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因材施教和分类培养的大学化学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以齐鲁工业大学为例

合集下载

齐鲁工业大学本科生学分制改革实施方案

齐鲁工业大学本科生学分制改革实施方案

齐鲁工业大学本科生学分制改革实施方案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山东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以及《山东省教育体制改革推进计划(2011—2015)》精神,深化我校教育教学改革,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推进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建设进程,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学校决定响应十八大“全面深化改革”的要求,总结成果,分析问题,全面深化学分制改革,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遵循现代高等教育和人才成长规律,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明确教学中心地位,牢固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优化教学资源配置,全面深化学分制改革,建立健全学生学习动力机制和教师教学评价机制,着力培养基础厚、能力强、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二、改革目标1.改革和完善教学组织模式、学籍管理、教学质量评价、学生学习评价等管理制度,建立起以学分制为核心的科学化、规范化的教学管理体系。

2.建立以学生为主体,以选课制为基础,导师制为重要保证,包括选课制、导师制、学分绩点制、学分互认制、重修制、主辅修制等在内的学分制管理制度。

3.完善按学年注册、按学分缴费、按学分毕业、按绩点授予学位的管理模式,赋予学生自主选择课程、选择教师、选择学习时间的权利,搭建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和适应经济社会需要的平台。

4.深化教育教学、人事、财务和后勤管理等制度的改革,积极整合、利用、挖掘学校教育教学资源,进一步提高学校教学质量和教学管理水平,营造学生成长成才的良好环境。

三、主要内容(一)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在尊重学生个性发展,贯彻因材施教,实施分级教学和分类指导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1.优化课程结构,压缩毕业学分要求。

认真规划课程设置,建立动态、融会贯通和可持续发展的课程体系。

四年制本科专业毕业总学分控制在170学分以内。

化工领域的教育改革与创新

化工领域的教育改革与创新

化工领域的教育改革与创新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化工领域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为了适应这一变化,教育改革与创新势在必行。

本文将探讨化工领域的教育改革与创新,并提出一些具体的措施和建议。

一、加强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教学模式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以理论知识的灌输为主,而在化工领域,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教学模式尤为重要。

因此,我们应该加强实验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应该与实际工作紧密结合,让学生能够在实验中感受到化工领域的魅力和挑战。

二、推动产学研结合,促进创新与发展化工领域的教育改革要与产业的需求相结合,与企业合作开展科研项目。

通过与企业合作,学校可以了解到实际需求,调整课程设置,培养具有实际应用能力的人才。

同时,学生也能够通过实践参与到真实的科研项目中,提高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这种产学研结合的模式将有利于推动产业的发展,促进技术的创新。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培养高水平教师教育改革需要有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来支持。

因此,我们需要加强对教师的培养和引进,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和教学水平。

此外,要建立起一套完善的评价体系,倡导教师的教学研究和创新实践,鼓励教师间的交流与合作,促进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和进步。

四、构建全方位的学生培养体系学生是教育改革的中心环节,他们的培养需要一个全方位的体系来支撑。

这就要求我们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兴趣培养,提供多样化的培养途径和选择。

此外,还要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精神。

通过多样化的教育方式和培养模式,我们可以更好地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五、加强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化工领域的教育改革也需要与国际接轨。

我们可以加强与国外高校的交流与合作,引进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材资源,提升教育质量和水平。

同时,我们也可以通过开展跨国合作研究项目,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竞争力的人才。

结语化工领域的教育改革与创新是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重要举措。

工科基础化学课程改革创新的实践与思考

工科基础化学课程改革创新的实践与思考

工科基础化学课程改革创新的实践与思考基础化学课程是化学教育的基础,是“入门”课程,它旨在培养学生在更深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应用中所需的素养。

近年来,为了更好地满足实践需求和用户需求,许多基础化学课程逐渐从“培养”到“传播”,从“概念性”到“实际性”,着力发展实践环节,推动基础化学课程的改革创新。

一、改革创新的实践1.科学思维的培养基础化学课程要改革和创新,首先要从培养学生具备科学导向思维开始,结合实际教育,努力拓展学生视野和思维,在基本理论上把握课堂知识,在实践中发现物质本质特性,全面认识和把握实践知识,深入揭示科学知识。

2.激发学生的创新潜力通过实验实践,让学生着力于解决实际问题,让他们了解化学实践,培养他们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通过举办实验技能竞赛、学科竞赛等,鼓励学生多思考、多实践,多质疑,发挥创新潜力。

3.基础理论与应用结合实施基础化学课程改革,要加强基础理论与实践应用结合,重点放在课程内容实践性和可操作性上,使课程理论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增强学生对实际知识掌握的能力。

4.形成迭代学习促进基础化学课程的改革创新,需要建立完整的课程体系,把基本的理论知识结合实践,从简单到复杂,从宏观到微观,形成迭代学习的过程,以有效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改革创新的思考1.完善教材内容在改革创新基础化学课程时,要以实际为导向,更新教材内容,使其符合当前科技发展水平,保持当前与过去并存,一定要去实践,不要把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孤立开来,而要加强实践性课程的设置。

2.加强教员建设基础化学课程的改革创新,也要着重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提升教师的实践素质,提高其技术水平,深化化学科学和技术研究,更好地满足实践教学的需求。

3.营造学习氛围实施基础化学课程的改革创新,还要从营造学习氛围入手,通过建立良好的课堂秩序,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及时调整课堂环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上述几条来促进基础化学课程的改革创新及其成效的确保。

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化学专业实验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化学专业实验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山 东 化 工 收稿日期:2018-02-26基金项目:楚雄师范学院教改项目(1510)作者简介:杨申明(1976—),男,云南双柏人,本科,高级实验师,主要从事有机化学实验教学及天然有机产物研究。

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化学专业实验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杨申明,韦 薇,陈 靖,江 岸(楚雄师范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云南楚雄 675000)摘要:对我校化学专业实验课程教学存在主要问题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化学专业实验课程教学改革目标与思路,并从实验教学体系、实验教学内容、实验教学队伍建设、实验室开放和实验微型化等五个方面进行了改革和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地方院校;化学专业;实验教学改革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021X(2018)07-0140-02TheTeachingReformandPracticeoftheChemicalMajorCourseintheAppliedLocalUndergraduateCollegesYangShenming,WeiWei,ChenJing,JiangAn(DepartmentofChemistryandLifeScience,ChuxiongNormalUniversity,Chuxiong 675000,China)Abstract:Onthebasisoftheanalysisofthemainproblemsintheteachingoftheexperimentalcourseofchemistryinouruniversity,theobectivesandideasofthereformofthechemistryexperimentcourseareputforward,andfromthefiveaspectsofexperimentalteachingsystem,experimentalteachingcontent,experimentalteachingteamconstruction,laboratoryopeningandexperimentalminiaturization,ithasbeenreformedandexplored,andsomeachievementshavebeenachieved.Keywords:appliedundergraduate;localcollegesanduniversities;chemistrymajor;experimentalteachingreform 楚雄师范学院作为云南省地方新建本科院校,肩负着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培养高素质人才和提供高水平科学研究成果的重任。

化工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化工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化工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学生在学校的学习情况直接影响到其未来的发展情况。

因此,教师和家长需要注重学生在学校的学习情况,以此保证学生能够具有优质的学习环境,保证他们的发展。

化工基础课程对于化学专业的学生来说非常重要,同时也是学习过程中的一大难点,因此对化工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改革刻不容缓。

这一课程的改革,能够从根本上保证学生了解化学课程的内容,并且促使学生取得良好的成绩,这也是现阶段校园化学专业化工基础课程未来发展的方向。

标签:化学专业;化工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一、更新教学观念在高等学校中,化学专业中的化工基础课程的主要教学目标是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化学专业人才。

随着高等教育和社会环境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很多化学专业的学生在毕业之后面临着一定的就业冲击和压力,这也导致很大一部分学生在毕业之后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最终离开了化学专业,另寻出路。

因此,教师在校园中还需要更新教学观念,保证学生能够了解化学专业中化工基础课程的基本内容,同时帮助学生提高化工基础课程涉及的基本技能。

教师使用最新的教学观念,能够从根本上提高学生对化学工程课程的学习兴趣和能力,以此帮助其成长为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全能型人才。

二、改变教学内容在化學专业中,化工基础课程是最为基础的一项内容,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以化学课程的基本观点、原理和方法为主要的发展路线,并且以化工基础课程作为课程教学的核心内容。

同时化工基础课程的内容相对较多,学生的学习时间有限,因此教师需要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根据学生的基本特点和学习现状进行重点讲解和分析,以此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在化学专业化工基础课程之中,教师要想保证学生的学习情况,就需要把现代的教学技术引进到先进的教学过程之中。

教师可以把多媒体电子课件引入课堂之中,帮助学生理解化学课程的内容,把单一的教学方式变成立体丰富的形式,从根本上改进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四、改革教学方式在化学专业之中,化工基础课程属于一种工程类型的学科内容。

齐鲁工业大学本科生学分制改革实施方案

齐鲁工业大学本科生学分制改革实施方案

齐鲁工业大学本科生学分制改革实施方案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山东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以及《山东省教育体制改革推进计划(2011—2015)》精神,深化我校教育教学改革,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推进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建设进程,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学校决定响应十八大“全面深化改革”的要求,总结成果,分析问题,全面深化学分制改革,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遵循现代高等教育和人才成长规律,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明确教学中心地位,牢固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优化教学资源配置,全面深化学分制改革,建立健全学生学习动力机制和教师教学评价机制,着力培养基础厚、能力强、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二、改革目标1.改革和完善教学组织模式、学籍管理、教学质量评价、学生学习评价等管理制度,建立起以学分制为核心的科学化、规范化的教学管理体系。

2.建立以学生为主体,以选课制为基础,导师制为重要保证,包括选课制、导师制、学分绩点制、学分互认制、重修制、主辅修制等在内的学分制管理制度。

3.完善按学年注册、按学分缴费、按学分毕业、按绩点授予学位的管理模式,赋予学生自主选择课程、选择教师、选择学习时间的权利,搭建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和适应经济社会需要的平台。

4.深化教育教学、人事、财务和后勤管理等制度的改革,积极整合、利用、挖掘学校教育教学资源,进一步提高学校教学质量和教学管理水平,营造学生成长成才的良好环境。

三、主要内容(一)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在尊重学生个性发展,贯彻因材施教,实施分级教学和分类指导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1.优化课程结构,压缩毕业学分要求。

认真规划课程设置,建立动态、融会贯通和可持续发展的课程体系。

四年制本科专业毕业总学分控制在170学分以内。

化工基础教学改革的探索

化工基础教学改革的探索

化工基础教学改革的探索
首先,我们需要改进课堂教学模式。

目前,大多数化工基础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采取传统的讲授方式,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未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

因此,要有效地改进课堂教学,就需要采用新型的教学模式,如以学生为主体,倡导小组合作,让学生多参与实验活动,利用多媒体等手段提高研究效果。

其次,我们需要改变课程设置。

化工基础教学的课程设置往往以一般化工知识为主,忽略了现实化工行业的实际情况,未能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化工行业,使学生更加实用。

因此,应当根据化工行业的发展需求,调整课程,引入部分实用性强的知识,以更高的层次来让学生研究。

最后,我们需要注重职业教育。

目前,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未能在化工基础教学中落实职业教育的内容,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就业能力。

因此,应当引入一些有关职业技能的研究内容,比如岗位训练,实和实践活动等,以便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化工行业的发展。

总之,要有效地提高化工基础教学的教学质量,就需要改进课堂教学模式,调整课程设置,注重职业教育。

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创学模式,不断完善课程设置,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将有助于提高化工基础教学的教学质量。

新工科背景下化工基础实验教学改革与探索

新工科背景下化工基础实验教学改革与探索

新工科背景下化工基础实验教学改革与探索新工科建设不仅要发展新兴工科专业,还要推动现有工科专业的改革创新。

化工基础实验是以处理工程问题的实验研究方法为特色的专业基础实践课程,在大力推进发展新工科的背景下,必须积极进行化工基础实验教学改革,强化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本文针对目前化工基础实验教学所暴露的问题,对新工科背景下该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和研究。

1、化工基础实验教学现状化工基础实验作为一门集专业性、工程性和实践性于一体的专业实践课程,对于培养化工类人才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对整个专业人才的教育培养也有着意义深远的影响。

然而,目前化工基础实验的教学,无论是从“教”还是“学”的角度,都存在诸多亟需改革的问题。

1.1学生方面存在的问题新工科背景下学生方面存在的问题包括外界对学生的影响及学生自身的问题。

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当下许多学生沉迷网络、游戏、小说等无关学习的事情,根本无心学习,他们没有足够的时间来进行化工基础实验的预习和探究。

还有部分学生只是心系考研,因而只意识到化工原理理论知识的重要性,只会做题解题,认为化工基础实验根本不重要,从而被动地去完成课程任务。

此外,化工基础实验一般耗时较长,需要大量的时间等待仪器、仪表的稳定,在实验等待的阶段,不少学生无所事事,闲聊、玩手机、浏览信息等成为常态,这些都是学习主动性不高的表现。

还有部分学生因未能掌握学习化工基础实验的方法而导致学习效果不佳。

例如,尽管教师大多要求学生实验前必须充分预习,但大部分学生仅能完成基本的预习任务,无法深入地去研究将要进行的实验。

此外,化工基础实验报告的数据处理、实验分析、实验讨论和思考题的解答等经常会出现大面积雷同的情况,有的甚至连错别字都完全一样。

1.2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化工基础实验基本上囊括了化工原理教材和化工生产过程中的所有单元操作。

由于实验场地和实验设备等条件限制,学生通常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完成一次实验,这就不可避免地带来许多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前,很多高校对于化学基础课程的授课课时进行了
基金项目:齐鲁工业大学本科生教学改革研究校级重点项目(NO. 201818);齐鲁工业大学本科生教学改革院级教研项目。 作者简介:陶芙蓉(1984—),女,山东泰安人,博士研究生,副教授,毕业于中科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方向为木质纤维素类生物质的 改性与降解研究。
69
教改教法
压缩。课程涉及的一些复杂化学反应等内容,学生理解及掌 握起来比较困难,学生水平差别比较大。教学过程中,主要 存在以下问题:(1)教学学时比较短,学生学习时间短缺,如 何在学时有限的情况下将主要内容讲清楚,是我们的首要 问题;(2)教材陈旧,教育观念不新,不适合应用型人才的培 养。齐鲁工业大学是山东省重点建设的应用研究型大学,陈 旧的教材缺乏适当的实践教学内容,不利于学校的整体发 展;(3)大部分高校化学基础课程还是以“理论教学 + 实验 教学”的模式展开,上述两种教学方法完全分离的模式不能 给学生及时动手的机会,大部分时候,理论课听完就忘,实 验课一做就慌,整体的教学效果比较差;(4)教学手段和考 核模式不新颖。影响课堂效果的最重要因素就是教学手段, 如何提高课堂积极性是我们必须重视的问题。另外,评价学 生学习效果的传统模式是试卷和考试时间统一,这种方法 的确简单易操作,但是它不能适应现代教学的要求,不能体 现多元、全面、客观、科学的评价理念。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871/ki.kjwhb.2019.04.033
摘 要 针对高校化学基础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 因材施教和分类培养的化学基础课程改革思路,通过教学 理念的转换,教学内容的整合,教学方法的优化,考核模式 的改变,真正将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有机结合。以就业 出口为导向,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依据,建立学术型 和应用型两类人才培养方案,明确对毕业生的知识、能力、 素质方面的要求,重建科学合理的模块化课程体系。 关键词 因材施教 分类培养 基础化学 课程改革 Teaching Reform and Practice of University Chemistry Basic Course Based on Teaching Students According to Their Aptitude and Classification: Taking Qil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as an Example // Tao Furong,Wang Shijie,Cui Yuezhi, Li Yan Abstract Aiming at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teaching of chemistry basic course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is paper proposes the curriculum reform ideas of teaching students according to their aptitude and classification. Through the transformation of teaching concepts, the integration of teaching content, the optimization of teaching methods and the change of assessment mode, the talent training program is truly is organically combined with the curriculum system. Guided by employment and export, based on the orientation of professional talent training, we will establish two types of academic and applied talent training programs, clarify the requirements for graduates' knowledge, ability and quality, and reconstruct a scientific and rational modular curriculum system. Key words teaching in accordance with their aptitude;classification culture;basic chemistry;course reform
化学基础课程是目前各理工类高校在新生入学后就开 始开设的必修课程,主要为学生讲授化学方面的基础知识 与基本技能,使学生具有利用化学知识分析与解决实际问 题的综合应用能力。近年来,由于各高校扩招幅度过大,相 应措施未能跟上,致使高校基础课程教学、教育质量普遍出 现一些问题,如课程设置不合理;实践性教学环节严重削 弱,理论脱离实际;学风不正、学生厌学情绪严重,等等。因 此,高校化学基础课程的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 学手段以及考核方式等方面都面临新的挑战,为了更好地 贯彻“一切为了学生成长,从学生实际出发,让学生自由选 择,自我负责和自由发展”的教育理念,高校化学基础课程 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总第 455 期 2019 年 4 月(中)
The Science Education Article Collects
Total.455 April 2019(B)
基于因材施教和分类培养的大学化学基础பைடு நூலகம்程教学 改革与实践
—— —以齐鲁工业大学为例
陶芙蓉 王世杰 崔月芝 李 艳
(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化学与制药工程学院 山东·济南 250353)
1 高校基础化学课程教学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1. 1 教学现状 齐鲁工业大学化学与制药工程学院目前有 5 个本科专
业,包含化学、化学工程与工艺、应用化学、制药工程、药物 制剂,他们都是以化学、化工类课程为基础,面向不同化工 领域。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迅猛发展,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 大,学生逐渐增多。化学基础课程的教学现状为:(1)高中阶 段,由于师资力量不均和地域的差异性,一些学生入学时的 化学基础水平参差不齐,两极分化比较严重;(2)我校属于 理工类高校,专业众多,不同的专业对于化学基础知识的要 求有所差异;(3)随着科技的发展,在校大学生的诱惑比较 多,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教 学效果非常不理想,其主观能动性和老师上课的积极性都 不高。 1. 2 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