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茱萸酒制的炮制工艺及质量标准研究

合集下载

山茱萸炮制方法与标准

山茱萸炮制方法与标准

山茱萸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具有温中散寒、理气止痛等功效。

其炮制方法和标准如下:
1.清洗:将山茱萸用清水洗净,去除杂质和表面的污垢。

2.干燥:将清洗后的山茱萸晾晒或放在通风干燥处晾干,以去除表面的水分。

3.炒制:将干燥的山茱萸放入炒药锅中,用文火炒制,炒至表面微黄色,有香气逸出。

炒制时间一般为30分钟左右。

4.炙烤:将炒制好的山茱萸放入烤箱中,用中火炙烤2小时左右,直至表面呈深棕色,有香气逸出。

5.粉碎:将炙烤好的山茱萸放入粉碎机中,粉碎成颗粒状。

山茱萸的炮制标准应符合以下要求:
1.外观:山茱萸应为棕红色或深棕色,表面有光泽,无杂质和霉斑。

2.气味:山茱萸应有香气,无异味。

3.水分:山茱萸的水分应不超过13%。

4.灰分:山茱萸的灰分应不超过6%。

5.挥发油含量:山茱萸的挥发油含量应不低于0.15%。

以上是山茱萸的炮制方法和标准,但具体的炮制方法和标准可能因地区和使用目的而略有不同。

在进行山茱萸的炮制时,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炮制方法和标准,以确保其质量和功效。

酒萸肉炮制生产工艺规程

酒萸肉炮制生产工艺规程

1、目的、范围及责任1.1、目的:建立酒萸肉饮片生产工艺规程,使其生产操作规范化、标准化,符合本公司生产实际和GMP 的管理要求,保证生产出的产品质量均一、稳定。

1.2、适用范围:本工艺规程适用于酒萸肉炮制的全过程,是各部门共同遵循的技术准则。

1.3、责任:生产车间按该工艺规程组织生产和按该规程编制标准操作程序,生产部、质量管理部负责监督该规程的实施。

2、产品概述2.1药品名称品名:山茱萸汉语拼音:shanzhuyu2.2来源本品为山茱萸科植物山茱萸Cornus officinalis Sieb.et Zucc.的干燥成熟果肉。

秋末冬初果皮变红时采收果实,用文火烘或置沸水中略烫后,及时除去果核,干燥。

2.3功能主治:补益肝肾,收涩固脱。

用于眩晕耳鸣,腰膝酸痛,阳痿遗精,遗尿尿频,崩漏带下,大汗虚脱,内热消渴。

2.4性味与归经:酸、涩,微温。

归肝、肾经。

2.5性状:本品形如山茱萸,表面紫黑色或黑色,质滋润柔软。

微有酒香气。

2.6商品名:酒萸肉2.7 等级/规格:统2.8 包装规格:塑料袋装,250g/500g//袋。

2.9 有效期:暂定12个月。

2.10贮藏:密闭,置阴凉干燥处,防潮,防蛀。

3、法定制法和依据3.1法定制法:净选,酒蒸,干燥。

3.2依据:《中国药典》2015年版。

3.3批量:50kg3.4所用的原辅料清单和处方量:4、 生产工艺流程图5、生产操作过程 5.1领料车间领料人根据生产指令开具领料单,经车间主任审批签字后,领料人凭领料单去仓库领料,领料时应同发料人一起复核所领物料的品名、批号、数量、质量,然后双方在领料单上签字。

外包装应无破损、受潮、水渍、霉变、鼠咬等现象,如不符合质量要求可拒绝领料,并向有关质量人员反映,待解决后领取。

5.2 净选5.2.1净选准备5.2.1.1仔细阅读批生产指令;5.2.1.2检查净选间清场状态标志;5.2.1.3检查设备状态标志;5.2.1.4检查生产用容器、用具清场状态标志;5.2.1.5领取净选山萸肉并核对品名、规格、数量等是否与生产指令一致;5.2.1.6以上各项检查合格后,将清洁状态标志清除,悬挂生产状态标志;开始净选操作。

山茱萸炮制方法与标准中药饮片炮制

山茱萸炮制方法与标准中药饮片炮制

山茱萸炮制方法与标准中药饮片炮制山茱萸炮制方法与标准【药材来源】山茱萸为山茱萸科植物山茱萸Cornus officinalis Sieb. et Zucc.的干燥成熟果肉。

秋末冬初果皮变红时采收果实,用文火烘或置沸水中略烫后,及时除去果核,干燥。

【古代炮制方法】南北朝刘宋时代有熬制(《雷公》)。

宋代有麸炒、酒浸取肉(《总录》),微炒、焙制(《局方》),火炮(《百问》)等法。

元代有微烧(《世医》)、酒蒸(《幼幼》)的方法。

明代有“酒浸良久,取肉去核”(《普济方》)、酒蒸(《万氏》、《回春》)、蒸制(《准绳》)、酒制(《瑶函》)、慢火炒(《一草亭》)等炮制方法。

清代有酒浸(《握灵》)、酒洗(《说约》)、羊油炙、盐炒(《本草述》)、酒浸蒸(《良朋》)等方法。

【现代炮制方法】1、山萸肉:取原药材,除去杂质及残留核,洗净,晒干。

2、酒山萸肉:取净山萸肉,用黄酒拌匀,待酒被吸尽后,装罐内密封隔水炖或置蒸器内蒸制,用武火加热,至山萸肉色变黑润,取出干燥。

山萸肉每100千克用黄酒20千克。

3、蒸山萸肉:取山萸肉,置笼屉或适宜的蒸器内,先用武火,待“圆气”后改用文火,蒸至外皮呈紫黑色,熄火后闷过夜,取出干燥。

【饮片性状】山萸肉呈不规则的片状或囊状,多破裂而皱缩,长1~1.8厘米,宽0.5~1厘米,厚1毫米,外表面紫红色,微有光泽。

内表面色较浅,不光滑,对光透视有数条略突起的淡黄色纵线纹;质柔软,不易碎;气微,味酸、涩、微苦。

酒蒸山萸肉表面紫黑色,质滋润柔软,微有酒气。

蒸山萸肉表面紫黑色,质滋润柔软。

【质量标准】山茱萸杂质不得过3%,水分不得过16.0%,总灰分不得过 6.0%,酸不溶性灰分不得过0.5%,浸出物不得少于50.0%,按干燥品计算,含马钱苷不得少于0.60%。

酒萸肉马钱子苷不得少于0.50%。

【炮制目的】山茱萸味酸、涩,性微温。

归肝经、肾经。

具有补益肝肾,涩精固脱的功能。

生山茱萸长于敛汗固脱,用于自汗或大汗不止,阴虚盗汗。

山茱萸酒制的炮制工艺及质量标准

山茱萸酒制的炮制工艺及质量标准
品的质量稳定性。
降低成本
通过批量采购、优化生产流程等 方式降低山茱萸酒制炮制工艺的
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05
山茱萸酒制炮制工艺的应用前 景展望
在医药领域的应用前景
辅助治疗疾病
山茱萸酒制炮制工艺能够提高山茱萸的药效,可用于辅助治疗多种疾病,如糖尿 病、高血压、肾虚等。
药物研发
山茱萸酒制炮制工艺的研究可以为药物研发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促进新药的开 发和研制。
丰富食品种类
山茱萸酒制炮制工艺能够为食品领域 提供新的原料和加工方法,丰富食品 种类,提高食品品质。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山茱萸酒制炮制工艺的基本原则
遵循传统工艺
控制好火候和时间
在山茱萸酒制炮制过程中,应遵循传统的 炮制工艺,以确保药品质量和安全。
在炮制过程中,应控制好火候和时间,以 避免药物成分的损失和破坏。
选择合适的辅料
注意卫生和安全
在山茱萸酒制炮制过程中,应选择合适的 辅料,如酒量、糖量等,以增强药效或改 善口感。
01
02
03
04
外观
炮制后的山茱萸酒应呈深褐色 或黑色,酒液清澈透明。
气味
应具有山茱萸特有的香气和酒 的醇香,无异味。
口感
炮制后的山茱萸酒应口感醇厚 ,回味悠长,无刺激性。
成分
炮制后的山茱萸酒应含有山茱 萸的有效成分和酒中的酒精等 成分,符合相关质量标准。
04
山茱萸酒制炮制工艺的优缺点 分析
优点分析
在保健品领域的应用前景
增强免疫力
山茱萸酒制炮制工艺能够提高山茱萸的营养成分,增强人体 免疫力,预防疾病。
抗氧化作用
山茱萸酒制炮制工艺能够增强山茱萸的抗氧化作用,延缓人 体衰老,保持健康。

山茱萸的炮制历史沿革及现代研究进展

山茱萸的炮制历史沿革及现代研究进展

LUAN — a W ANG in Nin , Ja
( olg fP ama y S a d n iest fTrdt n lChn s e iie J a 5 3 5 C l eo h r c , h n o g Unv r i o a io a e y i ie eM dcn ,in n 2 0 5 )
r s a c e iw e . e e r h r ve d KEY ORDS: r e ; o e sng dr gs s m m a y W Co n l pr c s i u ; u r
山茱 萸 为 山 茱 萸 科 植 物 山 茱 萸 ( o so fcn lo e t e d v l p n n t ia in o r u , r vd a i o e e mi i g t e n r fp o e sn To p o t h e eo me ta d u i z t f l o Co n s p o i ea b s sf r t r n n h o mso r c s ig d d u s a d f u d n h u l y c i rao U r d r g o o n l t i a t l r u r c s i g me h d n d r it r f r g n o n i g t eq ai rt i fC tc u e d u f r e ,h s ri eCo n sp o e sn t o sa d mo e n h so y o t e c c
及 现 代 研 究进 展 进 行 综 述 。
关键词 : 山茱 萸
炮制 综 述
中图 分类 号 : 24 文献 标 识码 : 文 章编 号 :6 2 7 82 0 )2 7 7 3 R8 A 17 —7 3 (0 8 1—0 3 —0

炮制规程(酒萸肉)

炮制规程(酒萸肉)

山茱萸(制)炮制规程1.生产准备1.1 按《一般区人员净化、更衣规程》进行更衣后,进入生产岗位。

1.2 生产前检查1.2.1 工作区域已清洁,不存在任何与岗位操作无关的文件、物料。

1.2.2 计量设备必须有校验合格证,并在校验合格有效期内。

同时使用前应进行调零校正。

1.2.3 生产用盛装容器均应清洁、消毒,容器外无原有的任何标记,并有清洁状态标示卡。

1.2.4 有清场合格证、生产指令,有空白生产记录。

1.2.5 检查原辅料应有合格的检验报告书号,根据生产指令核对所领物料的品名、规格、批号、数量等。

2.生产操作2.1净选2.1.1 将山茱萸药材摊于洁净的拣药台上,拣去其中的杂质,包括非药用部分和已变质不能入药的部分。

并将净选好的山茱萸盛放于洁净容器中。

2.1.2 称量已净选的山茱萸重量,填写容器标签,注明净药材的重量,交下道工序。

2.2拌酒:将已净选的山茱萸放入洁净的不锈钢料槽中,每100kg山茱萸,用黄酒20kg,拌匀。

2.3 蒸制取酒拌好的山茱萸,置蒸煮锅内,蒸制,按《蒸药机标准操作规程》进行操作,设定蒸汽压力0.01~0.03 Mpa,温度:100~105℃,时间:3~4小时。

蒸好后置洁净容器中,交干燥工序。

2.4干燥2.4.1 操作人员将待干燥的山茱萸加入到热风循环烘箱的烘盘中,按热风循环烘箱操作规程操作,在70~90℃温度下进行干燥,干燥时间2~3小时。

2.4.2 干燥后置于洁净袋中,填写容器标签,交净料库,及时请验。

与山茱萸原药材的重量相比,计算炮制收得率。

3.生产同步填写生产记录。

4. 生产结束后应按规定进行清场,并填写清场记录。

山茱萸不同工艺炮制品中马钱素含量比较

山茱萸不同工艺炮制品中马钱素含量比较
Ab ta t 0Iel e T o pr e o l l o oa i i rc sCri yd e n r es.Meh d L . eut T e sr c : , c v ocm aet ne s f gnn nFu t on i r t o se j J h c n L u b f e pc to sHP C R s l h s
c n e t o rp rd L g n n wee lw rt a h s ft e c u e h r . n lso h ie e t rc s a e o vo s e e t o o t ns f e a e o a i r o e h n to e o h r d e b Co cu i n T e df r n o e s h v b iu f cs n p p t e c n e t o o a i n F u ts C r i h o t ns f g n n i r c u o n . L
山茱 萸 同 工 艺 制 品 中 马 钱 素 含 量 比 较 不 炮
呼海涛 , 张振凌 , 朱
( 河南 中医学 院药学 院 ,河南 郑州

400 ) 5 0 8
摘要 : 目的 比较山茱萸不同炮制品中马钱素含量。方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结果 各炮制品 中的马钱素含量相对于生
品含 量有所降低 。结论 不 同的炮制方法对山茱萸 中的马钱 素含 量有 明显影响 。
Ke r s: rcu on ; Po es L g nn HP C y wo d F u tsC r i rc s ; o a i; L
山茱萸具有补益肝 肾、 涩经固脱之 功效 , 用于眩晕耳鸣 、 膝 2 1 1 生品 取 山茱 萸样品 , 腰 .. 除去杂质 和残 留的果梗 和核 , 置 放 酸痛 、 阳痿遗精 、 尿、 遗 尿频 、 崩漏带下 、 大汗虚脱 、 内热消渴等症 , 备用 。 是成药六味地 黄丸 、 八味地 黄丸 等的重要原料 。 目前认为 山茱萸 2 12 加压酒蒸 品 取净 山茱萸 10g缓 慢加入 4 l黄酒搅拌 .. 0 , oJ l l 中所含的熊果酸 、 齐墩果 酸 、 山茱 萸苷 、 马钱 素 、 没食 子酸 、 莫诺 均匀 , 加盖密闭闷润 2 i 后将样品放入压 力锅 中蒸制 , 0r n a 待温度 苷等为其 主要 活性成 分… , 具有 降低 血糖 、增强 免疫 、 尿 、 利 降 升至 15C后 , 1 ̄ 保持该温度 1h 取 出摊于 瓷盘 中, , 于烘箱 中 8  ̄ 0C 压、 抗炎等药理作用 J 中国药典 ) o 5版规 定测定 马钱 素含 烘 3h至干 , 出, 干燥器 中放凉备用 。 。《 2o 取 置 量作 为山茱萸药材质量控制指标 J 。山茱萸 I 和入 中成 药多 2 13 酒蒸 品 取净 山茱萸 10 g缓 慢加 入 4 l 临床 .. 0 , 0m 黄酒搅拌 均 加盖闷润 4 n 置于滤 布上摊开 , 在蒸笼 上蒸 3 h后, 0mi, 放 于 用其炮制品 , 并认为 山茱萸生用 以敛 阴止 汗力强 , 蒸制 后以补 肾 匀 , 涩精 , 固精缩尿力胜 , 酒炙后借酒力温通 , 助药 势 , 降低其酸性 , 滋 烘箱 中 8 ℃烘 3h至干 , 出, 0 取 置干燥器 中放 凉备用 。 补作 用强 J 。马钱素作 为 山茱 萸 中水溶 性有 效成 分之 一 , 其结 2 14 酒炖 品 取 净山茱萸 10g 缓慢加 入 2 黄酒搅 拌均 .. 0 , Oml 构属于环烯醚萜苷类成分 , 炮制加热和加辅料对其含量肯定有一 匀 , 加盖 闷润 6 i, 不锈钢锅 中, 0r n置 a 隔水炖 3h 摊于瓷盘 中 , , 于 0 取出 , 置干燥器 中放凉备用。 定影 响, 目前 尚未 见到 有关 报道。本研 究 以 马钱素 为考 察指 烘 箱中 8 ℃烘 3h至干 , 但 .. 0 , 放在蒸笼 上 标, 比较 不同炮制方法对其含量 的影响 , 以期为制定 山茱萸合理 2 15 清蒸 品 取净 山茱萸 10g 置于滤布上摊 开 , 蒸 3h后 , 取出摊于瓷盘 中, 于烘箱 中 8 ℃烘 3 0 h至干 , 出, 于 取 放 的炮制工艺提供实验依据。 1 器 材 干燥器 中放凉备用。 1 1 仪器与试剂 B 2 0 . S 1S型 电子 天平 ( 北京赛 多利 斯天平 有 限 2 2 山茱萸不 同炮制 品中水分含 量 比较 按 照《 . 中国药典》 规定 公司) 高效液相 色谱仪 : C一2 1 A( H MA Z ; 测器 S D 方法 分别称取 山茱萸炮制品粗粉 3g 平铺于干燥 至恒重 的扁 ; L 0 0 S I D U) 检 P , 精密 称定 , 开瓶盖 , 15 打 在 0 ℃干燥 5h 将 瓶盖 盖 , MIA;2 O 3 作站 : l s—V ; 60 5 Ca s P H 6 2 T超声 清洗 机 ( 无锡 超声 电 形 称量瓶 中 , 移至干燥器 中, 冷却 3 i , 0r n 精密称定 重量 , 在上述温度 干 a 再 子设备厂 ) I 1 2型干燥 箱 ( ;O A一 中华 人 民共和 国上 海市 实验仪 好 , , 称重 , 至连续两次称重的差异不超过 5m g为止。根 器总厂 ) L Z 4 B 型立式 自动 电热压力 蒸气灭菌器 ( ; D X一 0 I 上海 申 燥 1h 冷却 , 计算 山茱萸 不同炮 制 品 中水 分 的含量 。结 果见 安医疗器械厂 ) 。马钱素对照 品 ( 由北京 格润 得科技 公 司提供 , 据减失的重量 , 。 纯度在 9 %以上 ) 黄酒 ( 8 ; 河南濮 阳亚 光酒 厂 ) 甲醇 ( ; 天津 四友 表 1

山茱萸的炮制工艺与质量评价研究进展

山茱萸的炮制工艺与质量评价研究进展

制、 蜜拌 、 蜜蒸等 , 其 中尤 以去核 、 酒 蒸最为常用 , 因各 地用药 习惯不
同, 炮制工艺也不尽相 同, 大部 分地 区都认 同先去 核后再加 工 , 采用
治眩晕耳呜 、 腰膝酸痛、 阳痿遗精 、 遗尿 、 尿频 、 崩漏 、 带下 、 大汗虚脱 、
内热消渴等症 … 。现代药理研究表 明, 山茱 萸具有抗 菌、 调节免疫 、 降血糖 、 降血脂 、 抗 氧化 、 抗 癌、 强 心等功 能 L 2 】 。作为 中医 临床常用

7 l O・
中国中医药科技 2 0 1 3年 l 1月第 2 o卷第 6期 N o v2 0 1 3 Vo 1 . 2 0 N o . 6



综述 ・
山 茱 萸 的 炮 制 工 艺 与 质 量 评 价 研 究 进 展
刘 毅 ( 安庆 医药高等专科 学校 ・ 安庆 2 4 5 0 5 2 )
《 太平惠民和剂局 方》 l J ] 载道“ 凡使 , 先 须捣碎焙干用 或只和核使亦
得” ; 《 传信适用方》 l 3 j 云: “ 温水浸 良久 , 取肉去核” ; 《 百 问》 又提 出
“ 炮” 的炮制方法。元 、 明代其炮 制方 面又有 了进一 步发展 , 对其炮
3 . 1 去核与否比较
山茱萸去 核药用首见 于《 雷公炮 炙论》 中“ 核
制程度作 了规定 , 使山茱萸炮 制方面 更为成 熟 , 如元 代 《 活 幼心 书》
云: “ 酒浸润 ,蒸透 , 去核取 皮为用”; 《 世医得 效方》 有“ 微烧 ” ; 《 瑞 竹 堂经验方》 载“ 汤浸去核 ” 、 “ 水洗 去核 ” 。 明代 对 山茱 萸的炮制 内 容记载颇为详细 , 如《 寿世保 元》 载: “ 酒 蒸” ; 《 炮 炙全书》_ 】 J 载: “ 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茱萸酒制的炮制工艺及质量标准研究一、立项依据(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并附有主要参考文献)(一)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中药炮制是中医用药一大特点,是提高疗效的重要环节。

中药饮片炮制机理研究是中药炮制学科的一项重要任务其研究成果将促进中药炮制学科的发展。

明确饮片的炮制机理,可知道饮片的临床应用。

为中药饮片在临床上的准确使用,更大程度地保证其有效性和安全性甚至发现新用途提供科学依据。

2. 本品为山茱萸科植物山茱萸Cornus officinalis Sieb.et Zucc.的干燥成熟果肉。

其味酸、涩,性微温。

归肝、肾经。

具有补益肝肾、涩精固脱的功效。

山茱萸主要含有挥发性成分、环烯醚萜苷、有机酸、鞣质等化学成分。

用于眩晕耳鸣、腰膝酸痛、阳痿遗精、遗尿尿频、崩漏带下、大汗虚脱、内热消渴等方面。

山茱萸生品敛阴止汗力强,多用于自汗,盗汗,遗精,遗尿。

如治肾虚尿多失禁的山茱萸散(《圣惠方》)。

蒸制山茱萸后补肾涩精、固精缩尿力胜,酒制山茱萸后借酒力温通,助药势,降低其酸性,滋补作用强于清蒸品,多用于头目眩晕,腰部冷痛,阳痿早泄,尿频遗尿。

如治肾虚遗精的六味地黄丸(《药证》);治肝阳上亢,头目眩晕的草还丹(《扶寿精方》)。

3. 我国历史上对山茱萸炮制的主要方法是“去核”,“酒蒸”目前对山茱萸炮制方法仍有: 去核, 酒蒸山茱萸、蒸山茱萸, 醋山茱萸, 盐山茱萸等, 其中尤以酒山茱萸为常用, 但由于各地用药习惯不同, 使用的炮制品也有所侧重。

辽宁、重庆多用酒山茱萸, 蜜山茱萸;西安、天津、北京、山东多用酒焙、酒蒸;湖北多用醋蒸。

2010年版《中国药典(一部)》及各省市的炮制规范, 收载的方法多为去核、酒炖、酒蒸。

炖制或蒸制时间均没有明确规定,只是要求“炖或蒸至酒被吸尽,色变黑润”。

对于此种炮制时间的不明确,我们将酒制山茱萸的最宜时间作为一个研究方向,通过正交试验优选酒制山茱萸炮制工艺参数。

且在酒制过程中,由于酒渗透作用引起药物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改变,故需对其炮制机理进行研究,从而制定最佳炮制工艺,逐步建立现代化的山茱萸饮片的质量标准。

4. 药理研究表明,山茱萸具有调节免疫功能,改善肾阴虚证,抗肝损伤,抗炎,抗菌,降血糖等作用。

然而研究酒制前后山茱萸中马钱苷、莫诺苷、没食子酸以及5 -羟甲基糠醛含量的变化并不能真正阐明山茱萸的炮制机理。

因此在今后的研究中,我们可以采用血液药化-药动-药效结合方法对山茱萸酒制的机理进行深入研究。

开展山茱萸体内有效成分的分析,弄清山茱萸酒制后血中有效成分的变化,则可确定山茱萸经酒制后是否有新有效成分进入体内而增强补益肝肾的作用。

马钱素、莫诺甙等环烯醚萜甙类化合物是山茱萸中主要的水溶性成分, 生物活性很强。

山茱萸不同成分的免疫药理作用不同, 总甙是其主要免疫抑制成分,我们认为有必要加强对药材中这一类成分的含量控制, 以保证中药山茱萸及其制剂的含量控制, 以保证中药山茱萸及其制剂的质量。

马钱素在山茱萸中含量较高,为其总甙的主要成分之一,因此对山茱萸酒制前后马钱素的含量控制可以作为山茱萸质量评价的一个重要指标;对加强中药山茱萸的标准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且在此以前的研究中,山茱萸的含量测定多以熊果酸为指标,而以水煎提取的制剂而言,以马钱素作为含量测定则更合理。

(二)有关山茱萸炮制方法的古代文献历代医方本草关于其功用和炮制方法的记载很多,为系统研究山茱萸的炮制工艺和原理,考证了其炮制的历史沿革、传统理论及临床应用,现介绍如下。

山茱萸最早的炮制方法,首见汉代《金匮玉函经》记载有“不咀”是有关山茱萸加工较早的记载。

南北朝刘宋时代雷在其《雷公炮炙论》中提出“凡欲使山茱萸,须去内核,每修事,去核了,1斤取内皮用,只称成4两已夹,缓火敖之方用。

能壮元气,秘精,核能滑精”,其去核方法时至今日乃沿袭此法。

唐代《新修本草》载:“九月、十月采实阴干”,《千金方》则又提出“多打碎”用的要求。

宋代山茱萸的加工炮制方法在沿用去核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用不同辅料炮制山茱萸,宋代《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载:“雷公云:使山茱萸,须去内核,每修事,去核了,1斤取肉皮用,只称4两已来,缓火熬之,方用,秘精,核能滑精”。

《圣济总录》载:“山茱萸酒浸取肉焙”,另有“山茱萸打破炒,去核焙干、麸炒、酒拌等制法”。

《苏沈良方》载:“炒”,《女科百问》又提出:“炮”的炮制方法。

元代、明代在对其炮制程度提出了进一步要求,如元代《活幼心书》中有:“酒浸润,蒸透”去核取皮的记载。

明代《补增图经节要本草歌括》中载:“去核捶碎,焙感”。

《炮炙全书》载:“酒润去核”。

《药性会元》载:“用温水泡一须,取肉去核,每斤只去4两”。

缪希雍《炮炙大法》载:“酒拌炒锅上蒸,去核了,1斤,取肉皮用,只称成4两已夹,凡蒸药用柳木甑,去水八九寸,水不泛上余悉准此”。

清代《本草崇原》载:“九月、十月采实,阴干去核用肉”。

《本草述》载:“酒拌润去核取皮,酒蒸一炷香,雄羊油炙,盐炒”。

《良朋汇集》中载有:“酒浸一夜蒸焙干”。

《增广验方新编》载蒸。

,《本草述》还增加了“盐炒”方法。

由此可见, 我国历史上对山茱萸炮制的主要方法是去核、酒蒸。

目前对山茱萸炮制方法仍有: 去核, 酒蒸山茱萸、蒸山茱萸, 醋山茱萸, 盐山茱萸等, 其中尤以酒山茱萸为常用。

现代炮制方法山茱萸历代炮制有去核、酒炖、酒蒸等方法,其中以酒山茱萸为常用,但由于各地用药习惯不同,使用的炮制品也有所侧重。

现代各地常用的炮制方法有酒山茱萸、蜜山茱萸(辽宁,重庆);酒焙、酒蒸(西安,天津,北京,山东);醋蒸(湖北);以及盐山茱萸等[1]。

现版药典收载的有山萸肉、酒萸肉。

酒制山茱萸的作用:目前,对于山茱萸酒制作用,一般认为蒸制后补肾固精、缩尿之功增强,酒制后借酒力温通,助药势,降低其酸性,滋补作用强于清蒸品。

目前2010版药典已经不收载清蒸品。

有报道认为山茱萸不同方法炮制后熊果酸含量发生变化;用HPLC 法测定山茱萸炮制前后没食子酸的溶出及煎出量。

结果表明: 生品中没食子酸溶出量明显低于炮制品, 炮制辅料对溶出及煎出量影响不大。

认为炮制( 蒸) 与煎煮均可使山茱萸鞣质水解, 各样品没食子酸测的量无明显差异。

但山茱萸其他有效成分炮制前后变化如何尚待进一步研究[1]。

2010年版《中国药典(一部)》所收载的山萸肉,在其炮制项下规定:“除去杂质和残留果核”,酒制品则依照2010年版《中国药典(一部)》附录的蒸法或炖法进行炮制。

用正交试验设计进行山茱萸酒制工艺参数筛选的试验,结合化学成分的测定和药理实验结果,得到了山茱萸最佳酒制工艺条件,以酒的用量25%,闷润时间2h,蒸制时间4h为最佳[2]。

二、研究现状1.山茱萸的炮制方法(1)山萸肉:除去杂质和残留果核。

(2)酒萸肉:取净山萸肉,加入黄酒拌匀、润透,置适宜的蒸制容器内,用蒸汽加热蒸至酒吸尽,取出,干燥;或取净山萸肉,加入黄酒拌匀、润透,置适宜的容器内,密闭,隔水炖至酒吸尽,取出,干燥。

每100kg山茱萸肉,用黄酒20kg[3]。

2. 山茱萸炮制初探化学成分山茱萸的化学成分以环烯醚苷类为主:化合物有马钱素(番木鳖苷,loganin)、莫诺苷(莫罗忍冬苷,morroniside)、獐牙菜苷(当药苷, sweroside)、獐芽菜苦苷(当药苦苷, swertiamarin)、马鞭草苷(山茱萸苷,verbenalin)、7-氧-甲基莫诺苷( 7-O -methyl morroniside)、7-脱氢马钱苷(7-dehydrologanin)、脱水莫诺苷元(dehydromorroniaglycone)、7 -乙氧基莫诺苷、山茱萸新苷(cornuside 一种新的双环裂烯醚萜苷类化合物)等。

五环三萜酸及其酯类主要有2ɑ-羟基熊果酸、齐墩果酸( 土当归酸, oleanolic acid) 、熊果酸( 乌索酸,ursolic acid)等。

山茱萸中的鞣质类有梾木鞣质A、B、C、D、E、F、G( cornuslinA、B、C、D、E、F、G) 、喜树鞣质A、B( camptothin A、B) 、水扬梅素D( gemin D) 、2,3-二-氧-没食子酰-β- D -葡萄糖、1,2,3-三-氧-没食子酰-β- D -葡萄糖、1,2,3,6-四-氧-没食子酰-β- D -葡萄糖、特里马里Ⅰ( 新哨纳草鞣素Ⅰ, tellmagrandinⅠ) 、特里马里Ⅱ( 丁子芽鞣素,tellmagrandinⅡ) 、异诃子素( isoterehebin) 、双没食子酰景天庚酮糖苷( 1,7-di -O -galloyl -O -sedoheptulose) 、单没食子酰景天庚酮糖苷( sedoheptulose gallate) 等。

现已明确的山茱萸多糖成分主要有PFCC( 木糖和葡萄糖组成)、PFCAⅢ( 鼠李糖、阿拉伯糖和葡萄糖组成)、SZYP - 2( 鼠李糖、阿拉伯糖、半乳糖和葡萄糖组成)、Co - 4( 葡萄糖、木糖、半乳糖组成)。

山茱萸中还含有其它化学成分,如有机酸及其酯类,主要有3,5 一二羟基苯甲酸、苹果酸、酒石酸等、挥发油、dimethyltetrahydrofuran - 2,5 - dicarboxylate、β-谷甾醇、5,5-二甲基糠醛醚、5 -羟甲基糠醛、磷脂酰胆碱、没食子酸( gallic acid) 等[4]。

3.药理作用1.对免疫系统的影响山茱萸生品和制品多糖均可提高免疫低下小鼠的碳粒廓清指数K 和吞噬指数α,增加血清HC50值,明显改善免疫低下小鼠的脾淋巴细胞增殖反应,且制品多糖的作用显著优于生品多糖。

山茱萸生品多糖和制品多糖对免疫低下小鼠的非特异性免疫、体液免疫以及细胞免疫功能均有明显促进作用,且山茱萸经酒蒸制后,其多糖的药效显著增强。

研究发现山茱萸多糖有较好免兴奋作用,可显著提高环磷酰胺致免疫抑制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百分率和吞噬指数,促进免疫抑制小鼠溶血素、溶血斑的形成和淋巴细胞转化[5]。

2. 抗炎作用山茱萸水煎剂能抑制醋酸引起的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增高,大鼠棉球肉芽组织的增生,二甲苯所致的小鼠耳廓肿胀以及蛋清引起的大鼠足垫肿胀,并能降低大鼠肾上腺内抗坏血酸的含量,证实了该药的抗炎效果。

研究发现山茱萸总苷对类风湿关节炎有明显的防治作用,特异性抑制免疫大鼠抗CⅡ抗体的产生、腹股沟淋巴结Th1 型细胞因子IFN2γ的分泌及细胞增殖[6]。

3.抗菌作用以无水乙醇对山茱萸果肉进行浸提,得到了山茱萸提取液。

用山茱萸提取液对几种常见的食品微生物进行抑菌活性的测定。

结果表明,山茱萸提取液对细菌和部分酵母的抑菌效果显著。

4. 降血糖作用山茱萸有治疗糖尿病的功效。

山茱英醇提取物不仅对肾上腺素或四氧嘧啶诱发的糖尿病大鼠有明显的降血糖作用,而且对链脉佐菌素诱发的糖尿病大鼠也有降血糖作用,但对正常大鼠的血糖无明显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