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的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中西医药物治疗白癜风研究进展

中西医药物治疗白癜风研究进展

H e a pii ad Lm hi Ts e (h e) . yn Fac: am t o t n y po i us 4 d【 Lo, r e o ec d s t M] n
I tr to a e c o s a e n C n e ,0 8:4 —3 9. nenain lAg n yfrRe e r h o a c r2 0 3 2 4
明显 增加 。
6 . 病 毒治 疗 :抗 病 毒 药物 作 为一 种 核 苷 类 似 物对 抗 E V感 4抗 B 染 , 向作 用 于 病 毒 特 异 性 胸 苷 激 酶 ( K ,K表 达 于受 感染 的 靶 T )T 细胞 。 病毒 感染 潜 伏期 内 由于 E V阳性 的肿瘤 细胞 表 面 的 T 在 B K 表达 缺失 , 毒 药物无 效 。 病毒 药作 为 E V血 清 阴性 的实体 抗病 抗 B 器官 移植 患者 的 预 防性用 药 , 以阻 断 E V感 染 及 生长 可 B 。长期 的抗 病毒 治 疗 及丙 种 蛋 白的滴 注 可 以通 过 限制 细胞 间病 毒 的传 播 而 减少 P L T D的发 生率 。 6 放 化疗 及 局部 手术 切 除 : P L . 5 当 T D病变 局 限 于某 一 部位 , 部 局 放 疗及 手术 治疗 可 以有 效控 制病 情 , 可改 善 肿瘤 对生 命 器官 的 亦 挤 压 等并 发 症 。 以 C O H P方 案 为代 表 的 化 疗 仍是 经 免 疫 治疗 或 C2 D 0治疗 后 失败 的 P L T D患 者 的有 效 措 施 。 由于移 植 前 反复 化 疗 及移 植后 免疫 抑 制剂 的使 用 发生 严重 感 染 的风 险极 高 。 近一 最 项 回顾 分 析研 究 报道 2 6例成 人 P L T D患 者用 标 准 C O H P方 案 化 疗 后 随访 8 年 , . 8 总有 效率 6 %, 无病 生 存 时间 4 月 。 对于 5 中位 2 疾病 进展 或 是 以 C 2 作 为首 选 治疗 后 失败 的 P L D0 T D患者 ,化 疗 仍 然敏 感 ,HO C P方 案的 总有 效 率可 达 7 ou 0d。 / 参 考文 献

白癜风的分型论治进展PPT精品医学课件

白癜风的分型论治进展PPT精品医学课件
➢ 节段型:一般发病较早,疾病开始后进展较快,但又容易 短期内停止进展
➢ 非节段型: 缓慢进展型:数月或数年内发生一些皮损,但其后数月或
数年皮损扩大不明显;其中有一小部分病例可以有突然的 发作性进展(缓慢进展伴周期性迅速加重) 快速进展型:初始缓慢,很快进展;倾向于在数月内批量 出现新皮疹,并可能泛发 爆发进展型:开始及进展很快,数日或数周内出现泛发皮 损(很少见) 缓慢持续进展型(慢火型):整个进程缓慢,但持续不断 稳定或静止型:开始缓慢发展,后停止进展 消退型:皮损自然缓解,出现复色(1.3%左右)
hydroquinone,TBHQ) 等等
抗氧化酶
清除体内自由基的首要酶: 过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 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Px)
酶促反应如下: 2O2- + 2H --SOD--> H2O2 + O2 2H2O2 --CAT--> H2O + O2H2O2 + 2glutathione --
75%的病例有临床线索!
Mchepange UO, et al. Vitiligo in North-eastern China: An Association between Mucosal and Acrofacial Lesions. Acta Derm Venereol 2010; 90: 136–140
治疗前
加点阵激光 治疗 5次后
治疗前
加点阵激光 治疗 4次后
科学评价治疗效果非常重要
85% 的研究费用被浪费了!
重要的治疗结果未能体现 50% 的计划结果未能披露 发表结果未能与前人报道客观比较

白癜风光疗研究进展

白癜风光疗研究进展
( 泸州医学 院附属医院皮肤科 , 四川 泸州 6 60 ) 4 00
瞄 要 】 白癜 风 是 一 种 色素 脱 失 性 疾 病 。而 光 疗 作 为 其 主 要 治 疗 方 法 之 一 被 广 泛 运 用 。本 文 就 包 括 光 化 学 疗 法 , 窄 谱 中波 紫 外 线 ,0 - 3 8n 分子 激 光 等 光疗 法 近 年 来 的 发展 作一 综 述 。 m准 【 键 词 】 白癜 风 光 化 学 疗法 ; 关 窄谱 中波 紫 外 线 ;0 - 38n 分 子 激 光 m准 【 中图 分类 号 】 R 7 84 5 . 1 【 文献 标 识 码 】 A [ 2 编 号 】 17  ̄13 2 0 ) 10O _ 2章 62 9 (09 0 _l20 2 性 。在 持续 治 疗 时 间 超 过 3 月 的 病 人 中 , 均 治 疗 次 数 次 个 平 14 6 3 6 , 均 的 U A 累 积 剂 量 206 /n 60~ 9 (9~ 8 ) 平 V .3 Ja (9 4 1J a ,4 %的患 者 效 果较 好 蜘 皮 损 处 7 %的 色 素 得 到 4 1/ ) 1 n 0 了恢 复 。最 常 见 的短 期 副 作 用是 轻 微 的 恶 心 ,8 患 者 共 有 8 2个 个 出现 , 且主 要 在 治 疗 的最 初 几 个 周 出现 ; K V 而 在 U A治疗 结 束 后长 达 4 10 月 ( 均 4 个 月 ) 随 访 期 内 , 8 中 能 ~ 1个 平 O 的 2人 随访 到 的 2 人 均 没有 出现 皮 肤 癌 和 光 化 性 皮 肤 病 , 果 充 分 3 结 证 明 KS A治疗 白癜 风 , 如 治疗 时 间 足 够 , I V 假 不仅 是 有 效 的也 是安 全 的 。cli G等人 ”通 过 体 外 实 验 阐 明 KS A的治 疗机 rc l 0 I V

白癜风中医内治疗法研究进展

白癜风中医内治疗法研究进展
用九 味羌 活汤 内服 , 合九 味羌 活 酊 外擦 , 2 配 对 1例 白癜 风 患者 进 行 3个 月 的治疗 后 , 效 1 显 2例 , 有效
梗 , 梢蛇 , 草 等 。张 氏 将 白癜 风 分 为 气 血 不 乌 甘 和 型 , 用 八珍 汤 ; 方 湿热 型 , 用龙 胆 泻肝 汤 ; 郁气 方 肝
定 风珠加 减 ; 阴虚 火旺者 药用 大补 阴丸 。
2 古方 今用
宋 氏 用 柴胡疏 肝散 治疗 白癜 风 6 0例 , 药物组
成: 柴胡 1 、 芍 1 、 2g赤 0g 枳壳 1 、 皮 l 、 附 0g陈 0g 香 1 、 0g 川芎 1 、 草 6g 当归 1 、 0g甘 、 0g桃仁 l 、 花 0g红
1 、 0g 牡丹皮 1 、 0g 白芷 l 、 5g 补骨 脂 1 , 日 1 , 5g 每 剂 水煎 日2次分 服 。并 与对 照组 外用 消斑 酊涂擦 进行 临床 比较 , 1个月 为一 个疗程 , 3个疗 程后 , 治疗 组 总
有效 率 8 .7 , 照组 总有效 率 6 .0 。顾 氏 J 66% 对 25 %
祛瘀 通 络 的方 法 , 要 药 物 是 : 首 乌 , 参 , 莲 主 何 丹 旱 草, 白附 子 , 风 , 血藤 , 龙 , 防 鸡 地 补骨 脂 , 灵 仙 , 威 桔
用六 味地 黄 丸或杞 菊 地 黄 丸合 一贯 煎 加 补 骨脂 、 何 首 乌 、 莲草 ; 旱 阴虚 阳亢 者 以滋 阴潜 阳退 斑 , 用 大 方
势 。现将 近几 年有 关文 献资 料综 述如 下 。
1 辨 证 论治
张 氏… 将本 病 分 为 3型 : 1 肝 肾阴 虚 型 。此 () 型与西 医的免 疫功 能紊 乱有 关 , 治疗 以滋 补肝 肾 , 养 血 益气 , 中和气 血 为主 ;2 心 肾不 交 , 脾 两 虚 型 , () 心

人类白细胞抗原等位基因与白癜风相关性研究进展

人类白细胞抗原等位基因与白癜风相关性研究进展
堡 蕉
C HI F C 0 M M lN lV D ( f T RS N S j T ) 0
人 类 白 细 胞 抗 原 等 位 基 因 与 白癜 风 相 关 性 研 究 进 展
风 相 关 。A 一Fua 1 o zn等 采 用 微 量 细 胞 毒
成先桂 谢 方明 陈 岳
1y等首 次 报道 美 国 白种 人 白癜 风 患 者 e
技 术发现土耳其 白癜风 患者 D B 0 , R 1 3 D B 0 R 1 4和 D B 0 R 1 7基 因频率显 著增 高 。我 国肖毅等报道 , 北方汉族 白癜 风与
HL — D A RB1 0 0 (DR 7X 7)及 HL — A
泛 应用 , 人们 对 H A等位 基 因与 白癜 使 L
位 基 因 呈 负 相 关 。 吴 文 育 等 报 道 华 东 地
家族史阴性但有血缘关系的患者 4 %。 8
群 中的表达 。王岩等报 道 中国北方 汉族
非 节 段 型 白癜 风 患 者 H A—A O A 0+、 L I 、3 di 1 . 9 9 j i n 10 —6 4 . 0 2 o: 0 3 6 /.s . 07 s 1x 2 1
1 0 8. 06
相关基 因 , H A—D 3是 负相关 基 因。 而 L R
B{ 7 一 w % 6 2等 位 基 因 呈 正 相 关 , 2 , C 00
与 HL A 6 A— 6呈 负相关 。戴 星 等认 为
泛 发 型 白癜 风 与 HL A—A , L 2 H A—A 3相 关 联 , 限 型 与 H A—A 局 L 3相 关联 。
B c等采 用 P R—R L u C F P技 术 研 究 斯 洛 伐 克 白 癜 风 患 者 , 现 与 H A —D B 发 L R1 00 7 1明 显相 关 。Z m n 等用 P R—S O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a ai C SP 方 法 检 测 荷 兰 白 癜 风 的 H A — I类 基 L I

白癜风治疗的新进展

白癜风治疗的新进展

白癜风治疗的新进展白癜风是一种常见的皮肤色素失调疾病,患者的皮肤上会出现白斑,严重影响外观美观和心理健康。

多年来,医学界一直在寻求有效的治疗方法,以帮助患者恢复正常的皮肤色素。

最近几年,一些新的治疗方法和技术的出现,为白癜风的治疗带来了新的进展。

1. 光疗法光疗法是一种利用特定波长的光线来治疗白癜风的方法。

其中,窄带紫外线B疗法(NB-UVB)和准分子激光疗法(Excimer Laser)是目前最为常用的光疗法。

NB-UVB治疗通过使用窄带波长的紫外线B照射患者的皮肤,刺激黑色素细胞的活化,使白斑逐渐恢复正常的色素。

准分子激光疗法则是利用激光的高能量对白斑进行局部治疗,刺激黑色素的合成。

这些光疗法在白癜风治疗中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疗效,对于早期患者特别有效。

2. 局部贴药局部贴药是一种较新的治疗白癜风的方法,通过将含有有效成分的贴膏或乳液直接涂抹在白斑部位,促进黑色素的生成。

最近,一些新型的贴药产品上市,如富含小分子信号肽的胶质膜和富含激活黑色素细胞的成分的乳液,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这些局部贴药不仅具有方便易用的优点,而且能够更加精准地作用于患者的白斑部位,提高治疗效果。

3. 免疫治疗免疫治疗是指通过调节患者的免疫系统来治疗白癜风。

一些研究表明,白癜风与免疫系统的紊乱及自身免疫反应有关,因此调节免疫系统可能是治疗白癜风的有效途径。

最近,一种名为抗CD25抗体的新型药物被用于白癜风的治疗,研究发现该药物可抑制免疫系统的异常反应,并促进黑色素细胞的生成,取得了一定的临床效果。

4. 细胞移植治疗细胞移植治疗是一种将正常的皮肤细胞移植到白斑部位,促进黑色素细胞的再生的治疗方法。

近年来,干细胞治疗和角质细胞移植疗法逐渐引起了医学界的关注。

干细胞治疗通过提取患者体内的干细胞,培养后再移植到白斑部位,使干细胞分化成黑色素细胞。

角质细胞移植疗法则是通过将患者健康的角质细胞移植到白斑部位,刺激黑色素细胞的再生。

这些细胞移植治疗方法在一些研究和临床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但其长期疗效和安全性仍然需要更多的研究。

中医治疗白癜风的研究进展

中医治疗白癜风的研究进展
急性期治 以滋阴补 肾养血祛风 , 04 配 颗粒 ( 由白蒺藜 、 熟地黄 、 制何首乌 有关本病治疗的现状综述如下。 合外治以祛风、 除湿、 敛疮为主 ; 缓 等制成 )治疗6例 白癜风患者 , 8 总
解期 内服 为 主 ,治 以滋 阴补 肾 、 养 有效率为9. %。刘爱民等 [ 25 6 1使 O
1 辨 证分 型论 治

肝肾不足, 胃虚弱所致气血生化 别予 以相应中药治疗 , 脾 效果显著 。
无源 ; 或因肝气郁结 , 气机不畅 ; 或 因风邪搏 于肌腠 , 气血不和 , 气滞 2 专方治 疗 子 、 旱莲 、 墨 制首 乌 、 丝 子 、 苑 菟 沙 血瘀 ; 因内有湿热 , 或 外受风邪所 运用传统 中药专方 配伍进行 子 、 枸杞子 、 紫苏叶等 )同时外用 , 致 。刘佳等… 整理和分析 近5 年 治 疗 , 白癜 风 中 医遣方 用 药 的最 复方祛 白酊 ( O 是 补骨脂 、 白芷 、 独活 、 来 中国知网和维普数据库收录 的 常 用 的治 疗 手 段 。黄 卫 华 自拟 乌梅等 ) 治疗 白癜风8 例 , 0 并随症 中医 辨证 论 治 或 分 期 论 治 的 白癜 补骨脂汤( 红花 、 炙甘草 、 当归 、 熟 加减 , 结果痊愈2 例 , O 显效3 例 , 6 好
浏览 了20 5 首内服方剂 ,发现组方 7 . %。丁毅等 [ 采用复方 白黑 3 中西 医结合 治疗 33 3 7 ] 用 药 主要集 中于滋 补肝 肾 、 血化 丸[ 活 用制何首乌 、 蒺藜 、 黑芝麻 、 当 般 的化学药物 使用后对患 生地黄、 丹参、 补骨脂( 盐制 ) 制 者均有不同程度 的毒副反应 , 使用 瘀、 养血祛风 , 另疏肝解郁 、 凉血清 归、 中药 结 合 西 药 治 疗 可 减 少 单 纯 西 肝、 健脾益 气 、 温补 肾阳等 相对较 成 ] 治疗 白癜风患者5 例 , 3 并设 对

白癜风遗传学研究及其进展

白癜风遗传学研究及其进展

白癜风遗传学研究及其进展作者:张敏张学军来源:《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3年第04期【摘要】白癜风是一种原发性、局限或泛发性皮肤黏膜色素脱失症,常累及皮肤、毛发和黏膜,严重影响美观,给患者带来巨大精神痛苦。

目前病因不明,免疫发病学说、神经精神学说、黑素细胞自毁学说、遗传学说等均不能完全解释其病因。

近年来,基因表达研究、候选基因关联研究、全基因组连锁分析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研究为白癜风病因的阐明提供了依据,并帮助我们发掘新的治疗思路,完善疾病风险预测和遗传易感个体的疾病预防。

本文主要从白癜风的遗传流行病学、白癜风的遗传学研究方法及其进展做一综述。

【关键词】白癜风;遗传【中图分类号】R7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4-00124-021 白癜风遗传流行病学研究和遗传模式白癜风在不同的地区和种族的流行率为:埃及1%,瑞士0.39%,俄罗斯0.14%,伦敦0.24%,美国1%,中国0.12%-2.7%[23]。

许多研究表明白癜风具有家族聚集性[1]。

高加索人群约15-20%的白癜风患者有至少一个患病的一级亲属[2]。

中国约15.7%的白癜风患者有家族史,其中1.8%的患者有至少一个一级亲属患白癜风。

在一级和二级亲属中白癜风的遗传率分别为59.6% 和55.2%[5]。

相对风险度递减提示距离先证者亲缘关系越近,患白癜风的可能性越大。

同胞对的研究为白癜风病因学中的遗传因素提供了更有力的证据:先证者同胞患病率为6.1%,是总人口患病率的18倍,这提示遗传起着重要的作用[1]。

白癜风患者其他一级亲属患病风险在不同国家也非常相近:高加索人群7.1%,印度巴基斯坦人群6.1%,西班牙裔4.8%,中国1.8%[1]。

孪生子研究发现同卵双生子的同病率为23%[1]。

此外散发高加索人群平均发病年龄是24.2岁[1];而有家族史患者为21.5岁[15]。

虽然白癜风具有家族聚集性,但仅少部分以常染色体显性或者隐性方式遗传,而大部分的病例是无家族史的散发病例[1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遗传:国内3-17.2%有阳性家族史 遗传方式--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伴不同外显率.
发病诱因



1 精神因素:精神创伤、紧张、情绪波动 2局部因素:外伤(机械伤、烧伤、冻伤) 皮炎、局部感染、固定药疹 一般外伤或炎症后1-2月或数年局部出现 白斑---同形反应开始的白癜风 3日晒:短期暴晒,夏日海滨游泳 4其它:产后、手术后(应激) 接触甲苯后
5 本 病 病 程 迁 延 慢 性, 符 合一 般 自 身 免 疫 病 规 律。
6 本 病 不 仅 影 响 皮 肤 黑 素 细 胞, 也 影 响 眼、 耳 等 处 色 素 细 胞.
7 部 分 病 人 同 形 反 应 阳 性。 8 病理变化进行期白斑边缘有单核细胞 聚 集, 符 合 迟 发 型 超 敏 反 应。 白 斑
1.白 癜 风 患 者 发 生 其 他 自 身 免 疫 病 以 及其 他 自 身 免 疫 病 病 人发 生 白 癜 风 较 一 般 人 明 显 增 高. 2.患 者 血 清 中 可 测 到 多 种 自 身 抗 体,以 及 抗 黑 素 细 胞 抗 体, 阳 性 率 达50-93%, 且 与 病 情 严 重 度 相 关。 3.恶 性 黑 素 瘤 患 者 白 癜 风 发 生 率 明 显 高 于 正 常 人, 国 外 有 一 组450 例 黑 素 瘤 病 人, 29 例 (6.4%) 有 白 癜 风。 4.白 癜 风 病 人 存 在 着 细 胞 免 疫 及 体 液 免 疫 异 常, 如 T 细 胞 亚 群 的 变 化,可 溶 性 白介 素-2 受 体 以 及 一 些 细 胞 因 子 的 变 化。
好发部位

易受摩擦及阳光照晒的暴露部位 颜面、颈、手指背、腰腹部 及骶尾部

临床表现
1 白癜风可发生于任何年龄 ( 生后白癜 风 ), 任何部位,表现为大小不一、形状 不定、常对称分布、一般无自觉症状的 色素脱失斑,。 2 进展期病人可有同形反应阳性。 3 病情反复迁延,有时可自行好转或消 退,有的病人可长期限局在某些部位, 部分病人有明显季节性加重,一般春末 夏初病情发展迅速,冬季缓慢。
三、神 经 化 学 因 子 学 说
神经末梢释放的化学介质 如 去 甲 基 肾 上 腺 素·乙 酰 胆 硷 或其他物质可能对黑素细 胞 有 损 害 作 用。
四遗传因素
遗传因素的本病的发生起着一定 的 作 用。 据 国 内 外 报 道3-40% 患 者 有 阳 性 家 族 史。
五大新学说




稳定期,皮损不再扩大,无有新发皮损 , 同形反应一般为阴性。

鉴别诊断
一 先天性
1 白化病: 先天性遗传缺陷, 酪氨酸酶活性缺乏。 毛发、皮肤 、眼均脱色素 2 贫血痣:先天减色斑, 血管功能异常, 对儿茶酚 胺敏感性增强, 血管处长期收缩状态, 造成局 部色素减退。摩擦实验、玻片压迫实验 3 无色素痣: 黑素体聚集和输送障碍所致。减色斑、 单侧、沿神经分布、形状终身不变 4 斑驳病: 三角形白色额发、头皮脱色素斑、无 色素沉着晕, 四肢、胸腹也可见色素减退斑, 中 央有色素岛, 正常皮肤也可有色素沉着斑点但 手足及背部皮肤正常。
临床分型
寻常型 限局: 白斑局限于某一部位 散发: 散在多发性白斑,多对称分布,总面积 不超过体表面积50% 泛发: 白斑泛发全身,累及体表面积50%以上 肢端: 白斑主要分布于肢端、面部
节段型
泛发性白癜风
分 期
根据病情活动与否可分为两期:

进展期,皮损仍在不断发展扩大,有新 发皮损, 同形反应可阳性。
边缘
部 表 皮 郎 格 罕 细 胞 数 目 增 多。
9 皮质类固醇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治疗有 效。
二、 黑 素 细 胞 自 身 破 坏 学 说
在 黑 素 合 成 过 程 中, 其 中 间 产 物 如 多 巴·多 巴 醌·多 巴 色 素· 5-6 二 羟 吲 哚 等, 都 是 属 于 单 酚 或 多 酚 类 化 合 物,酚 类 物质的积聚或产生过多都对 黑 素 细 胞 有 选 择 性 细 胞 毒 性, 能 损 伤 黑 素 细 胞。
白癜风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基础---黑素细胞培养的成功
了解黑素细胞的性质, 白癜风的发病机制 等。 现在已知黑素细胞不仅能产生黑色素, 能合成很多生物活性物质, 如激素、生长因 子及其它细胞因子。


四大学说
自身免疫学说 黑素细胞自身破坏学说 神经化学因子学说 遗传因素

一.
自身免疫学说
鉴别诊断


二 后天性 1花斑癣: 2脂溢性皮炎:消退时色减, 界限不清, 有鳞 屑 3 单纯糠疹:减色斑, 表面鳞屑
目前认为以上三病都与糠秕孢子菌有关





4 黏膜白斑:外阴处多见。角化、肥厚、浸润, 瘙痒重 5 硬萎: 三期: 肿、硬、萎缩, 非单纯颜色改 变, 须触摸。 6 女阴皮炎(湿疹、神经性皮炎) 7 老年性白斑: 圆形、稍凹陷、躯干及下肢 多。常伴老年疣、白发、血管瘤 8 特发性点状色素减少症: 中年人, 暴露部位 多, 无明显萎缩
白癜风的研究进展
郭俊瑞 皮肤病研究所
.
白癜风
白癜风
一 白癜风的几个临床问题 二白癜风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三 白癜风的治疗及进展 内外科疗法 自体表皮移植 黑素细胞培养及异体移植展望
白癜风的几个临床问题




1 后天获得性---区别于先天病,白化病,斑驳病 2 原发性---区别于其它皮肤病遗留的脱色素病,花斑 癣,炎症后色素减退,花斑癣 3 色素脱失
9 Vogt-小柳综合征: 脑、眼、耳、皮肤等多系统损 害 前驱症状: 类似感冒, 重者伴脑炎或脑膜炎 症状, 1-2周后
眼病期: 双眼急性弥漫性葡萄膜炎
恢复期:发病2月后, 上述症状开始消退, 皮肤出现 白斑, 对称、散在,可伴脱发 10 硬皮病的色素异常 11 炎症后色素减退: 皮炎、银屑病等
1 白癜风患者黑素细胞粗面内质网结构和功 能固有缺陷学说 2 黑素细胞生长因子缺乏学说 3 白癜风是对称性皮肤淋巴瘤的良性变异学 说 4 褪黑激素受体学说 5 自由基损害学说
白癜风患者黑素细胞粗面内质网 结构和功能固有缺陷学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