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方剂配伍减毒增效方法的研究与基本思路
方剂的配伍目的是增效减毒,请结合方剂进行论述

方剂的配伍目的是增效减毒,请结合方剂进行论述
方剂的配伍目的主要是为了增效和减毒。
通过恰当地组合药物,可以发挥药物的协同作用,提高疗效,并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和毒副作用。
在配伍方剂时,常常会遵循以下原则:
1. 相互协调原则:药物之间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发挥药物的协同作用。
例如,有些药物可以增强另一药物的疗效,或提高其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等药代动力学过程。
2. 互补原则:药物之间具有互补的作用。
一些药物有着相似的药效和作用方式,配伍使用可以增强疗效。
例如,中药方剂中常常会同时选用具有类似作用的药材,如清热药与解毒药的配伍,能够发挥更好的清热解毒作用。
3. 对抗原则:药物之间具有相对对抗的作用,可以互相中和或抑制。
有些药物可能会出现不良反应和毒副作用,通过对抗性药物的配伍可以减轻或避免这些不良反应。
例如,一些药物会导致胃肠道不良反应,可以配伍使用具有保护胃肠道功能的药物,减轻不良反应。
4. 适量原则:合理控制药物的剂量和用法,避免过量使用或药物用法不当导致的不良反应和毒副作用。
方剂中每种药物的剂量都要根据药物特点、病情和患者体质等因素进行合理调配。
需要注意的是,方剂的配伍不仅仅是简单地将多种药物混合在一起,更重要的是要考虑到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适应症和禁忌症等因素。
因此,在使用方剂治疗时,建议根据医生的指导进行使用,避免盲目自行配伍药物,以免造成不必要的风险。
中药在恶性肿瘤放化疗中的增效减毒作用

中药在恶性肿瘤放化疗中的增效减毒作用研究方案:1. 研究目的和背景:中药在恶性肿瘤放化疗中的应用具有潜在的增效减毒作用,但其机制和具体应用方式尚未完全明确。
本研究旨在探索中药在恶性肿瘤放化疗中的增效减毒作用,为临床实践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2. 研究方法:(1)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建立:选择一组恶性肿瘤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实验组接受恶性肿瘤放化疗联合中药治疗,而对照组仅接受恶性肿瘤放化疗。
(2)中药治疗方案:根据中药学理论和以往的研究成果,选择具有增效减毒作用的中药组合。
中药治疗方案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并在疗程过程中动态监测和调整。
(3)数据采集:收集患者的基本信息、肿瘤特征、放化疗过程中的剂量和频率等相关数据。
对患者进行临床疗效评估和不良反应的记录。
(4)数据分析:采用适当的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在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面的差异。
(5)结论:根据数据分析的结果,总结中药在恶性肿瘤放化疗中的增效减毒作用,并提出新的观点和方法。
方案实施情况:根据研究方案,我们在研究中选取了一组恶性肿瘤患者,并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实验组接受恶性肿瘤放化疗联合中药治疗,对照组则仅接受恶性肿瘤放化疗。
我们根据中药学理论和以往的研究成果,制定了中药治疗方案,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了调整。
在整个疗程过程中,我们动态监测和调整中药治疗方案,以确保其安全有效。
数据采集和分析:我们收集了患者的基本信息、肿瘤特征以及放化疗过程中的剂量和频率等相关数据。
我们记录了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情况。
采集到的数据经过整理和统计分析后发现,实验组在临床疗效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
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的部分患者在恶性肿瘤治疗后的生存期延长、肿瘤缩小程度增加,甚至出现放化疗副作用减轻或消失的情况。
结论:在本研究中,我们通过对中药在恶性肿瘤放化疗中的增效减毒作用进行研究,发现中药治疗在恶性肿瘤放化疗中具有明显的疗效优势。
谈配伍对马钱子的减毒增效研究概述

谈配伍对马钱子的减毒增效研究概述=“news_bd”>马钱子又名番木鳖,始载于《本草纲目》,为植物马钱及云南马钱的干燥成熟种子,主要生产于印度、越南、泰国等,云南马钱产于云南。
该药味苦性温,有大毒,归肝、脾经;功能通络止痛,散结消肿;可用于跌打损伤,骨折肿痛,风湿顽痹,麻木瘫痪,痈疽疮毒,咽喉肿痛。
但因其有大毒,以致诸多医生畏而不用或少用。
从古至今,对于马钱子减毒增效作用研究较多的是其炮制方法。
配伍是中药理论的精髓之一,近年来,配伍规律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
合理配伍可以提高疗效、降低毒副反应,可以拓宽马钱子的临床使用范围。
现对文献中有关马钱子配伍减毒增效的研究情况概述如下。
1 与药物的配伍1.1 配伍甘草甘草解百药毒,如汤沃雪,在本草中称国老,其性味甘平可缓解马钱子毒性,其止痛之功可增强马钱子的镇痛作用。
闫静等采用电喷雾质谱技术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对马钱子配伍甘草前后主要生物碱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马钱子配伍甘草后其主要生物碱士的宁和马钱子碱的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其中士的宁的含量下降显著,为阐明甘草解马钱子类药物毒性和马钱子合理配伍用药提供了科学的实验依据。
闫雪生等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对马钱子配伍甘草前后主要生物碱成分士的宁和马钱子碱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显示,马钱子与甘草配伍后士的宁下降40.87%,马钱子碱下降40.69%,证实甘草对马钱子有降低毒性和解毒作用。
唐进法用HPLC 测定马钱子单煎及与甘草共煎时不同配比汤液中马钱子碱、士的宁含量,结果显示,与甘草共煎时马钱子毒性成分低于单煎时含量。
娄玉钤等在配伍甘草对制马钱子毒性影响的实验研究表明,制马钱子与不同比例甘草配伍后的LD50 均大于制马钱子,表明制马钱子与不同比例的甘草配伍后,均能降低制马钱子毒性,且甘草的减毒率与其在配伍中的含量呈正相关。
1.2 配伍生地黄生地黄味甘性寒,甘能缓解马钱子毒性,寒能防止马钱子温燥伤阴。
中药组分配伍的思路与方法

2.标准组分分析方法的建立
多种分析方法联合应用:尽可能多得到 组分的结构信息,为质量控制提供资料
3.标准组分的质量控制方法
有效成分、指征成分和毒性成分
二 、建立有效组分安全性评价 体系
中药相对于西药来说,毒副作用相对较 小,但部分原因是饮片层次应用时,浓 度较低,未达到毒性反应浓度,毒性没 有显现出来。但随着有效组分的含量增 高,有毒物质浓度也会增大。通过控制 提取工艺减少有毒物质在有效组分中的 含量。
例:白虎加人参汤
以日本学者本村对白虎加人参汤治疗动物实 验性糖尿病的药效学研究为例。单用人参、 知母均能降低血糖,而将二者相合,降血糖作 用不见增加,反而受到拮抗;如果同时配伍 与降血糖作用关系不大的石膏,则降血糖作 用不但恢复且显著增强。在一定范围内,随 着石膏用量增大而作用相应增加。再依次加 入甘草和粳米,降糖作用也有提高。
1.从有效复方中寻找最佳有效组分配伍 2.构成复方的有效成分/组分配伍 3.作用靶点和机理相对清楚的有效成分/组
分配伍 4.单味药的组分比例调节
1血府逐瘀汤的研究
为保持复方整体性,在复方有效部位化学研究 中通常采用整方提取分离方法(结构、溶解性) 复方有效部位更能体现方剂独特的疗效。
血府逐瘀汤是清代王清任创制的治疗血府血瘀 代表方,主治病证众多。现代临床应用证明该 方对冠心病有确切的疗效。有调节脂质代谢、 抗血小板粘附、聚集等作用。对精制血府逐瘀 汤抗AS有效部位研究表明调节血脂途径上多个 药效指标与D、E部位相关,而炎症指标与F部 位相关。D、E、F确实能够代表原方抗AS的药 效,组成抗AS的精制血府逐瘀制剂 。
2.麻黄汤研究
麻黄汤由麻黄、桂枝、杏仁、甘草组成,若将 其麻黄中的麻黄碱、杏仁中的苦杏仁苷、桂枝 中的桂皮醛和甘草中的甘草次酸进行配伍,其 在针对病理环节及靶位上作用会加强,相关靶 位疗效也会明确,达到了有效组分组方针对有 限适应证的目标。
方剂配伍减毒的现代研究进展

方剂配伍减毒的现代研究进展中草药在中国的使用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其疗效也已经得到了广泛的临床验证。
方剂配伍是中药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通过合理配伍达到增效减毒的目的,是中药安全、有效使用的主要方法,然而其机制并不明确。
因此,采用现代药理研究的技术,对中药配伍减毒机制进行深入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目前,关于中药配伍减毒的机制研究主要包括降低体内毒性药物浓度,改变毒性药物体内药代动力学参数及保护人体各系统功能等方面。
作者拟对方剂配伍减毒机制的相关研究进行探讨。
标签:方剂;配伍;减毒方剂配伍是方剂学科的关键问题,也是近年来中医药学研究的热点。
方剂配伍的原则是在辨证的基础上,按各药在方中所起的作用,分为君、臣、佐、使四部分。
“君臣佐使”配伍理论包含着极为丰富的科学内容,“增效减毒”可谓其内涵之核心。
近年来,有关中药毒性和不良反应的报道呈逐渐递增的趋势。
因此,整理中医遣药制方思路,总结方剂用药配伍规律,深入研究毒性中药通过配伍以减毒增效的机制,有助于指导临床用药,对于研究与阐明方剂配伍的科学内涵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拟以临床上常用的有毒副作用的中药为例,对近年来方剂配伍减毒的现代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1 对中药毒性的认识在本草文献中,“毒”的概念包括2种含义:其一是指药物的偏性,这种偏性可以纠正疾病所表现的阴阳气血的偏盛偏衰[1],《类经》记载“药以治病,因毒为能,所谓毒者,因气味之偏也”,因此这种偏性又称毒性。
为了确保用药安全,后世许多本草书籍在药物性味之下标注“大毒”、“小毒”,这里所指的就是毒的第2个含义,即具有一定毒性或者副作用的药物,如果在治疗过程中用药不当,就会产生不符合治疗目的的不良反应。
本文所谈的“毒性”是指某种或几种药物配伍应用后,在治疗疾病的同时又因某方面的药性太过而产生不符合病机或不适宜机体需要的性质,属于狭义毒性的范畴。
2 对配伍减毒的机制探讨配伍,是根据证候性质及药物性能,有选择的将2味或2味以上的药物配合同用。
中药配伍减毒增效的研究概况

中药配伍减毒增效的研究概况中药配伍主要是为了达到减毒增效的效果,笔者从药队配伍、饮片配伍、组分配伍、成分配伍4个层次介绍了中药配伍的相关进展,并从化学成分含量和药物代谢动力学参数和对机体各系统的保护作用进行探讨中药配伍减毒增效的机制,对中药配伍减毒增效的现状进行思考和展望。
标签:中药配伍;减毒增效;研究概况随着人类健康需求意识和对药品安全性认识水平的提高,中药的安全性问题引起社会大众的广泛关注。
近年来,国内外不时有中药中毒的报道和有关对传统药物安全性的质疑。
因此如何降低中药材的毒性以及正确合理使用中药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
中药减毒的传统方法主要有配伍减毒法、炮制减毒法、煎煮减毒法、用量减毒法及服法减毒法等,而配伍减毒法是最常用的减毒方法之一。
1中药配伍配伍是根据证候性质及药物性能,有选择的将2味或2味以上的药物配合同用。
中药配伍就是在中医基础理论指导下,依据临床,辨证施治,据法处方,把多种有效中药组配在一起,用以治疗疾病,平衡人体阴阳的医疗举措。
中药传统意义的配伍,主要包括药队配伍和饮片配伍。
随着现代技术方法的应用,中药药效物质基础和药物作用机制的研究,中药组分配伍和成分配伍又成为中药配伍研究的新领域。
从配伍层次来看,中药配伍包括药队配伍、饮片配伍、组分配伍、成分配伍四个方面。
药队配伍并不是指两药配伍,而是指三药以上相对固定的药物配伍形式。
如六味地黄丸三泻(牡丹皮、泽泻、茯苓)、三补(山茱萸、熟地、山药)的配伍。
笔者认为这种配伍主要体现在方剂中,有实验研究发现,通过对配伍前后复方或拆方药液中马兜铃酸的含量进行测定,发现与单用关木通组相比较,多种中药可通过配伍降低复方中马兜铃酸的含量,进而发挥降低毒性的作用。
饮片配伍是最普遍的形式。
如制川乌与白芍配伍是治疗风湿痹症的常用传统药对,具有抗炎、增强镇痛、免疫调节等作用。
中药有效组分配伍是以中医学理论为基础,以现代科学思想为指导,以临床有效的名优中药二次开发为切入点,遵循传统方剂的配伍理论与原则,在基本搞清方剂药效物质和作用机理的基础上,以组效关系为基础,采用现代药理学方法进行有效成分剂量的最佳配伍研究,最后确定组成和剂量,成为组分清楚的现代复方。
吴茱萸常用的中药方及其配伍增效减毒研究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al2019 年第 6 卷第 19 期2019 Vol.6 No.19161吴茱萸常用的中药方及其配伍增效减毒研究王 岩,和会静,郭 峰(河北省唐县中医医院,河北 保定 072350)【摘要】吴茱萸为芸香科落叶灌木或乔木吴茱萸、石虎或疏毛吴茱萸的干燥近成熟果实。
功效散寒止痛,疏肝下气,燥湿止呕,助阳止泻。
吴茱萸主治寒凝疼痛,胁痛,呕吐吞酸,虚寒泄泻。
还可取本品研细末,用米醋调敷涌泉穴,治口疮和高血压等。
本文主要对加味吴茱萸汤中药方及其配伍增效减毒进行研究。
【关键词】吴茱萸;中药方;配伍;增效减毒【中图分类号】R2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8242.2019.19.161.01吴茱萸[Euodia rutaecarpa (Juss ) Benth]为芸香科植物吴茱萸属植物干燥将近成熟的果实,产地为贵州铜仁地区,自身有着气芳香浓郁特点,在味道方面有着辛、热、苦,有小毒、肾经,功能以温中止痛,并且自身有着止呕、止泄等功能。
并且在很多方面都是用于治疗寒湿脚气、经性腹疼、呕吐、外窗口疮等症状。
现代药理表明,吴茱萸果自身蕴含的化学种类也是比较多的,主要是包括香豆素、甾体、精油等相关成分,在当前吴茱萸自身的压力成分研究主要是对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进行研究 总结。
1 吴茱萸中药方的临证配伍禁忌吴茱萸味辛,气极浊劣,苦味伤脾,下气最速,多服则泄人元气,故脾虚肠弱,运化不足者不可使用。
如临床表现为中气不足,气短乏力,腹部坠胀,食纳无味,或脾虚泄泻,大便稀溏,肌肉瘦削,脉极细弱无力等症者应忌用。
吴茱萸以蓼实为之使;恶丹参、消石、白垩;畏紫石英。
不适合和甘草共同服用,吴茱萸生物碱是可以和甘草酸产生沉淀反应,能够使吴茱萸有效降低疗效。
吴茱萸可使外周血管扩张,不适合和肾上腺素和甲肾上腺素配合使用,避免对抗前者升压等作用,其中苯海拉明是可以有效对抗吴茱萸降血压效果。
中药配伍减毒研究思路与方法——以蟾酥、牛黄为例

1 配伍减毒是方剂方药的特色优势 安 全 、有 效 是 药 物 的 基 本 属 性 ,一 个 药 品 能 否 被
社会接受不仅取决 于 其 有 效 性 的 强 弱,还 在 于 其 毒 性的高低。随着人类健康需求意识和对药品安全性 认识水平的日益提 高,以 及 科 技 进 步 和 检 测 能 力 的 不 断 加 强 ,中 药 的 安 全 性 问 题 引 起 社 会 的 广 泛 关 注 。
— 330 —
南 京 中 医 药 大 学 学 报 2018 年 7 月 第 34 卷 第 4 期
J NanjingUnivTraditChin MedVol.34No.4Jul.2018
中药配伍减毒研究思路与方法———以蟾酥、牛黄为例
周婧,何溶溶,蒋洁君,吕翔,段金廒* ,马宏跃*
(南 京 中 医 药 大 学 药 学 院,江 苏 省 方 剂 高 技 术 研 究 重 点 实 验 室,江 苏 省 中 药 资 源 产 业 化 过 程 协 同 创 新 中 心,江 苏 南 京 210023)
中药 配 伍 是 中 医 遣 方 用 药 特 色 优 势,通 过 合 理 配 伍 ,调 其 偏 性 ,制 其 毒 性 ,提 高 用 药 安 全 性 ,有 毒 中 药采用配伍的方法 以 监 制 其 毒 性 而 用 之 于 临 床,为
历代医家所推崇,如 张 仲 景 《伤 寒 杂 病 论》中 记 载 四 逆 汤 用 干 姜 、炙 甘 草 配 附 子 ,既 可 增 强 附 子 的 强 心 作 用,又可使其毒性 降 低;又 如 干 姜 配 伍 半 夏,既 制 半 夏 之 毒,又 增 强 化 痰 蠲 饮、和 胃 降 逆 之 功 效。 近 年 来,中药配伍减毒的 现 代 研 究 逐 渐 引 起 中 医 药 学 者 的重视,一 些 常 用 有 毒 中 药,如 蟾 酥、附 子、马 钱 子、 半 夏 、雄 黄 等 的 配 伍 减 毒 及 机 理 研 究 已 经 相 继 展 开 , 并取得显著 成 绩 。 [1���4��� ] 中 药 配 伍 减 毒 的 现 代 研 究 是 国家中医药现代化发展战略的重要研究内容。开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