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提取液
提取叶绿素的实验报告

提取叶绿素的实验报告探究叶绿素在光合作用中的重要性和功能。
实验材料:1. 叶绿体提取液:通过离心植物组织获得的液体。
2. 植物叶片:新鲜且健康的绿色植物叶片。
3. 75% 乙醇:用于提取叶绿素的有机溶剂。
4. 富含二氧化碳的水:提供光合作用所需的二氧化碳。
5. 无色试剂:用于检测叶绿素的存在。
实验步骤:1. 准备:将乙醇和富含二氧化碳的水分别倒入两个玻璃瓶中,并为每个瓶子准备一片植物叶片。
2. 反应前处理:将一片植物叶片放入乙醇玻璃瓶中,摇晃约1分钟,待叶绿素溶解入乙醇,使叶绿素变成绿色提取液。
3. 提取叶绿素:将叶绿体提取液缓慢倒入富含二氧化碳的水中,同时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4. 观察结果:根据溶液颜色变化,可以得出叶绿素在光合作用中的功能。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观察,溶液从橙黄色逐渐变成绿色,说明叶绿体提取液中的叶绿素受到光的作用后发生了变化。
这表明叶绿素在光合作用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实验讨论:叶绿素是一种存在于植物和某些浮游生物中的绿色色素,它是光合作用中的关键物质。
通过吸收光能,叶绿素能够将阳光转化为植物可用的化学能。
在光合作用中,叶绿素通过光合色素复合体吸收光能,并将其转化为电子能和激发态能。
这些能量在光合色素复合体中传递,最终用于合成葡萄糖等有机物质并释放出氧气。
实验中,通过将叶绿体提取液与富含二氧化碳的水混合,我们可以观察到溶液颜色的变化。
这一变化表明叶绿素受到光的激发后发生了变化。
光能激发了叶绿素分子中的电子,使其从基态跃迁到激发态。
随后,叶绿素分子中的电子通过光合色素复合体传递,最终用于光合作用的化学反应。
叶绿素的存在使植物能够进行光合作用,从而合成有机物质并释放出氧气。
光合作用是地球上生物圈中最重要的能量转换过程之一,它不仅为植物提供了能量,也为其他生物提供了能量来源。
叶绿素的作用不仅体现在能量转换上,还参与了光合作用的调节和保护等多个方面。
综上所述,叶绿素在光合作用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萃取液的制作方法

萃取液的制作方法
萃取液的制作方法可以根据不同的材料和目的而有所不同。下面是一种常见的制
作方法:
材料:
- 想要提取的物质
- 可溶性的溶剂(如水、酒精、乙醚等)
步骤:
1. 准备材料:将想要提取的物质准备好,如果需要,可以先研磨或切碎。
2. 选择溶剂:根据物质的性质选择合适的溶剂,确保物质能够溶解于溶剂中。
比如,对于植物提取物,常用的溶剂有乙醇、甲醇、水等。
3. 混合物制备:将物质放入一个容器中,然后加入足够的溶剂,使物质能够完
全浸泡其中。
4. 搅拌或震荡:用适当的方式将混合物搅拌或震荡,以便溶剂能够彻底与物质
接触和提取。
5. 静置:将混合物放置在室温下静置一段时间,以便物质与溶剂充分交互和提
取。时间的长短可以根据需要来调整。
6. 过滤:使用过滤纸、滤网或其他过滤方法将提取物中的悬浮颗粒和固体物质
过滤掉,获得纯净的提取液。
7. 浓缩:如果需要浓缩提取液,可以通过蒸发溶剂的方法进行浓缩。这可以通
过加热混合物来蒸发溶剂,或者使用旋转蒸发仪等设备进行浓缩。
8. 储存:将提取液储存在干燥、阴凉的地方,以便长时间保存和使用。
这只是一种基本的制作方法,具体的步骤和条件可以根据不同的要求和实验设计
进行调整。在进行萃取液制作时,注意安全操作,避免对身体和环境造成伤害。
植物细胞质蛋白提取方法

1. 提取液制备:每 500ul 预冷的蛋白提取液 A 中加入 2ul 蛋白酶抑制剂;每 200ul
蛋白提取液 B 中分别加入 2ul 蛋白酶抑制剂混合物,混匀后置冰上备用。
2. 取洗净擦干后并去除叶梗和粗脉的 200mg 植物组织样本剪碎,采用以下一种方
法处理:
i. 加入 500ul 提取液 A 后用匀浆机/匀浆器匀浆。
7. 在步骤 6 中的上清中加入 50ul 胞质提取液 B,高速涡旋振荡 15 秒,充分混匀。
8. 置冰上 40 分钟,每隔 10 分钟高速涡旋振荡 15 秒。
9. 在 4℃,16000×g 条件下离心 10 分钟。
10. 将上清吸入另一预冷的干净离心管,即得到细胞质蛋白。 11. 将上述蛋白提取物定量①后分装于-80℃冰箱保存备用或直接用于下游实验②。
有效期: 一年。
产品简介: 贝博植物细胞质蛋白提取试剂盒提供全套试剂,适用于从各种植物细胞和各种实体植
物组织,如叶片、根、种子等植物组织中提取细胞质蛋白。提取过程简单方便,可在 1 小时 内完成。制备的蛋白不仅纯度高,保持天然活性,而且绝少交叉污染。提取的蛋白可用于 Western Blotting、转录活性分析、Gel shift 凝胶阻滞实验、免疫共沉淀、酶活性测定等蛋白 研究。
磷酸化蛋白富集试剂盒 膜蛋白提取试剂盒 BCA 蛋白定量试剂盒 蛋白 Marker 细菌膜蛋白提取试剂盒 植物总蛋白提取试剂盒 植物膜蛋白提取试剂盒 蛋白酶抑制剂混合物 磷酸酶抑制剂混合物 SDS-PAGE 上样 Buffer
BB-3108 BB-3103 BB-3401 BB-3721 BB-3151 BB-3124 BB-3152 BB-3301 BB-3311 BB-3703
薏苡仁多糖提取液常用浓缩方法介绍

专注物料浓缩分离提纯技术
薏苡仁多糖提取液常用浓缩方法介绍
植物中的成分繁杂,我们通常会通过某些手段从植物中提取一些有效成分,用于药品、保健品生产工艺当中。
薏苡仁是禾本科植物薏苡的干燥种仁,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
薏苡仁多糖提取液浓缩工艺通常会应用到膜分离技术。
薏苡仁多糖提取液浓缩工艺流程
薏苡仁→筛选→粉碎→脱脂→热水提取→离心→上清液→浓缩→醇沉→干燥→薏苡仁多糖
经超滤除蛋白后的澄清液可使用膜法进行预浓缩,降低蒸发等传统工艺的费用成本。
在膜法浓缩过程中,随着浓缩倍数的增大,多糖浓度不断增大,可以看到膜通量持续下降,因此,选择一款抗污染、易清洗的膜元件,会大程度的为您减少投资和运营成本。
通过上述工艺对薏苡仁多糖成分进行提取以及浓缩,工艺性能显著,使用寿命久,非常适合现阶段生产工艺需求使用。
植物DNA大量法提取_SDS法

1植物DNA的大量提取步骤1)在50ml离心管中预先加入15ml的DNA提取液和100µl的RNase A(10mg/ml)。
2)取适当新鲜叶片经液氮速冻后,在研钵中研磨成粉末,立即转移至50ml离心管中,颠倒混匀,使样品充分接触DNA提取液。
45℃,水浴1h。
3)加入15ml的“三混”溶液,充分混匀。
12000rpm,离心10min。
4)吸取上清液至一干净的50ml离心管,加入13ml的氯仿,充分混匀。
12000rpm,离心10min。
5)吸取上清液至一干净的50ml离心管,加入10ml的异丙醇和1ml的3M醋酸钠(pH=4.8?),轻轻混匀,DNA析出,呈絮状沉淀。
4℃放置1h,使更多沉淀析出。
6)用1ml的枪头将产生的絮状沉淀挑出,至一干净的50ml的离心管中,加入10ml的75%乙醇溶液,清洗两次。
7)将絮状沉淀挑至一干净的2ml离心管中,敞口放置于超净台中吹干(约30min)。
8)使用1ml的TE溶解,储存在4℃中。
2试剂配制1)DNA提取液(1L,1%SDS,0.1M Tris,0.1M NaCl,10mM EDTA,pH=8.5)在去离子水中依次加入3.2g Na2EDTA,5.8g NaCl,12.1g Tris base,以及100ml的10%的SDS溶液,搅拌均匀后,用HCl调节pH至8.5,定容至1L。
2)“三混”溶液将Tris平衡酚、氯仿、异戊醇按体积比25:24:1,充分混匀,4℃中静置分层并避光保存。
3)3M醋酸钠(1L)称取408.24g NaAC·3H2O溶解到800ml蒸馏水中,用冰醋酸调pH至5.2,定容至l L,高压灭菌备用。
4)1×TE溶液(1L,10mM Tris,1mM EDTA,pH=8.0)在500ml水中加入1.211g Tris base,0.372g Na2EDTA,用HCl调pH至8.0,定溶至1L,高压灭菌备用。
植物蛋白质的提取方法及举例

植物蛋白质的提取方法及举例1.机械破碎法机械破碎法是一种常见的植物蛋白质提取方法,其原理是通过物理力学方法将植物细胞结构破碎,使蛋白质从细胞中释放出来。
具体步骤包括:将植物材料切碎,加入缓冲液,经过高压或高速搅拌破碎,然后离心去除残渣得到植物蛋白提取液。
常用的机械破碎设备有搅拌器、超声波处理器和磨碎器等。
案例:以大豆为例,先将大豆材料研磨成颗粒状,然后添加适量的缓冲液,在高速搅拌器中进行破碎处理,最后离心去除渣滓,得到大豆蛋白提取液。
2.酶解法酶解法是利用酶的特异性作用从植物细胞中释放蛋白质的方法。
酶可降解细胞壁和膜,使蛋白质从细胞中释放出来。
常用的酶解剂有纤维素酶、蛋白酶和淀粉酶等。
具体步骤包括:将植物材料切碎,加入相应酶解液,经过适当时间的酶解作用,然后进行离心或其他处理,得到植物蛋白提取液。
案例:以豌豆为例,将豌豆材料切碎,加入含有纤维素酶的酶解液,经过酶解反应后,进行离心去除沉淀,得到豌豆蛋白提取液。
3.酸碱提取法酸碱提取法是通过调节植物材料的pH值,使蛋白质从植物细胞中溶出的方法。
具体步骤包括:将植物材料切碎,加入一定浓度的酸或碱液,调节pH值促使蛋白质溶解,然后进行离心或其他处理,得到植物蛋白提取液。
案例:以玉米为例,将玉米材料切碎,然后加入适量浓度的苏打水,调节pH值,使玉米蛋白质溶解,最后进行离心去除沉淀,得到玉米蛋白提取液。
4.离心法离心法是通过离心力将植物蛋白质从细胞碎片或植物材料中分离出来的方法。
具体步骤包括:将植物材料破碎或酶解,然后进行离心分离,收集上清液中的蛋白质。
案例:以大麦为例,将大麦材料破碎或酶解后,进行离心分离,收集上清液中的大麦蛋白质。
本文介绍了机械破碎法、酶解法、酸碱提取法和离心法等植物蛋白质提取方法,并给出了相关的提取案例。
这些方法各有优劣,选择提取方法应根据具体需求和材料特性来确定。
植物蛋白质的提取对于食品工业、医药和保健品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能够广泛应用于食品增值、功能食品研发和药物制备等方面。
乙醇提取植物中的中药成分的操作方法

乙醇提取植物中的中药成分的操作方法乙醇提取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成分提取方法,下面是50条关于乙醇提取植物中的中药成分的操作方法的详细描述。
1. 材料准备:准备需要提取的草药或植物材料,确保材料的新鲜度和质量。
2. 选择合适浓度的乙醇:根据不同草药的成分特性,选择合适浓度的乙醇溶剂,一般常用浓度在60%-95%之间。
3. 材料碎破:将草药或植物材料进行粉碎或切碎,增加提取效率。
4. 确定样品和溶剂比例:根据草药的含量和需求,确定合适的样品和溶剂比例,一般常用的比例为1:5-1:20。
5. 溶剂预处理:对乙醇溶剂进行预处理,如去除杂质和杀菌消毒处理,确保提取后的成分纯净。
6. 提取温度控制:根据不同草药成分的特性,选择合适的提取温度,通常在40-60℃之间,避免过高的温度对药物成分的破坏。
7. 提取时间确定:根据草药成分的特性和提取效果,确定合适的提取时间,一般在1-3小时之间。
8. 提取方法选择:根据不同草药成分的特性选择适合的提取方法,常见的有浸泡法、煮沸法、回流法等。
9. 震荡提取法:将草药和乙醇溶剂放置于容器中,通过震荡设备进行提取,提高提取效率。
10. 浸泡提取法:将草药和乙醇溶剂加入密封容器中,静置一定的时间进行提取,提取时间越长,提取效果越好。
11. 煮沸提取法:将草药和乙醇溶剂加入锅中,加热至沸腾,保持一段时间进行提取。
12. 回流提取法:使用回流设备进行提取,将草药和乙醇溶剂置于提取瓶中,通过加热产生气压,提高提取效率。
13. 液液提取法:将草药和乙醇溶剂混合,搅拌一段时间,利用溶剂的溶解性将药物成分提取出来。
14. 超声波提取法:将草药和乙醇溶剂放置于超声波提取仪中,利用超声波的物理效应进行提取,提高提取效果。
15. 过滤提取液:将提取液通过滤纸或滤网进行过滤,去掉不溶物和杂质。
16. 浓缩提取液:将提取液通过低温浓缩、真空浓缩或蒸馏等方法进行浓缩,除去大部分溶剂,得到浓缩物。
17. 残渣处理:对提取后的残渣进行处理,如使用水煮、熏干或研磨等方法,得到提取物。
植物精油的提取与分离技术

植物精油的提取与分离技术植物精油的提取与分离技术发布⽇期:2011-03-21 作者:茂⽣⾹草浏览次数:316植物精油的提取与分离技术精油(essential oils)也称挥发油(volatile oils)是存在于植物体中的⼀类具有芳⾹⽓味,在常温下能植物精油的提取与分离技术精油(essential oils)也称挥发油(volatile oils)是存在于植物体中的⼀类具有芳⾹⽓味,在常温下能挥发,可随⽔蒸⽓蒸馏出来的油状液体的总称。
植物精油在植物界分布极⼴泛,我国野⽣与栽培的含精油的芳⾹和药⽤植物有300多种。
植物精油存在于植物的腺⽑、油室、油管、分泌细胞或树脂道等各种组织和器官中,⼤多数成油滴存在,也有与树脂、粘液质共存者。
植物中含精油的量⼀般在1%以下,也有少数含量⾼达20%左右,如丁⾹中含丁⾹油约14%~20% [1]。
植物精油多具有祛痰、⽌咳、平喘、驱风、健胃、解热、镇痛、抗菌消炎等作⽤[2]。
例如,⾹柠檬油对淋球菌、葡萄糖球菌、⼤肠杆菌和⽩喉菌均有抑制作⽤;丁⾹油有局部⿇醉、⽌痛作⽤;薄荷油有清凉、驱风、消炎作⽤;茉莉花油具有兴奋的作⽤。
临床上早已应⽤的有樟脑、冰⽚、薄荷脑、丁⾹酚等。
芳⾹疗法[3]主要指的是芳⾹植物中提取的精油借助按摩、吸嗅、⽔浴等⼿段来进⾏养⽣、美容及调节情绪的⼀种疗法[4]。
植物精油不仅在医药、化妆品上具有重要作⽤,在⾹料⼯业中应⽤也极为⼴泛。
精油是天然⾹精、⾹料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天然⾹料有着合成⾹料⽆法代替的、独特的⾹韵,以及⼤多不存在毒副作⽤等原因,其⽣产畅销不衰。
由于植物精油不仅在医药、护理等⽅⾯应⽤⼴泛,在⽇⽤⾷品⼯业及化学⼯业中也是⼗分重要的原料,为此,植物精油提取分离已成为研究植物精油的热点。
1 植物精油的提取技术蒸馏法蒸馏法可分为共⽔蒸馏和⽔蒸⽓蒸馏。
共⽔蒸馏是将植物粗粉加⽔浸泡后,直接加热蒸馏出⽔和精油,冷却后,分离出精油。
此法简单⽅便,但植物原料直接受热,易使精油的某些成分分解并使部分原料焦化,影响精油的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过程 1、模拟甲硫醇气体的产生: 模拟甲硫醇气体的产生:
利用甲硫醇钠和稀硫酸反应产生甲硫醇的 特点,制备甲硫醇气体, 特点,制备甲硫醇气体,稀硫酸通过滴定管 的阀门控制, 的阀门控制,持续小量的滴入甲硫醇钠液体 持续产生甲硫醇恶臭气体。 内,持续产生甲硫醇恶臭气体。 甲硫醇钠溶液浓度为2% 2%, 甲硫醇钠溶液浓度为2%,取1升。
测试项目及方法 1、测试项目: 测试项目: COD、甲硫醇气体、 COD、甲硫醇气体、 2、化学药品: 化学药品: 20%甲硫醇钠 稀硫酸、 甲硫醇钠、 20%甲硫醇钠、稀硫酸、甲硫醇标准气体 3、实验仪器: 实验仪器: COD快速测定仪 快速测定仪、 COD快速测定仪、气相色谱仪 测试方法: 4、测试方法: 仪器法测COD COD、 仪器法测COD、气相色谱法测甲硫醇
高浓度硫化氢
垃圾填埋场
高浓度氨气
常见恶臭废气治理方法比较
科威公司除臭技术的优势
优化
SW系列生物滴滤床除臭工艺 系列生物滴滤床除臭工艺
优 势 运 行 费 用 低 占 地 面 积 小 处 理 效 果 稳 定 无 二 次 污 染
ZH系列组合型除臭工艺 系列组合型除臭工艺
优 势 运 行 费 用 低 复 杂 废 气 可 处 理 成 分 处 理 效 率 高 运 行 方 式 灵 活
国外的科研工作者如:Urab、 Ishimaru、 Osamu等人分别 国外的科研工作者如:Urab、 Ishimaru、 Osamu等人分别 从蒲公英、槐树、桑树、茶叶等天然植物中提取出有效成分。 从蒲公英、槐树、桑树、茶叶等天然植物中提取出有效成分。 经过研究和测试表明植物提取液对甲硫醇具有高效的处理效 一般可以达到98%以上。 98%以上 率,一般可以达到98%以上。 该技术在加拿大、美国、 该技术在加拿大、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已得到成功推广和 应用。 应用。
高浓度硫化氢 及烟气的治理 低浓度硫化氢 及市政工程 炼化行业及成分 复杂的化工废气 VOCs废气、 VOCs废气、及生 废气 化性极差的废气 生物脱 硫技术 SW除臭 SW除臭 系统 新型ZH除臭系 新型ZH除臭系 ZH 统(生物吸附 植物液喷洒) +植物液喷洒) 特种填 料吸附
植物提取液除臭技术的起源与发展 起源: 起源:
定量实验
1、分别考察每种相关植物提取物的除 臭能力,考察对象分别对绿茶提取物、 臭能力,考察对象分别对绿茶提取物、 蒲公英提取物、桑叶提取物、 蒲公英提取物、桑叶提取物、杜仲叶提 取物、 取物、生姜提取物 2、筛选有效植物提取物 3、对有效植物提取物进行配比 4、考察混合型植物提取液的除臭能力 5、利用小试设备摸索运行参数 6、在甲硫醇实验的基础上考察该植物 提取液对硫化氢和氨气的去除效果 配置混合气体,主要成分硫化氢、 7、配置混合气体,主要成分硫化氢、 氨气、甲硫醇、甲苯, 氨气、甲硫醇、甲苯,考察该植物提取 液的处理效果
实验过程
稀硫酸 一级取样口 二级取样口
进气取样口
甲硫醇钠 鼓风机 植物提取液
实验结果
由于还没有建立测试方法, 由于还没有建立测试方法,对除臭效果无法进 行准确判断,只能通过人的嗅觉感觉除臭效果。 行准确判断,只能通过人的嗅觉感觉除臭效果。 进气具有强烈恶臭味, 进气具有强烈恶臭味,闻后会发生头部短时间 剧痛感觉。 剧痛感觉。 出气几乎无臭味,基本为植物提取液天然香味, 出气几乎无臭味,基本为植物提取液天然香味, 推断发生作用为以下两种: 推断发生作用为以下两种: 化学作用,去除了大部分甲硫醇; 1、化学作用,去除了大部分甲硫醇; 物理作用,香味覆盖屏蔽了臭气物质。 2、物理作用,香味覆盖屏蔽了臭气物质。 由于产生甲硫醇的装置较小, 由于产生甲硫醇的装置较小,配置的甲硫醇钠 浓度较高,会导致进气的甲硫醇浓度偏高, 浓度较高,会导致进气的甲硫醇浓度偏高,为 了保障实验员安全,防止中毒。 了保障实验员安全,防止中毒。待测试方法建 立后再进行定量实验。 立后再进行定量实验。
植物提取液的配置: 2、植物提取液的配置:
取1升自来水,分别按照1%的比例向内投加生 升自来水,分别按照1%的比例向内投加生 1% 姜提取物等6种原料。混匀并充分溶解。 姜提取物等6种原料。混匀并充分溶解。 1%的植物提取液成本在10元/L以内 的植物提取液成本在10 以内。 1%的植物提取液成本在10元/L以内。
植物提取液除臭的原理
植物提取液的除臭机理主要是以下4种反应的协同作用: 植物提取液的除臭机理主要是以下4种反应的协同作用: (1)加成反应 (1)加成反应 多酚物质先被氧化成醌,硫醇加成到醌上, 多酚物质先被氧化成醌,硫醇加成到醌上,通过加入氧化 酶可提高其反应速率; 酶可提高其反应速率; (2)降解反应 (2)降解反应 有机二硫化物(R (R— R′)通过还原酶 通过还原酶, 有机二硫化物(R—S—S—R′)通过还原酶,在一定的条 件下反应生成硫醇, 件下反应生成硫醇,而硫醇又能通过上述加成反应被除 去; (3)物理化学反应 (3)物理化学反应 挥发性有机物和植物提取液之间通过氢键吸附或通过物 理吸附等作用,将恶臭物质转化成无臭物质。 理吸附等作用,将恶臭物质转化成无臭物质。 (4)屏蔽作用 (4)屏蔽作用 植物提取物本身具有天然的芳香气味, 植物提取物本身具有天然的芳香气味,对恶臭物质具有 一定的屏蔽和掩盖作用
植物提取液除臭技术
江苏科威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江南大学环境工程系 联合研制 2007年10月 2007年10月20
研究背景
1、国内外恶臭污染现状 2、常见恶臭废气种类及治理技术 3、科威公司废气治理技术 4、植物提取液除臭技术的市场前景分析
国内外恶臭气体污染现状
•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环境意识的增强,恶臭污染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环境意识的增强, 作为一种扰民和危害人体健康的污染已成为公众身边比 较突出的环境问题。在一些发达国家, 较突出的环境问题。在一些发达国家,人们对环境投诉 中恶臭的投诉比例越来越高, 中恶臭的投诉比例越来越高,在美国占全部空气污染投 诉的50 以上,日本2004 50% 2004年对恶臭污染的投诉达到 诉的50%以上,日本2004年对恶臭污染的投诉达到 19657件 澳大利亚投诉的比例高达91.3 91.3%。 19657件,澳大利亚投诉的比例高达91.3%。 • 我国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由 我国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 于城市规划、工业结构和工业布局不尽合理, 于城市规划、工业结构和工业布局不尽合理,造成了城 市功能区划分不明显,引发的恶臭污染事件日益增多, 市功能区划分不明显,引发的恶臭污染事件日益增多, 人们对恶臭污染的投诉也越来越多。2006年 月至2007 人们对恶臭污染的投诉也越来越多。2006年6月至2007 年5月,天津市电话举报投诉的恶臭污染问题占各类环 境投诉的18.6%,仅次于噪声 位于第二位。 18.6%,仅次于噪声, 境投诉的18.6%,仅次于噪声,位于第二位。
植物提取物的选择
植物提取物中具有除臭作用的有效成分: 植物提取物中具有除臭作用的有效成分:
多酚类物质、黄酮类化合物、 多酚类物质、黄酮类化合物、鞣质类的单体
富含有效除臭成分的植物提取物: 富含有效除臭成分的植物提取物:
绿茶提取物、姜科提取物、 槐树提取物、 绿茶提取物、姜科提取物、 槐树提取物、 桑叶提取物、蒲公英提取物、蘑菇提取物、 桑叶提取物、蒲公英提取物、蘑菇提取物、 橄榄叶提取物等
实验工艺流程图
定性实验 实验目的 实验过程 实验结果
实验目的 通过定性实验验证植物提取液是否 具有除臭作用, 具有除臭作用,即是否能够有效脱 除气体中的甲硫醇。 除气体中的甲硫醇。 当定性实验具备一定的效果后, 当定性实验具备一定的效果后,方 可进行定量实验, 可进行定量实验,以确定最佳的配 方和实际运行条件。 方和实际运行条件。
常见恶臭废气种类及治理技术
低浓度硫化氢 依据不同的生产原 料产生不同的恶臭 物质。一般多为: 物质。一般多为: 硫醇类、硫醚类、 硫醇类、硫醚类、 甲苯、 甲苯、二甲苯等难 治理废气
垃圾中转站
低浓度氨气
化工厂
污水处理厂
厌氧池主要以 硫化氢的污染 为主; 为主; 曝气池主要为 废水中未被生 物降解的有机 物通过曝气散 发出来
古时候人们就知道用绿茶来除口臭。日常生活中, 古时候人们就知道用绿茶来除口臭。日常生活中, 民间很多人用大葱、 茶叶来消除冰箱里的异味。 民间很多人用大葱、姜、茶叶来消除冰箱里的异味。 这些民间用法,也给科研工作者提供了一些启发和灵感。 这些民间用法,也给科研工作者提供了一些启发和灵感。
延伸和发展: 延伸和发展:
实验过程 实验目的 测试项目及方法 除臭剂初步配方 实验工艺流程图 定性实验 定量实验及下步计划
实验目的
1、通过实验确定植物提取液的主要成分 及配置比例 2、考察植物提取液对甲硫醇的处理效果 包括:最大处理能力、处理效率、有 包括:最大处理能力、处理效率、 效作用时间等 模拟现场条件进行试运行, 3、模拟现场条件进行试运行,摸索出实 际工程的最佳条件,包括: 际工程的最佳条件,包括:停留时间 气水比例等问题。 气水比例等问题。
科威公司除臭技术的瓶颈
化工厂排放的废气中大多含有 硫醚、硫醇类及VOCs。这些 硫醚、硫醇类及 。 气体的生化性极差,一般在0.1 气体的生化性极差,一般在 以下, 以下,利用生物法很难使其降 解,只能通过吸附作用去除部 分物质,但是效果甚微。 分物质,但是效果甚微。
硫醇类废气嗅阈值极低, 硫醇类废气嗅阈值极低,少量气体 即可造成人体极大的不适, 即可造成人体极大的不适,并且毒 性大,刺激人体神经系统, 性大,刺激人体神经系统,因此对 治理要求较高。 治理要求较高。 VOCs类气体会对血液系统造成严 类气体会对血液系统造成严 重损害,一般排放要求较高。 重损害,一般排放要求较高。治理 难度大! 难度大!ຫໍສະໝຸດ 植物提取液除臭技术市场前景分析
植 物 提 已 有 技 术 的 完 善 新 技 术 的 研 发 取 液 除 臭 技 术 的 研 发 + 的 求 ZH , 国家对废气 治理力度的 加大, 加大,对技 术要求更高。 术要求更高。 竞争对手增 , 大 , 技术 力 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