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新媒体在高校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

政治教育工作带来 的机遇与挑战,进一步理清思路 、 把握规律 、有效推进应对 策略 ,成为当前加 强和改进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重大时代命题 。
一
体系 ,具有信息容量大 、资源丰富 、传输快捷和交互 性强 、覆盖面广 、形式 多样 等优势 ,为人们提供 了一 个广阔 、开放 、 自由的信息渠道 、论 坛空间和想象空
内容 为 之 丰 富 ,难 度 为 之 加 大 ,形 式 为 之 多 元 化 ,给
/ 媒 体 环 境 下 高 校 校 园 网络 文 化 建 设/ 新
缺乏 ,进而影 响 良好 人际关系 的建立 和发展 。部分 学
生 整 天 沉 溺 于 虚 拟 空 间 ,容 易 产 生 紧 张 孤 僻 、厌 倦 生 活 、逃 避 现 实 、丧 失 自我 等 问题 ,甚 至 会 出现 心 理 危
针 对性 和 实效 性 ,建 立长 效机 制 ,充分 发挥 网络 文化 的 育人 功 能 ,构 建 健 康 向 上 的校 园 网络 文 化 。 关 键 词 :新媒 体 ;校 园 网络 文化 ;育人 功 能
随着 现代 科技 的 飞速 发展 ,以互 联 网 、移动通 讯 网络等为代表 的新媒体深刻地改变着人们 的生 活方 式 、思维方式和价值取 向,尤其在 当代大学生 中产生
概 念 ,又是一个 发展 的概念 。新媒体 的发展 和普及 给 人们 的生 活 、生存方式带来 了一场变 革 ,与传统社会 有 了很大 区别 ,呈现 出许多特殊性 ,具有鲜 明而突出
的特 点 :
媒体双 向互动 的网络传输 ,使得人人都 可以成为媒体 上的主角 ,导致人们 的娱乐方式也 发生改 变。但 是 , 过分沉溺于新媒体 ,有可能导致躲避社 会现实 、心灵
碍 。” 【
对高校校园媒体建设和发展论文

对高校校园媒体建设和发展的探讨[摘要]高校校园媒体肩负着传播先进思想和文化、培育优秀人才、传承优良文化、交流丰富信息的重任。
在当今高校校园,媒体作用的正确发挥面临着新的挑战,如何应对挑战是必须积极探索的问题。
本文从四个方面对高校校园媒体建设和发展问题予以探讨。
[关键词]高校校园媒体[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1-0090-02高校校园媒体是由高校主办、面向广大师生员工、服务于学校自身发展和广大师生工作学习的一种特殊媒体。
高校校园媒体种类多、受众广,肩负着舆论引导、培育人才、思想教育、传承文化、信息交流等方面的重任。
高校校园媒体是传播先进思想和文化、展示高校形象、塑造高校品牌,加强人际交流的重要载体,对高校事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伴随着新兴技术的发展,传统媒体受到新媒体的冲击和影响,媒体间的互动与融合成为传媒业界发展的必然趋势。
高校校园媒体如何结合自身特色,顺应媒体发展潮流,找准自身定位,整合媒体资源,改革媒体技术,丰富媒体内容,搞好高校校园媒体建设,发挥高校校园媒体作用,这是高校媒体管理者应着重思考的问题。
一、找准自身定位,发挥媒体作用高校校园媒体健康发展的前提就是找准自身定位。
高校校园媒体既是大众传播媒介,具备媒体的各种功能,又是教育载体,为教育教学、科研等工作服务。
高校校园媒体建设必须正确定位,使高校校园媒体回归媒体本身,成为真正的媒体,同时,还应充分发挥其育人功能。
首先,高校校园媒体应对自我进行准确定位,转变长期以来上情下达的舆论宣传模式,而既发挥校园媒体舆论引导、正面宣传的作用,又发挥其思想教育的育人优势。
另外,校园媒体还要肩负起舆论监督作用,促进高校形成良好的校风、教风和学风,构建和谐校园。
其次,高校校园媒体应得到充分的自主权,成为真正的媒体,按照媒体规律进行运作,利用制度进行监督和管理,以受众的标准来考核评判,将校园媒体和高校行政体系分离开来,减少行政权力对校园媒体的影响与干扰。
新媒体平台在文化传播中的作用与影响

新媒体平台在文化传播中的作用与影响随着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发展,新媒体平台在文化传播中日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探讨新媒体平台在文化传播中的作用和影响。
一、新媒体平台为文化传播带来了全新的机遇过去,人们获取文化资讯往往需要借助传统的媒体手段,如报纸、电视、广播等。
但是在新媒体平台的影响下,人们可以更加便捷地获取文化资讯。
网站、社交媒体、短视频等平台丰富多彩的形式,让用户可以更加自由地选择感兴趣的内容,而不必局限于传统媒体的选择。
同时,新媒体平台让文化传播的门槛更低。
经过技术的提升,用户可以自己制作和传播文化内容,如微博、微信公众号等,进一步增加了文化传播的多样性和活力。
二、文化传播在新媒体平台上的形态和特点文化传播在新媒体平台上也有着独特的形态和特点。
首先,文化内容的散发和流行速度更快。
因为新媒体平台具有广泛的传播范围和更加便捷的传输方式,文化内容的散发速度得到了极大地提升。
不仅如此,用户可以对文化内容进行更精准的定位和推荐,使得垃圾信息和无用的内容得到了过滤,优质的文化内容反而显得更加引人入胜。
其次,新媒体平台让文化传播更加易于互动和参与。
人们可以在平台上自主发布评论、点赞、转发等,而且可以针对文化内容进行讨论和交流。
这不仅可以带动文化内容的持续热度,更可以推动文化传播的深化和拓展。
三、新媒体平台对文化传播的影响和启示新媒体平台在文化传播中的作用和影响不仅体现在散发速度和互动性方面,更反映了文化传播在变革中的趋势。
首先,新媒体平台要求文化传播更加注重用户体验和需求。
新媒体平台与众不同的特点在于其以用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
因此,文化传播必须更加关注用户需求和体验,注重文化内容的精良品质和多样性,以吸引用户的关注和参与。
其次,新媒体平台也要求文化传播要注重品牌建设和营销。
在新媒体平台上,文化传播需要像商业营销一样注重品牌的建设和推广。
文化品牌不仅需要具备独特的风格和内涵,更需要有清晰的定位和推广策略,从而更好地与用户产生互动和共鸣。
论现代大众传媒对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促进作用

“ 加强文化建 设 ,明显提 高全民族文明素质” ,这是十七大 以来
全 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的一项新 的要求 。大学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的重 要 组成 部分 ,因此加 强大 学校园文 化建 设是我 国文化建 设 的要 求之 在影响大学校 园文化 形成 与发展 外部环境因素 中,大众传媒扮演
一
。
着重要的角色 。 1 现代大 众传媒 与大学校 园文化 的概 念
以往在 校园中 ,我们主要通过演讲 ,讲座 ,读书会等途径传递信 息 ,学生需要像 “ 赶场”一样 ,去接受不同的信息和思想 。大众传 媒 在校 园中的普及 , 得大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变得丰富 , 自 使 主起来 , 信 息的内容也呈现多样化 ,包括各种博客 、 论坛等 。随着现代 大众传 媒 的发展 ,部分新 生的文化形态也融入到校园文化 中,网络文化 的加 入让 大学校 园文化 变得多元化 ,层次化 。通过校园广播或校园 网络 , 文化 工作者可以组织一些活动借于传播校园文化 ,如校 园新 闻 ,网络 征文 ,创意大赛 等。图书馆可以根据社会上热议的 内容来设置相 应的 延 伸活动 ,如在重大历史纪念 日到来之时 ,图书馆可有选 择地 免费为 学 生提供观赏 内容 。这 样一来 ,不仅 加强了校 园文 化的传播影 响 , 也提高 了校园文 化工 作者的 工作效率 。大学 生对于 外部世 界充满 新
再受时 间 , 间的制 约 , 得随时随地。新媒体也改变 了以往信息传 空 变 播 由传播 者主导 的单 一线路 ,受众在接受信息后进行反馈和信息 的再 加工 ,形成 了上 下之 间多方向的信 息互动式传播 ,增加 了信息传播 者
之 间的沟通与 了解 。 33 现 代 大众 传 媒 可 以促 进 新 型 师 生 交往 模 式 的 构 建 . 在 现代大 众传媒 遍布 的校园 中 ,老师 和 同学 的交 1t 。 7t 6d 增 1 d /
现代新媒体影响下的大学校园文化建设

N 0 2 0 vo . 8 4. 0 9 11
现代 新媒体 影 响下 的大 学校 园文化建 设
曹 中海 董 慧芳
( t 大学社会发展 学院,江苏 扬州 ,25 0) 扬 , 1 1 202
【 要】大学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 ,加强大学校 园文化建设是我国文化 摘 建设 的要 求之一 。新世 纪 以来 ,在 传 统 的 大众 传媒 基 础上 ,产生 了以互联 网、手 机等 为代 表 的新 媒
收稿 日期 :2 0 — 3 曹 中海 (9 4 ) 1 8 一 ,江 苏 兴 化人 扬 州 大学 社 会 发展 学 院 ,硕 士 研 究 生 。
曹 中海 董 慧芳 : 现代 新 媒体 影响 下的 大 学校 园文 化建设
代新 媒 体在 大学 生 中有 如此 高 的使用 率 呢?这 与 积 极 提倡 的文 化形 式 。随着 新 媒 体在 大 学 生群 体 现 代新 媒体 的一 些特性 十 分相关 。
深 入 以及 信 息技 术 的发展 ,大 众 传 媒也 在 不 断 革 达 到 25 亿 .中 国网 民规模 继续 呈现 持 续快 速 .3
新 ,在传 统 的大众传 媒基 础 上 ,产生 了以互 联 网 、 发 展 的 趋 势 , 比去 年 同 期 增 长 了 9 0 10万 人 ,同
手机 等 为代 表 的新 媒体 ,面 对 新 的变 化 ,如何 开 比增 长 5 .%。在 2 0 62 0 8年上半 年 ,中国 网 民数 展 大 学 校 园 的文 化建 设 成 为 了思 想 政 治 教 育 领域 量净增 量为 4 0 3 0万人 。在这其 中 .学生所 占的
中的重要课 题 。
一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继承与创新

空性 , 打破 了传 统 校 园 文化 的时 空 限 制 , 拓 展 了其
发 展 空 间。一 方 面 , 高校 可将 有 关学 校 建设 和 发展
收稿 日期 : 2 0 1 3 — 0 7 — 1 3
关键词 : 新媒体 ; 大学 校 园文 化 ; 继承 ; 创 新
中 图分 类号 : G 6 4 7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6 7 l 一 3 6 9 9 ( 2 0 1 3 ) 0 6 — 0 0 2 6 — 0 4
DO1 : 1 0 . 3 9 6 9 , / i . i s s n . 1 6 7 1 - 3 6 9 9 . 2 0 1 3 . 0 6 . 0 0 6
媒体环 境下 , 信 息获取 的便捷 性 和主体 意识 的觉醒 , 使 得 大 学 生 可 以借 助 网 络 获取 学 科 前 沿 知 识 和 广
博 的课 外 知 识 ,甚 至 可 以在 未知 的领 域 为 长 者 引 路, 进行“ 文化 反 哺 ” , 这 大 大 消解 了教 育 者 是 知 识 权威 占有者 和文 化传递 者 的身份 高位 。新媒 体带 来
学精 神 培 育 、 文化情境设计、 文 化 活 动 开展 和 文 化 行 为 规 范 工作 , 树 立 与 新 媒 体 发 展 趋 势 和规 律 相 一 致 的 新 理 念 . 拓
展 校 园文 化 发展 的新 平 台和 新 路 径 , 加 强 对 网络 舆 情 的监 测 管 理 与 引 导 , 增 强新 媒 体 环 境 下 大 学人 的文 化 构 建 能 力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传 播 和无 限制 参 与 , 有 助 于培 养 大学 生平 等 意识 和
民主 观念 , 促 进 主体精 神 的勃 发 。新 媒体 为 师生 的 思 想交 流 与碰 撞 提供 了新 载 体 。 为社 会参 与 提供 了 新媒介 , 为抒 发 个 性 提 供 了新 手 段 . 广 大 师 生 的创 作 热情 和才 能被 大大激 发 。新 媒 体也为 校 园文化建 设 注 入 了科 技气 息 , 提 升 了校 园文化 活 动 的科 技 含 量和 开展 水平 , 有 助 于广 大 师生 科技 精 神 和创新 精 神 的培 养 。同 时 , 新媒 体 的开放性 与便捷 性 , 实现 了 不 同国 家 、不 同地域 高 校问 的文 化交 流 和 借鉴 , 扩 大 了社会 文 化对 校 园文 化 的影 响 . 促 进 了文 化 的 跨 国界 、 跨地 域 、 跨群 体交 流 。
新媒体时代下校园阅读文化建设研究

念, 重塑学生的固有阅读思维, 进而影响到校园阅读 I 方式所影响。 学生作为维系校园阅读文化的关键性人 文化的每个方面。 校园阅读文化是社会学习风气发展 J 物, 对新媒体环境下的全新信息载体进行不断的尝试
的灵魂和基石 , 其建设和梳理必定是以学生为实践 主 1 和应用 ,在整个过程中重新塑造新型的阅读模式 , 在 体, 通过学 生对新媒体环境下的各种新兴媒介 的探究 1 这样 的新媒体时代下 , 校园阅读 文化的建设及其发展
以及应用来完善自己的文化体系。在校园内, 学生可 f 特征就涵盖了以下三个方面: 以获得校园网的支持, 将学校图书馆的电子书籍下载 l 1 . 媒体平台资料的校园阅读价值良莠不齐
社交网络所承载的媒体信息并不是部都有益
了一 定的社会意识 以及 环境因素 ,进 而体 现阅读价 : 于学生 的身心健康 , 部分上传 的内容涉及传播色情和
值。新媒体在传统媒体的基础上发展而来, 紧跟时代 l 暴力内容, 在一定程度上误导学生的阅读观, 校园阅 潮流,拥有更多传统媒体所不具备的媒体传播途径, l 读文化的“ 绿色健康性” 得不到保证, 某些学生沉迷于 具备更为丰富的传播类型和媒体形态 , 体现方式包括 1 网络虚拟小说和刺激性阅读内容而走上犯罪的道路 , 数字电影 、 虚拟社交网络、 语音会话以及屏幕触控等,: 规范新媒体时代下的校园阅读文化价值提升是较为 当代社会环境下的新媒体技术所代表的不仅仅是“ 面} 迫切的任务。 对面阅读” ,它所渲染的也是一种随着信息时代而发 1 2 . 校园阅读文化电子平台和资料共享存在安全隐患
《 教 学与 管理 》
新媒体视野下大学校园文化建设

随 着 信 息 技 术 的 迅 猛 发 展 ,集 中 了 数 字 化 、 网
模式 , 在 文化 、 技 术 和观 念 上 震 撼 着 我 们 生 活 的根
基 。 因 而 ,有 必 要 探 寻 新 媒 体 环 境 下 大 学 校 园 文 化
的 变化 与发 展 ,把握 校 园 文化 的发 展趋 势 和 规 律 , 对 校 园文化 进 行有 效 的 继 承和 超 越 , 明确 当下 和 谐 校 园 文 化 建 设 的重 心 。
c h a n g e s o f t h e c a mp u s c u l t u r e u n d e r he t n e w me d i a a n d t h e e f e c t i v e i n n o v a t i o n o f he t c u l t u r e’ S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 Wh e n me e t i n g he t o p p o r t u n i t i e s a n d he t c h a l l e n g e s b r o u g h t b y t h e n e w me d i a , we mu s t s t r e n g t h e n t h e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o f t h e n e t wo r k c u l t u r e o n c a mp u s , u s e t h e a d v a n t a g e o f t r a n s mi t t i n g t h e i n f o r ma t i o n t h r o u g h t h e n e w me d i a , b u i l d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校园新媒体在高校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摘 要 如今新媒体技术飞速发展,校园新媒体
也逐渐成为了高校文化传播的主要载体,在校园文化
建设中有着不可忽视的地位。各高校通过新媒体平台
发布校园资讯、宣传校园形象,进行校园文化传播与
建设。本文从理论和实践角度分析高校新媒体与校园
文化建设的价值作用以及实践对策,以此为校园新媒
体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提供思路。
关键词 高校新媒体 校园文化建设 实践与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1高校新媒体的发展现状
201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
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意见》强调指出:
高校肩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文化传承创新等重
要使命。加强学生互动社区、主题教育网站和“两微
一端”建设,运用大学生喜欢的表达方式开展思想政
治教育工作。
据《掌上大学新媒体蓝皮书2016》数据,2016
年高校新媒体运营团队数量在60000个左右,预计
2018将突破11000个。《2016校园微博红人榜白皮书》
数据显示,高校学生群体微博用户数突破3700万,比
2015年增加了43.35%。
加强高校校园媒体建设,整合资源优势,提高服
务水平,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高校努力,成为一种时
代赋予的特殊使命。
2高校新媒体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2.1发布信息资讯,服务高校师生
新媒体以其方便、及时的特点迅速成为高校师生
最受欢迎的发布和获取信息的渠道之一。各高校也申
请了对外信息发布和交流的新媒体账号,让全校师生
便捷了解校园资讯、获取校园资源。加速信息流通,
提高工作效率。
例如四川师范大学官方微信公众号(以下简称“川
师大官微”)在2018年1月1日-4月20日的推送里,
约40%的推文页末都附有近期学术讲座的信息,方便
师生获取,促进学习交流,营造浓郁的学术氛围。
2.2宣传高校形象,提升校园文化影响力
高校新媒体不仅具有信息发布与服务功能,同样
也是对外宣传的窗口。如今,高校官方微博和微信公
众号俨然已经成为宣传校园形象的重要方式,直接影
响到社会各界对高校的印象。
川师大官微2018年1月的推送《四川师范大学
2018年新年献词》,评论里有很多同学表达了对学校
美好的祝愿,不少学生家长也留言祝福学校越办越好。
校园新媒体在宣传学校的形象、扩大校园文化影响力
作用显著。
2.3增强凝聚力,树立校园文化自信
校园文化建设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
也是增强校园凝聚力的重要途径。高校新媒体可以培
育育人的文化环境、厚植校园文化底蕴,突显育人特
色。
2018年以来,川师大官微的推送中,阅读量和点
赞量最高的是《四川发布:四川这个学校“影响力”
全国第三》。此条关于母校荣誉的文章被川师学子多次
转载,增强了集体荣誉感,树立校园文化自信。
2.4培养新媒体人才,强化育人功能
学生作为高校新媒体的主力军,在实践中形成了
建设校园文化的人才队伍,推动校园文化多元发展。
据《掌上大学新媒体蓝皮书2016》,50%的高校新媒
体运营者在毕业后会继续从事新媒体行业。培养新媒
体人才无论是对学校还是对社会的人才输出都有着重
要的影响。
川师大官微会开展写作、摄影、编排等教学和实
践活动,让学生的能力和素质都得到培养和提升,人
才培养效果显著。
3高校新媒体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实践与对策
3.1创新内容形式,提高媒介素养
依托新媒体丰富的传播方式、形态手段,培养创
造力的全媒体思维,不仅要弘扬时代主旋律还要与时
俱进。坚持“内容为王”、“贴近学生生活”的原?t,
推送优质内容,增加用户粘度和忠诚度。
3.2加强互动交流,拓宽宣传渠道
加强与受众之间的互动,举办线上与线下活动,
了解受众的反应,形成双向交流的互动机制。重视宣
传,在学校与社会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让校园文化
“走出去”,在良性互动中感受校园文化的魅力。
3.3建设新媒体联盟,形成文化矩阵
建设校园新媒体联盟,加强各新媒体平台的交流
合作,发挥各平台优势,整合校园资源。促进我校各
级新媒体同向发展,提高校园文化建设效率。融合各
传统媒体,利用各自优势,齐头并进,共同发展,增
强校园文化建设多元性。
3.4强化新媒体管控,推动校园文化建设
对发布的内容进行监督,及时把控校园舆论。越
来越多高校重视对校园各类思想文化阵地的规范管
理,例如四川师范大学、东南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
皆印发关于校园新媒体的建设管理实施办法,保证了
新媒体健康有序地建设和发展,更好地为校园文化建
设服务。
4总结
高校新媒体的广泛运用,对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影响深远。在校园文化建设和推广方面发挥着举足轻
重的作用,并已经逐渐成为了学校提高教育水平、营
造学术氛围和加强思想宣传工作的主阵地。应不断探
寻高校新媒体的发展与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与实
践做法,加强新媒体发展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系统
性研究。
参考文献
[1] 张宏杰.创新文化育人建设新理念[J].教育教
学论坛,2018(11):1-3.
[2] 王丽萍.探析高校新媒体运营中存在的问题及
对策[J].新闻传播,2017(17):9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