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解剖学PPT课件
合集下载
口腔PPT幻灯片课件精选全文完整版

质韧、(形)有点彩。正常龈沟深度不超过2mm。两牙之间突起 的牙龈为牙龈乳头。
④ 牙骨质 在组织发生和功能上与上述三组织一致。
24
5. 咬合关系、牙合、牙弓关系
上下颌牙齿互相接触的关系叫咬合关系。正 中牙合是判断咬合关系是否正常的标准。
➢反合 ➢开合 ➢深覆合 ➢锁合
25
正 常 牙合
26
前牙牙合 型
39
✓ 舌背部粘膜的舌乳头 a)丝状乳头 呈天鹅绒状遍布于舌体上面,司一般
感觉。
b)菌状乳头 数目少,散在分布于丝状乳头之间, 有味蕾,司味觉。
c)叶状乳头 位于舌侧缘后部,含味蕾,司味觉。 d)轮廓乳头 位于界沟前方,乳头周围有深沟环绕,
沟内有味蕾,司 味觉。
40
舌背
41
42
43
舌腹
44
由颞骨关节窝、颞骨关节结节、下颌骨髁状突以
及关节盘、关节囊和关节韧带构成。
83
84
口腔颌面部的主要生理功能
摄食 咀嚼 味觉 吞咽 表情 辅助发音 辅助呼吸
85
口腔颌面部解剖的生理特点及临床意 义
▪ 位置显露
易受伤
▪ 血供丰富
易恢复同时出血多
▪ 解剖结构复杂
▪ 有皮纹
与美容密切相关
▪ 易影响形态和功能
▪ 疾患易波及毗邻部位
86
谢谢!
87
③ 口腔前庭沟、翼下颌皱襞、颊脂垫尖注射 麻药的进针点等有关。
31
32
2、固有口腔内的常用解剖标志
① 牙列 ② 牙槽突是颌骨上与牙相连接的骨性突起,
受压力后吸收,受牵张力后再生,骨改建 活跃,这一特性是牙齿矫正时牙齿得以移 位的基础。牙拔除后牙槽突萎缩,不宜于 活动义齿固位,也不利于牙种植体的植入。
④ 牙骨质 在组织发生和功能上与上述三组织一致。
24
5. 咬合关系、牙合、牙弓关系
上下颌牙齿互相接触的关系叫咬合关系。正 中牙合是判断咬合关系是否正常的标准。
➢反合 ➢开合 ➢深覆合 ➢锁合
25
正 常 牙合
26
前牙牙合 型
39
✓ 舌背部粘膜的舌乳头 a)丝状乳头 呈天鹅绒状遍布于舌体上面,司一般
感觉。
b)菌状乳头 数目少,散在分布于丝状乳头之间, 有味蕾,司味觉。
c)叶状乳头 位于舌侧缘后部,含味蕾,司味觉。 d)轮廓乳头 位于界沟前方,乳头周围有深沟环绕,
沟内有味蕾,司 味觉。
40
舌背
41
42
43
舌腹
44
由颞骨关节窝、颞骨关节结节、下颌骨髁状突以
及关节盘、关节囊和关节韧带构成。
83
84
口腔颌面部的主要生理功能
摄食 咀嚼 味觉 吞咽 表情 辅助发音 辅助呼吸
85
口腔颌面部解剖的生理特点及临床意 义
▪ 位置显露
易受伤
▪ 血供丰富
易恢复同时出血多
▪ 解剖结构复杂
▪ 有皮纹
与美容密切相关
▪ 易影响形态和功能
▪ 疾患易波及毗邻部位
86
谢谢!
87
③ 口腔前庭沟、翼下颌皱襞、颊脂垫尖注射 麻药的进针点等有关。
31
32
2、固有口腔内的常用解剖标志
① 牙列 ② 牙槽突是颌骨上与牙相连接的骨性突起,
受压力后吸收,受牵张力后再生,骨改建 活跃,这一特性是牙齿矫正时牙齿得以移 位的基础。牙拔除后牙槽突萎缩,不宜于 活动义齿固位,也不利于牙种植体的植入。
口腔解剖生理学ppt课件

牙的位置用两位数
字表示:十位数代
表牙列分区,个位
数代表牙。其特点
是按顺时针分区,
牙位从中线向两侧 记录。恒牙分别用1、 2、3、4代表四个区: 1代表右上区,2代 表左上区,3代表左 下区,4代表右下区。
9
乳牙编号:
55 54 53 52 51
61 62 63 64 65
85 84 83 82 81
1
4、正畸牙齿移动的生物机械原理
牙的口腔解剖
一、牙的组成 (一)外形观察
牙体由牙冠、牙颈及牙根三部分组成 1.牙冠(crown):在牙体表面被牙釉质覆盖的部分,也是暴露于口腔发
挥咀嚼功能的主要部分。 临床牙冠 显露于口腔内以龈缘为界的部分。(随着年龄的增长会变长)
解剖牙冠 以牙颈为界的牙体部分。(随着年龄的增长会变短) 2.牙根(root of tooth):牙体表面被牙骨质所覆盖的部分。 临床牙根 未显露于口腔的部分。 解剖牙根 以牙颈为界的牙根。 3.牙颈(dental cervix):牙冠与牙根的交界处,呈一弧形曲线,又称
②恒牙:28~32颗。乳牙脱落后的第二副牙列即恒牙,如不出现特殊疾病或意 外损伤不会脱落,一旦脱落就不会再长出牙齿代替。第一恒磨牙自胚胎4个月 开始发育,6岁开始萌出,是最先萌出的恒牙,不替代任何乳牙。12~13岁后 乳牙全部脱落,从此进入恒牙牙合时期。
6
三、牙的分区
上下颌牙按一定顺序紧密地排列在牙槽骨上,形成一个弓形整体,即为牙 列。为了简明地记录牙的名称和部位,常以“+”符号将上下牙列从右向 左分为四区。符号中的水平线用以区分上下颌;垂直线表示中线,用以划 分左右。代代表右上颌区,又称A区; 代表左上颌区,又称B区;代表代表右下颌区,又称C区;代表代表左下颌 曲,又称D区。
口腔解剖生理学_图文

*固有口腔
固有口腔:是口腔的主要部分,其范 围上为硬腭和软腭,下为舌和口底, 前界和 两侧界为上下牙弓,后界为咽 门。
解剖外形标志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主要为牙冠、腭、舌 及口底的外形。
口腔的组织器官
唇 (lips)
分为皮肤、肌和黏膜三层。 唇部皮肤有丰富的汗腺、皮脂腺和 毛囊,为疖痈的好发部位。
颊 (cheeks)
淋巴组织
颌面部的淋巴组织分布极其丰富
常见淋巴结有:腮腺淋巴结、颌上 淋巴结、颌下淋巴结、颏下淋巴结 和位于颈部的颈浅和颈深淋巴结
淋巴结对于炎症、肿瘤的诊断、肿 瘤的治疗、转移及预后具有极其重 要的临床意义
神经
主要感觉神经:三叉神经
第五对脑神经,为脑神经中最大者。 主管颌面部的感觉和咀嚼肌的运动。 自颅内三叉神经半月节分三支出颅,即眼支、上
颌支、下颌支
主要运动神经:面神经
面神经( 第Ⅶ对脑神经神经):主要为运动神经 ,伴有味觉和分泌神经纤维,支配面部表情肌、 颈阔肌等
涎腺
口腔颌面部有三对大涎腺:腮腺、颌下腺、舌下 腺,及多个小黏液腺
腮腺: 最大,主要分泌浆液,有面神经分支穿
过,开口于正对上颌第二磨牙的颊侧黏膜上
颌下腺: 分泌浆液为主,少量粘液,开口于舌
等。 自然皮肤皮纹:向不同方向形成天然的皮肤皱纹
。 常因先天性或后天性疾患:导致颜面畸形和功能
障碍。 疾患容易波及毗邻部位:如颅内和咽喉部等
第二节 口腔
以牙列为界 口腔前庭(vestibule of
mouth) 固有口腔(proper cavity of
mouth)。
*口腔前庭
肌肉
因功能分咀嚼肌群与表情肌群
口腔解剖生理学pptppt课件

.
4
吞咽功能
• 吞咽的过程及相应的解剖基础 • 吞咽的神经支配 • 吞咽对颌面、 生长发育的影响
.
5
吞咽的过程及相应的解剖基础
• 第一期(食团由口腔至 咽)
• 第二期(食团由咽至食 管上段)
• 第三期(食团由食管下 行至胃)
.
6
吞咽的神经支配
• 感受器:软腭、咽后壁、会厌和食管等处 • 中枢神经:皮质高级中枢和脑干吞咽中枢 • 传入神经:支配软腭的三叉神经和舌咽神经,支配咽后壁
第四章 口腔其他功能
The End
.
33
• 釉质内无温度觉感受器,只有当牙本质小管液受 刺激而产生流动才能感受到刺激,牙髓对冷、热 的刺激常是以疼痛形式表现出来
.
29
口腔黏膜对温度的耐受力大于皮肤的原因
• 口腔黏膜经常与温度较高的食物接触,因而提高 了对温度的耐受力和适应性
• 唾液能缓冲过冷、过热食物对口腔黏膜的刺激 • 口腔黏膜的痛觉阈值较高,因而具有一定的耐受
唇颊肌及咽上缩肌则从外侧向牙列及颌骨施加压力使牙列及颌骨内外侧的生长压力趋于平衡吞咽时升颌肌群将下颌固定于牙尖交错位降颌肌群收缩牵引舌骨向上这种牵引力能刺激下颌骨的生长发育第二节第二节言语功能言语功能言语speech通称说话是人与人交往中表达意识活动的基本方式口腔的缺损或畸形对语音的影响发音的解剖基础和特征发音的解剖基础和特征舌是口腔中最灵活的发音器官它能与口腔内许多部位联合作用发音器官的神经支配发音器官的神经支配支配发音器官的有关神经及管理部位大脑皮质与言语活动大脑皮质与言语活动运动性语言中枢说话中枢位于额下回后13处听觉性语言中枢位于颞上回后部视觉性语言中枢阅读中枢位于角回支配发音器官的有关神经及管理部位支配发音器官的有关神经及管理部位口腔的缺损或畸形对语音的影响口腔的缺损或畸形对语音的影响戴修复体影响发音的清晰度第三节第三节感觉功能感觉功能痛觉本体感觉本体感觉本体感觉对行使口腔功能的影响咀嚼系统的本体感受器咀嚼系统的本体感受器咀嚼系统的本体感觉主要来源于颞下颌关节的韧带咀嚼肌肌梭腱梭以及牙周膜本体感受器所接受的本体感受刺激本体感觉传导通路了解本体感觉传导通路了解来自腱梭和关节感受器的本体感觉纤维起自半月神经节内的神经元止于三叉神经脑桥核投射至大脑皮质初级与次级躯体感觉区来自肌梭牙周膜本体感受器的感觉纤维穿经半月神经节上行终止于三叉神经中脑核并传导至丘脑和大脑皮层相应区域本体感觉对行使口腔功能的影响了解本体感觉对行使口腔功能的影响了解正常的本体感觉对于正确地行使口腔功能是不可或缺的然而异常的本体感觉会扰乱正常的咀嚼肌活动和口腔功能的行使对咀嚼系统的功能甚至结构造成损害导致某些症状的产生如咬异物磨牙症情绪障碍等其中具有代表性的磨牙症患病率较高危害重味觉味觉影响味觉的因素味觉感受器味觉感受器味觉感受器是味蕾主要布于轮廓乳头菌状乳头和叶状乳头内
口腔局部解剖(口腔解剖生理学)

口腔境界
前界为上、下唇 后界为咽门 两侧为颊 上界为腭 下界为舌下区
口腔分部
口腔前庭(牙列的唇颊侧部分) 固有口腔(牙列的舌侧部分)
口腔表面解剖标志
❖ 口腔前庭沟(唇颊龈沟) ❖ 上、下唇系带 ❖ 颊系带 ❖ 腮腺乳头 ❖ 磨牙后三角及磨牙后垫 ❖ 翼下颌皱襞 ❖ 颊脂垫尖
口腔前庭沟(唇颊龈沟)
上、下唇系带
颊系带 腮腺管乳头
磨牙后区 翼下颌皱襞 颊脂垫尖
前庭沟粘膜下松软 是局麻常用的穿刺及手术切口部位
平对上颌第二磨牙牙冠的颊粘膜上,有一对乳 头状的突起。腮腺导管口开口于此 磨牙后三角及磨牙后垫(软组织) 深面有翼下颌韧带 平下颌孔,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的标志点
唇
境界
上界为鼻底 下界为颏唇沟 两侧界为唇面沟 中部由口裂将唇分为上、下唇
翼外肌浅面有翼丛、上颌 动脉;翼外肌深面是下颌 神经及其分支
(3)下颌神经与翼外肌
1)翼外肌上缘穿出颞深 前、后神经、咬肌神经
2)翼外肌两头之间有上 颌动脉穿入和颊神经穿出
3)翼外肌下缘有舌神经、 下牙槽神经出生年初
上有咬颞,颊上两头,下有舌下。 翼外肌 可视为面侧深区的钥匙或者说是主要结 构
腮腺深叶深面的神经血管
腮腺床:腮腺深叶深面与茎突诸肌及围以蜂窝组织的深部血管 神经(颈内动、静脉和Ⅸ~Ⅻ对脑神经)相毗邻。上述结构称之 腮腺床。无面神经,无颈外动脉
对腮腺床内部结构的描述,正确的是
A.第IX-XⅡ对脑神经
B.颈内动脉、颈内静脉与第IX-XⅡ对脑神经
C.颈外动脉、颈内动
脉、颈内静脉与第IX ~XⅡ对脑神经
表面解剖标志
口角 唇红、唇红缘 唇弓、人中切迹、 唇峰、唇珠 人中、人中嵴
口角
前界为上、下唇 后界为咽门 两侧为颊 上界为腭 下界为舌下区
口腔分部
口腔前庭(牙列的唇颊侧部分) 固有口腔(牙列的舌侧部分)
口腔表面解剖标志
❖ 口腔前庭沟(唇颊龈沟) ❖ 上、下唇系带 ❖ 颊系带 ❖ 腮腺乳头 ❖ 磨牙后三角及磨牙后垫 ❖ 翼下颌皱襞 ❖ 颊脂垫尖
口腔前庭沟(唇颊龈沟)
上、下唇系带
颊系带 腮腺管乳头
磨牙后区 翼下颌皱襞 颊脂垫尖
前庭沟粘膜下松软 是局麻常用的穿刺及手术切口部位
平对上颌第二磨牙牙冠的颊粘膜上,有一对乳 头状的突起。腮腺导管口开口于此 磨牙后三角及磨牙后垫(软组织) 深面有翼下颌韧带 平下颌孔,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的标志点
唇
境界
上界为鼻底 下界为颏唇沟 两侧界为唇面沟 中部由口裂将唇分为上、下唇
翼外肌浅面有翼丛、上颌 动脉;翼外肌深面是下颌 神经及其分支
(3)下颌神经与翼外肌
1)翼外肌上缘穿出颞深 前、后神经、咬肌神经
2)翼外肌两头之间有上 颌动脉穿入和颊神经穿出
3)翼外肌下缘有舌神经、 下牙槽神经出生年初
上有咬颞,颊上两头,下有舌下。 翼外肌 可视为面侧深区的钥匙或者说是主要结 构
腮腺深叶深面的神经血管
腮腺床:腮腺深叶深面与茎突诸肌及围以蜂窝组织的深部血管 神经(颈内动、静脉和Ⅸ~Ⅻ对脑神经)相毗邻。上述结构称之 腮腺床。无面神经,无颈外动脉
对腮腺床内部结构的描述,正确的是
A.第IX-XⅡ对脑神经
B.颈内动脉、颈内静脉与第IX-XⅡ对脑神经
C.颈外动脉、颈内动
脉、颈内静脉与第IX ~XⅡ对脑神经
表面解剖标志
口角 唇红、唇红缘 唇弓、人中切迹、 唇峰、唇珠 人中、人中嵴
口角
口腔局部解剖、面部局部解剖

❖ 重力性皱纹线:
因皮下脂肪逐渐减少,肌肉松弛, 骨萎缩,皮肤松弛下垂所致 —— 眼袋、肿眼泡
❖ Langer皮肤裂线
穿刺尸体皮肤产生的缝状裂线,走向与真皮内 胶原纤维 和弹性纤维的排列方向一致,出生后走向不再改变。
❖ 3 面部皮肤皱纹线和面部Langer皮肤裂线的区别 (1)面部皮肤皱纹线是老化的征象 (2) Langer皮肤裂线是皮肤真皮内胶原纤维和弹 性纤维的排列方向
❖
9、 人的价值,在招收诱惑的一瞬间被决定 。2021/5/162021/5/16Sunday, May 16, 2021
❖
10、低头要有勇气,抬头要有低气。2021/5/162021/5/162021/5/165/16/2021 6:27:33 AM
❖
11、人总是珍惜为得到。2021/5/162021/5/162021/5/16May- 2116-M ay-21
舌系带延长术注意
内容及排列
舌下腺及下颌下腺深部-颌下腺管及舌N-舌下N及伴行V-舌下A
舌下腺及下颌下腺深部
前-舌下腺 后-下颌下腺深部 外侧-舌下腺窝 内侧-颏舌肌
下颌下腺管及舌N
❖ 舌下腺内侧-后前-深-浅-穿舌下间隙-开口舌下肉阜 ❖ 舌N在舌骨舌肌前缘-钩绕关系-下7舌侧下方
舌下N及伴行V
❖
11、人总是珍惜为得到。21.5.16**May-2116- May-21
❖
12、人乱于心,不宽余请。***Sunday, May 16, 2021
❖
13、生气是拿别人做错的事来惩罚自 己。21.5.1621.5.16** May 16, 2021
❖
14、抱最大的希望,作最大的努力。2021年5月16日 星期日 **21.5.16
口腔功能(口腔解剖生理学课件)

2. 叩齿运动(tapping movement)
叩齿运动(tapping movement)
即习惯性小开闭运动,是一种无意识进行的 开闭口运动,与口颌系统下颌运动中神经肌肉 记忆型的反复强化有关。叩齿运动的频率、稳 定性以及速度大小反映了该系统各组成部分之 间的协调性。
3. 咀嚼运动(chewing movement)
(vertical plane)
矢状面
水平面 (transverse plane)
冠状面 (coronal plane)
1. 边缘运动(envelope of motion)
边缘性运动 (border movement)
为下颌向各个方向所能做的最大范围的运 动,代表了下颌、颞下颌关节及其韧带和 咀嚼肌的功能潜力。
属于下颌的功能运动(functional movement),冠状面上切点运动 轨迹呈滴泪状,但存在个体差异。
即使在同一个体,由于咀嚼食物 的性质和数量的不同以及咀嚼所 处的时相不同,其轨迹的形态均 有差异。
咀嚼运动
下颌从前伸位返回时与前伸运动相反, 主要由颞肌后束和二腹肌等降下颌肌收缩完成
翼外肌上头收缩起稳定关节盘的作用
▲ 后退咬合运动的力:颞肌后束和二腹肌等降下颌肌收缩完 成,翼外肌上头也收缩以稳定关节盘。
(5)前伸咬合运动正常的标志:
– 双侧髁突运动均匀一致; – 关节无杂音; – 颌面部无疼痛不适; – 运动对称无偏斜
一、温度觉感受器 鲁菲尼(Ruffini)小体--热感受器 克劳斯(Krause)终球--冷感受器
二、口腔黏膜各部对冷、热觉的敏感度
一、口腔黏膜触压觉感受器
(1)游离神经末梢 (2)牙周膜本体感受器 (3)Meissner触觉小体 (4)Meckel环形小体
口腔全景解剖PPT

功能
传递口腔感觉信息,如疼痛、 温度、压力等。
损伤表现
三叉神经痛表现为剧烈的电击 样疼痛,可因口腔操作、牙齿
疾牙槽神经是口腔内最粗大的运动神经,主 要支配下颌骨及下颌牙齿的运动。
功能
控制下颌骨及牙齿的运动,参与咀嚼、言语 等功能。
分布
下牙槽神经起自脑干,经下颌孔入下颌管, 分支分布于下颌牙齿及牙龈。
全景影像有助于医生准确判断病变范围 ,减少手术创伤,提高手术成功率。同 时,全景影像还可以用于术后复查,评
估治疗效果。
。
全景影像有助于医生准确判断牙齿移动的范围和方向,制定个性化的正 畸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口腔颌面外科手术与口腔全景解剖
口腔颌面外科手术涉及范围广泛,包括 颌面部肿瘤切除、颌面部创伤修复等。
口腔全景解剖在口腔颌面外科手术中具 有重要作用。通过全景影像,医生可以 全面了解患者的颌面部结构、病变范围
等,为制定手术方案提供依据。
在治疗过程中,全景影像可以辅助医生进行精准定位,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 症。
正畸学与口腔全景解剖
正畸学是口腔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牙齿排列不齐、畸形等的 诊断与治疗。
口腔全景解剖在正畸学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通过全景影像,医生可以 全面了解患者的牙齿排列、颌骨形态等,为制定正畸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腭骨与鼻骨
腭骨
分隔鼻腔与口腔的骨骼,分为水 平板和垂直板。
鼻骨
支撑鼻子的骨骼,位于鼻根与上颌 骨之间。
腭骨与鼻骨的功能
共同参与发音、语言交流和鼻腔的 通气功能。
05
口腔神经系统与血管
三叉神经
概述
三叉神经是口腔的主要感觉神 经,负责口腔及面部的感觉功
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颌切牙 较宽 明显 深 突出
牙长轴唇侧
粗直 切嵴 舌面
下颌切牙 窄小
不明显 浅平 不明显 通过牙长
窄扁 凹陷 切嵴 唇面 36
切牙应用解剖
1.切牙的位置决定了其易损伤,修复时的外形要求协调, 满足功能
2.切角及上颌侧切牙较深的舌窝为龋病好发区, 以上颌切牙多发
3.切牙多为单根,上颌侧切16.切牙牙应用解剖可旋转拔除, 而下颌切牙因根扁,应摆动拔除
副沟
不规则
裂
钙化不全
点隙
点状凹陷
斜面
19
生长叶 (lobe) 定义: 生长发育的钙化 中心
交界处为发育沟
20
生长叶(lobe)
21
牙体解剖各论
22
恒前牙外形
总体功能与形态特点 功能特点:切割 摄食 发音 面部容貌 形态特点:楔形 颈部厚 牙冠有切嵴 牙根:单根 锥形 粗大 (可能有变异)
32
下颌中切牙
特点
全口牙中最小 1个垂直 3个约相等
单根 扁圆形 长形凹陷
33
下颌中切牙
形态与上颌中切牙类似 下颌中切牙最小,牙冠左右对称,切缘平直
12.下颌中切牙
唇面
舌面
切面
侧面
34
唇面观
13.下颌侧切牙
舌面观
切面观 侧面观
35
上下颌切牙的鉴别
牙冠 发育沟 舌窝 边缘嵴 切嵴
轴 牙根 功能面
牙根
30
上颌侧切牙
与中切牙比较掌握 牙冠比较:窄小,圆突,短 唇面不平坦,近远中方向圆突,发育沟不明显 远中切角更圆钝 9.上颌侧切牙1
上颌中切牙
上颌侧切牙
31
上颌侧切牙
与中切牙比较
舌窝窄而深,有裂沟
10.上颌侧切牙2
上颌中切牙
上颌侧切牙
牙根比较,根长>冠长
根扁,根尖偏远中
变异形态较多:先天缺失、锥形、棍形
合面
16
牙冠表面解剖标志
牙尖
部位 四嵴 四斜面
切嵴结节 (乳突) 初萌切牙
舌隆突
前牙舌面颈1/3
嵴
牙釉质的长形线状隆起
不同部位 不同名称
17
切嵴 轴嵴 三角嵴 边缘嵴 牙尖嵴 横嵴 斜嵴 颈嵴嵴的分类Βιβλιοθήκη 18牙冠表面解剖标志
窝
不规则凹陷
沟
长形凹陷
发育沟 形态较好
4.下颌切牙靠近舌下腺导管开口,不易龋坏, 但易形成牙结石与牙垢
5.上颌侧切牙变异多见,且易形成空隙, 需用美容方法修复
37
思考题
☻如何区分上下颌切牙?
☻如何区分上颌中切牙与侧切牙? ☻如何区分下颌中切牙与侧切牙? ☻如何区分上颌侧切牙与下颌侧切牙?
38
尖牙(Canine)
尖牙的功能与形态特点
功能特点:撕裂食物;支持口角,丰满面
在
中1/3与切1/3之间,也有的在中
1/3。
27
上颌中切牙
切嵴 缘
嵴
唇侧较平-------切 舌侧突起-------切
28
上颌中切牙的三种类型
6.上颌 中切牙 的类型
29
上颌中切牙
牙根 单根,唇侧比舌侧宽,略圆,较直。其长度多 数比牙冠稍长一点,二者比接近1:1,但也有 少数是牙根比牙冠还中7.上切短颌牙 的,个别牙有弯根。
11
牙体一般应用名词
外形高点(height of contour)
线角 (line angle ) 点角( point angle )
12
13
牙体三等分 (division into third)
14
牙冠各面命名
平行牙体长轴
唇颊面
远
近
中
中
面
面
舌腭面
15
牙冠各面命名
垂直牙体长轴
切 嵴
23
切牙组
共同特点 牙冠 4个轴面 唇舌面 邻面 宽 牙根 均为单根
1个切嵴 梯形 长大于宽 楔形 颈1/3 最
较直
24
上颌中切牙
唇面
较平、四边形(近中缘、远中缘、
切缘、颈缘)
两个切角(近中切角、远中切角)
四边形的长(切—颈径)>宽
3.上颌
(近中---远中径)
中切牙 唇面
其他解剖标志:
颈嵴:牙颈部的近远中向长形隆
42
下颌尖牙
与上颌尖牙比较掌握 牙冠:较窄,颈部缩窄程度较上颌尖牙小
近中的冠根相续几乎呈一直线 牙尖较上颌尖牙小 近中牙尖嵴短平、远中牙尖嵴斜长
起
釉质横纹:2~3条 平行于颈缘走
行
发育沟:与近远中缘平行,达冠
中1/3
25
上颌中切牙
4.上颌 中切牙 舌面
26
上颌中切牙
近中面:略似三角形,底是颈缘,
呈“V”形;顶部是切端,在其稍
下处
与对侧中切牙接触,接触的5部.上颌 位很
中切牙
小。
邻面
近中接触点位于切1/3内。
远中面:和近中面近似,稍短,
比较圆突,远中接触点位置较高,
形,尤其是口角突度
17.尖牙形态与功 能
形态特点:冠厚、有牙尖、根长、粗壮、 脱落晚
基本的功能结构--牙尖(四嵴四斜面)
39
尖牙组
共同特点
牙冠 4个轴面 1个牙尖
唇舌面 颈嵴---------舌隆突
近中缘--------近中边缘嵴
远中缘---------远中边缘 嵴
近中斜缘--------近中牙尖 嵴
口腔解剖生理学
1
牙齿概述
牙的分类 牙的功能 临床牙位记录 牙的组成 牙体应用名词 牙体表面解剖标志
2
牙的分类
★按存在时间久暂分类: 恒牙(permanent teeth) 28~32颗 乳牙 (deciduous teeth) 20颗
★按解剖功能形态特点分类 切 牙(incisor) 中切牙 侧切牙 尖 牙 (canine) 前磨牙(premolar) 第一~ 第二~ 磨 牙 (molar) 第一~ 第二~
远中斜缘-------远中牙尖
嵴
40
上颌尖牙
牙冠:圆五边形 接触点突出,颈部缩窄明显 牙尖长大、占冠长约1/3 唇嵴明显----近远唇斜面 舌嵴明显---近远中舌窝,舌隆突明显 近中牙尖嵴短,远中牙尖嵴长
19.上颌尖牙牙冠
尖顶角约90度
远中牙尖嵴
近中牙尖嵴
41
上颌尖牙
牙根:根长远大于冠长,粗壮 牙根的唇舌径大于近远中径 根尖偏远中 多为单根
牙根(root) 牙颈(cervix)(颈缘 颈曲
线)
8
内部观察
牙的组成
牙釉质(enamel)高度钙化 半 透明
牙本质( dentin)淡黄色 牙骨质(cementum) 与骨相似 牙 髓( pulp) 富含神经血管
CT组织
9
牙体一般应用名词
应用术语
中线
牙体长轴
10
牙体一般应用名词
接触区(邻接区)
第三~
3
牙的功能
咀嚼 发音和言语 保持面部的协调美观
4
临床牙位记录
部位记录法
恒牙 1~8 乳牙 I~V
5
♣Palmer记录系统 乳牙 A~E 恒牙 1~8
♣通用编号系统 恒牙 1~32 顺时
针排列 乳牙 A~T
6
国际牙科联合会系统(FDI)
7
外部观察
牙的组成
牙冠(crown) 解剖牙冠 临床牙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