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带光纤接入网的发展趋势论文
宽带网络接入技术的发展、现状、成果、趋势

宽带网络接入技术的发展、现状、成果、趋势1、接入技术的发展现状电信网发展到今天,正在进入一个新的转折点,展现了宽带化、IP 化以及业务融合化的趋势。
电信网宽带化首当其冲的就是接入网的宽带化,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接入网的宽带化将是电信网宽带化最难实现的部分。
接入网可由三个接口界定,即网络侧经由SNI与业务节点相连,用户侧由UNI与用户相连,管理方面则经Q接口与电信管理网(TMN)相连。
接入网的引入给通信网带来新的变革,使整个通信网络结构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接入网的重要特征可以归纳为如下几点:(1)接入网对于所接入的业务提供承载能力,实现业务的透明传送。
(2)接入网对用户信令是透明的,除了一些用户信令格式转换外,信令和业务处理的功能依然在业务节点中。
(3)接入网的引入不应限制现有的各种接入类型和业务,接入网应通过有限的标准化的接口与业务节点相连。
(4)接入网有独立于业务节点的网络管理系统,该系统通过标准化的接口连接TMN,TMN实施对接入网的操作、维护和管理。
传统的用户接入同采用的是钢缆,80年代中后期因具有Z接口的光纤环路载波系统(SLC)以及远端交换模RSU的实用化,使光纤传输设备引入到接入网领域,但这些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接入网设备。
到90年代中期,先进的VS接口光接入系统问世,才进入接入网的正式发展阶段。
VS接口可实现不同厂家接入网设备与交换机的互通,接入网具有较强的业务支持能力,除支持PSTN、ISDN业务外,还支持N X 64kb /S、64kb/S以下各类速率、Internet、X.25、CATV等业务。
到1998年8月初,全国建设规模已近270万线,超过世界其它国家。
此外电信部门还积极推进公众多媒体通信接入系统,并正在试验先进的ATM接入和VOD系统。
1.1有线接入技术有线接入技术包括:基于双绞线的ADSL技术、基于HFC网(光纤和同轴电缆混合网)的Cable Modem技术、基于五类线的以太网接入技术以及光纤接入技术。
宽带光纤接入网的发展趋势

宽带光纤接入网的发展趋势【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宽带光纤接入网已成为未来网络发展的重要方向。
本文将从技术、市场、应用、政策和国际合作等方面探讨宽带光纤接入网的发展趋势。
在技术方面,光纤传输速度快、带宽大、信号稳定,将成为主流技术;市场需求持续增长,推动光纤网络建设和升级;应用领域将更加多元化,包括云计算、物联网等新兴技术的应用;政策支持和国际合作将促进光纤网络的建设和发展。
展望未来,宽带光纤接入网将有较广阔的发展前景,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机遇。
宽带光纤接入网将成为未来网络发展的重要支柱,为提高网络通信速度和质量,推动数字经济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
1. 引言1.1 背景介绍在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加大对宽带光纤接入网建设的支持力度,推动了网络基础设施的完善和提升。
我国也与国际上的相关组织和国家进行合作,共同推动宽带光纤接入网的发展。
随着技术、市场、应用等方面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宽带光纤接入网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巨大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在未来,宽带光纤接入网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为推动数字经济的发展,提升人民生活质量做出贡献。
2. 正文2.1 技术发展趋势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宽带光纤接入网的技术也在不断进步。
未来的技术发展趋势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高速传输技术:随着用户对高速互联网的需求不断增加,高速传输技术将成为未来宽带光纤接入网的发展重点。
目前,光纤接入网已经实现了Gigabit级别的传输速度,未来有望实现更高速的传输,满足用户对大容量、高速连接的需求。
2. 网络智能化:未来的宽带光纤接入网将更加智能化,通过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应用,实现网络的自动优化、故障诊断和维护,提高网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3. 光纤网络虚拟化:未来的宽带光纤接入网将逐渐实现网络的虚拟化,通过软件定义网络(SDN)和网络功能虚拟化(NFV)等技术,实现网络资源的灵活配置和管理,提高网络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宽带光纤接入发展趋势研究

入 1 O O G新技术 尚需一定过程,在这个过程 中
4 0 G 仍然 还 有 生 存 空 间 。 另一 方 面 ,4 0 G 网络
( 4 )1 0 G E P O N 随着标准 和产业 链的快 技术 自身 也在不 断适应新 的应用环境 ,产生 了
速 成熟 ,1 0 GE P O N 以简洁、廉价和 产业链成 熟 的优 点 , 商用 规 模 日益 扩 大 。 目前 在 中 国 市 场 上 ,中兴通 讯作 为 最主 要的供 应 商之 一,
在2 0 1 1年 上 半年 已经 推 出 , 并 通 过 中 国 电 信
等运 营商的评估测 试、试商用 等,1 0 0 G 传输 应用 的外 部条件 即将成 熟。虽然 I O O G WD M 技 术来 势 凶猛 ,但 无 法 改 变 2 0 1 3年 以 4 0 G
WDM 网络 建 设 为 主 的趋 势 。
E P O N 部 署规模 已经超过 2 0 0 0 万 线 。 主 要 有 平 滑演 进。②通 过 降低路 由器 4 0 G E接 口成
两个备 选架构 ,一个是 XG P O N1 ,提供 下行
1 0 G b i t / s 、上行 2 . 5 Gb i t / s 不 对 称 的 速 率 ; 另 一
很高 , 同时还具有 A T M 特有的统计复用功能,
可充分利用有限的带宽提高系统资源利用率, 服务质量优势也得到继承 。 ( 3 )基于以太 网的 P O N E P O N 是一种新
型 的 光 纤 接 入 网 技 术 ,采 用 点 到 多 点 结 构 、 无
心路 由和 1 0 0 G 线卡的主要路 由器设备厂商早
1 0 0 G W DM 传 输 系 统 的 主 要 动 力 。 国 际 电 信 联盟组织 于 2 0 1 0年 6 月 底 完 成 了 1 0 0 G E 接 口技 术 标 准 的 制 定 , 同时 支 持 1 0 0 G 接 口 的核
浅谈宽带接入的发展现状及前景

浅谈宽带接入网及3G与4G接入网(Access Network, AN)是连接核心网与用户或用户驻地网的桥梁,是本地交换机到用户终端的实施系统。
它直接面向用户和业务节点,提供电话、视像和多媒体等业务,完成传输、复用和交叉连接的功能,相关接口是交换机和用户终端设备,传输介质有双绞线、光纤、同轴电缆、无线等。
通过对全球宽带接入市场发展情况的分析入手,指出宽带接入的扩展是大势所趋。
然后进一步阐述了目前世界上比较流行的宽带接入技术概况、技术特点及其目标客户群,说明FTTH是宽带接入的终极技术,是技术发展的必然。
接着通过对各种宽带接入技术所占的市场份额及增量的分析得出:xDSL在宽带接入市场的主导地位在短期内不会改变,但FTTH 迅速发展是宽带接入的另一热点。
最后具体分析了FTTH这一新技术发展的诸多因素和产业链中各个环节,并介绍了FTTH发展的相关政策环境,最后对FTTH的市场前景进行了预测。
一、目前全球宽带接入发展情况进入二十一世纪,全球宽带接入市场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主要表现在:全球宽带用户总量的迅速增长、多种宽带接入技术的快速市场化、宽带增值业务类型增加且增值收入的稳步提高。
据Computer Industry Almanac统计,截止到2005年全球共有宽带用户达到2.15亿,宽带已成为历史上增长最快的电信业务之一。
预计到2009年底,全球宽带接入用户将超过4亿。
我国宽带业务自1999年开始起步,2003年宽带接入市场进入快速成长期,并在短时间内形成了规模用户市场。
2005年,中国宽带接入用户达到3750.4万户,2004年增加1262.9万户。
中国正在迅速成长为宽带大国,截止2005年底,中国的宽带用户已达到3750.4万,其用户规模仅次于美国。
预计到2006年,中国宽带用户数将历史性的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宽带大国。
根据MII公布的数据及预测,到2010年中国宽带接入用户将达到1亿900万。
宽带技术发展趋势及未来展望

宽带技术发展趋势及未来展望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数字化时代的到来,宽带技术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从最早的拨号上网到现在的光纤宽带,宽带技术的发展经历了长足的进步。
本文将探讨当前宽带技术的发展趋势,并展望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宽带技术的发展历程宽带技术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初,最早的ADSL(非对称数字用户线路)技术实现了高速上网。
ADSL技术能够实现一个电话线同时传输数据和语音信号,大大提高了上网速度,为互联网的普及打下了基础。
随着互联网应用的不断增加,人们对宽带速度的需求越来越高。
于是,光纤宽带技术应运而生,以其超高的传输速度和稳定性成为了越来越多家庭和企业用户的首选。
光纤宽带技术的发展使得高清视频、在线游戏等大流量应用成为可能。
二、宽带技术的发展趋势1. 高速化随着移动互联网和5G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宽带速度的需求越来越迫切。
未来的宽带技术将更加注重提高网络的传输速度,以满足人们对高清视频、VR/AR、智能家居等高带宽应用的需求。
2. 全球化宽带技术的发展已经将全球各地连为一体,未来的发展趋势将更加注重实现全球网络的无缝连通。
跨国联网、全球数据交换将成为宽带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
3. 智能化随着物联网的兴起,越来越多的设备和物品将联网,形成一个庞大的智能生态系统。
宽带技术将在智能家居、智能交通、智慧城市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实现智能化生活的愿景。
三、宽带技术的未来展望1. 5G时代的到来5G时代即将到来,它将带来前所未有的高速传输速度和低延迟的体验。
未来,人们在移动设备上将能够享受更加流畅的高清视频、AR/VR应用,以及更强大的云计算能力。
2. 光纤到户(FTTH)光纤到户将成为未来宽带接入的主流方式。
FTTH技术的普及将进一步提高网络的传输速度和稳定性,为用户提供更好的上网体验。
3. 无线宽带随着WiFi 6及更高版本的推出,无线宽带将变得更加快速和稳定。
未来,人们将能够通过无线网络轻松地接入高速宽带,摆脱有线连接的限制。
宽带技术的发展趋势

宽带技术的发展趋势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各类信息的爆炸式增长,宽带技术的发展变得举足轻重。
宽带技术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也深刻影响着社会的发展。
本文将探讨宽带技术的发展趋势及其对各个领域的影响。
一、光纤宽带的普及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光纤宽带逐渐取代传统的宽带接入方式,成为未来发展的主导趋势。
相较于传统的铜线,光纤具有更高的传输速度和更大的带宽容量,能够满足现代人对高速、稳定的网络需求。
光纤宽带的普及将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巨大的便利。
二、无线宽带技术的创新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兴起,无线宽带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和发展。
5G 技术的推出将使得无线宽带传输速率更快、延迟更低,进一步满足人们对高速移动通信的需求。
同时,无线宽带技术在物联网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为智能家居、智能交通等领域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三、云计算与宽带融合云计算是近年来快速发展的新兴技术,它能够将计算和存储资源以虚拟化的方式提供给用户,使得用户可以随时随地访问和共享数据。
云计算的普及离不开宽带技术的支撑,而同时,云计算的发展也推动了宽带技术的进步。
宽带技术与云计算的融合将为个人用户和企业用户提供更加灵活、高效的计算和存储服务。
四、安全与隐私保护的挑战随着宽带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安全和隐私保护也成为了重要的议题。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各种网络攻击和篡改不时发生,给个人和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因此,宽带技术的发展必须伴随着安全防护技术的进步,保护用户的网络安全和隐私。
五、宽带技术对各行各业的影响1. 教育领域:宽带技术的普及使得在线教育成为可能,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获取到丰富的学习资源,实现个性化的学习方式。
2. 医疗领域:宽带技术的发展为远程医疗提供了可能,患者可以通过视频通话与医生进行远程诊疗,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
3. 交通领域:宽带技术的应用使得智能交通系统成为现实,通过实时高清视频监控和智能调度,提升交通管理的效率和安全性。
4. 工业领域:宽带技术的发展推动了工业互联网的兴起,通过大数据分析和智能控制,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宽带光纤接入关键技术及发展展望

宽带光纤接入关键技术及发展展望830026【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互联网事业也不断创新,对于通信光纤技术的应用要求有所提高。
为了满足当下多样化的需求,宽带光纤接入形式也发生相应变化。
下面文章就对宽带光纤接入关键技术进行分析,并探讨未来的发展方向,希望能够有助于相关人员对宽带光纤的进一步了解。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ocial economy, theInternet industry in China is also constantly innovating, and all the improvements are required for the application of communication optical fiber technology. In order to meet the current persified needs, theform of broadband optical fiber access has also changed accordingly. The following paper analyzes the key technologies of broadband optical fiber access and discusses the future development direction, hoping to contribute to the further understanding of broadband optical fiber.【关键词】宽带光纤;光纤接入;关键技术;宽带技术Keywords: broadband optical fiber; optical fiber access; key technologies; wideband technology作者简介:焦祥(1977年—),男,新疆乌鲁木齐人,高级采购师,高级物流师,本科,研究方向:互联网技术、光纤接入。
关于宽带光纤接入网的发展趋势

计算机化乃至信息化的变革 。但是尽管计算机硬件 的发展速度 非 常惊人 . C P U的运算能力和 面向个人的存储介 质容量 已经 较 十几年前有 了几何级数 的增加 ,但相对于各种应用对于信息容 量和计算能力的需求来讲还是相对有限的。因此 , 通过 网络这一 媒介 , 将分 散的计算机联合起来 工作将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 。
展 .未来 的互 联 网技 术 将 逐 步 过 度 到 以光 互 联 网为 基 础 的 超 宽
光纤性能稳定 , 带宽高 , 抗衰落性 能好 , 因此 非常适用于作
为数 据 传 输 媒介 , 是 有 线 宽 带 接 入 网 的未 来 的发 展 趋 向 。不过 光
带信 息网络 。 从连接方式上来 区分 , 宽带接入网络技术分为有线
接 ,而后者需要使用局 内终端设备将 F I T L和交换机连接起来 。 从适 用范围上来讲 . 通用 F r r L适用于 所有 交换机 环境 , 但额外 设备 的添加将导致成本 的升高 ,因此从这个角度讲 ,综 合 F I T L
将 是 未 来 的 发 展趋 势 。
时下正在进行 I P v 4向 I P v 6技 术的过度 。随着 光通信技术 的发
2 宽 带 接入 网络 技 术
光纤接入 网在铺设 中使用光纤线缆作 为数据传输 的媒介 ,
因此 在 交换 机 中需 要 使 用 相 应 的 O L T终 端 。 从接入形式上来分 ,
有V 1 T C 、 册 和F r r H这 三 种 。
现在主流的 F I T L有 两 接 入 方 式 ,即 综合 的 F I T L系统 和通 用的F I T L系 统 。前 者 利用 开放 的高 速 数 字 接 口同 数字 交 换 机 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宽带光纤接入网的发展趋势论文目录摘要 (1)关键词 (1)Abstract (1)Keywords (1)1 宽带接入网发展的状况和主要应用 . 22 宽带光纤接入网的优势 (2)3 点到点有源以太网系统 (3)4 点到多点无源,光网络系统 (3)4.1无源光网络技术 (3)4.2 APON和BPON (4)4.3 EPON/GEPON (4)4.4 GPON (5)5 结束语 (5)参考文献 (6)宽带光纤接入网的发展趋势专业班级:06级通信工程2班姓名:李权指导教师:邓克岩摘要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世界宽带接入网发展的状况和主要应用,然后讲述了宽带光纤接入网的优点。
接下来,重点分析了宽带点到点有源以太网光纤系统和宽带点到多无源光纤系统的特点和应用。
最后提出我国光纤接入网的发辰可能跨越APON、GEPON和EPON阶段,从宽带点到点以太网光纤系统和GEPON开始,乃至最终过渡到GPON 阶段的初步设想。
关键词宽带光纤接入网,APON、GEPON和EPON,GPONAbstractThis paper briefly describes the development of broadband access networks in the world situation and the main application, and then describes the advantages of broadband optical access networks. Next, focus on analysis of broadband point to point Active Ethernet fiber optic systems and broadband point to multi-passive optical system features and applications. Concludes with our optical access networks may span of Fa-chen APON, GEPON and EPON stage, from the broadband point-to-Ethernet, fiber optic systems and GEPON began the transition to GPON as well as the final stage of initial ideas. Keywords: Broadband Optical Access Network, APON, GEPON and EPON, GPON1 宽带接入网发展的状况和主要应用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宽带接入网进入了大发展阶段。
到2004年底,总用户数已经达到1.5亿,成为电信史上发展最快的电信业务之一,甚至比移动业务还快。
例如全球移动业务从1000万发展到1亿花了5.5年,而宽带接入业务仅用了3.5年。
按照IDC的预测,2007年全球宽带总用户可以达到2.09亿,其中大约2000万用户为光纤接入网。
就光纤接入网,特别是光纤到驻地(FTTP)或光纤到家(FTTH)而言,全球已经开始进入启动阶段,仅美国就有270个FTTP项目,多半是地方政府、公共公司、房地产开发商和非主导电信运营商的项目。
我国宽带接入网在近两年发展也十分迅速,据初步统计,到2004年底我国宽带用户为2500万,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宽带接入市场,其中主导技术是ADSL,大约占70%左右,其次是以太网技术,还有少量宽带无线接入和电缆调制解调器接入,对于FTTH技术还处在跟踪阶段,少数发达城市也已经在开始考虑和试验各种FTTHI技术。
从宽带应用看,按照美国麦肯锡公司的最新分析,初期的宽带应用主要是高速上网,可以使上网的时间增加约30%。
此后,随着业务的大规模拓展,开发新的业务成为继续发展的动力。
需要指出,讨论应用驱动需要注意一个基本认识上的误区,即不能寄希望于人为事先研究开发出一二项所谓“杀手锏应用”推广应用。
历史上没有一种技术生来就带着一大堆应用的,无论是移动通信还是互联网,其短信、浏览、网上聊天等关键应用都是在用户规模发展到一定程度后自然产生的,而不是事先刻意设计策划出来的。
2 宽带光纤接入网的优势随着光纤在长途网、城域网乃至接入网主干段的大量应用,逻辑的发展趋势将是继续向接入网的配线段和引入线部分延伸,关键是推进速度有多快?这将取决于多种因素,包括市场的需求、竞争的需要、应用的刺激、技术的进步,成本的下降和配套运维系统的开发等等。
我国2008年举办奥运会和2010年举办世界博览会这两大事件将在一定程度上会推进宽带光纤接入网的发展。
下面将主要从系统技术的角度来分析几种主要的宽带光纤接入技术的特征、问题和发展趋势。
当然,除了系统技术外,影响其应用的因素很多,主要是业务和应用以及管制政策。
此外,各种配套元器件技术和敷设安装测试技术也十分关键。
目前低成本光源已有望实现,850nm的VCSEL仅数美元,1310nm的VOSEL 已有突破,速率达10Gb/s。
PLC混合集成技术,高密度低成本光缆及相关技术,对弯曲不敏感的室内用光纤,低成本无源器件,施工安装技术,自动光操作测试系统等也都是影响光接入网推广应用的关键因素,需要有妥善的解决方案。
3 点到点有源以太网系统传统以太网属于用户驻地网(cPN)。
然而其应用却在向包括接入网在内的其他公用网领域扩展。
历史上,对于企事业用户应用环境,以太网技术一直是最流行的方法,目前已成为仅决于供电插口的第二大住宅和办公室公用设施接口。
采用以太网作为企事业用户接入手段的主要原因是已有巨大的网络基础和长期的经验知识、目前所有流行的操作系统和应用也都是与以太网兼容的、性能价格比好、可扩展性、容易安装开通以及高可靠性等。
对于公用网住宅用户应用环境,点到点有源以太网系统采用有源业务集中点来替代无源点到多点系统的无源器件,使传输距离可以扩展到1 20公里之远。
主要优点是专用接入,带宽有保证,每用户可以独享100Mb/s乃至1dbs;局端设备简单便宜;传输距离长,服务区域大;成本随用户数的实际增长而线性增加,无需规划,投资风险低,因而在低密度用户分散地区成本较低。
缺点是两端设备和光纤设施专用,用户不能共享局端设备和光纤,当需求快速增长且用户很密集时,光纤和两端设备数量及其成本以及空间需求也随之迅速增加,因而不太适合高密集用户区域。
4 点到多点无源,光网络系统随着IP的崛起和发展,有人提出了EPON的概念,这一思想在以太网界获得到了积极响应,在IEEE 802。
3ah的旗帜下已经形成了GEPON标准。
4.1无源光网络技术无源光网络(PoN)是一种纯介质网络,其主要特点是在接入网中去掉了有源设备,从而避免了电磁干扰和雷电影响,减少了线路和外部设备的故障率,降低了相应的运维成本。
其次,PON的业务透明性较好,带宽宽,可适用于任何制式和速率的信号,能比较经济地支持模拟广播电视业务,具备三重业务功能(triple—play)。
最后,由于其局端设备和光纤由用户共享,因而线路成本较其他点到点通信方式要低,土建成本也可以明显降低。
特别是随着光纤向用户日益推进,其综合优势越来越明显。
PON的主要缺点是一次性投入成本较高,因为局端光线路终端OLT很贵,光纤和分路器等无源基础设施又必须一次到位,这样当用户数较少或用户分布超过某一限定距离时,每用户的成本很高。
另外,其树型分支拓扑结构使用户不具备保护功能或保护功能成本较高,影响了大规模发展。
4.2 APON和BPON早期的窄带无源光网络是基于TDM的,性能价格比不好,已经自然消亡。
一个ATM化的无源光网络(APON/BPON)可以利用ATM的集中和统计复用,再结合无源分路器对光纤和光线路终端的共享作用,使性能价格比有重要改进,目前在美国和日本等国已经开始商用。
然而,目前实际APON/BPON的业务适配提供很复杂,业务提供能力有限,数据传送速率和效率不高,成本较高,其市场前景由于ATM的衰落而黯淡。
最后,从长远的业务发展趋势看,APON的可用带宽仍然不够。
以FTTC为例,尽管典型主干下行速率可达622Mb/s,但由于分路后,实际可分到每个用户的带宽将大大减小。
按32路计算,每一个分支的可用带宽仅剩19。
SMb/s,再按10个用户共享,则每个用户仅能分得约2Mb/s的带宽而已。
显然,这样的性能价格比是无法满足网络和业务的长远发展需要的。
4.3 EPON/GEPON随着IP的崛起和发展,有人提出了EPON的概念,即在与APON和BPON 类似的结构和0.983的基础上,设法保留其精华部分—物理层PON;而以以太网代替ATM作为链路层协议,构成一个可以提供更大带宽、更低成本和更宽业务能力的新的结合体-EPON。
这一思想在以太网界获得到了积极响应,在IEEE802.3ah 的旗帜下已经形成了GEPON标准。
在实际中,EPON和GEPON的基本差别就是标准化,前者往往指非标设备,后者指符合IEEE 802.3ah,规范的设备。
另外,GEPON的传输距离和分路比均比EPON有所减小。
EPON/GEPON的主要缺点是效率低和难以支持以太网以外的业务。
前者是由于采用8B/10B的线路编码,引入20%的带宽损失,再加上其他开销,可用负荷仅50%左右,而APON和GPON都采用NRZ扰码为线路码,没有带宽损失。
再加上承载层效率、传输汇聚层效率、业务适配效率等原因,使EPON/GEPON 总的传输效率很低,大约仅为GPON的半。
4.4 GPON2001年,在IEEE积极制定EPON标准的同时,FSAN组织开始发起制定速率超过1Gb/s的PON网络标准一千兆以太网无源光网络(GPON),随后,ITU-T 也介入了这一新标准的制定工作并于2003年1丹通过两个有关GPON的新的标准G984.1和G984.2(速率提高到2.5Gb/s)。
按照这一最新标准的规定,GPON可以提供1.244和2.488Gb/s的下行速率和所有标准的上行速率;传输距离至少达20公里,具有高速高效传输的特点。
从技术角度,GPON是BPON的继承和发展。
GPON继承了BPON的很多基本特点,例如两者都使用同样的OLT核心技术,使用同样的物理光纤设施和光功率预算等。
另一方面,GPON采用了一些最新的技术成果,除了最重要的GFP封装外,还包括前向纠错等新技术。
由于三种PON的主要成本(约70%)都是光接口,因而其硬件成本理应相差不多,但是由于实现技术上的差别,目前GEPON的难度最小,成本最低。
但就传输效率而言,则GPON无论在扰码效率、传输汇聚层效率、承载协议效率和业务适配效率方面都是最高的,因此其总效率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