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腰扭伤慢性腰肌劳损 康复治疗
腰肌劳损康复诊疗规范

腰肌劳损康复诊疗规范【概述】腰肌劳损腰肌劳损是一种常见的腰部疾病,腰肌劳损是指腰部一侧或两侧或正中等处发生疼痛之症。
【临床表现】急性腰肌损伤腰部剧痛,腰部僵硬呈板状,轻者腰部疼痛,功能受限;重者腰部剧痛,功能障碍或丧失。
如因慢性腰肌劳损而诱发急性发作,其腰部症状与急性腰扭伤相同。
腰肌劳损的主要特点有:一是腰骶部酸痛;二是活动时症状减轻,休息后加重;三是早晨起床后加重;四是弯腰过久时腰部疼痛明显,不能随意直起;五是腰部开始活动时,腰骶部有酸痛,活动一会后腰骶部疼痛缓解或消失。
慢性腰肌劳损的腰部长期有酸沉隐痛之感。
【辅助检查】1、必需的检查项目(1)腰椎正侧位及功能位X线片。
(2)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
(3)肝功能、肾功能、血糖、血脂、电解质、血沉、风湿三项。
(4)心电图。
(5)胸部X线片。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可选择腰椎CT或MRI、骨盆X线片、肌电图等速肌力测试、步态分析等。
【康复评定】1.患者一般情况评定;2.疼痛评定;3.腰椎活动度的评定;4.肌力评定,日常生活能力评定、生活质量的评定。
【治疗方案】①消除致病原因,纠正不正确的工作习惯和体位等。
②休息,发作时应卧床休息。
③中药热敷:具有温经通络,散寒止痛的作用。
④按摩:按揉、整脊、推滚、叩打。
⑤理疗:多用中频脉冲,电磁波(TDP)等可缓解肌肉痉挛,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⑥痛点封闭疗法。
⑦小针刀疗法。
⑧针灸疗法:针刺取阿是穴:肾俞、志室、气海俞、命门、腰阳关、次髎、委中等,针刺后可在腰部穴加拔火罐,以散瘀温经止痛。
隔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
结核及肿瘤患者不宜针灸疗法;耳针刺腰骶区、神门区、肾区等,可稍作捻转,两耳同刺,留针10分钟,隔日1次,可连作2—3次。
⑨西药:止痛解痉药物,芬必得、阿司匹林、消炎痛等可在疼痛较重时选用吲哚美辛。
但不宜长期服用。
【预后评估】经上述正规治疗后一般均有良好的效果。
关键是应注意腰背肌的锻炼,防止复发。
腰肌劳损怎么办恢复快

腰肌劳损怎么办恢复快腰肌劳损,是腰部气血不通所致。
传统医学讲,通则不痛,痛则不通。
腰部气血不通,腰部肌肉将缺少气血滋养,会逐渐变得僵硬,紧绷,劳损酸痛。
腰肌劳损在医学上是一种慢性的迁延性疾病,本身可以发腰肌劳损的疾病非常多,包含以下两类疾病:炎症性疾病,物理机械性损伤。
从治疗的角度来讲,推荐保守治疗中医外治疗法,贴中药贴(古顺、敷堂腰肌贴),活血通络,通经化瘀,腰肌劳损的治疗关键在于坚持。
腰肌劳损是一种慢性疾病,所以大家还应该注意初期症状的发生,争取能够及时发现病情并治疗。
1、西药治疗:为了快速治疗和缓解腰肌劳损造成的疼痛,许多人都通过服用西药来进行治疗,治疗原则是通过消除炎症,松弛腰肌,来改善腰肌劳损的情况。
2、中医调理:从中医角度来说,多认为腰肌劳损是由于身体受寒,导致气血瘀阻,加之肾虚血亏造成的,因此在中医方面,会通过排除寒气,疏通血液,补血益气等方式来进行治疗,对于腰肌劳损情况也有很好的改善作用。
3、物理治疗:若是腰肌劳损情况较为严重,也可寻求物理治疗的方式来进行改善,也能够起到快速改善的效果。
运动治疗法:1. 防止潮湿,寒冷受凉,注意保暖根据气候的变化,随时增添衣服,出汗及雨淋之后,要及时更换湿衣或擦干身体。
不要睡在潮湿的地方。
2.急性腰扭伤应积极治疗,安心休息,防止转成慢性。
3.体育运动或剧烈活动时注意运动前热身,运动后拉伸放松。
腰肌劳损虽然不是严重的疾病,但是对于日常活动会造成很严重的影响,许多人甚至可能翻身、行走都受到影响。
因此一旦有腰肌劳损的情况,应当注意及时治疗和改善,同时在生活中也应注意调理,避免长时间站立或坐着,避免姿势僵化等情况,避免腰肌劳损反复发生,注意腰部保健。
急性腰扭伤,中医有妙方

修 复 和 愈 合 ,防止 黏 连 和 肌 肉萎 缩 。具 体 方法 有 仰 卧位 背 伸 肌锻 炼 的 “ 五 点 支撑 法 ” ,方 法 是 :取 仰
卧位 ,双侧屈肘 、屈膝 ,以头、双足、双肘五点做 支撑 ,用力将腰拱起 ( 亦可用双手掌托腰拱起 ),
点 跌 打 药油 , 想 着睡 一 觉就 能 好 了 , 明 天还 得
-
称)的交会穴 ,通督脉 ,针刺后溪穴 ,就可 以疏通督脉
的 经气 ,经络 疏 通 了 , 自然就 缓解 了疼 痛 。
/ J I I 练 ,于是 ,老 伴 用香 油 滴在 刘 阿姨 背上 ,给 后站 都 站 不起 来 ,脸 色苍 白 、汗 如 雨 下 。 家 人
反 复 练 习 ;俯 卧位 锻 炼 ,抬 头挺 胸 伸 臂 俯 卧 ,两 上 肢 紧 贴 于 躯 干两 侧 伸 直 ,做 抬 头挺 胸 ,反 复操 练 ; 伸 直 抬 双 腿 ,基 本姿 势 同前 ,将 抬 头挺 胸 改为 伸 直 抬 双 腿 ,反 复 操 练 ; 抬 头 挺 胸 抬 腿 ( 又 称 一乜 燕 式 ” ) ,结 合前 两者 , 以腹 部 着床 ,头 、 手 、胸 及 两下 肢 一 起上 抬 ,反复 多 次 。
效 ,往 往 只是 凭 自我 感觉 胡乱 推 拿、 随意 按摩 ,这 样 来 ,势 必会 加 重水 肿 、伤 势 。 处 理 要点 : 针 对 刘 阿姨 疼 痛 剧 烈 、难 以忍 受 的情 况 ,医 生 在 刘 阿 姨 的 手 上 扎 了 -¥ f 。 几 分 钟 后 ,让 她 转 了转 腰 ,
2 0 岁的小年 轻 。
性 腰 扭 伤 ” , 并伴 有 小 关 节 紊 乱 。 由 于 患者 家
腰肌劳损的治疗方法

腰肌劳损的治疗方法腰肌劳损是指腰椎周围软组织的肌肉、韧带、肌腱等发生的变性、炎症等病理改变。
腰肌劳损常见于长时间的错误姿势、剧烈运动、重体力劳动、过度用力等原因。
症状包括腰部疼痛、僵硬、活动受限等。
下面将介绍一些腰肌劳损的治疗方法。
首先,正确休息是治疗腰肌劳损的重要措施。
患者应尽量减少腰部的活动,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以免加重腰肌的负担。
合理的休息可以促进疼痛部位的血液循环,缓解炎症和肌肉痉挛,有利于恢复。
其次,热敷可以帮助缓解腰肌劳损的疼痛。
对于急性期的腰肌劳损,可以使用热水袋、热毛巾、热水浴等方式进行热敷,每次15-20分钟,每天2-3次。
热敷能够促进血液循环,增加局部氧气供应,缓解炎症反应,减轻肌肉痉挛。
第三,适当的按摩是缓解腰肌劳损的有效方法。
可以在局部涂抹一些消炎止痛药膏,然后用指腹轻轻按摩腰部,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交替按摩,每次10-15分钟。
按摩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疼痛和肌肉痉挛,有利于康复。
此外,适量的运动也是腰肌劳损治疗的重要内容。
可以选择一些轻度的运动,如散步、慢跑、太极拳、瑜伽等,帮助加强腰部肌肉的力量和柔韧性,提高腰椎的稳定性和耐力。
但是要注意避免剧烈运动和力量训练,以免加重腰部负担。
最后,对于严重的腰肌劳损,可能需要进行物理治疗或采取其他辅助治疗方法,如针灸、理疗、拔罐等。
这些方法可以通过调节神经肌肉的功能,促进病理组织的修复,加速康复进程。
总之,腰肌劳损的治疗方法包括正确休息、热敷、按摩、适量运动以及物理治疗等。
但是要根据个体情况和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避免过度运动和用力,及时就医,以便得到专业的指导和治疗。
腰肌劳损怎么治疗最好的方法

腰肌劳损怎么治疗最好的方法
腰肌劳损是一种常见的腰部疼痛症状,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进行治疗:
1. 休息与减轻活动:在感觉到腰部疼痛时,应立即停止活动,并尽量避免扭转、弯曲或举重等动作,以减轻腰肌的压力。
2. 冷热敷:在腰肌劳损初期,可以采用冷敷方法。
将冰袋或冷水毛巾敷在患处,每次15-20分钟,每天3-4次。
热敷适用于慢性疼痛期,可以用热水袋敷在患处,每次15-20分钟,每天2-3次。
3. 药物治疗:可以使用非处方镇痛药如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来缓解疼痛。
但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并注意遵循药物说明。
4. 理疗和物理疗法:物理治疗师可以使用各种疗法,如按摩、拉伸、热疗、电疗、超声波疗法等,来缓解疼痛和恢复腰部功能。
5. 腰部支撑:佩戴适合的腰带或束腰来提供支撑和减轻腰肌的负担。
6. 锻炼和康复:在疼痛缓解后,可以进行一些适度的锻炼和康复运动,以加强腰部和核心肌群的力量,提高腰部稳定性和预防再次受伤。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方法仅作为一般参考,并不能替代医生的诊断和治疗建议。
若症状严重或持续不缓解,应及时咨询医生进行专业评估和治疗。
腰扭伤的治疗方法

腰扭伤的治疗方法
1.按揉法:
急性腰扭伤患者俯卧位,尽量使肢体放松。
医者用两手拇指指腹或掌根,先自大抒穴开始由上而下按揉。
再点按环跳、承扶、委中、承山、昆仑等穴,以膀肮经腑穴为主,目的在于舒通经脉。
2.调理腰肌:
急性腰扭伤患者俯卧位,短推两侧腰肌,着重于痉挛一测。
由周围逐步向痛点推理.再在病点上方.将竖脊肌向外下方推理直至骸骨后上棘,反复操作3—4次。
3.捏拿腰肌:
急性腰扭伤患者以两手拇指和其余四指对合用力,捏拿腰肌。
捏拿方向与肌腹垂直,从腰I起至能部臀肌。
重点是两侧竖脊肌和压痛点处,反复2—5分钟。
4.按腰扳腿:
急性腰扭伤患者俯卧位,医者一手按住患者腰部,另一手前管及肘部托住患者一侧小腿上段,并手反扣大腿下段c双手配合,下按腰部及托提大腿相对用力,有节奏地使下肢起落数次,随后摇晃、拔伸肩时可闻及响声两侧均做。
5.揉模舒筋:
医者以掌根或小鱼际着力,在患者腰能部行揉模手法。
以患侧及痛点处为主,边揉模边滑动,使局部感到微效为宜。
治腰肌劳损最佳方法

治腰肌劳损最佳方法腰肌劳损在临床上是很常见的一种腰部疾病,主要是以腰部肌肉急性或慢性损伤之后,形成的慢性腰痛,其主要症状是以腰部的酸痛、胀痛、刺痛为主。
有的时候会随气候的变化而疼痛,也是门诊的常见疾病。
通常是由于腰部急性损伤,或慢性损伤处理不当所导致的。
还有就是由于病人长时间弯腰负重工作,或者长时间久站久坐形成的。
还有就是临床表现是以腰部的酸胀疼痛或者是刺痛为主,不能长时间弯腰工作,通常可以通过x线来作出鉴别诊断,区别骨质增生或脊柱畸形引起的腰部疼痛。
有研究表示大多数的成年人都曾发生过腰肌劳损引起的腰部疼痛,其治疗主要以保守治疗为主,实践证明,腰肌劳损使用(古顺敷、堂腰肌贴)的同时配以运动保健疗法对其有较好的效果。
在疾病的缓解期,强调腰部肌肉核心肌群的锻炼,有利于降低腰肌劳损发作的频率和严重程度。
桃宝景东又.腰肌劳损的预防1.防止潮湿,寒冷受凉不要随意睡在潮湿的地方。
根据气候的变化,随时增添衣服,出汗及雨淋之后,要及时更换湿衣或擦干身体。
2.急性腰扭伤应积极治疗,安心休息,防止转成慢性。
3.体育运动或剧烈活动时要做好准备活动。
4.纠正不良的工作姿势如弯腰过久,或伏案过低等。
在僵坐一小时后要换一个姿势。
同时,可以使用腰部有突起的靠垫为腰部缓解压力,有助于避免出现腰肌劳损。
背重物时,胸腰稍向前弯,髋膝稍屈,迈步要稳,步子不要大。
5.防止过劳腰部作为人体运动的中心,过度劳累,必然造成损伤而出现腰痛,因此,在各项工作或劳动中注意有劳有逸。
6.使用硬板软垫床过软的床垫不能保持脊柱的正常生理曲度,所以最好在木板上加一张10厘米厚的软垫。
7.注意减肥控制体重,身体过于肥胖,必然给腰部带来额外负担,特别是中年人和妇女产后,为易于发胖的时期,节制饮食,加强锻炼。
急性腰扭伤、腰肌劳损、臀上皮神经损伤、梨状肌综合征等疾病发病年龄、临床表现、检查要点和治疗方法

急性腰扭伤、腰肌劳损、棘上和棘间韧带损伤、第3腰椎横突综合征、臀上皮神经损伤、梨状肌综合征等疾病发病年龄、临床表现、检查要点和治疗方法腰痛是指下背、腰骶部及臀部的疼痛,是门诊患者常见的症状。
下腰痛只是一种症状,亦可以说是一种综合征,而不是疾病的名称。
急性腰扭伤多发于青壮年。
常发生于腰部突发性的活动以后,如弯腰提重物时姿势不正确、重心离躯干过远;几个人抬重物动作不协调或一人突然失足;腰部活动范围过大造成腰部软组织过度牵拉或撕裂等。
腰扭伤主要累及肌肉及韧带,伤后立即出现腰部剧痛,不能做任何动作,腰部有撕裂或折断感,受伤次日往往疼痛更重。
检查发现腰肌痉挛呈板样强直,患者不愿做任何动作,压痛点大多在骶棘肌处,但较广泛而模糊,直腿抬高试验大多阴性。
治疗以休息为主,平卧硬板床,配合以消炎止痛药物,压痛点可用局部痛点注射等,但往往需数天才能减轻。
好转后在腰围外固定下离床活动,逐步开始腰背肌锻炼。
在急性期不宜做理疗和推拿等治疗。
腰肌劳损患者常无外伤史,一般认为是经常发生的轻微性损伤逐渐积累所致,也有少数患者是起源于急性腰扭伤。
长期的弯腰工作,工作时姿势不正常或处于特殊体位,做费力的工作,往往会引起腰痛。
其特点是症状轻,劳累后加重,休息后减轻,疼痛性质常为隐痛、钝痛或腰无力。
检查时常可有较明显的压痛点,多在骶棘肌处、髂嵴后部或骶骨后面,有时有多处压痛点。
治疗以理疗、推拿为主,压痛点可做局部注射,并进行腰背肌锻炼。
对于某些患者如能纠正工作时的不良姿势,可能更为有效。
棘上和棘间韧带损伤棘上韧带是指附着在胸、腰、骶椎棘突上的韧带(在颈部则称项韧带)。
在脊柱屈曲时,棘上韧带处于最外层,最容易被暴力所伤,使部分韧带纤维撕裂或自棘突上被轻微掀起。
久之即发生剥离及断裂,局部产生创伤性炎症反应,到后期可见小血管壁增厚、神经纤维变性甚至钙盐沉着。
棘上韧带损伤好发于胸5~8及腰2~4等,压痛点往往极为明显和固定于棘突之上,而其他部位无压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急性腰扭伤
概述:急性腰扭伤又称腰部伤筋,俗称
“闪腰”。腰部急性扭伤包括肌肉、韧带、
筋膜、小关节突、椎间盘等组织急性扭伤,
90%发生于腰骶关节或骶髂关节,是伤科
常见多发疾病,病者大多数是体力劳动者,
尤其是青壮年,男性多于女性。
诊断:有搬抬重物史;腰痛和牵扯痛;腰部压 痛;腰肌痉挛;脊柱侧弯;腰部功能障碍; X 片显示腰椎变直,或出现保护性侧弯。
酒。
雷公藤多甙
现在用雷公藤的半提纯品多甙片 20mg ,每
日 3 次口服,疗效较酊剂好,服用方便。副
作用有胃肠反应、白细胞减少、月经紊乱及 精子活力降低等,停药后可恢复。
2.中药治疗: 熏洗:羌活、独活、细辛、防己、川乌、淫 羊藿、杜仲、桑寄生、骨碎补、牛膝、续断、 红花、当归、乳香、没药、白芷、防风、花 椒、木瓜、透骨草等。 先浸泡 24 小时,煎煮 40-60 分钟后,温度控 制在50-55℃进行熏蒸,50分钟每次。
最为多见。因其症状复杂,缠绵不愈,常
给患者生活、工作带来影响,故应以预防
为主,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诊断:
①急性损伤后失治、误治或治疗不彻底,症状反 复发作; ②经常弯腰或负重活动,平时缺乏锻炼,工作在 不正常姿势下维持过久; ③压痛广泛,肌肉僵硬,疼痛与休息和劳累程度 有关; ④X线及实验室检查无异常发现。
X线检查:对诊断本病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1.骶髂关节改变:诊断本病主要依据,特别是 早期。 2.脊柱改变 3.髋膝关节改变 4.肌腱附着点改变
图2
图3
图4
图5
图6
诊断标准:
1.纽约标准(1984年)
临床表现:
(1)腰痛和腰僵3个月以上,活动改善, 休息无改善。 (2)腰椎屈曲、侧弯活动受限。
(2)加强体育锻炼:加强体育锻炼能使肌肉、
韧带、关节囊经常处于健康和发育良好的
状态。肌力强、韧带弹性大者,发生劳损
的机会少。
(3) 劳动中注意体位:避免在不良的体位下 劳动时间过长,改善体力劳动条件,对单一 劳动姿势者应坚持工间锻炼,或采用围腰保 护腰部。注意技术革新、改进操作方法。
(4)注意劳逸结合:慢性病、营养不良、肥胖
指头到地面的距离:用此评定前屈功能;
颈椎 7 到髂骨嵴连线的距离:用站立时测得数 据与充分屈曲时测得数之差来表示优点是避 免髋关节参与的影响;
改良的 schober 指数:直立,以髂嵴连线 与的正中线的交点,向上取10厘米,下取5 厘米,当前屈时,上下两点的直线距离变 为曲线,因此会增长 4-8厘米,不足此数者 说明胸腰椎前屈受限。 脊柱前屈测定:直立充分侧屈脊柱,同时
6.可累及:
①心脏 ——以主动脉肥厚、纤维化,但不融 合为特点; ②肺——肺泡间纤维化伴玻璃样变;
③肾——肾淀粉样浸润;
④眼——复发虹膜炎为主,还有结膜炎等。
二、诊断: (一)病史:发病缓慢,可能有家族史。
(二)症状与体征:
1.初起下腰、臀、髋部疼痛、腰僵,逐渐间歇 性 → 持续性(部分或全部强直后,疼痛减轻甚 至消失),疼痛性质改变,部分患者有坐骨神经 痛。
注意:实行各项治疗性运动时,不可引起
关节疼痛、不可使得疼痛持续2小时以上、
不可次日有关节炎症状加重或疼痛加重。
当受累关节炎症减轻时,治疗的目标应放
在增加关节活动上,此时可知道患者重复
3-5次的专项运动,最初几次的反复的动作
作为热身运动,而最后 2-3次的反复收缩为
真正的牵伸性运动。
康复治疗
一、对患者进行卫生教育 1.使患者了解本病的发生发展规律,认识到 治疗的意义及长期性,以调动其治疗积极 性,加强依从性 2.帮助病人了解药物的作用和可能发生的副 作用及其处理方法,以免发生不必要的用 药中断或发生不良后果
康复治疗
1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卧床休息
2作痛点封闭
3局部敷贴活血、散瘀、止痛膏药。 4拔罐疗法 5手法治疗 6药物治疗 7理疗
慢性腰肌劳损
概述:腰肌劳损是指腰骶部肌肉、筋膜等 软组织的慢性损伤所致腰部酸痛,病程缠 绵的病症。 又称功能性腰痛或腰背肌筋膜炎。
病变的部位在腰背部肌纤维、筋膜等软组
织。
好发于青壮年,以劳动者、运动员、演员
非甾体类抗炎药:消炎痛(吲哚美辛)—以 往为首选药。 保泰松有效,副作用大,过去常用药,现在 已减少使用。
可选择使用其他非甾体类抗炎药(COX-1 和COX-2)。
磺胺类:柳氮磺胺吡啶(SASP)80年代开 始,激素一般不用。
甲氨喋呤:小剂量冲击疗法与每周 1 次,第 一周0.5~5mg,以后每周增加2.5mg,至每 周 10 ~ 15mg 维持。口服和静脉用药疗效相 似。副作用有胃肠反应、骨髓抑制、口腔炎、 脱发等,用药期间定期查肝功和血象,忌饮
2.数年后,疼痛和活动受限,逐渐向上、下
发展(向下发展较少)。 3.胸廓呼吸运动减少,胸痛,可有肋间神经 痛——胸肋关节病变刺激肋间神经引起。
4
脊柱僵硬,呈板状或驼背畸形——喜欢采
用前屈姿势所至,体征由早期轻晚期重,
最后畸形,活动完全丧失 。通过脊柱活动
的测量判断脊柱功能状况。
图1
5.周围关节肿痛、发热、发展至畸形,早 期体征与 RA 相似,晚期畸形,以髋、膝多 见,髋—屈曲挛缩,内收或外展,或旋转畸 形;膝—屈曲挛缩畸形,髋关节骨性强直较 多。 6 .肌腱附着点病变,红、肿、热痛。晚
试验 3 Ⅰshoberwright征 <2厘米 1
评分 0 ≥ 4厘米 < 10厘米 0厘米 ≥ 4厘米 两侧均能 全蹲
≥2 ≤4 >10 ≤30 >0 ≤3 <4 单侧能 半蹲
Ⅱ指尖到地 >30厘米 面 Ⅲ枕墙距 >3厘米 Ⅳ胸围呼吸 <2厘米 差 Ⅴ单腿站立 <2厘米 Ⅵ下蹲 ¼蹲
2.炎症活动期的评价
强直性脊柱炎
概述
(一)定义:是一种主要累及脊柱,中轴骨胳和 四肢大关节,并以椎间盘纤维环及其附近结缔 组织纤维化和骨化及关节强直为病变特点的慢 性炎症性疾病。 现代风湿病学定义:是一种主要侵犯脊柱,并 可不同程度的累及骶髂关节和周围关节的慢性 进行性炎性疾病。
(二)特点:本病一般先累及骶髂关节,然后 逐渐发展至脊柱及四肢周围关节(主要为髋 关节)出现骶髂关节、脊柱与四肢周围关节 和韧带炎症和骨化,导致关节强直,严重者 丧失劳动能力。
2.原则 ①.应做到持之以恒,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 选择适当的时间,坚持有规律的锻炼 ②.做好运动前的准备,如先热身,做准备活 动等 ③.选择锻炼方法,应根据个人的情况着重某 些方面的运动,并注意循序渐进 ④.避免运动过度
3.方法 维持胸廓活动度的运动 保持脊柱灵活性的运动 肢体运动等
五药物治疗 1.西药
3.功能锻炼与药物手术治疗有机结合; ①持之以恒的功能锻炼可将畸形及残障的水平 降至最低 ②康复疗法与药物疗法的有机结合,在疾病早 期可减轻炎症渗出、预防关节畸形、防止功能 障碍 ③ AS 出现严重的髋关节破坏,行走困难,不 能落座时,置换髋关节,改善功能,提高生活 质量
4.早期的治疗性运动 包括牵伸、主动运动、辅助运动 保证关节的最大活动度,并可促进受累关 节周围的血、淋巴循环,减轻炎症反应、 降低疼痛,矫正早期的挛缩畸形
测量侧屈侧指尖到地面的距离。
②.颈椎 旋转功能障碍:仰卧于长凳上,头颈伸出凳 缘,双臂垂于凳两侧,量角器在移动臂沿鼻 梁与枕后结节连线,固定臂沿垂直线左右移
动得出的度数,即是左右旋的范围,正常时
左右旋转各70°。
侧弯:角度计在胸骨切迹处,移动臂沿着
鼻前额连线,固定臂沿垂直线,侧弯时测
定其夹角。
前屈后伸
3.使病人认识正确的行为和运动疗法的重要 性并给予指导 4.指导患者用药,鼓励和促进病人之间的联 系及交流,以互相吸取经验教训 5.鼓励病人保持乐观精神,正确处理社会、 单位、亲友的关系
二、保持正确的姿势 1.睡眠姿势 2.保持良好的姿势 三、辅助用具的使用
四、治疗性运动 1.目的 维持脊柱的生理曲度,防止畸形 保持良好的胸廓活动度,避免影响呼吸功能 防止和减轻肢体因失用而致肌肉萎缩,并维 持肌肉的柔软性 保持骨密度及强度,防止骨质疏松
轴心在肩关节中心的肩峰处,固定臂,前额
面正中,移动臂,外耳道与头顶连线,正常 前屈0-60°,后伸0-50°。 ③.脊柱畸形的测定 用脊椎尺绘出脊柱的畸形,虽繁琐,但能准
确显示畸形的外观及程度。
④.胸廓活动度的评定
侧弯时,患者双手抱头,在剑突水平或第4
前肋间测深呼吸吸气及呼气的胸围,正常
时两者相差2.5厘米,年龄及性别影响结果。
3.关节囊、韧带、椎间盘骨化突出,关节 破坏较轻,关节面钙化、骨化,易发生骨性 强直。 4.韧带、肌腱、关节囊、椎间盘与骨质的 结合部肉芽组织既破坏骨质,又蔓延到软组 织中,修复时骨质生成过多,除填补缺损, 还向上述软组织延伸,造成韧带骨赘 —特征 性改变(又称韧带附着端病)。
5 .本病多开始于骶髂关节、逐渐向上、下 蔓延。
者,要注意休息,加强治疗,病后初愈、
妊娠期、分娩后、月经期应注意休息,避
免过劳。急性腰扭伤患者应彻底治疗。
痛风的康复治疗
痛风是一组遗传性或获得性嘌呤代谢紊乱 和尿酸排泄减少所引起的临床综合征。 临床特点: 无症状性高尿酸血症; 反复发作的急性或慢性关节炎和关节周围 炎; 痛风石; 肾脏病变。
期骨质增生,以跟骨结节症状、体征较突出。
7.25%患者有心脏病变,临床上可无症状,尸
检时发现。有些症状明显,如心绞痛,房室传
导阻滞。有心脏病变的一般为年龄大,病史长,
脊柱炎及周围关节炎多的患者。
20%患者可有复发性虹膜炎 — 复发性眼痛,视
力减退(失治可导致失明)。
少数病人有肺、肾病变,肺 — 咳痰、气喘、咯
三、参与水平评定 WHO生存质量检测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