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华亭地区矿震记录特征分析
甘肃地震中的地震波传播特征研究

甘肃地震中的地震波传播特征研究地震是一种地壳运动造成的自然现象,地震波是地震能量的传播形式。
甘肃地区位于中国西北地区,地震频发,因此研究甘肃地震中地震波的传播特征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通过分析甘肃地震中的地震波传播特征,以期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一、地震波的传播形式地震波主要包括P波、S波和表面波。
P波是最先到达的纵波,能够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具有较高的速度;S波是次于P波到达的横波,只能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比P波略慢;表面波是沿地表传播的波动,速度最慢,但振幅较大。
二、甘肃地震中的地震波传播特征1. 地震波速度分析根据研究数据显示,甘肃地震中的地震波速度表现出一定的差异。
P波传播速度相对较快,约为6.5-8.0 km/s;S波传播速度稍慢,约为3.5-4.5 km/s;表面波传播速度最慢,约为2.0-3.0 km/s。
这些速度特征对于地震预警和应急响应具有重要的影响。
2. 地震波能量分布甘肃地震中的地震波能量分布呈现出明显的径向衰减趋势。
波前能量较强,随着距离震源的增加,能量呈指数级衰减。
此外,地震波能量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也会发生改变,如山体、河流等地形会对地震波传播产生影响。
3. 地震波频谱特征地震波频谱特征是指不同频率的地震波在传播过程中的衰减情况。
研究发现,甘肃地震中的地震波频谱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较高频率的地震波衰减较快,能量集中在震源附近;而较低频率的地震波能够传播较远,能量较为均匀地分布在空间中。
4. 地震波的反射和折射地震波在地壳中传播时,会发生反射和折射现象,这对于地壳结构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甘肃地震中的地震波反射和折射现象随着地壳结构的变化而变化,通过分析这些现象可以了解地壳的内部结构。
5. 地震波的传播路径地震波的传播路径是指地震波在传播过程中经过的介质和路径。
甘肃地震中地震波的传播路径复杂多样,受到地表地质条件和介质性质的影响。
不同的传播路径对地震波的传播速度和能量分布产生不同的影响。
甘肃地震的震源机制与构造应力分布

甘肃地震的震源机制与构造应力分布甘肃地震是近年来中国西北地区发生的一次重大地震。
地震是由地壳内部应力的释放造成的地面运动,了解地震的震源机制与构造应力分布对地震预测和防灾减灾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甘肃地震的震源机制与构造应力分布进行分析,详细探讨其成因与特点。
一、甘肃地震的震源机制地震的震源机制是指地震发生时地壳内部发生的应力破坏的方式和形式。
通过分析地震波的传播路径和波形,在确定震源机制时,我们可以了解地震破裂面的产生以及破裂过程中地震波的传播情况。
甘肃地震的震源机制是由甘肃地区构造形变引起的,具体表现为走滑型断层的破裂。
走滑型断层是指在地壳中沿着断层面相对滑动的地震形态。
甘肃地震的破裂面主要沿着地表的走向断层向两侧滑动引起,断层带的长度约为几十公里。
二、甘肃地震的构造应力分布构造应力是地球内部岩石承受的各向异性力作用的结果,它是地震发生的一个重要动力学参数。
通过对地震波的解释以及地下构造的分析,我们可以推测出甘肃地震的构造应力分布。
甘肃地震发生在中国西北地区的甘肃省,这个地区位于中国大陆板块与欧亚板块的交汇处,构造活动十分活跃。
该地区主要受到压缩和剪切的应力作用,其中以走滑型断层的剪切应力最为明显。
根据地震学家的研究,甘肃地震区域的构造应力可以分为两个主要方向:东西和南北方向。
其中,东西方向的构造应力主要来自欧亚板块和印度板块的相互挤压,导致了甘肃地区的地壳应力集中,从而引发了地震。
南北方向的构造应力主要来自中国大陆板块与青藏高原板块的相互碰撞,也对甘肃地震的发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总体来说,甘肃地震的构造应力分布呈现出复杂多样的特点,受到多方面的力量的作用,这也是该地区地震频发的原因之一。
结论甘肃地震的震源机制是走滑型断层的破裂,构造应力分布主要受到欧亚板块和印度板块的挤压以及中国大陆板块与青藏高原板块的碰撞的影响。
了解地震的震源机制和构造应力分布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地震的成因以及地震活动的规律,为地震预测和防灾减灾提供科学依据。
日本9.0级地震甘肃地下流体资料同震响应特征分析

日本9.0级地震甘肃地下流体资料同震响应特征分析
张昱;吴建华;陈瑶;冯建刚;曹玲玲;李春燕;郑卫平
【期刊名称】《地震工程学报》
【年(卷),期】2017(039)A01
【摘要】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北部宫城县以东太平洋海域发生9.0级地震时,我国有不少地下流体台站记录到了丰富的同震响应现象,甘肃地区数字化地下流体观测资料也出现不同程度的同震响应。
分析了该地震时甘肃地区数字化水位、水温同震变化特征和响应能力,发现井水位的同震响应有振荡和突变两种形态,多数在震后较快恢复原来状态。
水温记录同震响应能力明显低于水位,仅有1个测项记录到同震响应,为短时间波动,且很快恢复。
【总页数】5页(P97-101)
【作者】张昱;吴建华;陈瑶;冯建刚;曹玲玲;李春燕;郑卫平
【作者单位】甘肃省地震局,甘肃兰州730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315.72
【相关文献】
1.日本MW9.0地震引起的吉林省地下流体同震响应特征分析 [J], 綦伟;李仲巍;刘达峰;金伟;张磊
2.云南地下流体对尼泊尔8.1级地震的同震响应特征分析 [J], 张立;罗睿洁;高文斐;苏有锦;钱晓东;毛燕
3.日本9.0级地震甘肃地下流体资料同震响应特征分析 [J], 张昱;吴建华;陈瑶;冯建
刚;曹玲玲;李春燕;郑卫平
4.中国大陆井水位观测网对甘肃岷县漳县6.6级地震同震响应特征分析 [J], 周志华;黄辅琼;马玉川
5.中国大陆井水位观测网对甘肃岷县漳县
6.6级地震同震响应特征分析 [J], 周志华;黄辅琼;马玉川;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甘肃省华亭煤田山寨煤矿矿区扩大区资源储量复核分割报告

甘肃省华亭煤田山寨煤矿矿区(扩大区)资源储量复核(分割)报告摘要经整合后的山寨煤矿矿井位于华亭煤田西北部,华亭县城西北,行政区划属甘肃省华亭县策底乡管辖,地理坐标:东经106°35′20″-106°38′01″,北纬35°15′34″-35°17′33″,矿区面积10.29km2,本次核实的扩大区面积9.3214km2。
1995年5月由甘肃煤田地质局一四六队提交的《甘肃省华亭矿区白草峪井田勘探(精查)地质报告》、2002年4月由华亭矿区建设管理委员会提交的《甘肃省华亭煤田砚北煤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及2005年1月由华亭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提交的《甘肃省华亭煤田山寨煤矿山寨井资源储量复核报告》是该区主要的最终地质报告。
甘肃煤田地质局一四六队2007年3月受华亭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委托进行《甘肃省华亭煤田山寨煤矿(整合)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的编制工作,完成文字报告共8章23节,约5.82万字、附图12张、附件13件。
该报告资料齐全,文图并茂,可以作为资源整合后煤矿采矿许可证办理和扩大区矿权价款评估的依据。
山寨煤矿矿井含煤岩系为中侏罗统延安组,自下而上含煤5、煤4、煤3、煤2-3、煤2-2、煤2-1、和煤1共7层,其中煤2组的各煤层系单独煤层。
煤系地层总平均厚度为153.81m,煤层总平均厚度为30.83m,含煤系数为20. 00%。
煤5层除唐家山逆断层附近出现无煤点或不可采外,系全区可采的较稳定煤层,其平均厚度占延安组煤层平均厚度的78%;煤3层属大部分可采的较稳定煤层,其它煤层均为不可采煤层,含煤密度2704万吨/km2。
其主采煤5层煤质为:低灰、低硫、高磷长焰煤。
经本次核实,资源储量估算结果如下:⒈资源整合后山寨煤矿井田范围内(可采煤3、煤5层)保有煤炭(长焰煤)资源储量22970.58万吨,其中:探明的(可研)经济基础储量(111b)3047.77万吨;控制的(预可研)经济基础储量(122b)3378.07万吨;推断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3)16544.74万吨。
甘肃地震的地震活动性与概率

甘肃地震的地震活动性与概率地震是自然界常见的地质灾害之一,其发生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都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甘肃地区作为中国西北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地震活动性显著且频繁。
本文将探讨甘肃地震的地震活动性与概率,并对地震的监测和预测方法进行简要介绍。
一、甘肃地震的地震活动性地震活动性是指某一地区或特定地点地震活动的频率和大小。
甘肃地区位于中国的地震活动带之一,属于特定的地震构造背景。
地震活动性的强弱与地壳构造、板块运动以及地震断裂带的分布关系密切。
甘肃地区的地震活动性主要表现为多次小震与少数中强震交替出现的特点。
据历史地震数据统计,甘肃地区每年发生的地震数量相对较高,尤其是3级以下的微震,几乎每天都有发生。
而且,甘肃地区地震活动性的季节变化也比较明显,冬季相对较高,夏季相对较低。
二、甘肃地震的概率地震的概率指的是某一特定地区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发生地震的可能性。
地震概率的计算主要基于历史地震数据和地震统计学原理。
通过分析多年的地震数据以及地震构造背景,可以推算出某个地区未来一段时间内可能发生的地震规模和频率。
甘肃地区的地震概率较高,主要是因为其地处青藏高原与华北平原的交界区域,地壳构造活动频繁。
根据中国地震局的地震概率模型,甘肃地区未来几十年内发生6级以上地震的概率较大,且可能有1-2次超过7级的强震发生。
三、地震的监测和预测方法为了更好地了解和监测甘肃地区的地震活动性与概率,科学家们采用了多种手段和方法进行地震监测和预测。
1. 地震台网监测:中国地震台网系统在甘肃地区建立了一系列地震监测站,通过实时监测地壳运动和地震波传播情况,可以及时获取地震活动信息,并作出预测和警示。
2. 地震参数研究:科学家们对甘肃地区历史地震数据进行详细研究,分析地震的震源参数、震级规律以及地震断裂带的分布情况,从而推测未来地震可能发生的位置和规模。
3. 数字模拟模型:利用现代地震学的理论和计算机技术,科学家们可以建立地震数字模拟模型,模拟地震波传播和地壳运动的过程,从而预测地震的可能影响范围和破坏程度。
甘肃地震带的地震活动性研究

甘肃地震带的地震活动性研究地震是自然界一种常见的地球物理现象,由地壳内部的岩石断裂运动引起。
而地震活动性则是指地震在一定时间内的分布和发生频率,这种活动性在世界范围内并不均匀。
本文将对甘肃地震带的地震活动性进行研究,通过分析该地区的地震数据和相关研究成果,探讨其地震活动规律和特点。
一、甘肃地震带概述甘肃地震带位于中国的西部边陲,涵盖了甘肃省的大部分地区。
该地区地质构造复杂,处在欧亚板块和印度板块的碰撞带上。
由于板块运动和地壳应力的积累,甘肃地震带成为我国地震活动最为频繁的地区之一。
二、甘肃地震带地震活动性的时间分布为了研究甘肃地震带的地震活动性,我们首先需要收集该地区的地震数据,并将其进行整理和分析。
通过统计和绘制地震活动时间序列图,可以清晰地看出地震的年代序列和发震规律。
据统计,甘肃地震带的地震活动呈现出明显的集中分布。
大部分地震发生在东部地区,而西部地区相对较少。
地震活动集中分布的原因可能与地区的地质构造和地壳变形有关。
三、甘肃地震带地震活动性的空间分布除了时间分布,地震活动性还具有明显的空间分布特点。
通过绘制甘肃地震带的空间分布图,可以看出地震活动的区域性和聚集性。
甘肃地震带主要集中在河西走廊和祁连山脉周边区域。
这些地区的地质条件和地震断裂带的分布,使得地震活动性较高。
而其他地区,如青海和宁夏等地,则地震活动性较低。
四、甘肃地震带地震活动性的成因解析甘肃地震带地震活动性的成因复杂多样。
首先,该地区位于板块边缘,处在东亚大陆板块和欧亚板块之间的交界带上,地壳运动剧烈,地震活动频繁。
此外,甘肃地震带周边的地质构造也对地震活动性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
这片地区存在多条地震断裂带,断裂带的运动和震源的活动,都会导致地震的发生和累积。
五、甘肃地震带地震活动性的意义和应对措施研究甘肃地震带地震活动性的意义重大。
首先,对于了解地震活动的规律和变化趋势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其次,可以为地震灾害预测和防范提供科学依据。
印尼8.6级地震甘肃地区流体观测资料同震响应分析

印尼8.6级地震甘肃地区流体观测资料同震响应分析张昱;李春燕;吴建华;冯博;李晓峰;张辉;张向红【期刊名称】《地震工程学报》【年(卷),期】2016(038)005【摘要】2012年4月11日印尼苏门答腊发生8.6级、8.2级地震,我国大量地下流体台站记录到丰富的同震响应现象,甘肃地下流体观测资料也出现不同程度的同震响应.本文分析两次大地震时甘肃地区数字化水位、水温同震变化特征和响应能力,得到大部分井水位的同震响应有较一致的变化规律,且以振荡变化为主,震后较快恢复到原有状态,响应程度也与震级密切相关,即震级越大响应能力越强;由于水温和水位有不同的响应机理,因此水温不遵循这种规律,水温观测只有2个井点记录到同震响应,且记录的幅度基本相当,变化周期较大,恢复时间也较慢.%During the occurrence of two strong earthquakes (M8.6 and M8.2 )in Sumatra, Indonesia,on April 11,2012,a large number of underground fluid stations in China recorded abundant co-seismic response data,and data from underground fluid observations in Gansu also showed various degrees of co-seismic response.The co-seismic changes and the digital response of water levels and temperatures in Gansu during these two great earthquakes are analyzed in this study.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water level co-seismic response in most wells followed a relatively consistent change law,i.e.,the change was main oscillation variation,and rapidly recovered to its original state after the earthquake.The degree of response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magnitude;the greater the magnitude,the strongerthe response.Owing to the different response mechanisms of water level and temperature,water temperature does not follow this rule.In water temperature observations,only two wells had a record of co-seismic response,they showed approximate amplitudes and a relatively long cycle time (change period),but a slower recovery time.【总页数】8页(P830-837)【作者】张昱;李春燕;吴建华;冯博;李晓峰;张辉;张向红【作者单位】甘肃省地震局,甘肃兰州 730000;甘肃省地震局,甘肃兰州 730000;甘肃省地震局,甘肃兰州 730000;甘肃省地震局,甘肃兰州 730000;甘肃省地震局,甘肃兰州 730000;甘肃省地震局,甘肃兰州 730000;甘肃省地震局,甘肃兰州73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315.72+3【相关文献】1.日本9.0级地震甘肃地下流体资料同震响应特征分析 [J], 张昱;吴建华;陈瑶;冯建刚;曹玲玲;李春燕;郑卫平;2.云南丽江井水位与水温对印尼8.5级地震和汶川8.0级地震的同震响应特征分析[J], 杨跃文;夏丽红;褚金学;任佳;和玉权;李丽红;王爱民3.日本9.0级地震甘肃地下流体资料同震响应特征分析 [J], 张昱;吴建华;陈瑶;冯建刚;曹玲玲;李春燕;郑卫平4.印尼8.6级地震甘肃地区流体观测资料同震响应分析 [J], 张昱;李春燕;吴建华;冯博;李晓峰;张辉;张向红;5.尼泊尔8.1级地震甘肃地区流体观测资料同震响应分析 [J], 陈瑶; 张昱; 王英达; 曹玲玲; 郑卫平; 冯建刚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华亭煤矿采空区塌陷监测定位及综合防治技术

华亭煤矿采空区塌陷监测定位及综合防治技术摘要:我国地大物博,矿产资源丰富,煤炭行业为区域经济的繁荣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但近年来由煤炭采空区土地塌陷而引发的社会矛盾不断加剧,加强采空区土地塌陷治理已成为煤炭储备丰富地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焦点问题。
关键词:采空区塌陷监测定位综合防治一、引言华亭煤矿位于华亭煤田向斜东翼的中偏南段,从东到西主要包括东部向斜构造,西部背斜构造。
井田内地质构造及水文地质条件简单,地表地形复杂,沟壑纵横,表层几乎全为黄土层覆盖,地势为北西高,南东低,南部为侵蚀堆积的带状河谷山区,阶地分布较广。
矿井目前生产水平为+840水平,生产采区为2501采区,采用走向长壁倾斜分层综采低位放顶煤采煤方法。
二、地表沉陷治理监测定位系统基本情况1、地表沉陷治理监测定位系统采用的设备型号:日本宾得SMT888-3G。
2、系统工作的基本原理:卫星不间断地发送自身的星历参数和时间信息,用户接收到这些信息后,经过计算求出接收机的三维位置,三维方向以及运动速度和时间信息。
三、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1、主要内容:⑴用GPS监测250105-1工作面地表移动变形的程度,制定矿区开采沉陷监测手段,提高工作效率;⑵建立250105-1工作面地表移动观测站;⑶塌陷区埋点、建立监测网;⑷分析250105-1工作面采矿条件、地质条件与地表移动和变形的关系;⑸确定地表在移动过程中的移动和变形特点及分布规律;⑹确定地表移动和变形中的动态移动变化规律;⑺确定移动稳定后地表移动和变形的分布及其主要参数,即最大下沉角、最大下沉值、水平移动系数等;⑻用实测的移动变形参数确定今后矿区塌陷范围内地表建筑物的影响范围及受破坏程度,有效减少建筑物下压煤量,合理优化工作面的尺寸,提高煤炭采出率。
2、技术路线:针对工作面的基本情况,利用变形监测实测数据并对其进行一系列处理,得到塌陷区域地表移动变形规律及参数与预计沉陷参数,为以后工作面开采地表移动提供依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 键 词 :华 亭 矿 区 ; 矿震 ;震 相解 释 ; 地 响 应 场 中 图分 类 号 : 3 56 P 1.3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 编 号 :10 —0 4 (0 0 0 — 0 9 —0 00 8 4 2 1 ) 1 0 2 3
An l ss o a y i n Pha e Ch r c e itc f M i n -nd c d Ea t qu k s s a a t r s i so ni g i u e r h a e i a i i r n Ga s o i e n Hu tng M ne Ae a i n u Pr v nc
CH EN i e g J— n f
( a z o n t u eo es lg L n h u I s tt f S imoo y,C A。 a z o 7 0 0 , h n ) i E L n h u 3 0 0 C ia
Absr c : s d on he d t f La z o gia s i mi b oa a t r t a t Ba e t a a o n h u di t l es c r db nd ne wo k, a t r g ti i f fe e tng rd o no s n vefle i i o a a p o e sn e hn q s,t yp c lr c d c a a t rs ie a d wa it rng by usng s me d t r c s i g t c i ue het ia e or h r c e i — tc fmi i —ndu e a t q ke n H u tng m i r a,e s e n Ga u pr v n e,a e a a ys d is o n ng i c d e r h ua s i a i ne a e a t r ns o i c r n l e a d i t r r t d.Th e ul ho ha n t e o ds o n ng i d e a t qu k sl he l r e n n e p e e e r s t s ws t t i he r c r f mi i —n uc d e r h a e t a g p ro ura e wa e f o c o e s a i s s sgn fc nt a d t a t tm e i on e . At Pi la e i d s f c v r m l s t ton i i iia n he l s i s l gg r ng ing s a i n,c us d b st e p ns mpl i g t a iud s a e ob i sy bi e t n t e t — t to a e y ie r s o e a i n he m gn t e r v ou l gg r ha o h r s a f
摘 要: 用 ” 利 十五” 字 网络 项 目兰州宽频 带地震 台网资料 , 甘 肃华 亭地 区矿 震 记 录波 形采取 多 数 对 种数 据处理技 术 , 剔除噪 声干扰 、 滤波后 , 分析 解释 了甘 肃华 亭矿 震的典 型记 录特征 。结果表 明 : 华
亭矿 震的 宽频带记 录表现 为近 台记 录 大周期 面波发 育 , 续时 间较 长 ; 持 平凉 台( L 场 地放 大作 用 P T)
和运 动学特征 更加 明显 。丰富 的震 相记 录资料 为地
第3 2卷
第1 期
西
北
地
震
学
报
Vo .3 No I 1 2 . Mac r h,2 1 00
21 0 0年 3月
NoRTHW ES TERN EI M OLOGI AL J S S C OURNAL
甘 肃 华 亭 地 区矿 震 记 录 特 分 析
陈继 锋
( 国 地 震 局 兰 州地 震 研 究 所 , 肃 兰 州 7 0 0 ) 中 甘 3 0 0
诱 发 矿 山 内 构 造 活 动 而 发 生 的 地 震 。由 于 矿 震 震 源
级改造 , 已建成 了一 批 高质 量 的宽频 带 观测 技 术 现 系统 , 出 了海 量 的 观测 数 据 。 由于宽 频 带地 震 记 产
录 中包含 的地震信 息 比较全 面 , 种 震相 记 录 十分 各
to . i ns
K e r s Hua i g m i r a; M i n nd c d e r h a e ; S im o r m nt r r t to y wo d : tn ne a e ni g i u e a t qu k s es g a i e p e a i n; S t e ie r -
丰富, 很好 了记 录了体波群 中许 多地表 反射 波 、 反射
浅 , 且又处 于矿 山这种 特殊条 件下 , 以具有 较大 而 所
的破坏 性 。位 于甘肃 省平 凉市 的华亭煤 矿近年来 矿 震频 发 , 已造成 一 定程 度 的破坏 。本文 利用 兰 州 台
转换 波 、 面反射 转换波 等 , 核 而且 各类震 相的 动力学
so e p ns
0 引 言
兰 州 台 网 经 过 “ 五 ” 国地 震 观 测 网 络 项 目升 十 中
受外 界扰 动瞬 间失 稳破 坏 时 , 放 出很 大 能量 而 引 释 起 的以猛烈 震 动和爆发 式破坏 为特征 的矿 山动力现 象 。矿震 的成 因主要是 因为矿 山塌陷 或矿 山开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