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文化学试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旅游文化学》试卷(样卷)

一、名词解释(6分×5)

1.旅游文化

2.民族旅游性格

3.旅游资源

4.世界文化遗产

5.旅游文化的双向传播

二、简答题(10分×4)

1.旅游者的旅游文化心理及其对旅游开发的影响?

2.如何开发中国特色的旅游资源?

3.如何提高中国旅游服务文化?

4.农耕经济对中国旅游文化的影响?

三、论述题(15分×2)

1.试论旅游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2.试论试论旅游形象树立与旅游市场开发的关系。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旅游文化

参考答案:

旅游文化是包括旅游者、旅游从业者、旅游资源、旅游生活设施和接待地环境等在内的物质和精神的总和。它一方面包括具体的、可观的内容,另一方面还包括不可见的文化成分。

旅游文化作为一种特定的文化形态有其特定的内涵和适当的外延。广义地理解,旅游文化是人类过去和现在所创造的与旅游有关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旅游文化渗透在与旅游有关的吃、住、行、游、购、娱及相关的服务等各个方面。旅游文化可以分成旅游主体文化、旅游客体文化和旅游介体文化。

2.民族旅游性格

参考答案:

在旅游文化中,最复杂也最重要的是旅游主体文化。旅游主体具有民族性、地域性、时代性和阶层性特点,其中最突出的是民族性,亦即民族旅游性格。不同的民族处在各自不同的自然和文化生态环境中,因此必然具有不同的旅游文化和旅游性格。人类生存和文化孕育离不开自然环境,一个民族的旅游性格,无不遵循着该民族的文化模式。濒海的西方民族善于旅行、喜欢旅游,而陆居的中国人则不好远游。中国长期以来形成的自给自足的农耕型自然经济,具有高度稳定的发展定势,农业与手工业结合的自足体系不可能创造大量剩余产品,也没有大规模的远程贸易往来的必要性,这就形成了相对内向稳健、安土重迁、摈弃冒险的民族旅游性格。对此加以探析,不但有助于我们加深对旅游文化的认识,而且能帮助我们更

好地了解我们特有的民族性格及其传统文化背景,指导现代旅游开发,乃至进行相关社会现象的分析和探讨。

3.旅游资源

参考答案:

旅游资源文化,是指具有旅游文化价值的资源和环境因素,这是旅游客体文化。资源和环境是相对于某项主体而言的,它因主体的不同而不同。就旅游而言,主体是旅游者,客体则是旅游者游行游览的自然和人文资源及其环境。当然,并非所有的自然和人文资源都是旅游资源,只有那些具有旅游文化价值,能满足旅游者游览、观赏、度假、疗养、健身、娱乐、品尝、朝觐、膜拜、参观、访问、考察、研究等需要的资源和环境因素,才称得上旅游资源。旅游资源一般包括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与社会旅游资源。

与一般资源相比,旅游资源除了具有审美性和独特性之外,比较突出的还有综合性和延续性的特点。

4.世界遗产

参考答案:

“世界遗产”是全人类共同继承和拥有的财富,主要代表了人及其生存环境对世界的三大贡献:人类的创造、大自然的创造、人类与大自然的共同创造,于是有了文化遗产、自然遗产和双重遗产,有了文化景观遗产,还有了非物质遗产。世界遗产地几乎都是旅游胜地,对世界遗产地有一全面的了解和掌握,有利于更好地利用和保护这一珍贵的旅游资源。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观念的进步,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世界遗产的珍贵,必须加以保护。于是,有了一系列保护文化和自然遗产的宪章和公约,有了世界遗产的申报、认定和保护。

自1987年我国拥有第一批世界遗产以来,至2005年已有31个世界遗产项目,遗产数目排在意大利、西班牙之后,位居世界第三。我国31处世界遗产中,有22处文化遗产、1处文化景观遗产、4处自然遗产、4处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我国另有非物质类世界遗产2项。

5.旅游对接待地文化的影响

参考答案:

旅游对接待地社会文化会产生积极和消极的双重影响,其积极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促进旅游接待地的对外文化交流,二是促进旅游接待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复兴,三是促进旅游接待地社会文化的现代化。

但旅游在给接待地带来经济增长和就业机会的同时,也有可能对其国民经济带来不利的影响,比如引起物价上涨从而损害当地大多数居民的经济利益,导致当地产业结构发生不良变化,影响当地经济的稳定和持续发展等。同时,旅游对接待地社会文化的影响也有消极的一面:旅游使接待地的历史文化遗产遭到不同程度的人为破坏,使旅游接待地固有文化模式化、商品化、庸俗化等。

二、简答题(10分×4)

1.旅游者的旅游文化心理及其对旅游开发的影响?

参考答案:

要搞好旅游,不能不研究旅游者的旅游审美感受和旅游文化心理。旅游是一项综合性的审美实践活动,有益于满足人们从生理到精神等不同层次的各种审美要求。现代社会分工细

致、操作重复、生活单调、环境污染、竞争激烈;于是,各种焦虑、受挫、苦闷、忧郁、失望甚至厌世等心态与情绪,不可避免地淡化甚至殃及人生的乐趣。旅游活动可以达到洗涤胸襟、陶冶性情的目的。世人认为,倘若没有旅游业,那么各种医疗机构及疗养院将要花费大气力,来治愈人们因日常工作所带来的精神无力症。

海外来华旅游者,绝大多数来自发达国家和地区,他们并非为了追求生理的享受和高档的消费,而是为了其他许多更复杂、更深层的目的,更多地是为了求得文化心理的满足。此外,旅游者的国度和个人的文化基础,对其在旅游活动中的购物心理也有相当的影响。

有些海外旅游者来华旅游之后,常会觉得旅游期望与旅游感受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偏差,感到失望,从而大大削弱了再做回头客的心理动机。这是很值得探讨并加以注意的。从旅游资源方面讲,可能因为旅游者在选择旅游目的地时,资料中所反映的景点的情况,因受到自然或人为的破坏,已经大大改变,或正在逐步趋向衰落,或已不复存在,失去了原有的魅力,从而不能满足游客的旅游期望。再从旅游者自身方面来看,有些人不能正确判断自己的需求,对出游时间或旅游目的地作出错误的选择,并产生不当的旅游期望,这也是导致出游后大失所望的重要原因。另外,虚夸的旅游宣传、蹩脚的导游翻译、低劣的服务设施、低下的服务水平,也会使旅游者大失所望、败坏兴致、破坏情趣。失望的旅游者不但不会再做回头客,还有可能做反宣传,劝阻他人前来旅游。

我们应根据市场变化和旅游者的旅游心态,做好我们应做的工作,消除或是减小其失望感,争取最大的客源市场。

2.如何开发中国特色的旅游资源?

参考答案:

如何开发旅游资源文化,不仅仅关系到一个国家旅游业的前途,而且也关系到一个国家民族文化的兴衰。旅游产业同其他产业一样,必须以其独特优质的产品参与市场竞争,因此世界各国要发展旅游业,就要发挥自己的所长,突出自己的特色,力争使自己立足于世界旅游业的先进行列。我国旅游业要发展也必须这样做,旅游资源文化开发要走中国式道路。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为建设各具特色的旅游地提供了优越条件。

满足旅游者的需要,这是旅游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从1992年至今,国家旅游局协同国家文物局、中国民航局每年都确定旅游主题,全景式地展示我国丰富的旅游资源,并形成特色系列,经过连续不断的促销攻势,全面、深层次地开发国际旅游市场,丰富旅游新产品,将固态人文旅游资源和动态人文旅游资源(如特色服务)紧密结合起来,展示“保护与开发并举,历史与未来同在”的无穷魅力,以适应国际旅游市场不同层次的需要。从1992年起,在各地经过十多年的培育开拓以后,国家旅游局适时地推出了专项旅游线路,并以国家级专项旅游新产品的形式正式列入国际旅游产品市场,供海外旅行商推销和旅游者选择。

3.如何提高中国旅游服务文化?

参考答案:

旅游业的主要从业形式就是服务。服务质量的高低是旅游产业经营管理好坏的最重要标志之一,关系到经济和社会两方面的效益。为使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准更上一个新的台阶,有必要强调服务角色及其应有的规范行为。服务者所处的地位,使他们理所当然地对顾客要坚持礼貌服务,做到和颜悦色,笑脸常开,多使用敬语和服从性用语,不少岗位还要坚持站立服务,即便可坐着工作的,也要按服务角色礼貌规范要求。应“客来有人迎,购物有人荐,进房有人引,用餐有人领,病人有人扶,客走有人送”。

强化服务角色及其功能,还意味着对服务水准和服务人员的素质等方面的要求更高了,从服务人员的精神风貌、服饰仪表、服务态度到服务方式、服务技巧、服务项目等方面均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