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公路设计中平、纵线形组合
公路平纵横综合设计要点

公路平纵横综合设计要点.平纵线形的协调为了保证汽车行使的安全与舒适,应把道路平、纵、横三面结合作为主体线形来分析研究,平面与纵面线形的协调组合将能在视觉上自然地诱导司机的视线,并保持视觉的连续性,平原地区地势平坦,纵断面以平坡为主,上、下坡多集中中在大、中桥头,由于有通航要求,桥面标高相对两侧路面标高要求高出许多,因此在桥头,桥面通常设置竖曲线,竖曲线半径要适当,既要符合一级公路技术指标要求,又不宜使竖曲线长度太长而使桥头填土过高而增加造价,而平曲线在选线时一般要考虑大桥桥位与河流正交,以减少构造物的工程量及设计施工难度,节约经费,减少造价。
(1)平曲线与竖曲线的配合(2)长直线上设置竖曲线,平原区平面上设置长直线较为常见纵断面设计无论如何避免不了在直线段设置竖曲线,资料显示小坡差多处变坡视觉稍有感知。
但直线段坡差较大竖曲线给驾驶员的不良刺激较强烈,西绕城公路有一段567037m的长直线,同时要满足0.3%的排水纵坡,设计时采用较大的竖曲线半径方法,以获得较好的视觉和行车效果。
(3)透视土的运用,平纵线形配合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同时要避免一些不良的组合,如长直线上不能设计小半径的凹曲线,直线段内不能插入短的竖曲线等,运用透视图进行检验是很好的方法,设计时对有疑问的路段进行透视图的检验,效果较好。
(4)平面与横断面的综合协调主要是超高的设计。
2.线形与环境的协调(1)定线时尽量避开村镇等居民区,减少噪音对居民生活带来的影响,同时采用柔性,沥青混凝土路面以减少噪音。
(2)路基用土由地方政府同意安排,利用开挖鱼塘或沟渠,避免乱开挖,同时又利于农田、水利建设。
(3)注意绿化,对路基边坡及中央分隔带加强绿化和防护,在护坡道上互通立交用地范围内的空地上均考虑绿化。
(4)对位置适当的桥梁在台前坡脚(常水位以下)设置平台,以利非机动车辆和行人通过。
(5)对位于公路两侧的建筑物建议注意其风格,以求和道路想协调,增加美感。
从动视觉的角度说明如何进行道路平纵面设计

从动视觉角度的道路的平、纵线形组合设计摘要:道路的线形状况是指道路的平面和纵断面所组成的立体形状。
线形设计首先从路线规划开始,然后按照选线、平面线形设计、纵断面线形设计和平纵线形组合设计的过程进行,最终展现在驾驶员面前的平、纵、横三者组合的立体线形,特别是平、纵线形的组合对立体线形的优劣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平、纵线形组合设计是指在满足汽车动力学和力学要求的前提下,研究如何满足视觉和心理方面的连续、舒适,与周围环境的协调和良好的排水条件。
特别在高等级公路的设计中必须注重平、纵线形的合理组合。
关键词:动视觉平、纵线形组合设计引言平面线形与纵断面线形的组合,不仅要满足汽车的动力特性要求,而且应充分考虑驾驶员在视觉、心理上的要求,避免茫然和错觉的出现。
良好的公路立体线形设计,在一定程度上可弥补高速行驶过程中因视力损失和视野缩小造成的不利影响,给驾驶员提供一个宽松的驾驶环境。
因此,从驾驶员视觉和心理的需求出发,平纵组合设计应考虑驾驶员的动视觉特点。
一、视觉分析(一)视觉分析的意义道路设计时除应充分考虑自然条件、汽车运动力学等方面的要求以外,还必须考虑驾驶员的心理和视觉上的反映。
汽车在道路上快速行驶时,驾驶员通过视觉、运动感觉和时间变化感觉来判断道路线形条件、路面条件以及其他交通信息,其中接受这些信息的主要是视觉,因此,视觉是连接道路与汽车的重要媒介。
从运动视觉出发研究道路的空间线形与周围景观的配合是较为先进的设计理论,这样能充分的保持线形的连续性,使行车具有足够的舒适感和安全感。
(二)驾驶员的视觉规律驾驶员的视觉规律与车速密切相关,车速越高,则视线的集中点越远,视角越小。
国内外的研究表明:驾驶员的注意力集中和心理紧张程度随车速的增加而增加。
在汽车高速行驶时,驾驶员对前景细节的视觉开始变得模糊不清,视角也随车速的增加逐渐变窄。
在驾驶过程中,驾驶员的动视觉具有如下特点:(1)驾驶过程中,驾驶员不易全面正确感觉车外情况的变化。
公路路线的平纵面设计要点分析

公路路线的平纵面设计要点分析摘要:国民经济的繁荣推动了公路建设的发展,公路路线的设计是比较复杂的,对于公路后期的运行也是非常重要的,对于公路的投资和造价有着直接影响。
本文重点对公路路线的平面设计和纵横断面设计进行了分析,仅供参考。
关键词:公路;平面设计;纵面设计引言公路线形是公路的骨架,基本支配着整个公路的规划、设计和施工。
线形设计的好坏是公路的根本,它对汽车行驶的安全、舒适、经济以及公路的通行能力都起着决定性的影响。
而公路线形设计中,平、纵、横三方面又相互关联影响,尤其平纵面线形组合是线形设计的关键。
一、公路路线设计与要求公路路线是三维立体线形。
线形设计除符合行驶力学要求外,还应考虑使用者的视觉、心理和生理方面的要求,以提高汽车行驶的安全性、舒适性和经济性。
线形设计的要求随公路的使用功能和设计速度的不同应有所侧重,设计速度越高,线形设计组合所考虑的应越周全;而设计速度相对较低的公路,不应盲目的采用过高的技术指标,而造成工程造价的加大;不同的设计速度路段衔接处前后的平纵横技术指标,应随着由高到低逐渐由大向小变化,使行驶速度自然过渡。
二、公路路线的平面设计(一)路线布设原则(1)在保证行车安全的前提下,强调因地制宜选用技术指标,坚持技术指标与地形条件相互协调的原则,不片面追求高的技术指标而忽略工程量的增加及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2)地质灾害会对公路施工和运营带来不可估量的影响,并且地质灾害的发生将直接影响到区域的自然环境,造成水土流失,甚至会诱发其他新的灾害,形成连锁式不良反应,因此在布线时重点研究了路线走廊内的地质条件,坚持地质条件选线的原则;(3)线位布设力求与沿线村镇及农田规划相结合,尽量避免与电力、通信及管线相互干扰,尽量减少拆迁数量;(4)项目沿线自然条件较差、经济落后,局部路段穿越引黄灌区,水浇地数量较少,在路线平面设计时应尽量少占水浇地及耕地。
;(5)紧紧围绕“安全、环保、舒适、和谐”的设计理念,平面布设时注重高速公路与周围自然环境协调,减少对生态环境、人文景观的破坏,防止水土流失;(6)考虑现有路网布局与本项目的关系,充分利用现有道路资源,考虑长远发展规划;(二)纸上定线1、在地形图上比例为1∶10000的情况下,在控制区域内对整个路线的布局进行研究,获取中间控制点。
公路项目平纵线形组合设计要点研究

公路项目平纵线形组合设计要点研究摘要:本文主要对公路项目线形组合选线原则进行阐述,对公路项目线形组合设计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结合案例,围绕平面线形、纵断面线形、平纵面线形组合三方面设计进行探讨,以此构建公路立体线形结构,提高公路设计、施工质量,进一步促进公路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公路项目;平纵线形;设计要点引言: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对公路建设质量开始重视,山区公路建设,由于山区地形复杂,外在影响因素较多,导致工程施工难度大,为紧跟建设步伐,必须优化公路线形结构,保证公路平纵面线形设计合理,以此提高公路服务水平,减少交通事故发生,保障交通安全。
1.公路项目线形组合选线原则1.1山区沿河线路选线原则山区公路一般沿着河边、溪边建设的比较多,所以在建设公路时,必须进行实地考察,并结合实际情况,对河岸、线位高低、换岸等情况进行详细了解,协调其与公路建设之间的位置,选择合适的位置进行施工,减少泥石流、滑坡、崩塌等外在环境因素对施工的影响,提高施工进度,降低安全隐患,最大化的保证工程质量。
比如,在施工中最常见的情况是跨河换岸,在对该情况设计线路时,必须对地质条件进行勘测评估,在满足施工要求后,对于河岸一般选择平坦顺直,支沟较少,不受冲刷的一侧,设计路线要选择山体稳固,逆层的一岸,减少外界环境因素对施工的影响,满足以上两点要求后方可选择跨河换岸的地点。
1.2越岭线垭口选线原则合理选择垭口、越岭标高以及垭口两侧的展线条件对越岭线路的选择具有重要的作用。
其中,垭口的选择最为重要,必须结合当地的地质条件和水文状态来确定,首先,在选择垭口时,必须保证其与路线走向一致,标高和两侧有足够的空间进行展线。
其次,选择地质条件稳定且山体较薄的垭口,避免地质灾害,同时节省工程量及投资。
最后,在垭口两侧地形不具备展线条件的情况下,考虑越岭隧道方案,选择合理的垭口越岭标高使两侧引线和隧道的建筑费用最低。
经过技术经济论证比较,结合沿线交通组成和交通量,尽量减少线路里程及工程量,节约成本实现效益最大化。
山区公路项目路线平纵线形组合设计

总467期2018年第17期(6月中)收稿日期:2018-03-08作者简介:何金燕(1987—),女,工程师,从事公路桥梁设计相关研究工作。
山区公路项目路线平纵线形组合设计何金燕(茂名市交通设计院有限公司,广东茂名525300)摘要:首先阐述了山区公路路线设计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地理环境的复杂性、可利用资源的稀缺性等,然后分析了山区公路平纵线形组合设计的要点以及平纵线形组合中平包竖的设计方法,最后探讨了平纵线组合设计的注意事项。
关键词:山区公路;平纵线形;组合设计;安全中图分类号:U412.3文献标识码:B0引言山区公路平纵线的设计过程中,定线时应该全面考虑到平面与横断面,可以采取合理的设计思路与理念,以工程的安全性为出发点,并且严格控制路线,遵循合理性原则,选择最为合理的线形数据,并且根据工程实际情况来随时调整曲线设计方式,最终确定符合实际情况的平面线位图。
总的来说,山区公路设计时,应该以山区实际情况为出发点,综合分析多种影响因素,确定合理的设计方案,确保方案的科学合理。
1山区公路路线设计的影响因素1.1地理环境的复杂性山区地形条件复杂且气候变化异常,与平原地区存在较大的区别,主要是由于这些地区地形结构存在较大差异,很多地区还容易发生泥石流、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更为普遍存在的是地表塌陷。
另外,由于地理环境的因素造成了山区内气候条件变幻莫测,洪水、雷暴天气频发,给山区公路路线设计带来非常严重的影响。
山区地形条件复杂,沟壑交错布置,给公路路线的铺设带来了较大的困难,很多的施工区域都要根据该地区的地形条件来进行高填深挖施工[1]。
1.2环境保护的艰巨性在生态环境保护较好的山区中,植被种类非常丰富,生物形态也非常多,自然风景宜人。
这也提高了山区公路的建设难度,最为直接的表现就是在路线选择上。
路线设计需要以自然条件为基础来进行,不能损坏自然环境与生态环境,同时需要考虑到施工的便利性与安全性,选择符合各方面利益的公路路线。
山区公路路线平纵线形组合设计分析

总434期2017年第20期(7月中)收稿日期:2017-03-09作者简介:张卫青(1983—),女,河北满城人,研究方向为公路路线设计。
山区公路路线平纵线形组合设计分析张卫青(保定市保通公路勘测设计有限责任公司,河北保定071000)摘要:由于山区公路的特殊性,山区公路路线设计方案的选择会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基于此,对山区公路路线设计影响因素进行总结,对平纵线形组合设计要点、平纵线形组合中平包竖的设计方法、平纵线组合设计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指出只有结合山区公路实际情况,对路线平纵线形进行合理设计,才能保证车辆行驶安全。
关键词:山区公路;平纵线形;组合设计;安全中图分类号:U412.3文献标识码:B0引言山区公路平纵线形的设计,在定线时需要重点对平面及横断面予以考虑,并可以采取以点定线、以线交点的思路,依据该设计思路,并以安全性为立足点,对路线的控制点进行确定,然后利用曲线形式以形成相应的线形骨架,并在此基础上,遵循合理性的原则,对线形的参数进行选择和确定,随后对曲线进行计算与调整,最后绘制出平面线位图,确定好山区公路路线。
但在设计的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设计的影响因素,做好设计方案的选择,确保设计方案的科学与合理。
1山区公路路线设计影响因素1.1地理环境的复杂性山区的地质条件以及气候条件和平原地区相比有明显的差异,其主要表现在山区地质的构造应力体系比较复杂,由于地质原因更易引起自然灾害,如泥石流、斜体滑坡,地表塌陷以及岩溶等问题。
另一方面山区地理环境的复杂性表现在山区气候的无常性和突发性,会引发暴雨、洪涝等自然灾害问题的频率相对较高,这给山区公路的路线设计提出了挑战。
同时由于山区通常都是沟壑交错,并拥有较大的地势起伏与坡面,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为路线的铺设增加了一定困难,因此经常会产生一些高填深挖路段。
1.2环境保护的艰巨性作为原生态环境保存较为完整的山区,拥有多样的自然植被和多种生物形态以及优美的自然环境,但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山区公路建设的难度,主要表现在路线的选择上面。
路线设计中的平、纵线形组合

坡接近 水平 ;也 应避免 因横 断面 、纵 断面坡度 过大形 成合
成坡度 过大 的线形 ,特别 在积雪严寒 地区更 要避免这种 过 大 的合成 坡度 。否 则行车 的危险更大 、事故更 多 。如在 纵 曲线 的顶部开始 有急转弯 时 ,驾驶 员靠近纵 曲线顶 部才开 始知道 有平 曲线 ,事先心 中不可 能有 准备 ,速度高 时不能 立刻 反应就会 发生行车 错误的情 况 。如果 曲线从到 达顶部 之前就 开始 ,驾驶员会预 知前面有 曲线 ,所 以就形 成视觉
在一起之后 ,才能够在 不改变工程造价 的情 况下提升公路 自身的质量 ,还能够具备最佳的线形 ,对于车辆行驶 的安全 、舒适
起到 了良好的辅助作用。主要针对公路设计 中的平、纵线形组合进行全 面深入探讨 ,以期为我 国的公路设计发展作 出贡献。 关键 词 :公路设计 ;平 、纵线形组合 ;平 曲线 ;纵曲线 中 图分类号 :U 4 1 2 - 3 文献 标识码 :A
的平 衡 性 ,纵 曲 线 的 半 径 应 保 持 在 平 曲线 半 径 的 1 0 —2 0 倍
的 比例之下 ,如超 出这 一范 围值 极有可 能导致线 形 比例失
调 的情 况 发 生 。
的 要求 实 际上 是 在某 些 困难 地 形之 中 的最 低要 求 标准 , 只有达 到 了这方 面要求 ,才能够 避免公路 线形本身 的连续
上 的合 理 诱 导 。
形采 取科学 合理 的方 式加 以组 合 ,这对 于车辆行驶 速度 普
遍超 过6 0 k m/ h 的公路 来说起到 了至关重要 的作 用 。本文 主
要针 对 公 路 设 计 之 中的 平 、纵 面 线形 组合 进 行 探 讨 。
1平、纵线形组合的基本原则
浅析山区公路线形设计及注意事项

浅析山区公路线形设计及注意事项摘要: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的国民经济不断发展,社会当中的经济活动也在不断增多,这就给我国的交通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经济的发展对于国家交通事业的发展有着一定的监督与促进作用。
为了实现我国国民经济的全面发展,以山区公路路线设计中存在的问题研究为题,对我国山区公路路线设计中的要点进行分析。
关键词:山区公路;线形设计;注意事项;生态安全一、山区公路线形设计应注意线形组合1、平、纵组合设计应注意平曲线与竖曲线重合,平、纵线形组合设计宜互相对应且平包竖,最理想的线形是平、竖曲线的顶点相重合。
其次,变坡点尽量不要放到缓和曲线段,而要放在圆曲线上。
若平、纵无法合理较好的组合,可把平、竖曲线拉开相当距离,使平曲线位于直线坡段上或竖曲线位于直线上。
2、平、纵结合应注意保持均衡性,平曲线与竖曲线的线形大小失衡,会造成驾驶员产生不愉快的感觉,根据经验,平曲线平径大于1000m 的情况下,竖曲线的半径为圆曲线半径的10-20 倍,即可获得线形的均衡性。
3、平、纵结合应避免纵断面线形反复凸凹尽量作到一个平曲线对应一个竖曲线。
在一个平曲线内,纵断面线形反复凸凹时,往往看得见脚下和前方,而看不见中间凹陷的线形。
4、注意纵、横断面结合的合成坡度过大,车辆行驶容易出事故,特别是在冬季结冰期更危险。
反之,如果组合坡度过小,排水不利,则车辆行驶时有溅水干扰,妨碍汽车的高速行驶。
在进行纵、横断面组合时,在条件可能的情况下,最好小于8%。
二、山区公路线形设计的注意事项1、山区公路沿河(溪)线布设时,应综合考虑河流两岸地形地质并结合工程造价确定沿河(溪)线的位置,同时应根据河流的洪水位确定线位的高低,当采用低线位时应保证路基不受河流的冲刷和侵蚀。
2、山区公路设计时,要根据路线情况合理确定路线指标,但当路线布设受地形条件较严格时,可以在某区段内适当降低线形标准,但应确保线形的协调,使车辆能够舒适地从一个线形标准过渡到另一个线形,保证车辆行驶时驾驶员和乘客的舒适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年第1期
(总第227期)
黑龙江交通科技
HEILONGJIANG JlAOTONG KEJ
No.1,2013
( ̄um No.227)
浅谈公路设计中平、纵线形组合
李媛媛
(唐山市交通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摘要:现有研究资料的基础上详细论述了公路设计中,平、总线形组合的基本原则,以及在运用过程中的一
般要求,希望能够给公路设计人员带来一些借鉴。
关键词:公路设计;基本原则;曲线
中图分类号:U41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8—3383(2013)01—0099一O1
1公路设计平、纵面组合的原则
1.1保持视觉舒适自然的原则
在公路设计中,平、纵面的组合应该具有一定的连续上, 利用视觉上的连续上引导驾驶员的视线,使其能够在一个比 较安全、舒适的视觉条件下行车,这样能够有效的提高行车 安全。因此,在设计中不能出现转折、错位、突变、遮断等违 背连续性的情况发生,平、纵面的组合应该尽量保持自然、连 续,这是衡量一个公路设计方案是否科学、合理的一个重要 标准。 1.2平、纵面线形大小的均衡原则 平、纵面线形大小不仅会对设计造成很大的影响,也影 响着行车者的视觉。在公路设计中设计者应该充分考虑到 平、纵面线形大小的均衡,使线形能够给人一种心理上、视觉 上的协调,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平、纵面线形的平顺性。这种 设计还能有效的降低工程成本,保持设计方案的整体顺畅。 要尽量避免设计方案中出现纵断面反复起伏的路段、平面上 使用大半径的线形等情况的发生。 . 1.3设计方案应该爆出良好的线形 在公路设计中,设计应该以勘察结果为基础,充分考虑 到项目位置的地形变化,在一些地势起伏比较大的路段设计 中,设计人员应该选择恰当的合成坡度,保证项目建成以后 路面不至于出现排水迟缓和滞水的现象,保持设计方案的良 好的线形。如果保持不好线形,路面的机会不仅影响公路的 使用寿命,还且会直接威胁到行车安全。这就要求在设计 中,要避免采用纵坡接近水平、采用横断面、纵断面两者的坡 度过大,使设计方案在横断面都有一个合理的过渡。 2公路设计中平、纵线形组合的一般要求 在公路项目平面线形设计的时候,设计者应该充分考虑 到纵面坡度可能给设计方案带来的影响,注意在纵面线形设 计中与平曲线形保持协调一致。具体来说就是在设计中用 平面线形和纵面线形互相优化、互相作用,只有这样才能获 得良好的立体线形。在设计中具体来说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在设计过程中平曲线的起点应该设在凸行竖曲线顶点 之前,这样公路设计上的急弯、反向曲线、挖方边坡等都应考 虑到视线的引导,在行车者的视觉范围内有正确的引导和判 定。其次,设计中的平面和纵断面的线形均衡需要调节二者 之间的比例,一般来说在设计的时候应该保证竖曲线是平曲 线的l0—2O倍。最后,纵坡度和横坡度需要根据具体地形 情况确定,尽量保证坡面排水的通常,同时考虑到行车安全 纵坡度和横坡度必能形成过大的合成坡度。 3平曲线与竖曲线的组合 3.1 平曲线与竖曲线应相互重合 从公路设计的角度讲,平曲线与竖曲线在设计过程中应 该尽量相互重合,而且平曲线一般来说应该长于竖曲线。这 种设计的基本要求是平曲线和竖曲线能够相互对应,一般要 求将竖曲线的起点和终点设计在平曲线上的两个缓和曲线 内,这也就是所谓的公路设计上的“平包竖”。这种设计方 式能够使公路充分发挥诱导实现的作用,使设计方案达到平 顺而流畅的设计要求。在实践当中等级较高的公路一般都 会采用这种设计组合,在具体运用过程中设计师一般会将 平、竖曲线半径都扩大一些,显得二者之间更加协调。特别 收稿日期:2012—03—21 是在凹形竖曲线处,二者的半径要比其他地方要大的多。 3.2平曲线与竖曲线大小应该保持均衡 平曲线与竖曲线大小是设计人员在公路设计上考虑的
重点内容,也就是要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大小关系。如果说二
者之间其中的一个是大而平缓的,则另一个在设计上不能出
现多而小的情况,因为这会导致二者的不均衡,影响行人的
视觉舒适性。如果出现这种设计,就会导致在一个长的平曲
线内出现两个以上的竖曲线,或者导致在一个竖曲线出现链
各个以上的平曲线,这样建成以后在行车中会出现视野障
碍,道路显得线形扭曲,行车的时候会直接影响到司机的视
野。根据以往的设计经验,一般将平曲线半径控制在1000m
以内,竖曲线半径控制在20kin以内,这样能够实现二者的
平衡。
3.3暗、明弯与凸、凹竖曲线的设计
从专业的设计角度来讲暗弯与凸形竖曲线及明弯与凹
形竖曲线组合是最佳的组合方式,呈现的效果也是最赏心悦
目的。对暗与凹、明与凸的组合上,应该主要考虑行车者的
感觉,就一般的司机而言,如果公路的坡差较大,会给人一种
故意舍弃坦坡,故意不走尽到而让司机爬坡、绕弯的感觉。
虽然有时候在山区这种设计似乎是难以避免,但是在设计中
还是要尽量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减少坡差减少设计与行车
之间的矛盾。
3.4公路设计中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
平曲线和竖曲线虽然是公路设计中较为理想的一种组
合方式,但是在公路建设中地形条件非常复杂,加上建设要
求、资金、地质等因素的影响,这种理想的组合实际上是不能
完善达到的。但在设计上只要平曲线的中点与竖曲线定点
的位置相差没有超过平曲线长度的1/4,这种设计依然是比
较理想的。但是如果错误超过1/4,其视觉效果就比较差,
很容易导致司机视觉疲劳。因此,在平曲线与竖曲线的组合
设计中还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首先,在平曲线与竖曲线
的组合设计中应该尽量避免凸形竖曲线的顶部或凹形竖曲
线的底部与反向平曲线的拐点重合,这样很容易导致两条曲
线都出现扭曲外观,会带来视觉引导失误,影响到司机的正
常驾驶,很容易引发交通事故。不仅如此,还容易导致路面
排水不畅,路面积水过多,也会影响到路面的安全性。其次,
应该尽量便面半径较小的竖曲线与缓和曲线重合,这样会降
低对凸行竖曲线的诱导性,也容易导致路面排水不畅,造成
各类交通事故增多。最后,在设计车速超过40 km/h的时候
应该让驾驶员在接近顶部之前就能发现平曲线,诱导视线的
作用要相对提前一些,只有这样才能减少平曲线中点位置的
交通事故。
总之,在公路设计中要想科学的设计、组合平曲线与竖
曲线,设计人员应该遵循基本的设计原则,同时考虑到地形
因素对曲线线形的影响,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基础上,使
设计方案更加科学合理,有效的保证建成通车后曲线线形优
美和行车的畅通与安全。
参考文献:
[1]徐勇,冯晓,陈友谅.山区农村公路最大纵坡、限制坡长分析
[J].黑龙江交通科技,2006,(5).
[2]徐勇,陈友谅,冯晓.关于山区农村公路最大纵坡与坡长限
制的探讨[J].西部交通科技,2006,(4).
・
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