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文化学-四川省2018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试卷+答案)
旅游文化单选习题库与参考答案

旅游文化单选习题库与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________时期是中国佛教的创造阶段和鼎盛时期。
A、魏晋B、宋朝C、隋唐D、元朝正确答案:C2、被英国植物学家威尔逊称为“世界园林之母”的是______。
A、俄罗斯B、中国C、英国D、意大利正确答案:B3、体量是雕塑的重要语言,体量处理的得当与否,直接关系着雕塑是否能够达到预期的艺术和审美效果。
通常而言,大体量的佛像容易呈现出_______。
A、优美感B、崇高感C、亲切感D、精巧感正确答案:B4、素有“华侨之乡”和“书香名里”之称的是______。
A、静升镇B、和顺镇C、龚滩古镇D、乌镇正确答案:B5、被称为“大行菩萨”的是______。
A、文殊菩萨B、观世音菩萨C、普贤菩萨D、地藏王菩萨正确答案:C6、当我们面对罗丹的著名雕塑《思》时,我们不仅注意到了年轻、俊美、智慧、沉思的女性头像,还会产生一系列想象。
这种想象属于_______。
A、接近想象B、创造性想象C、知觉想象D、类比想象正确答案:C7、________是我国古建筑体系的大转变时期。
A、宋代B、隋唐C、魏晋南北朝D、元朝正确答案:A8、________是自然山水园林的形成时期。
A、魏晋南北朝B、先秦时期C、秦汉D、隋唐正确答案:A9、下面不属于旅游客体文化的是_______。
A、旅游主体的背景文化B、旅游客体自身文化价值C、旅游主体的文化审美投射D、旅游客体的背景文化正确答案:A10、文殊菩萨的道场是______。
A、浙江普陀山B、四川峨眉山C、安徽九华山D、山西五台山正确答案:D11、________是山水园林的繁荣发展时期。
A、先秦时期B、魏晋南北朝C、秦汉D、隋唐正确答案:D12、旅游文化整合的特点不包括_______。
A、现代旅游企业制度在东道国的移植和扎根B、不同文化集团和社会背景的人们的精神交流和情感融合C、旅游者与目的地文化的碰撞和冲突D、旅游者与目的地人民之间的友好和互助正确答案:C13、我国现存的最大的皇家园林是______。
旅游文化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选择单选15题15分+多选15题15分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1、旅游活动中的审美关系表现在两个方面:人与景观的审美关系和()A人与自然的关系 B人与导游的关系C人与人的关系特别是旅游者与旅游从业人员的审美关系 D人与酒店服务人员的关系2、( )是目前全球旅行旅游业唯一公认的可持续旅游标准体系。
A饭店及住宿设施标准 B旅行社及旅游组织者标准C目的地国家语言培训标准 D绿色环球21标准体系3、我国的本土宗教是( )A 佛教B 道教 C伊斯兰教 D 基督教4、旅游企业文化结构中最活跃、最生动的层面是( )A 旅游企业物质文化B 旅游企业行为文化C 旅游企业制度文化D 旅游企业精神文化5、旅游休闲文化的类型不包括 ( )A 怀旧型B 文化型C 生态型 D信息型6、以下那项不是中国现代休闲文化的时代特点( )A追求生活科学化 B追求知识品位 C 追求个性鲜明化 D追求健康文明化7、对我国旅游景区管理模式叙述错误的是()A科教基地模式、 B中间模式 C生态恢复模式 D探险模式8、民俗文化的功能不包括()A变异功能 C实用功能 B教育功能 D娱乐功能9、据规划布局形式来划分不包括以下那种()A自然式 B混合式 C几何式 D规整式10、( )是文化结构的核心部分,是人与自身关系的反映。
A制度文化 B精神文化C行为文化 D物质文化11、旅游企业管理模式有()A旅行社管理模式 B旅游饭店管理模式C旅游景区管理模式 D 以上都是12.作为唯一的旅行旅游业世界性认证体系的是()A绿色环球21 B ISO14000认证体系C四标整合管理体系 D生态旅游认证13、黄河中下游及海河流域华夏生态文化区民族分布为( )A以回族为主 B以汉族为主C以土家族为主 D以白族为主14、“梁柱式建筑”的建筑结构原则为( )A以木料为主要构材 B斗拱为结构的关键,并成为度量单位C采用构架制的结构 D木石为主要材料的多层结构15. 我国旅游饭店业的集团化管理进程起步于( )A 20世纪70年代初B 20世纪90年代到21世纪初C 20世纪 80年代末D 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三、多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1、伊斯兰教的主要节日包括()A开斋节 B 圣纪节 C 忠孝节 D 巴达节2、旅游主体在旅游审美实施活动的心理过程也涉及以下哪些基本要素()A.感知 B想象 C 理解 D情感3、中国山水文化是一种审美文化,包括一下那些()A 形象美B 动态美C 声音美D 生态美4、中国传统建筑的结构与外部特征包括 ( )A 采用构架制的结构原则 B斗拱为结构的关键,并成为度量单位C具有明显的外部特征 D以石料为主要构材5、中国传统建筑的文化理念包括( )A尚大观 B尚中观 C天人合一 D和谐6、中国园林的分类从建筑与自然的关系来划分大体上可以分为哪几类 ( )A山居草堂、山庄别业 B名胜风景区的公共游豫园林C自然式园林 D城市山林7、民俗文化的基本特征包括哪些( )A历史性 B 地域性 C集体性 D 传承性8.、生产民俗包括 ( )A种植与养殖民俗 B工匠与坊作民俗 C信仰民俗 D商业民俗9、旅游休闲文化具有以下的一般特点( )A大众性 B群众性 C周期性 D个体性10、旅游企业文化具有以下企业文化共有的特征( )A群体性 B融合性 C 稳定性 D地域性11、旅游企业文化除了具有上述企业文化的共性之外,还具有以下明显的个性特点:( )A民主性 B协同性 C 导向性 D约束性12、生产民俗又称为经济民俗,大体上()形态,即A狩猎民俗 B捕捞民俗 C畜牧民俗 D农耕民俗13、西方休闲文化的特点()A怀旧 B主题性 C信息化 D猎奇14、饭店企业文化网主要包括以下要素:()A组织标识 B服饰礼仪 C仪式惯例、故事 D服务流程、心事契约和组织控制15、一般来讲,美国人的审美文化心理表现为()基本特征A追新猎奇 B讲究场面与视觉感受 C酷爱自然美 D习惯于重行轻言的表达方式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1-5 CDBAD 6-10 CCACD 11-15 DABCD三、多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1.ABC2.ABCD3.ABCD4.ABC5.ABC6.ABD7.ABC8.ABD9.ACD 10.ABC 11.AB 12.ABCD 13.BC 14.ABCD 15.AB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1、最早给“文化”下定义的是()A英国人类学家泰勒B美国人类学家克鲁伯C法国人类学家摩尔D刘守华2、()是人类在社会实践和意识活动中长期育化出来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道德情操、审美趣味、宗教情感、民族情结等文化因素的总和。
旅游文化学-四川省2015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试卷+答案)

四川省2015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旅游文化学试卷(课程代码 06124)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 每小题1分, 共20分)1.下列属于内隐的文化行为模式的是A.建筑B.社会风俗C.绘画D.艺术品2.下列属于旅游主体文化的是A.思想观念B.宗教文化C.旅游娱乐文化D.旅行社文化3.下列属于旅游主体文化求乐特征的是A.爬山B.逛庙会C.参观茶艺D.品尝美食4.下列属于社会人文旅游资源的是A.名山大川B.奇花异草C.珍贵树种D.风味菜肴5.下列属于直接服务的旅游介体企业的是A.旅行社B.国家旅游局C.国家级旅游行业协会D.旅游院校6.企业的标志、产品、品牌等属于A.企业行为文化B.企业制度文化 D.企业物质文化C.企业精神文化7.青年旅游者喜欢打保龄球、蹦极、攀岩等刺激性活动, 而老年旅游者则满足于一些休闲、文静的娱乐活动, 这一现象显示了旅游主体文化的哪一项特征?A.主观性B.个性C.层次性D.求知性8.进入21世纪之后, 世界已逐步进入A.观光旅游时代B.度假旅游时代C.休闲旅游时代D.假日旅游时代9.人类的历史文化、宗教文化、民俗文化、建筑文化等体现了社会人文旅游客体文化的哪一项特性?A.民族性B.知识性C.组合性D.地域性10.下列属于直接服务于旅游者的旅游介体组织是A.旅游教育组织B.旅游规划公司C.旅游饭店D.旅游培训机构11.旅游介体文化中, 最生动的基础层面是A.制度文化B.精神文化C.行为文化D.物质文化12.美学研究的重心是A.审美主体B.审美客体C.审美介体D.审美者13.宋代郭熙说“春山艳冶而如笑, 夏山苍翠而如滴, 秋山明静而如状, 冬山惨淡而如睡”。
这体现了审美客体的哪一项特征?A.广泛性B.时空性C.组合性D.浪漫性14.审美主体对审美客体进行审美的“人化”过程, 即是审美主体对审美客体认识、分析、品评、认同的活动过程, 这就是所谓的A.自然的人化B.人化的自然C.二者的统一D.二者的对立15.自然地域冰雪旅游资源文化集中在我国哪个地域?A.华北B.西南C.西北D.东北16.后工业时代难寻的自然地域旅游资源文化集中在我国哪个地域?A.西南B.中部C.青藏高原D.蒙新17.有诗称: “早辞盛夏酷暑天, 夜宿严冬伴雪眠。
旅游文化概论试题(含参考答案)

旅游文化概论试题(含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50题,每题1分,共50分)1、明朝用“八股文”取士,题目就出自朱熹的( )A、《五经正义》B、《古今图书集成》C、《四书章句》D、《楚辞章句》正确答案:C2、所谓“同宗”,指的是( )。
A、五服以内的系族B、血缘九族内的系族C、同姓族人D、五服以外的系族正确答案:D3、下列景观属于世界自然遗产的是______。
A、长城B、四川都江堰和青城山C、福建土楼D、云南三江并流正确答案:D4、享有“中国地理形貌之缩影”和“中国古典园林之最高范例”美誉的园林是______。
A、颐和园B、狮子林C、承德避暑山庄D、拙政园正确答案:C5、“相反相成,物极必反”是哪种思维的理论( )A、直觉思维B、唯心主义C、辩证思维D、中和思维正确答案:C6、墨子的名言警句(D)A、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B、学不可以已C、见而不见,闻而不闻,知而不知D、万事莫过于义正确答案:D7、⽂化结构四层次说.物质、思想与价值、制度及( A )。
A、风俗习惯B、社会关系C、语⽂符号D、艺术正确答案:A8、谁被誉为“诗鬼”( )A、李贺B、刘禹锡C、柳宗元D、韩愈正确答案:A9、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结构具有独特的东方文化特色,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原则与君主专制的政治体制相结合,使得中国政治制度的鲜明特点是 ( )A、选举政治B、伦理政治C、文官政治D、世袭政治正确答案:B10、作为一种审美认同体验,悦心悦意的发生往往需要欣赏者具有相应的心理活动,下面哪一项不属于悦心悦意审美感受下的心理活动?_______A、将自己的情感移入审美对象B、一看到风景,瞬间感到赏心悦目C、心情不佳的旅游者,看到飘落的黄叶,会有萧索之感,会将自己类比于落叶D、把山水的美与人的品德视为同一的美正确答案:B11、《赵氏孤儿》的作者( C )A、关汉卿B、马致远C、纪君祥D、郑光祖正确答案:C12、长江中下游平原的构成有( )A、东北平原B、华北平原C、江汉平原D、成都平原正确答案:C13、中国所用的历法是( )。
2018年10月中国文化概论自考真题及答案解析

2018年10月中国文化概论自考真题及答案解析(1/30)单项选择题第1题中国北方农业的农耕文化是A.稻作型B.麦黍型C.表樱型D.稻谷型下一题(2/30)单项选择题第2题“三纲五常”伦理思想的提出者是A.孔子B.孟子C.荀子D.董仲舒上一题下一题(3/30)单项选择题第3题我国最早讨论言意关系的历史文献是A.《诗经》B.《周易》C.《尚书》D.《大学》上一题下一题(4/30)单项选择题第4题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交汇最主要的有A.一次B.二次C.三次D.四次上一题下一题(5/30)单项选择题第5题就汉字构造形体的依据来说,汉字是一种A.表音文字B.拼音文字C.表形文字D.表意文字上一题下一题(6/30)单项选择题第6题沟通南北的大运河体系形成的时期是A.秦汉时期B.魏晋时期C.隋唐时期D.宋元时期上一题下一题(7/30)单项选择题第7题中国专制王权严密控制人身的最重要措施是A.什伍里甲制度B.三公九卿制C.户籍管理制度D.连坐制度上一题下一题(8/30)单项选择题第8题《说文解字》的作者是A.王阳明B.许慎C.钟蝶D.朱熹上一题下一题(9/30)单项选择题第9题中国传统农业生产文化的基础是A.手工业经济B.农耕自然经济C.市商贸易D.相农经济上一题下一题(10/30)单项选择题第10题以下选项中,不属于《诗经》组成部分的是A.诗B.风C.雅D.颂上一题下一题(11/30)单项选择题第11题“汉语共同语”在明清时期被称为A.官话B.国语C.通语D.雅语上一题下一题(12/30)单项选择题第12题中国化最彻底的佛学宗派是A.天台宗B.华严宗C.净土宗D.禅宗上一题下一题(13/30)单项选择题第13题文化学研究的基础单位是A.文化思潮B.文化现象C.文化政策D.文化事项上一题下一题(14/30)单项选择题第14题历来有“天下形势”之说的地区A.山东B.山西C.陕西D.河南上一题下一题(15/30)单项选择题第15题后期法家的集大成者是A.管仲B.韩非子C.吴起D.商鞅上一题下一题(16/30)单项选择题第16题为中国封建官僚体制提供人才资源保障的是A.察举制B.世家制C.科举制D.选举制上一题下一题(17/30)单项选择题第17题夏是我国第一代王朝,历时近A.二百年B.三百年C.五百年D.六百年上一题下一题(18/30)单项选择题第18题中国古典舞蹈发展的顶峰时期是A.周朝B.秦朝C.唐朝照D.元朝上一题下一题(19/30)单项选择题第19题曾受汉语极大影响的所谓“域外方言”不包括A.朝鲜语B.日本语C.蒙古语D.越南语苦上一题下一题(20/30)单项选择题第20题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核心是A.道家思想B.儒家思想来C.佛家思想D.宋明理学上一题下一题(21/30)单项选择题第21题中国的农耕知识有自己的“书库”,即历代方志。
旅游文化考试试题及答案

旅游文化考试提纲一.名山的类型及其代表性名山。
简述名山的作用和价值。
价值:美学价值、历史文化价值、科学价值、经济价值作用:爱国主义教育的课堂、健身活动场所、上水文化源泉、天然博物馆、游览对象类型及其代表性名山:花岗岩名山(黄山、泰山、华山、衡山、天柱山);岩溶名山(路南石林、织金洞、九寨沟、龙宫、桂林山水、太极洞、肇庆七星岩);丹霞名山(丹霞山、武夷山、云台山、金湖);其他名山(武陵源、雁荡山)中国佛教和道教部分名山(五台山、峨眉山、普陀山、九华山、嵩山、青城山、武当山、龙虎山、齐云山、三清山)二.简述山岳形象美的表现形式。
雄伟、奇特、险峻、秀丽、幽静、奥妙、空旷三.简述传统民居的特点。
徽派民居的基本特征。
徽派民居的最明显的特征。
传统民居特点:区域性、民族性、历史文化性、共性与个性的统一徽派民居的基本特征:高墙围合的方形封闭空间、天井、粉砖黛瓦马头墙、屋饰多采用“三雕”、厅堂陈列讲究四.简述自然景观南北差异的主要表现。
南船北马我国古代的交通运输方式是南方以船为主,北方以马为主;南米北面我国南北方的饮食习惯不同,南方人爱米饭,北方人喜面食;南矮北高就人口的生物学特征而言,我国南方人矮,北方人高;五.牌坊的功能?有徽州第一坊之称的是什么牌坊?功能:纪念表彰功能(功名坊、忠孝节烈坊、寿坊)、教化功能、空间分界与标识功能、装饰美化功能徽州第一坊:歙县“大学士”坊六.按照旅游“三体”,旅游文化可以分为旅游主体文化、旅游客体文化和旅游介体文化,什么是旅游活动。
旅游是人们在闲暇时间里离开居住或工作环境,短暂的到旅游目的地所从事的休闲活动七.简述文化的形态,及其构成要素。
物质文化:是人类的物质生产活动方式和产品的总和,是可触知的具有物质实体额文化事物。
物质性、基础性、易变性是其最基本特征制度文化:是人类在社会活动中所形成的各种行为规范或体系。
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家庭制度、婚姻制度、法律制度、礼仪制度、风俗制度都属于。
旅游文化学考试 试题

1、旅游做为一种生活现象,存在时间几乎与人的历史一样悠久。
2、古代的旅游心劳作为主。
而现代的与休闲为主。
3、中国旅游是很早就劳作与休闲结合,而西方当做劳作手段。
4、中国古代存在阶层性差别,上层频繁,下层稀疏。
5、偏重于劳作性的旅游叫价值创造性旅游。
6、偏重于休闲性的旅游叫价值欣赏性旅游。
7、古人或下层群众的旅游偏重于劳作 .8、现代人或上层社会的旅游偏重于休闲 .9、中国旅游一词最早出现在南朝梁代诗人沈约 .的《悲哉行》中。
10、“游幸”、“游学”、“游宦”、“游侠”、“游方”等不同的旅游名词反映了我国古代重等级的伦理特征。
11、以“游”为词跟的词有中性与贬义两种,如:游览、游荡、反映了我国古代社会崇道德的特点。
12、中国古代旅游概念是非定居性出游和旅居他乡。
13、中国古代旅游概念是非定居性出游和旅居他乡。
14、西方社会在18世纪以前一直是将旅游当做征服自然的旅行和探险。
15、人在旅游行为的背后,隐含人类意志和趋向是出走与超越。
16、人类社会从超越自然到回归自然叫纵向旅游过程。
17、旅游者从跨越文化环境到联结文化空间叫横向旅游过程。
18、旅游者是旅游文化和主体和载体。
19、由于旅游者对文化空间的跨越。
易使旅游文化成为移动文化。
20、从相互关系上看,旅游主体是旅游客体的主载。
21、旅游中介体即对主体进行发展,又对主体有制约作用。
22、旅游文化子系统之间即相互依存又相互矛盾。
23、旅游文化子系统之间即相互依存又相互矛盾的特性。
24、旅游主体的旅游目的地输入了出发地文化。
25、中国元代从意大利到中国经商的侨居17年的旅行家叫马可·波罗。
26、西方突破阿特拉斯禁忌的人向西航行发现美洲的叫哥伦布。
27、西方首次环地球航行,证明地球是圆的。
这位航海家是麦哲伦。
28、先秦两汉时期,帝王巡游的目的是控监天下。
29、先秦两汉时期,帝王巡游从劳作与休闲性上看是劳作与休闲相结合的一种旅游活动。
30、中国的中古时期,从魏晋南北朝至隋唐宋元。
旅游文化学》试题四及答案

《旅游文化学》试题四一、填空:(1*30)1、______________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有关茶文化的专着,作者是唐代的_____________ 。
2、古代旅游诗词,其范围大致包括:大部分__________ ,一部分__________________ ,以及 _____________等。
3、浴佛节的时间是_________ ,是佛的 ___________。
4、春秋时,兵家的代表是_________ ,墨家的代表是________ 。
5、佛教中出家四众指比丘、____________ 、沙弥、____________。
6、伊斯兰教中,主持清真寺教务者称________ ,________ 是对伊斯兰教学者的尊称。
7、我国北方园林以_______ 园林为代表,多是________ 园林;西方园林奉行的是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 的哲学观。
8、_______________ 是我国历史上现存最早的饮食疗疾专着,_____________是我国第一部饮食禁忌的专着。
9、剑南春酒产于_____________ 剑南春酒厂,西凤酒产自___________ 西凤酒厂。
10、杭州惯称茶馆为___________ ,广州茶馆,惯称为_____________ 。
11、补子是 ___________时期的官服,也叫____________ 。
12、《中国茶经》列举的五大名泉是镇江___________ ,无锡____________ ,苏州___________,杭州______________ ,济南_______________ 。
二、填表:就宗教相关内容填以下表三、选择:1、以下对歌特式建筑表述错误的是()A又称尖顶式建筑 B首先在法国出现C意大利的比萨教堂是其代表D在12世纪到15世纪最为盛行2、以下叙述错误的是()A维吾尔族有一种袍式服装,叫‘‘袷袢’B满族多穿‘‘马蹄袖’袍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川省2018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旅游文化学试卷
(课程代码 06124)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旅游文化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
A.旅游主体文化
B.旅游客体文化
C.旅游介体文化
D.旅游目的地文化
2.桂林与阳朔旅游文化核心吸引要素可概括为
A.自然沙漠
B.自然溶洞
C.自然山水
D.自然海洋
3.最早给“文化”下定义的外籍学者是
A.法国人类学家摩尔
B.美国人类学家克鲁伯
C.英国人类学家泰勒
D.中国人类学家刘守华
4.世界上第一家旅行社的创立者是
A.马可波罗
B.陈光甫
C.徐霞客
D.托马斯·库克
5.世界三大宗教包括基督教、佛教与
A.印度教
B.伊斯兰教
C.苯教
D.藏教
6.旅游景区文化建设方式主要有两种,分别为外延开发与
A.主题开发
B.边缘渗透
C.内涵提升
D.提档升级
7.旅游者旅游实践的核心驱动力是
A.旅游资源
B.旅游购物
C.旅游审美
D.旅游文化品位
8.按照主体存在的文化方式划分,审美主体文化结构层次可分为心理、文化与
A.物质
B.显意识
C.潜意识
D.本能
9.旅游具有典型的二重属性特征,即休闲与
A.尊重
B.劳作
C.求知
D.价值
10.所有旅游开发与管理工作的出发点是
A.旅游主体文化
B.旅游客体文化
C.旅游审美文化
D.旅游介体文化
11.不同时代的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展现出的不同旅游主体文化特征,被称为
A.旅游主体的层次性
B.旅游主体的个性
C.旅游主体的求知性
D.旅游主体的时代性
12.自然旅游资源多样性越强,吸引力越大的属性,被称为自然旅游客体的
A.天赋性
B.组合性
C.观赏性
D.永久性
13.旅游企业文化中处于核心与灵魂地位的是
A.旅游企业精神文化
B.旅游企业行为文化
C.旅游企业制度文化
D.旅游企业物质文化
14.“四大佛教名山”中普贤菩萨的道场是
A.安徽九华山
B.浙江普陀山
C.四川峨眉山
D.山西五台山
15.人类在受精神层面导向作用下,通过文化行为直接产生工具、用品等文化事象的总和,是指
A.制度文化
B.物质文化
C.行为文化
D.精神文化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空,每空1分,共10分)
16.文化制度可以分为成文与两个层面。
17.旅游文化具有、、民族性、时代性、阶层性等特征。
18.我国石窟艺术文化中的“三大石窟”是指龙门石窟、和。
19.旅游介体的三大要素为旅行社、旅游饭店、。
20.按计价方式划分,旅游主体分为包价与。
21.旅游审美的类型包括自然美、艺术美、社会美和。
22.我国古代科技中“四大发明”是指造纸术、火药、指南针和。
23.旅游文化要素包括旅游客体、旅游介体与。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24.文化
25.自然旅游客体
26.旅游景区文化
27.社会审美文化
28.旅游景区文化品位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7分,共35分)
29.简述旅游文化形态多样性具体内容。
30.列举旅游介体文化的结构内容。
31.按照宗教文化内容划分,列举出宗教旅游资源文化的分类。
32.简述旅游实践中文化品位建设的重要意义。
33.简述民俗旅游资源文化的特点。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34.结合相关旅游体验活动,试述旅游审美主体的审美结构层次。
35.试述旅游客体文化品位建设的重要工作内容。
四川省2018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旅游文化学答案
(课程代码 06124)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5 ABCDB 6-10 CDDBA 11-15 DBACB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空,每空1分,共10分)
16.不成文
17.传承性、地域性
18.云冈石窟、莫高窟
19.旅游交通
20.非包价
21.技术美
22.印刷术
23.旅游主体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24.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25.自然旅游客体,是指自然旅游资源被人们开发、设计、加工、塑造后所形成的自然旅游景观客体。
26.旅游景区文化,是指旅游景区内景点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它向人们展现传达了某种文化的意蕴、理念、意象,使游客获得文化精神感受和陶冶的一种旅游文化形态。
27.社会审美文化,是指审美主体以人类历史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及其相关事象为审美对象,开展审美活动所形成的一种文化形态。
28.旅游景区的文化品位,是指旅游景区所展现的文化含金量的形象品位。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7分,共35分)
29.(1)物质文化形态;(2)精神文化形态;(3)古代文化形态;(4)民族传统文化形态;(5)现代文化形态;(6)异国文化形态。
30.(1)精神文化。
旅游介体的精神文化是旅游介体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是旅游介体文化的最高层次,包括了价值观念、道德准则、工作作风和管理哲学等。
(2)制度文化。
旅游介体的制度文化是旅游介体精神文化的载体。
它是管理科学化和民主化程度的反映。
(3)行为文化。
旅游介体的行为文化是旅游介体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在行为活动中的体现,如经营、管理、学习、娱乐等活动中发生的规范行为文化现象。
(4)物质文化。
它是旅游介体文化中最生动的基础层面。
31.(1)宗教艺术旅游资源文化。
(2)宗教名山旅游资源文化。
(3)宗教圣地旅游资源文化。
(4)宗教建筑景观旅游资源文化。
(5)宗教礼仪旅游资源文化。
32.(1)旅游文化品位是旅游者的核心追求。
(2)旅游文化品位是旅游者旅游的驱动力。
(3)旅游文化品位是旅游客体和旅游介体文化形象的表现。
33.(1)参与性。
(2)民族性和地方性。
(3)动态性和展示性。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34.(1)按审美主体存在的文化方式划分,审美主体的审美结构,可分为本能的、心理的和社会文化的三个结构层次。
(适当展开)
(2)按审美主体不同意识的文化状态划分,审美主体的审美文化结构层次,又可分为显意识审美层次和潜意识审美层次。
(适当展开)
综上所述,审美主体的审美行为,与其本身审美文化结构是密切关联的。
35.(1)旅游客体的文化品味,是指旅游客体所蕴含的文化内容的级别和品味。
文化品味越高的旅游客体,对游客的吸引力就越大,反之越小。
所以加强旅游客体的文化品味建设,提升旅游自然客体的文化品味,对促进旅游业的繁荣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保护自然旅游客体的原形原貌。
(适当展开)
(3)保护旅游客体生态环境(适当展开)
(4)旅游开发不仅要了解旅游客体本身的特征和功能,还必须了解游客的文化特征,开发出能满足各类游客需求的旅游文化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