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症的辩证ppt课件

合集下载

骨质疏松症ppt课件

骨质疏松症ppt课件
临床表现
疼痛、脊柱变形、骨折是骨质疏松症的典型表现。疼痛以腰背痛多见,脊柱变 形可表现为身高变矮、驼背等,骨折则好发于髋部、脊柱和腕部等部位。
诊断依据
基于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和骨密度测定等综合判断。双能X线吸收法(DXA) 是目前国际公认的骨密度测量方法。
02
骨质疏松危险因素及评估
Chapter
年龄、性别与遗传因素
系统介绍了骨质疏松症的诊断方法和治疗措施,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 为学生提供了全面的诊疗知识。
当前存在问题和挑战剖析
1 2 3
诊疗技术局限性
目前骨质疏松症的诊疗技术仍存在一定局限性, 如早期诊断困难、治疗手段有限等,亟待进一步 研究和改进。
患者依从性不足
由于骨质疏松症治疗周期长、效果不明显等原因 ,患者依从性普遍较差,需要加强患者教育和心 理干预。
01
02
03
年龄
随着年龄的增长,骨质疏 松的风险逐渐增加,尤其 是女性绝经后。
性别
女性比男性更容易患骨质 疏松症,尤其是在绝经后 。
遗传因素
家族中有骨质疏松病史的 人,患病风险增加。
生活习惯及环境因素
缺乏运动
长期缺乏运动或卧床不起 ,导致骨骼负荷减少,骨 密度降低。
吸烟和饮酒
吸烟和过量饮酒都会对骨 骼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控制剂量
过量摄入钙可能导致胃肠道不适、结石等副作用。因此,应遵医嘱控 制剂量。
注意饮食
高钙食物如牛奶、豆制品等可与钙剂相互作用,影响吸收。患者应注 意饮食搭配。
维生素D类药物使用指南
维生素D作用机制
维生素D能促进钙的吸收和利用 ,对骨骼健康至关重要。它通过 激活破骨细胞和成骨细胞,维持 骨骼的正常代谢。

骨质疏松PPT课件图文版

骨质疏松PPT课件图文版

其他危害
骨质疏松还可导致心肺功能下降、生活 质量降低等危害。
02
骨质疏松诊断方法
X线检查
常规X线检查
通过拍摄骨骼X线片,观察骨皮质 厚度、骨小梁形态及排列等,判 断骨质疏松程度。
特殊X线检查
如双能X线吸收法(DXA),可 更准确地测量骨密度,评估骨质 疏松风险。
骨密度测定
定量CT(QCT)
通过CT扫描获取骨骼内部的三维结 构信息,进而计算骨密度,具有较高 的准确性和敏感性。
政府支持
了解并申请政府提供的相关福利和支持,如医疗补助、残疾证等。
06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 趋势
本次课程重点内容回顾
骨质疏松定义、流行病学及危害 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骨质疏松的发病ຫໍສະໝຸດ 制与危险因素 骨质疏松的预防与治疗策略
新型治疗技术介绍
新型抗骨质疏松药物研究进展 细胞治疗与基因治疗在骨质疏松中的应用 物理治疗与康复训练的最新技术
家庭护理和关爱支持
家庭环境改善
确保家居环境安全,减少跌倒风险,如增加照明、安装扶手等。
营养支持
提供富含钙、维生素D等营养素的食物,促进骨骼健康。
关爱与陪伴
家人应给予患者足够的关爱和支持,鼓励其积极参与康复活动。
社会资源整合利用
医疗资源
合理利用医疗资源,如定期就诊、参加康复课程等。
社区服务
利用社区资源,如参加骨质疏松患者互助小组、志愿者服务等。
均衡饮食
摄入富含钙、磷、维生素D等营养素的食物,如奶 制品、豆制品、绿叶蔬菜等。
适量补充营养素
在医生建议下,可适量补充钙剂、维生素D等营养 素。
控制饮食禁忌
减少摄入高盐、高脂、高糖食物,避免过量饮用 咖啡、浓茶等。

骨质疏松症的诊断及鉴别科会PPT课件

骨质疏松症的诊断及鉴别科会PPT课件

用于表示绝经后妇女和大于50岁男性的骨密度水平。
对于儿童、绝经前妇女及小于50岁的男性,其骨密度水平建议用Z值 表示: Z值=(测定值-同龄人骨密度均值)/ 同龄人骨密度标准差
鉴别诊断
鉴别诊断
鉴别诊断
鉴别诊断
鉴别诊断
基本检查项目 骨骼X线片 实验室检查 血、尿常规 肝、肾功能 钙、磷、碱性磷酸酶、血清蛋白电泳
骨转换生化标志物
注: PINP和S-CTX为国际骨质疏松基金会推荐的敏感性相对较好的两个指标
骨 质 疏 松 诊 断 流 程
需要鉴别的几种低骨密度疾病

骨软化症:
发病年龄较轻 骨骼广泛变形 骨骼内部的骨小梁影像模糊不清、体积变大 碱性磷酸酶高、血钙磷低、尿钙磷低、维生素D低
骨质疏松症的诊断及鉴别
定义

WHO:是一种以骨量低下,骨微结 构损坏,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 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
• 2001年NIH:以 骨强度下降、骨折 风险性增加为特征 的骨骼系统疾病, 骨强度反映骨骼的 两个主要方面,即 骨矿密度和骨质量。
分类


原发性: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Ⅰ型):一般发生在妇女绝经后5- 10年内 老年骨质疏松症(Ⅱ型):一般指老年人70岁后发生的 骨质疏松 特发性骨质疏松:主要发生在青少年,病因不明
每个危险因素都是骨折的独立危险因素 存在 ≥1危险因素,会使骨折风险进一步增加
父母髋部骨折史
诊断要点
临床通用指标:

发生脆性骨折及/或
骨密度(BMD)低下
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生与骨强度下降有关,目前
尚缺乏直接测定骨强度的临床手段。骨强度由骨密
度和骨质量决定,而骨密度反映了骨强度的70%

《骨质疏松》ppt课件【38页】

《骨质疏松》ppt课件【38页】
Page 7
骨密度
• 临床上常用的推荐测量部位是腰椎和髋关节 • 正常:T≥-1.0 • 骨量减少:-1.0~-2.5 • 骨质疏松:≤-2.5 • 严重骨质疏松:≤-2.5 + ≥1处非暴力性骨折
Page 8
• 二、骨质疏松症的危害
• 高发病率 • 高致残率:椎体、腕部 • 高死亡率:30%髋部骨折死亡率 • 巨额花费:无法治愈 • 环境危害:家庭、社会
误喝区骨二头、汤喝能骨防头止汤骨就质能疏补松钙
• 实验证明同样一碗牛奶中的钙含量,远远高于一碗骨头汤。对老人 而言,骨头汤里溶解了大量骨内的脂肪,经常食用还可能引起其他 健康问题。要注意饮食的多样化,少食油腻,坚持喝牛奶,不宜过 多食入蛋白质和咖啡因。
——中国健康知识传播激励计划(骨质疏 松.2011)防治骨质疏松疾病宣传知识要
✓ 疼痛特点:昼轻夜重,常 见于下半夜。
Page 15
Page 15
(二)脊柱变形
脊柱变形(驼背、身材缩短) 是老年性、绝经 性骨质疏松症最常见的体征。
Page 16
(三)骨折
• 中老年人由于身体协调性、平衡能力、肌肉力 量均下降,容易跌倒。
• 尤其60岁以上老年人发生无意识跌倒时,骨折
发生率高达87% [1]。
钙含(mg/100g)
10 38 34 367 111 227 128 49 58 93 160 200 28 280 351 58 61 237 34 6 0 55 71 2000 880 221 95 1030 653 120 870 97 99 1177 Pa3g4e3 27 357
不吸烟、不酗酒,少喝咖啡、浓茶、碳酸饮料。
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 从儿童和青少年起,多食含钙 量高的鱼虾、牛奶等高钙食品

2024《骨质疏松症》PPT课件

2024《骨质疏松症》PPT课件

《骨质疏松症》PPT课件•骨质疏松症概述•骨质疏松症的危险因素•骨质疏松症的诊断方法目录•骨质疏松症的治疗策略•骨质疏松症的康复与护理•总结与展望01骨质疏松症概述定义与发病机制定义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量减少、骨组织微结构破坏、骨脆性增加和易于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骼疾病。

发病机制涉及多种因素,包括遗传、激素、营养、生活方式等,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于骨骼,导致骨吸收与骨形成之间的动态平衡被打破。

流行病学特点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女性高于男性,白种人高于黄种人。

危险因素包括年龄、性别、种族、遗传因素、激素水平、营养状况、生活方式等。

临床表现及分型临床表现疼痛、脊柱变形、骨折等,其中骨折是最严重的并发症。

分型根据病因可分为原发性、继发性和特发性骨质疏松症。

诊断标准与鉴别诊断诊断标准基于双能X线吸收测定法(DXA)测量的骨密度值,结合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进行诊断。

鉴别诊断需与多种疾病进行鉴别,如骨软化症、成骨不全、骨转移瘤等。

02骨质疏松症的危险因素年龄、性别因素年龄随着年龄的增长,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逐渐增加,尤其是女性绝经后。

性别女性比男性更容易患上骨质疏松症,这与女性的生理特点有关,如雌激素水平下降等。

遗传因素与家族史影响遗传因素骨质疏松症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遗传因素在骨质疏松症的发病中占有重要地位。

家族史影响有家族骨折史的人群患骨质疏松症的风险更高,需要更加关注骨骼健康。

缺乏运动、长期卧床、日照不足等不良生活方式会增加患骨质疏松症的风险。

环境因素长期接触某些化学物质或药物,如糖皮质激素等,也可能对骨骼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生活方式生活方式及环境因素VS药物使用及其他疾病影响药物使用长期服用某些药物,如抗癫痫药、甲状腺激素等,可能增加患骨质疏松症的风险。

其他疾病影响患有某些疾病,如糖尿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等,也可能增加患骨质疏松症的风险。

这些疾病可能影响骨骼代谢和激素水平,从而增加骨质疏松症的发病风险。

03骨质疏松症的诊断方法临床表现评估疼痛以腰背痛多见,疼痛沿脊柱向两侧扩散,仰卧或坐位时疼痛减轻。

骨质疏松ppt课件

骨质疏松ppt课件

经济负担加重
骨质疏松及其相关骨折的 治疗和康复费用较高,给 患者和家庭带来经济压力 。
02
骨质疏松诊断方法
临床表现与分型
疼痛
腰背痛多见,疼痛沿脊柱向两侧扩散,仰卧或坐位时疼痛 减轻,直立时后伸或久立、久坐时疼痛加剧。
骨折
这是退行性骨质疏松症最常见和最严重的并发症。
身高缩短、驼背
多在疼痛后出现,脊椎椎体前部几乎多为松质骨组成,而 且此部位是身体的支柱,负重量大,容易压缩变形,使脊 椎前倾,背曲加剧,形成驼背。
临床表现
总结疼痛、脊柱变形、骨折等 典型症状,提高诊断准确性。
治疗措施
总结药物治疗、运动疗法、营 养支持等综合治疗方案。
新型技术手段在骨质疏松领域应用前景展望
01
02
03
04
基因治疗
探讨基因编辑技术在骨质疏松 治疗中的潜在应用价值。
细胞治疗
研究干细胞治疗在促进骨再生 和修复方面的作用及前景。
新型药物研发
物治疗提供新的途径。
基因治疗
利用基因工程技术,研发针对骨 质疏松症相关基因的治疗方法, 为未来的药物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04
非药物治疗方法探讨
营养干预措施推荐
钙和维生素D补充
增加钙摄入,提高骨密度 ;维生素D促进钙吸收, 维持骨骼健康。
蛋白质摄入
适量增加优质蛋白质摄入 ,如鱼肉、瘦肉、豆类等 ,促进骨基质形成。
呼吸功能下降
胸、腰椎压缩性骨折,脊椎后弯,胸廓畸形,可使肺活量 和最大换气量显著减少,患者往往可出现胸闷、气短、呼 吸困难等症状。
诊断标准及流程
骨密度检测
通过双能X线吸收法(DXA)等检 测手段,测量患者骨密度值,与 正常人群比较得出是否患有骨质 疏松症。

骨质疏松症的中医辨证与施治PPT课件

骨质疏松症的中医辨证与施治PPT课件
学来辨
证施治。
1、肝肾阴虚型:
⑴主证:腰背酸痛,腰膝酸软,疲倦无力,咽干舌 燥,手足心热,盗汗自汗,舌红苔薄少或无苔光, 脉细数。
⑵治法:补肝益肾,填精益髓
⑶方药:六味地黄丸或左归饮加减
1)生地15 山萸肉15 淮山15 茯苓15 丹皮12 泽泻12 杜仲12 川断15 杞子12
2)熟地15 山萸肉15 淮山15 茯苓12 杞子 12 甘草6 牛七15 兔丝子12 补骨脂12
2、肝肾阳虚型:
⑴主证:腰背冷痛,腰膝酸软,甚则弯腰驼背,四 肢怕冷,小便清长,夜尿频繁,畏寒喜暖,舌淡苔 白,脉沉细弦。
⑵治法:温肾阳,补肝肾。
⑶方药:或归饮加味
熟地15 淮山15 山萸肉15 甘草6 杞子15
骨质疏松症的中医 辨证与施治
骨质疏松症的中医辨证与施治
省中医院骨科
一、中医如何看待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症是一个较新的课题。其包括 原发性及继发性骨质疏松症二大类。原发性 骨质疏松症在中医学中以虚痹证,骨痹证视之。 继发性骨疏松症主要有糖尿病,甲亢、肾脏疾 病等多种疾病引起,散见于医典中消渴、瘿病、 水肿、虚劳、痿证等内容中讨论。
现今医学分为传统医学、基于“生物-医学模式”近代发展起来的西医,20世纪西医又发展到“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或综合医学模式,后基因组时代系统生物学的兴起,形成了系统医学在全球的迅速发展,成为继传统医学、西医学之后中、西医学汇通的未来医学。当代中国医学类专业比较优秀的学校有北京大学、华中科技大学、郑州大学等学校。 中医即中国传统医药学,是形成于数千年前的中国,是建立 在人们与疾病长期斗争的经验总结及阴阳五行、八纲脏腑辨证基础上,运用朴素辩证法及思辨推理方法,认识机体、自然、疾病三者关系,发展起来的一门以“功能人”包括功能脏器为概念的独特的医学哲学理论体系。在治疗上,除了药物外,还有针灸、推拿气功、耳针等特殊疗法,它是世界传统医学中最完善的一种医学理论体系。它为人类尤其为中国人民健康和民族繁衍做出了巨大贡献。 西医学是最近 三四百年来建立在解剖学、生物学及现代科学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以“解剖人、肉体人”为概念的、新兴的现代医学科学理论体系。主要采用科学实验方法,从宏观到微观,直至目前的分子基因层次水平,发展极为迅速,超过其它任何一门医学科学,成为世界医学史上的主流。 可见中西医学,一个是以“功能人”为概念的独特的哲学医学理论体系,一个是以“解剖人、肉体人”为概念的新兴的现 代医学科学理论体系,二者都不是以完整人为研究对象的科学,从理论讲二者都不是科学的,势必影响各自发展。事实也证明这一切,中医长期停滞不前、疗效也不确实。西医尽管发展到目前的基因分子层次,但疾病发病率居高不下,对绝大部分疾病发病原因认识不清、发病机理弄不明白,治疗受到制约,在小小SARS、禽流感面前竟束手无策,在糖尿病、癌症、心脑血管疾病、尿毒症等相当多疾病面前更是 不得不求助或借助中医治疗。一个是疗效不确实,一个是有些甚至相当多疾病无法治疗,这就是中西医学结合的缘由。然而,由于二者是两套理论、两股道上跑的车,风马牛不相及,从理论上讲就没有结合的可能,只是形式上的融合罢了。故出现西医对治疗不了的疾病只好求助中医,而中医则往往采用西医诊断中医治疗,以及中西治疗法一块用的局面。 至于循证医学、比较医学、后现代医学、行为医学等 所谓“医学”,都称不上一门独立的医学科学,关于这一点在灵魂医学有关章节中将有相关点评。 总之,目前以中西医学为主的世界各种医学科学都存在不完整性的瑕疵,即都是以不完整的人为研究对象的医学科学,故不能解决目前存在于中西医学甚至人文社会科学史上一切疑难模糊问题,成为阻碍医学科学前进的羁绊。的确,要解决目前存在于中西医学甚至人文社会科学上一切疑难模糊问题,显然已完 全超出了中西医学所涉及的范畴,我们必须跳出中西医学的理论框架,建立起一个新的医学理论体系 - 东方医学和西方医学(即西医)的融合形成现代系统医学。该体系所涉及的一切问题不管从广度上,还是从深度上,都应该远远超过现有的中西医学理论,并将现有中西医学理论纳入自己的理论框架范围之内。为了肩负起这一历史使命,原创人生、医学理论体系——灵魂医学 soul medicine应运而生,她不但从 宏观上或战略上圆满解释并解决了存在于人类医学及人文社会科学史上的一切疑难模糊问题,而且还能够使人们得以启迪人生,不得不重新认识人类自身、不得不重新认识人类赖以生存的这个多维世界。

认识骨质疏松ppt课件(图文)

认识骨质疏松ppt课件(图文)
鉴别诊断
医 学
Chapter 4




预防及治疗
骨质疏松的 防治策略
基础措施
• 调整生活方式(营养、运动、阳光等) • 骨健康基本补充剂(钙、维生素D) • 预防跌倒
药物治疗
康复治疗
中国SFDA批准药物
双膦酸盐 降钙素 雌激素 PTH ( 甲 状 旁 腺 激 素 片段) SERMs ( 选 择 性 雌 激 素受体调节剂)
患病率明显增高,女性尤为突 出
04. 骨质疏松的严重后果是发生骨
质疏松性骨折(脆性骨折)
流行病学
临床表现
Chapter 2
疼痛
脊柱变形
骨折
医 学
Chapter 3




骨质疏松危险 因素及表现评估
骨质疏松骨折的临床危险因素
危险因素
骨质疏松危险因素 骨折危险因素
风险评估
骨质疏松风险评估 骨折风险评估
骨质疏松
认识|预防|治疗
汇报人: 时间:20XX年XX月
目录
骨质疏松
认识 预防 治疗
一、概述
3
二、临床表现
6
三、骨质疏松危险因素及风险评估
7
四、诊断与鉴别诊断
15
五、预防及治疗
19

学 健 康
概述


Chapter 1
骨质疏松的 定义与概况
定义 Definition
正常骨组织
骨质疏松症 ( osteoporosis,OP)
是一种以骨量低下,骨微结 构损坏,导致骨脆性增加, 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 骨病
骨质疏松骨组织
01. 50岁以上人群以椎体和股骨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饮食护理
中医历有食性与药性相同之说,食物的正确选择不仅可减少药物对 人体的损害,还可补精益气,提高治疗效果。所以必须建立合理的饮 食结构。多食用含钙丰富的食物,主要有牛奶、奶制品、大豆、豆制 品、虾皮,每日饮牛奶二杯。多食含维生素D的食物如蘑菇、鱼。因 钙与维生素D的补给不仅可预防骨质疏松症,而且有治疗作用。而豆 制品含有雌激素,可预防骨质疏松症。适量选用优质蛋白如蛋类、瘦 肉、鸡等。多食用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新鲜水果、蔬菜以及黑木耳、 松仁、板栗、香菇等。荤素结合,减少糖、盐摄入。荤素搭配,可保 证营养成分的均衡。而糖是酸性食物,可消耗钙元素。食盐过多可影 响钙质在骨质中沉积,故应以低盐、少糖为佳。烟、酒不宜,酒精可 影响钙质的吸收。此外:肝肾两虚型可多食红枣、肝脏、百合莲子粥、 绿豆汤等补益之品。饮食清淡,忌辛辣油腻、煎炸品。脾气虚型可多 食益气健脾食物如山药、莲子等。豆制品、水产品也有健脾之功。易 引起气滞的红薯、糯米、土豆等不宜。忌油腻、生冷、硬固之品。血 瘀型可给予清淡、素爽流汁或半流饮食。
保持良好的姿势,力争直立、正坐,床铺要松软而承托力均匀,能延缓和减轻变形,避免卧位转动 时引起疼痛。必要时早期使用腰围。
不要烟酒过度,以免损伤肝脾,引起后天不足,肾元所养。进入老年,不要食用削伐太过、损害肾 精的食品。人为血肉有情之躯,需要血肉有情之品充养,故肉类、奶类应经常食用,经常多饮鲜牛 奶或各种矿物质配比合理的奶粉,有益身体。
本症易并发骨折,特别是脊椎的压缩性骨折和股骨颈骨折。所以首次的较剧的疼痛出现,应高度警 惕骨折的可能。
谢谢!
对中年以后尤其更年期前后的妇女应高度警惕老年性骨质疏松症。不可完全依赖X线照片作为诊断 依据,因为X线检查对本症并不敏感。在无法作高度敏感的检查时,可以根据病人的饮食、生活、 活动能力下降的表现作出判断,以便尽早开始防治。
出现症状后,过分强调卧床休息,对防治本症不利,根据动静结合的原则,给予必要的限制活动的 目的,在于防止变形或并发骨折,故不应过份强调和连续长时期的限制。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量减少,骨组织微 细结构破坏导致骨脆性增加和骨折危险性 增加为特征的全身性骨骼疾病。可发生于 任何年龄,而以绝经后妇女和老年人最为 多见。
病因病机
“肾主骨”、“肾为先天之本”,中年以后,肾 精逐渐衰竭,督任二脉损伤,肾亏则髓空,骨不 充养而瘦弱。腰为肾之府,故腰痛;筋骨痿弱故 无力。肾虚于下,五脏得不到温煦,阳气衰微, 阴精不足,故虚热往来,气怯自汗。脑为髓海, 髓不充,故神疲、眩晕。也有或因烟酒过度,致 耗损真元;或因后天不足而致先天失养;或因养 尊处优,脾阳不运,气血壅滞,都可以引起肾亏 而导致骨痿。
简易食疗
(1)鲜牛奶1杯,每晨服用,长期坚持。(2)虾皮30~ 50g,与鸡蛋1~2只搅拌均匀,放入蒸锅中蒸熟佐饭吃。 常食有效。(3)豆腐200g,鲜虾100g,加姜、盐等调料 置锅内同炖熟,每日食用。(4)羊脊骨粥:羊脊骨1副, 肉苁蓉30g,菟丝子30g。羊脊骨洗净,捶碎,与苁蓉、 菟丝子共用水熬汁,去渣,入大米适量,煮粥,入五味, 可经常食用。该方有温肾壮阳、填精补髓之效。适用于肾 阳虚证之骨质疏松症者。(5)生地黄鸡:乌鸡1只,地黄 250g,饴糖适量。将鸡去毛及内脏,洗净,地黄与饴糖和 匀置鸡腹中,缝合切口,入锅中煨炖,熟烂即成,食肉饮 汤。本方有补肾填精之效,用于肾精不足者。(6)猪骨 豆汤:猪骨2份,黄豆、豇豆各1份。文火烧烂,五味调和, 酌情食用。该方用补肾填精之功能,适用于肾精不足 者。
主要临床表现
1)骨全身痛,以脊柱与骨盆及骨折处为主, 当改变体位或上、下楼梯时更甚。
2)身材变矮。 3)易骨折。
பைடு நூலகம்
辩证施护分为三型
先天不足型
腰背疼痛,足跟作痛,神疲倦怠;腰背 痛喜按揉,肢体痿软无力,面色虚浮无华, 心悸失眠,舌质淡等,脉细无力。
应重视运动锻炼,经常参加户外运动, 促进气血运行。
功能锻炼
1. 每日坚持体操锻炼,如扩胸运动、深呼吸运动、 伸背运动、下肢后提运动、收腹运动和下肢外展 运动等,早晚各1次,每次约20min。 2. 坚持步行500~1500米,每日1~2次。
3. 每日还可参加气功、太极拳、舞剑等活动。
防治要点
预防工作应从中年开始,根据个体的体力、性格、生活条件、生活习惯的差异,开展各种体育运动。 强健的肌肉,对骨关节有支持和保护作用。运动能延缓骨质的丢失,增进食欲,运行气血,有利于 对肾的充养。随着年龄增加,运动量和运动方式逐渐改变和调整。
老年性骨质疏松症,中医学认为是肾亏所致,治疗时亦以肾为本。平时可以服食虎潜丸、龟鹿补肾 液、壮腰健肾丸、六味地黄丸等补肾填精的中成药。中医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以补肾为大法。补 肾法中,要辨别肾阴虚和肾阳虚,根据“孤阴不生、独阳不长”的道理,治疗时应阴阳同补而有所 偏重。
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是人体随着年龄逐渐老化、肾精逐渐衰竭的结果,难以避免地逐渐加重。但可 以通过医药、饮食调节、生活调节等综合方法,延缓其发展,并可以在一定时间内使其有限度的逆 转,使临床症状上得以减轻甚至缓解。 所以各种防治措施要持之以恒,并采取积极的综合治疗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