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茱萸药典

合集下载

山茱萸的功效与主要作用

山茱萸的功效与主要作用

山茱萸的功效与主要作用【药性】味酸,性微温。

归肝、肾经。

【功效】补益肝肾,收涩固脱。

1.用于肝肾不足引起的腰膝酸软,眩晕耳鸣,阳痿。

山茱萸味酸、性微温、质润,有温而不燥,补而不竣之功,既能益精,又能助阳,为平补阴阳之要药。

肝肾阴虚,腰酸耳鸣,头晕目眩者,常与地黄、丹皮、山药等同用,如《小儿药证直诀》六味地黄丸;伴怯寒怕冷,小便不利或频数者,属肾阳不足,常与肉桂、附子同用,方如《金匮要略》肾气丸。

若肾虚阳痿,多与补骨脂、巴戟天、淫羊藿等同用,以补肾助阳。

2.用于遗精滑精,遗尿尿频。

本品既能补肾益精,又能固精缩尿,于补益之中具封藏之功,为固精止遗之要药。

如治肾虚精关不固之遗精、滑精,可与巴戟天、肉苁蓉、金樱子、补骨脂等同用,以补肾涩精。

若治老人小便频数或自遗不禁,多与人参、白术、益智仁等同用,以温肾益气缩尿。

3.用于五更肾泄。

当与人参、白术、补骨脂同用,以温补脾肾,涩肠止泄,方如《先醒斋医学广笔记》脾肾双补丸。

4.用于自汗,盗汗。

本品味酸性温,能收敛止汗固脱,可与龙骨、牡蛎、人参、附子等益气敛汗药配用;如属阴虚内热,盗汗时作,手足心热或午后潮热,则与熟地、地骨皮、浮小麦等配用,以滋阴止汗。

病后阳虚,腠理不固,遍身汗出者,可与人参、黄芪、熟地、白芍等同用。

5.用于女子崩漏,腰部酸楚。

本品能补肝肾,固冲任,常与龙骨、牡蛎、黄芪、棕榈炭、茜草等配用,方如《医学衷中参西录》固冲汤。

此外,本品还用于肝虚脉络失养,胁肋疼痛,可与白芍、川楝子等同用,以滋补肝阴,理气和血止痛。

现常用山茱萸治疗高血压属肝肾不足者,多与石菖蒲、杜仲、鸡血藤等同用。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5g;或入丸、散。

敛阴止汗多生用;补肾涩精,固经缩尿多蒸熟用;补益肝肾,和血舒经多酒制用。

山茱萸的药典标准

山茱萸的药典标准
本品含熊果酸(C30H48O3)不得少于0.20%。
【性味归经】酸、涩,微温。归肝、肾经。
山萸肉的图片(20张)
【功能主治】补益肝肾,涩精固脱。用于眩晕耳鸣,腰膝酸痛,阳痿遗精,遗尿尿频,崩漏带下,大汗虚脱。内热消渴。
【用药忌宜】:凡命门火炽,强阳不痿,素有湿热,小便淋涩者忌服。《本草经集注》:“蓼实为之使。恶桔梗、防风、防己。”
酸不溶性灰分 不得过0.5%(附录ⅨK)。
【浸出物】照水溶性浸出物测定法项下的冷浸法(附录X A)测定,不得
少于50.0%。
【含量测定】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附录ⅥD)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乙腈-水(15:8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40nm。理论板数按马钱苷峰计算应不低于30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马钱苷对照品适量,加80%甲醇制成每1ml含40μl的溶液,即得。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本品粉末(过三号筛)约0.1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80%甲醇25ml,称定重量,加热回流1小时,放冷,再称定重量,用80%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测定法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用法用量】6~12克 。
【贮藏】置干燥处,防蛀。
【含量测定】
取本品粗粉约1g,精密称定,置索氏提取器中,加乙醚适量,加热回流提取4小时,提取液回收乙醚至干,残渣用石油醚(30~60℃)浸泡2次,每次15ml(约浸泡2分钟),倾去石油醚,残渣加无水乙醇-氯仿(3:2)混合液微热使溶解,转移至5ml量瓶中,并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熊果酸对照品,加无水乙醇制成每1ml中含0.5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B)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5μl或10μl、对照品溶液4μl与8μl,分别交叉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环己烷-氯仿-醋酸乙酯(20:5:8)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10℃加热5~7分钟,至呈现紫红色斑点,取出,在薄层板上覆盖同样大小的玻璃板,周围用胶布固定,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B 薄层扫描法)进行扫描,波长:λs=520nm,λR=700nm,测量供试品吸收度积分值与对照品吸收度积分值,计算,即得。

《神农本草经》:山茱萸

《神农本草经》:山茱萸

《神农本草经》:山茱萸
正道岐黄
《神农本草经山茱萸[1],味酸,平。

主心下邪气,寒热,溫中,逐寒溼痹,去三虫。

久服轻身。

一名蜀枣。

生山谷[2]。

注:
【1】山茱萸:为山茱萸科植物山茱萸的果肉。

亦称萸肉。

【2】生山谷:《别录》:“生汉中及琅琊,寃句,东海,承县。


山茱萸,味酸,性平。

主治心下邪气身发寒热,能温中焦脾胃,祛寒湿而通痹,驱蛔虫、蛲虫、赤虫。

长期服用,轻健身体。

又名蜀枣。

生长在山坡及山间沟谷的灌木丛中。

按:山茱萸多用于补肝肾、涩精气,而《本经》所说“逐寒湿痹”,有特殊意义。

因本品味酸而兼辛,性平而偏温。

辛温行散,行气血,通经络,止疼痛;开腠理,散邪气,祛寒湿,因而能逐寒温痹。

另外本品酸温,以益肝气,助肝疏泄,流通气血,而风自灭、湿自去,痹自除。

肝主筋,本品养肝补肾健筋骨,筋骨壮而痛除。

《中国药典》2005版成方制剂和单味制剂明

《中国药典》2005版成方制剂和单味制剂明

《中国药典》2005版成方制剂和单味制剂明明目地黄丸拼音名:Mingmu Dihuang Wan英文名:书页号:2005年版一部-492【处方】熟地黄160g山茱萸(制)80g牡丹皮60g 山药80g茯苓60g泽泻60g枸杞子60g菊花60g 当归60g白芍60g 蒺藜60g石决明(煅)80g【制法】以上十二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

每100g粉末用炼蜜35~50g 加适量的水泛丸,干燥,制成水蜜丸;或加炼蜜90~110g制成小蜜丸或大蜜丸,即得。

【性状】本品为黑褐色至黑色的水蜜丸、黑色的小蜜丸或大蜜丸;气微香,味先甜而后苦、涩。

【鉴别】(1) 取本品,置显微镜下观察:淀粉粒三角状卵形或矩圆形,直径24~40μm ,脐点短缝状或人字状。

不规则分枝状团块无色,遇水合氯醛液溶化;菌丝无色或淡棕色,直径4 ~6μm。

薄壁组织灰棕色至黑棕色,细胞多皱缩,内含棕色核状物。

果皮表皮细胞橙黄色,表面观类多角形,垂周壁略连珠状增厚。

薄壁细胞类圆形,有椭圆形纹孔,集成纹孔群。

内皮层细胞垂周壁波状弯曲,较厚,木化,有稀疏细孔沟。

种皮石细胞表面观不规则多角形,壁厚,波状弯曲,层纹清晰。

花粉粒类圆形,直径24~34μm ,外壁有刺,长3 ~5μm,具3 个萌发孔。

纤维直径15~35μm ,壁厚,微木化,有大的圆形纹孔。

果皮纤维木化,上下层纵横交错排列。

不规则团块暗灰色,不透明,加酸后产生气泡。

(2) 取本品水蜜丸18g,研碎;或取小蜜丸或大蜜丸24g,切碎。

加乙醚10ml使湿润,加石油醚(30~60℃)40ml,超声处理15分钟,静置过夜,滤过,滤液挥干,残渣加丙酮2ml 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

另取丹皮酚对照品,加丙酮制成每1ml含1mg 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B)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6μl 、对照品溶液4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环己烷-乙酸乙酯(3: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盐酸酸性5 %三氯化铁乙醇溶液,在105 ℃加热约5 分钟。

方药解·山茱萸

方药解·山茱萸

方药解·山茱萸山萸肉是我们临床上常用的药,如肾气丸、地黄丸、左右归丸、固冲汤、来复汤、变通小青龙,破格救心汤和生生不息汤等。

今天让我们来认识一下它。

一.《神农本草经》:气味酸平,无毒。

主治心下邪气寒热,温中,逐寒湿痹,去三虫,久服轻身。

《本草崇原》:山茱萸色紫赤而味酸平,禀厥阴少阳木火之气化。

【解释】1.手厥阴属心包,故主治心下之邪气寒热。

心下乃厥阴心包之部也。

2.手少阳属三焦,故温中。

中,中焦也。

中焦取汁,奉心化赤而为血,血生于心,藏于肝。

3.足厥阴肝主之血,充肤热肉,故逐周身之寒湿痹。

4.木火气盛,则三焦通畅,故去三虫。

血充肌腠,故久服轻身。

二.《医学衷中参西录》山萸肉解:1.山萸肉味酸性温,大能收敛元气,振作精神,固涩滑脱。

2.因得木气最厚,收涩之中兼具条畅之性,故又通利九窍,流通血脉,治肝虚自汗,肝虚胁疼腰疼,肝虚内风萌动。

3.且敛正气不敛邪气,与他酸敛之药不同,是以《本经》谓其逐寒湿痹也。

山萸肉酸敛之性,以之止汗固脱,犹在人意中,以之治心腹肢体疼痛,诚出人意外。

然山茱萸主寒湿痹,《本经》原有明文,凡心腹肢体有所疼痛,皆其气血之痹而不行也。

三.来复汤解中对山萸肉的认识:来复汤:山萸肉二两生龙骨、生牡蛎各一两生杭芍六钱野台参四钱炙甘草二钱治外感寒温诸证,大病瘥后不能自复,寒热往来,虚汗淋漓。

或但热不寒,汗出而热解,须臾又热又汗,目睛上窜,热危欲脱。

或喘逆,或怔忡,或气虚不足以息,诸证若见一端,即宜急服。

萸肉救脱之功,较参、术、芪更胜。

盖萸肉之性,不独补肝也,凡人身之阴阳气血将散者,皆能敛之。

故救脱之药,当以萸肉为第一。

凡人元气将脱,皆脱在肝。

故人虚极者,其肝风必先动,肝风动,即元气欲脱之兆也。

又肝与胆脏腑相依,胆为少阳,有病主寒热往来。

肝为厥阴,虚极亦为寒热往来(少阳与厥阴为表里)。

为有寒热,故多汗。

萸肉既能敛汗,又善补肝,是以肝虚极而元气将脱者服之最效。

《素问·诊要经终论》:太阳之脉,其终也,戴眼反折瘛瘲,其色白,绝汗乃出,出则死矣。

山茱萸的功效和作用

山茱萸的功效和作用

山茱萸的功效和作用是什么?一山茱萸的功效①《本经》:主心下邪气寒热,温中,逐寒湿痹,去三虫。

②《雷公炮炙论》:壮元气,秘精。

③《别录》:肠胃风邪,寒热疝瘕,头风,风气去来,鼻塞,目黄,耳聋,面疱,温中,下气,出汗,强阴,益精,安五脏,通九窍,止小便利,明目,强力。

④《药性论》:治脑骨痛,止月水不定,补肾气;兴阳道,添精髓,疗耳鸣,除面上疮,主能发汗,止老人尿不节。

⑤《日华子本草》:暖腰膝,助水脏,除一切风,逐一切气,破症结,治酒皶。

⑥《珍珠囊》:温肝。

⑦《本草求原》:止久泻,心虚发热汗出。

二山茱萸的作用①治五种腰痛,下焦风冷,腰脚无力:牛膝一两去苗,山茱萸一两,桂心三分,上药捣细罗为散,每于食前,以温酒调下二钱。

《圣惠方》②益元阳,补元气,固元精,壮元神:山茱萸酒浸取肉一斤,破故纸酒浸一日,焙干半斤,当归四两,麝香一钱。

上为细末,炼蜜丸,梧桐子大。

每服八十一丸,临卧酒盐汤下。

《扶寿精方》草还丹③治脚气上入少腹不仁:干地黄八两,山茱萸、薯蓣各四两,泽泻、茯苓、牡丹皮各三两,桂枝、附子炮各一两。

上八味,末之,炼蜜和丸梧子大,酒下十五丸,日再服。

《金匮要略》崔氏八味丸④治肾怯失音,囟开不合,神不足,目中白睛多,面色刮白:熟地黄八钱,山萸肉、干山药各四钱,泽泻、牡丹皮、白茯苓去皮各三钱。

上为末,炼蜜丸如梧子大。

空心服,温水化下三丸。

《小儿药证直诀》地黄丸⑤治老人小水不节,或自遗不禁:山茱萸肉二两,益智子一两,人参、白才L各八钱,分作十剂,水煎服。

《方龙潭家秘》⑥治寒温外感诸症,大病差后不能自复,寒热往来,虚汗淋漓;或但热不寒,汗出而热解,须臾又热又汗,目睛上窜。

势危欲脱,或喘逆,或怔忡,或气虚不足以息:萸肉二两去净核,生龙骨一两捣细,生牡蛎一两捣细,生杭芍六钱,野台参四钱,甘草三钱蜜炙。

水煎服。

《医学衷中参西录》来复汤山茱萸的简介:山茱萸这个名称最早出现在《神农本草经》中。

在民间,关于山茱萸的名称由来还有一段传说。

山茱萸(《本经》)

山茱萸(《本经》)

山茱萸(《本经》)山茱萸为山茱萸科植物山茱萸除去果核的果肉。

主产于浙江、安徽、河南、陕西、山西等地。

原植物生于海拔400~1500米的林缘或林中。

喜温暖湿润气候,喜光,以土质肥沃、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或壤土最宜生长。

味酸,性温。

归肝、肾经。

功效补益肝肾、收敛固涩。

临床用名有山茱萸、枣皮。

【本草汇言】《神农本草经》:味酸,平。

主治心下邪气,寒热,温中,逐寒湿痹,去三虫。

《名医别录》:微温、无毒。

主治肠胃风邪,寒热,疝瘕,头脑风,风气去来,鼻塞,目黄,耳聋,面包,温中下气,出汗,强阴,益精,安五藏,通九窍,止小便利。

久服明目,强力。

《药性论》:使,味咸,辛,大热。

治脑骨痛,止月水不定,补肾气,兴阳道,坚长阴茎,添精髓,疗耳鸣,除面上疮。

主能发汗,止老人尿不节。

《日华子本草》:暖腰膝,助水藏,除一切风,逐一切气,破症结治酒齄。

《开宝本草》:味酸,平、微温,无毒。

肠胃风邪,寒热,疝瘕,头脑风,风气去来,鼻塞,目黄,耳聋,面疱,温中,下气,出汗,强阴,益精,安五脏,通九窍,止小便利。

明目,强力,长年。

《汤液本草》:气平微温,味酸,无毒。

入足厥阴经、少阴经。

《本草》云:主温中,逐寒湿痹,强阴益精,通九窍,止小便。

入足少阴、厥阴。

《圣济经》云:滑则气脱,涩剂所以收之,山茱萸之涩以收其滑。

仲景八味丸用为君主,如何涩剂以通九窍?雷公云:用之去核,一斤取肉四两,缓火熬用,能壮元气,秘精。

核能滑精,故去之。

《珍》云:温肝。

《本经》云:止小便利,以其味酸也。

观八味丸用为君主,其性味可知矣。

《药性论》亦云:补肾添精。

《日华子》亦云:暖腰膝,助水脏也。

《本草发挥》:洁古云:味酸,阳中阴也。

温肝藏。

《本草经疏》:山茱萸感天地春生之气,兼得木之酸味,神农气平。

《别录》微温。

总言其得春气之正耳。

岐伯、甄权加辛。

然尝其味,必是酸多辛少。

入足厥阴、足少阴经。

阳中之阴,降也。

其治心下邪气寒热,肠胃风邪寒热,头风风气去来,鼻塞,面包者,皆肝肾二经所主,二经虚热,故见前证。

中药药理-2山茱萸-797

中药药理-2山茱萸-797
观多角形或类长方 形,直径16~30μ m,垂周壁连珠状 增厚,外平周壁颗 粒状角质增厚,胞 腔含淡橙黄色物。 中果皮细胞橙棕色, 多皱缩。 草酸钙簇晶少数, 直径12~32μm。 石细胞类方形、卵 圆形或长方形,纹 孔明显,胞腔大。
【化学成分】
果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含山茱萸苷(cornin)、7-0-甲基莫诺苷 (7-0-methyl morroniside)、獐牙菜苷 (sweroside)、番木鳖苷(loganin)。
山茱萸
药用历史
为常用中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 中品。
《名医别录》载:“生汉中山谷及琅琊冤句、 东海承县。九月、十月采实,阴干。”
李时珍谓:“本经一名蜀酸枣,今人呼为肉 枣,皆象形也》”
从地理分布、采收季节及附图考证,古今所 用山茱萸一致。
来源:
山茱萸科植物山 茱萸Cornus
officinalis Sieb. et Zucc.的成熟 果肉。生用。
综上所述 与山茱萸补益肝肾、涩精固脱功效相关
的药理作用为强心、抗休克、抗炎、抗菌、 抗应激、抗氧化、降血脂,以及对免疫系 统功能影响等作用。山茱萸甙是其有效成 分之一。
【现代应用】 1. 复发性口疮 2. 肩周炎 3. 糖尿病
%。(去掉酸不溶性灰分的检测)
性味归经:
酸、涩,微温。归肝、肾经。
功能主治:
涩精固脱,敛汗,补益肝肾。
用于腰漆酸痛,阳痿遗精,小便频数,月经过多,体虚多 汗等症。 【用法用量】煎服,5~10g,急救固脱20~30g。 【使用注意】本品温补收敛,素有湿热、小便淋涩者,不 宜应用。
山茱萸
味酸主收,温补肝肾,既能固涩阴精之滑脱,又能滋补阴 精之亏虚,补阴之中寓有补阳之效,为肝肾不足之要药, 故凡肝肾亏虚,下元不固之证,皆为常用之品,唯其补益 之力逊于固涩,故补阴血须与甘寒滋润药同用,补阳气当 与甘温辛热药配伍。 【方剂举例】山茱萸丸《普济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茱萸
Shanzhuyu
CORNI FRUCTUS
本品为山茱萸科植物山茱萸Cornus oj-jZcinalis Sieb. etZucc.的干燥成熟果肉。

秋末冬初果皮变红时采收果实,用文火烘或置沸水中略烫后,及时除去果核,干燥。

【性状】本品呈不规则的片状或囊状,长1~1.5cm,宽0. 5~lcm。

表面紫红色至紫黑色,皱缩,有光泽。

顶端有的有圆形宿萼痕,基部有果梗痕。

质柔软。

气微,味酸、涩、微苦。

【鉴别】 (1)本品粉末红褐色。

果皮表皮细胞橙黄色,表面观多角形或类长方形,直径16~30rum,垂周壁连珠状增厚,外平周壁颗粒状角质增厚,胞腔含淡橙黄色物。

中果皮细胞橙棕色,多皱缩。

草酸钙簇晶少数,直径12~32μm。

石细胞类方形、卵圆形或长方形,纹孔明显,胞腔大。

(2)取本品粉末0.5g,加乙酸乙酯lOml,超声处理15分钟,滤过,滤液蒸于,残渣加无水乙醇2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

另取熊果酸对照品,加无水乙醇制成每Iml含Img 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p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甲苯一乙酸乙酯一甲酸(20:4:0.5)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t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

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紫红色斑点;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显相同的橙黄色荧光斑点。

(3)取本品粉末0.5g,加无水乙醇lOml,超声处理15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无水乙醇2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

另取马钱苷对照品,加无水乙醇制成每1ml含1mg 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乙酸乙酯乙醇一冰醋酸(50:10: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5%香草醛硫酸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

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紫红色斑点。

【检查】杂质(果核、果梗)不得过3%(附录ⅨA)。

水分不得过16.O%(附录ⅨH第一法)。

总灰分不得过6.0%(附录ⅨK)。

【浸出物】照水溶性浸出物测定法(附录X A)项下的冷浸法测定,不得少于50.O%。

【含量测定】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附录ⅥD)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乙腈一水(15:8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40nm。

理论板数按马钱苷峰计算应不砥于30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马钱苷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80%甲醇制成每Iml含40)ug
的溶液,即得。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本品粉末(过三号筛)约0.l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80%甲醇25ml,称定重量,加热回流1小时,放冷,再称定重量,用80%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测定法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马钱苷(C17H26010)不得少于0.60%。

饮片
【炮制】山萸肉除去杂质和残留果核。

【性状】【鉴别】【检查】(水分、总灰分)【含量测定】同药材。

酒萸肉取净山萸肉,照酒炖法或酒蒸法(附录ⅡD)炖
或蒸至酒吸尽。

本品形如山茱萸,表面紫黑色或黑色,质滋润柔软。

微有酒香气。

【鉴别】【检查】(水分、总灰分)【浸出物】同药材。

【含量测定】同药材,含马钱苷(C17H26010)不得少于0.50%。

【性味与归经】酸、涩,微温。

归肝、肾经。

【功能与主治】补益肝肾,收涩固脱。

用于眩晕耳呜,腰膝酸痛,阳痿遗精,遗尿尿频,崩漏带下,大汗虚脱,内热消渴。

【用法与用量】 6~12g。

【贮藏】置干燥处,防蛀。

人与人相处,要多一份真诚,俗语说,你真我便真。

常算计别人的人,总以为自己有多聪明,孰不知被欺骗过的人,就会选择不再相信,千万别拿人性来试人心,否则你会输得体无完肤。

人与人相处不要太较真,生活中我们常常因为一句话而争辩的面红耳赤,你声音大,我比你嗓门还大,古人说,有理不在声高,很多时候,让人臣服的不是靠嘴,而是靠真诚,无论是朋友亲人爱人都不要太较真了,好好说话,也是一种修养。

俗语说,良言一句三冬暖,你对我好,我又岂能不知,你谦让与我,我又怎能再得寸进尺,你欣赏我,我就有可能越变越好,你尊重我,我也会用尊重来回报你,你付出爱,必会得到更多的爱。

与人相处,要多一份和善,切忌恶语相向,互相伤害就有可能永远失去彼此,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天平,每个人心中都藏一份柔软,表面再强势的人,内心也是渴求温暖的。

做人要学会谦虚,虚怀若谷。

人人都喜欢和谦虚的人交往,司马懿说:“臣一路走来,没有敌人,看见的都是朋友和师长”.这就是胸怀。

有格局的人,心中藏有一片海,必能前路开阔,又何愁无友。

人与人相处,开始让人舒服的也许是你的言语和外表,但后来让人信服的一定是你的内在。

就如那句,欣赏一个人,始于颜值,敬于才华,合于性格,久于善良,终于人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