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油价下国际油公司战略动向分析(吴谋远)
低油价下石油企业面临的形势与关键

低油价下石油企业面临的形势与关键全球低油价的形势下,石油企业面临着许多的挑战和机会。
对于全球石油企业来说,低油价既是一种威胁,同时也是一个机遇。
形势与关键石油企业的形势和关键,主要包括以下几点:一、降低成本低油价对石油企业来说,最大的挑战就是如何在成本下降的同时,保持企业的生产能力和盈利能力。
降低成本是企业应对低油价的一种有效解决方案。
企业可以采取多种方式降低成本,如减少员工人数、降低生产及运输成本、进行技术改进等。
二、减少生产面对低油价,石油企业也可以减少生产量,从而降低成本和维持盈利能力。
石油企业可以通过减少生产量和对剩余油藏的深度开发来缓解低油价带来的压力。
同时,适当降低原油生产能力,同时增强天然气开采和液化天然气业务,在满足市场需求的前提下调整产能结构,保持企业的盈利能力。
三、积极开拓市场低油价时期,石油企业除了降低成本和减少生产外,也可以积极开拓市场,增加销售额。
尽管全球原油需求下降,但石油企业还是可以通过多元化的产品和服务线路,增加整体销售额,稳固市场份额。
企业不仅可以向下游市场提供燃料和化工产品,还可以通过向上游市场提供技术和服务,促进销售额的增长。
四、强化创新能力强化创新能力是石油企业在低油价时期必须面对的关键问题。
在这个数字化、科技化的时代,只有通过不断创新和技术提升,才能不断保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而在低油价下,石油企业需要更加注重效率和降本增效,调整管理体制、改进油田开发模式等,才能适应市场变化。
总之,低油价时期,石油企业需要积极应对,采取多种措施,才能在市场风险中稳固前行。
企业需要敏锐洞察市场变化,灵活调整战略,加强内部管理和技术创新,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胜出。
国内外石油企业应对低油价的策略和启发

国内外石油企业应对低油价的策略和启发近年来,全球石油市场面临着低油价的挑战,这也对国内外石油企业的经营带来了很大挑战。
在这种背景下,石油企业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应对全球低油价的挑战。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简要分析国内外石油企业应对低油价的策略和启发。
1. 通过降低生产成本来提高企业竞争力面对低油价的挑战,国内外石油企业可以通过降低生产成本来提高竞争力。
其中,最直接的方法是削减开支和降低生产成本。
具体而言,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优化采收过程,降低生产成本。
例如,降低油井的运行成本、优化采油方式、降低检修维护成本等,都可以降低生产成本。
(2)加强成本管控,避免浪费。
例如,通过科学的管理方法,对石油采收过程进行优化,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浪费,提高效益。
2. 提高营销渠道的网络化和多元化(1)加强线上销售。
例如,通过互联网技术和电子商务平台,建立线上销售渠道,加强线上销售,提高企业的获取渠道。
(2)开拓新市场。
例如,通过开拓海外市场或发展新兴市场,提高企业介入多元化市场的能力。
3. 加强品牌营销,提升企业形象和品牌认知度作为国内外石油企业的品牌,如何树立起知名度和形象都是非常重要的。
在低油价的环境中,国内外石油企业可以通过加强品牌营销,提升企业形象和品牌认知度。
具体而言,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加强企业形象的宣传。
例如,将企业的成就、社会贡献、创新成果等向外发布,树立企业良好的社会形象。
(2)加强产品营销。
例如,通过产品的品牌营销,提高产品知名度和信誉度,增加顾客购买的意向和选择。
4. 推进科技创新,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在全球低油价的环境中,科技创新也成为了石油企业应对挑战的重要手段。
具体而言,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加强科研力量。
例如,企业可以通过调整研发布局和提升研发效率,来推动科研力量的进一步提升。
(2)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例如,通过落实国家战略和政策,将石油企业的科技资源转向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研发和开发。
低油价下石油企业面临的形势与关键

低油价下石油企业面临的形势与关键近年来,全球石油市场持续低迷,导致许多石油企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困境。
低油价给石油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让它们面临着多方面的风险和挑战。
在这种情况下,石油企业要想生存和发展,就必须深刻认识低油价下所面临的形势和关键,积极应对,寻找出路。
低油价给石油企业带来的形势与关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市场供需失衡导致油价下跌低油价的根本原因在于市场供需失衡。
近年来,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加之新能源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导致全球石油需求增速下滑,市场供需失衡态势明显。
尤其是在美国页岩油产量大增的情况下,全球石油供给过剩,从而导致油价持续低迷。
石油企业面临的一个形势与关键就是要适应市场供需失衡的情况,调整战略规划,寻求新的发展路径。
二、成本压力大幅增加低油价下,石油企业的成本压力大幅增加,许多企业陷入亏损的困境。
特别是一些传统石油生产企业,在传统的油田生产方式下,成本高企,难以承受低油价带来的挑战。
石油企业要想在低油价下生存和发展,就必须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寻求更加灵活和高效的生产方式,以应对成本压力的挑战。
三、环保压力增大随着全球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尤其是新能源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替代能源的不断普及,传统石油企业面临着巨大的环保压力。
低油价下,传统石油企业为了降低成本,往往会采取一些不环保的生产方式,这就会引发环保问题,导致企业面临更大的外部监管和环保风险。
石油企业要想在低油价下生存和发展,就必须更加重视环保,积极推进绿色石油生产,积极引进环保技术,提高企业的环保水平。
四、多元化经营成为发展关键在低油价下,石油企业必须加快多元化经营的步伐,降低对石油价格波动的敏感度。
石油企业应该积极投资新能源、电力、化工、石化等领域,寻求新的盈利增长点。
通过多元化经营,可以有效分散经营风险,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并且有助于实现持续发展。
五、技术创新助力企业发展在低油价下,技术创新对于石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油价低迷背景下石油企业的降本和增效

油价低迷背景下石油企业的降本和增效油价低迷背景下,石油企业面临着保持盈利和增长的挑战。
在此情况下,降本和增效成为了石油企业的紧迫任务。
只有实现降本和增效,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降本是指在生产、运营、管理等方面寻求成本最低化,使企业成本降低,达到利润最大化的目的。
面对油价低迷,石油企业需要利用尽可能少的成本生产尽可能多的原油。
具体而言,石油企业可以通过以下措施实现降本:第一,加强现场管理。
在油田、钻井和储运等方面,加强现场管理,提高生产效率,减少生产成本。
例如,采用更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合理调配人员和机械,优化生产流程和制度规范,实现生产效率提升和人力成本控制。
第二,优化供应链。
石油企业可以通过优化供应链管理,实现优质、低成本的采购,降低采购成本。
例如,建立完善供应商管理系统,采用电子招投标方式降低采购成本,采用仓储物流等物流配送方式降低物流成本,从而实现采购全流程成本控制。
第三,节能减排。
通过节能减排降低生产成本。
例如,生产过程中使用了低能耗设备和环保材料,使用环保技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增强企业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形象。
第四,减少财务费用。
石油企业可以通过财务管理的优化,降低财务成本。
例如,优化资金运作和理财方式,降低借款成本;通过合理的税务筹划降低税收成本等。
增效是指通过科技创新、业务拓展、管理提升等措施,实现企业效益的最大化,提高企业竞争力,从而实现可持续的增长。
面对油价低迷,石油企业需要采取以下措施实现增效:第一,注重技术创新。
石油企业需要通过技术创新,改进或提高生产流程和技术手段,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产能。
例如,推广数字化、信息化、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实现生产过程和管理的精益化和自动化。
第二,拓展业务范围。
石油企业需要拓展业务范围,增加多元化的收入来源,以降低对油价波动的敏感程度。
例如,发展新能源产业,拓展煤、天然气等非石油领域的业务,构建全面的能源产业链。
第三,提升管理水平。
论述低油价状态下石油企业的应对策略

论述低油价状态下石油企业的应对策略2014年是世界石油行业大震荡、大调整、大转折的一年。
全球石油持续供大于求,国际油价暴跌,且暴跌幅度超过40%。
从市场因素来看,主要是原油供给方欧佩克不减产及美国页岩油气的产量持续增加从而导致原油供应充足,以及欧洲、日本和新兴国家经济普遍低迷,原油消费不旺,导致油价下跌。
非市场因素方面,原油价格还受地缘政治因素、美元流动性及美元走势、金融投机及人为炒作等因素影响。
市场因素和非市场因素共同作用于油价并影响油价走势。
为此,我们应采取积极的应对策略,确保我国的能源安全。
一、油价走低的原因分析由于石油是一种金融产品,其价格主要不是取决于实体性的供求关系的变化,而是取决于市场对这种供求关系变化的预期。
投资者预期作为一种心理因素本身就是不确定的。
市场一旦预期未来石油可能供过于求,就容易导致油价暴跌。
油价持续走低究其原因个人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分析:第一,全球石油供应增加导致产能过剩。
微观经济学最基本的规律是供求规律。
美国页岩油革命成功,欧佩克国家拒绝减产是导致油价持续走低的两大主要原因。
2009年,美国以天然气产量达6240亿立方米,首次超过俄罗斯成为世界第一天然气生产国。
欧佩克国家拒绝减产。
以往欧佩克国家会在油价下跌时减产,在油价上涨时增产,起到市场稳定器的作用。
而近年来,很多欧佩克国家并不希望减产,因为它们依靠石油赚取的现金来支付庞大的福利开销。
第二,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导致需求放缓。
2003年至2013年世界能源消费增量的58%来自中国,而中国经济2013年至2015年明显放缓,GDP由每年两位数增长减至7%左右,日本及欧洲经济继续滑坡。
历史经验表明,油价下跌与世界经济增长放缓之间存在高度相关性。
第三,美元升值加速导致油价应声回落。
1975年,欧佩克与美国之间达成的只用美元对石油进行定价的协议。
美联储退出量化宽松政策,美元升值加速,也推动以美元计价的石油价格下跌.第四,石油金融属性导致油价震荡频繁。
浅析低油价状态下石油企业的应对策略

浅析低油价状态下石油企业的应对策略低油价状态是指国际油价持续低迷,导致石油企业经营困难、收益下降的现象。
对于一些大型石油企业,低油价状态带来的影响较小,但对于一些小型中小石油企业,可能会带来较大的冲击。
针对低油价状态,石油企业需要采取有效措施来应对。
一、削减成本低油价状态下,石油企业面临成本增加、利润下降的风险,因此需要通过削减成本来提高利润水平。
具体措施可以包括:1、降低人工成本,通过减员、调整工资结构等方式降低人力成本。
2、削减营销费用,降低市场推广成本,同时加强渠道管理,提高销售利润。
3、优化进口原材料采购渠道,通过拓展采购渠道、谈判供应商等方式降低原材料采购成本。
二、加强技术创新低油价状态下,石油企业面临市场竞争压力增大的问题,需要加强技术创新、推出更具竞争力的产品。
具体措施可以包括:1、加强新产品研发和推广,提高公司产品的差异化竞争能力。
2、加强节能环保技术研发,实现节能降耗,降低运营成本。
3、加强数字化转型,推动智能化生产与管理,提高效率和质量。
三、多元化经营低油价状态下,石油企业需要通过多元化经营来分散风险、增加收入来源。
具体措施可以包括:1、拓展新能源市场,积极参与太阳能、风能、水能等新能源领域的开发与运营。
2、拓展石油加工、化工、石化等产业链上下游业务,提高企业整体盈利能力。
3、增加海外市场业务,通过海外市场业务来分散国内市场的风险,同时实现海外市场的增长。
总之,针对低油价状态的应对策略需要因企业而异,需要根据企业现实情况来采用不同的措施。
作为企业管理者,应该积极寻找合适的方法来应对低油价状态,提高企业的盈利水平。
低油价状态下石油企业的应对策略

低油价状态下石油企业的应对策略一、引言20XX年下半年以来,国际油价结束了持续5年的上涨态势,出现了“断崖式”的持续下跌,跌破40美元/bbl。
在此期间,虽然有局部时段的小幅反弹,但总体呈现低位运行态势,并有可能陷入长期低迷。
油价下跌有利于危机之后的全球经济复苏,但也给石油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面对这些严峻的形势,石油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实现转型发展。
二、石油价格持续下跌的原因分析(一)原油供应不断上涨20XX年,全球原油供给量仍维持在历史高位。
前三季度,欧佩克原油供给量持续增长,11月日均供给量达万桶,为近5年来的高位;伊拉克得益于原油输送基础设施的改造升级,原油出口规模增至约320万桶/天,较20XX年的约260万桶/天增幅达23%。
(二)市场的需求量不断减少在原油供给量不断攀升的同时,石油的需求量却在不断下降,石油市场供需不均衡,石油价格持续下跌。
自20XX年爆发经济危机以来,全球经济不断衰弱。
欧洲20XX年比20XX年的投资下降了20%,日本陷入持久低迷状态。
我国面对的形势较为复杂,经济发展速度降低,20XX年GDP仅为%。
石油的需求量受到经济危机的影响,在20XX年降至最低,近些年来也并无回暖迹象。
(三)受地缘政治短期影响从整个石油业的发展史来看,石油价格前后一共经历了5次较为剧烈的波动。
1973年前一直维持较低的油价,之后在1978年达到顶峰。
由于第一次能源危机爆发,次年石油价格下降,一直持续到1986年。
1987年到1997年一直处于不断波动的状态,直到20XX年7月创下接近150美元/桶的历史最高纪录。
现在,石油行业又一次面临挑战。
综合上述原因,石油价格骤跌的主要原因是供需平衡关系被打破。
这是由市场规律所导致的,地缘冲突在这一过程中也起了一定作用。
三、石油价格暴跌对石油的影响一直持续的低油价给石油造成了十分严重的影响。
(一)低油价带来挑战石油的主要利润来源是上游勘探开发板块,石油价格持续下跌直至接近生产成本边际,很多石油面临亏损。
国内外石油企业应对低油价的策略和启发

国内外石油企业应对低油价的策略和启发随着全球原油供应与需求的失衡,石油价格趋于低迷,对石油企业产生了严重的经济影响。
为了应对低油价带来的经济压力,石油企业需要在制定战略方案时进行全面思考和科学规划。
本文将就国内外石油企业应对低油价的策略和启发进行探讨。
1. 降低成本当油价持续下跌时,石油企业的首要任务是降低成本。
降低成本的方式有很多,包括减少人员开支、精简运营流程、优化供应链等。
中国石化一直在通过优化供应链、精简运营流程等方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效益。
2. 提高效率石油企业在应对低油价挑战时,需要通过提高企业效率来保持市场竞争力。
例如,外国石油公司利用先进的技术设备和管理技术来提高油田开采效率,从而降低成本。
3. 拓展业务当市场需求不足时,拓展业务是另一种应对低油价的策略。
中国石油在2018年将重心转向了石化和天然气业务,以扩大收入来源。
4. 推进科技创新科技创新是推动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
中国石油通过推进浸油加热技术、开展储层三维工程技术等科技创新,实现了新开采油田日平均房产超过一万桶油的记录。
1. 多元化经营中国石油通过拓展石化和天然气业务,实现了收入来源的多元化。
对于其他产业也是一样,多元化经营可以使企业在经济周期波动时,不会过度依赖某一产业。
2. 加强管理优化和加强企业管理是实现效率和效益的重要手段。
中国石油打造了“6+X”战略,即高效平稳运行、高质量发展、高技术力、高安全保障、高人才聚集、高环保要求+创新成果X的目标,3. 推进技术研发通过技术研发进行新材料、新设备、新技术的研究推广,能够大大提升企业竞争力,减少成本,提高效率。
4. 积极面对市场变化石油价格的波动性生动诠释了企业应该积极适应市场变化的重要性。
石油企业应加强市场研究,对市场变化保持敏感,在变化中求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万桶/日 250 200 150 100 26.4% 50 0 16.0% 29 2010 32 0% 2011 2012 2013 2014 46.5% 40% 20%
世界增量
220
美国增量
101.0%
美国占比
86.5% 170
120% 100% 80%
大项目开 发
• CVX • XOM
发展战略 IOC-NOC • BP/Rosneft?
建立新型 合作关系
持续坚持
成本削减
• Total • BP • COP
• Eni 维持原有战略和业 务,削减股息
14
4) NOC在多重压力下实施的主动和被动调整
资源国货币贬值 使资产和储备大 幅缩水
债务水平大幅提 升,已超过IOC 的水平
经营状况恶化面 临政府、社会和 股东的多重压力
低油价导致信用 评级下调,融资 难度增加
NOC
16
NOC的行动实际是反映东道国的内部压力 风险暴露:
– PDVSA, Petrobras, LNOC, NNPC, Sonangol, KMG, Gazprom, Rosneft, NIOC
Kuwait
油气出口比重与进口覆盖比重
1.这个冬天比预想的更冷、更长
2014-2015 年国际油价走势 近期国际油价走势
布伦特
0
5
10
15
,因美国的非常规技术革命,美国石油供应增量占世界石油供应总增
量的比重呈逐年上升趋势,2013年超过100%,2014年达到86.5%。
行业低估了美国非常规油气的生存能力。
Shell
– 专注于大型资产的开发和运营
– 可能需要缩小总的资产规模,更好的资产整合
Statoil
TOTAL 0% Conv. onshore Deepwater Unconventional 50% 100%
•
“等待”
– 期望随着油价回升,上游资产收益率也会回升
13
Conv. shallow Oil sands
煤炭
石油
天然气
核电
水电
其它可再生能源
中国一次能源消费总量2030~2035年达到峰值
(亿吨油当量)
40 35 30 25 20 15 10 5 0 1990 2000 2010 2020 2030 2040 2050
煤炭
石油
天然气
核电
水电
其它可再生能源
40
50
60
70
80
90
100
110
120
30
能源大规模应用的三大要素:清洁、廉价、充足
数据来源:BP世界能源统计
12
1)IOC的未来: 扩张、专注还是专业化?
2019 年大公司新产量来源
下一个投资周期,IOCs可能的投资策略:
BP Chevron
• •
并购 做专业国际巨头
– 专注于1-2项有核心技术优势的资产类型
Eni
ExxonMobil
5.0 Years Import Cover (Including Sovereign Wealth Funds) 4.5 4.0 3.5 UAE 3.0 2.5 2.0 Russia 1.5 1.0 Brazil Iran Kazakhstan Qatar
面临挑战:
Algeri a Saudi Arabia
-1
-3 -5 -7
91
89 87 85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9 -11 -13 -15
供应(左轴)
需求(左轴)
供需缺口(右轴)
8
上游再平衡已经开始 下游市场竞争更加公平
国内经济出现回暖积极信号
改革稳步推进 公司效益开始好转
数据来源:BP世界能源统计
2014-1 2014-2 2014-3 2014-4 2014-5 2014-6 2014-7 2014-8 2014-9 2014-10 2014-11 2014-12 2015-1
美元/桶
布伦特-WTI价差
WTI
2015-2 2015-3 2015-4 2015-5 2015-6 2015-7 2015-8 2015-9 2015-10 2015-11 2015-12
Azerbaijan
– CNPC, CNOOC, Sinopec, Petronas, PTT, PetroVietnam, Pertamina, GNPC, Sonatrach, Ecopetrol, PEMEX
Iraq
Colombia Indonesia Nigeria Angola Malaysia 0.5 Ecuador Venezuela Argentina Mexico 0.0 0% 25% 50% 75% 100% Oil and Gas Exports as % Total Exports
Note: Data reflects net entitlement production. Source: IHS
© 2016 IHS
2) IOC积极实施战略重塑
• 补强非核心业务 • ExxonMobil/XTO • BP Americas
技术领 先,专业 化 不断加强
• 壳牌收购BG,专注于深水和LNG • BP加倍押注于深水业务
低油价下行业形势与国际油公司 战略动向分析
中国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 2016年11月
信心!!!
2
全球一次能源消费增速逐渐放缓,2045年后能源消费增长基本停滞
(亿吨油当量)
180 160 140 一次能源消费(亿吨油当量) 120 100 80 60
40
20 0 1990 2000 2010 2020 2030 2040 2050
相对独立:
• Saudi Aramco, ADNOC, KPC, QP, ONGC
17
NOC主要实施四方面的调整
公司主导的短期行为
• 几乎所有的 NOC • 除了ONGC • CNPC, • PTT, Petrovietnam • PDVSA • Sonangol
万
1000 990 980 970 960 950 940 930 920 910 900
美国原油产量
WTI油价
美 元/ 80 桶
70 60 50 40 30 20 10 0
180
120 102
110 111
147 60%
世界石油供需基本面(2010-2015)
世界石油供应/需求(百万桶/日) 99 97 -1.4 95 93 -0.9 0.1 -0.5 0.8 1.7 1 供需缺口(百万桶/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