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生产运作管理作业参考答案j

合集下载

2015奥鹏网络教学生产与作业管理作业答案

2015奥鹏网络教学生产与作业管理作业答案

《生产与作业管理》——第一次作业第一次作业. 以下哪项不属于的输入系统?():产品结构文件:产品出产计划:库存状态文件:主生产计划. 生产与作业过程的组成中,为正常生产提供动力的生产活动属于():生产服务过程:生产技术准备过程:辅助生产过程:基本生产过程. 看板系统是生产现场控制技术的核心,主要用于控制生产现场的():资金流:物流:时间流:信息流. 生产方式中,设备的布局通常按():型成组加工单元布局:型成组加工单元布局:型成组加工单元布局:型成组加工单元布局. Ⅱ系统属于():推动式系统:拉动式系统:推动式和拉动式相结合的系统:**式系统. 的概念源于():英国:德国:日本:美国. 全面质量管理在管理方法上使用循环,其中"”代表():产品:生产:计划:生产地点. 在库存的管理法中,类物资一般采用的订货方式是():定期订货方式:定量订货方式:随机订货方式:确定性订货方式. 企业开发新产品的基础和出发点是():竞争者:市场需求:老产品:发明创造. 对于制造型企业而言,构成产成品的各种物料的需求属于():直接需求:间接需求:相关需求:**需求. 和服务业相比,制造业的一个显著特征是():生产率定额不易确定:质量难于衡量:销售与生产分离:消费者干预程度大. 按工艺过程的特点分类,加工制造型生产可分为():订货生产、备货生产、混合型生产:通用产品生产、专用产品生产:流程型生产、加工装配型生产:大量生产、成批生产、单件生产. 对象专业化形式的特点之一是():生产周期短。

1《生产与运作管理》平时作业参考答案(1-4)

1《生产与运作管理》平时作业参考答案(1-4)

生产与运作管理作业一答案一、单选题1.生产与运作管理应遵守的首要原则是( C )。

教材P13A.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原则B.创新的原则C.以市场为导向的原则D.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2. 企业中支持正常生产提供动力的生产、工具制造、设备检修等。

它从属于(A )过程。

教材P26 A.基本生产 B.生产技术准备 C.辅助生产 D.生产服务3. 在组织生产与运作过程时,要把( B )放在首位。

教材P26 A.综合性 B.目标性 C.连续性 D.平行性4. B )。

教材P27-28 A. B. C. D.5. 由开始、结束、工作项目、决策支撑点等组成,加转接点,以各单位的职责为依据的流程图为( C )。

教材P29A.基本流程图B.平面流程图C.跨功能作业互动图D.由上而下流程图 6. ( A )属于设备利用率高的生产类型。

教材P34 A.大批生产 B.成批生产 C.小批生产 D.单件生产 7. 根据市场预测为主制订生产计划的生产类型是( A )。

教材P36 A.大量生产 B.小批生产 C.单件生产 D.订单生产 8. 平行移动方式生产周期的计算公式为( C )。

教材P39A.1mii T nt==∑ B.1(t)mi i T t n t ==+-∑∑∑较大较小C. 1(-1)tmi i T t n ==+∑最长D. 1(-1)(t)mii T t n t ==+-∑∑∑较大较小9. 在产品加工移动方式中,组织生产较简单,设备在加工产品时不出现停顿、工序间搬运次数少,应采用( B )。

教材P41A.平行移动方式B.顺序移动方式C.流水线生产D.平行顺序移动方式10. 在进行企业总平面布置时,对企业内的各个部分的布置不要一下子就排得满满当当的,要留有余地属于( C )。

教材P47A.综合的原则B.安全的原则C.弹性的原则D.单一流向的原则11. 将大致相同类型的设备相对集中地摆放在一起,形成一个群体,对产品进行相同和相似的加工。

《生产与运作管理》平时作业参考答案

《生产与运作管理》平时作业参考答案

生产与运作管理作业一答案一、单选题1.生产与运作管理应遵守的首要原则是( C )。

教材P13A.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原则B.创新的原则C.以市场为导向的原则D.可持续发展的原则2. 企业中支持正常生产提供动力的生产、工具制造、设备检修等。

它从属于(A )过程。

教材P26A.基本生产B.生产技术准备C.辅助生产D.生产服务3. 在组织生产与运作过程时,要把( B )放在首位。

教材P26A.综合性B.目标性C.连续性D.平行性4.B )。

教材P27-28A. B. C. D.5. 由开始、结束、工作项目、决策支撑点等组成,加转接点,以各单位的职责为依据的流程图为( C )。

教材P29A.基本流程图B.平面流程图C.跨功能作业互动图D.由上而下流程图6. ( A )属于设备利用率高的生产类型。

教材P34A.大批生产B.成批生产C.小批生产D.单件生产7. 根据市场预测为主制订生产计划的生产类型是( A )。

教材P36A.大量生产B.小批生产C.单件生产D.订单生产8. 平行移动方式生产周期的计算公式为( C )。

教材P39A.1m i i T n t ==∑B.1(t )mi i T t n t ==+-∑∑∑较大较小C. 1(-1)t m i i T t n ==+∑最长D. 1(-1)(t )mi i T t n t ==+-∑∑∑较大较小9. 在产品加工移动方式中,组织生产较简单,设备在加工产品时不出现停顿、工序间搬运次数少,应采用( B )。

教材P41A.平行移动方式B.顺序移动方式C.流水线生产D.平行顺序移动方式10. 在进行企业总平面布置时,对企业内的各个部分的布置不要一下子就排得满满当当的,要留有余地属于( C )。

教材P47A.综合的原则B.安全的原则C.弹性的原则D.单一流向的原则11. 将大致相同类型的设备相对集中地摆放在一起,形成一个群体,对产品进行相同和相似的加工。

这种设备布置称为( B )。

1《生产与运作管理》平时作业参考答案(1-4)

1《生产与运作管理》平时作业参考答案(1-4)

生产与运作管理作业一答案一、单选题1.生产与运作管理应遵守的首要原则是( C )。

教材P13A.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原则B.创新的原则C.以市场为导向的原则D.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2. 企业中支持正常生产提供动力的生产、工具制造、设备检修等。

它从属于(A )过程。

教材P26 A.基本生产 B.生产技术准备 C.辅助生产 D.生产服务3. 在组织生产与运作过程时,要把( B )放在首位。

教材P26 A.综合性 B.目标性 C.连续性 D.平行性4. B )。

教材P27-28 A. B. C. D.C )。

教材P29A.基本流程图B.平面流程图C.跨功能作业互动图D.由上而下流程图 6. ( A )属于设备利用率高的生产类型。

教材P34 A.大批生产 B.成批生产 C.小批生产 D.单件生产 7. 根据市场预测为主制订生产计划的生产类型是( A )。

教材P36 A.大量生产 B.小批生产 C.单件生产 D.订单生产 8. 平行移动方式生产周期的计算公式为( C )。

教材P39 A.1mii T nt==∑ B.1(t )mii T tn t ==+-∑∑∑较大较小C. 1(-1)t mii T tn ==+∑最长 D. 1(-1)(t )mi i T t n t ==+-∑∑∑较大较小9. 在产品加工移动方式中,组织生产较简单,设备在加工产品时不出现停顿、工序间搬运次数少,应采用( B )。

教材P41A.平行移动方式B.顺序移动方式C.流水线生产D.平行顺序移动方式10. 在进行企业总平面布置时,对企业内的各个部分的布置不要一下子就排得满满当当的,要留有余地属于( C )。

教材P47A.综合的原则B.安全的原则C.弹性的原则D.单一流向的原则11. 将大致相同类型的设备相对集中地摆放在一起,形成一个群体,对产品进行相同和相似的加工。

这种设备布置称为( B )。

教材P49A.产品导向布置形式B.工艺导向布置形式C.流水线布置形式D.混合式的设备布置形式 二、多项选择题1. 生产与运作系统结构化要素主要有( CDE )。

2015秋中国石油大学《生产管理》第一次在线作业及满分答案-更新

2015秋中国石油大学《生产管理》第一次在线作业及满分答案-更新

2015秋中国石油大学《生产管理》第一次在线作业及满分答
案-更新
2015秋中国石油大学《生产管理》第一次在线作业及满分答案单项选择题
第1题组织价值创造的主要环节是(B)
A、营销环节
B、生产运作环节
C、财务环节
D、组织环节
第2题下列生产属于加工装配型生产的是(A)
A、汽车
B、饮料
C、造纸
D、烟草
第3题下列生产属于流程型生产的是 D
A、机床
B、计算机
C、家具
D、防治
第4题能构成生产运作系统主体框架的要素是(C)
A、生产计划
B、生产库存
C、生产技术
D、质量管理
第5题从广义的生产运作管理理解,生产运作管理是对系统(A)
A、设置和运行的管理
B、设置的管理
C、运行的管理
D、机制的管理
第6题下列不属于生产管理的基本问题是(D)
A、提高质量
B、降低成本
C、保证交货
D、提高产量
第7题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世界制造企业的五大职能中,日益成为企业竞争优势的重心和支撑点的是(A)。

A、生产职能
B、人事职能
C、财务职能
D、研发职能
第8题波特的低成本制造、产品差异和市场集中属于(B)。

A、公司级战略
B、部门级战略
C、生产运作战略
D、职能级战略
第9题生产运作战略的核心是(A)。

1《生产与运作管理》平时作业参考答案(1-4)

1《生产与运作管理》平时作业参考答案(1-4)

生产与运作管理作业一答案一、单选题1.生产与运作管理应遵守的首要原则是( C )。

教材P13A.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原则B.创新的原则C.以市场为导向的原则D.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2. 企业中支持正常生产提供动力的生产、工具制造、设备检修等。

它从属于(A )过程。

教材P26 A.基本生产 B.生产技术准备 C.辅助生产 D.生产服务3. 在组织生产与运作过程时,要把( B )放在首位。

教材P26 A.综合性 B.目标性 C.连续性 D.平行性4. B )。

教材P27-28 A. B. C. D.C )。

教材P29A.基本流程图B.平面流程图C.跨功能作业互动图D.由上而下流程图 6. ( A )属于设备利用率高的生产类型。

教材P34 A.大批生产 B.成批生产 C.小批生产 D.单件生产 7. 根据市场预测为主制订生产计划的生产类型是( A )。

教材P36 A.大量生产 B.小批生产 C.单件生产 D.订单生产 8. 平行移动方式生产周期的计算公式为( C )。

教材P39 A.1mii T nt==∑ B.1(t )mii T tn t ==+-∑∑∑较大较小C. 1(-1)t mii T tn ==+∑最长 D. 1(-1)(t )mi i T t n t ==+-∑∑∑较大较小9. 在产品加工移动方式中,组织生产较简单,设备在加工产品时不出现停顿、工序间搬运次数少,应采用( B )。

教材P41A.平行移动方式B.顺序移动方式C.流水线生产D.平行顺序移动方式10. 在进行企业总平面布置时,对企业内的各个部分的布置不要一下子就排得满满当当的,要留有余地属于( C )。

教材P47A.综合的原则B.安全的原则C.弹性的原则D.单一流向的原则11. 将大致相同类型的设备相对集中地摆放在一起,形成一个群体,对产品进行相同和相似的加工。

这种设备布置称为( B )。

教材P49A.产品导向布置形式B.工艺导向布置形式C.流水线布置形式D.混合式的设备布置形式 二、多项选择题1. 生产与运作系统结构化要素主要有( CDE )。

《生产运作管理》教材课后习题答案

《生产运作管理》教材课后习题答案

《生产运作管理》教材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生产运作导论一、名词解释1.生产运作管理^切社会组织将它的输入转化、增值为用户所需要的输出的过程。

这个定义有四层含义:一是生产是一切社会组织都要从事的基本活动,不仅仅是企业才有的活动;二是生产是一种转换过程,通过转化,有形的或无形的输入转化为有形的或无形的输出;三是输出对用户是有价值的,是用户所需要的;四是整个过程是一个增值过程。

2.生产运作系统——是一种人造系统,是使生产运作得以实现的措施及手段。

包括输入端(资源要素)、转换环节(价值增值过程)、输出端(产品或服务)。

3.订货型生产——根据用户提出的具体订货要求进行生产。

4.备货型生产——在没有接到用户订单时,在对市场需要量进行预测的基础上,按已有的标准产品或产品系列进行的生产。

二.简答题1.简述生产运作管理概念的演变?答:生产是人类最基本、最重要的一项活动,经济学家将经济的发展分成前工业社会、工业化社会和后工业社会三个阶段。

在前工业社会,人们主要从事农业和采掘业,以家庭为基本单位进行生产。

在工业社会,人们主要从事制造业。

人们利用机器和动力,以工厂为单位进行生产,使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

这时候对产品形成过程的管理,称之为生产管理。

在后工业社会,服务业成为比重最大的产业,对服务过程的管理称之为运作管理。

现在我们一般将制造和服务等各类企业相应方面的管理合称为生产运作管理。

2.为什么要学习生产运作管理这门课程?答:任何社会组织的运行都离不开运作管理。

生产运作管理的知识对任何类型的社会组织提高其运作效率都具有指导作用。

3.服务性运作与制造性生产有何区别?答:制造性生产是通过物理和(或)化学作用将有形输入转化为有形输出的过程。

通过制造性生产能够产生自然界原来没有的物品。

服务性运作只提供劳务,而不制造有形产品。

具体来讲,两者表现出如表1.1所示的差异性。

表1.1制造性生产与服务性运作的差异比较比较项目制造业服务业产出本身有形无形产出的存储性高低产出的一致性高低顾客参与程度低高产业性质资本密集劳动力密集规模经济的实现增加批量多店作业质量度量容易较难生产率测定容易较难4.连续型生产与离散型生产有何区别?答:连续型生产的特点是:工艺过程是连续进行的,不能中断,因此自动化程度较高;工艺过程的加工顺序是固定不变的,生产设施按照工艺流程布置,劳动对象按照固定的工艺流程连续不断地通过一系列设备和装置被加工处理成为成品,因此设备布置的柔性较低。

生产与运作管理作业与参考答案

生产与运作管理作业与参考答案

生产与运作管理作业1(第1~3章)一、单项选择题1.生产与运作管理应遵守的首要原则是(C )。

教材第13页A.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原则B.创新的原则C.以市场为导向的原则D.可持续发展的原则2. 企业中支持正常生产提供动力的生产、工具制造、设备检修等。

它从属于(C )过程。

教材第26页A.基本生产B.生产技术准备C.辅助生产D.生产服务3. 在组织生产与运作过程时,要把(B )放在首位。

教材第26页A.综合性B.目标性C.连续性D.平行性B )。

教材第28页B. C.5. 由开始、结束、工作项目、决策支撑点等组成,加转接点,以各单位的职责为依据的流程图为( A )。

教材第29页A.基本流程图B.平面流程图C.跨功能作业互动图D.由上而下流程图6. (B)属于设备利用率高的生产类型。

教材第34页A.大批生产B.成批生产C.小批生产D.单件生产7. 根据市场预测为主制订生产计划的生产类型是( A )。

教材第36页A.大量生产B.小批生产C.单件生产D.订单生产8. 平行移动方式生产周期的计算公式为(C )。

教材第39页A.1miiT n t==∑ B.1(t)miiT t n t==+-∑∑∑较大较小C.1(-1)tmiiT t n==+∑最长 D.1(-1)(t)miiT t n t==+-∑∑∑较大较小9. 在产品加工移动方式中,组织生产较简单,设备在加工产品时不出现停顿、工序间搬运次数少,应采用( B )。

教材第41页A.平等移动方式B.顺序移动方式C.流水线生产D.平行顺序移动方式10. 在进行企业总平面布置时,对企业内的各个部分的布置不要一下子就排得满满当当的,要留有余地属于( C )。

教材第47页A.综合的原则B.安全的原则C.弹性的原则D.单一流向的原则11. 将大致相同类型的设备相对集中地摆放在一起,形成一个群体,对产品进行相同和相似的加工。

这种设备布置称为( B )。

教材第49页A.产品导向布置形式B.工艺导向布置形式C.流水线布置形式D.混合式的设备布置形式二、多项选择题1. 生产与运作系统结构化要素主要有(CDE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产运作管理作业参考答案 第1章 生产运作管理概述 1.运作管理与其他和管理相关的学科,如管理学、战略管理之间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答:运作管理是企业日常管理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对产品制造和提供服务过程中各种运作活动的计划、协调和控制。其核心在于对生产系统进行有效管理;管理学是系统研究管理活动的基本规律和一般方法的科学。管理学是适应现代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产生的,它的目的是:研究在现有的条件下,如何通过合理的组织和配置人、财、物等因素,提高生产力的水平。管理学是一门综合性的交叉学科;战略管理是指对一个企业或组织在一定时期的全局的、长远的发展方向、目标、任务和政策,以及资源调配做出的决策和管理艺术。包括公司在完成具体目标时对不确定因素做出的一系列判断.公司在环境检测活动的基础上制定战略。 2.生产运作管理的作用及其在企业中的地位? 答:运作管理的作用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去理解: (1)生产运作管理是一切企业(制造业、服务业)的3个主要职能之一 (2)企业在生产与运作方面的花费在销售收入中所占比例最高 (3)要提高生产率,必须做好生产运作管理 (4)生产运作管理的水平是影响企业竞争力的主要方面。 3.制造业和服务业(比如机械加工与航空公司)的输入及输出过程会有什么区别? 答案:制造业生产有型产品,服务业生产意识产品。制造业面对的客户是公司或厂家,而服务业大部分面对的都是终端客户。

第2章 生产运作战略与竞争力

1.哪些因素可以影响企业运作战略的制定? 答:制定生产运作战略,要考虑很多因素,包括:企业战略、市场环境、产品特征。

第3章 流程分析

1.考虑表3-7所示的具有三个资源的一个流程。 表3-7 流程表

资 源 活动时间(分/单位产品) 工人数量(人) 1 8 2 2 6 1 3 16 4 请回答: (1) 瓶颈是什么? 答案:整体流程能力由生产设施中最小的生产设施的能力决定。我们称这个生产设施为瓶颈(Bottleneck),它成为全部流程链中最弱的环节。 (2) 假设每天工作时间为7小时,这个流程的能力有多大? 答案:实际资源1:2*7*60/8=105 实际资源2:1*7*60/6=70 实际资源3:4*7*60/16=105 流程能力为70个/天 (3)若需求是8单位/h,则单位时间的产出是多少? 答:70/7=10单位/h 2. 流程利用率和能力利用率有什么区别? 答案:流程利用率=单位时间产出/流程能力 能力利用率=单位时间产出/生产设施的能力 流程利用率是针对整个流程来讲的,而能力利用率是对于一台生产设备而言的。 3.流程分析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答案:找出瓶颈,进行改善。

第4章 预测

P67-3:图森公司生产的数控机平均售价50万元/台过去2年的销售量如表。要求:预测2009年的销售量? 解:明确思路:首先,确定季节因子;求出趋势值;根据趋势值,建立回归方程;用回归预测2009年各季的回归预测值;然后用季节因子修正回归预测值,得到最终预测值。 1、整理数据如表 t 季节 Yt Xt Ydt=Yt/Xt tYdt t2 Ydt2 1 Ι 12 0.7089 16.93 16.93 1 286.63 2 П 18 1.0633 16.93 33.86 4 286.63 3 Ш 26 1.3671 19.02 57.06 9 361.76 4 ΙV 16 0.8608 18.59 74.36 16 345.59 5 Ι 16 0.7089 22.57 112.85 25 509.41 6 П 24 1.0633 22.571 135.426 36 509.45 7 Ш 28 1.3671 20.48 143.36 49 419.43 8 ΙV 18 0.8608 20.91 167.28 64 437.23 36 158 158.001 741.126 204 3156.19

2、确定季节因子Xt 季节因子Xt =同一季节平均值/季节总平均值 节总平均值=158/8=19.75 X1=(12+16)/2/19.75=14/19.75=0.7089

X2= (18+24)/2/19.75=21/19.75=1.0633

X3= (26+28)/2/19.75=27/19.75=1.3671 X4= (16+18)/2/19.75=17/19.75=0.8608 3、消除季节变动,得出趋势值Ydt

Ydt=Yt/Xt

如,Yd1=12/0.7089=16.93,余类推,结果列入表中。

4、建立趋势值的回归方程 1)列表整理数据 N=8 t的平均值=36/8=4.5 Yd1的平均值=158/8=19.75 lxy=741.126-8x4.5x19.75=30.126 lxx=204-8x4.52=42 lyy-3156.19-8x19.752=35.69 2)估计参数,写出回归方程 00101717285714.052.16ˆ52.165.4717285714.075.19ˆˆ717285714.042126.30ˆXYXYLXXLXY





3)计算相关系数 线性相关。与dytrrlxxlyylxyr...707.0707.0)28(778114579,069.3542126.3005.0 5、预测 Y0=16.52+0.t Y2009-1=(16.52+0.х9)х0.7089=16.29 Y2009-2=(16.52+0.х10)х1.0633=25.19 Y2009-3=(16.52+0.х11)х1.3671=33.37 Y2009-4=(16.52+0.х12)х0.8608=21.63 第5章 产品设计 1.阐述新产品开发过程的4个主要阶段。 答:概念开发、产品设计、工艺设计与过程选择、市场导入。

2.什么是并行工程?为什么说它对成功的新产品开发相当重要? 答:并行工程是对产品及其相关过程,包括制造过程和支持过程,进行并行、一体化设计的一种系统化方法。这种方法力图使产品开发者从一开始就考虑到产品全生命周期从概念形成到产品报废的所有因素,包括质量、成本、进度和市场需求,以减少产品早期设计阶段的盲目性,尽可能早地避免因产品设计阶段的不合理因素对产品生命周期后续阶段的影响,缩短研制周期。

第6章 生产运作系统战略决策

1.某作业调度室的有效运作能力是设计运作能力的50%,实际产出为有效产出的80%,要达到每周8个作业的实际产出,需要多大的设计运作能力? 答:设计运作能力为8/80%/50%=20 5. 企业在制定运作能力时,通常需要考虑哪些因素? 答案:设施因素、产品因素、工艺因素、人力因素、运行因素、外部因素。

第7章 工艺选择与设施布置

1.工艺类型有哪些? 答案:按照企业所提供产品或服务的差异化程度以及产量规模,可以将工艺类型划分为以下几种基本类型:工艺专门化、批量加工、重复性加工、连续性加工。此外,还有项目方式。 2.设施布置的基本类型有哪些? 答:设施布置的基本形式主要有根据工程流程布置和根据生产系统功能布置两类。根据工作流程布置这一类型又可被划分为:产品原则布置、工艺原则布置、定位布置、混合布置。根据生产系统功能布置这一类布置主要是针对服务业而言的,常见的类型有仓储布置、零售布置和办公室布置等。

3.描述工艺原则布置,并给出一些例子。 答:工艺原则布置(也称车间布置或功能布置)是最常用的一种布置方法,它将相似的设备或功能集中放在同一个部门,使其相对位置达到最优。 4.产品原则布置的主要优势和劣势是什么? 答:产品原则布置的主要优势  产量高,单位成本低;  劳动专门化,增强了工人操作的熟练程度,从而减少了培训成本;  设备或车间服务于专门的产品线,采用相同的设备,避免了物料的迂回运输,简化了物料运输;  人力和设备得到充分利用。 产品原则布置的主要劣势  工人缺少发展机会,容易产生厌倦情绪;  设备和工人对于各种变化的适应能力较差,柔性较差;  某个工人或者某个环节出现问题,将会影响整个生产系统,相应地,就需要系统具备迅速修复的能力和备用件库存,增加了一定的成本。 5.举例说明产品—工艺矩阵在企业工艺选择决策中的重要作用。 答:理论上认为,沿着PPM矩阵对角线选择和配置生产运作工艺,可以达到最优的水平。对角线下方损失了柔性和对市场反应的灵活性,对角线上方失去了一定的效率和成本优势。极端的情况是左下角和右上角的选择,此时的工艺选择和产品结构是极端不匹配的。然而,很多企业传统的做法是只关注产品结构和生命周期的这一维度,根据市场的变化,调整产品结构,但是却忽视了对工艺结构和周期的调整,从而使得企业的策略逐渐偏离对角线,不能获得最佳的效益。 6.采用先分配后续作业数最多的作业的方法,将图7-9中的作业分配到各工作地,使闲置时间最少。管理部门计划每天产量为300个单位。假定每天工作时间为480分钟。 (1)求出节拍。 CT=OT/产出能力=480/300=1.6 (2)最少所需工作地数是多少? 最少工作地数=(0.3+0.5+0.1+0.1+0.5+0.5+1.0+0.6+0.4)/1.6=2.5 所以工作地数》3 (3)计算效率。 工作地 剩余时间 分配作业 闲置时间 1 1.6 acegb 0.1 2 1.6 df 0 3 1.6 hi 0.7 合计 0.8

工作地1:a c e g b;工作地2:d f;工作地3:h i 生产效率=100%-0.8/(1.6*3)=83.3% 7、某工厂有6个部门,部门间每天流动次数见表7-8.试布置这6个部门的位置,使部门之间的流动量最小? 解: 表7-8 初始部门流动从至表

改进后部门流动从至至表

A B C D E F 合计 A 4 10 3 2 19 B 15 15 C 12 5 8 25 D 20 20 E 6 6 F 8 8 合计 12 9 44 23 3 2

B D C A F E 合计 B 15 15 D 20 20 C 5 8 12 25 A 4 10 2 3 19 F 8 8 E 6 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