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日制培智学校的义务教育生活适应课程标准82页PPT

合集下载

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生活适应》教学目标

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生活适应》教学目标

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生活适应》教学目标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生活适应》教学目标课程领域次领域项目教学目标生活适应学段二2 社会适应2.5 安全防范2.5.2 居家安全2.5.2.2 能按照安全规范操作居家设施2.5.2.3 能掌握居家常用急救方法2.5.2.4 能掌握发生居家事故时求救方法2.5.3校园安全2.5.3.2 能懂得避开校园内的安全隐患2.5.3.3 能在发生校园危险和突发事件时具备应急处理的方法2.5.3.4 能掌握校园危险和突发事件发生时的求救方法2.5.4 人际安全2.5.4.1 能有人际交往的安全意识2.5.4.2 能识别人际交往中存在的危险2.5.4.3 能掌握应对人际交往中危险的方法2.5.4.4 能在遇到人际交往的危险时求助2.5.5 消防安全2.5.5.1 能有交通安全意识2.5.5.2 能遵守交通安全规则2.5.7 消防安全 2.5.7.2 能掌握预防火灾常识2.5.7.3 能在火灾事故中及时运用应急手段2.5.7.4 能在发生火灾事故时求助2.5.8 灾害防范2.5.8.1 能了解自然灾害常识2.5.8.4 能在灾害发生后求助2.6 实用常识2.6.1 自然尝试2.6.1.1 能了解实用的自然常识2.6.1.3能运用自然常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3.6 环境保护3.6.1 解决环境问题3.6.1.1 能了解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3.6.1.2 能了解主要的环境污染问题3.6.1.3 能了解环境问题对人生存的危害3 生活实践3.6.3 环保行为3.6.3.2 能懂得减少污染的意义3.6.3.3 能懂得保护生态环境课程领域次领域项目教学目标生活适应学段三1.智能发展1.3 认知能力1.3.1 记忆 1.3.1.8 能对地点有长时记忆1.3.7 解决问题1.3.7.3 能依据原理原则解决问题1.3.7.4 能发散思维解决问题1.3.7.5 能寻求帮助解决问题1.3.7.6 能在众多解决问题的方案中选择合理方案1.3.7.7 能把解决问题的方法迁移到其他环境1.6 自我引导1.6.1自我认识1.6.1.4 能积极主动地处理事务1.6.1.5 能尝试参与自己不擅长的事1.6.1.6 能对自己从事的事务有自己的想法与控制的能力1.6.2需求表达1.6.2.4 能对人和事物发表意见1.6.2.5 能争取被人对自己所倡议事件的认同1.6.3 选择与决定1.6.3.5 能坚持达成决定的事项1.6.3.6 能够承担选择的后果1.6.4 生涯规划1.6.4.3 能拟定活动计划1.6.4.4 能执行计划1.6.4.5 能评估活动的成效1.6.4.6 能根据活动成效调整活动计划1.6.4.7 能规划日常生活1.6.4.8 能制定人生长期发展计划1.6.4.9 能规划人生各阶段的转衔准备2 社会适应2.1 情绪情感2.1.2 情绪表达与对应2.1.2.4 能用积极情绪影响他人2.1.3 情绪调节2.1.3.4 能在日常生活中维持稳定的情绪课程领域次领域项目教学目标生活适应学段三2 社会适应2.1 情绪情感2.1.3 情绪调节2.1.4.5 能对自然和社会事物产生审美情感2.2 人际关系2.2.1 角色认识2.2.1.4 能认识各种角色之间的关系2.2.1 角色认识 2.2.1.5 能有角色的归属感2.2.2 角色扮演 2.2.2.3 能进行角色转换2.2.4 建立与保持2.2.4.4 能与陌生人保持适当的关系2.2.4.6 能与他人平等互动和分工合作2.2.4.7 能主动与他人沟通、协调解决人际间的误解和冲突2.3 社区参与2.3.2 学校参与2.3.2.5 能在学校活动中承担一定责任2.3.4 利用社区资源2.3.4.2 能有选择地获取社区免费的服务2.3.4.3 能利用街道或社区群众性组织和团体2.3.4.4 能利用社会慈善机构或福利机构2.3.4.5 能利用政府资源2.3.5 服务社区2.3.5.2 能选择合适的服务工作2.3.5.3 能按照流程和质量要求完成服务工作2.3.5.4 能有良好的服务态度2.3.5.5 能坚持长期的社区服务工作2.4 社会责任2.4.1 遵守规则 2.4.1.3 能遵守各种规则2.4.2 认知责任2.4.2.2 能了解自己的权利2.4.2.3 能了解自己的义务2.4.2.4 能承担应尽的责任2.4.3 履行契约2.4.3.3 能与他人签订契约2.4.3.4 能履行签订的契约2.4.4 维权守法 2.4.4.3 能依法办事课程领域次领域项目教学目标生活适应学段三2 社会适应2.5 安全防范2.4.4 维权守法2.4.4.4 能利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权利2.4.4.5 能拒绝违法乱纪的行为2.4.5 道德伦理2.4.5.2 能懂得遵守基本的道德规范2.4.6 参与公益2.4.6.2 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各种公益活动2.5.1 饮食安全2.5.1.2 能知道常见的实物中毒症状2.5.1.3 能在发生实物中毒后正确求助2.5.2 居家安全2.5.2.3 能掌握居家常用急救方法2.5.2.4 能掌握发生居家事故时的求救方法2.5.3 校园安全2.5.3.2 能懂得避开校园内的安全隐患2.5.3.3 能在发生校园危险和突发事件时具备应急处理的方法2.5.3.4 能掌握发生校园危险和突发事件时的求救方法2.5.4 人际安全2.5.4.3 能掌握应对人际交往中危险的方法2.5.4.4 能在遇到人际交往的危险时求助2.5.5 交通安全2.5.5.3 能在交通事故中及时运用急救手段2.5.5.4 能在发生交通事故时求助2.5.7 消防安全2.5.7.3 能在火灾事故中及时运用应急手段2.5.7.4 能在发生火灾事故时求助2.5.8 消防安全2.5.8.1 能了解自然灾害常识2.5.8.2 能掌握逃生技能2.5.8.3能及时自救2.5.8.4 能在灾害发生后求助2.6 使用常识2.6.1 自然常识2.6.1.1 能了解实用的自然常识2.6.1.3 能运用自然常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课程领域次领域项目教学目标生活适应学段三2 社会适应2.6 实用常识2.6.2 社会常识2.6.2.1 能了解与自己生活相关的社会常识2.6.2.3 能运用社会常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2.6.3 人文常识2.6.3.1 能了解与自己生活相关的人文常识2.6.3.3 能运用人文常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3 生活实 3.6 环境 3.6.1 解决环 3.6.1.4 能了解改善环境问题的践保护境问题策略3.6.2 政策与法规3.6.2.1 能了解我国基本的环境保护政策3 生活实践3.6.2.2 能了解我国的环境保护措施3.6.3 环保行为3.6.3.4 能倡导和宣传环保3.6.3.6 能了解低碳生活的意义3.6.3.7 能节约和回收资源3.6.3.8 能采取措施抵消碳排放3.6.3.9 能养成低碳生活习惯。

培智学校课程标准

培智学校课程标准
1.1.4.4 能自如地运用食指操作
1.1.4.5 能自如地旋转腕部操作物品
1.1.4.6 能双手过身体中线操作物品
1.1.4.7 能双手朝各个方位操作
1.1.4.8 能双手协调操作
1.1.5眼手协调:能经由视觉的引导操作物品的能力。(对于视觉功能障碍的儿童可藉由双手的运动完成原需眼手协调的活动)
1.1.5.1 能对准目标取、放物品
1.1.5.2 能对准目标按压物品
1.1.5.3 能对准目标嵌插物品
1.1.5.4 能对准目标堆叠物品
1.1.5.5 能对准目标捏挤物品
1.1.5.6 能对准目标推入拉出物品
1.1.5.7 能对准目标撕剥物品
1.1.5.8 能对准目标盛倒物品
1.1.5.9 能对准目标穿串物品
1.1.5.10 能对准目标旋拧物品
1.3.7.7能把解决问题的方法迁移到其他环境
1.3.7.8能根据主题进行创作
1.4语言沟通
1.4.1语言能力:幼儿说出第一个字(有意义的音)前所应具备的能力,包括注意力、观察力、模仿能力等。
1.4.1.1能进行有意注意
1.4.1.2能对指定的刺激有探索的动机
1.4.1.3能静坐或等待至得到下一个指示
1.3.7解决问题:以一定的目标,应用各种认知活动、技能等,经过一系列的思维过程操作,使问题得以解决的过程。
1.3.7.1能依据自己的经验与记忆解决问题
1.3.7.2能用错误排除法解决问题
1.3.7.3 能依据原理原则解决问题
1.3.7.4能发散思维解决问题
1.3.7.5能寻求帮助解决问题
1.3.7.6能在众多解决问题的方案中选择合理的方案
1.3.2.1能把相同的物品放在一起

培智学校课程标准

培智学校课程标准

培智学校课程标准、学习领域目标(一)倾听与说话初步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

能听懂日常用语;能说普通话;能进行简单的日常会话和社会交往,养成文明的沟通习惯。

(二)识字与写字热爱祖国语言文字。

能认读和书写一定数量的常用汉字(例如:个人姓名、家庭住址、小区名、医院、车站站牌、超市、商场等公共场所常用文字)。

(三)阅读具有初步的阅读能力。

能阅读简单的应用文及个人资料;能阅读非连│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与内容│7续性文本(例如:表格、说明书、时刻表、购物清单等),从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

具有初步的阅读兴趣。

能阅读简单的绘本或儿童文学作品,累计阅读绘本或图书18 本以上;能累计诵读或背诵儿歌、童谣、儿童诗、古诗18 ~ 50 首。

(四)写话与习作具有初步的写话和习作能力。

能根据表达需要写一句话或几句话;能填写简单的表格和个人资料;能书写简单的应用文;初步养成用文字记录生活信息的习惯。

(五)综合性学习能结合生活语文的学习,参与语言活动、文化生活,参与社区生活;能尝试用文字、图画、照片、现代媒体等多种方法呈现学习的过程与结果。

三、学段目标与内容低年级段(1 ~ 3年级)(一)倾听与说话1. 能在别人对自己讲话时注意倾听。

2. 能听懂常用的词语,并作出适当回应。

3. 能听懂简单的句子,并作出适当回应。

4. 能听懂生活中的常用语言。

5. 能模仿运用生活中的常用语言。

6. 能用简短的语言表达个人基本需求。

7. 能使用人称代词(例如:你或你们、我或我们、他或他们)。

8. 能作简单的自我介绍(例如:姓名、班级、主要家庭成员等)。

9. * 能在生活情境中进行简单对话。

* 注释:“*”为选择性目标,下同培智学校义务教育生活语文课程标准(2016年版)810. 能听懂生活中常用的普通话。

11. 学说普通话。

(二)识字与写字1. 能关注汉字,萌发识字的兴趣。

2. 能区别一般图形与汉字。

3. 认读生活中常用汉字10 ~ 50 个(例如:姓名、校名等)。

培智学校课程标准

培智学校课程标准
1.4.1.4能主动模仿动作
1.4.1.5能主动积极配合各项指示
1.4.2语用能力:在特定语景中理解语言和生成语言的能力。
1.4.2.1愿意用语言表达需求
1.4.2.2能用各种方式表达自己的意思
1.4.2.3能结合情景理解语言或图片信息
1.4.2.4能使用合乎情境的语言
1.4.2.5能与人交谈
1.4.2.6能用适当的语音、语速和语调进行表达
1.1.2.6 能四肢协调地行走
1.1.2.7 能四肢协调地跑步
1.1.2.8 能独立上下楼
1.1.2.9 能双脚完成跳跃动作
1.1.3 运动技能:从事日常活动的体力、动作、协调、平衡及技巧
1.1.3.1 能有适当的肌力完成活动
1.1.3.2能有足够的肌耐力以完成活动
1.1.3.3能有适当的柔软度以完成活动
1.2.3.5 能通过触觉辨别危险,并做出迅速反应
1.2.4 味觉:能感受口腔内对味觉器官化学感受系统的刺激并产生反应的一种能力
1.2.4.1 能有正常的味觉敏锐度
1.2.4.2 能分辨基本味道
1.2.4.3 能辨别危险味道并做出反应,如洗涤剂等
1.2.5 嗅觉:能通过长距离感受空气中的化学刺激并产生反应的能力
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
教学目标体系
一、三大领域
1.智能发展领域
1 智能发展
1.1 动作能力
1.1.1 姿势控制:维持一个姿势以完成活动
1.1.1.1 能维持头颈部的姿势平衡以完成活动
1.1.1.2 能维持坐姿平衡,并完成上肢活动
1.1.1.3 能维持爬姿以完成活动
1.1.1.4 能维持跪姿以完成活动
1.3.2.9能根据形状进行图片配对分类

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6年版)

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6年版)

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6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目 录生活语文 (3)生活数学 (33)生活适应 (61)劳动技能 (83)唱游与律动 (103)绘画与手工 (119)运动与保健 (143)信息技术 (187)康复训练 (205)艺术休闲 (221)培智学校义务教育生活语文课程标准(2016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第一部分 前言语言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生活语文是培智学校学生学习应用语言文字的重要载体,也是培智学校学生发展思维、改善功能、学习文化知识和形成生活技能的基础。

生活语文课程标准是培智学校实施语文教育教学的重要依据。

生活语文课程的基础作用与多重功能,奠定了该课程在培智学校九年义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一、课程性质生活语文课程是培智学校义务教育阶段的一般性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

生活语文课程应使培智学校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沟通交流,具有基本的适应生活的听、说、读、写能力,提高文化素养,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工具性、人文性、生活性相统一是生活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二、课程基本理念(一)培养学生适应生活的语文素养生活语文课程应面向培智学校的全体学生,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使学生都能获得生活所需要的基本语文素养。

生活语文课程要引导学生扩大生活经验范围,丰富语言积累,丰富形象思维,逐步发展抽象思维;要指导学生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具有基本的倾听与说话能3培智学校义务教育生活语文 课程标准(2016年版)力、识字与写字能力,初步的阅读、写话能力;要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使他们初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通过语文学习提高学生适应生活、适应社会的能力和健康的审美情趣。

(二)构建以生活为核心的开放而适性的语文课程生活语文课程应着眼于学生的生活需要,按照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生存需要,以生活为核心组织课程内容,注重语文知识与生活的联系,注重倾听与说话和书面语言学习的结合。

《培智学校义务教育生活适应课程标准》解读

《培智学校义务教育生活适应课程标准》解读

《培智学校义务教育生活适应课程标准》解读近年来,随着社会发展和经济变化,中国义务教育改革也进入了新阶段。

培智学校根据国家义务教育法法规,制定了《培智学校义务教育生活适应课程标准》。

该课程标准旨在全面提高学生的生活能力,使之具备为社会服务的素质和能力。

《培智学校义务教育生活适应课程标准》共分为十一部分,其中包括“健康保护”、“劳动技术”、“思想道德和新学术”等课程。

每一部分都有特定的要求,要求学生掌握相应的知识和技能,并能够正确解决生活中的实践问题。

例如,“健康保护”课程要求学生能够正确认识身体素质,熟悉健康饮食和身体保健知识,培养良好的健康习惯,运用安全防范知识,掌握一定的急救知识和技能,增强自我保护能力。

另一方面,“劳动技术”课程则要求学生能够了解常用劳动技术,熟练操作家用工具,充分发挥劳动技能,提高劳动生产力,为社会发展作出贡献。

此外,“思想道德和新学术”课程要求学生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持劳动、创新、正义、诚实、宽容等道德原则,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增强文化自信心。

培智学校开设的义务教育生活适应课程,针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以及现实生活需要,结合实践性教学,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从提高学生生活素质和能力入手,努力使义务教育改革更加深入、可行,并赋予义务教育更加实际的含义,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培智学校的义务教育生活适应课程标准,体现了学校致力于教育改革的良好意愿,也标志着培智学校正在向着更高的目标前进。

学校将一如既往地按照标准的要求,努力把握时代脉搏,让学生真正掌握学习和生活的本质,更好地为国家服务。

以上就是关于《培智学校义务教育生活适应课程标准》的解读,希望能够帮助同学们理解义务教育改革,为学生提供更多实际的帮助,让义务教育改革更有成效。

只有了解了义务教育改革,才能做到以教育改革为现实出发,把课程标准落实到学校教育实践中,以更加深入、可行、有效的方式,让学生掌握义务教育改革精神,获得更强的实践能力,为社会服务。

培智学校课程标准

培智学校课程标准
1.2.8感觉统合:感觉统合是指大脑和身体相互协调的学习过程,指机体在环境内有效利用自己的感官,以不同的感觉通路从环境中获得信息输入大脑,大脑再对其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并作出适合性反应的能力,简称“感统”。
1.2 感知能力
1.2.1视觉:感知外界物体的大小、明暗、颜色、动静,获得对机体生存具有重要意义的视觉信息的能力
1.2.1.1能有正常的视觉敏锐度
1.2.1.2 能注视眼前或周围的人事物
1.2.1.3 能追视人事物
1.2.1.4 能辨别不同物品
1.2.1.5 能辨别不同形状、大小、颜色、图片和文字
1.2.1.6 能区分对象与背景物体
1.2.1.7 能对空间位置有知觉能力
1.2.1.8 能依据样本操作
1.2.1.9 能识别原色、间色、复色等
1.2.2听觉:能接受各种声音刺激并做出反应的能力
1.2.2.1 能追寻声源
1.2.2.2 能辨别不同的声音
1.2.2.3 能辨别不同的语音
1.2.2.4 能在复杂的声音背景中注意特定的声音
1.2.2.5 能运用听觉做出正确的反应
1.1.5.2 能对准目标按压物品
1.1.5.3 能对准目标嵌插物品
1.1.5.4 能对准目标堆叠物品
1.1.5.5 能对准目标捏挤物品
1.1.5.6 能对准目标推入拉出物品
1.1.5.7 能对准目标撕剥物品
1.1.5.8 能对准目标盛倒物品
1.1.5.9 能对准目标穿串物品
1.1.5.10 能对准目标旋拧物品
1.1.5.11 能对准目标搓擦物品
1.1.5.12 能对准目标折卷物品
1.1.5.13 能依照样本进行涂色、拼贴、勾勒等
1.1.6使用工具:双手藉由中介物操作物品的能力

《培智学校义务教育生活语文课程标准解读》

《培智学校义务教育生活语文课程标准解读》
11
• 特点 Ø工具性,人文性,生活性相统一。
12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
1.培养学生适应生活的语文素养 • 语文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中积累
与建构起来,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 来的语言能力及其品质。 • 是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的语言知识和能力,思 维方法和思维品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 体现。 • 是基于语文学科本质凝练的核心内容。
23
• 阅读:具有初步的阅读能力。
q能阅读简单的应用文及个人资料;
q能阅读非连续性文本(例如:表格、说明书、时刻
表、购物清单等),从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
• 具有初步的阅读兴趣。
q能阅读简单的绘本或儿童文学作品,累计阅读绘本
或图书 18 本以上;
q能累计诵读或背诵儿歌、童谣、儿童诗、古诗 18-
50 首。
*写50个以上 *握笔姿势
中 书写(描写或抄写)生活中常用词语—写50-100个— 修改错字—使用不同的笔—书写习惯、写字姿势 *能用硬笔按笔顺规则书写汉字 *写100-300个
高 硬笔书写—写100-300个—书写习惯 *写300-500个
四、实施建议
31
(一)建立学科目标体系
主要解决问题: • 将课程标准中的内容与要求,通过一系列的目
52
2.开发利用其他课程资源 • 文本资源:如教师用书,教与学的辅助用书等。 • 媒体与信息技术资源:视频、电影、电视、广
播、网络等。 • 各种活动:如报告会、演讲会、辩论会、研讨
会、戏剧表演等。 • 各类场所,如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
超市、商场、银行、车站、餐厅等。 • 自然风光、文化遗产、风俗民情等。
*300~500个
*汉语拼*尝音试、自主声识母字、韵母、声调、音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