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蝇蛆病、虱病和蚤病病原形态学观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物蝇蛆病、虱病和蚤病病原形态学观察

一、实验目的及要求

1.通过对比观察方法,掌握牛皮蝇、羊狂蝇、马胃蝇各发育阶段(成虫及蛆)的形态特征。

2.了解上述病原的分类位置及其种属间的鉴别根据。

3.认识马鼻狂蝇和骆驼喉蝇各发育阶段的形态特征。

4.了解虱、毛虱和蚤的形态特征。

二、实验器材

(一)多媒体课件

上述病原(成蝇及蛆)的形态图。

(二)挂图

1.牛皮蝇、羊狂蝇、马胃蝇各发育阶段的形态图。

2.兽虱、毛虱和蠕形蚤的形态图。

(三)标本

1.牛皮蝇、羊狂蝇、马胃蝇、马鼻狂蝇、骆驼喉蝇等成虫的针插标本及其它发育阶段的浸渍标本和制片标本。

2.虱和蚤的浸渍标本和制片标本。

3.严重感染牛皮蝇蛆病、羊狂蝇蛆病、马胃蝇蛆病、马鼻蝇蛆病、骆驼喉蝇蛆病的病理标本。

(四)器材

1.显微镜、体视显微镜、手持放大镜;

2.标本针、眼科弯头镊子、表玻璃(或培养皿)、尺;

3.多媒体、幻灯机、显微镜投影仪(电视机、投影显微镜)。

三、实验方法、步骤和操作要领

1.教师用多媒体(或幻灯机)及显微投影仪带领学生共同观察牛皮蝇、羊狂蝇、马胃蝇、马鼻狂蝇、骆驼喉蝇等各发育阶段的形态特征,并明确指出牛皮蝇、羊狂蝇、马胃蝇、马鼻狂蝇、骆驼喉蝇等的成虫和第三期幼虫的鉴别要点。

2.教师讲解蝇、蛆、虱、蚤针插标本、浸渍标本、制片标本和病理标本的观察方法及操作要领。

3.学生分组后独立取牛皮蝇、羊狂蝇、马胃蝇、马鼻狂蝇、骆驼喉蝇等成虫的针插标本及其它发育阶段的浸渍标本和制片标本,分别肉眼及在显微镜或体视显微镜下详细观察它们的形态构造。

4.取虱和蚤的浸渍标本和制片标本,观察其形态构造的特点。

5.观察牛皮蝇蛆病、羊狂蝇蛆病、马胃蝇蛆病、马鼻蝇蛆病、骆驼喉蝇蛆病的病理标本,了解其主要病理变化。

6.最后清理实验用品,完成课堂作业。

四、实验注意事项

1.牛皮蝇、羊狂蝇、马胃蝇、马鼻狂蝇、骆驼喉蝇等成虫针插标本的观察,主要用肉眼和放大镜进行,着重观察其体表颜色、头、胸、腹及翅脉特点。

2.蛆、虱和蚤等的浸渍标本,用肉眼、放大镜和体视显微镜进行观察,着重观察其外部形态。

3.蝇的口器、翅;蛆的前端和后端;虱和蚤的制片标本,用光学显微镜详细观察其构造。

4.用肉眼和放大镜观察患病器官的病理变化。

5.按有关标本管理要求,将本次实验用标本放回原处。

五、实验报告

1.绘牛皮蝇、羊狂蝇和马胃蝇第3期幼虫形态图,并注明各部名称。

2.在牛皮蝇(或羊狂蝇)成虫的形态图中,标出各部位的名称。

3.将观察牛皮蝇、纹皮蝇、羊狂蝇、马胃蝇、马鼻狂蝇和骆驼喉蝇的第三期幼虫所见的特征按下表格式制表(表13—1)填入。

表13—1 常见动物蝇蛆形态特征

名称形态特征

牛皮蝇幼虫

纹皮蝇幼虫

羊狂蝇幼虫

马胃蝇幼虫

马鼻狂蝇幼虫

骆驼喉蝇幼虫

附:参考资料

(一)寄生蝇幼虫和成虫的形态特征描述及插图。

蝇类属于双翅目、环裂亚目的昆虫,它的种群十分复杂。其中寄生性蝇类有以下类型:幼虫寄生性蝇类,包括专性寄生性蝇蛆、兼性寄生性蝇蛆。成蝇寄生性蝇类,如虱蝇科的蝇类。偶然寄生性蝇类,如食蚜蝇科、酪蝇科、蚤蝇科、鼓翅蝇科和黄粪蝇科的蝇类。其中专性寄生性蝇蛆(皮蝇科、狂蝇科和胃蝇科)是重点。

1.皮蝇科(Hypodermatidae)。皮蝇属于皮硬科皮蝇属(Hypoderma)的昆虫,除了皮蝇属外,还有其他属的皮蝇。国内已知种有:牛皮蝇(Hypoderma bovis)、纹皮蝇(Hypoderma lineatum)、中华纹皮蝇(H. lineatum sinensis)、鹿皮蝇(H.Diana)和麝皮蝇(H.moschiferi)。其中以牛皮蝇和纹皮蝇为多见。皮蝇成虫较大,体表密生有色长绒毛,形状似蜂。复眼不大,离眼式,有三个单眼。触角芒简单,无分支。腋瓣大。口器退化,不能采食,也不能叮咬牛只。幼虫在发育初期时色白,以后由黄变为褐色至黑褐色,体型粗短。口钩仅在第1期幼虫清晰可见,在第2、3期幼虫则退化不显。后气门1对呈肾形,具有许多小气孔。第2期幼虫的小气孔随着龄期的增长,逐渐增多,常可有20~40个,其排列不围绕气门钮。第3期幼虫的小气门孔,亦呈肾形排列。幼虫体节上有扁平的结节和体棘。蛹色黑褐,微向背方弯曲,头端较窄,尾端较粗。由于皮蝇幼虫在家畜体内寄生7~8个月之久,在此期间虫体由第1期幼虫到第3期幼虫约增大200余倍。寄生于牛的皮蝇有2种。

(1)牛皮蝇(Hypoderma bovis)。成蝇体长约15mm,头部被有浅黄色绒毛;胸部的前部和后部绒毛淡黄色,中间部分为黑色;腹部绒毛前端为白色,中间为黑色,末端为橙黄色。卵的大小为0.76~0.80×0.22~0.29 mm,一端有柄,以柄附着在牛毛上,每根毛上只粘附1枚虫卵。第1期幼虫淡黄色,半透明,长约0.5mm,宽0.2mm,体分20节,各节密生小刺,后端有2个黑色圆点状后气孔。第2期幼虫长3~13mm。第3期幼虫,体粗壮,色泽随虫体成熟由淡黄、黄褐变为棕褐色,长可达28mm,体分11节,无口前钩,体表具有很多结节和小刺,最后两节腹面无刺。有2个后气孔,气门板呈漏斗状。(图13-1)

(2)纹皮蝇(Hypoderma lineatum)。成蝇体长约12~15mm,雌蝇产卵器伸出时可长达18 mm。体黑色,全身被覆细长绒毛。头部有复眼1对,单眼三角突出,黑色、有3个圆形单眼,单眼大于后面1

对单眼。头顶深灰色并有淡黄色的绒毛。雌蝇复眼间距较雄蝇宽。新羽化的活体成蝇呈亮瓷色,以后转成亮黄色。触角窝很深,触角由3节组成,第1节很短,第2节呈黄褐色,上具长鬃,第3节最大,呈柿形,棕褐色,基部常呈黑色。口器完全退化,仅为一棕红色的小锥形体。胸部的中胸黑色,被有棕红色绒毛,毛端变成淡灰色,胸部两侧的毛较长呈赤黄色。并具有4条黑色纵纹。中胸两个侧面生有淡黄绒毛并杂有赤黄色毛,在翅的后面生有一簇密而长的白色毛。翅透明无色。足的前足股节全黑,其长度相当于胫节长度,在近基部有长的灰黄毛丛。胫节棕褐色,后足胫节明显长于中足胫节,前足胫节生有黑褐色短鬃,近股节部的腹面有金黄色的短鬃。后足股节的基部及端部稍膨大,呈黑色,其中间的一段呈棕色,第1跗节的长度略等于或小于第2~4跗节的总和。爪为黑色。腹部黑色,第2腹节上密生淡黄色绒毛,第3腹节上绒毛呈棕黑色,较短,第4、5腹节有红棕色的长毛。卵与牛皮蝇的相似,但一根牛毛上可见一列虫卵。刚自卵孵出的第1期幼虫,体长为0.644×0.2㎜,半透明,乳白色,长椭圆形,前端较尖。体分12节,各节均有小刺。口钩顶端呈镰刀状,其前端尖锐,后端较钝。第2期幼虫长10~15 mm 。第3期幼虫长可达26mm ,呈圆桶形,前端稍尖,背面微凹,腹面隆起。体色随着幼虫发育的程度而不同,由淡褐色至深褐色。体表具有很多结节和小刺,但最后一节腹面无刺。气门板浅平,不呈漏斗状。

2.狂蝇科(Oestrus )。我国已知狂蝇类主要有:狂蝇属(Oestrus )的羊狂蝇(Oestrus ovis ),鼻狂蝇属(Rhinoestrus )的紫鼻狂蝇(R.purpureus )和宽额鼻狂蝇(tifrons ),喉蝇属(Cephalopina )的骆驼喉蝇(C.titillator )。

(1)羊狂蝇(Oestrus ovis )。 羊狂蝇的幼虫寄生于羊的鼻腔或其附近的腔窦中。成虫是一种中型的蝇类,呈淡灰色,体长约10~12mm ,略带金属光泽,外形似蜜蜂。头部大,呈黄色,两复眼小,相距较远;触角短小呈球形,位于触角窝内,触角芒简单无分支;口器退化。头部和胸部具有很多凹凸不平的小结。翅透明。腹部具有银灰色与黑绿色光泽的块状斑。第1期幼虫呈淡黄白色,长约1 mm ,前端有2个黑色的口前钩,体表丛生小刺。第2期幼虫呈椭圆形,长20~25mm ,体表的刺不明显。第3期幼虫呈棕褐色,长约28~30mm ,前端尖,有两个强大、黑色的口前钩。背面隆起,腹面扁平。虫体背面无刺,各节上有深褐色的带斑。腹面各节前缘具有数列小刺。虫体后端平齐,凹入处有两个“D ”形气门板,中央有钮孔。(图13-2)

图13-1 牛皮蝇(引自孔繁瑶,1997)

1.成虫

2.第3期幼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