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学课件3第三章孟德尔遗传

合集下载

孟德尔遗传规律PPT课件

孟德尔遗传规律PPT课件

根据基因B和基因b的显隐性关系,人的正 常色觉与红绿色盲的基因型和表现型对 应如下:
女性
男性
基因型 表现型
XB XB XB Xb Xb Xb XBY
正常 正常 色盲 正常
(携带者)
Xb Y
色盲
人类红绿色盲的 几种遗传方式
1.色觉正常的女性纯合子 Х 男性红绿色盲
(遗传图解及解释)
2.女性携带者 Х 正常男性
母本
父本
子一代
2、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
A.高矮茎杂交试验
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
在杂交时两亲本的相对性状 能在子一代中表现出来的叫 显性性状 。不表现出来的叫 隐性性状。
自交:
相关符号
P: 表示亲本(parent) ♀: 表示母本(female parent) ♂: 表示父本(male parent) ×: 表示杂交 F (filial generation): 表示杂种后代 F1: 杂种一代 F2: 杂种二代 Fn: 杂种n代 : 自交
(遗传图解及解释)
3.女性携带者 Х 男性红绿色盲 (自行练习)
4.女性红绿色盲 Х 正常男性 (自行练习)
其他性遗传
血友病(X隐性遗传 ) 毛耳(Y连锁遗传 )
例3生产上的应用 ─初生雏鸡自别雌雄
★ 快慢羽速(k和K)
Zk Zk ×ZK W
♂快
♀慢
ZKZk×Zk W
♂慢
♀快
★快慢羽识别: 时间 部位 表现:快羽型:主翼羽>覆主翼羽2mm。
慢羽型:倒长型 主未出型 等长型
主 翼 羽
覆 羽主

分离规律的意义
➢ 具有普遍性,不仅植物中广泛存在,在其他二倍 体生物中都符合这一定律

第三章 孟德尔规律---遗传学课件

第三章 孟德尔规律---遗传学课件

四、分离规律的验证
遗传因子仅是一个理论的、抽象的概念。当时孟
德尔不知道遗传因子的物质实体是什么,如何实现 分离。 遗传因子分离行为仅仅是孟德尔基于豌豆7对相 对性状杂交试验中所观察到的F1 、F2个体表现型及 F2性状分离现象作出的一种假设。 正因为如此,从孟德尔杂交试验到遗传因子假说 是一个高度理论抽象过程。所以当时几乎没有人能 够理解。如何对这一假说进行验证呢?
(1/4)表现隐性性状F2个体基 因型为隐性纯合,如白花F2 为cc; 2) (3/4)表现显性性状F2个体中: 1/3是纯合体(CC)、2/3是杂合 体(Cc); 推测:在显性(红花)F2中: 1/3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 离,其F3均开红花; 2/3自交后代将发生性状
F2 基因型及其自交后代表现推测
淀粉粒性状的花粉鉴定法
Wx基因的花粉粒具有直链淀粉,
而含wx基因的花粉粒具有支链淀粉: Wx直链淀粉(稀碘液) 蓝黑色 wx支链淀粉(稀碘液) 红棕色 用稀碘液处理玉米(糯性×非糯 性)F1(Wxwx)植株花粉,在显微镜下 观察,结果表明: 花粉粒呈两种不同颜色的反应; 蓝黑色:红棕色≈1:1。 结论:分离规律对F1基因型及基因 分离行为的推测是正确的
两对相对性状的自由组合
如果两相对性状独立遗传,而两独立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
等于各个事件单独发生概率的乘积(概率定律); 因此在F2代中,黄圆、黄皱、绿圆、绿皱四种类型的理
论比例 (概率)应该如下图所示;
实际试验结果与理论比例的比较。
3 1 黄色 : 绿色 4 4 3 1 圆粒 : 皱粒 4 4 9 3 3 1 黄圆 : 黄皱 : 绿圆 : 绿皱 16 16 16 16
豌豆花色分离现象解释
豌豆花色分离现象解释

遗传学课件03-第三章 孟德尔遗传

遗传学课件03-第三章 孟德尔遗传



推论
1. 一种性状受一种“遗传因子”控制。 2.
“遗传因子”在体内成双,一个来自父方,一个 来自母方。 且存在显隐关系。
3. 杂种的“遗传因子”彼此不同,各自保持独立性,, 4. 形成配子时,两个“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分别
随机的进入不同配子中。
三、分离现象的解释
P ♀ 红花CC×♂白花cc ↓ 配子 C ↘↙ F1 红花Cc 纯合体 ↓ c 杂合体 1CC 红 2Cc 红 1cc 白
孟德尔遗传的精髓:
•因子的单位性 每一个遗传因子(基因)是一个
相对独立的功能单位 •因子的纯洁性 显性基因与隐性基因同处于一
体,却各自保持其纯洁性,不混淆、不污染 •因子的等位性 控制成对性状的基因是成对
的,形成配子成对等位基因分离
四.
基因分离规律实质
控制性状的一对等位基因在配
子形成时彼此分离, 互不干扰。

配子 Ry
y → Ry
Y → rY
1
1 1
r
y → ry
三. 基因独立分配规律的验证
1. 测交法
被测个体配子 类型及比例
= ?
Ft个体类 型及比例
三. 基因独立分配规律的验证
1. 测交法
被测个体配子 类型及比例
= ?
Ft个体表现 类型及比例
2. 自交法
例 题
1.小麦毛颖(A)对光颖(a)显性,抗锈(R)对感锈(r)
黄鼠×正常 ↓ 1/2黄鼠 1/2正常
黄鼠×黄鼠 ↓ 2/3黄鼠 1/3正常
AyA×AyA ↓ 1AyAy 2AyA 1AA 死亡 黄鼠 正常
小结

分离规律的实质;在配子形成时,成对的基因彼 此分离,互不干扰。

《孟德尔式遗传分析》课件

《孟德尔式遗传分析》课件
详细描述
分离定律是孟德尔遗传定律中的第一个定律,它描述了在有性生殖过程中,成对的遗传 因子是如何在配子中分离的。当生物体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随机 分开,并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这样,每个配子只获得成对遗传因子中的一个,从而
为遗传给下一代提供了基础。
独立分配定律
总结词
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独立地 相互组合,不受其他遗传因子的影响。
03
遗传符号与基因型
遗传符号
隐性符号(d)
表示控制某一性状的隐性 基因。
杂合子
同时含有显性基因和隐性 基因的纯合子。
显性符号(D)
表示控制某一性状的显性 基因。
纯合子
只含有一种基因型的纯合 子,包括显性纯合子和隐 性纯合子。
基因型与表现型
01 7
基因型:生物体内基因的组成 。
7
02
7
表现型:生物体表现出来的性
定义
由多个基因和环境因素共 同作用引起的遗传疾病, 如糖尿病、高血压、精神
分裂症等。
特点
病情复杂,常表现为家族 聚集性,受遗传和环境因
素双重影响。
预防和治疗
通过改善生活习惯和环境 因素,降低发病风险;同 时针对症状进行药物治疗

基因检测与预防
01 基因检测的意义
了解个人基因信息,预测患病 风险,制定个性化预防措施。
和品质。
工业领域
基因工程在工业上主要用于生产高 附加值的生物制品,如胰岛素、干 扰素等,以及用于生物燃料、生物 塑料等的生产。
医学领域
基因工程在医学上主要用于基因治 疗、疾病诊断和治疗、药物研发等 方面,为人类的健康事业提供有力 支持。
遗传改良的伦理问题

第3章 孟德尔遗传

第3章 孟德尔遗传

四、分离规律的验证
分离规律假设: ♣ 体细胞中成对基因在配子形成时将随着减数分裂的进行而互不干扰 地分离(随同源染色体分离); ♣ 配子中只含有成对基因中的一个。
1. 侧交法
测交法(test cross):也称回交法。即把被测验的个体与隐性纯 合基型的亲本杂交,根据测交子代(Ft)的表现型和比例测知该个体的 基因型。因为隐性纯合体只能产生一种含隐性基因的配子,它们和含有任何基因
稳定遗传
三、分离比例实现的条件
1.二倍体。研究的生物体必须是二倍体(2n),相对性状差异明显; 2.配子均等。杂种形成数目相等的两类配子,且发育良好,受精机会均等; 3.合子均等。受精后各基因型的合子成活率均等; 4.完全显性。显性完全,不受其它基因影响而改变作用方式,即简单显隐性; 5.条件一致的大群体。杂种后代处于相对一致的条件下,试验群体大。
F1分离
2. 通过性状遗传研究,可以预测
后代分离的类型和频率,进行有计划 种植,以提高育种效果,加速育种进程。 •如桃子 粘核(显性)
×
离核(隐性)

F1粘核 ↓
F2分离(粘核:离核 = 3:1)
F2的有些粘核株在F3还会分离
3. 良种生产中要防止天然杂交而发生分离退化,去杂去劣及适当隔离
繁殖。
(1856-1864),对豌豆的七对相对性状进行研究。
一、孟德尔的豌豆杂交试验
1.孟德尔试验
一、孟德尔的豌豆杂交试验
从中看出了三个共同特点: ①杂种F1仅表现亲本之一的性状。F1表现出来的亲本性 状称为显性性状(dominant character),未表现出来的
亲本性状称为隐性性状(recessive character);
②F2群体中两个亲本性状都得到表现,即显性性状和隐

第3章-孟德尔遗传-

第3章-孟德尔遗传-
要到达理想旳分离百分比,必须具有下列条件: (1) 亲本必需是纯合二倍体,相对性状差别明显。 (2) 基因显性完全,且不受其他基因影响而变化作
用方式。 (3) 减数分裂过程,同源染色体分离机会均等,形成
两类配子旳数目相等,或接近相等。配子能良 好地发育并以均等机会相互结合。 (4) 不同基因型合子及个体具有同等旳存活率。 (5) 生长条件一致,试验群体比较大。
30/116
遗传学 Genetics
7)利用花粉哺育纯合体 杂种(2n)
红花×白花
85红花植株, 81白花植株
1.05:1
高植株×矮植株
87株高植株,
1.10:1
实际测交成果一样7与9株根矮据植孟株 德尔遗传假设旳预测成果是
一致旳。阐明杂种F1旳基因型是杂合旳(Ww ),能够产生数目
相等旳两种配子。
20/116
遗传学 Genetics
(2) F2自交法
●措施 让F2植株自交产生F3株系,然后根
遗传学 Genetics
第3章 孟德尔遗传
§3.1 分离定律 §3.2 自由组合定律 §3.3 孟德尔遗传分析旳扩展
1/116
遗传学 Genetics
§3.1 分离定律
●性状(character):是指生物体所表现旳 形态特征和生理生化特征旳总称。
●单位性状(unit character):是指将生物 体所表现旳总体性状区提成旳每一个详细性
15/116
遗传学 Genetics
(1) F1测交法 ●定义:指把被测验旳F1个体与纯合隐性亲本杂交。
●基本原理:
➢体细胞中具有成正确同源染 色体,也意味着具有成正确 基因,这种成正确基因在配 子形成过程中经过减数分裂, 基因随染色体彼此分离,互 不干扰,因而配子中只有成 对基因旳一种。

孟德尔遗传第三定律 ppt课件(共54张PPT)

孟德尔遗传第三定律 ppt课件(共54张PPT)

× 白花
F1
红花
(自交)
F2
红花
白花
1.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对相对性状)
P1

× P2 皱
F1

F2 圆

1.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对相对性状)
P1 黄
× P2 绿
F1

F2 黄
绿
杂交实验表现出来的特点:
F1个体是表现一个亲本的性状, 而不表现另一个亲本的性状(显 性性状;隐性性状)
F2群体中出现性状分离,隐性性
成对的遗传因子,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
2)遗传因子之间存在显隐性关系:控制红花的遗传因子和控制白花 的遗传因子是同一遗传因子的两种存在形式。控制红花的遗传因 子对控制白花的遗传因子为显性,即红花因子和白花因子同时存 在时,只表现红花因子的性状。
3)成对的遗传因子在形成配子时,彼此分开,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 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这样导致F1形成两种数目相等的配子。
5.孟德尔第一定律
在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中,杂种 一代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基因 彼此分开,分别到不同的配子中 去,形成数目相等的两种配子,
配子随机结合产生的F2代基因型 比为1:2:1,表型比为3:1。
6.分离规律的实质和实现条件
• 实质:杂合体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产生相同数目 的两种配子。不是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分离比都是 这个比例。
✓每个周期产生两个子细胞 ✓子细胞的遗传物质相同
✓子细胞的染色体数与母细胞的相 同
✓只发生在有性繁殖组织中
✓高等生物只限于成熟个体;许多 藻类和真菌发生在合子阶段
✓有联会,可以有交叉和互换
✓后期Ⅰ是同源染色体分离的均等 分裂;后期Ⅱ是姐妹染色单体分 离的均等分裂

《孟德尔遗传定律》课件

《孟德尔遗传定律》课件

基因突变可能导致遗传性疾病 的发生,对人类健康产生负面 影响。
基因突变也为生物适应环境变 化提供了可能,有助于生物在 特定环境中的生存和繁衍。
生物多样性的挑战与机遇
生物多样性是地球生态平衡的重要保障,对于维护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 义。
人类活动对生物多样性造成了巨大压力,如过度开发、环境污染和气候变化等,导致许多物 种濒临灭绝。
03
孟德尔遗传定律的解释
遗传因子的传递方式
配子
生物体产生的具有生殖能力的生 殖细胞,如精子和卵细胞。
表型
生物体的表现型,由基因型和环 境因素共同决定。
01
02
遗传因子
在生物体中,控制遗传性状的物 质单位。
03
04
基因型
生物体的遗传组成,由基因和等 位基因组成。
显性与隐性遗传的机制
显性遗传
当一对等位基因中,有一个显性基因存在时 ,它就会掩盖住另一个等位基因的表现,使
保护和恢复生物多样性是当前面临的重要任务,同时也为科学研究、生态旅游和生物资源利 用等领域提供了新的机遇和发展空间。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基因工程
基于孟德尔遗传定律,通过基因工程 技术,将优良性状基因导入农作物中 ,实现快速育种。
生物多样性的解释
物种形成
孟德尔遗传定律揭示了生物多样性的来源之一,即基因变异和重组导致新物种 的形成。
适应性进化
生物在适应环境过程中,基因变异和自然选择共同作用,形成生物多样性的适 应性进化。
05
孟德尔遗传定律的发展与挑战
毕业后成为一名中学教师,同时开始进行植 物学研究。
孟德尔的科学研究
采用科学实验方法研 究植物杂交,发现遗 传规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分离规律的应用
1、重视表现型与基因型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2、预测杂交后代的分离类型和分离比 3、良种繁育防止串粉混杂
第二节 独立分配规律
一、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
P 黄色、圆粒 × 绿色、皱粒
F1
黄色、圆粒
F2 黄色 黄色 绿色 绿色 总数 圆粒 皱粒 圆粒 皱粒
实得粒数 315 101 108 32 556
YyRr 黄圆 yyRR 绿圆
Yyrr 黄皱
yyRr 绿圆
yr
YyRr
Yyrr
yyRr
yyrr
黄圆
黄皱
绿圆
绿皱
图3-5 豌豆黄色、圆粒×绿色、皱粒的F2分离图解
图3-6 两对同源染色体及其载荷基因的独立分配示意图
独立分配的实质:
• F1在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分开,非等位基因独 立分配和随机组合,从而出现新的性状组合和 一定的分离比。
杂交组合
紫花×白花 圆粒×皱粒 黄色×绿色 饱满×缢缩 绿色×黄色 轴生×顶生 长茎×短茎
F1表现的 显性性状
紫花 圆粒 黄色 饱满 绿色 轴生 长茎
F2的表现 显性性状 隐性性状 705紫花 224红花 5474圆粒 1850皱粒 6022黄色 2001绿色 882饱满 299缢缩 428绿色 152黄色 651轴生 207顶生 787长茎 277短茎
遗传学课件3第三章孟德尔遗传
孟德尔成功的原因
1、取材合理 • 豌豆作为遗传学研究有三大优点:
①严格的自花授粉(开花之前就已授粉,因此 一般从市场上购来的为纯合体); ②可以非常方便地进行人工杂交(雄性的花药非 常发达); ③豌豆的性状之间的差异非常明显。七对性状: 高矮、子叶颜色等,因此容易识别后代。 孟德尔所选的七对相对性状都是独立性状,没有 连锁现象。
分离比实现的条件:
• 自由组合的基因必须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 • 两对以上相对性状杂交同样符合分离规律 • n对相对性状,显性完全时F2表型2n,基因型3n,
分离比(3:1)n。
三、独立分配规律的验证 • 1、测交法 • 2、自交法
表3-3 豌豆黄色、圆粒 绿色、皱粒 的F1和双隐性亲本测交的结果
2、设计合理 • 一次混合(杂交),连续几次分开(自交)的方
法,观察分开的过程中基因的传递规律。
3、态度严谨 • 孟德尔将自交后代单株保存,六七代的材料,九
十万株都严格分开保存,对每一株的姐妹株数等 都很清楚。
4、方法正确 • 用了统计学的方法,孟德尔发现两大规律,主要
是内因,我们可学到经验,指导今后的研究。
理论比例 9 : 3 : 3 : 1
16
图3-4 豌豆两对性状的杂交试验
二、独立分配的解释
P 黄、圆YYRR 绿、皱yyrr
配子 YR
yr
F1
黄、圆YyRr
♂ ♀
YR
YR
YYRR
黄圆
Yr
yR
yr
YYRr 黄圆
YyRR 黄圆
YyRr 黄圆
F2 Yr yR
YYRr 黄圆 YyRR 黄圆
YYrr 黄皱 YyRr 黄圆
F1黄、圆YyRr 绿、皱yyrr
配子 YR Yr yR yr yr
理论期 望的测 交后代
实际测
交结果
F1母本 F1父本
YyRr 黄圆
1
Yyrr 黄皱
1
31 27
24 22
yyRr yyrr 绿圆 绿皱
1
1
26 26 25 26
四、多对相对性状的遗传
表3-5 杂种杂合基因对数与F2表现型和基因型种类的关系
杂种杂合 基因对数
1 2 3 4 5
显性完全时 F2表现型种
类 2 4 8 16 32
F1形成的 不同配子
种类 2 4 8 16 32
F2基因型 种类
F1产生的雌雄 配子的可能组
合数
3
4
9
16
27
64
81
256
243
1024
F2纯合基 因型种类
2 4 8 16 32
F2杂合基 因型种类
1 5 19 65 211
图3-7 金鱼草花色的遗传
图3-8 镰刀形贫血症的红血球细胞 (引自Tamarin, 2002)
2、显性性状与环境的关系
相对基因之间的关系,并不是彼此直接抑制或 促进的关系,而是分别控制各自所决定的代谢 过程,从而控制性状的发育。
兔子的皮下脂肪有白色和黄色的不同。白色由显 性基因Y决定;黄色由隐性基因y决定。白脂肪的 纯种兔子(YY)和黄脂肪的纯种兔子(yy)杂交 ,F1(Yy)的脂肪白色。用F1的雌兔(Yy)和雄 兔(Yy)进行近亲交配,F2群体中,3/4个体是 白脂肪,1/4个体是黄脂肪。
3、分离比实现的条件
(1)二倍体生物 (2)显性完全 (3)F1代形成的两类配子数相等,配子的活力相等 ,结合的机会相等 (4)三种基因型合子的存活率到性状观察时相等 (5)杂种后代所处的环境条件一致,且群体较大
六、分离规律的应用
1、重视表现型与基因型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六、分离规律的应用
1、重视表现型与基因型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2、预测杂交后代的分离类型和分离比
四、分离规律的验证
1、测交法
2、自交法
图4-4 孟德尔的一对因子杂种自交后代性状分离的模式图 (–––表示红花性状,Ο–––表示白花性状)
3、F1花粉鉴定法
五、显性性状的表现及其与环境的关系
1、显性性状的表现 完全显性:F1所表现的性状与亲本之一相同 不完全显性: F1表现为亲本性状的中间型 共显性:双亲的性状同时在F1个体上出现 镶嵌显性:双亲的性状在后代的同一个体不同 部位表现出来,形成镶嵌图式 。
比例 3.15∶1 2.96∶1 3.01∶1 2.95∶1 2.82∶1 3.14∶2 孟德尔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红花 白花 P CC cc
配子 C c
Ft Cc红花
红花 白花 Cc cc
Cc c
红花Cc cc白花 1 :1
图4-3 豌豆红花和白花一对基因的分离
F2表现型 分离比例
(3∶1)
1
(3∶1)
2
(3∶1)
3
(3∶1)
4
(3∶1)
5
…… n
…… 2n
…… 2n
…… 3n
…… 4n
…… 2n
…… 3n~2n
…… (∶1)n
第一节 分离定律
一、单位性状和相对性状
把植株所表现的性状总体区分为各个单位来进行研究 ,这些被区分开的每一个具体性状称为单位性状。
同一单位性状在不同个体间所表现出来的相对差异, 称为相对性状 。
二、分离现象
表3-1 孟德尔豌豆一对相对性状杂交试验的结果
性状
花色 种子形状 子叶颜色 豆荚形状 未熟豆荚色 花着生位置 植株长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