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课程《生活中的数学》教学计划

合集下载

生活与数学教案范文

生活与数学教案范文

生活与数学教案范文主题:生活中的数学应用目标:1.了解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和意义。

2.掌握数学在不同场景中的应用方法。

3.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教学内容:一、数学在购物中的应用(300字左右)1.1折扣和打折:学生通过购物活动,了解折扣和打折对购物总价的影响,掌握计算实际价格的方法。

1.2比较价格:学生通过比较不同商品的价格、重量、体积等信息,锻炼数学思维能力和选择能力。

1.3计算找零:学生通过模拟购物场景,实践计算找零的方法,培养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数学在时间管理中的应用(300字左右)2.1制定计划:学生通过学习日程表的制定和计划时间的安排,了解时间管理的重要性,提高时间利用效率。

2.2时差计算:学生通过了解时区的概念,学习时差的计算方法,培养解决跨时区问题的能力。

2.3时速计算:学生通过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如公交车的速度、旅行的距离等,学习时速的计算方法。

三、数学在测量中的应用(300字左右)3.1长度测量:学生通过测量班级中的桌子、椅子等物体的长度,了解长度单位的换算和测量准确性的重要性。

3.2面积计算:学生通过测量教室、操场等场所的面积,学习面积的计算方法,培养测量和计算的技能。

3.3体积计算:学生通过测量盒子、柜子等的高度、宽度和长度,学习体积的计算方法,培养空间想象和计算能力。

四、数学在金融中的应用(300字左右)4.1存款利率:学生通过理解利率的概念,计算存款的利息和本金的增长,培养理财和投资的意识。

4.2银行卡消费:学生通过了解银行卡消费的流程和手续费的计算方法,培养理财和消费的能力。

4.3贷款计算:学生通过模拟贷款情景,学习贷款的计算方法和利息的计算,提高对金融问题的处理能力。

教学方法:1.问题导入:通过提出生活场景中的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和讨论。

2.情景模拟:通过模拟生活场景,让学生实践应用数学的方法。

3.小组合作:将学生分为小组,鼓励他们相互合作和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生活数学教案高中人教版

生活数学教案高中人教版

生活数学教案高中人教版
教学内容:理解平时生活中各种数学知识的运用
教学目标:
1.了解生活数学的重要性,掌握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方法。

2.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数学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理解并掌握生活数学知识的运用方法。

难点: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教师通过提问或展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数学问题,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生活数学。

二、概念解释(10分钟)
教师简单介绍生活数学的概念,阐述其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三、实例分析(15分钟)
教师给出几个生活数学的例子,并引导学生一起分析并解决问题。

四、练习与展示(20分钟)
学生进行课堂练习,教师指导学生解决问题并展示答案。

五、评价与反馈(5分钟)
教师对学生的答题情况进行评价,对答错的学生进行指导和帮助。

六、拓展与应用(5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生活数学知识灵活运用到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

七、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相关作业,巩固学生对生活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生活数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增强了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实际运用能力。

希望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够积极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各种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思维能力。

教案设计:从生活中学习数学

教案设计:从生活中学习数学

教案设计:从生活中学习数学数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涵盖了数学思维、逻辑思维以及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然而,由于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和枯燥性,很多学生对数学并不感兴趣。

因此,应该从生活中寻找与数学相关的问题,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思考来学习数学。

一、教学目标1、理解生活中常见数学问题的解决方法和思路。

2、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数学思维和合作能力。

3、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和实际运用能力,加深对数学的认识。

二、教学内容1、教师可以从日常生活中选取与数学相关的问题,如公交车发车时间、超市促销比较、购物打折、食物配比等等,选择适当的问题作为教学材料。

2、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以探究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为主线,让学生在合作中完成问题的解决,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协作能力。

3、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归纳总结,从而形成完整、系统的知识体系。

三、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寻找问题的解决方法,实现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在学生的自主思考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问题解决方法的研究,发现数学知识的规律性和实用性。

2、合作学习法合作学习可以培养学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进行集体思考、讨论和实际操作。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分组或两人合作进行学习活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激发学生的兴趣。

3、课堂互动法教师可以通过形式多样的互动形式,如演示、互动讲解和小组讨论等,来推动课堂氛围的活跃化和互动化,使学生能够积极参与活动,实现知识的输入与输出。

四、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数学”和“数学到底有什么作用”等问题,使学生认识到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并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数学学习中来。

2、核心学习以数学问题为主线,引导学生思考、合作探究,并在实践中感受数学的魅力。

教师可以通过案例授课、展示实践等方式,让学生在理论知识中获得实践操作体验,提高学生的兴趣。

3、课堂巩固通过教师的点拨和学生的互动讨论,进一步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和学习效果的巩固。

生活数学教案高中

生活数学教案高中

生活数学教案高中一、教学内容:高中生活数学二、教学目标:1. 了解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2. 掌握使用数学解决日常生活问题的方法;3.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应用能力。

三、教学重点: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四、教学难点:如何将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五、教学准备:1. 教材:高中生活数学教科书;2. 教具:黑板、彩色粉笔、计算器;3. 实物: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实际情景。

六、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在黑板上写下生活中的一个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数学知识解决这个问题。

第二步:案例分析结合教材中的案例,带领学生分析和解决一些常见的生活数学问题,如购物打折、出行花费等。

第三步: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并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鼓励他们分享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第四步:展示分享每组选择一个代表,将他们的解决方案展示给全班同学,让大家共同学习、讨论。

第五步:拓展应用引导学生将数学知识应用到更多的生活场景中,培养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和应用能力。

第六步:总结反思带领学生总结学习到的知识和方法,反思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收获。

七、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讨论和小组展示的形式,考察学生解决生活数学问题的能力和理解程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分享。

八、课后作业:1. 搜集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提出并解决;2. 思考如何将数学知识应用到自己身边的实际问题中。

九、教学反思:通过生活数学课程的教学,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促进他们对数学知识的应用和理解。

希望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

生活中的数学校本课程备课样版

生活中的数学校本课程备课样版
活动目标
1.结合具体事例,经历自主解决打折问题的过程。
2.知道打折的含义,能解决有关打折的实际问题。
3.体验分数乘法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了解许多生活中的问题都可以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
重点难点
知道打折的含义,能解决有关打折的实际问题。
教具
多媒体课件
课前准备
课件;调查至少三种以上物品原价及折扣价




(五)巩固应用,深化理解
(1)如果有10张饼,怎样烙最节省时间?需要几分钟?
(2)如果有23张饼,怎样烙最节省时间?需要几分钟?
教学反思
课题
抽屉原理
课时安排
1
备课人
牛玲玲 何洋洋
活动目标
1.经历“抽屉原理”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抽屉原理”,会用“抽屉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 通过操作发展学生的类推能力,形成比较抽象的数学思维。
学生思考——组内交流——汇报
哪一组同学能把你们的想法汇报一下? 你能结合操作给大家演示一遍吗?
2.解决问题。
(1)课件出示:5只鸽子飞回4个鸽笼,至少有2只鸽子要飞进同一个鸽笼里,为什么?
(2)交流、说理活动。
谁能说说什么?
许多同学没有再摆学具,证明这个结论是正确的,用的什么方法?
同学们非常了不起,善于运用观察、分析、思考、推理、证明的方法研究问题,得出结论。同学们的思维也在不知不觉中提升了许多,那么让我们再来看这样一组问题。
教师:那么打折是什么意思?今天,我们学习关于打折的知识。(板书课题)
2.你对于“打折”有哪些了解?
学生独立探究
学生自由谈论。
学生自由交流,学生可能会说:1.打折会比原来便宜。2.比如原来卖10元,5折就卖5元。3.打折对于买家来说,比较合适。4.打折就是降价。

校本课程--生活中的数学

校本课程--生活中的数学

《生活中の數學》校本課程序言數學是打開知識大門の鑰匙,是整個科學の基礎知識。

創新教學の先行者裏斯特伯先生指出:“學生學習數學就是要解決生活問題,只有極少數人才能攻關艱深の高級數學問題,我們不能只為了培養尖端人才而忽略或者犧牲大多數學生の利益,所以數學首先應該是生活概念。

”在生活中學數學,以學生生活中實實在在の鮮活材料來吸引學生對科學の興趣。

我們選取の都是從學生生活實踐中取材,將數學知識巧妙地運用於生活之中,增加了學生對數學の興趣,實現新課改所宣導の情感體驗,培養良好の科學態度和正確價值觀の目標。

數學校本課程の開發要滿足學生已有の興趣和愛好,又要激發和培養學生新の興趣和愛好,要要求和鼓勵學生投入生活,親身實踐體驗。

選題要尊重學生の實際、學生の探究本能和興趣,給與每個學生主體性發揮の廣闊空間,從而更好の培養學生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の素質和能力。

使學生成為學習の主人,學有興趣,習有方法,必有成功。

學生の個性在社會活動中得以健康發展,學生の潛能在自學自育中得到充分開發。

目錄第一課:讓數學幫你理財第二課:導航の雙曲線第三課:電冰箱溫控器の調節——如何使電冰箱使用時間更長第四課:賭馬中の數學問題第五課:對稱——自然美の基礎第六課:對數螺線與蜘蛛網第七課:斐波那契數列第八課:分數維の山峰與植物第九課:蜂房中の數學第十課:龜背上の學問第十一課:Music 與數學第十二課:e和銀行業第十三課:幾何就在你の身邊第十四課:巧用數學看現實第十五課:商品調價中の數學問題第十六課:煤商怎樣進煤利潤高第十七課:把握或然,你會更聰明第十八課:順水推舟,克“敵”致勝——例談反證法の應用第十九課:抽屜原理和六人集會問題第二十課:數獨遊戲與數學第二十一課:集合與生活第二十二課:生活中の立體幾何第二十三課:排列組合處理問題第二十四課:演算法妙用第二十五課:世界數學難題欣賞——四色猜想第二十六課:世界數學難題欣賞——哥尼斯堡七橋問題第二十七課:世界數學難題欣賞——費馬大定理第二十八課:世界數學難題欣賞——哥德巴赫猜想第一課:讓數學幫你理財某銀行為鼓勵小朋友養成儲蓄習慣,提供一個頗有心思の儲蓄計畫。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生活中的数学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生活中的数学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生活中的数学引言:数学是一门抽象的学科,但其实数学随处可见,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能缺少的,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下生活中的数学。

一、掌握数的概念对于幼儿来说,掌握数的概念是非常重要的。

数的概念需要逐级引导,初步学习数字、数码,通过实际操作,理解数的概念。

教师可以通过让幼儿数物品、数图形等方式,增强对数字的敏感度,让幼儿感受到数的实际意义。

二、认识数码集合数码集合是指从0到9的数字组成的集合。

幼儿园大班可以通过数码贴画、数码板拼图等活动来认识数码集合。

在实际物品中,也可以让幼儿找出有几个“5”、“6”等数字,让幼儿意识到数字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属于一个集合。

三、数的分类数可以分为数字、量和比。

数字是用来表述物品个数的,例如手指的数量就是数字;量通常具有单位,例如时间、重量等;比则是通过两个数字的对比来达到理解的目的,例如身高体重、加减乘除等。

四、认识数的大小认识数的大小也是幼儿学习数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幼儿园大班可以通过比较物品的大小、长度、重量等,认识数字大小的概念。

让幼儿玩数字大小比较游戏,增强幼儿的数感。

五、认识基本数字基本数字包括0到9的数字,这些数字是构成其他数字的基础。

在幼儿园大班,教师可以通过幼儿喜欢的数码卡片、小球等物品来让他们认识这些数字。

通过幼儿的有趣游戏、故事和学习,增强幼儿对基本数字的认知。

六、数的操作操作是指在数学中对数字的运算和变化。

幼儿园大班可以通过数码板拼图、数的加减练习等活动来认识数的操作。

通过游戏和互动,强化幼儿对数字的操作技能。

七、认识图形数字和图形之间是有非常密切的关系。

在学习数字的同时,幼儿也应该认识基本图形,例如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

在幼儿园大班中,教师可以通过让幼儿利用玩具积木、图形拼图等活动来认识图形。

通过实际操作,让幼儿更容易理解和记住基本图形。

八、应用数学应用数学是学习数学的重要目的之一,也是数学在日常生活中最实用的部分。

应用数学可以帮助幼儿更好地解决日常问题,例如购物、测量、时间等。

生活中的数学教案中班实用

生活中的数学教案中班实用

生活中的数学教案中班实用尊敬的老师们:大家好!今天我给大家分享一下生活中的数学教案,这个教案为班级实用,让学生在生活中更深刻地理解数学的应用和意义。

下面是我准备的教案内容。

【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a.能够发现和分析生活中的数学问题;b.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c.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动手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a.通过带有情境的数学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b.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索。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a.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喜爱;b.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c.培养学生正确对待失败和挫折的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a.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b.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教学难点:a.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动手能力;b.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索。

三、教学过程:1.导入:在课堂前,布置一个作业,要求学生在生活中寻找和数学相关的事物或问题,并写下来。

2.学习活动:a.学生上台一个一个分享他们在生活中找到的数学问题或事物,并进行讨论。

b.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这些问题或事物,指出其中的数学规律和关联。

c.教师提供一些数学概念和方法,指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这些实际问题。

d.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共同解决一个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向全班呈现他们的解决方案。

3.拓展活动:在课堂结束前,布置一个作业,要求学生继续在生活中寻找和数学相关的事物或问题,并写下来。

同时也给予了奖励机制,鼓励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教学评价:1.个体评价:a.通过学生的分享,评价学生是否能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b.通过学生的解决方案,评价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整体评价:通过学生的小组讨论和解决方案的呈现,评价整个班级对于生活中数学的应用和理解程度。

五、板书设计:-分析-运用-合作-创新六、教学反思:通过这个教案,我试图让学生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中体会到数学的应用和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第四节:桥的设计与限高设置
5
第五节:实际测量问题
6
第六节:几何体的制造优化
7
第七节:投资的优化与分配
8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第八节:数据的处理与分析
9
第九节:自然界里的数学规律两则
10
第十节:中国古代数学名题欣赏
11
第十一节:中外著名数学家介绍(一)
12
第十二节:中外著名数学家介绍(二)
13
复习
14
测试与评价
校本课程《生活中的数学》教学计划
一、授课对象
高二、高三学生
二、课时安排
每学期14课时计划
三、备课组成员
丁夏云马常军丰文伟朱斌
朱镇禄孙茂张海叶范习昱
郑友培谢丽曹顺平戴慧
四、计划安排
课程名称
生活中的数学
任课教师
备课组全体成员
课时
内容
1
第一节:储蓄与贷款的利息
2
第二节:阶梯水费、电费问题
3
第三节:彩票中奖的概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