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播控技术

合集下载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8K超高清电视制播技术及春晚应用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8K超高清电视制播技术及春晚应用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以下简称“总台”)为了推动2021央视春晚开展技术创新,以北京冬奥8K转播为目标,以总台超高清视音频制播与呈现国家重点实验室为研究平台,联合企事业科研单位,积极推进总台8K超高清电视的科技创新,研发了8K制播呈现全链路试验系统,包括8K演播室和后期制作系统、8K IP主控调度分发系统、8K播出系统、8K AVS3编解码系统、8K IP电视集成分发和接收系统。

2021年2月1日至2月28日,总台8K超高清电视频道在台内以IP网和5G网组播方式进行播出试验。

2月11日除夕夜,总台8K超高清播出试验频道对2021年央视春晚进行8K直播,为广大用户提供了超清画质、绚丽多彩的视觉盛宴。

1 世界8K超高清电视发展情况日本是最早开展8K超高清电视技术研究和电视节目制作播出的国家。

2018年12月日本开通了首个8K超高清电视频道,并以卫星传输的方式播出,分辨率为7 680×4 320,帧率为59.94P ,色彩深度为10 bit,采用HEVC编码,码率为100 Mb/s。

欧洲近几年对体育节目和国际重大赛事【摘 要】 梳理中央广播电视总台8K超高清电视系统流程和主要技术,并以2021年央视春晚8K直播为例,解析8K制播的 方案和实现流程。

【关键词】 8K超高清;制播创新;央视春晚;编解码;IP网和5G网组播;终端呈现DOI:10.3969/j.issn.1674-8239.2021.03.004Production and Broadcast Technology of 8K Ultra HD TV of China Media Group and Application of Spring Festival GalaZHAO Gui-hua(China Media Group, Beijing 100859, China)【Abstract】The process and main technologies of 8K UHDTV system of China Media Group were analyzed, and the 8K live broadcast of 2021 CCTV Spring Festival Gala was taken as an example to analyze the plan and implementation process of 8K production and broadcast.【Key Words】8K Ultra HD; production and broadcasting innovation; CCTV Spring Festival Gala; codec; IP network and 5G network multicast; terminal rendering进行了8K超高清电视的卫星传送。

电视播控系统常见故障及对策

电视播控系统常见故障及对策

电视播控系统常见故障及对策随着计算机、网络、数字等技术的发展、成熟,网络化、数字化的播控系统越来越多的在各电视台得到应用,面对新技术、新设备、新系统,如何做好广播电视技术的维护工作,实现不间断、高质量的电视播出,更好地发挥好电视的媒体作用,成了电视播出工作者最关心的话题。

以下就实际维护工作中遇到的一些系统故障及解决方案作一介绍,希望对大家的工作有所帮助。

一电源故障供电系统安全是播出系统安全的前提条件,如果供电系统设计有缺陷,一旦出现故障,就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

甘肃广电总台机房的两路配电均来自单位配电机房,以前由于UPS得不到正常维护, 曾发生供电缺相故障,导致播控机房部分设备断电,造成了严重的停播事故。

总结经验教训,我们认为,为了减小配电事故对播出系统的影响,首先,播控机房供电必须做到设备用电和其他供电分开, 系统的主备路、设备的主备供电都要取自电源的不同相,并保证各相负载基本平衡。

其次,对承担机房供电的UPS系统,要定期进行充放电试验,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避免造成更大的事故。

二同步倒换器故障播控系统中同步系统一般由主备两台同步发生器加一个同步倒换器组成。

运行当中,如果主同步机发生故障,同步倒换器会自动切换到备同步机输出;相应地,当备同步机发生故障时,同步倒换器会自动切换到主同步机输出;如果同步倒换器断电,它会自动旁通至主同步机输出。

应该说这种结构安全可靠、无可挑剔,但也有发生故障的时侯。

甘肃广电总台机房同步倒换器曾发生故障,致使系统无同步信号,播出信号出现图像滚动、键信号无法叠加等现象<当时,主备同步发生器状态指示均正常,同步倒换开关主路灯亮并有告警,我们以为是主同步机和同步倒换器都出现了故障,主同步机输出异常,同步倒换器未自动倒换所致,随即手动操作同步倒换器到备同步机输出,可这时,自动倒换开关来回倒换了数次后又停在了主路,故障依旧。

随后确定是同步倒换器出现故障,对其进行复位操作,重新开机后,一切正常。

数字“操盘手”——河南电视台硬盘播控系统应用实录

数字“操盘手”——河南电视台硬盘播控系统应用实录

因此 , 电视 台 考 虑将 硬 盘 服务 器 作 为 系统 的
核 心 设 备 ,而 台 弃 切 换 台设 备 。
实现质 的飞跃
其 实 , 用 闫主 任 说 , 者 在 采访 的过 不 记 程 中已经 明显 感觉 到河 南 电视 台井 然有序 的 工 作流程 了。
t 重大的 意义 。 它
南 电视 台 的 播控 系 统 , 闫主 任 首先 向 者 简 己
单 介绍 了 国内 电视播 控 系统 的 发展历 程 。 国 内早 期 电视播控 系统 无一例 外地 采 用 人 工 手 动播 出 方 式 。 些 时 候 , 些 电视 台 早 一 开始 引进 国 外的切 换 台和与 之 配套 的 自动播 控 系 统软 件 , 成 自动播 控 系 统 。 构 但这 些播 控 软件 都 是 英 文版 , 习掌 握 要 花费 较 多 的 学 时 间 和精 力 , 最 大 的 问 题 是 价格 昂 贵 , 且 故
‘ U 一 耋 鎏 l行业
时只参 与 信号 的录入 和相对 少量 的现场直 播 , 并且 在 矩 阵 的 输入 输 出 端都 接 有 跳 线器 , 所
以对 于播 出来说 是相 当安 全 的 。 如果 参 照 原 先盘 带结 合 的方 案 , 电视 台 就需要3 个数字切换 台和增 加大量的硬 件设 备 , 这 不 仅 增 加 投 资 成 本 , 易 引 发事 故 。 过 也 经
河南 电视台原先 采用的是 以NE 2 0 切 C 00
换 台 为核 心 的 模 拟半 自动播 出 系统 , 在 当 这



0i 一 -

— 0/ 2 23 0
维普资讯
维普资讯
行 业 应 用

独具特色的电视硬盘播出及总控系统

独具特色的电视硬盘播出及总控系统

每台服务器配置2 4 入 出通道 6 台服务器合计提供通道上载
1 个 、6 频 道 主 备 播 出 通 道 共 1 个 、审片 监 看 通 道 1 个 ; 2 个 2 2
・系统配备 1T 2 B的二级存储 ,同时挂接数据流磁带机; ●播出分控采用切换开关 +键控器 +音频监听设备的模 式, 结构简洁 , 稳定 可靠 。 系统主备播 出切换设备采用L i h e c t 1 6× 1 1 及 6×4切换开关 .键控设备采用 Ros 品 .内外 s产
主 备 专 用 F P服 务器 。主 备 S N 各 挂 播 出 视 频 服 务 器 3台 T A
・与文档 系统 关联 .重 建硬 盘效 率高 .操 作简单 ; ・方式灵活 , AI 3 R D一模式可允许一块硬盘故 障; C E C模 式可 在两块硬 盘故 障时正常运行。 双 S N结构 ,既保证 了安全性 又没有空间的浪费 . A 素 材上载迁移流程简单 ,效率高。存储升级及扩充播 出通道简 单易行 ,且 L i h的高清 标清服务器可共享 同一个存储阵 ec t 列, 实现高标清节 目的混播 , 为未来 的高清播 出作 了准备 无 需大规模更换和废弃设备 。
载 、迁移 管理 广告上载管理 ,节 目审查 .节 目单 编排 ,自 动播出、延时播出、智能总控等功 能;
● 技 术 检 测 采 用 全 配 置 泰 克WF 10 监 看 全 部 采 用 大 M6 0 , 屏 +画面 分 割 器 方 式 : ● 字 幕 系 统选 用 网 络型 字 幕 播 出 系统 .包 括 6 频 道 的 个
两个 键 ,断 电直 通 , 内置 2× 1 关 .有操 作 面板 ,可被 播 开
2 视频 服务器的第三层备份 。
我们 之 所 以选 择 N x 30 H X, ei 60 D 考虑 了上述 S N结 构 的 o A 鲜 明优越 性 ,考 虑 了其 输 出指 标 ,考虑 了其高 标 清兼 容 .还有

浅谈电视播出控制系统的业务流程

浅谈电视播出控制系统的业务流程
辽守广播电视拮术
第 1 期
浅 谈 电视 播 出控 制 系统 的 业务 流程
( 抚 顺 广播 电视 台 )
【 摘 要 】电视插 m控制系统主要 绕 F 1 播前 准备 、播 } “期间l 『 支 播 后处卿 个阶段 的业 务流程;管理策略
抚 顺 广 播 电 视 台播 m控 制 系统 主 要 完 成 本 台4 套 白办 标 清数 字频 道 节 目的 播 m l 作 。播 出
项 ,是否 有节 目调整 等 。
( 2 ) 检查主备控播出机 、切换矩阵 、主备
三 、收 录 系统 的可 靠 性

备, 形 化 操 作 界 一 日了 然 , I 作 人 员可 以
随 时手动 干预 收 录的执 行与 否 。 系统 的高效 性 : 边 采集 边 编辑 边 辽 移的 【 : 作 机 制提 高 了资
足 采 用 成 熟 的技 术 (如 :RAI D技 术 ,
系列播出准备的处理 ,最终备播素材提交播 出
播 出 阶 段 的 安全 ,是 播 出 阶段 节 目的主 要 和 重
( 4)播 出机 房 的温 度 、湿度 等 ( 定 时定 点
系 统 准 备播 出 。 备播 准备 工 作 直 接 关 系到 后 续 查看 )。 2 . 播 出系统 设 备状态 检查 ( 1)检查 4 套标 清 频 道 多 画 面分 割 器 显 示 的各关 键 点的视 、音 频信 号 ( 监 听 、监看 )。 要来 源 。播 出值 班员 需要 做如 下准 备工 作 。 1 . 电视 播 出工作 情况交 接 ( 1 )值班 人 员交 班 时要 与上 一 班人 员进 行 况 、 系统 设 备 运 行情 况及 其 它 待 完 成 的播 出事
作者 简介 :石育红 ,抚顺广播 电视台f f { 班员 I . I  ̄ E 师 .主 要从事值机 I : 作

电视播控中心播出系统配置要求

电视播控中心播出系统配置要求

《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管理规定》卫星广播电视地球站实施细则(试行)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二〇一〇年五月目录第一章总则 (1)第一条编写目的 (1)第二条适用范围 (1)第二章系统配置要求 (1)第三条外部电源 (1)第四条供配电 (1)第五条信号源 (1)第六条上行链路 (1)第七条上行功率控制 (2)第八条天馈线系统 (2)第九条备份系统 (2)第十条播出监测 (2)第十一条电力和环境监测 (3)第十二条机房环境 (3)第十三条安全防范 (3)第十四条通讯设施 (3)第十五条备品备件 (3)第十六条维护工具 (4)第十七条灾备与应急播出 (4)第三章运维与技术管理 (4)第十八条运行指标 (4)第十九条技术指标 (4)第二十条规章制度 (4)第二十一条运维流程 (5)第二十二条运行规范 (5)第二十三条维护管理 (6)第二十四条备件管理 (6)第二十五条代维管理 (6)第二十六条应急预案 (7)第二十七条重要保障期 (7)第二十八条试播期管理 (7)第二十九条临时停传管理 (7)第三十条运行变更管理 (8)第三十一条技术系统新建、改扩建管理 (8)第三十二条施工管理 (9)第三十三条事故管理 (9)第三十四条报表管理 (9)第三十五条技术资料 (10)第三十六条技术安全 (10)第三十七条检查与考核 (10)第三十八条风险评估 (11)第三十九条网络和信息安全 (11)第四十条岗位设置 (11)第四十一条人员要求及培训 (12)第四章附则 (12)第四十二条本实施细则下列用语含义 (12)第四十三条规范性引用文件 (13)第四十四条本实施细则由广电总局科技司负责解释 (13)第四十五条本实施细则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13)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指导和规范卫星广播电视地球站安全播出管理工作,根据《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管理规定》,制订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本实施细则适用于卫星广播电视地球站的技术系统配置及运行、维护、技术管理工作。

安徽电视台六频道全数字播控系统

安徽电视台六频道全数字播控系统
六频 道数 字 播 出 系统 中 的视 频 服 务 器 子 系统 如 图2 示 。 所
(G 2 B)实现 高速 数据 传输 。
2 祝 胍 务杀 一
工作 埋
视 频 服 务 器 子 系统 运 作 的 基 本 原 理 如 下 上 载 工 作 站 直
接 控制视频服务器 的编码 口,
将 节 目素 材 采 集 到 视 频 服 务 器 中 同 时 通 过 局 域 网 将 所
瑰 I 代 7 电 o ^
维普资讯
在六频道全数字播控系统 中 , 主要设备视频服务器 为美
国 Pn al公 司 的 第 4 MP G一视 频 服 务 器 MS 一0 S , in c e 代 E 2 S9 0 I 播
用 于 播 出垫 片信 号 作 为整 个 播 出 播 出视 频 服 务 器 配 置 七 个 解 码 1和 2 1 码 口用 于 节 目播 出 编 码 口用 于 节
播放 。

l-------------—---------. --w---------------------
I一接 2 交 帆 ‘ 主
系统包 括五 台 MS 一0 S 视频服 务器 ( 台上载服务 S90 I 三
器 、两 台 播 出服 务 器 ) 六 台 上 载 工 作 站 六 套 主 备 播 出控
●在播出系统 中将多路播 出信号编码复用输 出 . 系统 是
的一项优 化设计 ,增强 了播 出系统 的适应性 .可直接与各数
字电视传输平台和服务平台链接 . 同时采用冗余编码板复用 的工作模式 .提高传输设备 的利用率 。 再者是考虑 系统 的可扩展性 :为了不断推 出新技术 、新
设备应用于 系统之 中 ,整个 系统 为技 术升级 、通道扩展等 留 有足够 的余地 。

电视自动播控系统的安全措施

电视自动播控系统的安全措施
触发 、 定时定长插播等 , 时间如 果 充裕 , 播前 也 可将 新 闻带 、 题 带 上 载 至 服 务器 , 重 专
由硬盘 服务 器独立 完成 全部 节 目的播 出。 2 自动 播控 系统 软件 的性 能要 求

录像 机播 后状态 的选 择 、 台标 机 中台标 时 间 的 自动播 出、 硬盘播 出素材管 理等 ) 。
() 6 为便 于使用 者运 用 、 理 , 制 软件 应 具有 友 管 控 2 9 01
不同接 口 协议的录像机 、 切换台 、 视频服务器、 键混等 设备 , 且实时控制要求高 , 若经 常出现死机 、 切换 不准
确 等现 象 , 然不 能满 足播 出安 全 的 要求 , 外 , 辑 显 此 编 串联单 模块 与控 制模块 之 间衔接 不 好也可 能 出现编 播 的 串联单正 确而 切换 不正 常 的现 象 , 对 这 些 不稳 定 针 因素 , 软件 编程 人员 在 构 建 系统 时 必 须 进 行 周 密 的设
台( 1主 1备 ) 控计 算机用 于视频 服 务器及 原 磁带 系 工
间出现重叠等 , 针对这些错误能限制节 目单 的发送播 出 , 至修 改正 确 , 外操 作者修 改 串联单 而未 进行 发 直 此
送播 出操 作 , 软件也 应及 时报告 。
() 3 自动控 制能 力也 是 自动播 控 系统 软 件 的一 个
多 电视 台 为提 高播 出质量 , 善操作 环境 , 改 引进 了全硬 盘播控 系统 或盘 带 结合 系统 , 终 实 现 网络 制播 一 体 最 化, 在构建 新 的硬盘 自动 播控 系统 过程 中 , 据经 济实 根 用 、 术可 行 的要求 , 定 采用 全 硬 盘 还 是 盘带 结 合 。 技 确 本 台 ( 乡市 广播 电视 台 ) 桐 根椐 实 力 及 机房 分 布 、 原先 的节 目带 制作 流程 等情 况 , 定先 对重 播率 较高 、 决 带子 制 作时 间充裕 的广 告节 目采 用 硬盘播 出 , 对节 目量小 、 制 作 时间 紧张 的新 闻及专题 仍 采用 Btcm带 , e a a 即将 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电视节目制播系统的功能分为:①信号源,②通信,③工作流程,④控制和监视2、演播室应用的传输结构和传输协议:①支持流的传输结构,②支持文件传送的网络结构3、抽样频率的选取原则:①满足奈奎斯特准则:fs≥2fm,②抽样点位置分布应成正交结构,便于信号处理。

4、分量信号的抽样比例①4:2:2抽样:亮度信号Y的抽样频率为4×3.375=13.5MHz,Cr 和Cb信号的抽样频率为2×3.375=6.75 MHz。

② 4:4:4抽样:亮度信号Y的抽样频率为4×3.375=13.5MHz,Cr 和Cb信号的抽样频率为4×3.375=13.5 MHz。

③4:2:0抽样5、100%彩条中亮度信号之模拟电平与量化电平之间的关系6、625/50标准的复用数据的字数分布7、串行传输信号的通道编码的目的:使串行数字信号形状得到优化,从而使信号频谱的能量分布相对集中,降低直流分量,有利于时钟恢复等。

8、4:2:2串行数字分量信号的输入接口电路9、一行SDTI信号的格式10、音频抽样频率的确定32kHz(专业传输标准)—FM立体声广播要求,最高音频信号频率采用15kHz。

44.1kHz(消费级标准)—48kHz(广播级音频标准)—11、量化就是把各个时刻的采样值用二进制数(比特)来表示。

量化所用的比特的数量即量化精度。

量化过程是一个用离散值对连续值近似处理的过程,所以数字量化过程存在量化误差,量化误相当于最低一个比特位的一半所代表的信号幅度。

12、数字音频系统的动态范围可由下式求出:D=(n-0.5)×6.02(dB)13、AES/EBU接口标准:AES和EBU一起开发的数字音频传输接口标准:AES/EBU标准,即AES3-1992,ANSI S4.40-1992,或IEC-958标准。

它是传输和接收数字音频信号的数字设备接口协议。

规定音频数据必须以2的补码进行编码。

传输介质是电缆,允许高带宽容量和并行数据字节的串行传输,串行传输16到20bit的字节时先传输最低有效位。

串行后的数据流经格式化器加入字节时钟标志以表明每个样值的开始,格式化后的串行数据流经双向标志码编码器编码后输出,最后传输的数据流为双相标志码码流。

14、AES/EBU接口数据结构:一个音频帧包括两个32比特的子帧(子帧1和子帧2),一个子帧只包括一个音频声道的一个样值数据:20比特、同步数据(子帧的首标):4个比特、附加数据:4个比特、有效比特(V):1比特、用户比特(U):1比特、声道状态比特(C):1比特,奇偶校验比特(P):1比特。

(1个子帧=1个抽样)。

每192个音频帧构成一个块。

在数据流中用标志符Z标识每个块的开始。

在一个48kHz抽样的系统中每个音频帧的时间是20.83us。

一个AES/EBU 块的时间为20.83us×192=4000us。

15、当前常用的压缩格式为MPEG压缩,较流行的几种格式有:MPEG-1:提供帧内压缩,压缩基于离散余弦变换(DCT),类似于JPEG和H.261图像中使用DCT的压缩标准。

MPEG-2:除了帧内压缩外,还采用帧间压缩,即I、B、P帧的压缩形式,I帧即帧内压缩。

P帧采用预测编码,预测当前帧与前面最近的I帧或P帧。

B帧为双向帧间编码,基于当前帧与前一帧和后一帧图像之间的差别进行压缩,该方式以图像线(GOP)为单位,一个GOP由1-15帧组成。

MPEG-4:更多定义的是一种格式,一种架构,而不是具体的算法,它可以充分使用多种多媒体技术,包括压缩本身的一些工具算法,也包括图像合成、语言合成等技术。

16、MPEG-4与MPEG-1、MPEG-2的不同之处在于:MPEG-1和MPEG-2是基于帧的规范,而MPEG-4是基于媒体对象的描述、表达、组织等问题,它将多媒体对象标准化,对自然及人造内容的表达均可动用自如。

17、媒体资产管理系统中数据压缩格式基本上都是采用MPEG-2和MPEG-4,两者因基压缩率高,所占的存储空间小,有利用节目资料的存储,可大大降低数据传输所用的网络带宽及其它资源在存储领域,MPEG-2已成为DVD采用的数据压缩标准,而DVD光盘是目前电视台可行的媒体资产离线存储载体的一种。

18、数据存储技术及其应用媒体资产管理系统中视音频资料有巨大的数据量,一般根据数据的应用情况,采取分级存储管理,将存储数据分三个层次:使用频率最高的数据通过在存储存放在高速磁盘阵列,响应时间最快;不常用的数据通过近线存储存放在自动化磁带库或光盘库中,需要时调入磁盘陈列;很少使用的数据通过离线存储,采取人工管理方法,需要时由人工装载到磁带库或光盘库中,转换成近线存储。

19、传统的存储方式采用直接连接存储,即在服务器内安装若干硬盘或通过SCSI接口将一台服务器与本地存储子系统直接连接。

系统对存储数据在读写都是通过服务器进行,服务器的I/O接口将限制系统带宽的瓶颈。

当与存储系统相联的服务器一旦出故障,存储器的数据将无法读出,系统管理复杂,不便扩展,安全性难以保障。

20、针对传统存储方式的不足,基于网络相信技术应运而生。

目前较流行的网络存储方案为SAN(存储区域网路Storage Area Network)与NAS(网络连接存储Network Attached Storage)两种方案。

21、SAN是一种起源于中央存储模型的网络体系结构,SAN主要工作于FC(光纤通道,Fibre Channel)的连接中,当前国内城市电视台的非线性编辑制播网均为“基于FC的SAN和快速以太网双网结构的非线性编辑制播网”。

22、SAN的体系结构分为以下四层:存储系统,硬件连接件,管理软件,文件系统。

23、SAN以数据存储为中心(不是以服务器为中心),采用可伸缩的网络拓扑结构。

通过高传输速率的光通道直接连接,提供SAN内部任意节点之间的多路可选择的数据交换,并将数据存储管理集中在相对独立的存储区域内。

24、与传统技术相比,SAN技术最大区别是将存储设备以传统的以太网中隔离出来,成为独立的存储区域网络。

SAN结构允许任何服务器连接到任何存储陈列,服务器可直接存取所需的数据,实现信息共享。

通过磁盘陈列将数据集中存放,可以独立地增加存储容量,方便集中管理与备份。

25、SAN技术的一大特点是完全采用光纤连接,是面向大规模数据传输的数据存储技术,与传统存储方式相比不存在服务器I/O的瓶颈,极大提高访问速度。

25、NAS模式是以网络为中心(区别于SAN以数据存储为中心)。

利用现有的网络资源来接入专用的带有操作系统的网络存储设备,而不是另外再部署光纤交换机网络来连接传统的存储设备,可以说它是独立于应用服务器的专用于数据存储的服务器设备。

26、NAS作用类似于一个专用的文件服务器,不同于传统的通用服务器,它去掉了通用服务器原有的不适用于数传输的大多数计算功能,仅仅提供文件系统功能,用于存储服务,降低了存储设备的成本。

NAS 的操作系统设计为专用文件I/O操作和文件服务活动,其性能优于通用操作系统,专门优化了系统硬软件体系结构,多线程、多任务的网络操作系统内核特别适用于处理来自网络的I/O请求,提高了响应速度,这种方法有两大优势:一、即使相应的应用服务器不再工作,仍然可以由NAS服务器读出数据;二、简单服务器由于操作系统功能较简单,系统崩溃的可能性较小。

27、SAN与NAS技术各有优缺点:但随着网络技术的不娄发展以及千兆以太网的普及,两者之间的性能差异将起来越不明显。

SAN与NAS 的结合应用将是网络存储的未来趋势,采用SAN或SAN结合NAS存储模式将是非线性编辑网较为理想的存储模式。

28、在线存储和存储介质在线即联机状态,是指存储设备永久性地固定连接在计算机系统中,可以直接访问这些设备,但不能取出用于交换。

在线存储介质一般是硬盘阵列,具有读写速度快、效率高、技术成熟的优点,任何时刻都可以快速地存取数据,缺点是体积大,大量使用成本较高,并且扩展不便,不能够更换盘片,一旦存储设备安装完毕,在线存储的容量也就固定了。

在线存储一般用于存储热门的、访问频繁、容量较小的数据,比如用于检索浏览的低码率视音频数据,一般存放在在线系统,有利于方便快速地查询浏览。

29、近线存储和存储介质近线介于在线与离线之间,一般采用自动化的磁带库或光盘库,结合相应的存储管理软件,构成近线存储系统。

采用的典型存储介质是数据流磁带或光盘:数据流磁带库技术成熟、容量大、成本低、维护升级便利,数据保存时间可达30~50年,安全可靠,读写速度中等,但检索速度慢;光盘读取速度较快、效率较高、成本较低,但写入速度慢,目前光学存储的最先进技术———蓝光碟(BlueRayDisc),不同于以往的DVD采用红色激光的激光头技术,而是使用蓝色激光头技术,最大容量可以达到27 GB(单层)或54 GB(双层),记录速度更达到36 MBps,可以轻松地将高质量的影音文件记录其中。

30、离线存储和存储介质离线即脱机状态,是指存储介质平时没有装在计算机系统中,在存取数字时需要将介质临时性地装载或连接到计算机系统,当数据访问完成时再脱开连接,断开连接后可以更换介质,如磁带、软磁盘或光盘等。

离线方式通常在访问速度上要低一些,但因其可以随时更换存储介质,所以在存储容量上没有限制。

最典型的存储介质是磁带,价格较低,适于海量存储。

离线设备具有存储容量无限制的特点,但因为要手工查找和装载介质,其响应速度较慢,一般用于存储不常用的数据和备份重要的、安全性级别高的数据。

31、在现今的数字电视演播室中,设备之间基本上采用信号流连接方式,如SDI、STDI、模拟YUV、VBS等信号流。

在非线性编辑系统和播出系统与服务器之间的连接,还有基于MPEG-2传输流等的信号连接方式。

32、基于信号流连接方式的主要特点是,传送时可以同时播放和处理。

以流方式传送的数字信号,元数据被放在场消隐期间传送,在信号切换时元数据会丢失。

33、在以媒体资产管理系统为核心的数字制播环境,一是需要以数据文件进行存储、迁移和交换,并使用丰富的元数据,元数据要和视/音频数据捆在一起传送和存储;二是基于计算机平台的视/音频处理设备越来越多,以文件传输视/音频及元数据是这些设备之间最有效的数据传输方法;三是文件传输方式允许所有相关数据被打包后一起传送,非常灵活;四是基于文件传输允许大量使用IT设备,文件可以在不同速率的广域网和局域网中交流,文件的调用速度可以适应不同的通道带宽;五是文件交换不会引起图像质量的下降。

34、MXF为“素材交换格式”,主要用于设备间的文件交换并支持简单的编辑功能;35、GXF为“通用交换格式”,主要用于存储文档的交换;36、AAF 为“先进制作格式”,支持复杂、灵活的编辑功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