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移动通信发展现状及趋势
移动通信技术的现状及发展研究

移动通信技术的现状及发展研究在当今社会,移动通信技术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从简单的语音通话到高清视频流,从短信到即时通讯应用,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本文将探讨移动通信技术的现状,并对其未来发展进行研究。
一、移动通信技术的现状(一)5G 技术的广泛应用5G 技术无疑是当前移动通信领域最引人注目的发展。
与 4G 相比,5G 具有更高的速度、更低的延迟和更多的连接数。
这使得诸如高清视频会议、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应用、智能交通系统等得以实现。
在医疗领域,远程手术和医疗监控因为 5G 的高速和低延迟而变得更加可行;在工业领域,5G 支持的智能制造和工业物联网提高了生产效率和质量控制。
(二)频谱资源的紧张随着移动通信用户数量的不断增加和各种新应用的涌现,频谱资源变得越来越紧张。
为了满足需求,各国政府和相关机构正在努力寻找新的频谱频段,并通过频谱共享和频谱重耕等技术手段来提高频谱利用率。
(三)智能手机的普及智能手机已经成为人们接入移动通信网络的主要终端设备。
它们不仅具备强大的通信功能,还集成了丰富的应用程序,如社交媒体、在线购物、移动支付等。
智能手机的性能不断提升,摄像头像素越来越高,处理器速度越来越快,存储容量也越来越大。
(四)移动网络覆盖的不断完善尽管在城市地区移动网络覆盖已经相当完善,但在农村和偏远地区仍然存在覆盖不足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各国政府和运营商正在加大投资,建设更多的基站和扩展网络覆盖范围。
二、移动通信技术面临的挑战(一)能耗问题随着移动通信设备和网络的不断增加,能源消耗也成为了一个重要问题。
基站和数据中心的能耗巨大,不仅增加了运营成本,也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压力。
因此,如何降低移动通信系统的能耗,实现绿色通信,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安全和隐私问题随着移动支付、个人信息存储等应用的普及,移动通信的安全和隐私问题日益突出。
黑客攻击、数据泄露等事件时有发生,给用户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全球星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及其发展现状

发展 的需 要 , 静 止 卫 星 N—G O 系统 , 括 低 轨道 星 非 S 包 L 0 和 中轨道 卫 星 系统 ME S便 应 运 而 生。近 年 来 , 界 Es O 世 上不同的 国家 和组 织纷 纷 推 出 了采用 中 、 轨道 M O I O 低 E /J  ̄ 的全球 卫星移 动通 信系统或 导航系统 , 改变 了传统的用 地球 G O卫 星实现对地服务 的局面 , E 并将极大 地扩展人类 相互 交 往和沟通 的空 间和地域 。移 动卫 星通 信向 全球 个 人通 信 的 发展主要 是以低轨道 L O为主 。在 已提 出的一 系列 的 N— E G O系统 中 , S 影响最 大的有摩托 罗拉公 司的铱 系统 (r i Id i— u m)、 拉 一 高 通 公 司 的 全 球 星 卫 星 移 动 通 信 系 统 劳
全 球 星卫 星移 动 通 信 系统 发 展 现 状
通 信 系统 的近 期 发 展 和 应 用 前 景 。 关键词
Th o a t l t m m u ia i n S se n t v l p e t e Gl b lSa el e Co i n c to y t m a d Is De eo m n
2 全 球 星 卫 星 通 信 系统
全球星卫 星系统 ( M C ) 由 美 国劳拉 公 司 ( o 1 和 G P S是 Lr ) a 高通 公司( u o m) Q  ̄cm 发起 的卫 星移 动通信 系统 。它 有 4 8颗 卫星 , 另加 8 颗备 用 星 . 星重约 4 0 g 分布 在 8个 倾 角 卫 5K , 为 5 的 圆形轨道 上 。轨道 高度为 11 m, 个轨道分布 6 T 4 4K 每 颗卫 早和 1 颗备用 卫星 。系统 覆盖南北 纬 7。以内地 区 . 0 其
卫星通信的新技术和发展趋势

卫星通信的新技术和发展趋势卫星通信作为一项重要的通信技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也在不断进行新技术的研究和开发。
本文将从新技术和发展趋势两个方面来探讨卫星通信的最新进展。
一、新技术1. 低轨卫星通信技术:低轨卫星通信技术是近年来卫星通信领域的一项重要技术突破。
传统的卫星通信主要依靠高轨卫星,但高轨卫星由于距离地球较远,会出现较大的信号延迟。
而低轨卫星通信技术能够将卫星放置在距离地球较近的低轨道上,大大减少了信号延迟,提高了通信质量。
2. 光纤卫星通信技术:光纤卫星通信技术是利用光纤传输信号的新型卫星通信技术。
传统的卫星通信主要使用无线电波进行信号传输,而光纤卫星通信技术将信号转换为光信号进行传输,大大提高了传输速度和传输容量。
光纤卫星通信技术的应用将推动卫星通信的发展,使其能够更好地满足高速、大容量的通信需求。
3. 天基互联网技术:天基互联网技术是指利用卫星网络实现全球范围内的互联网接入。
传统的互联网主要依靠陆地基础设施,但在偏远地区或海洋等无法覆盖的地方,通过天基互联网技术可以实现全球范围内的互联网接入,让更多人能够享受到互联网的便利。
二、发展趋势1. 多星座网络的建设:目前,全球范围内有多个卫星通信网络,如美国的GPS、俄罗斯的GLONASS、中国的北斗等。
未来的发展趋势是将这些卫星通信网络进行整合,形成一个多星座网络,以提供更好的全球覆盖和通信质量。
2. 卫星云计算的应用:随着云计算的快速发展,卫星云计算成为了一个新的发展方向。
通过将计算资源放置在卫星上,可以实现更快速的数据处理和存储,同时减少对地面网络的依赖,提高通信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3. 5G与卫星通信的融合:5G通信作为下一代移动通信技术,将会对卫星通信产生重要影响。
5G与卫星通信的融合可以提供更全面、更快速的通信服务,满足高速、大容量的通信需求。
预计未来将会出现一些支持5G的卫星通信网络,以实现更快速、更可靠的移动通信。
4. 环保节能技术的应用:卫星通信作为一个庞大的系统,需要耗费大量的能源。
卫星通信技术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卫星通信技术的发展现状与趋势卫星通信技术是21世纪以来最具发展潜力的通信技术之一。
在过去几年中,卫星通信技术已经成为众多国家的重要战略领域,这得益于卫星通信技术的成熟和可靠。
本文将介绍卫星通信技术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一、卫星通信市场现状目前,全球卫星通信市场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庞大的市场,年交易额高达数亿美元。
卫星通信已经成为军事、商业和民用等多个领域的重要手段。
卫星通信技术不仅应用在企业和科研机构中,也被广泛用于移动通信领域。
在全球卫星通信市场中,美国企业占据了绝大部分的市场份额。
全球卫星通信市场中,美国企业拥有卫星总数最多和最先进的卫星。
此外,欧洲企业也是全球卫星通信市场中的重要参与者,尤其是在卫星服务领域,欧洲的企业非常活跃。
二、卫星通信技术的发展现状卫星通信技术是一项非常先进的技术,它已经通过不断的创新和进步成为一个非常成熟和可靠的技术。
目前,卫星通信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为人们生活和工作带来了很大的改变。
在卫星通信技术的发展过程中,卫星技术的卫星数量在快速增长。
目前,全球共有超过2000颗卫星,其中50%以上的卫星都是卫星通信卫星。
这些卫星覆盖了全球范围的地球,并提供了从电话通讯到高清电视的多种服务。
当前卫星通信技术的发展重心是在提高卫星通信的带宽和速度,并进一步降低通信的成本。
提高带宽和速度是为了满足用户对高品质通信的需求,而降低通信成本则可以促进卫星通信市场的发展。
三、卫星通信技术的未来趋势卫星通信技术将继续成为全球重要的通信技术之一,未来它将面临着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以下是卫星通信技术未来的趋势:1、卫星通信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扩大。
未来,卫星通信将成为各个领域中必不可少的通信手段,这将促进卫星通信市场的规模进一步扩大。
2、卫星通信技术将不断更新升级。
卫星通信技术将持续地进行升级,以保证卫星通信的卓越性能。
3、卫星网络将进一步优化。
卫星网络将优化卫星通信的效率和速度,以更好地满足用户和市场的需求。
卫星通信技术的现状与应用

卫星通信技术的现状与应用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交流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中卫星通信技术便是其中之一。
卫星通信技术早已不再是科幻小说中的神奇黑科技,而成为了现代社会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本文将探讨卫星通信技术的现状与应用。
一、卫星通信技术的基本原理卫星通信技术是一种通过卫星进行的通信模式。
其基本原理为,将地面用户所发送的信息通过天线信号转化成高频无线电波信号,经过发射机将信号发射到卫星上,再由卫星上的转发器将信号放大后再发射回到地面,经由地面天线接收到用户处,最终转化成人们需要的信息。
二、卫星通信技术的优点与现状卫星通信技术作为一种高速、高效、安全、全球覆盖的通信方式,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
首先,卫星通信技术具有全球覆盖的能力。
根据地球自转速度和轨道高度的不同,卫星可以分为静止轨道卫星和低轨卫星两种。
其中,静止轨道卫星通常距离地球3.6万公里左右,可实现对全球范围内的通信、广播、电视、互联网等进行覆盖。
其次,卫星通信技术的通信速度快,数据传输能力强。
通过卫星通信技术,5G网络可实现千兆以上的速率,加之其高频率、高通量的特点,卫星通信技术成为了各行各业业务的数据传输首选。
最后,卫星通信技术在灾难情况下发挥重要作用。
当发生地震、洪灾等自然灾害或其他紧急情况时,地面通信可能会受到影响,但卫星信号不会。
因此,卫星通信技术可以在紧急时刻为应急救援、警务指挥、灾难救援等提供及时、快速、可靠的通信支持。
三、卫星通信技术的应用卫星通信技术以其全球性、高速、高效的特性,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反映出重大的应用价值。
首先,在民用通信方面,卫星通信技术成为了移动通信、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基础设施的重要服务。
无论是行走在广袤的非洲草原,还是远离陆地的深海平原,卫星通信都能以无可替代的传达方式,满足人们的通信需要。
其次,在金融、交通、能源等领域,卫星通信技术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如金融交易中心通信保障、部署在远洋船舶与油田,油井进行数据采集和传输、以及铁路、飞行器等各种复杂环境下的保障通信。
2024年低轨卫星通信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低轨卫星通信市场发展现状引言低轨卫星通信是指利用位于距离地球500公里以下轨道的卫星进行通信的技术。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低轨卫星通信市场呈现出快速发展的势头。
本文将对低轨卫星通信市场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探讨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低轨卫星通信市场概述低轨卫星通信市场是指由航天科技公司和通信运营商等相关公司组成的一个庞大产业链。
这个市场涵盖了卫星设计与制造、卫星发射和部署、地面终端设备、卫星地面站建设等多个方面。
随着卫星通信技术的不断进步,低轨卫星通信具有以下特点:1.低延迟:卫星处于近地轨道,数据传输的延迟较低,适用于实时通信和互联网应用。
2.大容量:低轨卫星通信系统可提供大带宽,满足大规模数据传输的需求。
3.全球覆盖:低轨卫星通信系统可以实现全球范围内的通信覆盖,解决了传统通信网络无法覆盖的地区和海洋通信的问题。
4.灵活性和可扩展性:低轨卫星通信系统灵活可扩展,可以根据需求增加卫星数量,以适应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
2024年低轨卫星通信市场发展现状市场规模低轨卫星通信市场在过去几年中取得了迅猛的发展。
据市场研究报告显示,2019年全球低轨卫星通信市场规模达到了xx亿美元,预计到2025年将增长到xx亿美元。
北美地区占据了卫星通信市场的主导地位,其次是欧洲和亚太地区。
市场驱动因素低轨卫星通信市场的发展主要受到以下因素的驱动:1.互联网需求:随着全球互联网用户数量的增加,对高速、稳定的互联网连接需求不断增长。
2.可用性提升:低轨卫星通信技术的成熟和成本的下降,使得卫星通信系统更加可靠和经济。
3.军事需求:军事通信是低轨卫星通信的重要应用领域之一。
各国军队对于通信保密性和鲜明性的需求推动了低轨卫星通信的发展。
4.环境监测和灾害管理:低轨卫星通信系统可以用于环境监测和灾害管理,提供实时数据,帮助减少灾害风险和降低损失。
市场挑战低轨卫星通信市场的发展也面临一些挑战。
1.技术挑战:低轨卫星通信技术需要克服信号传播延迟、信号干扰等技术难题。
卫星通信产业研究报告

卫星通信产业研究报告一、概述卫星通信是一种利用人造卫星作为中继站,将无线电信号从一个地球站传输到另一个地球站的技术。
随着全球信息化和物联网的快速发展,卫星通信已成为全球通信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报告将围绕卫星通信产业的发展现状、市场规模、竞争格局、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
二、发展现状目前,全球卫星通信产业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
随着5G、物联网等技术的普及,卫星通信的应用场景越来越广泛,包括远程教育、医疗救援、智能交通、智慧城市等领域。
同时,随着全球卫星发射数量的不断增加,卫星通信网络的覆盖范围和通信质量也在不断提升。
三、市场规模根据市场研究数据,全球卫星通信市场规模正在不断扩大。
一方面,随着全球通信需求的增长,卫星通信的市场份额也在逐渐增加;另一方面,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卫星通信的成本也在不断降低,使得更多企业和个人能够享受到卫星通信带来的便利。
预计未来几年,全球卫星通信市场规模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态势。
四、竞争格局目前,全球卫星通信市场竞争激烈,主要分为美国、欧洲和亚洲三大阵营。
美国卫星通信企业凭借其先进的技术和丰富的经验,在市场上的竞争力较强;欧洲企业则以高精度导航技术和高效地面站设备见长;而亚洲企业在价格和定制化服务方面具有较大优势。
在中国,卫星通信产业也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一些国内企业正在积极布局卫星通信市场,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五、发展趋势未来,卫星通信将朝着更加智能化、高效化、低成本化方向发展。
一方面,随着5G、物联网等技术的普及,卫星通信的应用场景将更加广泛;另一方面,随着卫星制造和发射成本的降低,更多的国家和企业将有机会参与到卫星通信市场中来。
此外,随着全球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视,可重复使用火箭技术、小卫星星座建设等创新技术也将成为未来卫星通信领域的研究重点。
六、结论综上所述,卫星通信产业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竞争格局日益激烈。
未来,卫星通信将朝着更加智能化、高效化、低成本化方向发展,应用场景将更加广泛,技术不断创新也将为该产业带来更多的发展机遇。
卫星通信技术的发展与未来趋势展望

卫星通信技术的发展与未来趋势展望随着现代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卫星通信技术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从最初的实用性设备,到如今的高效高速、多功能的商业卫星,卫星通信技术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多个领域,在国际贸易、军事战略和救援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1. 卫星通信技术的发展历程卫星通信技术最初的发展始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不久后,卫星通信技术应用于美国的跨洲通讯。
如今,地球上已经有数千个商业和政府卫星悬浮在太空中,用于全球通信、天气预报、导航和线上图像传输等。
然而,卫星通信技术的发展道路从来都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效到高效的。
早期的卫星通信技术设备笨重、效率低下,往往需要精准的天气条件和极大的天线旋转角度等条件才能进行通信。
而且,进行卫星通信需要极高的花费,是少数财力雄厚的企业和国家所享有的高级通讯技术设备。
随着科技的革新和人们对于通信效率的需求,卫星通信设备已经经过多次升级迭代。
如今,卫星通信设备已成为一种高效、普遍的通信设备,被广泛应用于技术研究、军事战略、航空航天和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
2. 卫星通信技术的应用领域卫星通信技术可以应用于多个领域,在军事战略、航空航天、高度移动通讯和国际贸易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主要的应用领域:2.1 军事战略在现代军事领域,在交战双方之间传递机密信息是至关重要的。
卫星通信技术可以确保机密消息传输的安全和准确性。
在多国的军事演习中,卫星通信技术已经成为军事指挥的重要通讯手段。
2.2 航空航天随着航空航天技术的提升和发展,卫星通信技术在该领域的应用也不断扩大。
首先,卫星通信设备可以提供高度准确的导航信息,帮助飞行员实时掌握空中情况。
同时,卫星通信技术也可以高效连接航空航天设备与地面控制中心。
2.3 高度移动通讯卫星通信技术因为其高效性和全球范围内的覆盖而成为高度移动通讯的理想通讯手段。
如今,在远离陆地的海洋、沙漠或者极地等地方,人们也可以使用卫星手机或者卫星互联网来进行通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卫星通信关键技术最新进展姓名:唐聪班级:1402015学号:14020150005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人们对于移动通信的需求增加,同时军队对于卫星通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为满足未来移动通讯的发展需要,新一代的卫星通信系统应该具备速率快、覆盖广等优点本文从分析目前卫星通信系统出发,简述卫星通信系统的关键技术及最新进展,并对未来卫星通信系统的发展进行展望,以作为相关人员的参考。
目录0引言 (3)1卫星通信 (3)2卫星通信系统的特点及面临的问题 (3)2.1卫星通信的特点 (3)2.2功能 (3)2.3卫星通信发展历程 (3)2.4卫星通信面临的问题 (4)3卫星通信系统体系结构 (4)3.1体系结构分类 (4)(1)交互式宽带卫星Internet接入系统结构; (4)(2)非对称宽带卫星接入系统结构; (4)(3)宽带卫星骨干传输系统结构。
(4)3.2应用方面 (4)4卫星通信关键技术及进展 (4)4.1随机接入技术 (4)4.2多波束天线 (4)4.3星上处理 (5)4.4星间链路 (5)4.5卫星频谱资源 (6)4.6星地融合通信 (6)4.7卫星宽带通信 (6)5卫星通信发展展望 (7)5.1通信卫星的发展趋势 (7)5.2卫星通信的演进 (7)5.3卫星通信的结合 (8)5.4卫星通信宽带化 (8)6结论 (8)7参考文献 (9)0引言通信卫星始于1964年,当年在美国成立了国际通信卫星组织INTELSAT。
1965年,美国发射了第一颗商用通信卫星晨鸟号(“Early Bird”)。
之后,卫星通信技术及其应用蓬勃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除了在军事领域中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以外,卫星通信还为人们提供丰富多彩的电视广播和语音广播,为地面蜂窝网络尚未部署的偏远地区、海上和空中提供必要的通信,为发生自然灾害的区域提供宝贵的应急通信,为欠发达或人口密度低的地区提供互联网接入等…但是卫星通信自身存在的弱点却使得它长期以来一直作为地面固定、无线或移动通信系统的一种补充通信方式。
例如:对于网络层存在的传输时延长、丢包率高及链路干扰等问题,需要采用新的算法和协议对网络层进行优化,从而使卫星通信适合于个人移动通信和宽带互联网接入;在物理层,由于卫星通信的视距传输特性,限制了部分区域特别是繁华市区的用户接入卫星网络,需要采用新的通信网络架构来推进卫星通信网络和地面通信网络的融合。
近期,卫星通信新技术的迅速发展和通信商业市场需求的不断增长,极大地促进了卫星通信业务和通信模式的创新发展,使当前成为卫星通信历史上最活跃的时期之一。
1卫星通信卫星通信是利用人造地球卫星作为中继站的两个或多个地球站相互之间的无线电通信,是微波中继通信技术和航天技术结合的产物。
卫星通信的特点是通信距离远,覆盖面积广,不受地理条件限制,且可以大容量传输,建设周期短,可靠性高等。
2卫星通信系统的特点及面临的问题2.1卫星通信的特点卫星通信与其他通信方式比较,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传输速率高;(2)为了独立于地面网络,多数卫星宽带通信系统使用微波或激光星间链路实现卫星互连,构成空间骨干传输网络;(3)由于卫星链路的传输损耗大,在高速传输情况下,要求用户使用具有较大口径的天线。
因此,短时间内卫星宽带系统将无法支持手持终端移动中的高速通信。
(4)通信距离远,且费用与通信距离无关。
从图16.2中可见,利用静止卫星,最大的通信距离达18100km左右。
而且建站费用和运行费用不因通信站之间的距离远近、两通信站之间地面上的自然条件恶劣程度而变化。
这在远距离通信上,比微波接力、电缆、光缆、短波通信有明显的优势。
(5)广播方式工作,可以进行多址通信。
通常,其他类型的通信手段只能实现点对点通信,而卫星是以广播方式进行工作的,在卫星天线波束覆盖的整个区域内的任何一点都可以设置地球站,这些地球站可共用一颗通信卫星来实现双边或多边通信,即进行多址通信。
另外,一颗在轨卫星,相当于在一定区域内铺设了可以到达任何一点的无数条无形电路,它为通信网络的组成,提供了高效率和灵活性。
(6)通信容量大,适用多种业务传输。
卫星通信使用微波频段,可以使用的频带很宽。
一般C和Ku频段的卫星带宽可达500~800MHz,而Ka频段可达几个GHz。
(7)广域复杂网络拓扑构成能力。
卫星通信的高功率密度与灵活的多点波束能力加上星上交换处理技术,可按优良的价格性能比提供宽广地域范围的点对点与多点对多点的复杂的网络拓扑构成能力。
2.2功能(1)为用户或用户群提供Internet骨干网的高速接入;(2)作为骨干传输网络,连接不同地理区域的Internet网络运营商。
2.3卫星通信发展历程宽带卫星通信大致可分为三代:第一代:从20世纪80年代到2004年,用户的可用速率为56~256kbit/s。
第二代:2005-2007年发射建立的系统,用户的可用速率为256kbps~5M bps。
第三代:从2008年开始计划的系统,用户的可用速率最高可达到20Mbit/s。
2.4卫星通信面临的问题(1)随着数据传输速率的提高,传输带宽需求也增大,Ka频段可以满足带宽和高速率传输求。
(2)Ka频段数据传输面临的最大问题是降雨衰减问题,雨衰可达20-30dB,链路设计需要留余量。
(3)在保证链路可用度的情况下,降雨储备余量会很大,并且这些储备余量只在一年中的小部分时间里是需要的,而大部分时间将会被闲置起来,没有被充分利用,造成系统资源严重浪费。
3卫星通信系统体系结构3.1体系结构分类(1)交互式宽带卫星Internet接入系统结构;(2)非对称宽带卫星接入系统结构;(3)宽带卫星骨干传输系统结构。
3.2应用方面(1)面向用户和业务需求的变化:从面向节点和团体小用户到面向大量的个人用户。
通信业务从之前主要以话音业务转变为以视频、数据、话音和Interne t等综合业务,形成通信业务与广播、点播业务相结合。
(2)移动卫星通信方面支持手持机。
(3)在宽带多媒体卫星通信方面支持便携的小型终端:0.5m口径以下的小型化终端支持信息下载速率可达每秒几十兆比特。
4卫星通信关键技术及进展4.1随机接入技术随机接入技术随着移动通信系统而逐渐进步发展着。
起初,随机接入技术的提出是为了解决计算机资源紧缺问题,令分散的无线电通信站自由访问中心计算机,其特点是发送与接收过程随机。
随后,将随机接入技术与卫星通信系统进行结合,依照卫星通信系统的标准及特点进行技术方案的改进,逐渐形成了较为成熟的OFDM体制。
随着OFDM体制的发展,由于其实现简单、配置灵活等优点,成为新一代卫星通信系统的备选技术方案。
但由于其功率受限,可能会影响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的工作效率。
而作为终端与通信网进行交互的第一步,随机接入技术是影响通信系统能否正常运行的关键。
通过优化随机接入信号格式,并采用卡尔曼滤波的卫星移动终端同自主定位算法等可有效提高随机接入过程的精确度,减小对于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的影响。
4.2多波束天线天线技术是卫星通信的关键技术之一,由于卫星通信链路传输距离很远造成了信号衰减很大,为了保证稳定可靠的通信,需要地面站采用高增益天线和高灵敏度接收机,因此天线的尺寸和成本成为限制卫星通信发展的严重障碍。
近期卫星通信天线的发展已经转向了多波束天线。
传统的天线技术为简单的标准圆或椭圆波束天线,后来随着通信卫星的发展,天线技术逐渐发展为多波束成型大天线。
目前,天线技术主要用于地球同步卫星系统。
例如亚洲蜂窝卫星系统采用12米口径和瑟拉亚系统的12.25米口径大天线等。
而应用于低轨卫星星座系统的天线技术需具备双栅、正交、反射器赋形等特性。
实际上,通过天线波束成型、多重波束蜂窝结构及智能化天线技术的应用,可有效提高频谱利用率,从而实现多重频率的再利用,满足通信能力要求。
多波束天线(Multiple Beam Antenna)从2000年开始迅速发展,由于它能够实现高增益的点波束覆盖,又能在广域覆盖范围中实现频率复用,从而在卫星通信天线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
多波束天线与数字波束成形不同,它使用大量的点波束实现广域范围覆盖,可用带宽被分为很多个子波段,从而在大量空间独立的点波束之间可以实现每个子波段的复用,这与地面蜂窝通信网络相似,显著地增加了频谱利用率和卫星通信容量。
卫星通信系统中使用多波束天线的主要问题是相邻波束之间的干扰,使用频谱分配技术可以降低干扰的影响。
多波束天线技术提高了转发器的功率使用效率和频谱资源利用率,是发展大容量卫星通信系统和增强卫星通信市场竞争力的关键技术。
目前,多波束天线已经广泛应用在移动卫星通信业务(Inmarsat,Thuraya,ACeS,Iridium等),区域性直播星(DTV-4S,DTV-7S,Echostar-10,Echostar-14等),个人通信卫星(ViaSat-1,Jupiter-1,Anik-F等)和军事通信卫星(WGS,MUOS等)之中。
4.3星上处理通过星上处理技术可以满足卫星平台的调制解调、星上交换、星载校准等,此技术的建立成功解决了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的传输时延长的问题。
星上处理技术包括三种模式,即全透明转发、部分处理交换和星上交换处理。
其中,全透明转发的优点是技术体制适应性强、风险小,缺点是双跳通信延时长、实时性差。
星上处理交换的优点是服务实时性好、资源利用率高,缺点是技术成熟性不高、适应性差、可靠性差。
而部分处理交换的优缺点介于两者之间。
对于低轨卫星星座系统来说,星上处理技术是其实现全球移动通信所必需的关键技术;而对于地球同步系统而言,由于星上处理技术难度较大,暂且不适用与该系统。
传统的通信卫星特别是GEO卫星采用的是简单的弯管式转发器。
近年来,用户对高数据率传输和无缝覆盖的交互式多媒体服务的需求快速增长,促进了宽带通信卫星的迅速发展,使得采用先进的星上处理(OBP-Onboard Processing)、星上交换技术与现有的综合业务数据网(ISDN)和因特网的融合变得非常有必要,这极大地推动了OBP技术的发展。
OBP可分为再生式和非再生式两种处理方式。
再生式OBP是卫星对接收的信号先在基带解调解码得到所传输的数据流,然后对数据流进行交换和重新合路,再重新将信号编码调制为新的数字调制信号;非再生式OBP是卫星对接收到的信号不进行解调解码而直接做相应的信号处理。
OBP 最重要的作用在于支持星上交换,再生式OBP可在星上获得各路信号所传输的数据流,从而能支持任何方式的交换,如ATM交换、IP交换或电路交换等。
如果在星上实现了IP交换,则卫星网络与地面互联网的融合将变得非常简单和方便,因而兴起了星上IP交换研究与应用的热潮,许多原计划采用ATM交换的卫星通信系统都改用了IP交换,例如Spaceway、Astrolink、SkyBridge等…同时,OBP 技术的使用增强了点波束天线的信号功率和方向性,从而减小了用户终端的尺寸和灵敏度要求,使得用户能够使用小型且廉价的终端进行通信,并可实现高数据率业务(如多媒体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