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磁共振T2谱提取研究

合集下载

《岩心核磁共振可动流体T2截止值实验研究》范文

《岩心核磁共振可动流体T2截止值实验研究》范文

《岩心核磁共振可动流体T2截止值实验研究》篇一一、引言岩心核磁共振技术是近年来石油工程和地球科学领域中的一项重要技术手段。

它可以通过分析岩心样品中流体响应的核磁共振信号,对地下的油、气等资源进行预测和评价。

可动流体T2截止值作为核磁共振分析中的重要参数,其测定和计算在流体饱和度评估和油气资源开发中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通过实验研究岩心核磁共振可动流体T2截止值的测定方法,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

二、实验原理核磁共振技术基于原子核在磁场中的响应,当磁场施加于含流体的岩心样品时,原子核会发生共振现象,从而产生特定的核磁共振信号。

这些信号可以反映样品中流体的分布和性质。

可动流体T2截止值是指能够产生明显核磁共振信号的流体分子在磁场中的弛豫时间阈值。

当流体分子在磁场中的弛豫时间小于T2截止值时,它们产生的信号由于较弱或信号过散而不能被检测出来。

因此,测定可动流体T2截止值有助于判断岩石样品中能够响应核磁共振的流体的可动性及空间分布。

三、实验方法本实验采用岩心核磁共振可动流体T2截止值测定方法,具体步骤如下:1. 样品准备: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岩心样品,根据实验室的要求进行处理,以获得符合实验要求的岩心样品。

2. 磁场的设置与测试:在恒温条件下设置合适的磁场,并通过测量磁场的稳定性、均匀性等指标来确保实验环境的准确性。

3. 实验过程:将岩心样品置于核磁共振仪中,通过控制仪器的参数(如磁场强度、扫描次数等)进行多次扫描,记录每次扫描的核磁共振信号数据。

4. 数据处理:将收集到的核磁共振信号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通过计算弛豫时间谱来获取可动流体的T2截止值。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对不同岩心样品的实验数据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得到各样品的可动流体T2截止值。

这些数据可以反映岩石样品中流体的可动性及空间分布情况。

同时,我们还可以通过对比不同样品的T2截止值来分析不同岩石类型和孔隙结构对流体可动性的影响。

此外,我们还可以进一步探讨温度、压力等因素对T2截止值的影响。

《利用核磁共振二维谱技术研究岩心含油饱和度》

《利用核磁共振二维谱技术研究岩心含油饱和度》

《利用核磁共振二维谱技术研究岩心含油饱和度》篇一一、引言随着石油勘探技术的不断发展,岩心含油饱和度的准确测定对于评估油田储量和开发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核磁共振技术作为一种无损检测方法,具有高分辨率、高灵敏度和非侵入性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岩心含油饱和度的研究。

本文旨在探讨利用核磁共振二维谱技术对岩心含油饱和度进行研究的原理、方法及实际应用,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二、核磁共振二维谱技术原理核磁共振(NMR)是一种基于原子核在磁场中发生能级跃迁的物理现象的技术。

在岩心含油饱和度研究中,核磁共振二维谱技术通过分析岩石样品中氢原子核的NMR信号,得到岩心内油的分布情况及饱和度。

其原理主要基于以下两点:一是利用氢原子核的NMR信号对岩心中流体进行检测;二是通过测量不同时间的NMR信号,得到二维谱图,从而分析岩心的含油饱和度。

三、研究方法1. 样品准备: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岩心样品,进行切割、磨光、烘干等处理,以消除外界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2. 核磁共振实验:将处理后的岩心样品置于核磁共振仪器中,施加磁场和射频脉冲,使氢原子核发生能级跃迁并产生NMR信号。

3. 数据处理:将收集到的NMR信号进行二维谱图处理,分析岩心中油的分布及饱和度。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二维谱图解析:通过对岩心样品的NMR信号进行二维谱图处理,可以得到清晰的油水分布图。

图中不同颜色的区域代表不同含油饱和度的区域。

2. 含油饱和度计算:根据二维谱图中的信息,可以计算岩心的含油饱和度。

具体方法包括峰值积分法、T2谱分析法等。

其中,峰值积分法通过测量不同区域NMR信号的峰值大小,计算各区域的含油量及总含油量;T2谱分析法则通过分析T2谱的形状和分布,得到岩心的孔隙结构及含油饱和度信息。

3. 结果分析:通过对不同区域岩心的含油饱和度进行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岩心的含油饱和度与区域地质条件、储层特性等因素密切相关;(2)核磁共振二维谱技术能够准确反映岩心中油的分布及饱和度,为油田开发提供有力依据;(3)结合其他地质资料和地球物理方法,可以进一步提高岩心含油饱和度的研究精度。

核磁共振录井t2谱截止值确定方法及其适应性研究

核磁共振录井t2谱截止值确定方法及其适应性研究

心核 磁 共 振 实 验 资 料 时 , 内外 对 于 t 。的 取 值 国 r
为 : 含 油砂岩 建议 取 1 ; 油 砂岩 由于 烃类 不 6ms含
影响 , 谱多数滞后 , t 。 因此 建 议取 3 ; 酸 盐 岩 3 ms 碳 及 火 山岩一 般 取 9 。大 量 实 验 证 明 , 0ms 即使 是 同
8 . 4 mD。 在 选 择 不 同 t “( ms 1 、 5 66 2。 5 。 、 0 ms
I5 m s 0 m s 25 s 0 m s 5 m s 0 2 、 m 3 3 4 m s 5 、4 m s
为束缚 流体 , 于该 值 的流 体 为 可 动 流体 。岩 样 有 大 效 孑 隙度 、 透率 、 动与束 缚 流体饱 和度 等参 数都 L 渗 可
与 t 的选 取密 切相关 , 目前 常用 的 方法 有孑 隙度 L 累加 法 、 ] 压汞 毛管 压力 曲线 法 、 束缚 水 饱和度 反 算 法口 ] 综合 物性 指数 确定 法 等 。 、
5 ) 5ms 的情况 下 , 求 的束缚 水饱 和度 ( ) 图 1 所 s 。见 。
摘 要 拨 碰 共 振 录 廿 在 区兮 地 层 中 可 动流 婊和 求 缚 流 声 面 具 有 独 特 沈 努 。 而 按 磁 共 振 技 术 并 不 能直 接 测 莹 然 这些参数 . 必须 经 过 汁尊 才 抬 得 到 。在 计 算 过 程 中. 磁 共振 f 谱 截 止 值 ( ! z 核 磁 共 振 录 衅 扰 否正 确 评 价 结 禁层 的关 键 。竹 对 此 问题 自 先 州 t
斗技 术 的 应 用 与 发 展 具 有 隧 进 作 羽 。
关 键 词 梭磁 共 振 求 斗
瞒 截 止值 敏 感 性 几何 均 值 分油 咆 和 受 束缚 水 饱 和度

核磁共振驰豫时间及T2谱

核磁共振驰豫时间及T2谱

什么是核磁共振驰豫时间和T2谱北京拉莫尔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使用或接触过核磁共振设备的朋友们,可能都会碰到驰豫时间或T2谱的概念,只有在充分理解它们的物理意义后才能更好地使用它们,因此,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科普一下这方面的专业知识。

核磁共振现象发生的基本条件有两个:一是原子核在静磁场中要能发生能级分裂,能满足这种条件的同位素其实有很多,只要原子核的质子数和中子数不全为偶数即可,其中氢原子核(即质子)是最常见的研究对象。

二是发射特定频率(业内又把该频率称为拉莫尔频率)的电磁波使低能级的原子核能吸收电磁波能量跃迁到高能级的状态。

那什么是驰豫(Relaxation)呢,从字面上理解就是“松弛下来”的意思,它表示体系从一种非平衡态向平衡态转变的过程。

我们知道任何体系都会自发地从非平衡态向平衡态过渡:比如样品刚放进磁体中时,由于原子核的磁矩开始是无规则地杂乱无章排列着的,实际上此时体系正处于一种非平衡态。

由于在外磁场的作用下,磁矩会慢慢地沿着磁场方向进行有序排列,从而达到被磁化后的平衡态,这就是一个典型的驰豫过程,在核磁共振领域它又被称为纵向驰豫过程。

图1:原子核磁矩从无规则排列到有序排列在沿着外磁场方向上的磁化矢量Mz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是一个e指数的演化行为,如下图2所示的就是磁化矢量随时间的演化过程,特征时间T1就被称为纵向驰豫时间或自旋-晶格驰豫时间(因为它表征了原子核与晶格环境交换能量的过程):图2:沿外磁场方向的磁化矢量Mz 的演化过程原子核在磁场中被磁化仅仅是产生核磁共振的条件之一,第二个条件则是施加一个特定频率的电磁波来激发原子核,使得磁矩从原来的平行于外磁场(Z 轴)变成垂直于外磁场方向(XY 方向),由于原来的平衡态,XY 方向上没有磁化矢量,而现在XY 方向存在磁化矢量,所以体系在射频电磁波的激发下达到了一个新的非平衡态。

在撤去射频电磁波后,体系将经过一个新的驰豫过程,称之为横向驰豫或自旋-自旋驰豫,重新回到XY 方向磁化矢量为零的平衡态。

核磁共振T2谱提取研究

核磁共振T2谱提取研究

核磁共振测井T2谱提取方法研究摘要:核磁共振测井技术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世界测井行业的重大技术进步之一,为复杂油气藏勘探开发提供了全新的解决方案。

MREx核磁共振测井仪是我国引进的先进核磁共振测井仪器。

由于该仪器推出较快,硬件和软件都不完善,且由于处理解释软件所适用的地质条件跟我国实际也有较大差异等原因,在数据处理和解释中遇到了一些难题。

如果这些问题不解决,必将大大影响该技术在我国的应用。

数据提取和原始回波串生成方面,对MREx仪器探测特性、观测模式、数据记录格式等方面进行了剖析,弄清了数据采集及存储细节,实现了对原始记录信息的提取。

对MREx核磁数据回波生成一系列关键技术,包括相位校正、标准组组合、回波叠加、时深转换等进行了研究,掌握了从时间域原始信号到深度域的回波串信号的处理技术。

关键词:核磁测井;T2谱;MREx;回波Study on The Extraction Method of NMR T2 SpectrumAbstract: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logging technology is a major progress of well logging industry in the 1990s. It provides new answers to hydrocarbon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in complex reservoirs. MREx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logging is an advanced one,which is imported from foreign Companies. Because this tool is launched in a short time,both hardware and software of this instrument are imperfect,and geological conditions are different in and out of China,some problems,maily on the data processing and interpretation,are encountered,If these problems are not solved,will greatly influence the application of this technology in China.In data extraction and echo generation aspects,the feature,activation,data recording format of MREx tool are analyzed. Making clear data acqusition and storage details,original record data are extracted. A series of key technologies of echo generation from MREx original data are formed,including phase-correction,echo stack,standard echo combinations,time-to-depth conversion,etc. The original orhogonal signals in time domain are processed to echo signals in depth domain.Key words: Well Logging Tool ;T2Spectrum ; MREx ; Echo目录1 前言 (1)1.1 核磁共振发展史 (1)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1.3 核磁共振研究目的及意义 (3)2 核磁共振的原理 (5)2.1 核磁矩与自旋角动量 (5)2.2 经典力学观点与量子力学观点 (5)2.3 核磁共振测井的计算方法 (7)3 核磁共振测井的仪器 (10)3.1 核磁共振测井的仪器的发展 (10)3.2 MRIL—Prime仪器介绍 (11)4 MREx回波信号生成处理技术研究 (13)4.1 MREx核磁共振测井仪器简介 (13)4.2 MREx数据采集观测模式 (14)4.2.1 PP、PP Basic观测模式 (15)4.2.2 PP Oil观测模式 (16)4.2.3 PP Gas观测模式 (18)4.3 MREx数据记录方式 (19)4.4 各组回波生成技术 (20)4.5 标准组回波合成技术 (24)5 T2谱信息处理进行储层参数求取 (27)5.1 计算孔隙度 (27)5.2 计算毛管束缚水 (28)5.3 估算渗透率 (29)5.4 提高参数计算精度的方法 (31)5.4.1 变T2截止值改进束缚水饱和度计算 (31)5.4.2 与密度声波结合改进孔隙度计算 (33)6 总结与认识 (36)参考文献 (37)致谢 (38)1 前言1.1 核磁共振发展史核磁共振这种物理现象分别是由1946年由斯坦福大学的布洛赫(Bloch)和哈佛大学的拍塞尔(Parcel)两人各自领导的小组发现的。

《岩心核磁共振可动流体T2截止值实验研究》范文

《岩心核磁共振可动流体T2截止值实验研究》范文

《岩心核磁共振可动流体T2截止值实验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现代地球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岩心核磁共振技术已经成为了一种有效的岩心物理性质研究方法。

该方法可以通过核磁共振技术测定岩心中可动流体的性质,进而评估储层的流体特性、储层潜力等重要地质信息。

其中,T2截止值是岩心核磁共振实验中的一个重要参数,它反映了可动流体在岩心中的流动特性。

本文旨在通过实验研究岩心核磁共振可动流体T2截止值的测定方法及其应用,为储层评价和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二、实验原理及方法1. 实验原理岩心核磁共振技术利用岩石中氢原子的核磁共振效应,通过测量氢原子在磁场中的弛豫时间(T2),了解岩心中可动流体的性质。

其中,T2值的大小与流体在岩心中的流动性、扩散性等因素有关。

当流体在岩心中的流动性变差时,T2值会逐渐减小,当其减小到一定程度时,就形成了所谓的T2截止值。

2. 实验方法(1)岩心样品准备: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岩心样品,进行切割、磨平等处理,使其满足实验要求。

(2)核磁共振实验:采用核磁共振仪对岩心样品进行扫描,得到弛豫时间谱。

通过对弛豫时间谱进行分析,得到不同流体组分的T2值。

(3)T2截止值确定:根据得到的T2值,结合岩心样品的物理性质和流体特性,确定可动流体的T2截止值。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我们得到了不同岩心样品的弛豫时间谱,进而得到了各组分的T2值。

经过分析,我们确定了各组分的T2截止值。

2. 结果分析(1)T2截止值与岩心物理性质的关系:通过对不同岩心样品的T2截止值进行比较,我们发现T2截止值与岩心的孔隙度、渗透率等物理性质密切相关。

一般来说,孔隙度越大、渗透率越好的岩心样品,其T2截止值也越大。

(2)T2截止值与流体特性的关系:T2截止值还与流体的性质有关。

例如,在含有重油或稠油的岩心中,由于流体的粘度较大,其T2截止值相对较小。

而当岩心中含有较多的气态烃时,其T2截止值则可能较大。

四、讨论与展望通过对岩心核磁共振可动流体T2截止值的实验研究,我们深入了解了可动流体的流动特性及其与岩心物理性质和流体特性的关系。

利用核磁共振T2谱计算致密砂岩储层渗透率新方法

利用核磁共振T2谱计算致密砂岩储层渗透率新方法

利用核磁共振T2谱计算致密砂岩储层渗透率新方法张超【摘要】以四川盆地某区块须家河组31块致密砂岩岩心孔渗、电阻率及核磁共振实验数据为基础,建立了一种利用核磁共振T2谱评价致密砂岩储层渗透率的新模型.利用遗传算法,构建了基于等效岩石组分理论的渗透率优化方程,结果显示,渗透率与有效流动孔隙度具有较强的指数关系,相关系数为0.897.分析了T2截止值为33、50、70、90、110、13、150 ms时核磁共振测井可动孔隙度与有效流动孔隙度之间的关系.研究认为,不同T2截止值下的核磁共振可动孔隙度并不完全与有效流动孔隙度相等,但T2截止值为50 ms下的核磁共振可动孔隙度与有效流动孔隙度具有明显的正相关线性关系,相关系数达0.8755.将新模型应用到四川盆地某区块致密砂岩井的渗透率测井解释中,其计算精度明显高于传统的Timur模型和SDR模型,且操作方便.【期刊名称】《测井技术》【年(卷),期】2018(042)005【总页数】7页(P550-556)【关键词】核磁共振测井;致密砂岩;渗透率;等效岩石组分;有效流动孔隙度;T2谱【作者】张超【作者单位】中石化胜利石油工程有限公司测井公司 ,山东东营 25706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31.84;TE357.140 引言渗透率是认识储层特征及评价油气井产能的重要参数之一[1]。

Coates等[2-6]依据大量的岩心实验数据,建立了渗透率与孔隙度、横向弛豫时间几何平均值(T2lm)及可动流体与束缚流体体积比(FFI/BVI)等的统计模型,简称Timur-coates模型和SDR模型;肖忠祥等[7-10]提出一种结合毛细管压力和核磁共振测井资料评价渗透率的方法。

首先利用大量岩心压汞资料,构建渗透率与Swanson参数的关系模型;然后利用T2lm与Swanson参数之间的相关性,求取Swanson参数,从而计算储层渗透率。

李潮流等[11]通过研究孔隙结构与储层渗透率的关系,提出一个参数δ(由孔隙度、主流孔喉半径及分选系数组成),并建立了渗透率与参数δ的相关统计模型,用来预测储层渗透率。

岩心核磁共振t2谱

岩心核磁共振t2谱

岩心核磁共振T2谱:揭示油气储层物性特征及孔隙
结构的方法
岩心核磁共振T2谱是一种非破坏性的岩石孔隙结构分析方法,可以提供岩石孔隙结构、渗透性、孔隙度和饱和度等信息。

在石油勘探和开发中,岩心核磁共振T2谱被广泛应用于评价油气储层。

不同的核磁共振信号以不同的强度和时间衰减率出现在T2谱图中。

谱图上的峰表示不同的组分,峰的位置和强度可以反映岩石中不同矿物相的存在和含量。

因此,岩心核磁共振T2谱具有高灵敏度、非破坏性等特点,可以提供岩石孔隙结构、渗透性、孔隙度和饱和度等信息。

在评价油气储层方面,岩心核磁共振T2谱可以揭示油气储层的物性特征和孔隙结构,为油气勘探和开发提供重要的参考信息。

同时,岩心核磁共振技术还可以用于研究地层水矿化度、地层岩石的含油饱和度等地质问题。

需要注意的是,岩心核磁共振T2谱分析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对于不同类型和性质的岩石,可能需要采用不同的实验条件和分析方法。

因此,在进行岩心核磁共振实验和分析时,需要具备一定的地质学和地球物理基础,同时要结合具体的地质背景和勘探开发需求进行综合分析和解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