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相反数》教学反思

合集下载

相反数课堂教学实例及反思

相反数课堂教学实例及反思

"相反数"课堂教学实例与反思一、发散思维,引出课题师:请同学们自己找出一条理由,将-4,+3,+4,-3分成两组.生1:我将-4、-3分在一组,将+4、+3分为另一组,就是将负数分为一组,正数分为另一组.师:简单地说,就是将符号一样的放在一组.生2:我将-4,+4分在一组,将-3,+3分为另一组,就是把数是否一样作为分组的依据.师:你的意思是-4与+4一样,所以把它们放在一组?生2:不是那个意思,我指的是-4与+4中都有4这个数,也就是符号后面的数一样,所以把它们放在一组.师:什么数一样一定要说明,否则容易引起误会.〔板书:符号后面的数〕生3:我把-4与+3分在一组,把+4与-3分在另一组.理由是两个数的符号不同,符号后面的数也不一样.二、比拟概括,提炼定义师:一般地,一个数由两局部构成,即符号和刚刚提到的"符号后面的数〞,考虑这两个方面,大家也就采用了三种不同的分法.两个方面都不一样是一种分法,把"符号〞是否一样作为分组的依据,得到的是已经学过的一组正数和一组负数;把"符号后面的数〞是否一样作为分组的依据,得到了-4与+4、+3与-3这样成对的数,则它们又应该叫什么数呢?生4:相反数.师:你是怎样想到把它们叫相反数的呢?生4:看书知道的.〔众笑〕师:你先预习了今天的容,知道了像+4与-4这样一对数是相反数〔板书课题〕,不知是否想过,为什么叫相反数而不叫别的数呢?生4:没有想过.师:现在请大家思考一下.生5:一个正数,一个负数,表示的意义相反,所以叫相反数.师:说出了最重要原因.不过照这种说法,-4与+3也是相反数,是吗?生(众):不是,它们符号后面的数不同.师:分析的有道理.现在请大家用尽可能简单的一句话说明什么样的两个数叫相反数.生6:符号不同、符号后面的数一样的两个数叫相反数.〔板书〕生7:一个数前面添上不同的符号后得到的两个数叫相反数.〔板书〕师:请你举例说明.生7:如5前面添上"+〞"-〞得到的+5和-5是相反数.师:说的都很好,用简洁的语言把数的两个局部的关系都讲清楚了,课本上说"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板书〕,这与刚刚两个同学的说法一致吗?生(众):是一致的."只有符号不同〞说明其它的都一样,包含了"符号后面的数一样〞的意思.师:很好,挖掘出了言外之义.关于什么叫相反数,谁还有新的说法?生8:只有符号后面的数一样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板书〕师:反响很快,"只有符号后面的数一样〞的言外之意是"符号不同〞,与课本上的说法是一致的.由此可见,同样的意思,可以用不同的语言来表达,在数学学习中,对此我们应该多加注意.需要说明的是,课本用"只有符号不同〞包含"符号后面的数一样〞的意思,好处是使相反数的概念更精炼,同时也防止了使用"符号后面的数〞这一说法容易引起的误会,关于这一点,以后我们还将看到.关于相反数,谁有什么疑问,请提出来.生9:为什么说"互为相反数〞?师:"互〞就是"相互〞的意思,如+4是-4的相反数,也可以说-4是+4的相反数,即+4与-4互为相反数.请大家一起把"+3与-3互为相反数〞的意思说具体一点.生(众):+3是-3的相反数,-3是+3的相反数.师:谁还有问题吗?生10:我的问题是零有没有相反数?师:你怎么想起了这样一个问题呢?生10:前面提到的相反数总是一正一负,我就想到是否遗漏了零.师:教师真为你快乐,你想到了一个不能遗漏的重要问题.关于零有没有相反数,请大家不要急于看课本,先思考一会,然后相互交流各自的看法.生:〔思考,讨论〕.师:先请一个认为零没有相反数的同学说明理由.生11:因为相反数总是一正一负符号不同,而零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所以零没有相反数.师:有道理.则认为零有相反数的理由又是什么呢?生12:0也可以写成+0和-0.比方说*人做生意不赚也不亏,也可以说赚了0元,或说亏了0元,即可记作+0元和-0元,所以+0=-0=0,+0的相反数-0,0的相反数就是0.师:也有道理.从外表上看,0与0互为相反数好象不符合符号不同这个要求,但是象生12举的例子中提到+0和-0,并且+0=-0=0,也是可以的,所以,关于特殊的零,课本上特别指出〔板书〕:0的相反数是0.口答练习:说出以下各数的相反数:-7,-0.5,0,6,+1.5 分享转发三、数形结合,深入讨论例请在数轴上标出表示+4的相反数的点.〔教师有意隐藏了三角板、圆规,板演学生凭眼估计画出了表示-4的点〕师:请大家判断,表示-4的点位置是否正确?生(众):好象偏右了一点,应该还在左边一些.师:正确的点应该在什么样的位置?生13:-4到原点的距离与+4到原点的距离相等.师:还补充几个字就好了.生14:表示-4的点到原点的距离与表示+4的点到原点的距离相等.师:非常准确.不是数到原点的距离,而是点到点的距离,表示数的点到原点的距离.谁到黑板上来检验表示-4的点的位置是否正确?〔一名学生利用三角板测量出了表示-4的点的正确位置,教师用圆规又检验了一次〕练习:把-6,5,0,-2.5和它们的相反数都表示在数轴上.师:练习中,我们发现:除零外,在数轴上表示相反数的点分别位于原点的左右两边.为什么除零外表示相反数的点一定会分别位于原点的左右两边呢?生15:因为除零外,两个相反数总是一负一正,所以表示相反数的点分别位于原点的左右两边.师:分析得对.谁能用相反数的概念中的*些词语来说明这个问题?生16:就是"符号不同〞.师:很好,因为"符号不同〞,所以表示相反数的点分别位于原点的左右两边.当我们用眼观察图形,看出了相反数的一个特点后,一定要进一步开动大脑思考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特点,而往往从概念中就能找到原因.从数轴上看,相反数的另外一个特点是:表示每一对相反数的点到原点的距离相等〔板书〕.为什么表示相反数的两点到原点的距离相等?生17:相反数的概念中"只有符号不同〞包含着其它的一样,就是"符号后面的数一样〞,在数轴上就是距离相等.师:很好,很快就掌握了教师提到的分析问题的方法.关于相反数,我们是从"符号〞和"符号后面的数〞两个方面去研究的,这两方面的特点既包含在相反数的概念中,又表达在数轴上,将二者结合起来考虑将有助于以后的数学学习.师:在前面的分析中,我们总是将特殊的的零排除在外.请大家回忆一下,到现在为止,关于零的特殊性,表现在哪些方面?生众:零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零的相反数还是零;零不能作除数.师:前面提到的三个方面中,有哪两个方面是联系在一起的?生18:前面两个方面是联系在一起的.因为零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所以零的相反数还是零.师:说的好,希望大家以后能向今天一样开动脑筋思考问题.请看练习.练习及解答〔略〕教学反思:本节课是一节概念及概念应用课.教科书以现两个思考形式呈现本节的容.为了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我先以发散思维的形式,让学生感受数字的变化,一下子把学生的注意力全集中在课堂上.带有鼓励性的语言,使数学积极参与到对问题的思考之中,符合七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带着好奇心和求知欲,学生很快进入学习状态.在对相反数概念的提炼及应用的过程中,学生通过探究、合作、交流,以及师生有目的的对话,使学生对相反数有了更深的理解,培养了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并用数学知识进展了检验,学生参与积极,思维活泼,兴趣高.通过对0有没有相反思的讨论,我又设计了一个开放问题,让学生自己解释有没有的原因,它具有思维的跨度,目的是让学生经历从发现、推理、验证到判断这一重要数学探究过程,同时这一问题也是相反数概念的外延,到达稳固新知的目的.本节课我感到缺乏的地方是,学生参与面不够大,局部学生在活动中没有积极思考,不够大胆主动地发表自己的观点,担忧自己说错了会让教师和同学们笑自己.通过本节课我得到这样一个启示:〔一〕导入新课要结合实例.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引入阶段正处在一堂课的起始阶段,处理的是否恰当,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的情绪,以及思维的活泼程度.结合学生身边的实例导入新课,不但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求知的驱力,而且可使所要学习的数学问题具体化,形象化.〔二〕加深理解新知要联系生活实际.在新知的教学时,如果能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创设学生熟悉与感兴趣的具体生活活动情况,就能引导学生通过联想、类比,沟通从具体的感性实践到抽象概括的道路,加深对新知的理解.〔三〕稳固新知要在生活实践应用中.数学来源于实践,又效劳于实践,为此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创设运用数学知识的条件给学生以实际活动的时机,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加深对新学知识的稳固.今后我要善于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历出发,创设生活中生动、有趣的的情境,强化感性认识,引导学生在情境中观察、操作、交流,使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加深对数学的理解,并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同时,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优化解题策略.。

相反数的教学设计

相反数的教学设计

《相反数》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七年级第一章第 2 节第 3 课时的内容。

相反数在初中数学体系里占据着关键地位,它以小学所学的正数、零以及初中的负数知识为基石,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一方面,紧密衔接了之前对负数的研究,使数系知识更为完整系统;另一方面,为后续绝对值意义的深入理解以及有理数运算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不仅如此,在未来的二次根式、方程、函数等数学知识领域,乃至相关学科的学习中,相反数的概念都有着广泛的渗透与应用。

因此,学好本节课内容对学生整个数学学习生涯的发展具有深远且不可替代的意义。

二、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对负数和数轴有了一定程度的认识。

他们正处于从直观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关键时期,对于新知识有着较强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但在抽象概念的理解和数学思维的严谨性方面仍需要进一步培养与提升。

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创设生动有趣、富有启发性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数学探究活动中来,逐步构建相反数的概念,深化对其性质和应用的理解。

三、教学目标1. 借助数轴深入理解相反数的概念,清晰掌握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在数轴上的位置关系特征,能够准确说出和写出给定数的相反数。

2. 通过实际操作、对比分析、自主发现、问题提出与解决等一系列数学活动过程,从数与形两个不同维度深刻领会相反数的意义,切实感悟数形结合这一重要数学思想方法,有效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3. 营造积极活跃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充分参与到各个教学环节与问题的解决过程中,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充分体验到参与数学学习的快乐与成就感,进一步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热情与兴趣。

四、教学重点深刻理解相反数的概念内涵,熟练掌握求一个数相反数的方法技巧。

五、教学难点能够精准依据相反数的意义对多重符号进行化简,并能灵活运用相反数的相关知识解决复杂多变的数学问题。

六、教学过程1. 提出问题,引入新知活动:精心挑选一名学生进行现场演示,要求其先向前走 3 步,然后再向后走 3 步。

初中数学_《绝对值与相反数 》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数学_《绝对值与相反数 》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绝对值与相反数》教学设计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七上第二章第三节<相反数与绝对值>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相反数的概念,会求一个数的相反数。

2.理解绝对值的概念,会求一个数的绝对值。

3.会利用绝对值比较两个负数的大小。

2.过程与方法:(1)经历观察、操作、交流等探究过程,体会由具体到抽象、由特殊到一般的认知规律,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2)经历探索有理数加法法则的过程,深刻感受分类讨论、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动手操作以及探索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严谨科学的态度,从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2)在探索和交流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探索获得数学知识意识;(3)在探索和交流的过程中,培养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学习习惯,进一步体会数学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二.教学重点:经历探索发现“相反数与绝对值”概念的过程,发展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从数轴上发现数与数的不同之处;借助教具探索相反数的概念;探索绝对值的概念和代数意义。

三.复习回顾:1、数轴的三要素;2、比较两个数的大小(目的:一是让学生结合自己已有的学习经验,尝试探索相反数,绝对值的概念。

二是通过利用数轴比较两个数的大小为引出利用绝对值比较两个负数的大小打下基础。

)四.教学过程:一、交流与发现教师引导语预设:教师适时的引导,学生合作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概括能力;充分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

1.观察数轴上的两对点A与A′,B与B′它们分别表示什么数,它们有怎样的位置关系?根据学生的观察发现,讨论数-4与4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2.5与-2.5呢?你还能说出几对具有为种特征的两个数吗?【设计意图】:引入互为相反数的概念.2.看谁反应快 1.分别说出下面各数的相反数2.(1)-3.2的相反数是____,____的相反数是2.6;(2)11和____ 互这相反数,0的相反数是____【设计意图】给出相反数的描述性定义后,要让练习以巩固概念. 活动一:实验与探索(1)数轴上表示有理数5, 的点到原点的距离各是多少? (2)数轴上表示有理数-5, 的点到原点的距离各是多少?(3)数轴上表示0的点到原点的距离是多少?【设计意图】是将数学问题,建立数学模型,在此,引导学生独立阅读思考.活动二:实验与探索从上面的填空,你发现一个数和它的绝对值有什么关系?【设计意图】归纳出绝对值的代数意义活动三:实验与探索9818,,0,17.2,519---1212-2___;5___;0___=-==【设计意图】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的绝对值相等.活动四:小试牛刀1 .在数轴上,距离原点3个单位长度的点表示的是什么数?2.一个数的绝对值是12,那么这个数是:3. 若|x|=15,那么x=【设计意图】是为了巩固会求一个数的绝对值活动五:实验与探索【设计意图】通过利用数轴比较两个数的大小,寻找归纳比较两个负数大小的特殊方法活动五:例题讲解【设计意图】进一步巩固本节的重点,培养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本章以后的学习夯实基础五、课堂小结()()()()1-3 -1 2-0.5 -211353- - 4- -422234.45比较-和-的大小问题:本节课主要学习了哪些内容?我们一起来梳理一下,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来总结我们的收获呢?要求: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学生分工明确:1人组织,1人记录,2人展示,要求组内人人参与,积极发言。

《相反数》教学反思

《相反数》教学反思

《相反数》教学反思《相反数》教学反思1这部分知识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基础上教学的,是学生今后进一步学习两位数减两位数最直接的基础,它在整个100以内加减法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由于学生刚学完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再学习这部分知识对多数学生来说应该不算困难。

因此在教学预设时,我特别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同时,结合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通过摆一摆、说一说、比一比等活动,引导探索和总结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计算方法,理解算理。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在教学本课时,我充分利用了教材提供的资源,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情境,使计算教学成为学生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理解和掌握计算方法,又可以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更重要的是,有利于培养学生遇到问题能够从数量上进行观察和思考的兴趣与习惯,促使学生形成初步的计算意识。

二、动手操作,引导合作探究新课标强调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在探索两位数加整十数或一位数的计算方法这一环节,我让学生通过“摆一摆、说一说、比一比“等活动理解算理。

教学这部分内容,我留给孩子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进行操作与交流,让他们在操作中学会思考、学会比较、学会总结。

整节课的设计,我认为是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的,由具体到抽象。

三、投其所好,精心设计练习计算是枯燥的,如果课后的练习只是一味的计算,一年级的小学很容易疲劳,小学生是非常喜欢新鲜、有趣的活动的,为了再次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后练习时,我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投其所好,精心设计了“夺智慧星”和“摘苹果”这两个游戏,对本课所学知识进行综合练习。

这样不仅体现了练习的层次性,而且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学生在不知道不觉中完成了大量的口算练习,还使学生乐学,愿学。

但是,也存在一些的问题,比如课堂驾驭能力不高,课堂上不能很好地利用学生动态生成的资源,总是想把学生拉到自己预设的情境中来。

《1.2.3相反数》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数学人教版12七年级上册

《1.2.3相反数》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数学人教版12七年级上册

《1.2.3 相反数》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理解相反数的概念,掌握相反数的定义。

2. 能够正确地识别两个数是否为相反数。

3. 了解相反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相反数的概念,正确识别相反数。

教学难点:能够利用相反数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准备:1. 准备教学PPT,包括图片、动画等素材,以便于学生理解。

2. 准备练习题,供学生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使用。

3. 准备黑板和粉笔,以便于教师讲解和演示。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复习小学学过的数,提问什么是正数和负数?并说明相反意义的概念。

如:可以说向东走3米和向西走6米构成一对相反意义的量。

接着引出相反数的概念,并说明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

并说明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要在同一意义的环境下(如同一时间,同一地点)才能互为相反数。

并板书课题:相反数。

2. 讲授新课:先让学生看书自学,找出概念并举例说明。

再由教师提出一些相关问题让学生回答。

如: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符号有什么关系?有没有绝对值?相反数的和为多少?几个正数,负数的和的绝对值怎么求?通过这些问题的提出让学生更进一步理解相反数的概念和性质。

3. 课堂练习:在黑板上写出一些数字,让学生说出它们的相反数,再让学生说出一些数字的绝对值,并判断符号。

如:写出下列数字的相反数:-7,0,8/3,-(-2),-|-7.3|。

在课本P75找出所有数字前面和后面的数的绝对值并说说符号,如前面的一些数字(不是零的),前面带正号的表示这个数大于0,后面一些数字,前面带负号的表示这个数小于0;也可以说大于0的数有无数个,小于0的数只有两个(一正一负)。

再让学生完成P75的试一试和练一练。

4. 归纳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回答下列问题:(1)什么是相反数?(2)怎样求一个数的相反数?(3)什么叫做绝对值?并让学生举例说明。

最后教师进行补充说明。

5. 布置作业:课本习题1.2A组第1题和第2题。

冀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绝对值和相反数》教案及教学反思

冀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绝对值和相反数》教案及教学反思

冀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绝对值和相反数》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设计1.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的是《绝对值和相反数》。

该课程主要包括以下三个部分:•绝对值的定义及性质•相反数的定义及性质•绝对值和相反数的实际应用2.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学生能正确理解绝对值和相反数的概念及本质•学生掌握绝对值的计算方法及其基本性质•学生掌握相反数的计算方法及其基本性质•学生能够运用绝对值和相反数解决实际问题3.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多种不同的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练习法、实验法、小组讨论法等。

4.教学步骤第一步:引入课题引导学生回顾数学知识,引出“绝对值”和“相反数”的概念,探究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第二步:讲授知识讲解绝对值和相反数的概念、性质、计算方法及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第三步:练习及巩固通过一些练习来巩固学生对绝对值和相反数的理解和掌握,加深对绝对值和相反数的印象和认识。

第四步:拓展应用引导学生运用所掌握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五步:总结反思对本节课的知识点、难点、疑点以及授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教师的讲授方式、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反应进行总结和反思,并对后续的教学进行布置和建议。

二、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过程相对比较顺利,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也比较出色。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教学运用了多种不同的教学法本课程采用了多种不同的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练习法、实验法、小组讨论法等。

这样的方式可以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到教学当中,提高课程的互动性和探索性。

2.教学中强调了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本节课在讲解绝对值和相反数的时候,更加注重与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进行联系,让学生能够更加真实地理解和把握知识点,而不仅仅是停留在抽象的概念上。

3.课堂气氛比较活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时不时会与学生互动,通过问题、练习等形式来检测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引导学生探究知识。

这样的方式可以让学生更加活跃地参与到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精神。

相反数 —— 初中数学第一册教案

相反数——初中数学第一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相反数的概念,掌握相反数的性质。

2.培养学生运用相反数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相反数的概念和性质。

难点:运用相反数的性质解决问题。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思考: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遇到一些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如上升和下降、收入和支出等。

那么在数学中,有没有具有相反意义的数呢?2.引导学生回顾小学阶段学习的正数和负数,为学生引入相反数的概念做好铺垫。

(二)探究新知1.相反数的概念2.相反数的性质(1)引导学生通过举例,探究相反数的性质。

①相反数的和为0,即a+(-a)=0;②相反数的乘积为-1,即a(-a)=-1;③0的相反数还是0。

3.相反数的应用(1)引导学生运用相反数的性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教师举例讲解:如已知一个数的相反数是-5,求这个数。

(三)巩固练习1.让学生独立完成教材中的练习题,巩固相反数的概念和性质。

2.教师选取部分学生进行解答,对解答过程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

(四)课堂小结(五)作业布置1.完成教材中的课后习题,巩固相反数的概念和性质。

2.收集生活中的相反数例子,下节课分享。

四、教学反思重难点补充:一、教学重点难点补充重点:引导学生理解相反数的概念,并通过具体例子深化对相反数性质的理解。

难点:培养学生运用相反数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特别是在复杂问题中的灵活运用。

二、教学过程补充(一)导入新课师:同学们,我们日常生活中会遇到很多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比如,如果你今天赚了10块钱,我们可以说这是正的10块;如果你今天亏了10块钱,我们怎么表示呢?生:用负的10块表示。

师:很好!在数学中,这样的数我们就称为正数和负数。

那么,有没有一种数,它和另一个数相加起来等于0呢?生:有的,就是相反数。

(二)探究新知1.相反数的概念师:对,我们今天就来学习相反数。

相反数教学反思

相反数教学反思在数学教学中,相反数是一个基础而重要的概念。

它不仅关系到学生对数的认识,还影响着学生对后续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本学期,我在教授相反数这一概念时,进行了一些教学尝试和反思,现将教学过程和反思总结如下。

教学目标1. 使学生理解相反数的定义,即两个数的和为零。

2. 让学生掌握求一个数的相反数的方法。

3. 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通过相反数的概念理解数学中的对称性。

教学过程导入阶段:我首先通过一些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引入相反数的概念,比如“前进”和“后退”、“上升”和“下降”,让学生感受到相反的概念在生活中的普遍存在。

概念讲解:接着,我引入数学中的相反数定义,并通过数轴上的表示来帮助学生形象理解。

例如,数轴上的点-3和3就是一对相反数,因为它们到原点的距离相等,但方向相反。

例题演示:我选择了一些简单的例题,让学生尝试求出给定数的相反数。

在解题过程中,我强调了求相反数的简便方法,即在数前添加负号。

互动练习:为了加深学生的理解,我设计了一些互动练习,让学生在小组内互相出题并解答,以此来巩固知识点。

总结提升:最后,我总结了相反数的概念,并引导学生思考相反数在数学中的重要性,比如在解方程、计算绝对值等方面的作用。

教学反思1. 学生接受程度:大部分学生能够理解相反数的概念,并能正确求出相反数。

但也有少数学生在理解上存在困难,需要更多的实例和练习来加深理解。

2. 教学方法:通过实例引入和数轴的直观表示,学生对相反数的理解更加深刻。

但我发现在教学过程中,对于抽象概念的讲解还不够充分,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加强。

3. 课堂互动:互动练习环节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但也暴露出学生在自主解题时的一些问题,如对概念理解不深刻,解题方法不熟练等。

4. 教学资源:在教学中,我发现现有的教学资源如教具和课件对于帮助学生理解相反数还不够丰富,需要进一步开发和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

5. 学生思维培养:教学中应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让学生在掌握相反数概念的同时,能够灵活运用到不同的数学问题中。

七年级数学相反数的教学反思与体会

七年级数学相反数的教学反思与体会在七年级数学课堂上,教授相反数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相反数是指两个数的和等于0的两个数,它们互为相反数。

这个概念对学生理解负数有着重大的影响,因此我认为在教学相反数时需要采取一些有效的措施。

首先,在教学相反数时我会引入一个实际的例子来帮助学生理解。

比如,我会给学生讲述一场足球比赛的情景,其中两支球队得分分别为3和-3。

我会解释3表示一个球队得分3分,而-3表示另一个球队失分3分。

然后,我会问学生这两个数字的和是多少,引导他们发现和是0。

通过这种实际的例子,学生可以更容易理解相反数的概念。

其次,我会使用图示工具,如数轴等来辅助教学。

通过绘制数轴,我可以用箭头表示正数和负数,并在轴上标出相应的数字。

学生可以清楚地看到正数和负数之间的对称性,从而更好地理解相反数的概念。

另外,我还可以通过数轴来教授相反数的加法和减法。

如何将两个相反数相加或相减的过程可以通过在数轴上移动确定。

第三,我会设计一些互动的活动来巩固学生对相反数概念的理解。

例如,我可以创建一些数对卡片,每个卡片上有一个正数和一个相应的负数。

然后,我会要求学生根据卡片上的数字找到其相反数,并将它们配对。

这样的活动可以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加深对相反数的理解,并培养他们的记忆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最后,我认为反馈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

在教学相反数的过程中,我会定期进行评估,以确保学生的理解程度。

这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小测验或问题来实现。

如果我发现有学生没有理解相反数的概念,我会提供额外的辅导和说明,重点解释其中的困惑。

并且,我会积极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确保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不会有任何困惑。

总结起来,教学相反数需要采取多种有效的教学方法。

通过实际例子的引入、使用图示工具、设计互动活动以及及时的反馈,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反数的概念。

这些方法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够加深他们对相反数的理解。

尽管教学过程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但通过合理的教学计划和方法,我相信学生会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掌握相反数的概念。

相反数教学反思

篇一:相反數教學反思相反數這一課是有理數第三節の內容,本節課の學習目標是借助數軸了解相反數の概念,相反數の代數意義和幾何意義;掌握一對相反數の特點並會寫出已知數の相反數;會化簡一個數の多重符號。

學習の重難點是理解相反數の意義。

本節課首先複習數軸の有關知識,在讓學生在數軸上標出+5,-5,+2,-2,觀察+5,-5到原點の距離,+2,-2到原點の距離。

引出相反數の概念,加深對概念の理解。

歸納相反數の意義,代數意義和幾何意義。

從學生の學習效果來看,學生會求一個數の相反數,也會求數aの相反數,但是有些學生在求用字母表示の數の相反數時往往會犯幾類錯誤,第一,求a+bの相反數,學生會寫成a-b,或者把a-bの相反數寫成a+b;第二,求a-bの相反數時,寫成-a-b,不把a-b用括號括起來。

學習了負數之後,學生存在一個理解の誤區,容易誤認為帶負號の數就是負數。

比如學生通常會認為-a就是負數,事實上,-a是什麼數取決於a。

如果a是正數,那麼-a是負數;如果a是負數,那麼-a是正數。

還有部分學生對相反數の意義理解不清,一、相反數必須是成對出現の,不能單獨存在,而單獨の一個數不能說成相反數;二、只有是指除符號以外,兩個數完全相同,應與只要符號不同區分開,如+3和-3互為相反數,而+3與-2雖然符號不同,但它們不是相反數;三、對於相反數の代數意義不會運用,比如題目告訴我們說a+b與a-b互為相反數,學生根據這一句話不會列式,這可能是對相反數の代數意義理解不深。

通過這節課の學習和練習,我認為知識の學習,不僅是要把每個概念弄清楚,更重要の是這些概念の意義和運用。

會正確の解題就是要求學生能夠把學到の知識活學活用,因此,在今後の教學中,要加強訓練,通過練習來鞏固學生學到の知識點。

篇二:相反數教學反思本節課我是根據新課標の教學思想設計並實施の。

我盡力激發學生學習の積極性,向學生提供活動の機會,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の過程中真正地理解和掌握基本の數學知識和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獲得廣泛の數學活動經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学《相反数》教学反思
数学《相反数》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是根据“新课标”的教学思想设计并实施的。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我是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在整节课的教学中我觉得做得比较好的地方是:一个操作、三个讨论。

相反数这节课是在数轴一节课后学习的,而数轴又是初中数形结合的一个重要图形,所以我重点利用数轴对相反数进行讲解。

我让学生在一张白纸上画数轴,并将数轴沿原点对折,感受互为相反数的两数的对称性。

通过对折还比较容易地解决了0的相反数是0这一难点。

(因为对折后原点与本身重合。


本节课我设计了三个地方让学生分组讨论。

第一次讨论是通过观察两个互为相反数的两数,讨论它们的异同点及在数轴上的位置关系;第二次讨论是让学生讨论是否任何有理数都有相反数;第三次讨论是让学生讨论化简双重符号的数的规律。

通过参与其中某些组的'讨论,我感觉到学生通过讨论既加深了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又增强的合作交流的能力。

特别是对0是否有相反数的讨论,同学们都很投入,讨论得很激烈,有的认为有,有的认为无,他们都各持己见,最后在我的引导下得出0的相反数是0的结论。

本节课的教学我也觉得有不足的地方。

我设置的三次讨论的时间都比较短,每次都只有2——3分钟,学生讨论得不够深入。

可能设置少一两次讨论,而讨论的时间长一点会更好。

这是我以后在教学中
要加强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