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矿山地质环境保护现状及对策建议
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及防治对策

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及防治对策矿山是地球资源的宝库,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矿山开采过程中产生的地质环境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
矿山开采所带来的地质环境问题主要包括土地破坏、水土流失、地质灾害等。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需要采取相应的防治对策,保护矿山地质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矿山开采所带来的地质环境问题1.土地破坏矿山开采过程中需要大量的土地资源,导致大片土地被破坏。
矿山开采后的土地表面通常呈现出裸露的状态,失去了原有的植被覆盖,土壤质量下降,容易受到风蚀和水蚀的侵蚀,导致土地资源的丧失和生态环境的恶化。
2.水土流失矿山开采过程中大量的土壤裸露,容易受到自然环境的侵蚀,特别是降雨等自然灾害的影响,导致大量的土壤流失。
水土流失不仅导致土地资源的流失,还会造成水资源的污染,影响生态环境的平衡。
3.地质灾害矿山开采往往改变了地质构造和地质环境,容易引发地质灾害,如滑坡、泥石流等。
地质灾害不仅会造成人员财产的重大损失,还会对周围的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
1.合理规划和布局在开采矿山前,需要进行严格的规划和布局,合理分配矿区资源,避免过度开采和破坏周围的土地资源。
需要合理使用土地资源,采取措施减少土地破坏,保护土壤资源和生态环境。
2.采取生态恢复措施矿山开采结束后,需要进行生态恢复工作,重新植被、修复地表结构,恢复土壤功能,达到原有生态环境的恢复。
通过植树造林、草本植物覆盖等方式,有效减少土地的裸露度,减少土地的风蚀和水蚀,保护土地资源。
3.加强监测和预警针对矿区地质环境问题,需要建立完善的监测和预警系统,对矿山地质环境进行实时监测,并对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进行预警和预防。
通过科学的监测手段,及时发现地质环境问题,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防范。
4.推进矿山生态修复技术研究研究矿山生态修复技术,不断提升矿山生态修复技术水平,探索绿色环保的开采方式,减少地质环境问题的发生。
通过技术研究,寻求创新的生态修复技术和方式,为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的防治提供更多的有效手段。
河南铝土矿资源形势及可持续供矿对策

河南铝土矿资源形势及可持续供矿对策河南省作为中国的中原省份,地理位置优越,资源丰富。
在铝土矿资源方面,河南省也拥有一定的储量和产量。
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资源需求的增加,河南省的铝土矿资源正在面临日益紧张的形势。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和保障资源的供应,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对策。
首先,对于河南省铝土矿资源形势的认识与分析是十分必要的。
根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河南省拥有大量的铝土矿资源,其中以河南巩义和新乡等地最为集中。
然而,由于长期的开采和无序使用,铝土矿资源已经逐渐枯竭。
目前,主要的铝土矿矿床已经接近耗竭,资源供应不足已经成为困扰河南省铝土矿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
针对上述问题,应采取有效的可持续供矿对策。
首先,应加强铝土矿资源的勘探工作。
通过加大勘探投入和技术创新,寻找新的铝土矿矿床,保证资源的持续供应。
同时,需要建立完善的资源管理制度,加强对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遏制资源的浪费和滥用。
其次,应加强对铝土矿资源的科学开采。
通过优化开采方案,合理布局矿区,减少环境破坏和资源浪费。
同时,加强环境监测和治理,减少开采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此外,还要加强对矿工的培训和管理,提高矿工的安全意识和技术水平,降低事故发生率。
此外,应加大对铝土矿替代资源的研究和开发力度。
铝土矿是铝的重要原料,但也可以通过回收利用或者利用其他替代原料来减少对铝土矿的依赖。
通过研究和开发新的矿产资源,如废弃铝制品的回收利用、铝合金废料的再处理等,降低对铝土矿的需求,实现可持续供矿。
最后,应加强政府的引导和管理。
政府在矿产资源管理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应加强对铝土矿产业的引导和规范。
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鼓励企业进行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推动铝土矿供应链的可持续发展。
同时,还应加强对矿产企业的监管,加强对资源开采和利用的监督,遏制不合理开采和资源浪费的行为。
综上所述,河南省铝土矿资源形势严峻,但通过加强勘探、科学开采、开发替代资源和加强政府的引导管理等一系列对策,可以实现铝土矿资源的可持续供应。
对我国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的认识及建议

对我国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的认识及建议矿山作为国民经济中重要的支柱产业,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但是,矿山开采所带来的环境问题也不容忽视。
近年来,随着环保意识的加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也越来越引起了社会的关注。
本文就我国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我国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的现状1. 矿山开采对地质环境的影响矿山开采所带来的地质环境问题主要包括地表水、地下水、土壤和大气等方面。
首先,矿山开采会对地表水的水质造成影响,导致水体污染和生态破坏。
其次,矿山开采会对地下水的水位和水质造成影响,对周边生态环境产生影响。
再次,矿山开采会破坏地表覆盖层,导致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严重影响生态环境。
最后,矿山开采会排放大量的废气和尘土,对大气环境造成污染。
2. 我国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的现状我国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的现状存在许多问题。
首先,矿山企业在开采过程中存在环保意识淡薄、追求经济效益的倾向,往往忽视环境保护。
其次,政府对矿山地质环境保护的监管不够严格,对矿山企业的违法行为处罚不力,难以起到有效的监管作用。
再次,矿山地质环境保护缺乏科学规划和技术支持,很难实现长期的可持续发展。
最后,公众对矿山地质环境保护的意识不够,缺乏对矿山环境问题的关注和监督。
二、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的建议1. 加强矿山企业的环保意识矿山企业应该加强环保意识,树立环保优先的理念,积极采取环保措施,减少对地质环境的影响。
对于那些环保意识薄弱的企业,政府应该采取强制措施,推动其加强环保工作。
2. 加强政府对矿山地质环境保护的监管政府应该加强对矿山地质环境保护的监管,对那些违法行为进行严厉的处罚,形成有效的监管机制。
同时,政府也应该加强技术支持,为矿山企业提供科学规划和技术支持,推动矿山地质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
3. 提高公众对矿山地质环境保护的认识和关注政府应该加强对公众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对矿山地质环境保护的认识和关注。
河南省矿山环境治理规定

河南省国土资源厅关于《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定》实施意见各省辖市国土资源局:为贯彻落实《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定》(国土资源部令第44号,以简称《规定》),切实做好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工作,依据《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做好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编制审查及有关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厅发〔2009〕61号),结合《河南省矿山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管理办法(暂行)》和《河南省矿山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管理办法实施细则》,提出如下实施意见,望一并遵照执行。
一、基本规定(一)因矿产资源勘查开采等活动造成矿区地面塌陷、地裂缝、崩塌、滑坡,含水层破坏,地形地貌景观破坏等的预防和治理恢复,适用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恢复的相关规定。
(二)河南省国土资源厅负责全省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工作。
省辖市、县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的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工作。
(三)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治理、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
(四)开采矿产资源造成矿山地质环境破坏的,由采矿权人(矿山企业,下同)负责治理恢复,治理恢复费用列入生产成本。
二、矿山地质环境调查与规划(一)河南省国土资源厅负责全省矿山地质环境调查评价工作,组织编制全省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划。
(二)各市、县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开展本行政区域的矿山地质环境调查评价工作。
依据全省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划,结合本行政区域的矿山地质环境调查评价结果,编制各市、县的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划。
各市、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划,由同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组织专家评审通过后,报同级人民政府发布实施,并报上一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三)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划应当包括下列内容:1.矿山地质环境现状和发展趋势;2.矿山地质环境保护的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3.矿山地质环境保护的主要任务;4.矿山地质环境保护的重点工程;5.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四)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划应当符合矿产资源规划,并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等相协调。
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及防治措施

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及防治措施矿山作为一种重要的资源开发方式,给人们带来了很多经济利益。
然而,矿山开采活动也不可避免地给地质环境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
为了实现矿山的可持续发展,我们需要认识和理解这些问题,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首先,矿山地质环境问题主要体现在水和土壤的污染方面。
矿山附近的地下水和地表水往往会受到矿山排放的废水的污染。
这些废水中含有各种重金属和有毒物质,对水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都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同样重要的是,矿山开采活动也会导致大量土壤的破坏和污染。
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综合的防治措施。
其次,在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的防治方面,我们可以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需要制定相关的环境保护法规和标准。
这些法规和标准可以限制矿山开采活动对地质环境的破坏程度,并对废水和废弃物的排放进行严格的控制。
其次,需要加强矿山水资源的管理和保护。
可以建设相应的水处理设施,对矿山废水进行处理和回收利用,减少对地下水和地表水的污染。
另外,矿山开采活动对土壤的影响也需要得到重视。
可以采取措施防止矿渣和废石堆积,避免土壤的破坏和污染。
此外,对于一些污染严重的矿区,还需要进行土壤修复和恢复工作。
再次,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的防治还需要加强科学监测和评估工作。
只有通过准确的数据和信息,才能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可以建立矿山地质环境监测站点,对矿山开采活动对地下水、地表水和土壤的影响进行实时监测。
同时,也需要加强对矿山开采活动对周边环境的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问题。
最后,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的防治还需要加强跨部门和跨地区的合作与协调。
矿山开采活动通常涉及多个部门和地区,需要各方共同努力解决问题。
可以建立相关的协调机制,加强信息共享和技术交流,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减少矿山活动对地质环境的损害。
综上所述,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的防治是一个复杂的工作,需要从法规制定、管理措施、科学监测和评估、跨部门和跨地区的合作等多个层面来推动。
只有以可持续的发展理念为指导,全面认识和解决这些问题,才能实现矿山的可持续发展,保护好地球共同的家园。
我国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工作的对策建议

03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工作的必要性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工作对于保护国家生态环境、维护人民健康、促进
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展望
加强矿山地质环 境管理
未来,我们需要继续加强矿 山地质环境管理,完善相关 法规和标准,加强监管和执 法力度,确保矿山地质环境 保护工作的有效性和可持续 性。
推进矿山生态修 复和治理
加强社会参与和 国际合作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工作不仅 需要政府和企业的努力,还 需要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和 支持
THANK YOU.
得了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某地区矿山地质环境监测预警案例
地区背景
某地区是一个矿山集中区,为了及时发现和解决矿山地质环境问题,该地区建立了矿山地 质环境监测预警系统。
实践内容
该系统采用了先进的地质勘查技术和设备,对矿区内的地质环境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 和预警各种地质环境问题。
总结评价
通过监测预警系统的建立和应用,该地区的矿山地质环境得到了及时有效的监测和管理, 为当地政府和企业提供了重要的决策依据,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1
加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环 保意识和参与度。
2
建立环保信息公开平台,加强社会监督,促进 企业环保行为的自觉约束。
3
支持环保组织发展,引导公众参与矿山地质环 境保护工作,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环保的良好 氛围。
04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的实践案例
某地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案例
地区背景
某地区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但由于长期开采,给当地矿山地质环境带来了严重破坏。
预防地质灾害
矿山地质环境的变化往往导致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发生,保护矿山地 质环境可以预防和减少地质灾害的发生,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解决矿山生态环境保护问题的对策建议

解决矿山生态环境保护问题的对策建议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一直是一个全球性的难题,关系到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也关乎着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在矿山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上,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对策来解决,下面将就此问题提出一些建议。
我们需要加强矿山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建设。
目前,我国已经有了一些关于矿山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但是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对矿山环境的保护标准不够明确,对于环境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不够大等。
我们需要加大立法力度,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于矿山环境保护的监督和执法力度,确保相关法律法规的刚性执行。
我们需要加强矿山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工作。
矿山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需要全社会的参与和支持,因此需要加强关于矿山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工作。
可以通过大型活动、广告宣传、媒体报道等方式,向公众普及矿山生态环境保护的知识,提升公众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也需要加强对矿山企业和相关从业人员的培训,提升他们的环保意识和技术水平。
我们需要推动矿山生态环境保护的技术创新。
矿山开采过程中所产生的污染物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因此需要通过技术手段来减少这些污染物的排放。
可以通过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研发环保型矿山开采技术,减少矿山开采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也可以通过开展环保科研项目,推动环保技术的创新和应用,为矿山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供技术支持。
我们需要加大矿山生态环境保护的投入力度。
矿山生态环境保护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因此需要加大政府对于矿山生态环境保护的资金支持力度。
也可以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矿山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通过引入社会资本的投资和运营,提升矿山生态环境保护的效益和水平。
我们需要建立健全的矿山生态环境保护监测评估机制。
矿山开采活动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影响,因此需要建立健全的矿山生态环境保护监测评估机制,及时掌握矿山生态环境的变化情况,采取相应的对策加以控制。
可以通过建立环境监测站点、开展矿区环境调查评估等方式,加强对矿山生态环境的监测和评估工作,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措施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措施一、恢复矿区生态环境矿山开采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需要进行生态恢复。
主要措施包括植被恢复、土壤改良等,通过这些措施使矿区的生态环境得以修复和提升。
二、治理矿区塌陷区针对矿区塌陷问题,需要进行有效的治理。
可以采用充填塌陷区、加强矿体支撑等措施,以防止塌陷的进一步扩大,同时也可以降低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三、修复矿山水资源矿山开采对水资源的影响也需要得到修复。
主要措施包括建立污水处理设施、进行水质监测等,以保障矿山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四、预防地质灾害矿山开采容易引发地质灾害,需要进行有效的预防。
主要措施包括建立预警系统、加强地质监测等,以降低地质灾害的发生概率。
五、消除安全隐患矿山开采存在的安全隐患也需要得到消除。
主要措施包括加强安全管理制度的落实、定期进行安全检查等,以确保矿山的安全生产。
六、建立监测预警系统为了更好地进行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需要建立完善的监测预警系统。
该系统可以实时监测矿山环境变化情况,为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七、促进资源循环利用为了提高资源的利用率,需要进行资源循环利用。
主要措施包括建立废弃物处理设施、推广清洁生产技术等,以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减少环境污染。
八、提升矿区景观质量通过植被覆盖、土地整理等方式提升矿区的景观质量,使之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提升整体美感度。
九、建立矿山公园在完成生态环境恢复的基础上, 充分挖掘矿区的历史和人文价值, 建设集教育、休闲和娱乐于一体的矿山公园, 让公众能够深入了解矿山开采的历史和其对人类文明的重要贡献, 提升人们对矿山环境治理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十、加强宣传教育借助媒体、展览和讲座等多种方式, 加强关于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的宣传教育, 提高公众对矿山环境问题的关注度和参与度, 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矿山环境治理的良好氛围。
总的来说,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任务, 需要政府、企业和公众的共同努力。
通过综合运用多种措施, 我们可以有效地改善矿山环境, 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和谐统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南省矿山地质环境保护现状及对策建议
摘要:河南省是矿产资源大省,矿产开发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造成了严重的地质环境问题,已严重影响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列举了一系列矿产开发带来的地质环境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所采取的治理恢复措施和治理效果,展望了今后的地质环境保护工作。
关键词:矿产开发;地质环境;治理
河南省是矿产资源大省,资源储量与开发均具有较大优势的矿产有煤、石油、天然气、铝土、钼、金、银、耐火粘土、萤石、水泥灰岩、玻璃用砂、玉石、天然碱等。
其中,煤、铝土、耐火粘土、钼、金等矿产采选加工业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对的经济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矿业对全省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保持在50%以上。
矿产开发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给全省带来了切肤之痛。
矿产开发造成了矿区地面塌陷、地裂缝、崩塌、滑坡、含水层破坏、地形地貌景观破坏等较严重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
一、环境地质问题
河南省由各种工程——经济活动引起的环境水文地质问题和环境工程地质问题比较严重,主要有水资源枯竭、水质污染、固体废弃物引发的环境危害等
1.1 水资源枯竭
河南属缺水省份,人均占有量不足全国的1/6。
全省地下水年开采量超过110×108m3,各市(地)地下水开采强度极不平衡,使得
区域上及城市周围形成地下水水位降落漏斗,一些著名泉点(安阳珍珠泉、辉县百泉等)干涸,区域地下水水位降落漏斗面积8 000 km2,郑州、安阳、濮阳、开封、商丘、南阳等城市主要地下水开采层水位降落漏斗面积分别为329.6 km2、113.3 km2、152 km2、179 km2、375 km2、109.8 km2,许昌、商丘、义马等城市严重缺水。
1.2 水质污染
由于工业“三废”的大量排放,使地表水和地下水受到了不同程度污染。
1998年全省工业废水排放量为9.37×108m3,仅有50%为达标排放。
境内黄河、淮河、海河和长江四大水系水质污染综合指数值为1.31,主要支流中,蟒河、洪河、浍河、卫河、黑河和惠济河污染严重;流经城市的河流83.8%河段超过ⅳ类标准,成为城市排污渠道;地表水体如宿鸭湖水库、淮阳城湖等水质超过ⅴ类标准。
地下水污染也较为严重。
据1998年水质监测资料,按照《国家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对区域浅层地下水水质进行综合评价:水质优良的仅占2.1%,水质良好的占27.1% ,水质较差和极差的占69.7%,主要污染物为总固形物、总硬度、三氮等,其污染与地表水密切相关。
城市地下水质量方面,许昌、焦作、开封、济源、濮阳、信阳、驻马店、南阳、新乡等市水质较差,主要污染物为总硬度、三氮、挥发酚等。
1.3 固体废弃物危害
固体废弃物指城市垃圾和矿山废弃矿渣。
我省城市如郑州、洛阳、
开封、许昌、漯河等均处于垃圾包围之中。
长期以来大多数城市采用露天堆放、自然填沟和填坑的原始方式消纳城市垃圾,对土壤、地下水、大气等造成现实的影响和潜在的危害。
我省矿业较为发展,但环境治理滞后,大量废弃矿渣堆放在矿区附近,仅平顶山矿区已堆积矸石堆50多座,占地50余亩,每年排矸量大于150万吨。
灵宝、栾川、桐柏因开采金、钼、铜等矿,渣石无序堆积于山谷中,量大点多,遇暴雨极易引发灾害,造成危害。
二、河南省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措施
多年来,河南省国土资源部门高度重视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工作,将矿山环境保护如矿山地质灾害防治作为国土资源管理的一项重
要内容。
以矿山环境保护法制建设作保障、加强矿山环境管理为手段、实施矿山环境治理为措施,取得较好成效。
2.1在法制建设方面,河南省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了《河南省地质环境保护条例》。
该《条例》涵盖了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保护地质环境的职责、地质环境调查评价与监测、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地质灾害防治、地质遗迹保护等内容,为全省地质环境保护管理工作提供了法律依据。
同时,河南省国土资源厅组织编制了《河南省“十二五”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划》,省政府已批准发布实施。
这两个文件为加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科学有序地开展‘十二五’全省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工作,提供了法律上的保证。
2.2 为确保采矿权人履行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义务,河南省还
建立了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制度。
政府出台了《河南省矿山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管理暂行办法》和《河南省矿山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管理暂行办法实施细则》,按照“企业所有、政府监管、专款专用的”原则,河南省备用金制度监管到位,已覆盖省内全矿种、全矿山。
截至2012年6月底,河南省共有1129个矿山企业缴存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99933万元,已有29个矿山恢复治理项目经验收合格,返还采矿权人保证金6043万元。
备用金制度的实施,不仅为矿山地质环境的恢复治理提供了资金保障,也增强了矿业权人保护资源、保护环境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有效保护了矿山环境。
2.3 加大投入保治理
为确保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效果,河南省加大了财政资金投入力度。
全省各级国土资源部门注重“抓管理、建机制、搞示范、突亮点”,采取积极措施,加大治理恢复力度,结合矿山公园建设,积极开展采矿造成山体破损的生态修复和废弃矿山的地质环境治理。
重点对居民集中生活区、重要自然保护区、景观区周边和重要交通干线、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直观可视范围内历史遗留的矿山地质环境进行恢复治理,目前,已治理恢复矿山面积125795亩。
其中,恢复耕地46296亩、建设用地18120亩、林地61376亩,治理矸石山24座,治理塌陷地384处、地裂缝415条、崩塌136处、滑坡45处、泥石流沟53条。
为保护矿业遗迹,把废弃的矿山建设成为具有游览观赏、休闲娱乐、科普教育等功能的矿山公园,推动矿业城
市和地区的经济发展,河南省国土资源厅积极开展了矿山公园建设。
目前,河南省已建立矿山公园5处,其中,国家级3处、省级2处。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3.1 地质环境保护意识淡薄
矿业开发普遍存在“重开发、轻保护”的现象。
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管手段、责任制度和专门的立法规范,矿业权人只重视开采资源,普遍缺乏保护矿山地质环境意识。
前些年,在矿产品价格上涨时,多数矿业法人是异地投资,有投机取巧之嫌,目的是取得最大利益。
针对该问题应积极开展矿山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培养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发挥新闻媒体及公众的监督作用。
3.2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和恢复治理专项资金不足
目前已实施的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资金也明显不足多数治理
工程只完成第一期,治理了矿山地质环境的部分工程,不能满足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总体规划。
应建立稳定的投入保障机制,完善奖惩措施,比如通过矿业税收、财政补贴、优惠贷款和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以及环保费的征收等经济手段加大对矿山环境保护
与治理工作的投入。
河南省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多,治理任务重,受到政府与人民的高度关注。
河南省已初步建立了矿山地质环境保护的政策法规体系,实施了大批矿山环境保护工程,矿山地质环境得到较大改善,但矿山环境保护与河南省建设要求还有较大差距,通过完善矿山环境保护制度,加大治理投入,强化监督管理,开展技术创新等措施,使
河南省矿山环境得理明显发改善,实现矿山环境保护与矿业经济持续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吕志涛,韩书记. 浅谈河南省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现状[j].2009(6)
[2]朱中道.河南省地质环境现状及特征[j].河南地质,2001(9)
[3]王琼杰.让矿山美起来靓起来——河南省矿山地质环境保护
纪实[n].中国矿业报,2012-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