉置管操作安全、可靠,穿刺成功率高,可有效提高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

加强深静脉导管护理,可明显延长导管留置时间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锁骨下深静脉置管;急诊;应用;护理【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3-5028(2015)5-0315-02急诊危重患者病情重,变化快,抢救有时需要进行大量输液、输血、监测CVP,了解循环血量及心功能情况,深静脉置管可以建立快速、安全、有效的深静脉通道,是抢救急危重患者的重要医疗手段。

但深静脉置管术中存在穿刺损伤、空气栓塞等并发症,术后存在导管相关感染,导管脱落等并发症。

我科于2014年2月—2015年2月对53例急危重症患者进行锁骨下深静脉置管并加强护理,取得良好效果。

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随机选择我院急诊科2014年2月—2015年2月急危重症患者53例,其中男30例,女23例,年龄20—78岁,平均年龄(53士25)岁。

PICC置管并发症穿刺点渗血、水肿的预防与处理

PICC置管并发症穿刺点渗血、水肿的预防与处理

PICC置管并发症穿刺点渗血、水肿的预防与处理
(一)原因
1.穿刺针过粗而置入导管过细;
2.病人凝血功能异常;
3.局部反复穿刺。

(二)预防
1.病人血管情况好,穿刺针应与导管相适应。

2.剧烈频繁咳嗽时可用手指按压在穿刺点,防止因静脉压增高而渗血。

3.置管前常规检查凝血功能,穿刺后按压穿刺点2~3min,凝血机制较差者按压的时间应增至5~10min,制动30min,24h内限制插管侧上肢过度活动,或加压敷料固定24h,必要时停服抗凝剂,给予止血剂。

(三)处理方法
1.在穿刺点加盖无菌纱布,再透明敷贴固定后指压穿刺点5~10min或局部给予冰袋或沙袋压迫止血,以促进血液凝固。

嘱忠者在咳嗽、咯痰或入厕时按压穿刺部位,防止压力过大血液渗出。

2.穿刺部位皮肤潮湿多汗,创口易于出现渗出物,可酌情增加换药次数,能有效的抑制渗出物的出现。

锁骨下静脉穿刺常见问题及处理

锁骨下静脉穿刺常见问题及处理

锁骨下静脉穿刺操作中常见问题及处理锁骨下静脉穿刺是急诊医生需重点掌握的一项急救和诊疗技术,目前关于锁骨下静脉穿刺的论述较多,但往往关注于进针点的选择和常见并发症的处理,而对操作过程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和应对方法却论述较少,不利于新学者掌握,进而导致穿刺置管失败。

锁骨下静脉穿刺操作步骤可概括为:①消毒铺巾、局部麻醉;②穿刺;③导丝置入;④扩皮;⑤导管置入;⑥连接并检查静脉液路通畅。

现将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和处理方法介绍如下。

1. 穿刺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和处理1.1 误入锁骨下动脉:因术者进针过深或患者过于消瘦,可误入锁骨下动脉。

因动脉压力较大,血液(多为鲜红色)可自动进入注射器内。

此时如判断为动脉血应撤针,并局部压迫数分钟。

一般来说,锁骨下静脉穿刺仅穿刺针或导丝进入动脉极少引起严重出血,只需局部压迫止血即可,而无需外科手术处理。

但部分患者可出现纵隔血肿而危及生命。

因此如条件允许可采用透视等方法,于穿刺前充分了解患者血管大体走形,估计穿刺深度及高度,尽量减少该类情况的发生。

1.2 穿刺回抽所得液体的来源判断困难:当患者因存在血容量不足、心跳停止等情况时,中心静脉压力降低甚至为零。

若于建立有外周静脉液路的患者同侧,行锁骨下静脉穿刺时,因外周液路流入而产生的液体压,可高于中心静脉压力。

此时回抽所得可为同侧输注液体,而非静脉血。

此时,应重点判断液体来源,考虑有无胸腔积液等情况的存在,如确定穿刺针在锁骨下静脉而非胸腔内,可尝试置入导丝并再次确定。

当穿刺完成后,需重点监测循环压力指标。

2.导丝置入困难的常见原因和处理2.1 导丝未经润滑:一般而言,导丝与穿刺针内壁和血管内壁摩擦阻力较小,不是造成导丝置入困难的主要原因。

但由于部分国产导丝制造技术欠佳,材质较硬、缺乏柔韧度,与穿刺针内壁摩擦时可明显感觉到阻力。

因此,术前使用生理盐水浸泡导丝和穿刺针,有助于操作的顺利完成。

2.2 穿刺针斜面未全部进入血管:此时可顺利回抽得到静脉血,但导丝置入时受阻于穿刺针斜面与血管壁交界处(图1)。

锁骨下深静脉置管

锁骨下深静脉置管

锁骨下深静脉置管锁骨下深静脉置管(Subclavian Vein Catheterization)是一种常见的患者输液、输血、抗生素治疗等场合应用的经静脉置入导管的方法。

本文将从基础知识、操作步骤、注意事项以及相关并发症等方面介绍锁骨下深静脉置管。

一、基础知识锁骨下深静脉是心脏周围最粗的静脉之一,位于锁骨下平面被锁骨、肺动脉和锁骨下动脉所覆盖。

在医学实践中,由于其相对较宽的管径和较少的曲折程度,锁骨下深静脉非常适合用于导管置入。

二、操作步骤1. 患者准备:患者取仰卧位,保持头部稍微往对侧旋转,手臂和肩膀放平并轻度外展,置于身体较低的位置,方便操作者准备手术。

应适当局部麻醉以缓解患者疼痛与不适。

2. 操作者准备:操作者应戴好手套、口罩等防护用品,准备好无菌手术器械和置管所需药物。

3. 定位锁骨下深静脉:患者的颈部区域应高于置管侧臂部1-2cm,以避免因颈动脉的碰撞而影响手术。

同时,使用紫外线和无菌目视,定位到待置管的锁骨下深静脉。

通过前床弓的位于锁骨下缘的支架确定置管位置。

4. 进行麻醉:应给予局部麻醉药物,局部涂抹1%~2%的利多卡因或加入肾上腺素的胆碱酯酶抑制剂以缩小血管,便于后续程序。

应注意患者的生命体征,避免过度注射麻醉药物而导致昏迷甚至死亡。

5. 选择针头:用无菌针头穿过肌肉层,避开肺和其他相关器官,进入锁骨下深静脉。

6. 插入导管:将插管器插入锁骨下深静脉慢慢向上固定,留意是否导管与动脉重叠,避免意外损伤。

当看到大的回血回流时,轻推导管并拔出针头;无血液回流时,市大多选择另一方侧的置管。

7. 确定导管位置:将导管连接至各自的采血针头进入血管内,检查管内是否有血流通过,以确认插管成功,并给予指定治疗。

8. 固定导管:通过创痕修补和无菌固定导管的适当位置后,进行后续疗程治疗。

三、注意事项1.锁骨深静脉治疗前必须严格消毒,导管也必须是无菌器械,任何无菌操作工具和纱布要勤更换,避免病原菌侵犯伤口。

最新深静脉穿刺置管术(颈内、锁骨下、股静脉)含解剖图谱

最新深静脉穿刺置管术(颈内、锁骨下、股静脉)含解剖图谱
• 结论:
– 在应用持续读数血培养系统的医院中, DTD是诊断 CRBSI的一种简单可靠的方法
Gaur AH, Flynn PM, Giannini MA, et al. Difference in time to detection: a simple method to differentiate catheter-related from non-catheterrelated bloodstream infection in immunocompromised pediatric patients. Clin Infect Dis. 2003 Aug 15;37(4):469-75
DTD对于诊断CRBSI的意义
• 结果
– 与非CRBSI相比, CRBSI的DTD显著增加(457 vs. -4 min; P < .001)
– 采用DTD 120 min作为诊断CRBSI的临界值
• 敏感性, 88.9% • 特异性, 100% • PPV, 100% • NPV 89 – 96% (试验前CRBSI概率28 – 54%)
静脉,甚至 穿至对侧锁 骨下静脉)
极低风险 (腰静脉丛)
所需材料
• 中心静脉穿刺套装(我院用arrow) • 治疗包(消毒、铺巾) • 无菌手套、口罩、帽子、手术衣 • 络合碘、2%利多卡因、肝素钠、生理盐
水 • 5ml注射器、肝素帽、缝针、无菌敷料
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
● 解剖特征
起始于颅底颈静脉孔,形成颈动脉鞘,全程由 SCM覆盖
● 禁忌证
* 广泛上腔静脉系统血栓形成 * 穿刺局部有感染 * 凝血功能障碍 * 不合作,燥动不安的病人
准备工作
谈话签字 患者的血小板计数、凝血功能、感染指

锁骨下深静脉穿刺置管术技巧

锁骨下深静脉穿刺置管术技巧

锁骨下深静脉穿刺置管术技巧一、操作要领。

1.进行手卫生,将患者以仰卧位进行准备。

在穿刺前需要对穿刺部位进行消毒,并准备好穿刺器材和静脉穿刺置管所需的地方。

2.术者先确定患者的锁骨位置,然后用左手的拇指和食指握住锁骨,右手持针缓缓斜向锁骨粗隆突处穿刺。

穿刺时要注意正确的角度和深度,避免误伤周围的重要结构。

3.穿刺成功后,要注意抽回血液以确保已进入静脉,然后将导管推入静脉并取下穿刺针。

将静脉穿刺置管器材连接好,拴好固定带、胶布等,定时更换穿刺位置上的消毒膜。

4.置管结束后,要注意及时缝合创口,给予患者适当的止痛药物和抗感染药物,避免感染和出现疼痛等不适反应。

二、穿刺位置。

锁骨下深静脉是一种较为深在的静脉,位置在颈锁部的下面。

在正常情况下,肘窝静脉可以被用作穿刺的位置,但是如果患者存在肝功能不全等情况时,则需要选择更深的锁骨下静脉进行穿刺,且如果要穿刺锁骨下静脉,则需要松开穿刺侧的胸带,并将颈椎向反侧以增加穿刺的深度和精度。

因此,在实际操作中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和需要选择正确的穿刺位置。

三、操作步骤。

1.准备好所需的穿刺器材和静脉穿刺置管所需的地方。

2.进行手卫生,将患者以仰卧位进行准备。

在穿刺前要对穿刺部位进行消毒,并准备好穿刺器材和静脉穿刺置管所需的地方。

3.术者先确定患者的锁骨位置,然后用左手的拇指和食指握住锁骨,右手持针缓缓斜向锁骨粗隆突处穿刺。

4.穿刺成功后,要注意抽回血液以确保已进入静脉,然后将导管推入静脉并取下穿刺针。

将静脉穿刺置管器材连接好,拴好固定带、胶布等,定时更换穿刺位置上的消毒膜。

5.置管结束后,要注意及时缝合创口,给予患者适当的止痛药物和抗感染药物,避免感染和出现疼痛等不适反应。

四、注意事项。

1.在进行锁骨下深静脉穿刺置管时,手术者需要注意正确的穿刺位置和深度,以避免损伤周围组织和器官。

2.在进行手卫生、消毒、穿刺、置管等操作时要注意严格遵守规范性操作流程,避免出现感染和其他风险。

锁骨下深静脉穿刺术管理办法

锁骨下深静脉穿刺术管理办法

锁骨下深静脉穿刺术中心静脉是近心端的粗大血管,于该部位置管是血流动力学监测、输液、静脉高营养、心肺复苏和安置心脏起搏导管的理想通道。

中心静脉置管有多条通道,如锁骨下静脉、颈外静脉、股静脉、经外周静脉插入中心静脉(PICC)等。

锁骨下深静脉穿刺操作人员要求要有执业医师资质以上人员方可从事此项操作,其余人员不可以任何形式从事此项操作。

一、锁骨下深静脉穿刺适应症1、缺乏外周静脉通道或条件不好。

2、需要反复输入刺激性药物(如化疗药)。

3、需要输入高渗或粘稠的液体(如TPN、脂肪乳、氨基酸)。

4、需要使用压力泵或加压输液(如输液泵)。

5、需要反复输入血液制品(如全血、血小板等)。

6、需每日多次采集血样(无论需抽几毫升血液,前两次抽出血须大于4.5ml,因此血混有肝素盐水不用换注射器直接推进血管、第三次抽出血可直接送检,取血后连接输液或重新封管)。

7、需长期输液治疗。

8、需连续中心静脉压监测、各种紧急抢救如休克CPCR。

9、各类大而复杂手术。

10、放置起搏导管。

二、锁骨下深静脉穿刺相对禁忌症1、己知或怀疑与插管相关的感染:菌血症或败血症的迹象。

2、病人身体条件不能承受插管操作者。

3、已知或怀疑病人对导管所含成分过敏者。

4、既往在预定插管部位有放射治疗史。

5、既往在预定插管部位有静脉血栓形成史、外伤史或血管外科手术史。

6、局部组织因素:影响导管稳定性或通畅者(凝血障碍、免疫抑制者慎用)。

7、胸廓畸形或锁骨和肩胛畸形。

8、锁骨和肩胛带外伤,局部有感染。

9、横膈上升,纵隔移位等胸腔疾患。

10、明显肺气肿。

11、凝血机制障碍。

12、极度衰竭病人。

三、锁骨下静脉解剖特点锁骨下静脉较表浅粗大,成人周径可达2.0cm,常处于充盈状态,静脉壁与筋膜附着,管腔不易塌陷,可重复使用,尤其是循环血量不足而静脉穿刺困难时,锁骨下静脉穿刺成功率高。

锁骨下静脉与颈内静脉在相当于胸锁关节及前斜角肌内缘处汇合形成静脉角,此处右侧有淋巴导管,左侧有胸导管汇入,穿刺右侧较安全,以免误伤胸导管。

PICC置管术后两种敷料使用效果比较

PICC置管术后两种敷料使用效果比较

口, 同时汗液刺激病人 常感不适 , 因此增加 了更换敷料 的次
数 。伤 口敷料 自身含有粘胶 固定牢 固, 刺点更换敷料时易 穿 接除 , 不损伤皮肤且透气性好 , 病人感到舒适 , 更换间隔时间 延长。透明敷料局部感染情况较多 , 这可能与透 明敷料 固定
分组 : 所用敷料 为 1 m×1 m伤 口敷料 。PC 0a 0e IC置管
姜 美 霞 , 星 华 , 惠敏 付 马
( 哈尔滨医科 大学第 二临床 医学 院 , 黑龙江 哈尔滨 1 00 5 8) 0
摘要 : 比较 两种敷 料 在 PC (epe l srdCnr a e r置 管术 后 的使 用 效果 。 方 法 目的 IC Pr hrl I ee etl t t ) i ay n t aC h e
以穿刺点为中心 , 半径 >40锄 。用碘伏消毒 2遍 , 1 . 待干后 , 两 组各贴相应 的敷料。护理操作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 观察指标及效果 比较 : 有研究表 明 ,IC置管感染 中导 PC
(] 1 昊盛标 , 林钟之 , 香 . 许 锁骨下静脉 穿刺置管的 临床 应用[] 中国现代 医学杂志 ,00 l( )5 . J. 20 , 8 :8 o [] 2 江宏 . 中心静脉导 管感染的研 究进展 [] 护理 学研 J.
PC IC周 围置管 输 液具有 快 速 、 高效 、 留时 间长等 特 保 点, 同时能减少病 人反复穿 刺带来 的痛苦 , 减轻 护士 的工作 表 2 穿刺点周 围红肿或伴有脓性分泌物情况( , 例 %)
量, 提高工作效率 。近 年来 ,IC周 围置管在 临床上应 用较 PC
为广泛 , 主要用于长期 需 胃肠外 营养 的肠瘘病人及外科 大手
照组 , 穿刺点 周 围皮肤 红肿发 生率低 于对照组 。 结论 1 0e m×1 m伤 口敷 料 更换 时 间长 , 0c 固定 性好 , 口 伤 感染 率低 。 关键 词 :IC; 料 ; PC 敷 效果 学科分 类代码 :30 7 1 2 .20 中图分类号 :1 7 1 3 4 文献 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 —57 (o 8 o 0 2 —0 0 4 7 52 o )8— 6 0 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保持干燥清洁 。
1 2 2 对 照 组 操 作 方 法 : 规 安 尔 碘 消 毒 锁 骨 下 静 脉 穿 刺 .. 常
红 肿 、 出 处 皮 肤 , 干 盖 上 透 明敷 贴 , 日更 换 1次 , 穿 渗 待 每 如 刺 处 敷 贴 松 动 或 渗 出严 重 时 随 时 消毒 更 换 , 他 同观 察 组 。 其
效 保 护 患 者 的血 管 , 可 以减 少 护 士 的工 作 量 。但 深 静 脉 置 还
管 是 一 项 有 创 治 疗 , 可 避 免 地 存 在 一 些 并 发 症 和 风 险 。2 不 年来我科 4 4例 患 者 发 生 锁 骨 下 深 静 脉 穿 刺 处 皮 肤 红 肿 、 外
渗 , 以 夏 季 多 见 , 能 与 患 者 出 汗 较 多 , 刺 处 敷 贴 不 透 尤 可 穿
表 1 2组 患 者 红 肿 、 出治 愈 率 及 治 愈 时 。2组 均 采 用 由 佛 山南 海 百 合 医 疗 科 技 有 限 公 司 生 产 的 艾 贝 尔 Y B 国 1 8-W 6单 腔 中 心 静 脉 导 Z/ 7 62 管 , 用 寿 命 3 , 国 3 公 司研 究 生产 12 W1一 次 性 透 使 0d 美 M 64 明 敷 贴 , 州 金 迪 药 业 有 限 公 司 生 产 的 吉 尔 碘 ( 0 皮 郑 10 MI ) 肤 消 毒 液 , 察组 中 加 用 中美 天 津 史 克 制 药 有 限 公 司 生 产 的 观 编 号 为 10 5 百 多 邦 软 膏 ( ) 725 5g
参 考 文 献
[ ] 王 小 藕 , 稳 妮 .人 工 全 膝 关 节 置 换 术 后 护 理 [] 1 姜 J.医药 产 业 资
[ ] 李 亚 群 .成 人 股 骨 头 坏 死 后 的 辨 证施 护 E3 2 J .中 国 实 用 神 经 疾
病 杂 志 ,0 9 1 ( 0 :76. 2 0 , 2 2 ) 6 —8
讯 . 0 9, ( ): 4 20 62 8.
・ 7 ・ 3
人工 全 膝 关 节 置 换 术 的成 功 , 仅 取 决 于 主 刀 医 师 的 精 不 湛 的 医术 , 且 围 手 术 期 护 理 特 别 重 要 。如 果 术 后 康 复 护 而 理 和早 日功 能 锻 炼 不 得 当 , 关 节 屈 伸 度 往 往 不 满 意 , 日 膝 早 功 能 锻炼 可 以 改 善 局 部 血 运 , 强 肌 肉 力 量 , 防 关 节 囊 粘 增 预 连 和 萎缩 , 化 瘢 痕 , 术 后 膝 关 节 康 复 的 重 要 因 素 L 。 软 是 2 ]
出的 先 后 顺 序 随 机 分 成 对 照 组 2 3例 和 观 察 组 2 1例 , 2组 患 者 的 一 般 资 料 及 2组 的置 管 时 间 、 肿 程 度 比较 差 异 无 统 计 红
2组 红 肿 、 出 治 愈 率 及 治 愈 时 间 比较 差 异 均 有 统 计 学 渗
意义 。见 表 1 。
何 志 荣 于 漫 朱 桂 芳
河 南 省人 民 医院 神 经 内科 郑州 4 0 0 503
【 键 词 】 深 静 脉 置 管 I 肤 红 肿 ; 出 ; 尔 碘 ; 刺 处 常 规 护 理 关 皮 渗 安 穿
【 中图 分 类 号 】 R 7 . 429 【 文献 标 识 码】 B 【 章 编 号】 17 —10 2 1 )80 7—2 文 6 35 1 ( 0 0 0—0 30 的 刻 度 及 红 肿 、 出情 况 并 详 细 记 录护 理 单 。给 予 正 确 全 面 渗
气 、 通 风 有 关 , 安 尔 碘 常 规 消 毒 且 每 天 更 换 敷 贴 , 果 缓 不 用 效
慢 。近 半 年 我 们 采 用 常 规 消 毒 后 涂 抹 百 多 邦 , 后 用 带 消 毒 然
棉 的输 液 贴 覆 盖 穿 刺 处 , 输 液 完 毕 覆 盖 敷 贴 , 显 缩 短 了 待 明 愈 合 时 间 , 临 床 上 具 有 推 广 价 值 。现 报 告 如 下 。 在 1 临床 资 料
中 国实 用 神 经 疾 病 杂 志 2 1 0 0年 4月 第 1 3卷 第 8期 C ieeJ un l f rci l ro sDi ae r 0 0 Vo. 3No8 hn s o ra at a v u s ssAp.2 1 , 11 . oP c Ne e
4 讨 论
E 3 杜 春 芳 .人 工 全 膝 关 节 表 面 置 换 术 围 手 术 期 护 理 [] 3 J .中外 医
学 研 究 ,0 7 7 7 :2- 2. 2 0 , ( ) 1 1 1 2 ( 收稿 2 1 — 1 2 ) O 00—3
锁 骨 下 深 静 脉 置 管 穿 刺 处 红 肿 、 出的 两种 处 理 方 法 比较 渗
13 评 价 标 准 .
每天换药 时观察记录 红肿转归情况 , 愈 : 治
红肿 消 退 、 下 硬 结 消 散 、 性 分 泌 物 不 再 渗 出 ; 愈 : 肿 皮 脓 未 红 增 大 一 倍 和 ( ) 局 部 硬 结 导 致 拔 管 、 脓 性 分 泌 物 渗 或 伴 有
出 E3 l。
的 护 理 指 导 , 内 衣 要 柔 软 宽 松 便 于 穿 脱 , 刺 点 和 肝 素 帽 如 穿
随 着 医 学 的 不 断 发 展 , 骨 下 深 静 脉 置 管 已 在 临 床 广 锁
泛 应 用 , 不 仅 可 以 避 免 反 复 静 脉 穿 刺 , 少 患 者 的痛 苦 , 它 减 有
14 统 计 学 处 理 所 有 数 据 输 入 S S 0 0软 件 , 数 资 . P S1 . 计 料 采 用 检 验 , 愈 时 间采 用 t 验 。 治 检
2 结 果
11一 般 资 料 自 2 0 —7 0 90 , 择 4 . 0 70  ̄2 0 —7选 4例 右 锁 骨 下 深 静 脉 置 管 穿 刺 处 红 肿 、 出 ( 发 热 且 细 菌 培 养 阴 性 ) 病 渗 无 的 人 , 均 年龄 6. 平 7 7岁 ; 梗 死 1 脑 6例 , 出 血 9例 , 毒 性 脑 脑 病 炎 7例 , 兰 ~ 吉 巴雷 综 合 征 1 o例 , 他 2例 。按 出 现 红 肿 、 其 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