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方分析

处方分析
处方分析

处方分析(指明制成何种剂型、处方中各组分的作用及制备工艺,每题5分,共10分)1.写出10%Vc注射液(抗坏血酸)的处方组成并分析?

答:抗坏血酸10g 主药

碳酸氢钠适量pH调节剂

NAHSO4 0.4g 抗氧剂

依地酸二钠适量金属离子螯合剂

注射用水加至100ml 溶剂

使用CO2排除安瓿中氧气

2.为什么要在维生素C注射液的处方中加入依地酸二钠、碳酸氢钠和亚硫酸氢钠?而且在制备过程中要充CO2气体?

答:依地酸二钠:金属离子螯合剂,防止金属离子对维C的影响;

碳酸氢钠:调节溶液pH值,保持维C的性质稳定

亚硫酸氢钠:抗氧剂,阻止氧气的氧化作用;

在制备过程中要充CO2气体:排除氧气,阻止氧气的氧化作用。

3. 下列处方是什么类型的乳剂?为什么?

处方:HLB

液体石蜡50g

司盘-80 2.1g 4.3

吐温-80 2.9g 15.0

蒸馏水加至100ml

解:B

A

B B

A

A

AB W

W W

HLB

W

HLB

HLB

+?

+

?

=

HLB=((4.3*2.1)+(15*2.9))/(2.1+2.9)=10.506

>8,O/W型

4.剂型()

乙酰水杨酸300g()淀粉30g()酒石酸3g()10%淀粉浆适量()滑石粉 1.5g()

制备工艺:

5. 硝酸甘油缓释片处方分析

(1)处方:

硝酸甘油0.26 g(10%乙醇溶液2.95ml )()

十六醇 6.6 g()

硬脂酸 6.0g()

聚维酮(PVP) 3.1 g()

微晶纤维素 5.88 g()

微粉硅胶0.54 g()

乳糖 4.98 g()

滑石粉 2.49 g()

硬脂酸镁0.15 g()

(2)制法:

将PVP溶于硝酸甘油乙醇液中,加微粉硅胶混匀,加硬脂酸与十六醇,水浴加热到60℃,使溶。将微粉硅胶、乳糖、滑石粉的均匀混合物加入上述熔化的系统中,搅拌1小时。将上述粘稠的混合物摊于盘中,室温放置20分钟,待成团块时,用16目筛制粒。30℃干燥,整粒,加入硬脂酸镁,压片。

(3)要求:

a.处方各成分的作用。(填于括号中)

b.PVP在该处方中加入的目的。

c.简述该缓释片的释药机理。

6.剂型()

呋喃唑酮100g()

十六烷醇70g()

HPMC 43g()

丙烯酸树脂40g()

十二烷基硫酸钠适量()

硬脂酸镁适量

制备工艺:

1. 有片剂处方如下:磺胺甲噁唑0.40kg;甲氧苄啶0.8kg;淀粉(120目)0.08kg;3%HPMC

0.18kg;硬脂酸镁0.003kg 共制得1000片,试分析该处方。

4.剂型()

红霉素1亿单位淀粉52.5g

淀粉浆(10%)适量干淀粉 5.0g

硬脂酸镁 3.6g 制成1000片

制备工艺:

7. 处方1(片芯)处方2(包衣膜)

硫酸沙丁胺醇9.6mg 醋酸纤维素(乙酰化率398%)7-11g

氯化钠189mg 渗透压调节剂PEG1500 4-5g 增塑剂

聚维酮 1.2mg 丙酮/乙醇(95/5)1000mL 溶剂

羧甲基纤维素钠0.2mg

75%乙醇适量

硬脂酸镁适量润滑剂

五、处方分析(指明制成何种剂型、处方中各组分的作用及制备工艺,每题5分,共10分)1.剂型()

红霉素1亿单位淀粉52.5g

淀粉浆(10%)适量干淀粉 5.0g

硬脂酸镁 3.6g 制成1000片

制备工艺:

1.片剂

其中红霉素为主药,淀粉为稀释剂,淀粉浆为粘合剂,干淀粉为崩解剂,硬脂酸镁为润滑剂。

制备工艺为:湿法制粒压片法

2.剂型()

Vc 104g()碳酸氢钠49g()

亚硫酸氢钠2g()EDTA-2Na 0.05g()

注射用水加至1000ml()

制备工艺:

2.注射剂

Vc为主药,碳酸氢纳为缓冲剂,亚硫酸氢钠为抗氧剂,EDTA-2Na为螯合剂,注射用水为注射用溶剂

制备工艺:原辅料和容器的前处理、称量、配制、过滤、灌封、灭菌、质量检查、包装四.处方分析并简述制备过程

R x1

片芯处方:

1000片用量处方分析

阿司匹林25g 主药

淀粉32g 填充剂

L-HPC 4g 崩解剂

10%淀粉浆q.s 粘合剂

滑石粉q.s 润滑剂

包衣液处方:

丙烯酸树脂Ⅱ号10g 包衣材料

蓖麻油2g 增塑剂

滑石粉q.s 色素附着剂

柠檬黄q.s 色素

95%乙醇加至200ml 溶媒

制备过程:

素片制备:将阿司匹林过80目筛,与淀粉混匀,加淀粉浆制成软材,用14目筛制粒,置70干燥后于12目筛整粒,加入滑石粉混匀后,压片,得素片;

片剂包衣:按处方量配制好包衣液后,设置仪器参数,将包衣液参数喷入放置了素片的包衣锅中,待一定时间后将包好异的片剂取出即得。

R x2 水杨酸乳膏处方分析

水杨酸 1.0g 主药

硬脂酸 4.8g 油相,

硬脂酸甘油酯 1.4g 油相,辅助乳化剂

液状石蜡 2.4g 油相,调节稠度

白凡士林0.4g 油相,调节稠度

羊毛脂 2.0g 油相,调节吸水性和渗透性

三乙醇胺0.16g 与硬酯酸生成新生皂O/W

SLS 1g 乳化剂

甘油 1.2g 保湿剂

蒸馏水加至40g 水相

水制备过程:将水杨酸研细后再通过16目筛,备用。取硬脂酸甘油脂,硬脂酸,白凡士林及液状石蜡加热熔化为油相。另将甘油、三乙醇胺及蒸馏水加热至90℃,再加入十二烷基硫酸钠溶解为水相。然后将水相缓缓倒入油相中,边加边搅,直至冷凝,即得乳剂型基质,将过筛的水杨酸加入上述基质中,搅拌均匀即得。

题目:处方分析:复方乙酰水杨酸片(1000片)的制备

处方乙酰水杨酸 268g

对乙酰氨基酚 136g

咖啡因 33.4g

淀粉 266g

淀粉浆(17%) q.s

滑石粉 15g

轻质液状石蜡 0.25g

制法:①将对乙酰氨基酚、咖啡因与约1/3淀粉混匀,制软材,制粒,干燥,整粒;②

将晶型乙酰水杨酸与上述颗粒混合,加入剩余的淀粉(预干燥),混匀;③将吸附有液状石蜡的滑石粉与上述混合物混匀,过12目筛,压片即得。

(1)分析处方,说明处方中各成份的作用。

(2)参照本处方,写出湿法制粒压片的生产工艺流程。

(3)说明本处方的三主药为什么要分别制粒?

(4)说明本处方中崩解剂的加入方法。

(5)为什么滑石粉中要喷入液状石蜡?

解题过程与步骤:

(1)乙酰水杨酸 268g 主药

对乙酰氨基酚 136g 主药

咖啡因 33.4g 主药

淀粉 266g 填充剂和崩解剂

淀粉浆(17%) 适量 黏合剂

滑石粉 15g 润滑剂

轻质液状石蜡 0.25g 润滑剂

(2)药物、辅料 →粉碎、过筛

??→?加辅料混合→制软材→制湿颗粒→湿粒干燥→整粒

?????→?加润滑剂和崩解剂 混合→压片→(包衣)→质量检查→包装 (3)三主药混合制粒易产生低共熔现象,且可避免乙酰水杨酸与水直接接触防止水解。

(4)内外加法

(5)滑石粉在压片时易因振动而脱落,加入液状石蜡可使滑石粉更易于黏附在颗粒的表面,防止脱落。

题目:分析鱼肝油乳的制备处方中各成分的作用。

处方 鱼肝油 368ml

吐温80 12.5g

西黄蓍胶 9g

甘油 19g

苯甲酸 1.5g

糖精 0.3g

杏仁油香精 2.8g

香蕉油香精 0.9g

纯化水 共制 1000ml

解题过程与步骤:

处方中鱼肝油为主药,吐温80为12.5g 乳化剂,西黄蓍胶为辅助乳化剂,甘油为稳定剂,苯甲酸为防腐剂,糖精为甜味剂,杏仁油香精、香蕉油香精为芳香矫味剂。 题目:复方硫洗剂

处方 沉降硫 30g

硫酸锌 30g

樟脑醑 250ml

甘油 100ml

聚山梨酯80 2.5ml

纯化水 加至 1000ml

根据处方回答问题:

(1)本品属于哪种分散系统?制备要点是什么?

(2)为提高本品稳定性可采取哪些措施?

解题过程与步骤:

(1)本品系混悬剂。制备要点:取沉降硫置乳钵中加甘油和聚山梨酯80研匀,缓缓

加入硫酸锌水溶液,研匀,然后缓缓加入樟脑醑,边加边研,最后加适量纯化水至全量,研匀即得。

(2)提高稳定性措施:硫有升华硫、精制硫和沉降硫三种,以沉降硫的颗粒最细,

为减慢沉降速度,选用沉降硫;硫为典型的疏水性药物,不被水润湿但能被甘油润湿,故

先加入甘油及表面活性剂吐温80作润湿剂使之充分分散,便于与其他药物混悬均匀;若

加入适量高分子化合物如羧甲基纤维素钠增加分散介质的黏度其助悬作用,制剂会更稳定些。

题目:分析下列处方,指出下列处方中各成分作用,制成何种剂型。

硝酸甘油 20g 单硬脂酸甘油酯 105g

月桂醇硫酸钠 15g 对羟基苯甲酸乙酯 1.5g

硬脂酸 170g 白凡士林 130g

甘油 100g 蒸馏水加至 1000g

解题过程与步骤:

1.各成分的主要作用:

硝酸甘油主药单硬脂酸甘油酯油相

月桂醇硫酸钠乳化剂对羟基苯甲酸乙酯防腐剂

硬脂酸油相白凡士林油相

甘油微保湿剂蒸馏水加至水相

2.可制成乳膏剂

题目:以有机铵皂为乳化剂的乳剂基质制备以下乳膏剂

处方硬脂酸 120g

羊毛脂 50g

甘油 50g

单硬脂酸甘油酯 35g

液状石蜡 60g

三乙醇胺 4g

凡士林 10g

羟苯乙酯 5g

纯化水加至 1000g

分析本处方操作要点及乳膏类型。

解题过程与步骤:

1.硬脂酸、单硬脂酸甘油酯、凡士林、羊毛脂、液状石蜡,水浴加热至80℃左右使其熔化、混匀;

2.另取羟苯乙酯溶于甘油和水中,加入三乙醇胺混匀,加热至与油相同温,将油相加到水相中,边加边搅拌,直至冷凝。

三乙醇胺与部分硬脂酸形成的有机铵皂为O/W型乳化剂,单硬脂酸甘油酯能增加油相的吸水能力,同时还作为辅助乳化剂能有效地提高O/W型乳剂基质的稳定性,羊毛脂可增加油相的吸水性和药物的穿透性,液状石蜡和凡士林用以调节稠度、增加润滑性,甘油为保湿剂。

第一季度处方点评情况及分析

2016年1-3月 对处方点评、住院医嘱点评情况及分析 一、点评目的: 为了充分掌握我院医师临床用药的合理性,加强建立不合理用药监测、制约、干预机制,纠正不合理用药,提升我院药物治疗水平,节约卫生资源,药剂科每月开展处方点评,希望有利于改善药物治疗效果及医患关系。 二、点评方法 1.处方点评:每月随机抽取3日门急诊处方为点评处方(不含中药饮片处方),在3日处方中在抽取≥100张处方主要点评并登记列表。 2.医嘱点评:每月随机抽取30份住院医嘱为点评对象。 三、点评依据: 根据《处方管理办法》、《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2015年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医院处方点评制度及实施考核细则》结合二级综合医院等级评审检查内容,对门诊处方、住院医嘱进行点评。 四、点评结果 1.门急诊处方:平均每张处方药品数为 2.97种,抗菌药物处方数占比21.37%,注射剂处方数占比26.13%,平均每张处方金额为142.03元,处方合理百分率99%。

妇产科24% 35% 100% 五官科28% 20% 100% 口腔科48% 30% 99% 皮肤科11% 15% 99% 中医科0 0 99% 针伤科0 0 100% 平均21.37% 22.25% 99% 2.住院医嘱: (1)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为(要求:≤60%):56.23%;使用强度(要求:控制在40DDD以下):61.79 (2)在抽查的50份Ⅰ类切口手术病历中,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比例(要求:≤30%)为80%;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时间(要求≤24h):<24h的占25%,24-48h 的占20%,>48h的占35%。 五、不合理处方存在问题 1.适应症不适宜 例1 患者男 53岁外科临床诊断:荨麻疹 处方: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 注射用泮托拉唑40mg 静滴 st 【分析】荨麻疹的常规治疗主要是使用抗组胺药物,而泮托拉唑是质子泵抑制剂,属于抗溃疡药物。这与临床诊断不符,建议细化诊断或添加第二诊断,以体现用药目的。 例2 患者男 61岁内科临床诊断:绝经后骨质疏松

处方点评抽样与统计分析报告方法

处方点评抽样与统计分析方法 一、统计学概述 统计学是把科学和艺术结合在一起进行收集和分析数据资料的一门学科。 因为科学研究常研究的是事物的一般规律,研究的是其共性;艺术扬的是其个性,两者相差很远。而统计学是通过扬有差别的个性来寻求事物背后的一般规律,所以它是连接科学和艺术的一个桥梁。 早在16世纪,意大利人把统计学称为国情学。这种说法后来传播到法、德、荷等欧陆国家。在17,18世纪,这些国家的大学里讲授的“统计学”课程,实际上就是讲“国情学”,包括有关人口,经济,地理,乃至政治方面的容。到十九世纪初,逐步演变为现代西方统计学——Statistics。 统计学可与各领域、各专业相结合,已在社会、人口、教育、环境等各领域的应用研究中被广泛应用,因为它是一门方法学,是破解各领域难题的科学工具。如工业统计,卫生统计,生物统计,医药统计,金融统计,法学统计,心理统计,交通统计、教育统计等等。 卫生统计学属应用统计学,运用数理统计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医学科研及卫生工作中有关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的科学。其容包括三部分: 1、统计设计: 抽样方法、研究设计方案 样本含量(大小)的确定 2、整理资料:数据录入、核查和汇总 3、分析资料:统计描述、统计推断。 二、目的意义

处方点评是加强合理用药的管理手段,目的是要解决临床不合理用药问题,不断提高临床医疗水平。在处方点评中应用卫生统计学的意义: 1、控制影响处方点评的因素 2、保证处方点评的质量 3、提高处方点评的水平 4、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在处方点评工作应用卫生统计,其容包括处方抽取的数量(样本含量)和抽样方法、处方数据资料的整理、分析、解释和描述。将获得可靠的结果,作出科学的推断或预测,为政府或卫生管理部门在医疗工作中进行管理决策和行动提供依据和建议。因此在处方点评中应用卫生统计,必须做到以下原则: 1、要有足够的样本含量; 2、被抽查的处方要有代表性; 3、抽样方法要科学; 4、点评结果要有可比性。 三、样本含量 样本含量是指样本中包含的观察单位数。从总体中抽取样本时,应保证样本有足够的数量满足统计学要求,样本中观察个体之间变异度小的样本含量可少些,变度大的应多些。 影响样本含量大小的相关因素 1、检验水平一般用95%的把握 2、检验效能一般取90%的信度 3、容许误差抽样率与总体率差别<10% 4、总体率的大小

门诊处方点评实例

【摘要】目的通过对门诊处方书写常见问题的分析,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水平的提高。方法对2010年2月份的门诊3000张普通处方和药师日常处方审核工作中所记录的疑义处方进行点评、统计和分析。结果有345张处方存在不合理现象,占11.5%,其中,处方书写不规范共计315张、处方用药不适宜49张、超常处方23张,分别占全部抽查处方的比率为10.5%、1.63%、0.77%。结论门诊处方问题很多,处方合格率有待提高,抗菌药物滥用严重,需加强《处方管理办法》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的学习【关键词】门诊处方处方点评处方分析 The Comments and Analysis of Outpatient Prescriptions 【Abstract】Objective:To promote rational clinical drug levels by the analysis of common problems of outpatient prescription writing. Methods: analyse, statisics and comment the 3000 daily general out-patient prescriptions and pharmacists prescriptions which are produced in Febrary,2010. Results :there are 345 prescription of irrational behavior, accounting for 11.5%, among of which irregulate prescription writings are 315, inappropriate prescriptions are 49 and extraordinary prescriptions are 23。They separately rank 10.5%, 1.63% 0.77% among sample prescriptions. Conclusion: prescriptions have a lot of problems. The pass rate of prescriptions needs to be improved. Antimicrobial drugs are abused seriously. We need to enhance the learning "Prescription Management"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antibacterial drugs guiding principles". 【Key words】Outpatient prescription Prescription comment Analsis of typical prescription 处方是医生为预防和治疗疾病而给患者开写的取药凭证,是药师为患者调配和发药的依据和患者进行药物治疗和药品流向的原始记录,也是医疗活动中处方是具有法律效力重要的医疗文书,其书写质量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健康与生命安全[1]。处方点评是发现临床不合理用药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对不合理处方的剖析,及时发现问题,合理干预,将有利于提高临床医师合理用药水平。《处方管理办法》(2007)明确提出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处方点评制度,开展处方点评工作。2010年2月10日卫生部印发《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的通知[2],对医疗机构处方点评形式、内容、标准作了详尽的规定。为贯彻落实《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的规定,我们对我院2010年2月份门诊3000张普通处方根据《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进行点评和不合理处方分析。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回顾性随机抽取2010年2月份处方3000张(不包含麻醉、精神药品处方)和门诊疑义处方登记表。 1.2 点评方法 根据《药物咨询及用药安全监测系统(大通)》、《药品说明书》《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临床用药须知》,检索《中国医院数字图书馆》近年治疗指南或专家共识等,注重循证医药学证据,结合医院处方点评标准和细则,重点从处方书写形式审核内容、用药适宜性审核内容及超常处方三个方面逐一点评,其中任一项不规范即判定为不合格处方。填写医院《处方点评工作表》,用Excel2003软件进行数据分类汇总,根据点评结果统计处方合格率并对其中的不合格处方进行分析。 2 点评结果 2.1 处方基本指标年龄:2-67a,平均32a;药品品种种数:1-5种,平均 3.2种;抗菌药物:抗菌药物处方1050张,抗菌药物使用率35%;注射剂:注射剂处方463张,注射剂使用率15.43%;处方金额:0.2-358元,平均87元。根据WHO制定的发展中国家

处方点评工作总结

处方点评工作小结 为规范我院处方点评工作,提高处方质量,促进合理用药,保障医疗安全,根据《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处方管理办法》等相关制度,我院处方点评工作小组对2016年9、10、11、12月处方各随机抽取100张进行点评。旨在规范处方管理,规范抗菌药物临床合理使用,提高我院临床药物治疗水平。 一、点评方式:每月随机抽取100张处方进行点评,点评内容包括不合格处方、抗生素使用处方和注射剂使用处方。其中不合格处方具体点评,包括不规范处方、用药不适宜处方和超常处方。 二、点评结果: 1、2016年9、10、11、12月合格处方率、抗生素使用处方率和注射剂使用率如下图: 月份合格处方率抗生素使用处方率注射剂使用率9月85% 78% 56% 10月83% 75% 50% 11月84% 73% 47% 12月87% 65% 43% 2、2016年9、10、11、12月不合格处方总数,其中不规范处方、用药不适宜处方和超常处方如下图:

月份不合格处方总数不规范处方用药不适宜处方超常处方9月15 10 2 3 10月17 10 2 5 11月16 11 1 4 12月13 8 1 4 三、点评结果分析: 1、不合格处方分析:出现不规范处主要问题是药房电脑系统录入药品名不规范,另外是医生开具处方不规范和药房人员审阅处方后未及时签名;用药不适宜处方主要问题是医生对患者有诊断,但未针对用药或不用药,另外出现个别重复用药情况;超常处方主要问题是医生未对患者有诊断而进行用药。 2、抗生素使用处方分析:总体上,抗菌药物处方数占总处方数的比例每月在逐渐下降,抗生素使用比例未能有效控制的主要原因是基层卫生院药品品种少和辅助治疗方法缺乏,医生针对用药的治疗选择较少,另外医生对预防感染而使用抗生素、患者对抗生素认识缺乏而主动选择使用抗生素等情况。 3、注射剂使用处方分析:总体上,注射剂使用处方数占总处方数的比例每月在逐渐下降,注射剂使用比例未能有效控制的主要原因是患者对注射剂认识缺乏,认为打点滴是治愈疾病比较好的选择而主动选择使用注射剂的情况,另外存在在缺乏有效实验室检查的情况,医生使用抗生素注射剂更能有效控制感染而使用注射剂。

处方点评总结

2013年处方点评总结 2013年以来,按照卫生部《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等规范要求。我院为了医疗质量的持续改进,以及《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治理活动》要求,对我院的处方点评、临床合理用药工作做了重要调整和加强,首先医院班子领导非常重视处方点评、临床合理用药工作,从今年1月开始“医院处方点评小组”总共召开组织多达9次会议,2013年1-12月总计抽查处方1885张。其中不合格的处方为81张,全年的处方合格率为95.7%。每月对我院门诊处方和病例进行点评与不合理用药分析,对医师不合理用药处方和病例进行了处罚,对临床不合理用药及时干预,纠正和杜绝临床上已发生或潜在的不合理用药现象,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有效、经济、合理。下面就我院2013年1-12月份处方点评及临床不合理用药存在的问题归纳如下: 一、不规范处方(31张) 1、药品名称使用商品名,未使用规范的通用名。如使用“安必仙”、“三乐喜”等商品名开具药品。(4张) 2、处方前记填写欠完整,存在缺项,例如无“年龄”、“临床诊断”等。(3张) 3、临床诊断不全。例如临床诊断为“冠心病”开具“罗红霉素”“莲花清瘟胶囊”、临床诊断为“脑供血不足”开具“苯溴马隆”“奥美拉唑胶囊”等等。(17张) 4、处方中存在药品剂型、规格、用法、用量错误。例如

“罗红霉素缓释胶囊一日三次,每次两粒”,“左氧氟沙星注射 液”“甲硝唑注射液”无规格等等。(7张) 二、不适宜处方(48张) 1、重复用药:如临床诊断为“上感”开具“利巴韦林注”“单磷酸阿糖腺苷”;临床诊断为“酒精中毒”开具“生脉注” “参附注”。(5张) 2、溶媒选用不适宜,溶媒与药物存在配伍禁忌,例如“奥美拉唑注”使用“葡萄糖”作为溶媒,“多种微量元素”使用“盐水”作为溶媒等等。(7张) 3、中西药混用,例如“参麦注”加“氯化钾注”;“参附注”加“氯化钾注”等等。中成药注射液里加氯化钾会影响溶解度,不溶性微粒呈几何级数增加,甚至能导致沉淀,从而大大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所以坚决杜绝中西药注射剂混用,严格遵守《中药注射剂使用原则》,使用时加强监护,防止严重不良事件的发生。(7张) 4、有配伍禁忌和不良相互作用:例如“水溶性维生素注”加入“氯化钾注”,“脂溶性维生素注”加入“氯化钾注”等。(5张) 5、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24张) (1)超计量使用,例如“头孢曲松钠注”2.0g Q8h,一 日用量为6g,超过说明书一日4g极量。(1张) (2)联合应用不合理,例如临床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 开具“阿莫西林匹脂片”和“罗红霉素缓释胶囊”;临床诊断 为“肺部感染”开具“头孢曲松钠注”和“哌拉西林舒巴坦注” 等。(7张)

医疗大数据分析报告

大数据的意义在于提供“大见解”:从不同来源收集信息,然后分析信息,以揭示用其他方法发现不了的趋势。在利用大数据发掘价值的所有行业中,医疗行业有可能实现最大的回报。凭借大数据,医疗服务提供商不仅可以知道如何提高盈利水平和经营效率,还能找到直接增进人类福祉的趋势。以下是大数据在医疗行业的一些常见用途,包括商业运作和健康管理: 1.分析电子病历:医生共享电子病历可以收集和分析数据,寻找能够降低医疗成本的方法。 医生和医疗服务提供商之间共享患者数据,能够减少重复检查,改善患者体验。但目前,大部分的电子病历都无法共享,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出于安全和合规的考虑,但找到一个安全的方法来挖掘患者数据,这能改善医护质量并降低医疗成本。 关键词:患者数据共享、信息安全、提高医疗质量、降低医疗成本 2.分析医院网络系统:不妨想想我们在分析入院治疗的趋势时获得的好处。例如,对儿科 病房医疗设备的统合分析可以更早地识别潜在的婴儿感染趋势。或者,再想想减少术后葡萄球菌感染的好处。通过利用大数据,医院可以知道,医生在术后开的抗生素能否有效地防止感染。 关键词:入院治疗趋势分析 3.管理数据用于公共健康研究:医务人员会被铺天盖地的数据所淹没。诊所和医院会提交 关于健康状况和免疫接种的数据,但没有大数据的话,这些数据毫无意义。大数据分析能够对患者的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整合,用以充实公共健康记录,而丰富多样的公共健康记录能催生更合理的法规,并提供更好的医疗。 关键词: 公共健康记录、患者数据 4.循证医学:大多数医院和急诊室都实行“食谱化医学”,也就是说,医生对收治的病人 采用同一套检查项目来确定病因。而利用循证医学,医生可以将病人的症状与庞大的患者数据库进行比对,从而更快地做出准确诊断。在这里,大数据扮演的角色是从不同来源采集信息,并对数据实施标准化。在这种情况下,带有“高血压”的记录就可以映射到另一条带有“血压升高”的记录。 关键词:循证、患者数据库

我院处方点评情况总结

我院12月份处方点评情况总结(700字) 字数:700?手机看范文 ?处方点评工作总结700字 ?处方点评总结20xx2200字 ?医院处方点评工作总结21400字 ?处方点评总结20xx2900字 ?处方点评总结500字 ?处方点评总结400字 20xx年x月份处方点评情况总结 一、12月份抽取的216张处方,具体参数通报如下: (1)平均每张处方用药品种数为1.83种。 (2)国家基本药物占处方用药的13.29%。 (3)抗菌药物使用率为18.57%。 (4)注射剂使用率8.78%。 (5)药品通用名的使用率为94.6%。 (6)合理处方占92.6%,不合理处方占5.3%。 (7)不合格处方12张。 二、处方书写不规范分布情况 三、分析: 1、平均每张处方用药品种数为1.83种,符合要求。《处方管理办法》规定每张处方不得超 过5种药品,抽取的处方中,有2张处方超出5种药品,我们应提倡尽量减少多种药物联用,因为用药品种越多,发生药品不良反应的机会也就越大。

2、国家基本药物占处方用药的13.29%,基本药物目录是按照临床必需、安全有效、价格合理、使用方便的原则遴选的,应该大力宣传和使用基本药物。 3、门诊抗菌药物使用率为18.57%,符合国家卫生部要求的20%以下的标准。为防止滥用抗菌药物,减缓细菌耐药性的发生,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应严格执行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原则。 4、注射剂使用率8.78%,根据WHO制定的标准,发展中国家平均处方注射剂使用率应为13.4%一24.1%,药物的使用原则是,能口服的尽量口服,特别是抗菌药物的使用,要严格控制静脉给药的形式。而频繁使用注射剂增加感染和不良反应的机会。 5、药品通用名的使用率为94.60%,药品通用名的使用可减少处方错误,有利于学术交流,并且在一定程度上预防商业贿赂。我院医师存在的问题与医生个人习惯有关及之前没有重视药品通用名有很大关系,大部分的医生都为了“快”,“方便”,而忽略了其可能给患者带来不便与安全隐患的可能性。 6、应加强规范处方管理,提高处方质量。 年1-10月份共抽查处方500张,对我院门诊处方每月进行处方点评与不合理用药分析。今年已进行10期,均以药讯形式发放至各临床科室。其旨在加强学习交流,提高临床疗效,促进药物的合理规范使用。同时制定了《*****关于临床合理用药管理规定》,对医师不合理用药处方进行了处罚。对临床不合理用药及时干预,纠正和杜绝临床上已发生或潜在的不合理用药现象,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有效、经济、合理。下面就我院20xx年1-10月份临床不合理用药存在的问题归纳如下: 一、处方书写不规范 1、个别处方存在无医师签名,或无带教老师签名,或模仿带教老师签名,药师仍然予以调配。个别调配处方存在无调剂、复核签名现象。 2、处方前记填写欠完整,存在缺项,更多的无“临床诊断”。 3、每张处方不得超过5种药品。部分处方同一输液组中药物达八、九种之多,穴位注射中中西药混用达七、八种之多,如当归、麝香、夏天无、VitB1、VitB12、利多卡因、地塞米松、复方骨肽等,存在严重安全隐患。 4、药品名称使用商品名,未使用规范的通用名。如使用 “感康”、“吗叮啉”、“芬必得”等商品名开具药品。

2013年2月门诊处方点评分析报告

2013年2月门诊处方点评分析报告 我院处方点评工作小组定期开展处方点评工作,对门诊处方的合理性进行点评分析,指出不合理因素,保证用药安全,提高用药水平。以下为本月处方点评的具体情况: 1、处方来源及组成 抽取2013年2月28日全部门诊处方共202张。其中含儿科相关的处方101张,占全部处方的50.00%;妇产科相关处方89张,占44.06%;外科及门诊部处方12张,占5.94%。 2、处方合格率 本次处方点评过程中发现不合格处方18张,合格率为91.09%。不合格处方中含妇科相关的处方15张,儿科相关处方1张,门诊部处方2张。其中,妇科门诊不合格处方中,绝大多数属于“大处方”(即处方金额超限),在以后工作中应予以注意。 3、抗菌药物使用情况 本次点评的202张门诊处方中,含抗菌药物的处方66张,占32.67%,虽然与正常水平还有较大的差距,但近段时间来一直在不断地进步,逐步降低抗菌药物的使用率。抗菌药物处方中,口服抗菌药物的处方有19张,占抗菌药物处方总数的28.79%,注射用抗菌药物处方40张,占60.61%,外用抗菌药物处方13张,占19.70%。抗菌药物剂型的选用比例比较平均,注射用抗菌药物的使用率仍略有偏高,但较之以前已有所改善。使用注射剂型药物的利弊相信各科医

护人员都已熟知,在此不再多讲,望医师在诊疗过程中全面考虑,选择最合理的剂型,为患者的生命健康着想。联合用药处方5例,全部为二联用药。我院较常见的抗菌药物联用现象为阿奇霉素与头孢类抗菌药联用以及硝呋太尔与其他外用栓剂的联用。 4、开具药品数及处方金额问题 本次统计得平均每张处方开具的药品数为2.45种。其中单张处方开具一种药品的处方有66张,占32.67%;开具两种药品的处方58张,占28.71%;开具三种药品的处方有28张,13.86%;四种药品的处方22张,占10.89%;五种及五种以上品种药品的处方28张,占13.86%。处方的药品开具数目前处于比较良好的水平,3种药品数以下的处方占了大部分的比例。严格把握药品品种的开具数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用药合理性的提高,同时也减少了药品不良反应和药物相互作用发生的几率。 本次点评的处方金额超限问题比较严重,平均单张处方金额为61.40元(除去一个金额较大的特殊患者的处方),100元以上的处方有46张,占总处方数的22.77%,120元以上的处方19张。我院在实行药品零差价政策后对处方金额的规定已在上次处方点评报告中说明:儿科一岁以下患者单张处方金额不得高于60元,一岁以上儿科处方不得高于90元,妇科诊断为“人流术后”的处方金额不高于90元,妇科炎症处方金额不高于120元,超出规定金额的处方即视为大处方。本月“大处方”现象较严重,最常见的情况如下:临床诊断为“早孕药流”,开具药品为:米非司酮片*1盒、米索前列

门急诊处方点评分析

门急诊处方点评分析 摘要目的分析门、急诊不合理用药原因,以促进合理用药。方法随机抽取482张处方,对其进行点评分析。结果482张处方中,不合理处方93张,占处方总数的18.29%。结论药师应积极参与临床合理用药,确保用药安全、合理、有效。 关键词不合理处方;点评分析 关注合理用药始终是医药工作者永恒的话题之一。药物用得合理,不仅能够减轻患者的痛苦,使患者早日康复,重返工作岗位,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同时也节约了医药资源,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1]。作者在临床实践中发现并干预了许多用药中存在的不合理用药现象。现就常见的不合理用药情况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资料来源抽取本院2015年12月1日~31日所有门、急诊处方合计9637张。 1. 2 抽样方法采用分层抽样+随机抽样方法,将本院132医师的姓名作为分层标志进行分层,然后每层按照5%的抽取率随机抽样,得到482张处方作为样本。 1. 3 评价标准依据药品说明书、《处方管理办法》、《新编药物学》、《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以及《处方点评实施规范》对抽取的样本进行逐一点评。 2 结果 在482张处方中,不合理用药93张,占18.29%;其中用法用量不当24张,占25.80%,重复用药27张,占29.03%,配伍不合理31张,占33.33%。溶媒不合理11张,占11.82%。 3 不合理用药处方分析 3. 1 用法用量不当①硫酸吗啡控释片30 mg分成两半,1次口服半片,破坏了控释膜或控释骨架,使药物迅速释放出,从而达不到长效的目的。正确的服用方法是:采取坐位或站立位用温开水将控释制剂整片吞下。②应用糖皮质激素采取3次/d给药的方法,易导致疾病反复、撤药反跳、脑垂体及肾上腺皮质分泌功能异常。选择糖皮质激素治疗时应将1 d剂量于早晨7~8点1次给药的“冲击疗法”,或每日早晨1次给药的“间歇疗法”利于疾病恢复。同时药物对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素轴的抑制作用比分次给药轻;而且致胃溃疡出血的发生率大大降低,并发感染的几率也较分次给药少。③甲钴胺注射液(怡位康)+0.9%

山西省第二人民医院临床合理用药和处方点评自查报告

山西省第二人民医院 处方点评及临床合理用药工作自查报告 卫生厅医管处: 为贯彻落实卫生部《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的精神,规范医疗行为,降低医疗成本,提高药学服务质量,保证药品使用的安全和有效控制药品质量和价格,相关工作人员在我院领导的带领下,认真组织学习上级文件精神,在临床合理用药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现将本院自查结果总结如下: 一、开展处方和医嘱点评,认真做好处方点评总结。 在院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全院各科室的配合下,我院认真执行《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成立了我院处方点评专家组,专为处方点评工作提供专业技术咨询,同时药剂科成立处方点评工作小组,负责处方点评的具体工作,定期公布处方点评结果,通报不合理处方。处方点评工作小组每月抽查100张门诊处方和30份住院病历,对抽出的处方病历根据《处方管理办法》进行相关规定和参数指标的点评,并结合药品说明书和药典等有关书籍对不合理用药处方进行统计分析,对其中存在问题的处方和病历医嘱要在全院进行通报,使各科室的医师在科室主任的带领下进行自查自纠的学习。 通过坚持不懈对每月的处方和病历进行点评、总结、通报批评等措施,我院主要存在的“临床诊断不全”、“临床诊断与用药不符”、“书写不规范”等问题得到了明显改善,最近两个月的处方合格率由原来的78%提高到现在的95%。

二、药事管理制度健全,工作到位。 1、设有由院领导、医务科、院感科、药剂科和临床科室主任组成的医院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组成人员均具有高级技术任职资格。 2、医院药剂科现有专业技术人员23名,占本院卫技人员总数比例未达标,包括副主任药师2名,主管药师9名,药师6名,药士5名;药剂科负责人为副主任药师职称,大学本科学历。现有临床药师1名(未达标)。 3、我院执行国家有关药品管理的法律法规,建立了药剂管理相关制度。 4、医院成立了ADR领导小组,设有ADR工作小组,制定了工作制度,并做好工作记录。 5、医务科有专职人员负责参与本院药物治疗相关的行政事务管理工作。 6、严格执行山西省药品集中招标采购管理的有关规定,按中标目录购进招标药品。本院所需药品统一由药学部门采购,严禁从非法渠道采购药品,保证临床用药安全。 三、规范临床合理用药,尽量做到合理、有效、经济、适当。 1、制定了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工作制度、实施办法及本院《基本用药目录》。 2、制定了本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规范或实施细则》,并进行了抗菌药物临床监测,采取了干预措施。 3、认真落实用药总量监控公示,医师用药情况通报和医师合理用药评价等工作。 4、从严监管临床用药,执行设定的临床用药“红线”(科室药占比),不违规,不突破,促进临床药物的合理使用。

医院处方大数据分析门急诊

医院处方大数据分析(2019H1门急诊样本) (样本区域和范围:北京、成都、广州、哈尔滨、杭州、上海、沈阳、天津、郑州地区综合医院门急诊) 一、处方科室分析 1.样本地区综合医院门急诊处方科室分析 2019上半年,北京、成都、广州、哈尔滨、杭州、上海、沈阳、天津、郑州样本地区综合医院门急诊总采样处方金额为21.3亿元,相对于2018上半年同比增长9.5%。共收录76个科室(科室合并说明见附录),前10位处方科室占综合医院门急诊总采样处方金额53.2%,80%的处方金额来自前20位科室。

2.样本地区综合医院门急诊重点科室分析 样本地区综合医院门急诊处方金额前10位科室中,同比增长率较突出的科室是:肿瘤内科、肿瘤外科、泌尿外科、急诊科。对这4个科室具体分析见表1-1: 表1-1 :样本地区综合医院门急诊重点科室分析

样本地区门急诊处方金额占比前20位科室对比分析 二、处方药品类别分析 1.样本综合医院门急诊处方药品类别分析

2019H1,样本综合医院门急诊共采集112类药物,前15类药物累积百分占比为59.2%,前33类药物累积百分占比达80%以上: 抗肿瘤靶向药处方金额居门急诊首位,相对于2018上半年处方金额同比增长77.4%。其中排名前5位的品种,除曲妥珠单抗外,奥希替尼、安罗替尼、克唑替尼和瑞戈非尼在2018年上半年均无处方数据,故对整体处方金额增长贡献较大。

高血压用药处方金额排名第2位,相对于2018上半年处方金额呈下降趋势,下降4.1%,其类别内主要下降品种有:氨氯地平、氯沙坦、厄贝沙坦、厄贝沙坦/氢氯噻嗪。 抗病毒药排名第12位,相对于2018上半年下降4位,处方金额下降15.5%。其类别内主要下降的品种有:恩替卡韦、替比夫定、拉米夫定以及阿德福韦酯。 2. 样本医院门急诊处方药品类别对比分析

处方分析

处方分析(指明制成何种剂型、处方中各组分的作用及制备工艺,每题5分,共10分)1.写出10%Vc注射液(抗坏血酸)的处方组成并分析? 答:抗坏血酸10g 主药 碳酸氢钠适量pH调节剂 NAHSO4 0.4g 抗氧剂 依地酸二钠适量金属离子螯合剂 注射用水加至100ml 溶剂 使用CO2排除安瓿中氧气 2.为什么要在维生素C注射液的处方中加入依地酸二钠、碳酸氢钠和亚硫酸氢钠?而且在制备过程中要充CO2气体? 答:依地酸二钠:金属离子螯合剂,防止金属离子对维C的影响; 碳酸氢钠:调节溶液pH值,保持维C的性质稳定 亚硫酸氢钠:抗氧剂,阻止氧气的氧化作用; 在制备过程中要充CO2气体:排除氧气,阻止氧气的氧化作用。 3. 下列处方是什么类型的乳剂?为什么? 处方:HLB 液体石蜡50g 司盘-80 2.1g 4.3 吐温-80 2.9g 15.0 蒸馏水加至100ml 解:B A B B A A AB W W W HLB W HLB HLB +? + ? = HLB=((4.3*2.1)+(15*2.9))/(2.1+2.9)=10.506 >8,O/W型 4.剂型() 乙酰水杨酸300g()淀粉30g()酒石酸3g()10%淀粉浆适量()滑石粉 1.5g()

制备工艺: 5. 硝酸甘油缓释片处方分析 (1)处方: 硝酸甘油0.26 g(10%乙醇溶液2.95ml )() 十六醇 6.6 g() 硬脂酸 6.0g() 聚维酮(PVP) 3.1 g() 微晶纤维素 5.88 g() 微粉硅胶0.54 g() 乳糖 4.98 g() 滑石粉 2.49 g() 硬脂酸镁0.15 g() (2)制法: 将PVP溶于硝酸甘油乙醇液中,加微粉硅胶混匀,加硬脂酸与十六醇,水浴加热到60℃,使溶。将微粉硅胶、乳糖、滑石粉的均匀混合物加入上述熔化的系统中,搅拌1小时。将上述粘稠的混合物摊于盘中,室温放置20分钟,待成团块时,用16目筛制粒。30℃干燥,整粒,加入硬脂酸镁,压片。 (3)要求: a.处方各成分的作用。(填于括号中) b.PVP在该处方中加入的目的。 c.简述该缓释片的释药机理。 6.剂型() 呋喃唑酮100g() 十六烷醇70g() HPMC 43g() 丙烯酸树脂40g() 十二烷基硫酸钠适量() 硬脂酸镁适量 制备工艺: 1. 有片剂处方如下:磺胺甲噁唑0.40kg;甲氧苄啶0.8kg;淀粉(120目)0.08kg;3%HPMC

处方点评情况总结

萧县祖楼镇中心卫生院2017年7月份处方点评情况总结 根据安徽省卫计委《关于公布2017年重点药品监控目录的通知》(卫药秘2017-327号)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重点药品监控目录,我院组织药事管理小组成员,于7月28日对全院临床科室所有使用监控目录中七类药品的70张处方进行专项点评,具体点评结果如下:一、7月份抽取的70张处方,具体参数如下: ( 1 )平均每张处方用药品种数为 1.8种。 ( 2 )国家基本药物占处方用药的 95% 。 ( 3 )抗菌药物使用率为 15.57% 。 ( 4 )注射剂使用率 42% 。 ( 5 )药品通用名的使用率为 96% 。 ( 6 )合理处方占95.6 %,不合理处方占4.4% 。 二、分析: 1、平均每张处方用药品种数为 1.8种,符合要求。《处方管理办法》规定每张处方不得超过5种药品,抽取的处方中,有2张处方超出5种药品,下一步尽量减少多种药物联用,因为用药品种越多,发生药品不良反应的机会也就越大。 2、国家基本药物占处方用药的950%,基本药物目录是按照临床必需、安全有效、价格合理、使用方便的原则遴选的,应该大力宣传和使用基本药物。

3、门诊抗菌药物使用率为15.57%,符合国家卫生部要求的20%以下的标准。为防止滥用抗菌药物,减缓细菌耐药性的发生,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应严格执行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原则。 4、注射剂使用率42%,根据WHO制定的标准,平均处方注射剂使用率应为13.4%一24.1%,由于是对重点监控药品进行专项点评,所以注射剂使用率明显偏高,下一步要严格控制静脉给药的形式。 5、下一步加强规范处方管理,提高处方质量。

处方分析论文

医药学院学生学业作品 作品题目:京州县人民医院2016年7-9月门诊、 急诊处方分析 作品形式:论文 学生姓名:陈皮球 学号:12345789987654321 专业:药学 班级:药学2016-2 指导教师:xxx 完成日期2017 年4月10日

京州县人民医院2016年7-9月门诊、急诊处方分析 【摘要】目的:通过对门急诊处方书写常见问题的分析,了解门、急诊抗生素等药品不合理使用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水平的提高。方法:抽取京州县人民医院2016年7-9月份的门急诊处方,进行专门的点评、统计和分析。结果:门急诊处方共抽取7171张,其中抗菌药物处方4541张,非抗菌药物处方2630张。处方总体合格率73.14%(抗菌药物处方合格率73.84%,非抗菌药物处方合格率71.94%)。并对几个突出问题,不同的类型的处方各自存在的问题,进行举例分析。结论:门急诊处方合格率有待提高,抗菌药物等其他药物存在滥用,需要进一步加强《处方管理办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年) 的学习。 【关键词】门、急诊处方;抗生素;合理用药;处方分析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ommon problems of prescriptions in outpatient and emergency departments, to understand the irrational use of antibiotics in the outpatient and emergency departments, and to improve the level of rational drug use in clinic. Methods: the prescriptions of outpatient and emergency department of Jinzhou People's Hospital from 2016 to were collected and analyzed. Results: a total of 7171 prescriptions were collected from the outpatient and emergency department. Among them, there were only about 4541 prescriptions of antibiotics, and there were no antibiotics prescriptions of 2630. The overall qualified rate of prescription was 73.14% (the qualified rate of antibiotic prescription was 73.84%, and the rate of non antibiotic prescription was 71.94%). And some outstanding problems, different types of prescriptions for each of the existing problems, for example analysis. Conclusion: the prescription rate of outpatient and emergency treatment needs to be improved, and the abuse of antibiotics and other drugs, the need to further strengthen the "prescription management approach", "the guiding principles of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antibacterial drugs (2015) study. [Key words] emergency prescriptions; antibiotics; rational use of drugs; prescription analysis

2016年处方点评工作总结

2016年处方点评工作总结 在院领导对药学工作的重视及正确指导下,今年我院处方合格率达到94.19%,比2015年处方合格率上升了2.8%。为进一步提高我院处方质量、促进合理用药、保障医疗安全,规范抗菌药物和重点监控药品的临床合理使用,药剂科将加强对临床用药的监督管理。现将我院处方点评工作汇总如下: 点评方式:每月30号以前随机抽取当月处方(不少于100张)进行点评,今年抽查处方1155张(1月至11月),平均每月抽查105张处方。今年(1月至11月)抽查出院病历436份、运行病历100份。2016年处方抽查结果:不合理处方平均比例为5.81%。病历用药不合理平均比例为9%。 不规范处方分析:不规范处方主要是处方前记缺项、临床诊断不全、超疗程用药没有医师签名或注明理由。 不合理用药处方分析:不合理用药处方有重复用药现象有临床诊断与开具药物不符的情况,个别处方中存在药品剂型、规格、用法、用量错误,偶有超剂量、超浓度静脉给药现象。 病历医嘱用药不合理分析: 不合理用药主要是联合用药不当、超疗程用药、无依据更换抗菌药物等现象。 抗菌药物应用情况:抗菌药物使用率逐渐下降,门诊使用率每月都小于20%、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每月小于60%。抗菌药物分级使用日渐规范,但仍有未根据抗菌药物特点和病原菌种类选择抗菌药物的情况存在,需进一步改进。

四川省重点监控药品因我院涉及较少,存在的主要问题:活血化瘀类药物偶尔有超疗程用药情况的发生。 针对现有问题提出改进意见: 1、希望各临床科室医生与药房加强沟通,使临床科室提高对处方正确书写的重视程度。药剂科和医务科加强对处方不规范书写的监管,并按我院处方点评制度对不合格处方采取相应措施; 2、建议信息科设置程序使填写不完整的处方无法通过,从系统上消除项目填写不全的错误,如年龄、用法用量等项目; 3、望各临床医生积极配合医院制度实施,提高我院处方质量,促进合理用药,保障医疗安全,减少不合格处方的出现。 * * * * * 医院 2016年12月5日

处方分析论文

处方分析论文 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

医药学院学生学业作品作品题目:京州县人民医院2016年7-9月门诊、 急诊处方分析 作品形式:论文 学生姓名:陈皮球 学号: 专业:药学 班级:药学2016-2 指导教师:xxx 完成日期2017 年4月10日

京州县人民医院2016年7-9月门诊、急诊处方分析【摘要】目的:通过对门急诊处方书写常见问题的分析,了解门、急诊抗生素等药品不合理使用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水平的提高。方法:抽取京州县人民医院2016年7-9月份的门急诊处方,进行专门的点评、统计和分析。结果:门急诊处方共抽取7171张,其中抗菌药物处方4541张,非抗菌药物处方2630张。处方总体合格率%(抗菌药物处方合格率%,非抗菌药物处方合格率%)。并对几个突出问题,不同的类型的处方各自存在的问题,进行举例分析。结论:门急诊处方合格率有待提高,抗菌药物等其他药物存在滥用,需要进一步加强《处方管理办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年)的学习。 【关键词】门、急诊处方;抗生素;合理用药;处方分析 [Abstract]Objective:toanalyzethecommonproblemsofprescriptionsinoutpatientandemerge ncydepartments,tounderstandtheirrationaluseofantibioticsintheoutpatientandemergencydepart ments,:theprescriptionsofoutpatientandemergencydepartmentofJinzhouPeople':,therewereonly about4541prescriptionsofantibiotics,"prescriptionmanagementapproach","theguidingprinciple sofclinicalapplicationofantibacterialdrugs(2015)study. [Keywords]emergencyprescriptions;antibiotics;rationaluseofdrugs;prescriptionanalysis 目录

2014年1月门诊中药处方点评分析报告

2014年1月门诊中药处方点评分析报告 2014年2月,根据《医院处方点评细则》(以下简称《细则》),医院处方点评小组对我院2014年1月份门诊中药处方进行了点评,现将点评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一、资料来源 从2014年1月14日、15日、16日三天门诊中药处方中随机抽取100张进行点评。 二、方法与结果 首先将随机抽取的100张门诊中药处方,根据《细则》逐张填写“门诊处方点评工作表”,然后再对工作表中内容进行统计分析。具体统计情况见门诊处方点评工作表(略)及表1、表2、表3、表4. 表1 2014年1月门诊中药处方点评工作表数据汇总 表2 2014年1月门诊中药处方金额分配表 表3 2014年1月门诊中药处方点评不合理处方汇总

表4 2014年1月门诊中药处方点评各科室情况汇总

三、总结 3.1我院门诊中药处方现状 2014年1月我院门诊中成药中草药处方总数为2836张,本次点评共抽查处方100张,占处方总数的3.5%。2014年1月中药不合理处方比例较大,占27%。与合理处方占比95%的要求相距甚远。 通过点评收集的数据显示,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处方的前记和后记内容缺项或填写错误,比如地址一栏,电话一栏填写的处方非常少。在抽查的100张处方中有2张处方诊断项没填写。有将年龄写成61月和62月的,调配、复核、发药人员部分处方没有签名 用法用量不适宜的处方比较多。最典型的有0.35克/粒的跌打胶囊每次服0.9克,0.38克/粒的续断接骨胶囊每次服1.2克,跌打膏每天二次外贴患处,复方丹参滴丸成人每次口服3粒,外洗方自煎约400ML,分三次外洗,下肢方成人每次口服300ML等。 给药途径错误。如止痛胶囊用于出生3天的婴儿,每次0.6克,肌肉注射。 药师在调配、复核与发药过程中,人员责任不明确,存在初级药师复核发药、中级药师调配职责错乱的现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