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维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与金属纳米材料

合集下载

纳米线制备

纳米线制备

模板法:按模板材料可分为碳纳米管模板法、多孔氧化铝模板法、聚合物膜模板法和生命分子模板法。

其中聚合物模板法廉价易得。

模板法的模板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径迹蚀刻聚合物膜,如聚碳酸脂膜,另一种是多孔阳极氧化铝膜,两者相比,氧化铝模板具有较好的化学稳定性、热稳定性和绝缘性,其余还有介孔沸石法、多孔玻璃、多孔Si 模板、MCM-41、金属、生物分子模板、碳纳米光模板等聚碳酸脂膜(聚合物)模板法:聚碳酸脂膜模板是所有聚合物膜模板中使用最广的一种,C.Schonenoberge等以不同规格不同厂家的聚碳酸酯过滤膜为模板,用电化学沉积的方法成功涤制备出了不同直径的Ni、Co、Cu和Au纳米线。

多孔氧化铝模板:采用该方法时,多孔氧化铝模板只是作为模具使用,纳米材料仍需要常规的化学反应来制备,如电化学沉积、化学镀、溶胶-凝胶沉积、化学气相沉积等方法。

多孔阳极氧化铝模板(AAO: porous anodic aluminum oxide)是典型的自组织生长的纳米结构的多孔材料,微孔直径大约在10~500nm之间,密度为二丄1「「个/諾之间,阳极氧化法制备的有序多孔氧化铝模板的孔径大小一致,排列有序,呈均匀分布的六方密排柱状。

通常孔径在20〜250nm范围内,孔间距在5〜500nm范围内。

目前大部分究主要局限在以草酸为电解液的中孔径模板的制备和研究中。

这是由于在草酸电解液中制得的模板较厚、孔径均一、大小适中。

膜厚可达100卩m以上。

当然模板法中这些只是作为模具使用,具体的纳米材料仍需要一些其它的方法来得到,常用的有电化学沉积、化学气相沉积法(CVD)化学聚合、溶胶-凝胶沉积等电化学沉积:电沉积方法主要分为三步,1、阳极氧化铝模板的制备及孔径的调节;2、对氧化铝模板及阻挡层的径蚀,释放出有序的纳米线阵列,再经后续处理得到所需的纳米材料,开发出各种纳米器件。

电沉积法只能制备导电材料纳米线,如金属、合金、半导体、导电高分子等。

纳米材料特性

纳米材料特性

《纳米材料导论》作业1、什么是纳米材料?怎样对纳米材料进行分类?答:任何至少有一个维度的尺寸小于100nm或由小于100nm的基本单元组成的材料称作纳米材料。

它包括体积分数近似相等的两部分:一是直径为几或几十纳米的粒子,二是粒子间的界面。

纳米材料通常按照维度进行分类。

原子团簇、纳米微粒等为0维纳米材料。

纳米线为1维纳米材料,纳米薄膜为2维纳米材料,纳米块体为3维纳米材料,及由他们组成的纳米复合材料。

按照形态还可以分为粉体材料、晶体材料、薄膜材料。

2、纳米材料有哪些基本的效应?试举例说明。

答:纳米材料的基本效应有:一、尺寸效应,纳米微粒的尺寸相当或小于光波波长、传导电子的德布罗意波长、超导态的相干长度或投射深度等特征尺寸时,周期性的边界条件将被破坏,声、光、电、磁、热力学等特征性即呈现新的小尺寸效应。

出现光吸收显著增加并产生吸收峰的等离子共振频移;磁有序态转为无序态;超导相转变为正常相;声子谱发生改变等。

例如,纳米微粒的熔点远低于块状金属;纳米强磁性颗粒尺寸为单畴临界尺寸时,具有很高的矫顽力;库仑阻塞效应等。

二、量子效应,当能级间距δ大于热能、磁能、静磁能、静电能、光子能量或超导态的凝聚能时,必须考虑量子效应,随着金属微粒尺寸的减小,金属费米能级附近的电子能级由准连续变为离散能级的现象和半导体微粒存在不连续的最高被占据分子轨道和最低未被占据分子轨道,能隙变宽的现象均称为量子效应。

例如,颗粒的磁化率、比热容与所含电子的奇、偶有关,相应会产生光谱线的频移,介电常数变化等。

三、界面效应,纳米材料由于表面原子数增多,晶界上的原子占有相当高的比例,而表面原子配位数不足和高的表面自由能,使这些原子易与其它原子相结合而稳定下来,从而具有很高的化学活性。

引起表面电子自旋构象和电子能谱的变化;纳米微粒表面原子运输和构型的变化。

四、体积效应,由于纳米粒子体积很小,包含原子数很少,许多现象不能用有无限个原子的块状物质的性质加以说明,即称体积效应。

纳米材料【可编辑全文】

纳米材料【可编辑全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绪论1、纳米科技的提出:源自于费曼大师1959年在美国物理学会年会上的一次演讲。

Richard Feynman:世界上首位提出纳米科技构想的科学家。

2、纳米材料(1)纳米材料的定义:物质结构在三维空间至少有一维处于纳米尺度,或由纳米结构单元组成且具有特殊性质的材料(也是以维数划分纳米材料的原因)(2)纳米尺度:1-100 nm范围的几何尺;纳米的单位:1 nm = 10^-9 m,即千分之一微米(μm)。

(3)纳米结构单元:具有纳米尺度结构特征的物质单元,包括纳米团簇、纳米颗粒、纳米管、纳米线、纳米棒、纳米片等(4)纳米材料的维度:○1零维:纳米团簇、纳米颗粒、量子点(三维尺度均为纳米级,没有明显的取向性,近等轴状)○2一维:纳米线、纳米棒、纳米管(单向延伸、二维尺度为纳米级、第三维尺度不限,、直径大于100 nm,具有纳米结构)○3二维:纳米片、纳米带、超晶格、纳米薄膜(一维尺度为纳米级,面状分布,,厚度大于100 nm,具有纳米结构)○4三维:纳米花、四脚针等(包含纳米结构单元,三维尺寸均超过纳米尺度,由不同型低维纳米结构单元复合形成)(5)纳米材料的分类○1具有纳米尺度外形的材料○2以纳米结构单元作为主要结构组分所构成的材料3、久保理论:即金属的超微粒子将出现量子限域效应,显示出与块体金属显著不同的性能;金属纳米粒子,量子限域效应。

4、扫描隧道电子显微镜(STM):将探针靠近导电材料表面进行扫描,获得表面图像。

分辨率达0.1~0.2 nm,可以直接观察和移动原子。

5、原子力显微镜(AFM):利用针尖和材料原子间的相互微弱作用力来获得材料表面的形貌图像。

可用于研究半导体、导体和绝缘体。

AFM三大特点:原子级高分辨率、观察活生命样品和加工样品的力行为成就。

6、纳米科技的研究内容:纳米科学、纳米技术与纳米工程分支学科:纳米力学:研究物体在纳米尺度的力学性质纳米物理学:研究物质在纳米尺度上的物理现象及表征纳米化学:研究纳米尺度范围的化学过程及反应纳米生物学:利用纳米的手段解决生物学问题,在分子水平揭示细胞内外的物质、能量与信息交换机制;纳米医学:利用纳米科技解决医学问题的边缘交叉学科纳米材料学:包括纳米材料的成分、结构、性能与使用效能四个方面。

纳米材料

纳米材料

绪论1、纳米科技的提出:源自于费曼大师1959年在美国物理学会年会上的一次演讲。

Richard Feynman:世界上首位提出纳米科技构想的科学家。

2、纳米材料(1)纳米材料的定义:物质结构在三维空间至少有一维处于纳米尺度,或由纳米结构单元组成且具有特殊性质的材料(也是以维数划分纳米材料的原因)(2)纳米尺度:1-100 nm范围的几何尺;纳米的单位:1 nm = 10^-9 m,即千分之一微米(μm)。

(3)纳米结构单元:具有纳米尺度结构特征的物质单元,包括纳米团簇、纳米颗粒、纳米管、纳米线、纳米棒、纳米片等(4)纳米材料的维度:○1零维:纳米团簇、纳米颗粒、量子点(三维尺度均为纳米级,没有明显的取向性,近等轴状)○2一维:纳米线、纳米棒、纳米管(单向延伸、二维尺度为纳米级、第三维尺度不限,、直径大于100 nm,具有纳米结构)○3二维:纳米片、纳米带、超晶格、纳米薄膜(一维尺度为纳米级,面状分布,,厚度大于100 nm,具有纳米结构)○4三维:纳米花、四脚针等(包含纳米结构单元,三维尺寸均超过纳米尺度,由不同型低维纳米结构单元复合形成)(5)纳米材料的分类○1具有纳米尺度外形的材料○2以纳米结构单元作为主要结构组分所构成的材料3、久保理论:即金属的超微粒子将出现量子限域效应,显示出与块体金属显著不同的性能;金属纳米粒子,量子限域效应。

4、扫描隧道电子显微镜(STM):将探针靠近导电材料表面进行扫描,获得表面图像。

分辨率达0.1~0.2 nm,可以直接观察和移动原子。

5、原子力显微镜(AFM):利用针尖和材料原子间的相互微弱作用力来获得材料表面的形貌图像。

可用于研究半导体、导体和绝缘体。

AFM三大特点:原子级高分辨率、观察活生命样品和加工样品的力行为成就。

6、纳米科技的研究内容:纳米科学、纳米技术与纳米工程分支学科:纳米力学:研究物体在纳米尺度的力学性质纳米物理学:研究物质在纳米尺度上的物理现象及表征纳米化学:研究纳米尺度范围的化学过程及反应纳米生物学:利用纳米的手段解决生物学问题,在分子水平揭示细胞内外的物质、能量与信息交换机制;纳米医学:利用纳米科技解决医学问题的边缘交叉学科纳米材料学:包括纳米材料的成分、结构、性能与使用效能四个方面。

低维材料

低维材料

低维材料的发展现状及前景—碳纳米管的制备及其应用摘要:碳纳米管具有奇异的物理化学性能,如独特的金属或半导体导电性、极高的机械强度、储氢能力、吸附能力和较强的微波吸收能力等,90年代初一经发现即刻受到物理、化学和材料科学界以及高新技术产业部门的极大重视。

应用研究表明,碳纳米管可用于多种高科技领域。

如用它作为增强剂和导电剂可制造性能优良的汽车防护件;用它作催化剂载体可显著提高催化剂的活性和选择性;碳纳米管较强的微波吸收性能,使它可作为吸收剂制备隐形材料、电磁屏蔽材料或暗室吸波材料等。

碳纳米管被认为是一种性能优异的新型功能材料和结构材料,世界各国均在制备和应用方面投入大量的研究开发力量,期望能占领该技术领域的制高点。

关键词:碳纳米管,碳纳米管的批量制备,储氢技术一、碳纳米管的批量制备碳纳米管要实现工业应用,首先必须解决碳纳米管的低成本大量制备问题。

碳纳米管自1991年被发现以来,其制备工艺得到了广泛研究。

目前,有三种主要的制备方法,即电弧放电法、激光烧蚀法和固定床催化裂解法。

电弧放电法和激光烧蚀法制得的产物中,碳纳米管均与其他形态的碳产物共存,分离纯化困难,收率较低,且难以规模化。

第三种固定床催化裂解法由天然气制备碳纳米管具有工艺简便、成本低、纳米管规模易控制、长度大、收率较高等优点,有重要的研究价值,但该方法中催化剂只能以薄层的形式展开,才会有好的效果,否则催化剂的利用率就低,因而产量难以提高。

沸腾床催化裂解反应工艺气固接触良好,适合处理大量固体颗粒催化剂,用沸腾床催化裂解法代替固体床催化裂解法可大幅度提高碳纳米管的制备量。

在沸腾床催化裂解反应器中,原料气体以一定的流速通过气体分布板,将气体分布板上活化了的催化剂“吹”成“沸腾”状态。

催化剂颗粒一直处于运动之中,催化剂颗粒之间的距离要比固定床中催化剂颗粒之间的距离大得多,催化剂表面上易生长出直的碳纳米管,又因催化剂颗粒之间的相互碰撞,碳纳米管容易从催化剂表面脱出。

低维纳米材料的低热固相法合成与表征的开题报告

低维纳米材料的低热固相法合成与表征的开题报告

低维纳米材料的低热固相法合成与表征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和意义纳米材料在许多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生物医药、能源存储、电化学催化等等。

其中,低维纳米材料(如:纳米线、纳米片、纳米棒、纳米管等)由于其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低维度的特性,使其在某些应用中表现出卓越的性能。

本课题的研究对象是低维纳米材料的合成与表征。

为了制备高质量的低维纳米材料,需要选择合适的合成方法和表征手段。

本研究将重点探究低热固相法合成低维纳米材料的相关问题,并结合SEM、TEM等手段进行表征。

二、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本研究将围绕低热固相法合成低维纳米材料的相关问题展开:1. 材料选择与合成方法确定选择适合低热固相法制备的材料,通过系统的文献调研和实验优化,确定最佳的合成方法。

2. 合成反应的机理研究通过分析反应条件(如:温度、反应时间等)的变化,研究反应的机理。

同时,结合X射线衍射等手段确定合成产物的相结构。

3. 纳米材料的表征使用各种表征手段对合成的纳米材料进行表征,包括SEM、TEM、X 射线衍射、红外光谱等。

通过分析表征结果,确定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质以及结构。

4. 性能测试对所合成的低维纳米材料进行性能测试,如电化学储能性能测定、催化性能测试等,以验证其在应用中的潜力。

三、预期结果和意义本研究将提供一种有效地制备低维纳米材料的方法,并深入探究其物理、化学性质及结构等方面。

同时,针对特定的应用领域进行性能测试,探索其在生物医药、能源存储、电化学催化等领域的潜在应用价值。

该研究成果对于纳米材料制备及其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有望在相关研究领域取得重要的研究进展。

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

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

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摘要 本文介绍了纳米材料的几种常用制备方法,并指出各种方法的特点本文介绍了纳米材料的几种常用制备方法,并指出各种方法的特点.. 关键词 纳米材料纳米材料制备方法制备方法 p reparation methods of nanomaterialsAbstract This article describes several commonly used p reparation reparation methodsmethods of nanomaterials and pointed out tha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various methods.Key words nanomaterials , preparation methods 1、引言纳米材料和纳米技术被广泛认为是二十一世纪最重要的新型材料和科技领域之一。

通常所说的纳米材料是指超微粒—即尺寸在Inm~10Onm Inm~10Onm之间的金属、合金、氧化物及各种化合物的颗粒及由超微之间的金属、合金、氧化物及各种化合物的颗粒及由超微粒经高真空压缩技术获得的纳米固体材料,由于纳米粒子具有量子尺寸效应、小尺寸效应、宏观量子隧道效应和库伦阻塞效应[1][1]。

也因为纳米粒子小,具有化学反应不知性高、化学催活性大、光学吸附性强。

纳米材料所具有的不寻常的性质,使纳米材料在光学材料、电子材料、磁性材料以及高强度、高密度材料的烧结、催化、传感等方面有广阔 的应用前景。

被认为是二十一世纪新材料的基础纳米材料的研究与应用引起了各国科学家和政府的兴趣和高度重视。

在本文中介绍了目前纳米材料合成与制备常用的几种方法,并指出了各种方法的特点。

纳米材料合成与制备常用的几种方法,并指出了各种方法的特点。

2、纳米材料的合成与制备方法纳米材料的合成主要问题是纳米微粒的纯度、粒度的均匀程度、粒度的可控性及产量等。

一种好的制备方法应能产生纯度高、粒度均匀的纳米微粒匀的纳米微粒. .2.1固相法固相法是通过从固相到固相的变化来制备纳米粉体。

纳米材料的主要制备方法

纳米材料的主要制备方法

贾学伟20085040024本科毕业论文学院物理电子工程学院专业物理学年级2008级姓名贾学伟设计题目纳米材料的主要制备方法指导教师闫海龙职称副教授2012年4月28日目录摘要 (1)Abstract (1)1 引言 (1)1.1纳米材料的定义 (1)1.2纳米材料的研究意义 (2)2纳米材料的主要制备方法 (3)2.1化学气相沉积法 (3)2.2溶胶-凝胶法 (5)2.3分子束外延法 (6)2.4脉冲激光沉积法 (8)2.5静电纺丝法 (9)2.6磁控溅射法 (11)2.7水热法 (12)2.8其他制备纳米材料的方法 (13)3总结 (14)参考文献 (14)致谢 (15)纳米材料的主要制备方法学生姓名:贾学伟学号:20085040024学院:物理电子工程学院专业:物理学指导教师:闫海龙职称:副教授摘要:纳米材料由于其特殊的性质,近年来引起人们极大的关注。

随着纳米科技的发展,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已日趋成熟。

本文主要介绍了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其中包括化学气相沉积法、溶胶—凝胶法、分子束外延法、脉冲激光沉积法、静电纺丝法、磁控溅射法、水热法等。

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现代纳米材料制备方法的发展趋势。

纳米技术对21世纪的信息技术、医学、环境、自动化技术及能源科学的发展有重要影响,对生产力的发展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纳米;纳米材料;纳米科技;制备方法The preparation method of nanomaterials Abstract:Nanomaterials are attracting intense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nanotechnology, nanomaterials preparation method has been more and more mature. The preparation methods sush as,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 method, molecular beam epitaxy, laser pulse precipitation, sintering, hydrothermal method, sol-gel method are introduced in this paper. New development trend of preparation methods are analysed. N anomaterials will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IT, medicine, environment, automation technology and energy science, and will have a great influenced on productive in the 21st century.Key words:nanometer;na nomaterials;nanotechnology;preparation1 引言1.1纳米材料的定义纳米材料是指在三维空间中至少有一维处于纳米尺度范围或由它们作为基本单元构成的晶体、非晶体、准晶体以及界面层结构的材料,这大约相当于10-100个原子紧密排列在一起的尺度[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8卷2007第2期年6月

全海有仓金属Vol. 28 No. 2

SHANGHAI NONFERROUS METALSJun. 2007

文章编号:1005一2046 (2007)02一0090一05低维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与金属纳米材料

曹胜男,郭志超,(云南大学物理科学技术学院, 王光灿

云南昆明650091)

摘要:纳米材料的纳米晶粒和高浓度晶界特征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小尺寸量子效应和晶界效应,使其具有特殊的力、电、磁、声、光等性能。晶粒尺度在1 - 100nm范围内的金属纳米材料具有强度、硬度高,韧性好、损耗低,比热高,滋化率高、娇顽力高等特性,是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新型材料。综述了日前国内外低维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表征技术和研究成果,并对这些方法和成果进行了比较研究,着重介绍用这些方法所制备的金属纳米材料及其在科学领域中的应用。关键词:低维纳米材料;金属纳米材料;制备方法;表征技术中图分类号:TB383文献标识码:A

Preparation Methods for Low Dimensional Nano-meterand Nano-meter Metallic Materials

CAO Sheng-nan,GUO Zhi-chao,WANG Guang-can(Institute of Physical Science&Technology,Yunnan University,Kunming 650091,China)

Abstract: Owing to the small grain sizes which help create some relevant efects,materials with nano-meter grain sizes will have special mechanic,electric, magnetic, acoustic and optical properties.Materials with grain sizes between 1 to 100 nm feature high strength, high hardness, good toughness, lowconsumptiuon, highs specific heat, high magnetizing ratio and high coersive force and will have a brightfuture for applications. This paper reviews the preparations methods for preparing low dimensionalnanometer materials and relevant characterizing technology adopted in China with the results of diferentmethods compared with each other.diferent scientific fields are stressedThe materials prepared场these methods and their applications in

Key words:low dimensional nano-meter materials; nano-meter metallic materials; preparation methods;characterizing technology

0引言 材料的颗粒或晶相尺寸在100nm以内的材料

称为纳米材料。纳米粒子由于尺寸小,具有小尺

寸效应、大的比表面和宏观量子隧道效应。许多物质一旦被制成纳米材料后,它们在磁、光、

收稿日期:2006-11-26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0064066;云南大学理(工)科校级科研项目2004Q008A,作者简介:曹胜男(1971-),女,湖南娄底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低维纳米材料的制备与模拟研究。第2期曹胜男等:低维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与金属纳米材料热、电、催化、生物和力学等性质就会发生巨大的变化,具有常规材料所不具备的奇异或反常的理化性质。近几年来的研究已经证实,纳米陶瓷在常温下韧性大大提高;纳米金属的熔点比普通金属低几百摄氏度,气体在其中的扩散速度比一般材料快几千倍;纳米复合材料对光反射率极低,有很高的吸收电磁波的作用;纳米材料颗粒与生物细胞的物化作用很强等等。因此纳米材料在许多领域中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有人预言:"21世纪将是纳米材料在许多新现象、新性能和新应用方面开花结果的时代”。 低维纳米材料是纳米材料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常是指除三维体材料之外的二维超晶格和量子阱材料、一维量子线和零维量子点材料「‘〕。二维超晶格和量子阱材料,是指载流子在两个方向(如在X-Y平面上)可以自由运动,而在另一方向(Z)则受到限制,即材料在这个方向的特征尺寸与电子德布洛意波长或电子平均自由程相比拟或更小。一维量子线,是指载流子在一个方向可以自由运动,而在另两个方向上则受到限制。零维量子点材料,是指载流子在三个方向上运动都受到限制的材料体系,即电子在三个维度方向上的能量都是量子化[[210

1低维纳米材料的制备 实现低维纳米材料的材料常数和结构参数可控,制备有序单分散的量子点或量子线阵列是一个挑战性的课题,所以探索用各种不同的物理和化学方法制备高度有序的低维纳米结构材料,正成为国内外学术界研究的热点之一。目前,合成低维纳米材料的方法很多,根据低维粒子材料形成的过程不同,可以把制备方法分为物理法和化学法两类。 低维纳米微结构材料是一种自然界不存在的人工设计制造的新型材料,它具有与体材料截然不同的性质。随维度降低和尺寸减小(100nm),量子尺寸效应、量子干涉效应、量子遂穿效应、库仑阻塞效应以及多体关联和非线性光学效应都表现越来越明显[[31,因而引人瞩目。现将目前合成低维纳米微结构材料的方法综述如下。1.1物理方法1.1.1晶体超晶格生长和精细加工相结合的方

法丁161 晶体晶格生长和精细加工相结合的方法是利用MBE或MOVPE等技术制备超晶格式量子阱,然后利用激光蚀刻将量子阱或超晶格蚀刻成量子线或量子点。由于激光波长的限制,光蚀刻得到的量子线的线宽不可能低于100nm,因此,这种方法不能满足微电子器件对小尺寸的要求,用这种方法制备出的量子点的尺寸受限于光刻精度,很难做到纳米量度,而且会产生光刻过程中引人的损伤。1.1.2分子束外延[7] 分子束外延(MBE)是在超高真空下,由化合物分解出的单质分别由分子束炉火喷出形成定向的分子或原子束,碰撞地射向衬底表面并被衬底表面吸附,被吸附的分子、原子在表面发生迁移和化气后进人衬底晶格而实现外延生长。这种外延方法主要以层次生长机理为主,生长出的晶面异常光滑;另外,由于外延时衬底温度很低,不同成分的薄膜层间的成分扩散较少,容易实现突变结。因此,用这种方法可以得到高质量的薄膜材料。但这种方法的缺点是外延层生长速率较慢。1.1.3应变自组装量子点结构制备技术〔‘,〕 应变自组装量子点结构制备技术是指在外延生长过程中,由于衬底和外延层的晶格失配及表面、界面能不同,导致外延层岛状生长而制得量子点和量子线,这种方法所制备的量子点和量子线具有尺寸小、无损伤的优点。1.1.4自组装法[12,13] 自组装法是利用纳米团簇与组装模板间的识别作用,通过化学键来控制团簇沿一维方向生长、的方法。这使得模板对组装过程具有指导作用,使组装过程更完善。所用模板不同,可分为固体基质、单层或多层膜、也可以是有机分子或生物分子等。例如有机分子模板自组装法,它是利用有机物自组装单层膜,在适当的退火温度后形成的一维沟槽状和条纹状结构作为分子模板,从而组织自发生长一维分子链。通过蒸发要组装的材料到这种凹凸有序的分子槽表面,在具有特定尺寸和特定官能团的分子槽中自发形成分子链。1.1.5空间限制物理法〔24] 空间限制法是利用模板提供的一维纳米限域玄海有仓金属第28卷空间,结合物理方法使原材料在相互独立的纳米孔道中反应或直接把制备物质用物理方法填充在孔道中得到量子线。这种模板如:氧化铝模板、炭纳米管模板和多孔硅模板等。1.2化学方法1.2.1溶胶一凝胶法[41 溶胶一凝胶法(SOL-GEL)是利用金属酸盐的水解和聚合反应,制备金属氧化物或金属氢化物的均匀溶胶,然后利用溶剂一催化剂、配气剂,将溶胶浓缩成透明凝胶,凝胶经干燥、热处理可得所需纳米微粒。控制溶胶一凝胶法的主要参数有溶液pH值、溶液浓度、反应温度和时间等。通过调节工艺条件,可以制备出粒径小,粒径分布窄的纳米微结构材料。 溶胶一凝胶法工艺简单,颗粒大小可以控制,制备出的纳米材料纯度高,但成本相对较高。1.2.2金属有机物汽相外延法〔,】 金属有机物汽相外延法(MOVPE )是一种常用于制备lu -V族化合物低维材料最常用的方法之一。以制备lu-V族化合物低维纳米材料为例,这种方法是将含班族元素的有机金属化合物通过气体载体引人反应器中,在反应器内的温度作用下,化合物在载体中部分分解,然后经过扩散层到达具有适当的晶格点,并捕获v族元素在衬底上外延纳米材料薄膜。这种方法具有:外延材料的种类灵活可调,适应于不同组分或连续梯度变化的外延层的生长,具有生长速度快等优点,适合于工业化生产。但由于薄膜生长一般以二维核状和三维岛状生长为主,其薄膜质量相对较差,并且金属有机物分解时容易产生碳、氢等杂物,使得材料的发光光谱出现杂色波带。1.2.3氢化物汽相外延法[6l 氢化物汽相外延法(HVPE)是在金属有机物汽相外延法(MOVPE)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纳米材料薄膜和超晶格外延生长的一种新技术。它是以氢化物为反应物,在较高温度下氢化物发生分解,并在晶体衬底上沉积形成外延层。这种方法能避免由于MOVPE方法分解时产生碳、氢杂质等所引起四方相和立方相的混合相,具有温度单一及设备简单、操作方便等优点。1.2.4化学束外延[[al 化学束外延(CBE)是结合分子束外延和金属

有机物汽相外延的优点,它的有机金属化合物不是源气体在衬底接触之前而是在热衬底上分解获得的,其化合物源气体来自在较低的压力下直接喷射到衬底与其他元素反应。由于这种操作方式,能使粘滞流变为分子流,保证组分和厚度均匀,从而提高薄膜质量[[9l。1.2.5水热法〔zsl 水热法是通过控制一定的温度和pH值,使

得一定浓度的金属盐水解生成氢氧化物或氧化物沉淀。若条件适当可得到颗粒均匀的多晶态溶胶,其颗粒尺寸在纳米级,对提高气敏材料的灵敏度和稳定性有利,是制备氧化物纳米材料的好方法。水热法生产的特点是粒子纯度高、分散性好、晶形好且可控制、生产成本低。用水热法制备的粉体一般无需烧结,这就可以避免在烧结过程中晶粒会长大,而且杂质容易混人等缺点。影响水热合成的因素有温度的高低、升温速度、搅拌速度以及反应时间等。1.2.6基底法[+l 基底法是利用要生长的量子线材料的化学成分相同或结构相似的块材料为基底,对其进行表面活性处理,在基底表面生成一系列活性点。这些活性点不但使反应物在此优先成核,而且限制成核的临界直径。因此,利用活性点的空间限制,使其以一维方向生长,这种方法制备出的量子线阵列比较有利,且长度不受限制,产品纯净,但制备条件要求较高。1.2.7气一液一固法[141 气一液一固法(VLS)是在合适的衬底上利用气-液一固反应机理,即液态反应源在高温下与另种气体反应,生成物蒸汽被气流带动。当温度降低时产物蒸汽过饱和,而在附近催化剂作用下,通过控制反应温度和气流速度合成量子线的方法,用这种方法合成的量子线比较均匀平直,表面光滑,但制备条件要求较高。1.2.8溶液一液相一固相法〔is] 溶液一液相一固相法(SLS)类似于VIS法,主 要区别在于SLS法生长过程所需原料的输运过程 是由溶液提供,而VIS法由气相提供。其反应 机理可用图1表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